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小看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父辈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每天一打开浏览器就觉得有一股大酱味儿,在链接跳转的迷失里不时提醒自己要做什么,逻辑越来越牵强和脆弱,在这场你来我往的角逐里,我癫狂的两手乱抓,然后一个浪过来,就又被淹没过去了,一天下来大脑缺氧,着急上火,咳嗽又接二连三。
  
  主动,从来都是缺失的,开始收紧自己的心性,一本接一本读书。图书馆小了,想读的都找不到呢,然后凭着缘分在书架间穿梭,怀揣着邂逅美丽姑娘一样邂逅一本好书的心,让从不可预知的给自己那么点惊喜。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可总觉得这也是一种自慰。
  
  就是这样的,读到这本《我的父辈》。往年梁文道的《开卷8分钟》有听到介绍,乡土气息,文革,父辈...这样的词汇出来,脑海里先想到的就是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余华那儿,时代人生命运的种种残酷不是血肉横飞,只是一切安安静静被他娓娓道来,当残酷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谁还能够逃离呢?种种荒谬,就是那么荒谬的存在着。
  
  在我这儿,把阎连科和余华都是看做一样的作家,他们有过时代的经历,对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上的有着根深蒂固的认识,那种骨子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在大时代的失落里,内心还有恒定的坚守,语言不用犀利漫骂,只是在已经落下尘封的大时代幕布上,撕开一片,看那上面的斑驳流离,原来“是和非”从来就没那么重要过。
  
  
  喜欢书的好,是掩书信马由的缰浮想联翩,读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读别人看自己,踉踉跄跄二十年来读到现在,这么盘点来:
  
  1、读书休闲的多,求知识的少
  2、顺手牵羊的多,有计划的少
  3、囫囵吞枣的多,细嚼慢咽的少
  4、小情小绪的多,责任关怀的少
  ...
  
  在这个惶惶恐恐的假日,卧躺着读了一半的《我与辈》,那些看着自己长大,从穿开裆裤到娶媳妇的父辈,自己也有那穿开裆裤的年纪,就想自己小时候来:
  
  第一次觉得长大的不好,是五岁还是六岁。家族里结婚的传统,按照习俗都会带一小孩子去接新媳妇儿好讨喜,小孩子总是喜欢热闹的场面的,何况还有各种好吃的和红包。以前总是我,直到有一年新年,又一个谁结婚带的我一个小表弟。
  
  那年,我分明知道什么叫失落。
  
  第一次知道死亡,那年暑假天气似乎特别热,在姥姥家赖着过了暑假,临要上学了爸爸接我回家,路上爸爸不经意又酝酿很久的说,小喜死了...大概是这样的,几个小孩子跑到田里去捡井边废弃的农药瓶玩儿,后来又去偷人家的西瓜吃,没洗手。而一帮孩子,就恰恰小喜自己......
  
  我到现在挖空心思,也找不到我跟他天天一块儿赖着满天疯跑的记忆。当路过一片坟地,爸爸指着一个露着黄土茬的小土堆说,小喜就埋在那儿...
  
  那会儿,我似乎懵懵懂懂知道了什么叫死。
  
  ---------------------------------------------------------------
  
  生老病死,几十载,能留下点什么呢,从回忆里跳出来。
  
  散漫、无序、这样的词成了自己思维的常态,千头万绪中抓不到一条主线,但总是在这样千头万绪中竟还有一种自适的安慰,觉得自己的无心插柳读法,总有一天也会绿树成荫....
  
