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1月22日,除夕。春晚上王菲将《因为爱情》唱砸了之后,我就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包括爱情。
  标版着小清新、小怀旧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上映就红得发紫,它无疑是勾起了我们对一份名叫“青春”的甜点的念想,纯爱的口味令人回味无穷,就像电影中的对话:“谢谢你曾经喜欢过我”“我也喜欢曾经喜欢你的那个我”。我们实在太爱这种“青春体”,以至于在岁月的侵蚀下,仍然奋不顾身的投入年少时放肆的记忆里,相别于“梦想”,青春它永远都在躁动不安。
  大学是我永远惦怀的年代,那里面有朴素真挚的感情和情窦初开的憧憬,当如今的我懂得世态炎凉与人生无奈,学会用刻薄来回应一段情感,在大学的那段岁月连同我年少青涩的模样一起封存在想像里,散发着浓浓的青春气息,而我,只敢小心且羞涩地想像。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会让人患有强迫症,无论你是带点玩世不恭的苏扬,还是风流倜傥的马平志,或是卫道士李庄明;还有那些年,追过人的你,被人追的你,都会同它一起欣喜、疯狂、失落……因为那就是我们的年少和被失去的天真。回想起那段时光,在记忆里总是岁月静好、风花雪月的模样,时间像黑白胶片,缓缓前行。我们对幸福的渴望,在大学四年里,是如此浅显,泡妞、装文艺青年、混日子,还有,找寻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幸福像花儿一样美好,只是一切都匆匆定格在毕业那天。“毕业了,梦醒了!毕业了,分手了!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一个个梦幻的气泡,仅仅只是因为毕业,全都支离破碎。这真像一部狗血的连续剧,“所有山盟海誓到最后只剩下一句平淡无奇的话语说我们一辈子不要分开,可才过了短短十个月,所有的诺言就烟消云散,不再回来。”这是书里的原话,对你而言,是否就是你所经历的事实?
  就像《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一样,至今你的心底也有那么一个念念不忘的人儿,她/他占据着你青春的大半的时光,记得你的幼稚,懂得你的难过与欢喜,现在却不一定和你在一起。你不免怀疑,你爱上得是那个人还是那时年少的自己。当 “恋爱”被当做大学必修课,大学四年,那么多的牵手、接吻甚至无数次的亲密接触,一个个都像一张唯美的画面,在你的记忆里永远抹杀不去,还伴随着N个苏扬、马平志、白晶晶、陈菲儿、赫敏……只有在青涩或无知的年月里,才拥有那样单纯的爱,足以令人勇敢到义无返顾地倾囊,爱得纯粹,一旦离开校园这样的器皿,爱就肤浅得令人发指,它会说:你要不要找个稳定点的工作?你能买房买车吗?它令你很恨嫁却又不得要领的依然单身。
  “于是,当我们将视线投向过往,看到的将是一幕幕荒谬之剧,然而我们无法发笑,因为,那个因成长而引发的所有荒谬和恐慌的载体,正是你,正是我,正是芸芸众生、人民群众。”
  苏扬此时此刻在做什么呢?是否一边马不停蹄地生活,一边疯狂地想念白晶晶?那个停在记忆中的女孩子已然成为他的信仰,因为没有得到,所以一直渴望。青春呵,就是浅薄人生里的一道疤,深刻得足以难忘,当有人对说你:你会遇到更好的人,其实我们早就在某个时期遇到了那个更好的人,令人泪水流干,经脉尽断。
  你会爱上这份甜点的,因为爱情还在那个地方,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人来人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读过《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从主人公苏杨和他的伙伴们的成长途中走出来,再去回味自己的大学时光,作为七龄后的我很难平复心中的落差。一草的故事以写实为主,前半部分写爱情,后半部分写前程,无论是爱情还是前程都透着只有青春才有的不羁的激情,写尽了些许残酷的社会现状,写尽了大学校园里的爱恨之情,写尽了和青春有关的一切追求和梦想,写尽了和青春有关的一切孤独与无奈,也写尽了只有青春才会有的哀伤与忧愁。尽管题目透着凄凉,尽管大篇幅的感情戏里充满着幽怨和感伤,但作者最后还是将主题回归于奋斗,一无所有的苏杨最终通过努力走向成功。
  
