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小看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父辈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似乎有一两个月没在当当购书了,某日在办公室不太忙得时候,又到当当闲逛,偶遇《我与父辈》,作者的名字叫阎连科,可能我真的太孤陋寡闻,反正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这本书在畅销帮,看了看评价和内容提要,喜欢,那就买下吧。书在周一的时候送到,这些天晚上一直狠命睡觉,没有看书。
  
      阴雨天的周末,很适合看书。安静,清凉,还有雨滴相伴。
  
        一口气读完,不止一次落泪。父亲、大伯还有四叔,中原偏僻村落里的普通的兄弟三人。城里的孩子,也许读不懂,因为没有生活的痕迹对照,但如果你从小在乡村长大,经历过那个童年,青少年。我想,你一定可以在书中找到你们村里我们父辈的影子,可能不会是作者笔下性格经历鲜明的亲兄弟,但是肯定会有那么个影子,在我们父老乡亲里边。   
  
      父亲,他是农民,劳作是他的本分,唯有日夜的劳作,才使他感到他是活着的和活着的一些生存与意义,是天正地正的一种应该---想念父亲章节扉页文。这是大部分的父老乡亲里的父亲,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本本分分。
  
      大伯。毫无疑问,我的大伯是个农民,可他在我心里,却绝然地是个人物,从生命和生存而言,这个人物堪称伟大,或者杰出。作者对大伯的评价极高。大伯有手艺,会织洋袜子,走街串巷,所以能在那三年自然灾害的年月,让自己8个孩子安然度过。大伯勤劳,不畏寒冬带着孩子们趟水过河运石头为的是给儿子盖上大瓦房能有尊严的娶上媳妇,没有让自己的八个孩子因为贫穷耽误了成长和婚姻。大伯也有污点,赌,甚至堵上了全家一个冬日趟水过河运石头盖房子的钱,甚至为此寻短,但是不忘寻短之前给他的孙男甥女这些娃们买些糖豆吃。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有人情的温暖。
  
      四叔,感觉距离我的生活最近。书中第一次看到了一个词汇,一头沉。那是自己来自乡村,而妻儿老小都还守在乡村的一群人。爸爸跟四叔有着一样的身份。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乡亲,他们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到城市里辛苦的生活,只是为了妻儿老小过上好的日子。个中滋味,冷暖自知吧。
  
      [一头沉]的岁月既不是日子,也不时生活,既有日子中充足的疲惫和烦恼,又有生活中时闪时现的快乐和幸福。这是四叔那个章节扉页上的文字。书中对日子和生活进行了辩证法一样的阐述,这是我第一次看这样剖析我们身边的词汇。乡村人把生活叫日子,城里人把日子叫生活。这似乎是对同一人生状态的不同说法。日子就是一天天的过,单调乏味,无奈,消耗人的生命又无力去改变,生活则丰富的多。或许,小时候我和妈妈姐妹们过得就是有点像生活的日子,而远在外工作的父亲也许过的是像日子一样的生活吧。
  
      那个年代,妈妈拉扯我们兄妹几个在乡下,爸爸在外工作。那时候的我们,在村里人眼力,当工人的父亲应该是很多人艳羡的吧,哪怕爸爸只是一名煤矿工人。我像儿时的作者一样,期待着爸爸隔三差五的休班回家,盼望着爸爸大金鹿后边圆滚滚的大西瓜,还有各种新奇的水果。甚至于,因为那一本蓝色的非农业户口的户口本心里一点点隐藏的骄傲。
  
       只是,那时候的我们怎么能体谅到父母的艰辛?妈妈拉扯我们兄妹5个,大的不大,小的不小,还有农活,还有四邻乡亲的红白喜事。看看现在抚养一个孩子的辛劳,不敢想那个时候妈妈柔弱的肩膀,怎么能承担如此之重。现在能体会妈妈那个时候不太好的脾气。还记得我们姊妹三个都读书的时候,我和大姐二姐全部住校,弟弟妹妹还小。每个周末,要摊好多好多的煎饼,炒好多好多的咸菜。还好,那个时候,大姐已经能够帮妈妈摊煎饼了,而我从小除了学习不笨,别的都是笨的让家人很不屑的,连摊煎饼的时候帮忙烧火这样简单的活都不会干。
  
