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分东西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前段时间非洲乱哄哄,看到闾丘露薇在那边到处跑,恰好又在图书馆看到她的作品,借来一阅。此人生于上海,后移居香港,在美国读书,后作为凤凰记者活跃在世界范围。她的观点是西方式的,但又不会完全无视中国国情,对于媒体有着深刻的理解,心中有正义感,这样的记者毫无疑问是合格的。摘一些能够思考的段落摘录如下:
  
  P74
  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朋友的经历,她是把自己的女儿从国际学校转到了本地高中。对于这些在中国成长的父母来说,虽然在国外生活了很久,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把中文学好。尽管女儿抱怨不习惯,她还是鼓励女儿坚持下去,她认为如果都没有办法适应学校的生活,以后又如何适应社会?直到有一天,女儿告诉她,考试的时候她看到身边好几个同学作弊,但她没有勇气告诉老师,只能够自己放弃做考题,因为这是一次不公平的考试。朋友没有责怪女儿,二是决定让女儿离开,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学好了中文,却建立了不正确的价值观。
  
  P87
  大家可以挑剔西方媒体,比如《纽约时报》对于中国总是负面的新闻报道,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他对于自己的政府同样挑剔,甚至是更加的挑剔,因为这是作为媒体的立命之本,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起到watchgog的作用。或许大家习惯了看正面新闻,突然看到大量的负面新闻会觉得很难接受,甚至不和谐,这里就存在对新闻媒体作用的定义问题了:监督重要还是宣传重要?事实重要还是立场重要?是非重要还是政治正确重要?
  
  P154
  我甚至到了现在都一直在想,如何理解“厚道”这两个字?或许正确的含义应该是:不要给政府添乱?媒体的责任当然不是添乱,当然如果一些人始终认定所谓的“负面报道”就是不听话和增加麻烦,那要做到“厚道”确实很不容易。在我看来,“厚道”就是不可以歪曲,不过分渲染,而如果所谓的“负面新闻”能够让百姓的境遇变得好一点点,让存在的问题能够被看到并且得到改善,那媒体才算得上真正的“厚道”,也因为这样,我一直非常抗拒“负面新闻”和“正面报道”这种提法,从媒体人的角度来看,只有新闻和宣传的区别。
  
  P219
  和一个来自北京的朋友争论。他很看不上台北,觉得这么多年,这个城市依然没有宽阔的街道,没有太多高楼大厦,没有发展。但是我和另外一个出生在上海的朋友却觉得,一个城市,不是以高楼的多少、道路的宽窄来衡量的;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是以人们在城市里面行走的舒适度,在城市里面生活的方便度来计算的,而这一点,走过如此多的亚洲城市,台北让人体会到才是有质量的生活。
  
  P231
  当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把这样的思考说出来,把我们认为的这个社会存在的不足说出来,把政府做得不够的地方说出来。而这样的勇气,或者说不是勇气,而是自然而然地去这样做,来自于一个人是否具有一种品格,那就是对生命的一种真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一拿到闾丘露薇所著的《不分东西》港版和大陆版两本书,在尚未仔细翻看目录和内容的时候,我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关于两者差异的直观想法便是:为什么大陆版没有腰封而港版有?我一点都不希望这是因为大陆版图书的腰封遗失了,因为就外表看来,比起红艳艳带着腰封的港版《不分东西》,我确实更中意干净简洁的白色大陆版。
         
   关于腰封
  
      香港我倒是不大清楚,至少在大陆,“腰封”这个东西被很多读者诟病已久了。在某段时间内,似乎只要是安上腰封,并在上面大大地挂上好些名人的评语,或写一些夸张的赞美之词,这本书就能够大卖。这本《不分东西》的大陆版没有选择加腰封,放弃了名人推介和宣传口号,在我看来,一是因为闾丘露薇的名字以及她大陆人出身、香港著名记者的身份,足以代替所有其他名人,产生属于“闾丘露薇”她自己的名人效应;二是图书以没有腰封这样一个附加物加上纯白背景色封面的简洁形象呈现给读者,更加符合书本内容本身的理性和冷静的气质。而且在大陆当下的读书群体中,真正能够沉下心来通过《不分东西》这类书籍去观察社会并进行自我检视的人,大多是不浮躁、不功利的,他们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个人素养,使得这群人会自愿跟随闾丘露薇的文字,在独立的思考和反省中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大众传媒受众,成为现代社会的公民。
         
