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分东西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多元信息减少偏见,理性担当成就公民。
      我想在论坛上肆意抱怨、谩骂的人,可能包括我自己,都应该看看此书,思考,并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不再把抽象的“社会”、“政府”等概念看得跟我们距离很遥远或者觉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因为无论如何撇清,你都无法不成为这“社会”中的一员。你就是这现实社会中的人。而且,你这个人经由过去而来,也影响着将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偏见,这个贬义的词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地不渗透我们其中,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形成的思维模式不同,对一个事件资讯的掌握不同,都是会存在偏见。刚刚读完这本书时我也在反问自己,我对什么有偏见,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偏见?
  
         喜欢的新闻人不算多,ROSE是一个。03年的伊拉克战争让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表面文静内心强大的女子。 从她的文字里总是能感受到一种冷静的思索和别样的理性。在这本书里她思考了很多,也以很多实例来叙述我们对事件看法的偏见是怎样形成,如何不分东西。我很赞赏她的一个观点:就是只有新闻的宣传,而不分“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对事实进行如实地报道,并深度剖析事件的内涵,同时不添油加醋,使人们 对事件不会产生偏激的想法。然而可悲的是,现在随着商业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媒体报纸都是在向一个哗众取宠的方向上越走越远,为了博取大众的眼球而牺牲了自己的职业信仰。但是也不全是这样,也有更多的新闻人在为了自己的信念在努力工作着,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人们看到了希望。ROSE在书的结尾里引用了一个很经典的道理,半杯水的道理:
        
         其实这就是半杯水的道理,悲观的人总是看到还缺半杯水。作为媒体,既要告诉大家已经有了半杯水,也就是政府已经做了哪些,也有责任告诉大家还缺半杯水,也就是政府还有哪些没有做到。政府的责任,就是尽快地去把这杯子逐渐装满,虽然这个杯子会越来越大,不管怎样努力,总是只有半杯水。
  
         我喜欢ROSE,小萌,柴静这样的记者,她们可以坚守着这份职业的底线,而这份底线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像她们这样真诚理性的记者会用一种更敬畏的态度去面对这份职业和自己的生活,出于正义公平的角度去记录这个社会的变化。
  
          向ROSE致敬:希望我也可以像她一样成为一个爱自己的人,因为只有学会爱自己,才懂得爱护他人,才懂得控制自己坚守住那一份底线,找到让自己幸福的感觉。
  
           最后用双城记的开头语做结尾: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读此书过半以至如今结尾的时候,标题里的话一直是最大的体会,之所以存在偏见,很大程度上是当事人对资讯的缺乏或者说对其采取本能的抵制,有时候,这非常可怕。
  
    处于媒体、媒体人这个‘中介’位置,在是非曲直和个人价值方面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利益博弈,偏见往往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这需要媒体人用自身的专业素养作出恰当判断。而资讯,一种港式的说法,说到底就是消除信息中的熵,让信息在传者和受者之间更通畅、客观地流动。
  
    这本书最明显的就是将诸多事件、人的价值观摆在一起,试图去打破固有的偏见,给予一种新的思考,特别是记录“港漂”学生的刻板思维,更是作者对未来媒体人的寄语。
  
    
    偏见不分东方或西方,它随时随地存在。然而,偏见不可能完全消除,总会旧的偏见被打破,也会有新的偏见生成,一切就在这种打破与形成中向前发展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看完闾丘女士的新书《不分东西》,跟着回顾了这几年的部分大事件(书中所列似乎都是和政治沾边,社会、文化现象讨论的不多,如郭德纲、拆-迁、访-民之类),也跟着思考了一遍,但脑筋却会时常跳到书以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男女的看法存在差异,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这也是书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读者产生更多的思考)。
  总体感觉还有些不过瘾。前阵子翻了下《政府的本分》,可能《政》批判精神(批判不代表偏见,更不是文革那种)较为阳刚,作者的良知“霸气外露”,符合男性口味。闾丘女士的批判则内敛一些,或者说是欲言又止,有所保留。
  
  几个小问题:
  
