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星雨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10-25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看三毛的书总想起他跟荷西的故事,每每总有说不出的伤感,流浪的三毛总让人不禁与孤独划上等号,喜欢那个在沙漠中快乐的三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10-25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在读流星雨,这几个晚上睡觉前都要和SAM一起读几页才睡。我抱着SAM,看一点眼睛就有泪水。
  
  这是一本她回台湾后的演讲集子,荷西已经离开她了。她在给大家演讲的时候一提到荷西就会哽咽,没办法避免。她写,我是个好家庭主妇,与荷西在一起的六年是上天的恩赐。写作对于她来说只是蛋糕上的樱桃,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了。荷西离开后,她还是回到台湾向周围的朋友说生活的爱,信心和盼望。这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鼓励吧。在那个季节,原本是她和荷西一起回台湾的日子,可是她只能一个人回去。
  
  婚姻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之一,对男孩女孩都一样。我看到这句话突然有很多同感。如今对于婚姻的评论太多太复杂了,有的观点很消沉,有的就很积极,就像三毛写的这些。
  
  三毛的书一版再版,很大的原因是她的文字能传达爱和力量,有好的影响。小学生就可以读懂的语句,那么平,那么显而易见的道理,小学生完全可以看看她的书。我很难理解她的自杀,一条丝袜就结束了生命。我常常想如果她有孩子,也许就能活到现在,可以依赖着这点寄托过活。
  
  她是流星吧,在最瞩目的时候消失。或者她并没有消失,只是到了另外的空间里,三毛不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10-25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三毛就是滑过天空的那颗流星,照亮了部分人的天空,同时也带来了美丽。
      第一次“见”三毛的时候,还是在高中的时候。
      隔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又“见”到了三毛。这一次是她的演说,依旧感受到了那份熟悉的清新、宜人之风。《流星雨》这本书收录的均是三毛用语言说出来的一些东西(演讲、采访以及一段评书),之后由录音整理而成。总体来说是不错的,有个别的印刷错误也就不提了。这些演讲向我们展现了另一面的她,不过最使我惊讶的还是她的说书,我从未想过她会从事这样一种行为(或者说研究)。演讲的部分(出于八十年代末期),如果你把它当作散文来看的话,依然是她散文的浓重风格,从生活中的细小、平常的事说起,同时又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以小窥大,一切都那么的自然,你无法不感叹其视角的敏锐。读着她的故事,你就会不自觉的跟随着她的脚步,融入那份场景当中,仍旧像原来一样充满了生命力,使人向上,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当我翻到书中的最后一个采访时,看到了一段话:“人生的最后一面窗帘,现在已为我拉开。六年以后,我会将窗帘丢开,破窗而去。”我想这时的她是不是已然看破了红尘,已然想到了死亡了呢?(可是又与同一时期前面的话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不太像)
       我现在再看三毛这个人与原来那时比,又多了一份理性。对于她,喜欢归喜欢,可如果你让我对她做个客观的评价,我会说从我的男性角度来看,它就像画中林黛玉。因为她的身上有一种过于浓厚的柔,犹如吃了太多的奶油胃里有些腻,会让人觉得有些做作,不太真实。
       我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10-25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看三毛,今年三毛的书再次再版,封面换了又换,价格涨了又涨,不变的是里面平易感动的文字。
  
  花季雨季的感性年龄里,看遍了三毛如此感性的文章。后来知道她是自杀死的,才感觉受了骗,她说的一切美好,原来都是她杜撰的。也难怪,十几岁写的小说就把老师感动得不行的人,可以瞒天过海,骗世界。说是骗,怕是太武断。恐怕,她讲给读者的,是她很想达到的心所向往的状态。就像是,口口声声说要努力念书的人,多半是不能静下心来做功课的,那是他们的理想状态。
  
  这次再版系列里,有一本她的演讲集,还附送她的有声CD,我没有这本书,也没听过三毛的声音,正好补上这一课。两三年没有碰过三毛的书,现在想想,十七八九正懵懂的年龄,真不该读三毛,培养一堆胡思乱想的感性神经,还要花很长的时间,学会克制住他们,不能看到一撮儿阳光、一盘植物就瞎激动。比起安妮宝贝,三毛的文章更见功力。安妮宝贝的作品不过是一堆华华丽丽的词语,穿起来的句子,再加上伪小资的口吻。物质观念强的人,看完安妮恐怕只能记住男女主人公的衣服装扮,还津津有味的炫耀,好像自己是个有品位有资产阶级调调的文化人。她的书,高中时还能蒙我,现在我是一个字也看不下去。
  