  主人公苏杨虽然没有显赫富有的家庭背景,但却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男孩。一心想与当红导演张艺谋过招的苏杨,因无法摆脱老爸的束缚,便选择了走迂回路线来圆梦,考取了重点大学的新闻系。四年的大学生活虽是以感情戏为主,也从侧面描写了苏杨胸怀梦想和不舍追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无所有的苏杨和大学里最耀眼的女孩白晶晶谈了一场情深意长的恋爱,而这一场不被任何人看好的爱恋却执着的走了四年。与此同时,苏杨的同舍好友们也在品尝着成长的感情大餐,其中的酸甜苦辣,一切尽在无言。青年俊才李庄明一往情深的爱上了风流女孩张楚红,爱却最终因性能力的问题而化为泡影;富二代马平志和陈菲儿的全美邂逅似将上演一场童话,但却因毕业的前程问题而劳燕分飞;赌徒张胜利和侠女郝敏的狭路相逢擦燃火花,彼此真心相惜却以悲剧为终。身边的爱情都落入空镜,抚平情绪,面临抉择,或是继承父业,或是走出国门,或是考研续读,所有人都在以另一种姿态准备面对未来的时候,苏杨却看似身居世外平静坦然。殊不知这个看似成熟内敛的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男孩儿,他不敢面对毕业,不舍走出校门,不忍承受离别。他不能面对社会的现状,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满心的无助,卑微的逃避,一颗被曾曾包裹的心原来是这样脆弱。
  
  作者将苏杨毕业后的心境描写的十分到位,虽然有几分夸张,却能够让每一个走过那段岁月的人找到心理的共鸣。毕业后的心理落差让苏杨找不到自己,压得他难以喘息。一个找不到自己的人,自然也无法守护爱情。在最不被看好的时候他们坚守了自己的爱,在最该坚持的时候,他们把爱情推出了自己的门。之后的日子,便是苏杨的自我摧残,在那座华丽的大都市的某个角落他化作蝼蚁苟且衍生。那一段日子看得我心痛,不知道又有多少像苏杨一样的刚刚走出校门一无所有的人迷失在人海中。庆幸的是苏杨在地狱般日子里找到了自己,得以重生。没有父辈的资产,没有雄厚的背景,在一座无所依靠的城市里苏杨不但站稳了脚根而且成为了人上人。尽管再回首最痛的依然是心,但毕竟还能够把爱装在心里潇洒的走过余生。
  
  第一次读一草的作品,章前章后大段的现代抒情诗,透着青春的气息,也很有新意。《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里感情戏为主打,各种味道的校园爱情,激情而直白,让我这个70后不得不唉服自己老矣。作者更多的站在男性的视角来抒发情感看待问题,文字读来多一些粗犷,少一些温婉,但却十分细腻地将一个男孩的成长心路展现的淋漓尽致。虽有夸张却以写实为主,所以无论是校园爱情还是毕业后的前程充满了现实的无情和无奈,但作者的立意最后还是放在了“奋斗”二字上,相信会给走向校园的年轻人以很大的启示。是从无到有,还是从有到无,得失之间我们成长,成长路上伴着疼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就在今年,作为80后末的我也即将离开大学校园,告别这长达十年的学生生涯而开始走进社会里,又要提交一份对自己的人生意义非凡的成绩单,在知悉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陆续得到了不错的工作机会后,对于此刻工作依旧没有着落的我来说,倍感迷茫。在读完《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后心中的感觉十分复杂,它向我们再次敲响了现实残酷的警钟,在泼了一盆清醒的冷水的同时,在最后也留下了一丝希望。
  
