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蜗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1#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花了一个礼拜的晚上半小时看完蜗居,室友在看电视剧版,顺带着也瞅了两眼。发现蜗居能火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海藻妈妈的“女孩要富养”观我是相当赞同的。但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光富养,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何谓富养?让她过锦衣玉食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海藻妈妈的意思估计是要女儿们出入厅堂,见得过大世面,上的了大场面,不会为眼前的一点小恩小惠感激的把整个人都搭进去。
      但仅仅这样就够了吗?陆小曼出生名门,父亲是财政司的司长,锦衣玉食的生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是后人是如何评判她的呢?红颜祸水是她的代名词。
      可见女孩儿光富养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是心灵的陶冶,人性的升华。有些人说海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读书太少,对人生,人情世故,人之本质了解太肤浅。书籍可以弥补你未曾经历的岁月。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让你洞察人生真谛,品位百态生活,那就是读书。我一直以博览群书自居。可是在看蜗居的时候,也还是认为宋思明是爱海藻的,到海藻妈说出那段至理名言时我才顿悟,原来我所谓的爱只是表象。但到了最后宋思明临死前的种种我又觉得或许他是真的爱海藻的。我承认这是出于不谙世故对未来抱有美好幻想的少女的臆想,但我还是固执的想去相信。
      可是这个社会的棱角如此多变,肤浅如我是琢磨不透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踏着成功者的脚步。百家之言,各成一章,到底听谁的是呢?
      静下心来,踏实过日子才是真。便宜永远不要沾,不管是大便宜还是小便宜。偶有闲情,上个香拜个佛,恳求他老人家赐一段好姻缘,求他保佑您好人有好报,已足矣。
      这样看来我的签名档还是很对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2#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满街的房屋广告,总让我不禁想起蜗居,现实残酷,看得心痛,海藻的爱情输给了金钱带来的“快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3#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记得《蜗居》里宋思明和海藻一次谈话中说“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为社会做多大贡献,而在于面对诱惑时懂得放弃”。只是,宋自己没有做到,青春的海藻估计也没有放心上。
  当青春遭遇诱惑。青春的人们一无所有,有的值得炫耀的东西可能只有青春了,当种种诱惑摆着你的面前,我相信谁都会动摇过,只是理智告诉我们不能,就是最简单朴素的道理也是拿人手软,吃人嘴短。没有谁可以为谁无私付出。
  当青春遭遇诱惑,小贝和宋思明谁才是青春的海藻们最好的选择。不错,宋有才更有财,到底是哪点吸引了海藻们?宋的才是年龄的积累,是岁月的磨砺,不见得若干年后的小贝不会拥有;而小贝的青春,宋却永远不会再得到,这一点聪敏如海藻们却看不清,等不及。而宋的财,来自于他的地位,他的特权及他向法律的挑衅,名牌大学毕业的海藻们怎么就看不透呢?出来混迟早要换的!
  选择小贝,固然他可能是明天的苏淳,但却可以一起体验成长的阵痛,奋斗的甜酸,风雨历练后是相濡以沫;而宋那样的人,是不可能和你相濡以沫的,人家在你这里寻找的是当初青春年少时为了前途放弃的梦,是宋们的白一纯的影子,是为所欲为,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后得到的你傻兮兮的崇拜······
  宋固然可以给你华服、豪宅、珠宝等等奢华,却给不了你暗夜里的温存,和阳光下的幸福。女为悦己者而容,没有悦己者,一切不过是昂贵的布,高价的笼子~~
  有时候会想海藻们的错误,是否和她的学识有关,结论是没有,只和品质有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很真实的文字,一颗星扣在结尾上,坏人得到惩罚好人过上幸福生活的结局太妥协了,作者自己否定了自己的抗争,非常可惜的一本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5#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看《蜗居》的时候心总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冬天里,身边无孔不入的寒风,随时穿透衣服渗透到身体,刺痛柔软的皮肤。而看蜗居里的痛是一种持久的痛,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能够引起一些共吟,而正是这些突出现实的东西把我们的感觉重叠在一起,在心里滋生一种疼痛感。我并没有把它很好的看完,我不敢想象也无法好好的看完这部让人压抑的连续剧。那种感觉堵在心里,无法沉淀。
  
