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晃晃悠悠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还好,我生得晚,所以高一的时候就把这本书看了。看完觉得这家伙有点意思呢。呵呵~~~所以顺便把三部曲看了两部,还有一部丢在姐姐那里,忘拿回来了。那一本好象叫做《在一起》。我就喜欢石康的叙事方式和糜烂的生活,好象那才是真实的。这也许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从某个角度说也许我们的现实世界足够虚伪。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草草读完。
  原来我们真的狠单纯啊。
  可是我也一点没觉得他们不单纯。
  
  我认识的读过大学的男生狠多都喜欢这本书。
  曾经用这四个字作为QQ名字,其实那个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人,这本书。只是也用这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十六岁时候的生活。感觉狠遥远。狠遥远。
  
  这是一本啰里啰唆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很没意思的书。
  青春的那点破事。
  青春的那点伤痛。
  
  一种缅怀。一种回望。
  
  可是我真的相信每个在经历着经历过大学的人都无法拒绝这样一本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在高中时看的这本书 也许是一直灰暗的心情吧 书倒很合我的胃口
  
  想不到的是 到大学了  自己还有那种心态 并且 多多少少是那种生活方式
  
  一直认为 现在的小说 写的好的 写的就是一种生活状态 不要大道理 只要读者能共鸣或感触 就成功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青春里如果没有这本书
  很多话语将消失
  
  那是我们能体会的一种青春的状态
  
  虽然我知道很多人无法理解
  
  但是我能 我们能
  
  虽然痛着
  
  有时为了不痛
  
  甚至不回避去想
  
  但是打上的那个烙印
  
  叫青春
  
  叫迷惘
  
  叫无奈
  
  叫过去 永不再来
  
  那么
  
  至少这本书得留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大学时读过的小说,当时是很喜欢的!
  还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就是“大喇”是什么意思呢?只是隐约知道是贬义词(表乱想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晃晃悠悠》是他写得最好得一本书 其他的都乏善可陈
  我觉得作为作家写这么一本书就该收山了
  
  我还记得看这本书的时候自己正处在感情低潮
  看到阿莱说 如果你难过 不要跟别人说 因为那没用
  哭的稀里糊涂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推荐我看这书的人已经消失了,不过书还是坚持看完了.
  名字起的很有感觉,好象很多人的生活状态都是如此,晃晃悠悠的度过了,比起来,主人公还不算什么,甚至还有那么点充实.
  而他的某些经历,是一些平凡如我这样的人永远不会经历的.
  其实大学的生活更似一种无所畏惧的无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选择高三来晃晃悠悠并非出于我的本意,一来我的高中历来可以百分之百的把学生送入大学,二来我对大学也并不是特别感冒。所以就算是高三也不能让我离开“闲书”。
  说实话那会儿对书中的主人公是很羡慕的,后来上了大学以后发现包括自己在内的周围很多人的生活都是这样的,也就慢慢地对这本书不再唏嘘了。
  顺便说一句,石康的书我就看了这一本,这一本我就看了一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发表于 2012-10-28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大一。那时的我刚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整个状态就如书名,晃晃悠悠。因为陌生,所以和外界的接触也不多,整天窝在寝室看书,一个人的时候,看这种灰灰的书正好。到后来大四再看这本书,发现原来我的大学生活还真的是晃晃悠悠,对大学生活那么的依依不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发表于 2013-7-23 03:04:49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毕业那年 捣腾铺盖卷在学校跳蚤市场摆摊时 捡旧看了班上不知哪位剩下的小说(楠楠的?)
  
  石康的《晃晃悠悠》
  
  前面的部分显得拖沓和矫情 整本书也不如传说的那么精彩
  
  偶尔淌露的一如《雨巷》的厌世情绪 和嬉皮背后的善意光斑
  
  些许伤感情绪加上鼓浪屿时光的升华在某个瞬间让人感觉,犹如《且听风吟》海边沙滩轮船汽笛少女胴体轮廓之中国化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还没有习惯加上“上个世纪”这个前缀)的大学生活 背景是北京
  逃课,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呲姑娘,鼓捣乐队,性幻想以及实践,电子游戏,偶尔的康德,罗兰巴特
  
  寻找大学生活的永恒关键字
  
  80年代的中国大学生 被看作一个黄金年代
  
  表现出的勇气 锐气 叛逆 在精神内核上也许是空前绝后的
  
  
  
  春夏之交后的 集体性阉割,南巡后物化趋势
  
  是无奈 还是历史的必然
  
  
  
  尼采说:上帝死了
  
  萨特说:只剩下存在
  
  福柯说:人死了
  
  
  
  在诗已经灭亡的时代
  
  谁还能为理想而勃起?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0:30 , Processed in 0.0611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