  一、佛教并不是有神论,所以选择当无神论者在逻辑上和信不信仰宗教无关。佛是觉者不是神,拜佛的意义和拜神完全不同,原谅我对佛法知之甚少,就不多说了。
  二、拜佛是没有派别之分的,佛教的派别仅仅是因为修行的法门不同,而去除分别心恰恰是佛法要求修持的。和基督教徒不进天主教堂的情况需区别开。
  三、113页结尾不完整,是个不该出现的瑕疵,出书是严肃的事,建议出版商可节省每页纸双色印刷的成本来保证文字内容的认真校对。
  
  还是说说“偏见”:
  
  什么是偏见,其实用佛学思想来看,根本不存在偏见这个东西,它只是各种事情、现象在人们心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而让人起分别心并执着的某个概念而已。而佛学告诉我们,放弃这种执着,去掉这种概念才能看到隐藏在后面的本质、真理。就如善与恶一样,很难分清,因为它们根本就是一体的啊,如金刚经说:“比丘者,去恶取善,名小比丘;善恶俱遣,名大比丘也”。
  
  抛开高深的佛学不谈(毕竟很多人带着宗教是有神论或宗教是迷信等其他种种偏见而无法去了解他,尽管佛学佛法和佛教是两回事),让我们试着换个角度看。
  
  什么是偏见,“藏-独”这个称呼是不是一种偏见(当然书中加了引号,我们可以有其他理解)?我们从中国的媒体上看到过一句达-赖或他的代表的原话吗?我们没有客观了解,只听一面之词,或我们站在我们是汉人的所谓民族主义立场,就应该用这样的字眼而不求证它是不是事实吗?
  
  外国记者说“不明白为什么说长城阻挡了互联网”是不是就是偏见的消除?或许它正是偏见的产生。因为那个长城真的存在,我们就生活在里面,它不仅削弱了外部的竞争,也让我们看不到完整的世界,还如闾丘女士所说,它还让国内的抄袭者成了IT精英。直面它的存在,可能不是偏见,却恰恰是事实,这样的事实对我们才真正有益。
  
  所谓的偏见是现实存在的,它的存在也是很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毕竟每个人的背景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等等也不相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或每个报道都是真实的,我们只能保证忠实我们对我们对自己所见的真实的感受,只要不是对自己所见的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或模糊它,或蒙蔽它,或甚至修饰它。
  
  试问,能说喝过三鹿的孩子的父母,对别的奶粉的不信任是一种偏见吗?是因为他们没有考察过那些奶粉?他们有责任和能力去考察吗?谁让他们产生偏见的呢?是有责任和能力去考察奶粉的机构。对,是政府,是卫生部门。孩子的父母们(也包括我们)可能进一步怀疑政府、卫生部门也没有把好其他的食品关,是他们的偏见吗(抑或根本就是事实)?是谁造成这些偏见的呢?恰恰是被我们偏见的对方。
  
  对于上述这种所谓偏见,我们到底应谁做反思?是偏见的一方,还是被偏见的一方?
  那么,如果这种偏见如果能够让被偏见方反思,进而改进,那么这种偏见存在有没有那么一点点的价值呢?
  如果有,我们不妨让偏见先飞一会儿!
  
  康熙皇帝说“外国人油画中的小孩脸上怎么能有阴影呢?”而怎么可以没有阴影呢——从每个角度都放到光下面看一遍?或者把它忘掉?就因为他阴影有是因为“偏”见,而不顾它是事实?
  
  我们应该允许一些所谓“偏见”的存在,各种“偏见”组合到一起,也许可以拼凑出一个立体的图像,他可能更加真实。
  
  或者,我们应该干脆抛弃所谓的偏见这个概念,这样我们才更接近事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5#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发表于1510博客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168e2d4c19cc5102,略有改动。
  