      另一方面,在香港这样一个忙碌的商业社会里,一条好的腰封却有助新书迅速地崭露头角,用最简单快速的方式让读者了解书的内容和信息。倒不是说香港的读者有多么的浮躁或者功利,只是现实的社会大环境让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空闲和心情待在书店里慢慢地翻阅每一本似乎令人有兴趣的书。而这个成熟的市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效的营销或者宣传方式,哪怕只是一个能够印下两三百字的小小腰封。在港版《不分东西》的腰封上,出版社选择了陈冠中、梁文道和周保松三位名人的评语。这其中既有文化人、媒体人,也有学者,他们以一种文化精英的视角向读者传达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这正是符合了香港人崇尚精英文化的心理。这一点,在港版《不分东西》的目录之后、序之前的推介词里,也有充分的展现。
         
   关于内容
  
      这两个版本最大的差别莫过于港版的《不分东西》中从序开始就首先由香港谈起。用香港人的视角,从香港本土的大事小事,谈到香港和大陆之间的偏见和矛盾,由浅入深的引入核心内容。身份认同、前景展望、民主法治,香港人谈起这些与政府与民众关系密切的话题时总难免带有一些情绪和对大陆的成见。港版《不分东西》用这样的方式开篇,是希望能够获得香港读者的心理认同,从而避免了先入为主的情绪影响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客观独立的思考。而这,也正是闾丘露薇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读者的:学会避免偏见。由于港版比大陆版多出了这几章节香港视角的探讨,因此在港版的目录安排上,也几乎是专门将这些内容都归入第一部分,于是港版的《不分东西》便比一共分为两大部分的大陆版多出了一个版块。
         
      有趣的,以“我是香港人”为题的这一章节虽然都存在于大陆和香港两个版本中,但是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不仅从内容本身,而且从编排上都有所体现。港版书中“我是香港人”被放在了后记的位置,作者从自己的身份出发,简单地讲述了香港人和大陆人对于对方身份的定义和标准中存在的偏见,用这一个普遍存在、且尤其存在于香港人观念中的偏见现象,画龙点睛地为全书巧妙收尾。而大陆版的书中,这一章节则抛开了身份认同的偏见,更倾向于以一个香港人的视角去向大陆读者展示香港的舆论环境和公民的社会责任。
         
      我也注意到,在两种版本的《不分东西》中,文字内容基本一致但章节标题不一致的则有四处。其实到这里我真的很敬佩作者和编辑们的细致之处了。我不知道究竟哪一个版本的标题是原始的,哪一个版本的标题是后期修改的,总之在相同的内容下不同的标题确实是考虑到了不同地区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例如“驻华记者”和“暂居中国的他和她”这两个标题,很明显能感觉到前者是属于大陆版本的,因为相信大陆的受众们通过报纸和电视,“驻华XX”这样的表述方式早就深入人心,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了;再例如“港飘的内地学生”和“香港的内地学生”这两个标题,前者是站在大陆读者的角度表达,因此使用了“港飘”这样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十分贴切地符合了大陆的文化和语境。
         
   关于其他
  
      然后是一些零碎的要素差异了,不成系统,也无法归类。我在拆下腰封后,在大红色的港版封面的右下角,看到这样一行字:“拆解东西偏见,才可从容面对中国;把守香港核心,才可拒绝沦为边缘。”封底的文字对这句话进行了一些扩充和具体的表述。总体看来,这里的文字都是从香港出发,以香港为立足点,去分析和思考有关偏见的话题。对于“中国”的归属感和“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尚处于形成中的香港受众来说,选择从大家更熟知、更亲切的“香港”概念出发,读者接受起来更容易,也更心甘情愿。
         
      另外,港版的每个章节的开篇,在标题的旁边,都有寥寥几行竖排的文字,类似于本章核心观点,是直接从文中摘录的。大陆版则没有。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是港人读书也需讲求高效准确呢。猜想而已。
  
