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看完了《扶轮问路》。开始觉得还是那些旧命题,命运、神性、信仰、爱情、残疾等等,不禁使我联想起生活里好些人,在年岁增长的同时越来越认命。但是看着看着,阅读速度变慢了,因为每一篇短文里面都有需要停下来重新思考的点。
从高中语文课本里的《我与地坛》开始,读史铁生已经八年。基本上他所有的小说、散文和剧本我都读了,买来多个版本的文集,时不时重温,温故而知新。有人说,读多了没意思,看懂外国的哲学再回看史,就会发现他不过在入门阶段。这种言论让我有点担心,等我也读厌了,有什么可以读呢?
《扶轮问路》的封面上写着“I WILL ASK I WHEEL ASK”,贴切地形容了这本书:这是他在轮椅上的思考所得,好似这思考还多得这轮椅相伴。如果把文学和哲学简单分开来讲,那么《我与地坛》的文学性比较浓郁,有大段大段的描写文字可以被摘抄出来,而《扶轮问路》是思考的总结,需要心智去理解,不需要同情,因为他已经用思考铺了一条更加接近人类共同命运的路。虽然这本书里不少引经据典,并且反复出现,但是一经他引用便不再是典故,而是他思想建筑里的一砖一瓦。
正在看的《妄想电影》,带着读者走过史的来时路,再次回味许多以前的精彩片断。不断重复的松柏,鸽群,残墙……然而,出现了“顺水漂来的孩子”这个新意象(出自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指的是主人公之一——淼。有趣的是,男主人公叫森,女的分别叫垚,淼,晶。还不知道结局是什么,但我已猜到一半。
或许有一天我再也无法在他的书里找到新意,甚至没有共鸣,那时的我肯定走了更多自己的路。在他的书里,文学和哲学并不能简单分开,两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了他“一个人的似水流年”,得不得诺贝尔奖又有何干系。不过很期待看到英文版的文集,到处断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