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分东西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读此书的前半部分,只是觉得闾丘的文字流畅、见识面开阔、谈及的人物多,并没有太深的记忆痕迹。
  
  但是,书的第二个部分《从记者到公民》,文字开始慢慢打动我。《我是香港人》里谈到香港市民保卫天星码头,香港公民社会意识的觉醒。
  
  对韩寒的采访,写到了从刚开始只是一个关注自己的有文学才华的赛车男孩,到几年以后逐渐成熟,有公民意识,敢于诚实说话,并从诚实中受益的一个公民标本。
  
  有意思的是,里面也写了香港的记者行业收入不高,导致有很多有理想的男性青年为了养家糊口被迫转行。。。
  
  总而言之,这是本值得一看的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偏見是不分地域、種族的,偏見來自於對諮詢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樣的思維模式……正是先入為主的立場,阻礙了個人用開放的心態去獲取更多的諮詢。”——閭丘露薇
    
    
    前陣子突覺得藏書稀缺,大腦空曠,年後趕忙在豆瓣的連接上面購得幾本星級暢銷,其中一本閭丘露薇的《不分東西》主講“偏見”,真是讓人感慨頗深。在“八國聯軍”、“日寇”、“蔣匪”聲中長大的我們,對於流亡海外的國寶、不知悔改去祭拜供奉戰犯的靖國神社的小日本領導人、還有欲與大陸劃分開來的李登輝“台獨”之流,可謂是人人誅之的憤怒。然而是非上我們可以深惡痛絕的譴責,國家利益上應該尺寸必爭的強硬,可是歷史畢竟是已經過去,難道要抱著慈禧那幾隻花瓶一直怨恨的延續下去嗎?
    
    二戰的時候日本的的確確的狠狠禍害了中國一把,源於他本土的資源短缺,他的武士道精神,他的欺軟怕硬。記得大學時候一門“中日文化交流”類似的選修課,老師說日本人的情感和我們實在是不同,比如說一家的兄弟,中國的孩子會被教育著照顧、謙讓弱小,而在日本的話哥哥就會在家裏欺負著,在外保護著相對弱小的弟弟,可見當年的小日本真的是得了吧艘想要在自己的領導下達到亞洲的“共榮”,可是也不想想中國一直可以自給自足,誰要跟你“容/榮”啊?後來真正下狠手的是老美,兩顆原子彈下去逼得小日本投降,令我們不齒的是日本人居然還一直跟著老美混,太沒個性了。
    
    二戰,的確給參與其中的國家留下了很多歷史遺留,世界上大多目前還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雖不能說百分之百但十之八九是當時造就出的隱患,包括和中國一直搶小島啊領海啊的國家,互搶小島啊領土的幾個國家,其中很多或是老美的套,或是是美蘇互鬥的產物,誰是誰非至今基本上已經可以忽略,國與國的交往都是以國家利益為基礎的,哪裡有好處又和我們有關聯的,那就是我們的,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是這麼認為的。
    
    近日日本仙臺地震波加海嘯,身邊的人們態度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差別,有拍手較好的,有憐憫的,也有幸災樂禍的。可見中國人對待小日本的情感還真的是相當的糾結。畢竟中國有句話“死者為大”,當年給別人造成災難的禍害們得到善終的又有幾個,泱泱大國又有幾千年文化傳統的我們何必借著歷史說事兒而侮蔑死去的人們呢,那不是把自己劃成了CNN“張腿”主播一流?以怨報怨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PS: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有你的同胞呢~說話幹嘛那麼陰損呢?!
  