  我没有真正爱过书,我只是一个伪书虫,但床上散乱着时常咯到我的硬装书,搬家时候沉甸甸的几纸箱子,让我切切实实感到一种力量。她安安静静的陪伴,好过任何一个脾气反复无常,所需无度的姑娘,你会发现她是那么值得你去爱,而且明了的让你义无反顾。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十一放假回来,火车上看到《旅伴》上有一篇采访阎连科的文章,谈到其几部小说尚未解禁。我不知道其他几部小说的内容是什么样子的,但就《我与父辈》而言,感觉很真实。每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随着阅历的增加,应该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疼痛,会更加体会到父辈在一生当中的挣扎是如何的不易。
  
      从目前的社会分工来说,农村、农民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待遇。农民毕生辛劳,生活却可能难以得到基本的保障,医疗、保险、教育、养老等等方面,无不彰显农村基本保障的薄弱。实际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冷遇。
  
      阎连科在书中讲述了很多过往小事,核心表到的就是自己逃离土地的冲动。这种冲动有一种赤裸裸的真实感,没有一点做作的伪饰。正是有了不公,所以才有了对不公的抗议。逃离是一种方式,对不公的关注与呼吁是另外一种方式。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实际上都是对家乡和土地的一种复杂情绪,有眷恋,也有遗憾。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我似乎没有读过阎连科的小说。或许以前读过,但是忘了。这一次,之所以读《我与父辈》,不是出于谁的推荐,而是它的题目和内容介绍就吸引了我。
  
  很多年前,还在中学里,有一次,比我低一个年级的徐捷写了一首诗,开头两句是:
  
  父亲 父亲
  
  你喝水时我在看你
  
  我把这两句诗念了整整一节自修课。到现在我也觉得这两句诗很好,但是我也还是不知道它们究竟触动了我的哪一根神经。
  
  《我与父辈》开始触动我的,却不是父辈的什么事情,而是作者阎连科自己充满艰辛苦难的少年时代。这种艰辛苦难从一开始就弥漫在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里行间。当我看到十六岁的他竟然要争取机会,去做每天十六个小时的苦力,恨不能当下搂着阎连科的脖子大哭一场。“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屈子的情怀。对于我们这些常人来说,普遍的民生之多艰总不如具体的某个人、某个家庭的苦难更能直接打动内心深处。
  
  置身于这样的苦难之中,尤其是亲眼目睹,并且从城市户口的女同学那里切身体会到不啻天壤的城乡差别之后,萌生出逃离的念头,自然是再正常不过了。至于他选择了文学创作作为从农村到城市的道路,我们就不妨说是命运吧。
  
  命运看不见摸不着。真真切切呈现在眼前的是父辈们的生活、劳作。我们倒不如说,我们的命运就蕴蓄在他们的生活、劳作之中。
  
  如此,之所以要写父辈,写父辈之所以触动我们,说到底,还是为了我们自己。至少,可以让我们更真真切切的看清自己的命运。
  
  但是,我丝毫也不怀疑阎连科写作这本书的念心,就是他在“前面几句”里说的,因了妹妹在四叔灵前的提醒,“我对我的写作感到了歉疚和不安,觉得我必须为他们——我的父辈和我老家的兄弟姐妹、侄男甥女们写些什么了,哪怕写得并不好,可却只要是他们关心的”。
  
  这几句话正是我一直就想说的。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已经在心里对自己说了很多次。现在,阎连科说了出来。我多么希望我们这些以不同的方式(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学术研究)以文字为生的人,都在这段话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越多越好。然后,无论早晚,无论多少,无论如何,写些什么,“只要是他们关心的”。阎连科郑重其事,把他的“前面几句”单列一章,从字数上看,跟后面四章很不相称,但是它们的分量是均衡的。会干活的人,无不谙熟均衡之道。
  