     谁都不可方否认,海藻曾经很清纯、很可爱,但是她所认定的价值观,却可以很轻易地被海萍的气话,被现实的压力,被她心里向往的那份浪漫和她最可贵的单纯、可爱遗留在了偶尔才会记起的良心上,我一直很难想象作者为什么要创作出海藻这样一个人,是想突出一个人理想追求背后的现实还是仅仅只是在强调某些现实里无法用语言诉说的悲痛?我肯定作者的透彻,把现实里的东西用文字的形式记录通过影片表现出来。当一个人的理想面对无法预知的现实而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海藻这样的对大城市生活的向往与奋斗在最底层的女孩便在一阵思想混乱过后选择了屈服。而海藻的姐姐海萍,这个伟大的母亲,一次一次被现实击败而重新站立勇敢保护自己的孩子。看到她的时候,我会想,到底是孩子的出生酝酿了海萍的悲剧还是现实的残酷击跨了一个人的斗志,我不忍心去评论关于这个母亲,因为是社会的残忍把一个伟大的母亲逼成那样。母亲对孩子的关怀让我从心里佩服与敬仰。伟大带着无私与无怨。
  
      宋思明,不得不说,就是因为这种人的存在造就了现实里的灰暗面,我很鄙视这种人,至少在精神上。有人说他对海藻很大方,呵护有加。我想说的是,他能给的一切都在他自己的能力之内,而他却利用海藻证明自己的魅力,自己的成功,无可否认,他的位置和高度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但是这种位置却是无数个海藻堆积出来的,而我想,他的大方在下一次另一个海藻出现的时候还是会表现的很好。他的浪漫和大方直接让海藻成为小三的悲剧。
  
     苏淳,一个总被女人认为很孬的男人。在我看来,他代表的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知识分子,是社会上随处可见的平凡人,我不知道那些批判他窝囊的人的标准是什么,在我看来,我真看不出他哪里窝囊。他对于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拿全勤奖,对自己爱的人用尽全力去爱,他是有些怕海萍,选择了一种对心爱的人以贴近与包容的方式去迁就和包容海萍,这种方式在对话地位上很微弱,所以整个交谈场景让海萍看起来很强势。如果说凡事迁就与忍让就是窝囊,那所有待嫁的女生都可以去找宋思明,是不是他的能力和他的地位就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就不是一种懦弱呢。苏淳不过是在自己的努力中想要给海萍一个富足的家庭,所以他工作努力上进,朝着自己订立的那个目标一直奋斗着。如果说这样处在社会压力中的努力上进的人是一个窝囊的人,那么我无话可说,这一切所表现出来的不正是平凡之人的可爱之处么,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所以成就了这个世界那些不平凡的人。苏淳的无私与对爱情的负责与对爱人的呵护顾及家庭的美好。虽然他不是一个好爸爸,但是,人无完人,我 们不能在看到要求每一个人的能力达到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反而我们因为为了这些平凡的人而感到骄傲,他们的生活正是我们追求和已经在上演的。不是么?
  