  乍一读,《不分东西》似乎是一本有关新闻传播伦理的读物。从闾丘对若干案例苦口婆心的分析与反思来看,这本书通篇其实就讲了两个字:理性。媒体,往往会因为历史的原因、利益的原因、立场的原因,有意或无意地充当偏见的执行者、波澜的助推者。书中这些尚未冷却的案例,能够让新闻从业者沿着自己的观点,顺藤摸瓜,反思新闻理性的重大意义——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细一品,《不分东西》其实是一本向新闻媒体人传达工作方式的教科书。闾丘用自己的从业经验,特别是近几年的思考与成长,向同行暗示了两个字:方法。在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记者的报道不能见报?为什么很多人宁肯去做娱记,也不从事新闻报道?审查之下,难道就真的没有表达的机会了吗?闾丘用事实证明,其实,很多时候,审查者们审查的,往往不是“什么不可说”,也不是“让不让你说”,而是“你该怎么说”。如果媒体从业者把自己等同于民间意见领袖(后者往往可以更加感性、随意),那么,在现行体制下,被封杀无疑是注定的了。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我一看便知《不分东西》属于需要特别申报备案的重大图书选题,需经总署的特别审查后方可出版。而且,这本书涉及的雷区远不止一个:国家领导人、宗教、达赖…… 这些个主题,出版社通常连碰都不会碰,甚至连想都不会想。是什么让此书得以顺利出版呢?抛开其他可能的原因,我能找到的唯一确定答案,就是闾丘的理性和方法。更简单地说,是她的专业。
  
  但是,《不分东西》真的只是一本媒体人应该要读的书吗?我想没这么简单。因为,如果媒体的偏见会因为一本书就消失的话,这个世界恐怕早就成了人间天堂了。更何况,在利益(销量、收视率、点击率)的驱使下,媒体往往是最不可能公正、客观或善意的。闾丘想为中国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带来影响的心愿,恐怕实现起来很难。
  
  最应该读《不分东西》的,恰恰是媒体的广大受众,特别是习惯于只从官方渠道获得信息的我们。闾丘用多个事实,提示了我们四个字:别当傻帽。从《不分东西》里,我们得以窥见一个真实的媒体“视”界。它使我们明白,既然新闻是人写的,而人往往是有立场或动机的,那么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观点,很有可能是被媒体“操纵”的结果。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风波,从小听着一种声音长大,其简单化的思考方式早已深入骨髓,如果不尽快唤醒他们,使他们养成对媒体观点保持“中立”的态度,他们中越是出类拔萃、关注社会的,越有可能沦为骂战两边的乌合之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真希望每一个平日里关注社会新闻的人,都来读读这本《不分东西》。并且,还要慢慢地读,边读边想。
  