  然而,念心和技术还远远不是写作的全部。总会有作者无法抵御、无法掩饰的东西影响着他的写作。它使得阎连科真心诚意地阐释父辈们的生活、行为及其思想观念的时候,不知不觉地作了些许改写。譬如,第四章结尾,他给大伯守灵,夜深人静,他似乎听见大伯的几句话,其中说道:“你年轻活着时,要好好和生活相处在一起;到你年老,疾病和孤独降临时,你一定要和死亡好好相处在一起。别忘了死亡其实每时每刻都如影随形地跟着你,也别每天都记住死亡每时每刻都和你在一起。”这明显就是1980年代盛行一时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于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的阎连科的影响。在这段话前面十几页的地方,还稍有些突兀地提到了西西弗的神话,以及别的一些地方,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好在经过时光的磨洗,而且阎连科自己也已然到了天命之年,存在主义思想残余已经变得有些稀薄,它已经不是重塑父辈生活和思想的模子,而毋宁是终生如泥土一般沉默寡言的父辈们的内心世界的传声筒和扩音器。“面向死亡”是存在主义最关注的哲学命题之一,而父辈们对这一命题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解答。以“面向死亡”为题的第四章第十五节如是说:“从大伯生病为死亡准备时,他整整又活了十年,从他七十二岁到八十二岁的十年间,大伯的生命是在和死亡聊天、说话,彼此平和相处之间度过的。”“我不能定断他明白与死亡相处的秘诀和密码,但他却有意无意地证实了这一点:正是他与死亡的平和相处,才使他总是多病而无恙。”
  
  父辈们的离世是阎连科写作此书的契机,这也就决定了死亡是此书绕不过去的话题之一。书里用了三小节的篇幅着力写大伯对死亡的态度,写他如何把身后的一切事无巨细安排落实之后,安然面对死亡的来临。“正因为大伯不识字,因为大伯是农民,因为大伯和所有乡村的人一样,或多或少地有些迷信,相信着来世和去处,也才使他对生死有那样的坦然和轻淡。”在作者看来,有两种人,一是真正的大知识分子们,一种是大伯这样的一些不识字的人,面对死亡最为淡漠、平静,正所谓上智与下愚不移。他接着说,“面对死亡最为痛苦的人,正是我们这些识字又读书,可又读书不多、思考不够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是从幼年直到中年后,我都是一个恐惧死亡的人。……可在那次和大伯谈话后,面对死亡我有些坦然了”。
  
  由此显露出阎连科身上那种可贵的品质。他从小就巴望着跳出农门,但是直到他已经算得上“功成名就”,成了知名作家,在父辈面前,他依然把身段放得很低很低,而且是那么天经地义、真心诚意。
  
  他明白父辈们的迷信,却压根就没有轻视的意思,没有小知识分子特有的那种自以为是。相反,他对父辈们的赞颂有时候会失去节制。而且,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的夸大其辞没有任何假冒伪劣的成分。恰恰就在这里出了问题:一个好作家,可以酗酒、好色、嗜赌、贪财,就是不可以在写作中放纵自己的感情,无论这种感情是多么天经地义、真心诚意。
  
  再者,如果可以对阎连科再苛刻一点,我们还可以追问:如果对于父辈的一切都不加思辨地认同、接受下来,那么,改变这种农村生活状况的最根本的力量从何而来?莫非永远只能等待自上而下的制度变革?如大伯那样的农民,永远只能对自己的命运安之若素,一如其面对死亡的淡漠和平静?
  
  面对父辈的这种极尽谦逊和顺从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作为作家的阎连科。它使他的眼光只能停留于自己的父辈和他自己,以至于到了这本书的结尾,他说:“有一堵围墙整面地已经不在了。从那儿望出去,我们都已可以清楚地看到死亡了,可以听到死亡走来的脚步声……”如此严肃而具有普世意义的话题,我们却感觉到他仍然只是在说着他自己家族内部的事情,跟外人多少有些无关似的。……
  
  其实,凡此种种,也是常有的事。我们常说自己为别人,为自己最亲爱的人作出种种考虑和奉献,却不曾意识到实则也是为了自己。如前所述,写父辈,读父辈,仍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或许,我们只有把为别人、为亲人的念心也去掉,或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有可能更彻底放下自己——但是,这对阎连科来说有点强人所难,因为亲人们的温情是当年看似无边无际的艰辛苦难之中仅有的依赖,就算到了现在,要他抛开这些,也会要了他的命。所以,我也就没有任何理由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发表时有删节,未经作者审阅)
  
  作者:朱生坚 来源:21世纪网
  
  原文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3-24/170005.html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完全改变了我一个所谓城市人对农村和农民的想法   
         贫困不是过错  却是痛苦的根源   
  