  對於書評,有點跑題了 呵呵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在学校书店看到的这本书,看了一些内容感觉很不错,可是看到韩寒的那一部分,书里提到韩寒和白烨的笔战时,将所有的白烨写成了白桦,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学校书店给的是盗版书还是作者写的错别字还是出版社没有仔细校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书中列了一些事件,自己就是参与着,那年家乐福事件,69圣战,韩国棒子,这些自己似乎都有参与进去。书中给了我不同于我知道的答案,我没有想去验证的想法,因为事情似乎发生了,我找的真的答案也只会让自己已经冷漠的心,更加冷漠。也许自己潜意识里是相信了这本书。当社会热点已经让自己麻木的时候,告诉自己这个也是假的,真相更加社会,更加无奈。好吧,像作者做为一个媒体人,要告诉我们的必须是真实的,如果一个新闻,我们要去分辨是真是假,那我也没有必要看新闻了。最后韩寒可以不提的,感觉没什么关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读了这本书,对我最好的地方是,让我开始思考,究竟媒体会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媒体人又应该如何保持客观和理性。(其实我是学金融的……)
  我在北京读书,本科加上研究生,一共六年。在北京这样的环境下,比上海、香港、台湾、以及我的家乡成都,会产生更多的对“正面新闻”的拥护者。毕竟有一种皇城根下的心态,我是北京人,那么北京发出的声音,自然是代表我的声音,我当然会倾向于认为这个声音是正确的。但是其实这样,并不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我很喜欢北京,是因为这里的人很直接,也很爱自己的国家,但是有时候确实过于保守和固步自封了。
  很多人都说,我以前也常这么说,国外的媒体和香港的媒体倾向于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但是读了这本书我才开始明白,其实只是在不同国家,媒体的方式和作用是不同的。
  在国外和香港,新闻的目的在于“监督”和“报道”,而在国内,很多时候,新闻的作用都在于“宣传”。所以国外的媒体,虽然真的是报道了许多中国的“负面新闻”,但是他们事实上报道了更多自己国家和政府的“负面新闻”。(其实按照闾丘露薇的说法,新闻本来就不该被分为“正面”和“负面”,只有新闻本身罢了)。
  下面是一些引用的话。本来应该写在笔记里,whatever了。
  P205——(香港)虽然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但却看不到仇富心理,或许在外人眼中,觉得这里的年轻人不够关心中国,不够关心政治,但他们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就是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保存着怜悯之心,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P217——台湾《联合报》的创办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百年的李登辉,却有一百年的《联合报》”。对于媒体来说,需要扮演在野党的角色,这样才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这样的想法,不单单是这个报人的一家之言,第二天打开电视机,一家被标签为深蓝的电视台里,一位节目主持人正在那里批评马英九,他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媒体不能够成为执政党的共同体。
  P218——和一个来自北京的朋友争论。他很看不上台北,觉得这么多年,这个城市已然没有宽阔的街道,没有太多高楼大厦,没有发展。但是我和另外一个出生在上海的朋友却觉得,一个城市,不是以高楼的多少、道路的宽窄来衡量的;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时以人们在城市里面行走的舒适度,在城市里面生活的方便度来计算的,而这一点,走过如此多的亚洲城市,台北让人体会到才是有质量的生活。
  P219——台北的道路总是干干净净的,空气也是清新的,城市里面的绿化让人心旷神怡。台北的捷运四通八达,更让人感叹的是乘坐捷运的台北人的公德心,他们极有秩序地排队,见到儿童和老人便礼貌地让座,不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还有过马路的时候,即使是在晚上,行人稀少,也可以看到台北人,在路边耐心地等待绿灯亮起。这样的景象,就连自觉经济发展水平要高出一层的向高人,看到后相信也要自叹不如。
  P223——韩寒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所处的这个社会和时代,说真话需要勇气,而不是常识。他其实完全可以用这种毫无风险的方法获得更大的物质上的回报,他可以办一份风花雪月的杂志,他可以接洽很多的商业广告,以他的受欢迎程度,不难做到这些。但是他却选择透过博客,用免费的韦恩子,和大家分享他的想法,成为一个很多人口中的公共知识分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透过 网络、报纸、电视 了解到的新闻,不要第一时间就完全的相信,如果感兴趣,可以再深入的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也许一段文字,再加上一个精彩的配图,给人证据确凿的感觉...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另外,应该先明辨是非,然后再摆明立场,不要带有色眼镜看待事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笔者在内容编排上还是有些混乱,或者编辑在编排上有些欠逻辑。不过书中提到的一些新闻事件,以及几大媒体关于同一事件在报道角度上的比较分析还是值得一读。
      不分东西这个书名起得相当恰当,有的时候读着读着这书感觉自己的思路就跑了,好像少了一些闾丘露薇应有的犀利文字,看着感觉没有南方周末的《后台》给力。
      下周三闾丘露薇去北外,考虑要不要去听下她的讲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有些混乱,是看得太快了吧,没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到底是东西是什么?
  