    最后我想说关于小贝,这个在我看来感触很深的,我以前一直觉得一个程序员的生活应该是那种物质充足与感情细腻,而我算到后者却没有想到前者,我没有想到更深层的一面去了解关于比程序员更富足的人。我开始相信,女生的现实不会因为你写了一个搞笑程序而和你在一起,物质最终还是会取代现实成为最后追求,就好像最后的结局是海藻跟了宋思明,这就是一个女生在社会压力之下寻找归属的自然过程。在小贝身上,很多人在面对感情的时候我想多多少少从小贝身上找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对于感情,我自认跟他态度相似,在我的意识里,只要爱一个人,只要你想要的,我就给你,只要你想做的,我就陪着你,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做一切能做的事情。小贝做饭,洗碗,陪海藻逛街,甚至在很多细节的生活方面给予海藻,帮她挤好牙膏,把自己最喜欢的肉丝夹给海藻吃。尽自己所能地逗海藻开心,甚至在海藻背叛自己之后,仍然愿意和她在一起,虽然之后心里有疙瘩堵在心里,并在早上起来的时候怕吵醒海藻而捂着嘴巴偷偷哭泣。我不认为这样结局的出现是小贝的错,而是海藻没能坚持自己,坚持爱情给小贝足够的信心和时间,小贝的压抑无法控制偶尔恶语相向的时候并不是他已经放弃而选择不爱海藻,而是他无法在短时间内释然和看开关于这个世界残酷的真实。为什么自己那么不求回报的付出连同身体以及呼吸努力的坚持爱情,为什么感情的最后还是不如人愿。回顾故事情节,我们也许会怪小贝在当初海藻的姐姐需要钱去买房子拒绝而选择责怪。但是,试想一下,以海萍他们的偿还能力,什么时候小贝才能拿回那笔虽然数目不大却是小贝未来计划里整个关于和海藻的幸福呢 ?而那六万块钱对于小贝来说,就是他未来的所有,这比后来宋思明给海藻的五百万都要厚重。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沓红色的纸。
  