  校园里发生的故事自然是青春类小说的重头戏,前面一半的内容展现的是一段色彩斑斓的大学时光,纵然在它光亮的背后被抹上了不少灰色。作为小说,除了会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之外,必然要进行一番艺术加工,因此书中的校园生活跟自己的感受经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理想的压抑通过各种欲望来发泄,混乱的感情,颓废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折射着如今正弥漫在社会里的人心浮躁。
  
  苏扬怀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选择了F大的新闻系,选择了话剧社,以为如此可以跟自己曾经的导演梦想更接近了。然而,看着众成员只是借社团交流机会来大行风流之事,看着女朋友为了物质生活而跟自己分道扬镳,看到昔日的朋友靠昧良心之财发家,他也曾经努力抗争着这一切,他创立了自己的文学社团,他放逐自己去流浪,他暗中收集朋友的犯罪证据,但自己还是一介凡尘俗人,做不到两袖清风的圣人,为了守住即将逝去的爱情,他放弃了梦想而曾经选择过庸碌的日子,自己最终还是用那笔从朋友敲诈来的钱走上了同样的路。
  
  对于苏扬来说,陈小红让他从男孩蜕变成男人,让他初尝情愁,学会怎样爱一个人,而白晶晶让他尝到爱情的幸福满足,享受到了被爱、被崇拜的感觉。陈小红让他看到了爱情游戏的残酷,白晶晶则让他看到了现实生活的无情。苏扬想过追求自己的梦想,想守着眼前人到天荒地老,内心在抵抗着校园的离别,抵抗着爱情的逝去,几经波折的职场生涯,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终究磨去了自己的棱角,现实逼着自己长大了,积累的经验和营销的能力为他铺就了今后的成功之路。在成为了卓越的企业家后,功成名就,美人在怀,众人欣羡的目光如影相随的同时,夜深人静的孤独空虚侵袭而来,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永远失去了爱情。作者秉着爱情悲观,书中的情侣最后都逃不过相忘于江湖的结局,苏扬和白晶晶,李庄明和张楚红,张胜利和郝敏,马平志和陈菲儿,彼此在剪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藏到心里后,终究各自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青春是资本,年轻是财富,不少人包括自己都在颓废中度过大学时光,肆意挥霍着自以为是的快乐,当迈出校园后,现实是否有将自己击败,这便因人而异了,能力,机遇,有太多因素在导演着自己的人生大戏。不过苏扬最终还是成功了。他戒得了爱情,戒得了梦想,却戒不了残酷的现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以为是一部“朋克”小说,充满了对现世的无奈和愤怒。
  
  看到一小半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滥情的爱情小说,大学里的种种爱情,不过如此。
  
  看到一大半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职场小说,毕业后职场奋斗的种种艰辛,多有体现。
  
  看到最后,我才知道这部小说其实很复杂,因为它真的包括了很多元素:青春,成长,怀旧,爱情,职场,励志,创业。可这也是最简单的一部小说,因为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其实只有一个道理:一无所有并不可怕,因为每走一步都是进步;怨天尤人并不可取,因为社会不会为谁而柔软,我们只能选择做生活的强者,而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最重要的是你要想成为强者,你想你就可以。
  
  正如文中的苏扬,他曾是最浪漫天真的梦想少年,爱情和诗歌是他的唯一,所以他在大学里可以白衣如雪,左手诗歌,右手佳人,所以他也会在走入社会后人生一塌糊涂,尝尽人间冷暖,所以他更可以在一无所有之际涅槃,悟出游戏规则,而入世之后,立即一帆风顺,事业有成,最终成为首富,完美演绎了一个草根人生的种种美好可能。
  
  苏扬的人生当然是传奇的,小说的情节也是夸张的,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遭遇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更不可能成就如此非凡事业,可小说表达的逻辑显然是成立的。我们的确应该正视现实,的确应该找到方法,的确应该奋发图强,的确应该把握当下。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我突然不那么反感这本书的文案“一本可以让我少走五年弯路的励志小说”,虽然我依然不认可弯路可以被量化,但人生奋斗、社会打拼的确不意味着非得不停跌跟头才能明白,才能成功,我们完全有可能去早慧,而早慧的基础是观察,观察别人的生活,无论失败还是成功,无论愚昧还是高明,然后细细总结,仔细品味,作为自己人生前进的依据。
  