      我们也无法体会那个时候的父亲,一个人在外县的煤矿,怎样的生活。也幸好,那个年月,父亲已经不下井了,在煤矿的劳资科做起了文职。但是例行值班,偶尔还要到井底,刚刚懂事的我已经懂得了担心。就想爸爸一定要安全,一定要安全。下雨的夜晚,电闪雷鸣的时候总害怕,但是只要爸爸在家,就没有恐惧。记得,冬日的早上,送爸爸去做班车,然后在镇上喝一碗糁(sa)汤,吃两根油条。然后再目送爸爸上班车,自己去镇上上学。也多亏了爸爸的这份工作,才让我们在那个年月的村子里,虽然姊妹很多,也不至于生活太拮据,虽然真的一点点也称不上富裕。再后来直到现在,父亲先是退养后是退休在家,还是闲不住,买了辆三轮车在镇上拉客,打发着不像日子也不像生活的岁月。
  
      生活总是在改变了,现在的老家,已经没有儿时生活的痕迹。我分辨不出现在乡下的日子,是不是可以称得上是生活了,总之,是变得丰富多彩了。跟家里的电视上的画面一样,从黑白胶片到了五彩斑斓。我们长大了,妈妈的性格温和了很多,姐姐说,妈妈比小时候会疼我们了,其实我们心里明白,妈妈一直很会疼我们,只是那个时候那么多孩子,那么多事情,爸爸又不家,她哪有精力来疼我们。倒是爸爸,似乎性格也变化了很多。我懂得。看了书上在城里上班的四叔退休后赋闲在家的样子,突然很心疼我爸。我不希望爸爸有四叔那样的遗憾,在退休后的日子里,所以,心里一种使命感在我心底。。。。。。
  
      父辈们的辛劳,我们心怀感恩,牢记在心里。在我们还来得及尽孝的时候,尽一份子女的责任。不要觉得,我们还不能够给父辈们怎样的生活,也许这些都不是他们最想要的,我们要好好的把自己经营好,让他们放心,安心。弟子规上说,首孝悌,无论什么年代,这都是根本。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茍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茍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感恩父母。
  
  不算书评,因为自己不会评说。只能是内心的一点感受,在读过之后忆起过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农民如何看待这个社会,如何看待剪刀差,
  第一次了解农民追求什么,想什么
  绝大多数的人口,却发不出声音,没有话语权
  这样的社会真是太不公平了
  从投胎就注定的命运,太过沉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很内疚,对我的父辈,我是个出生在80年代的人,实在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与隐忍,以前觉得自己很了解甚至理解他们,现在才知道所有的种种,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子女,对于我的父母,我总是不知道,我要如何过的好,才可以弥补我的恩情,才能让他们安心.
     知道了做人可以很贫穷,但是要有骨气的,虽然生活艰难,但是还是要继续,要加油....
     很有力量的小说,让我哭泣了很多次,为了作者,为了作者的父辈,也为了我的父辈.......
     我也如作者般的内疚与不安,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要让我的父母开心,快乐,少为我操心,少为我担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平淡,但是也真实,也许很多感受,只有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才会引起共鸣。几个孩子都处于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生活所迫,只能供一个人孩子上学,其他孩子只能辍学到田里劳动。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件新衣服,会让那个时代的人铭记终生。这些对多数的80后和90后来说,也许会是一种看天书的感觉。其实完全以80、90来区别也不对,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即便是同样的时代,对生活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样,80、90只是泛指而已。
  
  今年5月份去了一趟丽水山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山区还是有很多贫困人口。作者阎连科一家是已经脱离了贫穷,阎连科本人也成为了著名的作家,但这不具有代表性,更多的人还是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那样的日子。让所有的贫困人口都脱贫致富,远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一些远房亲戚,住在山里,生活似乎看不到任何转机的希望。
  
  有些所谓的典型,其实并不具有代表性,比如江苏的华西村,奉化的滕头村,只能说这些是比较突出尖子生,并不代表目前农村发展水平。但是,从阎连科所写他的父亲来看,虽然并不是中国所有的农民都具有那样的品质,但却代表了多数的农民。他们是那么卑微,但是又是那么伟大,那么坚韧不拔。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辛勤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生存,有时候甚至丢掉了做人的尊严,为了家庭和生计,他们默默忍受。
  
  而作为儿子的阎连科,似乎与大家一样有代表性。他愧疚自己没帮助父亲挑起家庭的重担,愧疚自己当年没花10元钱让父亲看《少林寺》,在父亲离去之后,钱可以赚,而让父亲看电影的心愿永远没法了却。由此,想到前年奶奶去世的时候,父亲挑骨灰盒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买了最贵的那个。
  