    看完《蜗居》之后,我去看了一些评论,看完之后我觉得它的故事框架与情节结构依旧老套,没有任何新意。甚至就像一本历史流水账,当主角都出场完之后也就结束了。但是它的细节安排还是很不错的,把现实生活里的例子完整的表现在屏幕上。让我们反思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其实,幸福是很简单的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简单就是幸福。小贝给海藻夹自己最喜欢的肉丝,在自己上班前帮海藻挤牙膏。这些简单的动作和平凡的事件最让人感动,就像开始时海藻所说的那个鱼眼睛的故事,一个女的抛下了深爱自己的,会把自己最喜欢的鱼眼睛夹给她吃的男人,环游世界之后才发现突然顿悟,自己把最重要的鱼眼睛弄丢了。而浪漫不就是这些最简单的东西构成的吗,而我们追求的正是这种最简单的幸福,不是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6#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先看的电视,然后才是小说。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还洋洋得意的以为自己是祖国的栋梁,哪成想,家就一个,咱撑死了不过是墙上的一块砖瓦。
  比现实还要现实。
  如今的自己,挣扎于一个大都市里,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少了当初的那一份坚持的信念。有时候,看着楼下穿梭的车辆,急速移动的人群,就忘却了自己站在这里的目的。终究还是没有那样的勇气。
  有点儿佩服海萍。这个女人不会让我羡慕,但是她在挣扎时所萌发出的力量照实让人佩服。纵然失去了那么多,纵然有过那么多的磨难,纵然分分合合翻来覆去的在心上拉锯,但是最后的最后,所有的都如愿以偿了。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要的不多,只要明白每一件事的代价,然后照价去付,它就会像快递一样送货上门。只不过,人们总想着用很低的价钱去换购自己消费不起的东西。
  或许,只要不贪心,就会生活得快乐一点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7#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前段时间电视剧《蜗居》火得不得了,我没时间看电视,也觉得看小说更加原汁原味,在网上找来电子版,每天见缝插针地看上一点,看完了仔细巴咂一下,好象有点不对味,至少在塑造海萍这个人物上是个败笔。       海萍,新时代的大学生,虽说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属于蚁族,省钱是必要的,但也没必要“一连吃了五天的寡面”,“一看到面就打恶心。可如果吃饭,就得配菜。如果吃面,一包榨菜就够了,要么一包雪菜”。       “你以为我喜欢顺马路吃灰?不就想能省则省吗?我贴心贴肺地补贴家,你倒好!还在这里有闲钱抽烟!我这里吃糠咽菜,你那里烧钱!你到底有没有良心啊!有你那个烟钱省下来,我们也不必天天吃面条了!我告诉你,你马上给我戒掉!我不想再看到你糟蹋钱!”      “你的出息怎么就这么点呢?世界上这么多爱好,你怎么不爱好挣钱?你怎么不爱好干活?你怎么不爱好寻点儿门路升职?从毕业到现在,还是一个小科员。你不升我没话说,我生孩子了。你干吗了?......”       “一个大男人,要能力没能力,要责任没责任,整天圈在这间房子里,你凭什么结婚?像你这样的就不该娶妻生子!你就不配去做个男人!一个男人,在家里被老婆指鼻子骂,在单位被领导拨来弄去,你难道就没一点点自尊心?你就不觉得丢人?我都替你没脸!你这都奔四十而去了!土都埋到腰了!你难道没有紧迫感?你对老婆孩子,难道没点儿内疚?”        这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说出的话吗,分明是一个变态的泼妇!锱珠必较、贪慕虚荣、好高骛远、事事要和人攀比、哪哪都不让人、给钱了“你妈”变“我妈”、因为一块钱,指着苏淳的鼻子破口大骂......,把自己的男人逼得想吼吼不出,想挣扎逃不出,痛苦不堪。       如果真有海萍这个人,我敢断言,如果没有神助,她这一辈子恐怕是翻不了身、买不起房,活该活得变态!这是性格使然。       大家都知道,存钱有两个途径:开源和节流。我是不主张过度节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搞垮了还咋赚钱?有钱了都怕没福份享受,还要钱干什么!何况你“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斤斤计较,该花的潜钞票你没花,不被边缘化才怪呢。被边缘化了你还有升职的机会吗,还有开源的渠道吗。没钱就小气,小气就更没钱了,恶性循环!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不是每个人一开始都能安身立命的。蜗居的不仅仅是海萍一簇,我们也不例外。想当初,俺们从乡下过来的时候也是赤手空拳、一穷二白的,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没关系没靠山,在公司的集体宿舍里蜗居了十年,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当初我建议结婚的时候,他嗫嚅地说:“我、我没存款啊!”没有婚礼、没有酒席、没有钻戒、没有婚纱照、甚至连衣服也没买一件。扯了个证,抱着各自的被子就在一起开始新生活了,还好宿舍里有一张现成的铁架床,第二个月发工资后花了180元买了一张带五个凳子的饭桌,---总不能站着吃饭吧,再下个月买了一套床上用品......一年后买了第一件大家电---洗衣机......,两个人象蚂蚁搬家一样,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才把一个家的生活必需品配置完善。         由于上班的车间是三班倒的,很长一段时间,他深夜12点才下班。晚上一个人翻来覆去睡不着,楼下防盗门的响声一清二楚,当熟悉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体会到了一种喜悦叫“等待”,直至听到门锁的转动声,我情不自禁地吹起了口哨;或者假寐,等他蹑手蹑脚地梳洗完毕摸上床时,再一跃而起,吓他一跳......。         现实是残酷的,也许我头脑简单,没有海萍的精明,想象得那么长远。我们穷并开心着,快乐得没心没肺!        也许你会说,海萍的窘境是为海藻当小三打的伏笔,不是因为海萍的山穷水尽,海藻也不至于要委身于宋思明,不这样写的话,就影响了海藻的形象了呀。我也相信作者是为了这种需要,不然的话,六六自己都是一个家庭主妇,写家庭主妇应该是驾轻就熟,为什么还会马失前蹄呢?       故事就是故事,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调味品,不必较真,一笑置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8#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在刚看到书的时候便一气呵成地通读完,那是电视剧还没火起来的时候,我仿佛没有什么大触动,彼时我身在西北一所重点大学的偏僻校园里,拉着男朋友的手每天悠闲地上着自习,盘算着中午是吃食堂还是小餐馆,今天去图书馆谁来占座,晚上上网看个什么电影等诸如此类的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问题。
    后来突然间铺天盖地地评论讨论接踵而来,不断被旁人拉扯着问:“蜗居看了么?有什么感悟?”善于言辞的我对此也语塞钝拙,宿舍一姐妹高中三年在上海度过,一日卧谈,率领宿舍四人开展了场大型研讨会,直至凌晨3点。其间,挞伐,唏嘘,自怜……足可重新翻拍一部《蜗居2》。
    后来还是没有去看电视剧,被人人网上好友们有关《蜗居告诉我们的**件事》等等此类分享以及男生立志奋斗,女生立志小三的状态而轰炸的视觉、思维双疲劳。看了些主流、非主流的评论之后,忽然发觉自己原来正在“被感悟”。于是,捧书再读时正逢我走出了大山里的重点大学,来到了北京的繁华都市。
    实习。没有工资,没有机会,反正什么都没有吧,北京一家很好的市场化的纸媒里,做一株贫瘠而未期绽放的小草。北京西出站,儿时的一位童年好友以及高中最好的姐妹大倩倩一起来接我。出租车上,被童年老友问及身在西北的生活成本,随后便已经被告知北京房价之离谱。
    租房,联系单位,实习,每天挤公交,中午吃工作餐,晚上煮饭吃。再见大倩倩时,已经两周过去了,不禁互相感叹:北京让我们瞬间老了十岁。从不谙世事的孩提到了直面柴米油盐的煮妇。
    每每和她谈起身边的男孩,她是个现实到悲观的苛刻主义者,家庭条件一流,可是仍要坚持毕业回到家乡。从没谈过恋爱的她,习惯了单身,习惯了自己取悦自己。那日在昏暗夕阳下的涂鸦墙外,我自顾自地说起了自己的爱情:
    西北男孩,同级同学,普通家境,普通长相,普通学识……
    从没有间断地听说高中那个美丽女孩找到了家境殷实的富二代,学识精明的名牌大学同学找了同校的学生会主席,普通善良的女孩对着高中的某只绩优股从未撒手……此类故事,在我初来北京时刺激得我耳膜,脑膜,心脏,自信,纠结在一起地疼。
    后来不敢再和周围的北京同学提起我的爱情,也尽量避免大家一起评说未来。此时方始发觉,首次看《蜗居》,不过就是当做小说,所以无法沉浸在别人的悲欢里,当一场动情的看客。此次再看《蜗居》,原来它是现实,大城市的点点阴影汇集成了晦暗,让人对未来的信心蒙尘。
    