  最后还是想说说这部小说的爱情,作为整个故事最温情和柔软的部分,《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的爱情实在让人爱恨交加。小说通过梦想家苏杨,花花公子马平志,诗人李庄明,以及物质女白晶晶,小龙女陈菲儿,野蛮女张楚红六个人的情感纠葛,将大学的爱情种种演绎到极致——那种后青春期的懵懂和欲望,象牙塔的美好和浪漫,自由生活的混乱和刺激,确实勾起了我们内心无限美好和伤感的回忆。可毕业后爱情的现实易碎,弱不禁风,又让我们如此纠结心痛。
  
  虽然我不认可作者如此极端和悲观的爱情观,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爱情悲剧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虽然相比事业,作者在爱情之道上并没有同等有力的指引,这或许算是小说一大问题,可我又有理由相信,这或许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因为爱情和事业根本不一样,哪里又有所谓正确之途一说呢?无解且遗憾的爱情才是其魅力的本质,从古到今,莫不能概,而深究不过徒增叹息一声罢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这本书在泰山国际青年旅舍的酒吧里看见过,那天我独自旅游,心烦意乱,看见了它,我似乎平静了很多。个人感觉,生活就是酸甜苦辣的的载体,没有了那些苦难挫折,它淡如水,反而好乏味!但是也要懂得珍惜!北京爱情故事,部分情节貌似是这本书的电视剧版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人生又有多少段青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因为生命的短暂,青春的即逝,我们也许就在人生的单程旅行中不断前行却又在回味过去。品味那段青春年少,回顾那段清纯岁月。年华终将老,记忆依犹存。
  
  的确,那段从青涩到长大的岁月是我们永恒的记忆。那里面有着我们人生太多的第一次;那里面有着我们生命中最为灿烂与无奈的折射;那里面有着我们毕身都无法忘却的情感;那里面有着我们今生也许都无法忘却的初恋。缅怀青春,追忆过去。那是一段心的历程;那更是一段值得镌刻于心的回忆所在。当我读到了一草此次出版的《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我的心情不自禁地震颤着。这本书实在是太贴近于当代现实生活中的那批批踏入大学殿堂,经历职场的蘑菇阴影历练,逐步磨砺地看透世态炎凉,到坐拥无数却更感触一无所有的茫然心态。
  