  阎连科关于当年知青的一些描写,这样的观点,以前看到的并不多。以往更多的是知青作家关于知青生活的回顾,往往写的都是知青生活的艰苦,光阴虚度,让人扼腕痛惜。而阎连科则是从一个当时农村少年的角度来看,知识青年下乡,对当时的农村似乎也一场灾难,把农民也折腾得鸡飞狗跳。当然也有一些人写了什么“无悔的青春”,招来某些作家的痛斥:想悔有得悔吗?对于一场灾难,还不后悔,不是有病吗?当然,有悔和无悔都大有人在,至于到底悔不悔,只有自己清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青铜饕餮”一章中写道:“人类从动物开始。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这就是历史真相。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
  
  就大历史的演进而言,李泽厚说,战争是例证之一。
  
  就个人的繁衍和发展而言,我想,父辈常常是牺牲品。
  
  孔子骂原壤道:“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千年后这句话简化成四个字“老不死的”,经常被后人用在年老力衰但还活着的祖辈或父辈身上。
  
  日本导演今村昌平有一部电影《楢山节考》,讲的是日本一个偏僻山村里的弃老风俗,因食物匮乏,村里年满70岁的老人都要被儿子背上楢山上去等死。
  
  历史的真相大概就是如此,在动物界没有赡养父辈的传统,独居的动物成年后离开母亲去觅食,群居动物里进入老年的动物常有被群体抛弃的危险。人类从动物进化为人,“孝”是进化到一定阶段后的伦理产物,“孝”是一种准则,而非自发的情感,“孝”几乎和“贞”一样,旨在限制或消除人身上的动物性,但是也和“贞”一样,它看上去理所当然合情合理,却是一个太高的道德标准,稍不小心就会沦为不孝。
  
  回到正题,《我与父辈》是一个朴实的标题,一眼就知道这本书要写的是什么。阎连科出生于1958年,和我父亲是同龄人,他通过入伍和写作离开土地,我父亲通过高考逃离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阅读这本长篇散文,我一直想到我父亲,想到祖父,想到我和父亲对祖父的愧疚和遗憾。
  
  阎连科写到父亲去世前,大夫说了一句话:“只要二叔活着,你们家怕不会有好日子过;你们家要日子好了,二叔也能多活几天。”阎连科毫不讳言,“明确说,停在我脑里的不是那话,是那话最直接的含义——‘只要父亲在世,我们家(也许就是我)就不会有好日子过。’或者说,那含意就是我对父亲故逝的一种预盼,对父亲长年有病受到拖累的一种厌烦,一种逆子私欲的无意识表白。”“想着我那一瞬间产生的卑劣、罪过的念想,为了惩戒我自己,我朝我脸上狠命地打了一耳光,接下来,又用右手在我脸上、腹上、腿上往死里拧着和掐着……”
  
  倘若不对现实进行太平粉饰的话,我以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可以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算不是百分之百也是百分之九十的现实写照。人生是很吊诡的,最善于以时间来考验人性,“孝”倘若以某一时刻的言行来衡量,大约所有人都不吝付出以换取内心的安宁和道德感的满足,而一旦它成为一个长久准则(家有长期患病需要照料的父母),稍有背离便会落下“不孝”的罪名,那它就成了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无比可厌。
  
  我的祖父去世得很快,从发病到离开,半个月余,这后来成了子女们口中的一个美德——去得快,自己少受罪,也没连累人。其实落脚点在最后一句,既没有给子女造成太大的负担,也没有让我们去接受孝顺与否的考验,我们伤心,但心安理得。
  
  祖父去世之后,祖母很快也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需要人照料。在之后的一年半里,我无数次听到或戏谑或正经的口吻说:“怎么还不死啊?”
  
  人老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变得极小,他们的感受被漠视,子女们说这些话时并不避忌,好像老人理应受到“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指责,他们只好装聋,装没听到,后来为了表示尊严,我祖母开口请求子女给她一针,那种打下去能让她去见祖父的针。
  
  当然是不可能打那样的针的,但祖母的生命衰竭到一定程度后,她拒绝再进食进水。就这样熬了八天,祖母才咽下最后一口气,我们这些孝子贤孙们跪在床前嚎啕大哭,一来哭我们经历了那么多次死亡,仍然没有清楚它是永恒的,无法回头的;二来哭我们终究没通过“孝”的检验,我们想必让祖母的心都凉了,一辈子为子孙操劳的那颗心。
  