  再拿起三毛的书,她的演讲录,明明知道她的结局如此黑暗,却不得不因为她动人明亮的话语,深深感动。有些部分,显得做作,却丝毫不能掩饰住她的灵动、率真、机敏的性格。她的人格魅力哦,折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她的演讲有点儿传福音的感觉,只不过没有把主题上升到宗教,也难怪,她本身就是基督教徒。她以自己为例,告诉人们要爱世间的一切,用“第三只眼”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感动。
  
  三毛走到一个地方,会遇到很多认识他的不认识他的人。她说,被人硬拉着做朋友,叫做“化缘”来的朋友。三毛“随缘”,缘分来了是朋友,缘分散了,分别的时候,跟朋友笑一笑,也就算了。完了,走了,心里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惆怅。“不要让自己珍贵的感情到处泛滥,那是不好的,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是相当重要的。”我觉得也是,真若是命中注定的事情,让它自自然然的生长就好,若是环境险恶,生长不好,那是命里没有,还是不要强求为妙。可凡事都用“随缘”来化解,是不是又有种逃避的意味呢?
  
  最后一部分,是三毛讲水浒里的一个小片段,武松怒杀潘金莲的故事。故事很老,人尽皆知,可在三毛的眼里,旧书新意,把武松描绘得不是一个只会正义的英雄,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欲的英雄。可见其阅读之细致,品评之功力!
  
  三毛的声音,是十足的港台味,尖细的女声。和想象中的还是有差距的。她若还活着,差不多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在各个大学演讲的情形吧。那该有多好,今生今世,我是看不到活着的三毛了。
  
  抄几句三毛的话,用以自用:
  
  我父亲说:“我强迫你学音乐,因为将来你在人生的路上,可能遇到一些坎坷,到时候要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音乐可以化解自己一点点的忧伤。”——我一直很感激老娘对我语文的启蒙培训,现在看来,它能做的不仅是化解忧伤。
  我喜欢迷路,迷路这件事情也是好的,迷了方向,一下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人生又是一番风光了。——典型的三毛式浪漫情怀,于我,真是想迷路又不敢迷路啊!生怕迷失了就再也回不来···
  爱是能力,健康是本钱。成功是努力的奖品;失败,没有这个字。
  一场付出代价的失败,就是另一种成功。——那要看是什么样的代价。
  快乐是最大的勇气和智慧。
  第三只眼弄得我的心常常不是悲伤,而是对人类对男女老幼的一种感动。
  小市民的安身立命里面有那么一种温柔、敦厚的安然。
  生离是什么呢?是重逢的开始啊!
  社会大学还要考你一考哦!这个学位可难拿喽,而且永远没有博士可言。
  不要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不要让环境影响我们,要不然的话,我们的喜怒哀乐都被别人控制了,连气候都可以影响我们,我们是怎么软弱的人呢!
  在这样一个快速的社会里,我们没有时间在那里计算新仇旧恨,要不然你就要饿死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10-25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买这本书,纯粹只是为了里面那一张cd,在当当下完单,心里就开始很美好的期待,一直美好了好几天,直到。。。终于把cd搞到mp3里面听。
  
  不得不说,刚刚听到的那会子,实在是掩饰不了的失望。并不是心里想象的那个美丽的,有磁性的声音。而是一个带点嗲,又带点嘶竭的腻腻的台湾腔。
  
  可是还是耐了心听下去,听完演讲,已经慢慢找回了熟悉的那个她,只是有点心疼她,在那么大的会场里面,把嗓子都要喊哑掉。三毛的演讲,真当是很有激情的,我听着都会觉得她好投入好累;
  
  再听到她的说书,竟是欲罢不能,很有齿颊留香的感觉,即使她只是照着原文读的,也是读的有三毛特有的韵味。连续听了三个晚上,每个晚上都是越听越兴奋,无法睡觉~但真是如同“手不释卷”的感觉;精彩!
  
  最后还有一段她的采访独白,关于荷西。。不能说出那两个字。这段声音是最接近三毛的灵魂的,很温柔很温柔,可是听了叫人心酸到要流眼泪。这段声音交错在黑暗和现实之间,直戳到心里最脆弱的部分,那个三毛,那个自己,那些美好又残酷的回忆。。。
  
  这三段声音,在时间上,其实是应该倒着排列的。三毛在经历这样的决绝的心灵苦难之后,还可以那么有张力的说书,演讲。我一直相信,三毛还是热爱着生活的。即使在荷西离开以后。她对生命的激情,依旧澎湃。她是那么用力地去活,去爱。
  