  
  
  (2011年6月应聘香港天窗出版社——即本书的出版商,应面试官要求撰写了本文。转载请告知本人并注明出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标题好挫啊…)
  
  这本书“是想尝试告诉大家,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咨询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也算差强人意,ok合格,达到了它自己提出的目标,虽然还有些不痛不痒。
  
  第一处吸引我的是关于“立场在先?是非在先?”的讨论,这个问题提的很聪明,回答及解释也很巧妙。而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关于媒体人的公信力中,介绍了媒体人待遇很低这一现象,并认为这与媒体在报道中关于基本权益保障方面关注的缺失这一现象有着内在联系。这个考量很有意思~
  
  作者以许多采访的案例为依托,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关于家史传承、几家大媒体垄断信息传播的思考和感慨,虽然篇幅很短,但也对人有所启发。
  
  摘一小段吧。“……大家都在千方百计寻找中国官员口中的”负面新闻“,缺少”正面报道“,当然,你可以把这样的局面看成不友好,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理解,这就是他们对于新闻的定义,新闻从来没有正面或者负面之分,新闻就是新闻,而所谓有价值的新闻,就是那些能够找到政府做的还不够的地方,以保障民众的权益。”
  (打完才发现,这么长一段话,竟然都是逗号??希望是epub版本的勘误吧。。)
  
  总之,这本书很短很好读。不过这是本想了才讲的书,与报道性质的书区别很大。所以,短就短吧,point get到了就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闾丘露薇今年初出的书,寒假前想看,过完年这学期开学买的,因为看史,所以一直放着没看,一个月半前看完。以下是感想、评论和思考。
  
  首先书名和封面很值得一说。不分东西,用书中的说法,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和资讯接触面下的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的不同会一定会导致偏见,偏见是客观存在的,不分东方和西方。这个道理异常简单明了,但是作者从媒体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角度,在08~10年的重大公共事件中解构、分析了偏见产生的原因、传播方式和尽可能避免偏见的方法。在本书的末尾,作者希望通过全书,唤起广大民众的公民意识,在公民记者时代到来的时候,呼唤更加理性、开放、包容的大国姿态。而封面白底(港版是红色),上面是不同角度的E字,像一个体检测视力的表,想来是喻总有你看不到的角度这个意思。扉页上居中一个「洞见 INSIGHT」,可以说是书的小名,也暗含了全书想要从具体事件入手进行思考得到最终答案的意味。
  
  
  书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叫做「偏见的形成」,从12个重大社会公共事件入手,先中立客观地叙述整个事件,然后陈列并尝试解读各方观点,其间包含作者的独立思考,从各个角度进行换位分析,得到一些结论。书和她的博客一样,文字很简单清晰,读起来很顺,阅读速度如果快的话,甚至跟滑滑梯一样一溜就读完了一篇,感觉没看到什么东西,在讲故事一般。重读之后,将自己换位思考一下,会有思辨和分析的快感。偏见和客观,永远是相对而言的,不停在偏见和客观的天平上运动,正体现了人们在不停地换角度思考。
  
  
  第二部分,「从记者到公民」,八章,将独立思考、新闻事件、偏见、意见表达和责任、公民社会用一条线穿起来了,个人感觉写的不错,一些话说的很恰如其分,到位,又不出格,可能就是序言里她说她写书「累」的原因吧,不然大陆不给出版的呀。不过说的都是常识,又只不过,常识在大陆是没有的,或者有些人不想让你有的,又又不过,不让我们有,我们就更该有。相比第一部分,个人更喜欢第二部分。
  
  最后的后记标题是「媒体人的品格」,写出了作者的心声。作为香港这个地方的一个独立商业媒体(凤凰不知道现在还算不算得上这个称号了)的一个著名记者,她从「记叙到思考」的转变在这篇后记里面表达出来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闾丘认为,作为媒体人,必须有自己的品格、个性和操守。媒体是为事实说话的话筒,为有权利表达的人们搭建的出声平台,为监督政府和社会而存在中立人,媒体人任重,媒体人道远。她认为媒体人不仅要有好的业务水平,更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还有有一颗温热的内心。是的,不说假话,已经很值得敬佩了。这些,作为公民,也需要有。同感于她,如果每个人的底线都提高一些,社会的底线就慢慢提高了。
  