  我以自己长期在外地首先赦免了自己,至少我没盼望过祖母的死;我的父亲,祖母一生挚爱的儿子,她生了好几个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跪在灵前痛哭流涕捶胸顿足,他是悔恨的,因为他有过希望母亲快点去世的念头,但他不能带着悔恨生活下去,那是折磨,良心的谴责,祖母下葬后,父亲开始逢人就说:“反正我照顾了母亲一年半,也算尽了孝心。”他不是需要对别人辩解,是在安慰自己,为自己的不孝辩护。
  
  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回想起当时的那一幕幕,感到万分羞愧,至少我的父亲他悔恨过自责过,而我呢?我抢先一步就将自己置身事外了,又有什么资格去剖析父亲?难道我不是祖母最钟爱的孙女吗,难道我没有吃过她一枚一枚为我积攒的鸡蛋吗,难道不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将我抚养长大吗?父亲陪伴了她一年半,端茶伺水,我又做过什么?
  
  受不了拷问时我把责任推卸给环境、时代和生存的压力,甚至我为找到开篇李泽厚的那段话而沾沾自喜,历史和个人都是这样前行的,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被牺牲的父辈和祖辈,到时我将以心碎和心凉来赎自己的罪。
  
  阎连科在书的最后一段写道:“从那儿望过去,我们都已可以清楚地看到死亡了,可以听到死亡走来的脚步声,可以听到死亡在路上的交耳言谈和细语,可以看到死亡手持的通知和预告。这样儿,我们就不能不正面去考虑与它的答对、应酬了,不得不考虑今后面对命运与死亡时的态度和同死亡答对、争论、打斗时的说辞和尊严。因为活着终归是要有着最后那一日;因为终归有着那一日,也才必须要认真地考虑、安顿那些活着的事。”
  
  死亡把一代一代的人带走,腾出空间给后来者。我们并非不爱自己的父辈,也不是不想谋得一个“孝顺”的名声,可是当食物只剩最后一口时,给父母还是给子女,多数人会选择牺牲父母吧!我不知道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繁衍本能还是一种心理的传承,不过或多或少有点安慰的是,我会不可避免地老去,我对祖辈、父辈犯下的罪,终有一日会受到同等的惩罚。
  
  《我与父辈》是写给经历过生死、有一定阅历的人的长篇散文,一如既往地,阎连科保持着他作品的深度和力度,语言比起小说来要和缓些。
  
  我想,心中仍然有一片乡土的人更能理解这篇散文,因为乡土上的挣扎和无奈,也因为土地是最纯粹最残酷的所在。如果我的父亲能戴上老花镜,静静地坐下来读完这本书,他的所感所想一定比我更多更深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给我感觉稍有些头重脚轻,我喜欢写父亲和自己的段落甚过后面的部分。
  在写父亲的笔墨中,渗透着作者深深的愧疚之情,我想作为晚辈,常常有一种力不从心,或是对赡养父辈有一种或多或少的逃避,那是内心一抹难以名状的惭愧,而阎连科在这本书中用真诚地笔墨说了出来,我被这样的坦诚感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下决心买这本书,就是冲着腰封上抢眼的宣传文字,然后花了一个晚上看完了它,虽然也让我有些感动,但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强烈。又一个言过其实、宣传大于实际的炒作典型。有些失望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书中感情很真,但文笔还是差了一点。
  当然,也可能只要这样才能体现出那种真。
  说来真惭愧,像我这个88年出生又住在城市很少去农村的人真的很难体会到书中所写的上一代人的苦难。
  农民那种勤劳,纯朴善良,书中到描写得很细腻。为了生活,为了儿女而奔波。很多时候都吃不饱穿不暖。
  我这种生活在城市的很难体会到以前那种一定要逃离农村的感觉是怎样的,可能有点像小时候讨厌上学要逃离学校一样吧。
  看完书就知道现在的生活已经是那么的美好和幸福了。
  做人要知足,惜福。
  还有很重要的是感恩。
  要记住现在的生活是谁给你的,那怕这不是你想要的。
  是谁在我们这条成长之路上浇水,施肥,细心呵护的?
  有时间就多点陪陪父母,爷爷奶奶吧。
  大道理不多说了,你懂我懂人人懂,但真正做得到的又有几个?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在杭州到温州,温州来杭州的车上看的这本书,终于在周末读完了最后几页。
  在阅读期间,多次做了深呼吸。我的小时候,我的父亲,我的大伯,我的四叔,看似没有关联的故事,却又紧紧联系的血缘与命运。
  连科告诉我们小时侯想逃离土地的那股强烈的决心,和回想往事时的懊悔。告诉我们为了子女,我们的父辈就算搭上生命也是可以的。告诉我们尊严是没有大小的。告诉我们生活与日子存在差距。告诉我们时间、命运和死亡的另一种解释。告诉我们父辈的爱是一种活生生地存在。
  父辈,对我们来说,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像书里说的那样,永远都是贪婪地理所当然地在吮吸父辈给予的爱,像可有可无的水。陌生的是,在这样的年纪我们始终无法顿悟和理解当父辈的爱全部倾光的时候,他们的血液也将停止流动。
  父辈,对我们来说,遥远又近在咫尺。我的大伯、叔叔还有我的父亲大概也经历过与连科小时候历经的那些事情,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日子有些遥远。而思忖着自己是多么的不懂世故,在孝与不孝间,我们的行为总是那么的稚嫩。这些又是近在咫尺我可以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的,哪怕只有将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
  