  故事的内容其实就是围绕着这样的一群清楚年少人物展开。里面有讲述到他们的懵懂初恋;里面有讲述到他们的生活无奈;里面有讲述到他们的无数怨言;里面有讲述到他们暮然回首之时的那份苍凉。事实上,个人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此书的内容绝对是有着十足真实依托的现实生活折射。也正是因为里面的真,我们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恰似看到了自己当年的那段逝去的青春年少。更让我在读这些故事的时候为着书中的人物而纠结,为着书外的过去而感叹。的确,里面写了太多的情节桥段完全就是当年发生在我自己身边的事情,如此的历历在目,如此的感叹连连。曾记得当年大学校园一对对的情侣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集结在教室的自修室中,手牵手,心连心。可是待到大学毕业,工作,家庭等等一系列的因素让多少对的小情侣们各奔东西。真的,理想中的感情是几多的激情。现实生活的残酷是几多的无奈。在现实面前,我们或许都身不由己地做出着退让。几时回首之时,感叹时光的飞逝,却更是发觉自己是那么得一无所有。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讲述着现实的过程中,让我们更在回味着过去的那段青春年少。青春之下的人生物语有着无奈却同样拥有着值得缅怀和回忆的珍贵。伴随着这本书,我们或许可以停留下原本忙碌的脚步,感悟着逝去的人生却又有着别样的回忆。是否一无所有,定位自在心中。尽管现实是残酷的,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回眸的眺望。也许也正是应合了那一句经典的台词:“只有失去了,你才会觉得曾经拥有的珍贵。”青春如此,人生如此。于其一无所有,倒不如好好回味一番。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我,90年生人,跨了80后的尾,开了90后的头,于是对于80后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对于90后的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总觉着赶不上趟。离80后的故事太远,离90后的故事也太远。没有80后的拼搏,也没有90后的奔放,仿佛卡在其中,或说是首鼠两端,难以定位。而今年恰巧又毕业,看这本书倒也是应景。
  小说里的故事,在我看来有些过于开放,当然里面肯定有艺术的加工,也有一草的个人经历,虚实相生才显得既有趣又有水平。调侃的语气,一方面是男性视角写作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半嘲讽半惋惜逝去的青葱岁月。由于看小言较多,且大多是女性视角,以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于是咋看此文,觉得难以介绍,就如女生不大愿意看修真文,男生不大愿意看言情文一样。对于男主人苏杨,上大学不是一个追求,也不是一个理想,只是一种逼不得已的行动。他想当电影导演,又不得不屈服于父亲的强权下,曲线救国选择了新闻系。再加上对于26岁就结婚生子的恐惧,发奋读书一举高中。每个人似乎都有这样的时候,至少说每一部描写高考成功的小说都有这样的情节,要么很是努力考上大学,要么懵懵懂懂撞了好运。来到上海的苏杨,又有一种被骗的感觉。曾经宣称的繁华不在,曾经希望的美好也不在,放纵倒成了解脱的最好方法。谁也不能否认苏杨的能力,他交友的智商,他恋爱的情商,他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后来的飞黄腾达,但世事难料,得不到的总是最想要的,比如爱情,比如白晶晶。
  这一批看似怪异的男生形象,这一批看似放肆的女生形象,或许正是80后的一个表现,要么不谙世事,要么过于成熟。苏杨与白晶晶的爱情,李庄明与张楚红的爱情,谁也谈不上合适不合适,甚至连当时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还是那样的青春岁月,还是那样的嘻哈年代,无论是否在为经济烦恼,无论是否在为前途担忧,他们还只是一个个的小青年,一对对小情侣,有着各自的淘气,有着各自的青涩,但始终是使自己也让他人最怀念的,只能时光已逝,真爱难留。
  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们无需考证小说和现实的关系,也无需求证里面的人物是否有自己的影子。谨以此怀念曾经的青葱岁月,怀念曾经的初恋情感,怀念早已逝去的青涩年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毕业后我们一无所有》是一本青春的书籍。有点调侃,有点幽默,有点押韵,有点激荡,还有一点不那么正经的文字是我最初就喜欢的原因,而且这样的文字从开始一直到结束都没有改变其坚持的风格,警句连连、诗意翩翩,即使单单读着也是一种轻快的享受和舒适,当然也不时有会心的微笑和拍案的叫绝!
  
  作者自称八零后,可他一开始讲述的那些风行一时的电视剧和社会流行的东西都刻有更早时期的明显特征,而大学的生活似乎又掺杂了很多当代的元素与现象,只是把不同时段雷人的部分嫁接并掺和在了一起,造成一种意象上的热闹和轰动。不管怎样,这些情节和内容是值得一读和精彩的,虽然虚构和夸大的痕迹也很明显,但依然值得你去跟着思考一些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那些夸张和戏剧的情节背后,其实真正透露出的是一些无奈和迷惘。青春的岁月是胡闹挥霍、还是看透了炎凉后的玩世不恭、或是永远对未来的迷茫?无法明确去回答,或许书中的故事可以让你体会些味道。
  
  毕业了,梦醒了!分手了!失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这是很多人从大学踏上社会的青春生活写照吗?那些挫折、艰辛、无奈,那些意气、奋发、拼搏,还有冠冕堂皇的坑蒙拐骗伎俩,到底是对他们的赞扬还是对社会的讽刺?到底要让人们去效仿怎样的成功?是对良知的背叛还是对金钱的礼赞?不妨读一读书中的这段话,“概念,概念,还是概念,给我一摊狗屎,只要我造一个概念,第二天就能卖出黄金的价钱,这就是现在的市场,你千万不要去研究它,因为市场很简单,你要做的只是相信自己。还有,一定要学会能吃苦,学会折磨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和斗志。”不知道这是启发、鞭挞还是挖苦的笑?
  