  此书希望通过一些思考,减少人们的偏见——纵偏见是难以避免的——带着地域、民族、人种、国家、文化、宗教、情感等总总差异——可是,透过深度解读能够带给人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的习惯,纵然一本书是做不到的,可是总有人在不断努力,这一点要敬佩。
  
  
  作为一个公民,特别是,特别是作为一个身处不是公民社会的社会中的公民,更应该做一些事情,努力去想一些事情,推动公民社会的进程。你,我,媒体,社会,都有责任,尽管压力重重。
  
  
  对于本书的另一个收获,是学习和总结到了媒体的三个重要职责和任务,愚见,应该是分别是:
  
  「传播——客观的事件报道」
  
  「监督——监督责任政府和大社会」
  
  「思考——自己思考并带动公众思考」
  
  能做到三者其之一就不错了,某些强势媒体愣是三者无一。
  
  
  总之,资讯获取的不平均、不平等会带来偏见;种族、地域、民族文化、教育背景、意识形态会带来偏见;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也会带来偏见,那末,媒体的责任除去传播事实、监督政府之外,还应承担带领社会公众思考,提供分析角度的指责。这需要媒体和媒体人本身能够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媒体不该是谄媚的宣传工具,报道是不能有预设立场的,不独立的媒体不配让人们跟着走。对于媒体、媒体人,要时刻记住,客观比偏见重要,事实比立场重要,责任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闾丘说的「媒体人的品格」。
  
  
  
  总的来说是本好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收到了当当网送来的书(定了3个月了,我本来都不抱希望了),又开始了有中文书看的日子。买来的书有深有浅,最近又不是太有闲心,就挑了闾丘露薇的《不分东西》下手。当初看到书评时对这本书是抱有很大期望的,现在真正到手,虽不能说失望,但亦不是欣喜了。
  
  今天看到《被滥用的民族主义》一文,突然想起我大三时写的那篇《也谈汇源收购被否》,于是翻出来又瞅了瞅。感叹自己当年文字功力还不错的同时,突然觉得,写那篇文章时自以为颇为有自己的思考,但现在看来,也难说没收到看过听过的文章的影响。顿时觉得,不管这本书看完后是大呼过瘾也好,还是稀松平常也罢,序言里闾丘露薇的那段话才是精华:
  
  “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因为自己是媒体人的缘故,闾丘露薇的这本书更多的是在拷问媒体的职责,概括起来差不多是“要让民众关心是非,而不是先确定立场,要为民众说清事实,而不是引领大家的好恶”。但其实这算是媒体人最基本的责任了。
  
  对媒体感兴趣(不是作为职业发展方向的兴趣)是高中时看到的一篇关于白宫女记者海伦·托马斯的传记性报道。当时震撼于一位媒体人对新闻真相以及媒体道德的那种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还一直想买她的那本《民主的看门狗》来看。当时在我的眼中,海伦代表了我理想中的那种媒体人应有的形象。但前一段时间看到的一篇柴静的文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让我对媒体人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那篇文章一开始提到了海伦辞去白宫记者转做专栏作家后发生的一件事:因为在某一个集会上对着镜头说:“告诉以色列人,滚出巴勒斯坦……他们(以色列人)可以回家,去波兰、德国,去其他任何地方”,海伦在舆论压力之下辞职了。从个人角度来说,她的言论无可厚非,因为她是黎巴嫩后裔,她有理由去恨;但是从职业角度来说,她的言论有失偏颇了,因为“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其实,要让一个人不知畏惧不难,但要他不带好恶就很不容易了,记者也不例外。
  
  没有人可以拍着胸脯说他没有带着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一些人一些事,记者,至少是绝大多数记者,也没有胆量宣称自己的报道是完全客观、准确的。一个人在描述一样东西的时候总会根据自己的习惯、思维进行加工编辑,在一篇时间有限的新闻报道里,记者就更会进行筛选删减了。于是不知不觉中(有些时候也是故意的)媒体引导观众关注一些东西,忽视一些东西;而背景画面经过不同的剪辑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更不用说选用不同的音乐对受众情绪上产生的影响差异了。
  