  闾丘在前言里说,自己这几年感受到了成长,的确。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她在家人和朋友鼓励之下的进步,感受到了这进步所积淀的力量。我相信,闾丘的进步还在继续,或许,也祝愿,在未来的某一天,她会发现,自己还可以写出比《不分东西》更有含金量、更值得收藏的好书。我期待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6#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闾丘露薇多年,有很多原因。因为她是我的老乡(上海人),因为她是我的校友(复旦大学毕业),因为她学过哲学(我有一定的哲学情结),还因为我和属于一个年代。此外,我钦佩她的事业、她的责任感、她的为人。
  虽然没有与她有过直接接触,但是从朋友那里了解了不少她的事情。
  人在一生中,总要考虑很多得失,从而活得很累,很不真实。
  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如要要活得真实,有时候会受到不少限制,反而也会觉得很累。
  知道闾丘过去的人,当然很能理解她目前的为人。她从最底层开始打拼,到现在还是忘不了那些最底层的人们。我们却可以看到,有多少人从底层上来的人们,不仅忘记了自己的过去,还成为他们当时所憎恶的那种人。
  在《不分东西》里,闾丘多次谈到了民族主义情绪、地域偏见等问题,这都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法避免,自己察觉不到,但却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在闾丘露薇的文章里,对人的地域观念有很多论述。特别是在“我是香港人”里,闾丘更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确实,中国人的地域观念很强。地域观念的存在,表示各种文化并存的多样性,使得这个世界如此绚丽多姿。但是地域观念过强,却有时候制约一个地方的发展。
  这个地域观念,从大可以到一个国家,从小可以到一个城市或村庄。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在生活环境上的地域差别已经越来越小了,可是我们的文化差异不可能消除,偏见似乎仍然存在。
  作者的身份,得以沟通中国和外国,大陆和台港澳、东方和西方,这个特殊的身份,使她能摆脱偏见,更客观地看待所遇到的新闻事件。
  然而,光有身份是不够的,我们遇到过很多有这样身份的人,但是能像闾丘那样没有偏见(或者努力没有偏见)去思考问题的人到底有多少呢?
  我认为,除了身份以外,还要有特殊的品格。在作为后记的最后一篇文章“媒体人的品格”里,闾丘再次谈论了自己对品格的看法。
  我记得过去读过有关新闻职业的书,看到过有关新闻记者道德准则的内容,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记者在恪守这些准则呢?我看出来,闾丘不仅在文章里论述它们,而且自己还身体力行,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她的那么多打动人心的报道。
  不分东西,实质上就是没有偏见,我认为从人的生活上来说,应该是达到最高的境界了。
  欢迎大家关注闾丘露薇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uqiuluwei
  还有她的微博:
  http://t.sina.com.cn/luqiuluwei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在来来回回的路上,看了一大半,虽然更像是一本针对新闻从业者如何独立思考的书,但看看也无妨
  她的东西看得不多,但每看到一篇她的文章或报道,都还是很佩服这个姑娘,思路很清晰,闾丘是我很欣赏的几个凤凰人之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从微薄上看到书的出版,很快便在书店见到了。书中涉及的新闻事件大都是社会热点,但却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观点和视角,不知道是不是中西新闻观念的差异。大概香港呆的久了,还是会不一样吧。
  之前看过白岩松的《幸福了吗》发现会是同一规律和道理的不同论述方式。但央视的背景还是不可避免的对白岩松有很大的影响啊。
  许多时候,新闻传播的规律,本质,理论的一些认识,似乎还是有一些普世的通用性的,问题还是在于,落实到实践中,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听说闾丘露薇这个名字好象是在《民主的细节》一书的后面,上面有她推荐此书的理由,当时就觉得这名字怎么那么怪啊。
      后来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就看到了她写的文章,再后来找到了她的博客,觉得文字什么的都很好,感觉人也很随和,也就读下去了,经常去看看她有没有更新。
      但博客这东西你只能断断续续地看,可就像图书和电影都需要连续性一样,一旦断下来整个的形象就会被打乱,所以第一次读完她写的这本书以后,给了我一个完整的闾丘露薇,一个更完美的作者。
      之前听说过她是第一个进入伊拉克(还是哪儿,记不清了)的中国记者,还是一女的,加上她的英文名是Rose,所以叫她战地玫瑰。一直觉得一位女性做了那些世俗眼光认为她们做不了的事情,都很伟大,都很有吸引力,都很美丽,所以有很多人管这叫知性美女,我很赞同这点,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个性,有个性的人才能吸引别人,而一个人要是没有个性,跟着传统走,俗不可耐,那实在是无药可救。《民主的细节》里有一章是介绍希拉里,文章的名字就叫“敢飞”。有很多人对她们感到不理解,我觉得这只是因为人们的成见太深,认为女性就不能有所作为。不论是男是女,你只要有自己的理想,并非无所不用其极,那么就一定能获得人们的尊敬。
      你看闾丘露薇的文字,那么的井井有条,没有高深的辞藻,没有庸俗的煽情,让人一下子就能读下去,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知识,看不出作者自我的立场,只有公平地看待每一件事。而且在此书中,作者是以一个记者的角度来看各种事件,非常专业,告诉人们记者应该的模样,让人在看待事件时有了另一个视角。你会觉得她在一条一条帮你分析整个事件,从各个角度,不会无意或刻意偏袒任何一方。
      我不喜欢在我的评论里写一大堆对细节的分析,好象跟中学生阅读一样,太幼稚,而且每个人的理解不可能一样,所以就不写了,真要想理解自己买一本去看就行了。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0#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从卓越订购,发现第113页和第114页之间明显漏掉内容,这是一页纸的两面,很是诡异。请各位买到书的朋友看看是不是有同样问题,怀疑是出版社排版问题。
  ×××××××以下内容重复×××××××
  从卓越订购,发现第113页和第114页之间明显漏掉内容,这是一页纸的两面,很是诡异。请各位买到书的朋友看看是不是有同样问题,怀疑是出版社排版问题。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2:05 , Processed in 0.0473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