    活着,去爱和被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即使我们的背上,承担了太多苦难的回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10-25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高中时开始读三毛的书,在图书馆发现三毛的第一本书以后,就把那一套的几乎都读完了。看了她的书以后,觉得很开心。她总是能把事情讲得很有趣,而我就像在读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说。她是个明白人,把世间的人情冷暖善恶悲喜都看得一清二楚,因此才能把琐碎的日常生活写得那么洒脱。第一次听到三毛的声音是在收音机里,不知道是什么节目,偶然调到的。听了以后才恍然醒悟,原来我一直想象她跟我们讲一样的普通话,可事实是她在台湾长大,没有理由不是台湾腔。这次买书还有个小插曲。买了以后回家一看,附赠的光盘居然都是“上”,因为当时书店已经关门,第二天又跑过去换。看了第一篇以后,发现虽然是演讲稿,但之前似乎已经在其他书里出版过了,不过还是再一次通读了一遍。三毛这样的心中充满爱的作家现在很少见了,她就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天际,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永远记住了夜幕上的绚丽流线。寂寞的时候,悲伤的时候就听听她的声音,我会感到很温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10-25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听到三毛的声音,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是台湾女生惯有的柔,不似她性格的刚毅。有一点点的失望。。。不如不要听到,继续想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10-25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和雨季不再来一起买的,还没看呢,但听了附赠的光盘。三毛的声音,和想象中的差很多啊,但是,娓娓道来的语气让人沉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10-25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星期二下的單,沒想到星期三就把書送來了。
  
  這回倒是送得快。
  
  不過我收到書時卻在苦笑了,《流星雨》這書我沒看過,估計一看的話,就會忍不住看完才睡的。
  
  於是,想放著,等星期五再看。結果,還是沒忍住,這一看就四點多了
  
  其實,比起書的內容,更讓我著迷的是三毛阿姨的聲音,有廣州話說是,有點嗲,那種雖然嗲卻不讓人覺得做作,反而是聽著很舒服。每次心情不好時,總會聽《回聲》,因為裡面有三毛阿姨的聲音,雖然只是幾句話。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因為我心情不好才聽《回聲》還是聽了《回聲》才心情不好的。
  
  《流星雨》附的兩張碟,是《三毛說書》裡說武松、潘金蓮、孫二娘的部分。老實說,我當初看《水滸》時,的解沒想到武松、潘金蓮、孫二娘還有那些瓜葛,我不得不佩服三毛阿姨。我看書怕是看不到這東西的。我看書,最多就想一下與我相關的事情,很少去分析書裡人物的。嗯,這個我是應該學一學的。
  
  打著字时居然就睡著了……
  
  再看上面寫的東西,果然很亂。這一睡思路也連不起來了,就此打住算了
  
  
  唉,今天就不上班了,請個假得了,正好當補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10-25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刚刚买了,正在翻。虽然现在已不如当年那么痴迷三毛,但她的一切仍然安放在心里某个角落。拿起书有着无比熟悉的感觉。那个带给人心灵幸福力量的三毛又出现在我心中。有点不敢听她的说书,觉得那个符号化的形象似乎只能用文字存在时间。声音这种东西也许会传递一些东西,但或许并不一定有文字给人的想象空间大。不太敢听她的说书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个曾经被我理想化的形象,或者说现在仍很重要的形象似乎只能像现在这样,以她捉摸不透的形态存在。
      接着看。
  ——09.8月
  
      《流星雨》看到只剩三毛说书的那一篇之后,去农村教小孩子去了,回来之后,又继续把剩下的看完。在张北的一个小镇,认识了同样很喜欢三毛的姗姐姐,那天听她在备课时一个人很动情的读《拾荒梦》时就很有感觉,她说,要用这篇文章来教小孩子要有理想。想想,她教的可是4年纪的小孩啊。我说,我不想很多年前那样痴迷三毛了,现在的喜欢是理智的。姗姐姐说那如果现在问你你最喜欢哪个作家,你会有怎样的回答。我迟疑了一下,其实三毛的名字也在那短短的列表当中。
      一直以来,喜欢三毛,喜欢她带给我的温暖。这次在镇子里,把三毛的温暖也带给了小孩子。在给5年级的小孩子讲什么是幸福的时候,就用了三毛的理论——“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一切都足够了。现在记起来我在黑板上解释“碧海无波”和“芸芸众生”这两个成语时的样子觉得也很想笑。也许他们弄不太懂,但是我还是想像三毛一样,把这一种温暖传递出去。
      最后,离别的时候,孩子们很是伤心。跟他们讲了“流星雨”的理论——“家人是恒星、朋友是行星、在生命中匆匆而过的人是流星”。告诉他们要珍惜每一颗星星,跟他们讲即便是如同我们一样的流星,只要在他们生命中出现过,对他们的生活影响过,那也是值得珍惜的。无论流星是不是远去,心中总会保留划过的那一瞬间。
      张北的晚上星星很多,我们看到了各种星星,包括流星。
      让我感到温暖的是,在我们试图像三毛一样把温暖带给别人的时候,自己本身收获了更多的温暖。
      三毛的文字和话语是一如既往的温暖。我们也会一如既往的把这种温暖传递下去的。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7 03:09 , Processed in 0.0447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