  相比于过去,现时代的信息量之大是以前从不敢想象的。信息渠道的丰富让人有了更多的方法去了解一件事情的正面反面,但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却让人失去了去了解一件事情的正面反面的愿望。而一些信息媒体却在利用技术手段来深化我们这种心理:RSS订阅可以让人可以有选择性地去读自己喜欢读的东西;文章分享功能让更多的人去跟随一种观点态度而忽视其他;讯息平台的排序功能又自动让阅者最多的文章被更多地阅读——马太效应在媒体界的影响竟是如此之大。不要说那些为了获得收视率而故意迎合读者的心态(闾丘露薇笔下的媒体),就算是带着揭露事情真相却不幸为自己加上了情感的枷锁的记者(柴静眼中的媒体),也会因为信息传播渠道的这种无序的筛选性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误导作用。
  
  在柴静的文章中还引用了一位读者对柴静文章的评论:
  
  “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不管现状如何,我都有信心未来的媒体可以做到闾丘露薇所写的“不带偏见”,但能否做到柴静所说的“准确”我不知道,或者说,这种“准确”也是需要受众去配合努力才能实现的。更何况,“准确”本身也是带有很强的地域和时间性的,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见解与标准。就像一篇文章里说的,“人总以为自己是在直立着走路,若干年后才发现,原来人们是倒立着走过那段历史时期的。”
  
  历史只是每个人头顶的那一片天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闾丘露薇
  
  对于这样独立特性又才华横溢的女子们,我总是无法抗拒的被吸引。
  
  可能因为看之前期待值太高,没有打五星的冲动,却觉得这是一本绝对值得一读的书。
  
  消除偏见,从某种程度上讲,相当于要重塑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因为你不得不打碎一些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甚至否定一部分曾经的自己。
  
  但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多做一点努力,这个世界一定可以更美好的。
  
  (其实我只想写到这里的,但豆瓣说“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想到前段时间看得白岩松的《幸福了吗?》对于这个人从最开始的小欣赏到中间很长一段时间的不待见到最近两三年的大欣赏,我算是我自己认识一些事情上的某种进步吧
  
  像他们这样的新闻媒体人,比一般人有更多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这是我向往的。生活在一个与自己的价值观格格不入的环境里,我一方面鄙视自己没有勇气和力量离开,一方面也需要一些虚幻的东西来支持自己坚持下去。多读一点书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1 要让民众关心是非,而不是先确定立场;要为民众说清事实,而不是引领大家的好恶,这是媒体的责任。
  
  
  2 现在的年轻人里,优秀的太多,懂得独立思考的却不多。他们的表达经过了计算,为的是能获得最高的回报,是因为他们看到,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所处的社会被视为精英、榜样和成功的标志。
  
  
  3 如果媒体只是放大议题,不带领受众去做深入思考,那么这样的媒体依然只能停留在作秀的层面,不是真正在做新新闻。当我们把媒体的底线一点点降低后,整个社会的判断力其实也在降低。
  
  
  4 要在这样的社会里获得成功,必须花精力和时间去经营一些表面的东西。中国人从小便开始学习各种不同的才艺,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多一项技能。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是全世界学琴、学画、学芭蕾人口最多的国家,却很少有艺术家出现。因为进入中国的商学院往往就意味着成功。对于那些选择了中国艺术院校的人来说,他们大多是为了成名,因为成名已经和成功基本等同。
  
  
  5 如果民意是处于可以被操控的情况下,公众的集体无意识,则会成为利益集团手上的筹码。
  
  
  6 这就是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我们一方面被教育要对自己自信,一方面又被不同的模范人物左右着我们的人生目标,有意无意地复制。而我们却还没意识到,这其实需要改变。
  
  
  7 每个年代的人,生存的压力都以不同形式存在着,区别只在于物质上的多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因為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閭丘女士的真誠,所以評價比三顆星多一顆星;也因為認為閭丘女士能寫得更好,所以評價比五顆星少一顆星。
  