  那些混乱的爱情和踏上社会后的无情,也许是对草根一族的深深打击,或许也是善意提醒。虽然作者说要让大家感到奋斗改变命运的动力,然而我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现实的残酷和一副堕落的表情,所谓的成功也只是金钱的诱惑和魅力,如果思考社会将走向何去,依然会感到困惑和乏力!无论如何,还是相信现实,相信自己,相信也许会有奇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猎人的枪
  
  偷爱警/文
  
  6年之后,此书再版。书中所叙述的内容,么有改变,文字排版,增加一些青春文学的现代味道。那回忆里的青春,踏过10年的匆匆岁月。
  
  第一,本书依然具有市场空间,读者群的年龄层,虽然发生了改变。对现在的学生来讲,依然有热衷和追捧的情感条件。同样的人,不同的时间,校园爱情的主题没改变。第二,小说内容与现实世界里的情感环境,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物理变化。追求的过程,寻求的结果,如此相似。第三,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从学生到职场人,每一次选择,都是目标规划的关键。
  
  当时对大学生来讲,同居,似乎是一件打破常理的“壮举”。从小说中,可以找到一点同居的快感。现在来看,同居,尤其是校园同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没有什么“壮举”可言。男孩对女孩的追求,女孩对男孩的表白。不存在含蓄的解释。矜持伪装的外衣,可以直接脱去。坦然的表露内心的所想,女孩更直白,更直接。文尾部,苏杨所接触的女子多是印有现实特色,第一次5000块,D&G口活,有钱就是速度,有钱就是能够凌驾灵魂的马车。到底是世俗还是被迫,想必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对于男人或者女人,各取所需,唆使欲孽的换取,达成交换协议。
  
  大学校园,任何一个专业的设立,招生的时候,都说是在为就业谋出路。每个专业,都会是自己,迈入未来社会的坐标。现实来看,校园的招生计划,不过是受雇于金钱的赋役,三四年的混迹,只为那一张,盖着大学公章的收据。毕业了,工作经验,爹妈地位,家族权利,一些被隐藏的角力,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力。有多少人,凭借所学专业,进入到职场。想必太多人,是在跌跌撞撞里,摸爬前行。普通家庭,没有可以“借东风”的势力,自己的能力,也仅是朋友和微观的认知。
  
  苏杨,穷学生一枚,白晶晶,权势家庭长公主。落差很大的两个人,居然能够走到一起,求爱的历程自不必说,想必从小苏杨使唤张晓光,就能看出这家伙,还是有几分头脑,最起码自己不受屈。脑瓜聪明。苏杨巧言舌簧将白晶晶纳入苏门,最终却没有留住这块白玉。苏杨被现实挤压的很惨,被自身的“负债”压制的很难。苏杨如果是个处心积虑的男孩,必然会留住白晶晶。但苏杨没有这么做,而是那份纯真的兄弟义气,仁德二字,深深的刻在苏杨的心理。他是个比较怯懦的人,不明白私欲、权势、地位。对一个男人来讲,意味着什么。失去的时候,苏杨被现实,鞭打的体无完肤,配电室的那些虫虫、电表、昏暗的空间,都将是苏杨积累财富,搜寻出路的哲学字典。想要站起来,就先要学会忍耐和趴下。一次机会,会成为成功的跳板。
  
