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分东西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广州购书中心六楼,闾丘露薇大姐(我老家话就是年轻女人的意思)在我破产买的《不分东西》签上中英文,本来我还想问几个问题,众人之下我居然放弃了这样做的勇敢。。。
  好在我这个写手喜欢文字沉默的力量,没有发生的可以写出来。
  本来我想让她签第88页。
  本来我想让她签另外一本书,因为《不分东西》属于我,我有权决定不受原作者的签名定格。
  本来我想有三个问题:
  1闾下一本书的时间预测。
  2出版此书的几个阻力。
  3日本之行的心情。
  问题未遂~
  我甚至幻想,能否学鲁迅送我一本书,我觉得我热血了13年。关于写作,何止用爬行的灰色写手可以概括?
  4.4.的凌晨四点多,《不分东西》看到86页,这样三天就可以看完它了。
  很想说,完全看明白一本书,我就想烧掉一本书,因为我没有存放书的空间了。带走,有选择就有分裂的痛苦。
  如果我有时间,《东西不分》,可以代表现在中国教育的强迫症,80后的牺牲品如我这个自虐先锋。
  如果说能为日本地震做些什么?
  我说如果可以献600CC的血,我愿意。血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精神。。。可是,我的血是否能送到那么远?有那么久的保质期呢?
  一直写,一直买书和过期杂志。。。一直换工作。RMB一直嘲笑着我的精神。
  孤岛宏 2011.4.4.
  关于勇敢和专业,我觉得勇敢重要一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前前后后用了三四天时间的跨度看完了这本书。
  应该说这三四天是我个人心气比较浮躁的一段时间,可也正是借着浮躁,我对这本书的优劣有了自己明确的判断——这本书比不上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因为对于后者我同样是在心气浮躁的情况下开始阅读,但后者很快就能够把我吸引以致手不释卷并且得到了安静舒适的阅读感受。
  同样是具有影响力,同样是当今女知识分子的代表,我感觉刘瑜驾驭文字的本领更深——当我打下这几个字时,我突然又想到两本书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一个篇幅长一个篇幅短),两位女性的学术背景职业不一样(一个记者一个教授),两本书表达的集中程度也不一样(《东西》集中表现偏见,《子弹》包罗万象),所以我以《子弹》的短小、丰富、精悍来否定《东西》的可读性似乎很有偏颇、或者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偏见,而《东西》一书所想表达的精髓正是叙述各种偏见的形成与表现以让读者通过反思尽可能地摒弃偏见。我这样论断似乎真的就是没有读透本书的表现。
  然而,平心而论,这本书的阅读于我而言确实不是一次愉悦的旅程。
  譬如,当我读到"当Jane和她的同伴谈起gang of four(“四人帮”)时,台下的年轻听众对于这个英文短语显出了迷茫的神情,就算是翻译成中文告诉他们,还是有不少学生在交头接耳地相互询问,“四人帮”到底是什么。"(第六章),我很纳闷很疑惑,这个举例是用以说明大陆学生对文革了解空白的,但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大陆学生对文革了解相当空白”简直是个伪命题(如同当代中国年轻人不关心政治一样),我从小学到大学漂流三省四市,所到之处所接触同学几乎都对文革有相当程度了解,尤其是初中以来稍微在历史课上认真听讲的起码也清楚文革起止时间,怎么会至于在大学讲座里“交头接耳询问四人帮到底是什么”呢?说询问四人帮到底是哪四个人我倒觉得还有可能。同是这一章,作者又举了自己听说的“小朋友描写春天”的例子,这样类似的例子版本很多,且多言大陆教育死板云云。这样的叙述同样与我个人的经历抵触很大,我印象中我不同阶段的老师经常举这样的例子以说明自己不属于那种刻板的老师,在我尽可能了解的范围内老师也多是如此,所以我真的想问传闻中那么刻板的老师是不是只是传说呢?那些不同版本的故事也仅仅是为讽刺而讽刺的寓言呢?因为,我觉得最起码没有哪个老师真的会蠢到成为讽刺故事里的现实版本的。退一步,即使真的有那样的事实,这样的事实又会是多少年代的版本?作者相识的朋友的孩子又究竟是什么年代的人呢?
  以上就是书中最让我觉得不舒服的两个举例。我觉得作者作为媒体人,“挑剔”是职业素养,所以理应对类似的故事非常敏感,但故事的真实性以及来源真的有待考证。
  此外,我的“不舒服”还有读了<如何向大众说不>依然不晓得如何对大众说不,读了<两个同而不同的错误>却不懂为合同而不同(可能读得太不仔细的原因)....总之总体感觉上去,作者行文篇幅较长所以主题变化思维跳跃难以把握。
  但书中不少句子段落单拿出来倒真的感觉不错,比如我摘录的:三年的时间,从学校走入社会,很多年轻人都会出现转变,不是说他们不再拥有理想,而是有时间和一定的人生经历去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的追求,从而重新排列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的次序。
  此外,我个人还觉得第二部分最后四篇都是亮点~
  封面上的介绍应该是来阐述书的主题的,所以书的主题就是关于偏见的,但是即使现在,我觉得读完全书之后对偏见的理解与读完封面那段话境界差不多,书中的内容貌似仅仅是些平常不易获得的见闻罢了(liao).而这些见闻可能对新闻工作者以及闾丘露薇的粉丝又比普通读者更有吸引力——也许这又是因身份不同信息不同而让我产生的偏见,但我的确是这样感受的,所以我说这本书只是一本适合做畅销书的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看,对作者抱有文字幻想的,不如直接看她本人。只能说对于作者本人的兴趣,要远远超过对于她文字的兴趣。看之前抱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挺牛的一个女性作者,媒体上宣传的挺厉害。但是然而文字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说话和写字还真不太一样。不如直接看本人节目,不解释,你懂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事底线???
  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术语,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时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的下限、或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坚守自己的底线,而这个底线会随着时间不断提升,那么,我相信,这个社会可以变得更好;
  