         整本書我最喜歡開篇的“序”——《從記述到思考》。因為能脫離具體事件和話題的纏繞,好像傾聽閭丘女士最純粹的思考和訴說。也因此,我在開篇即被閭丘女士的真誠所打動。
  
         《序》裡說:“原來文字是可以進步的,思辨能力也是可以進步的”。說得真好,因為感同身受,所以覺得好。也因此,在看到正文中偶有表達不暢的時候能會心地一笑,并更加感受到作者文字素面朝天之“真容”中包含的真誠。
  
         若只夸一個廚子的菜品外相好,等於說人家燒的東西不美味。但此理不能用在這兒。夸多了閭丘女士的序言並不意味著之後的平淡。對新聞專業的愛好者而言,本書解開了近兩年有價值新聞事件鮮為人知的層面——通過重新的審視和理智解讀,閭丘試圖告訴我們的國民,準備成為公民的國民,如何告訴,如何傾聽,如何包容,如何……看得出來,閭丘女士希望過去的新聞事件前臺幕後的主角和觀眾們,能成長成為堪稱理智、理性的公民。從此說,閭丘女士此書具備——或這說我希冀很多人能認識到它具備——“啓蒙”意義和價值層面上的延伸性。
  
         “啓蒙”,多麼浪漫而久遠的詞語。沒有想到偏偏稀缺於當下的中國。我悲哀地認為:沒有跨越式發展這回事。因為你跨不過去。人類的悲哀之一,就是眼看到別人在近前摔倒,你未必就能免去這一跤。貪腐、污染、泡沫、躁動……——哪一個跑得掉?把別人研發出來的技術拿來利用就能叫“跨越式發展”?“後發優勢”?
  
         因此,倘若缺失現代文明的“啓蒙”,我們在心智上不僅仍是落後的;更無法以一個迷茫和混亂的心理、思緒,驚慌失措的文化層次面對後現代的來臨。
  
         我希望,像閭丘女士《不分東西》,以及劉瑜女士《民主的細節》這樣極具啓蒙價值的書,能多起來。而更重要的,真正終極的目標是——像閭丘女士和劉瑜女士這樣的公民典範能多起來。只有那樣,我們才能真正自豪、自尊地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文明的國家、社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以前的老板也是记者出身的,他告诉我,作为记者,要用客观事实去报到新闻,不能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一旦带有感情色彩的报到就不是基于客观基础之上的。
    《不分东西》这边书再次阐述了这个观点,同时告诉我们如果要客观的看待事物的发展就不能带有偏见,也指出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因而所说的观点也不同。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看过之后让你用客观的角度看世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实习的时候,办公室的曲老师对我说过,传媒行业看似风光,其实只是外人不了解,实际上付出的辛苦是非常非常大的,那些光鲜亮丽的主持人,在电视机前是如此风光,但是在卸下妆以后,脸上的灰败已经无法看了。
  
  这些话在我实习的日子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我的一个实习生同事为了工作加班加点,她家住的很远,每次来回各要一个半小时,忙的焦头烂额,瘦的不成人形了,最近的这段日子,拖着高烧也来上班,脖子上都是拔火罐的印子。
  
  我打心眼里心疼这个比我大了4岁的姐姐,也很高兴认识她,我总是把身边的人拿来当做榜样,虽然她发着高烧强忍着来上班很不好,但是我依然佩服她的毅力和勇气。
  
  我一直很想变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想要出去租房子,自己赚钱,自己念书,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这样累趴下了也好,但是往往决心下到一半却又会懈怠下来。我常常会想,其实我想要做的很多事情都这样慢慢的被我放弃掉了,那我还剩下什么呢?
  
  就像我为什么那么喜欢闾丘露薇,她真正吸引我的,不是那战地记者的光辉形象,而是她一路走过来的艰辛,她做过会计师,做过销售,做过翻译,还买过文化衫,推销过汽水,在咖啡屋里打工。她经历过的一切都是她本身最宝贵的财富,人生经历的越多,看东西就会越透彻,做出的决定和走的路,也会更通透,更坚实。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3:06 , Processed in 0.0442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