    后来买相机,当天,我自己徘徊在中关村大街上,问自己无数遍要不要买,买了生活的钱就不够了,要不要等等看降价?男友MR.G断然地让我“喜欢就买。”随后远在学校汇来了钱。之后便是恋爱一周年的日子了,当天到达单位的包裹居然是我从没奢望想拥有的香水……
  
     之前交往过的男孩,青梅竹马而且家境殷实,可是父母反对。当时听妈妈的话分了手,妈妈才说:“我们从不希望你有多少财富,但是希望你能有自己的幸福,有能志同道合的伴侣。”平常的爱情,即使没有富足,只要他有心,其实就够了。
  
     年轻时,有资本允许自己一次纯粹。
  
     从蜗居中看到现实的人,肯定自觉痛苦。后来,我只把它当旁人的那些故事,那些老同学找了富足男朋友,也许有了光明未来的故事。
  
     听了,看了,见了,笑笑,就转头过自己的普通日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9#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结局总是符合新中国三个带表,马烈主义,毛思想,邓理论....
  ....那即是什么?
  
  ...就是坏人都死光光的大团圆结局.....
  
  我只喜欢前半部那段龌龊肮脏的现实...
  
  现实就是这样,后面的结局,只有小说才能出现.
  
  这个世界永远比你想象的还要黑暗
  
  是的,坏人永远都自在的生活着
  
  but,什么是坏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0#
发表于 2012-10-23 09:59:55 | 只看该作者
  之所以要推荐,不因 情节,也不因里面的社会有多熟悉,而完全因为海萍。
  
  海萍要筹钱买房,而毅然挑战起那 多年未认的英文 ,甚至日文,在30有几的那一天,突然用了前面30年都未有的毅力和坚韧,学会了英文。
  
  是的,就这种精神,不畏困难的学习,不畏困难的去面对,海萍作出了最好的榜样,学习是可以一辈子的,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包括知识 、包括心。
  
  请听听自己的心在说!
  
  时间不够吗?我累了吗?我觉得苦闷吗?我不知道自己学什么?看书难坚持?锻炼身体难坚持?运气总不光顾我?
  
  贪官、二奶、堕落、纸醉金迷、奢侈及 最后的死亡及破灭 浮光掠影,不快的记忆请远离我,我要的仅仅是 “海萍”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9 11:45 , Processed in 0.0434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