  你的底线是什么?国家的底线又是什么?盛饰新贵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之前我不熟悉‘战地玫瑰”,读完书百度了一下闾丘露薇,发现她真的是一个执着和独立的人。从此知道这个人,会关注她的事。
      书名叫《不分东西》,大意是抛却一切左右、敌我等偏见,不加预设,一心求真。事关知识分子的丰富内涵和独立人格。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做个有理想的媒体人就跟做个有理想的医生一样难。可以看到问题,可以暴露问题,可以呼唤人们关注,总觉得关注了也没什么用,世界还是这个样。
      怎样消除偏见,重点在于了解。有讽刺意味的是:作者举了几则twitter来鼓励人们互相了解,而事实是twitter已彻底告别我们的国家了。  
      看了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在于终于搞明白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了。原来我们还有“有中国特色的左右派划分”,长见识了。
      行行有本难念的经,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从事的是这世上最苦最累,投入产出比最低的职业。做新闻的,做医生的都是这样。C'est la vie.
         这不是性别歧视,但总觉得男性写的杂文要比女性写得更犀利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喜欢闾丘露薇的采访风格,很拼命,雷厉风行。估计很多男人都做不到这点!正是基于这种初步认识,打算买本来看看,好提升下自己的斗志!
  不过,不知道书店有卖了没?如果有,大家告诉我下哈!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展现中国和世界在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与错位,以及这错位背后所折射的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的思维范式。   作者从新闻谈起,但不囿于新闻领域,更在书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呼唤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培养更为宽容、开放、理性的大国心态,引导年轻一代用更包容、更多元的胸怀和视野来思考中国和世界,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闾丘露薇带着独立客观的视角剖析经历的大小事件,并以人们熟知的热点新闻为例,有时候层层剥离、有时候旋转角度,让这些热点新闻第一次集中地、立体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交由人们知情权,交由人们去判断是非对错。我太喜欢这些解析了!人们看世界,大多通过媒体的引导。我以前未曾质疑主流媒体的报导,特别是大多数人对事件的看法都高度一致时。但现在我知道这是怎么样的多米诺骨牌了。
  
      让我来理一理:人们由媒体了解事件---人们对事件产生看法。首先,事件是多角度、多层面、因果相接的。媒体作为素描者,面对一个立体的苹果,最负责任的媒体是尽量还原苹果的真实模样。而这个写实过程取决于素描者的心态或技术的局限。就心态来说,媒体是否在叙述之前便有自己的立场,也就是他要刻意选择一个自己想要的角度去描摹眼前的苹果:技法的应用在于截取、放大甚至干脆偷换。在西方媒体报导中国西藏或新疆事件时很多媒体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确”,这种先入为主的价值观会引导他们不自觉地有意捕捉。另一种心态是为了赚取眼球而刻意炒作,只在表象或无关痛痒的细节做文章,以讹传讹,也就使事件的面貌大大失真或使严肃事件娱乐化。技术的局限在于价值观和文化的隔阂以及眼界的局限,导致疏于追因溯源,一拍脑门就按快门了事。所以,人们看到的事实其实是一张素描画。社会最大的冒险就在于我们要凭素描画来判断是非。最好都祈祷所有的画都客观中立,那判断权还握在人们手中,但事实是素描画几乎都包含创作成分,而创作是很容易削弱或是篡改事实的。
  
      所以,怎样才能让大众拥有真实的信息?1、撤掉素描环节,让大众直接面对事实。这当然最直接有效,但操作性不强。不可能人人都亲临现场、追踪事件经过。但网络交流的多元化大大增加了民众直接接触事件人物的机会,比如微博、博客、社交网站都是有利的沟通途径。2、人们自己多搜集不同角度的素描画,尽量还原事件的真实再作判断。3、媒体从业者更加专业、更加负责,做好大众的“眼睛”,希望每张素描都还原真实。因为大多数的时候,人们是被动的,而媒体是主动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全书几乎是在特殊地点特殊时间看完的,但也因为总是有所触动,以致于我在不该久留的地方滞留的时间有点长,呵呵,原谅我的有失恭敬。
     此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一个媒体人的自觉意识,我眼中的她原来只是一个敢于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凭着责任与担当在无所畏惧的工作。之后在凤凰的一档与网络相关的节目中发现她主持的身影,甚感遗憾,演播室中的她失去了现场镜头前的锐度,变身女主播的状态无法让我适应。但读过此书,我站在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了一个真正的媒体人,用生命在无限地去接近真实与真理,这是一种信仰,媒体人的对责任的自觉意识,她的很多认知是一个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该有的认知。
     想起我看电影《通天塔》后走出影院的感觉——压抑得喘不上气,那是一种悲剧心理,因为电影通过一个偶然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意外事件串联起不同地域的人们,引发了猜疑,不信任,甚至争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文明,不同地域的文化带给人的是无法根除的隔阂,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偶然事件都有其文化的必然性,而这些必然永远无法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真正的理解。那是人类的共同的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起码是经过思考的记录,不是漫不经心的流水账。海外媒体同大陆媒体新闻报道的视角差别很大。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固步自封是可怕的,不了解多元的信息更是无从准确阐述事实。放下立场,还原客观真相。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2:55 , Processed in 0.0678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