  对其中的某些句子,单摘出来很有道理,但觉得篇幅间内在有些散漫,上篇与下章,看不出什么联系。
  
  很茫然。
  
  看来还是东与西的理解差异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闾丘露薇的书出来了,与闾丘直系的新闻系同学人手一本,好友回家塞给我说,你肯定有兴趣。多谢jounalism的同学不歧视我这个偏门的media。
  
  书刚出版时,有资深人士在围脖推荐说:新闻教科书,新闻系同学都应该看。之前在闾丘博客上看过片段,很多观点在其授课过程中都涉及到了多次,所以有点感觉“借书复习”的意思。借是动词,也是介词。
  其实这本书更适合给普通大众看,从闾丘对于偏见、立场、角度的举例中,提醒大众,严肃新闻的播报平台更容易带有立场,你不动声色的“被”划到了谁的立场看事情;一篇报道的角度是什么,文字和图片的取景器之外你“被”忽略掉了谁口中的真相;记者的报道没有绝对的客观,你“被动”得带上了谁的有色眼镜。简言之,作为新闻的受众,不顺从,不盲从,独立思考。
  
  关于教科书使命的部分
  闾丘说新闻本没有所谓的“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区别,新闻理论中只有“reporting”和“propaganda”的差别。如果我们在指责西方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时候,对比一下同一份报纸中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新闻报道,或许就不会大肆叫嚣阴谋论泛起了。
  
  关于媒体责任的一段文字写的很有爱。
  闾丘指责只是放大议题,却不深入做新闻的媒体,是在做秀。媒体做秀,除了显得自己很cheap之外更恶劣的影响在于“温水煮青蛙”,“当我们放任媒体把底线一点点降低之后,整个社会的判断力其实也在同时降低”。
  
  关于民族主义和媒体选题
  在民族主义一章中,闾丘几乎原版重现了当年 “韩国宣称##是本国历史文化遗产” 一系列新闻的演变始末。在还原事件真相后,没有斥丝毫笔墨指责大众“莫名我就仇恨你”的民族主义心态,而是将矛头指向自己所处的行业。反问是否多数时候是媒体刻意在无中生有。“即使不是直接造假,至少也有推波助澜的心态”。闾丘告诉大众,“热门话题的好处是获得持续的关注度,从而带动销量点击率收视,最重要的是,民族情绪这东西,应该是安全系数最高的”。“在大部分人还没有行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之前,媒体追求收视,吸引眼球,只会让这个社会更加的浮躁,甚至误导民众。”提醒新闻学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别做文字里的那些没有独立思考的大部分人,在日后工作中,切记着那些大部分人,别让他们因你而受误导,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每一个媒体人随时都应紧绷的原则。“特别是中国的媒体,因为中国民众目前的选择并不多”,以这句话来简单结束全章,如同这篇章节想要强调的重点,如同闾丘一直留给我的印象,面对新闻事件,足够冷静。这句话可以有无数表达方式,哗众取宠的媒体人可以用一个最偏激最高调的表达,然后被和谐,然后抱怨,你看,我说句真话,又被和谐了。很多时候,不是不让说真话,而是可以用一种冷静,不刻意以反主流做卖点的方式说真话。
  
  关于新闻本身
  在闾丘最后一节课的Q&A上,我问她,至始至终,有没有对新闻失望过,不是新闻同行,也不是新闻行业,而是新闻本身。我心里的话是:新闻毕竟不是如政治学,经济学这样的专业学科,在阐述一些专业问题的时候,会发生话讲不周全,讲不到位的情况,又或者是讲周全讲到位了就不是讲求时效的新闻了,也不是新闻的受众能接受的新闻了。同时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它还随时存在着娱乐至死的风险。这是新闻本身的属性,换言之,我想问的是,有没有对投入具有这样属性的领域后悔过,后悔没有专心去做学问。闾丘当时的回答大致是:新闻就是这样,它也一直是这样。你可能对行业,对周围的一些现象无力,失望,但是新闻本身不会让失望,因为它一直就那样存在在那里,你需要秉持若干的新闻原则,更好的去做它。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当时的回答并没有切中我的要害,倒是在书中,闾丘很好得做了解答。她不认同公共话语娱乐化使得人类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样的说法。她认为,电视或者网络都只是传播的手段,真正让人娱乐至死的,只有人本身。“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或者“对权力控制的追求”又或者是“为公众知情权服务”,这些不同的出发点,决定了“利用这些手段传播怎样的内容,这些内容最终以怎样的形式出现”。
  