  我看了泪流了一遍又一遍  就凭这个  是一本情感真挚的好书
  我想到我的父辈 甚至是祖辈们
  他们怎样在当时战乱时在上海这个动荡的城市扎根
  怎样在文革中以一介知识分子还保存着全家  保存着生活的原貌
  
  在这个新的年代   这些人 这些事还是值得我们去回忆  去感动
  然后从中汲取我们生活的勇气   
  像过去的一代代那样  把这勇气传下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春节期间,邻人遭遇车祸去世,在外的子女纷纷奔丧归来。与久不相见的众相邻微笑招呼,风尘仆仆的脸上竟然找不到悲伤之情……亲情淡漠得让人吃惊,这也让我自己反思,我一再地说我现在苟且地活着只是为了父母,可是我什么时候去温暖过他们,四年里,有三年未曾相见,电话很少,问候更少。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可是因为我的自私一次又一次的拒绝,看到阎老师说起对父亲的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我在想,是不是到了我为我的父母做些什么的时候了?父母都快到花甲之年了,不能再让他们有遗憾了。拥有感恩的心,回报父母的爱……  我会努力,放心吧,爸爸妈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也许除了人生的另一半,最可以记述的要数自己的父亲母亲了。甚至有时候,父母之事却要来的比爱人更为真切。毕竟,中国文化孝为先。
  阎老师的其他作品我都未曾拜读过,这本却独独的吸引了我,单单是题目,就引得我思考。曾经,看到的差别,听到的代沟,认为与父辈不能沟通,无法交流。而父辈们的言语随中肯却显得过时,也许这就是年轻。代沟也并不是时代的变化,而是涉世的深浅,人生的历练吧。
  喜欢写父亲劳动、父亲盖房的两章,总觉得要写的是这个人,不需要时常把爱、债挂在嘴边、写在字上,只要把它们留在行里字间就好了。所以看到后来多少觉得有些刻意。也难怪,由于年轻的疏忽,对父辈的了解往往甚少,到了懂得了,感恩了这溢满的情怀又会由于缺少实体而散于直白的叙述。觉得,不曾有情债这一回,只要感恩尽孝。也无需觉得亏欠,而让负疚感冲淡了父辈们用心血换来的我的幸福,只要记得去爱。
  还觉得,这世上的人都是相同啊。环境、出身只是表象的差异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在书的第一章中写到“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和病死;是为了柴米油盐中的甘甘苦苦与生老病死中的挣扎和苦痛。”
      我想人活着第一个问题是生存。不论我们是否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还是一个知识分子。生存其实就可以简化为柴米油盐,简化为家长里短,简化为一个个的日常琐事。我们其实和我们的父辈一样,开始为或者将要为油盐柴米来奔波,开始要卸下父母身上的担子,为自己的父母来分担什么了。
      但是我们能分担什么呢?终究他们爱我们远远多余我们爱他们,在享受了父母20多年的无私关爱后,他们对我们的所求真的非常少,我们帮他们刷个碗,在他们眼中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只觉得人生有着那么多的苦难、心酸
  不变的却是父母之爱
  
  让我更深的感受着生活的艰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刚看了大半,说不上来哪里的别扭,觉得不如阎连科以前的小说好。由于写的是自身的经历,又是土地亲情这等最浓厚的情感,太过真情实意、太过写实,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文字和语言倒是阎连科少有的质朴简洁,情感也不可谓不真挚,但就是觉得无法完全融入。直面亲恩,浓墨重彩的描绘因为带有太多个体的经历而更成为作者一人的私历史,少了几分打动人心的共鸣感。对土地和农民苦难的反思,有些地方竟有说教的感觉。不如以小说写来,实实虚虚、虚虚实实,更引人反思而不是一味受教。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10-25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看网上评价这本书挺高,才去读的,借来后,发现读着好艰难,又啃又嚼的,但总是吞不进,也不知道为什么..  勉强翻了七八十页,终于不想再读了,因为发现自己确实不是太喜欢这本书,但连科大叔的写作水平还是很棒的..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4 18:40 , Processed in 0.0581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