  跳舞、诗歌、情书是10年前泡妞的武器。如今的K歌、电影、哈根达斯、必胜客是情侣告白的有效利器。相对于10年前的恋爱,好似文艺阳光的晨雾,擦干了,依然有水雾的霜露。10后的恋爱,好似昂贵闪亮的珠玑,碾碎了,再也看不见耀眼的光束。恋爱标准变了,恋爱的评判原则变了。男孩开始在情感潜伏期,寻找更加丰富的刺激元素。女孩也开放中,吐露内心的情感要素,接纳小三、二奶的称号热度。社会进步,校园进步,男女进步。拥有了更加充裕的满足,那是肉体与灵魂的分割,变得鲜血淋淋,狰狞不堪。贪婪的性格,在时间暴雨里冲刷,腐蚀着情感的纯度。
  
    想要生活下去,就要善于将一切忘记。美好的,恶俗的。职场圣经告诉职场人,残酷,并不是为你一个人而准备的生存条件,更多人走过来,因为他们改变了基因的构成,从一只羊便成了一只狼。白眼狼、色狼、母狼、饿狼,狼性的野蛮与群居,构成了狼的社会。一无所有的狼,称雄于食肉链条,却终逃不过猎人的枪。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发表于 2012-10-24 13:58:12 | 只看该作者
  小说用混合着现实的、质朴的、哲理的语言主要讲述一个主人公苏扬从男孩变成男人的故事,当然其中也有“你我他她”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酸甜苦辣。
  从苏扬的童年、少年、青年直到而立之年,他从一个少言寡语的文艺少年起步,经历了青春期、经历了爱的萌芽、感受了性的刺激,之后他开始了大学的熏陶。
  书中将“三无产品”的苏扬设计为一个文学青年,而且竟然让他能够进入上海“资深品牌超市”白晶晶的法眼,两人居然谈了一次在外人看来决不能持久的爱情。幸福着、恋爱着,这场爱虽最终无疾而终,但留下回忆无数。经历了毕业后的虚无、经历了出奇的惨淡生活,面对现实、放弃理想、屡遭失败、感受了人生低谷。一朝醒悟,机关算尽,咸鱼翻身,坐拥千万、叱咤风云、美女相拥之时,他却有了从未有过的感受,他曾经的青春、曾经的爱情已经荡然无存了,只能一声叹息:“我有钱,可没有爱情,我不明白,我什么都不明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原来爱情曾来过。
  这个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奇迹,你可以一夜暴富,也可以一夜倾家荡产,可以今朝腰缠万贯,也可以他日锒铛入狱,你可以昨晚灯红酒绿,也可以今日浪迹街头,这个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则,只要你肯去适应,你总可以得到些什么。
  事业与爱情总是人生的两大主题,是先有爱情还是先有事业,总是让人很纠结。小说中借着苏扬的大学生活,也展现了现代大学生的生存现状。面对无聊的大学课程时,改变是没得办法的情况下,要么你继续上着百无聊赖的课程,要么你就抓紧时间塑造自己的人生,可以泡在图书馆,为将来成为专家奠定基础;可以泡在牌坛,为将来成为一代宗师苦练本领;更可以找个顺心的人,开始与之探讨或者谈乱爱情。尝试在自己一名不文的情况下,看看能否谈一次纯真的爱情。免得毕业时,我们还真是一无所有。
  不管现实是多么的残酷无情,不管它多少次摧毁你的梦想,在现实的重压下,一切美梦都被压得体无完肤,尽管如此,你可以依然有着梦想,但不可以依然有着幻想;你可以悲伤,但不可以悲痛;你可以哭泣,但不可以放弃;你可以失望,但不可以绝望;你可以失身,但不可以丧命;你可以流泪,但不可以流血;你可以像猪一样的生活,但不可以是猪;你可以乱爱,但不可以乱性;你可以无性,但不可以没有人性。不管爱情如何抵达不住金钱,但是总有那么一场巫山云雨让你留恋,让你刻骨铭心。不管你多么富有激情,在现实的面前,激情终将退去,一切还将归于理智,因为你要活下去,为了生存奋斗到底。无其他,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纪念2012唯一的一次情人节!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18 20:41 , Processed in 0.0552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