  关于内地学生
  这是我周围很多即使没有看完全书的同学也看完的一章,因为文字描述的就是我们,我们的前辈们。令她遗憾的是在港的内地学生功本位主义盛行,我先以自己所看到的赞成一下,再以在自己身边的几个为例反驳一下。最后感慨下我命好,遇到了几个好姑娘。
  另一个我很关注的点,是闾丘提到内地学生对于香港各类游行的冷漠态度,“即使他们认同这种行为的正确性,仍不打算去看看热闹'见识'一下”,她认为内地学生的自律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随即指出,“自律的时间越长,越会禁锢思想,时间久了,不仅无法察觉,甚至认为理所当然,新闻同理,自我审查久了,新闻的敏感触觉会慢慢消减,再谈新闻技巧就会成为浮于表面的东西。”
  抛离开在港内地留学生这个特定的范畴,我想说说关于散步这件事学生群体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前不久jasmine事件时,受益于地域和网络,我不仅看到了各大媒体的报道,也看到了网络上内地和香港同学的各种言论。过于亢奋和过于淡漠似乎都是主流。我给一个很亢奋的好友泼冷水说,不要幻想民主有多美,有时候不过是选秀。大家都会轻易因为民主的过程而热血,这个令人沸腾的过程就像行为艺术般令人着迷,但却甚少有人去考虑要如何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结果。如果说亢奋都是同样的亢奋,冷漠却各有各的考虑。我看到了很多很克制的人,他们面对媒体或者意见领袖的煽动,思考行为本身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和影响,这样的冷漠我更愿意称之为冷静。而对于真正漠然的人,他们可能需要一个“随手拍照解救傻逼青年”的围脖活动的帮助。
  
  关于香港年轻人
  “讨论香港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虽然香港人并不善用文字来进行表达和描述,但往往从行动中流露。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却不仇富,在外人看来,这里的年轻人不够关心中国,关心政治,但他们又自己的道德底线,就是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保存着怜悯之心,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关于公众
  闾丘书中另一个重头应该是公众,她肯定公众的力量,在政府外交层面之外,应做足公共外交的文章。另外,某种程度来说,公众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在网络时代确实正在实践着“围观改变世界”的宣言。她同时质疑“站在民意的一方,就一定政确吗?”这句话让我想到了steve郭说南方周末的一句话,这年头,反主流才能卖钱。
  
  坐在床边,捂着肚子,码了半天的字,胖子很饿,但是要去学习了。回想起还是闾丘学生的那半年,我曾经不满意过她的观点,不是很热衷于她的授课方式,也对于她热爱的新闻事业纠结过很长时间,但是她是一个在学生问她,记者的爱情和事业是不是很难权衡这样的问题时,会竖起无名指上的戒指莞尔一笑说,没什么问题啊,对我来说,她首先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人,接着是一个冷静独立的媒体人,也许最后,她才是那株别人口中勇敢的战地玫瑰。
  
  可以不分东西,但是要分高低,她或许不是一个出色的老师,但一定是一个表现卓越的媒体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对有中西背景的媒体人,我总是期待他们能我们提供一些我们不是那么可能接触到的论调。这也导致我对这类媒体人莫名的期待,对国内的媒体人总是带着“偏见”。这本不分东西是否会给我带来洗礼呢?闾丘是我比较喜欢的媒体人,虽然她的文字看的不多。但那里面透露出来的思考却轻易地让我由衷的有了好感。或许我喜欢她的文章源自她的背景跟立场吧,一些东西可能不言自明的。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8 05:25 , Processed in 0.0450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