  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其实受了点挫折,想想连科的文字,尊严在日子前面是那么柔弱与渺小,命运在死亡面前是那么无畏与无奈。
  从这本书里我获得了一些力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一次爱个够
  
      上数三代,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生于山村,或长于小镇,那些自由驰骋的童年往事和乡里乡亲的乡土故事,总是令人在蓦然回首是,唏嘘不已。土地不但能培育粮食,也能培育我们善良的根。所以,乡土亲情的文字最是感人,因为他扯动了我们灵魂深处最敏感的筋,那筋连着心肺,牵着柔肠,带着思念。
  翻看《我的父辈》,是在偶尔清晨的早茶间,一段一段文字缓缓的铺陈开去,看到了年少时的作者在为和姐姐同班同学被互相比较而痛苦,也因为究竟谁最终能够可以继续上学而煎熬。那段细节描写让我在清晨初醒的头脑里,注入了一丝纠结的伤感。
      看完书,还清晰记得这个场景:“晚上,姐姐走进来站到我的窗前:“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说完这话,二姐借着窗光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候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似乎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着我说:“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本该在家种地。”作者继续写道,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本该在家里种地。”
  书中类似的情节很多,我几乎不敢看第二遍。似乎到了一定的年纪,人的理性更成熟了,但也似乎更加容易波动了。面对这样一部书,似乎没有什么更多的点评,所有书写自我生活和情感生活的纪实作品,总是如此感人至深,因为文字夹带着作者本人的生活记忆,如此刀削斧凿的镌刻在纸业上。
      作者的文字简单而质朴,巧妙的记录着成长以来的家族故事,家族里的父辈的生老病死,奋斗与落寞,无疑是中国一代农人的缩影和写照。作为一个在农村成长过数年的人,这样的文字夹带的乡土的气息令我几乎窒息----清新如斯,美好如斯。
      忙碌的一生,我们每个人可以认识很多人,朋友,战友,敌人,对手,情人,爱人或者擦肩而过惊鸿一瞥的陌生人,最令你放心并信任,牵挂你而不求回报与功利色彩的,恐怕只有亲情的存在了。而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年轻时为了我们奋斗,年迈时守着夕阳为我们担忧。正想作者写的“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儿女和生活、日子和琐碎,精疲力竭,元气耗尽。”所以,我们千万要在父辈们健在的时候,亲近他们,问候他们,关照他们,因为这是我们应该也必须做的,而且必须做好。
      我不是作家,或许也不会有作者的才气和文笔,但却有一个已早的梦想,某一天可以写下我的家族故事。我那生于民国的,裹着三寸小脚的奶奶,我那辞了城市工作将家户口转为农村的爷爷,以及由爷爷的三个同门亲兄弟,父亲的同辈兄弟姐妹构成的庞大的家族故事。伴随着我的成长和记忆,我目睹他们的离去,我记忆着他们的笑和关照,我时常想起我久违的远离的小山村。还有,还有每每回去,村口叼着旱烟锅子,满脸风霜的皱纹上,布满了坦诚微笑的大叔大伯们。
  看着这本《我的父辈》,我庆幸作者的妹妹一句点透机缘的话,是她心里藏着的爱,点燃了作者或许久违的某种情愫,于是我们幸运的看到了这样为文字。
      有的年代过去了,有些亲人离去了,有些故事结束了,有些文字记录了。文学就是人学,真实的人的故事,就是如此而深刻的昭示着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无论是乡土的山村,还是水泥的城市,我们不能忘却,不该忘却,也不敢忘却。
      因为爱,我们的存在,才有了价值;因为感恩,我们的生命,才有了光辉。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09:44 , Processed in 0.0555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