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分东西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分:偏见的形成
  
  1、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信息不对称)
  2、事情应该立场在先还是是非在先?
  
  3、民族主义是个好东西,可以提高消息的爆炸性和实现其他政治目的,但是除此之外的就是一群给欺骗的群众。如韩国的端午申遗。
  4、对于没有机会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外面去走走的人来说,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只能靠媒体。........但是有些媒体展示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带着传播者的主观性。
  5、星巴克当时是如何进入故宫的,如果确实是合法并且符合程序的,用这样的理由把它赶走,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到底在哪里?
  6、美国的汉学家林培瑞在接受《南方周末》的访问时,这样谈论他眼中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这15年来,我观察的主要是到美国来的中国学生和研究生。大致上说,他们与历代的年轻知识分子不同,他们不谈社会理想,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愿意接受中国部民主和中国社会贫富悬殊的现状,愿意认同那种(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我的确感到失望。”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感触。现在的年轻人里,优秀的太多,但是懂得独立思考的人却不是多数,他们的表达经过了计算,为的是能够获得最高的回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看到,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所处的社会被视为精英、榜样和成功的标志。”
  
  7、如果媒体只是在放大议题,而不带领受众一起去深入思考,那么这样的媒体依然只能够归纳在作秀的层面,而不是在真正地做新闻。
  8、其实谁也没有权利批评年轻人,或者批评他们的功利性,因为如果他们不去适应这样的社会,他们首先就没有办法让自己独立起来。这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我们一方面批评年轻人过于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愿意承担,一方面却又不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培养责任感的社会环境,甚至是作为应该言传身教的前辈,我们也没有为这些年轻人做好如何承担、如何不功利的榜样。
  
  9、在网络世界,消息一旦背传播,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去确证,以讹传讹,于是假的变成真的,最终变成了一个“证据”。
  10、很多人在谈论民意的时候,总会觉得,只要站在民意的一方,就一定是正确的,反过来,站在政权的一方,就一定是错误的。我想,这种简单的二元区分,其实犯了同样的错误;当我们指责政府拥有特权的时候却没有看到,给公众特权同样是危险的事情。如果我们回头看历史,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往往是在很多年后才被证明,大多数人所想所做的其实并不正确,甚至是犯了很大的错误。比如法国大革命,比如被处死的苏格拉底,所有的这些错误,都是因为赋予了民众特权,而特权放在任何一方,如果没有制约,都是产生危险的导火索,特别是如果这些民意,是出于可以被操控的情况下,公众的集体无意识,则会成为利益集团手上的筹码。
  
  
  第二部分:从记者到公民
  
  1、很多时候,大部分公众对一些公共政策是比较后知后觉的,很大原因在于信息的缺乏。
  
  2、现在年轻人拥有的价值观,是一些已经不再年轻的人无法想像或者超越的。
  3、很多从苦日子打拼过来的中年人或者老年人看不惯现在的这些年轻人,认为他们只会抱怨,但是却没想到,正式因为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环境,每一代人的要求也就不同。
  
  4、因为工作的缘故, 我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存在文化差异、政治体制差异的情况下,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倾听对方的表达,然后再转换成自己的判断。记者的工作就是聆听,我不希望自己在还没有理解对方的前提下就轻易地判断对方的对错,或者轻易地产生抗拒。
  
  5、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人们谈论的任务和话题会很多元,在思想文化领域,很少会出现偶像式的任务被大家追捧,个体付出的努力能够被自己,还有周边的人所欣赏就可以了。只能说,我们从小总是拿不同的人物作为我们成长的前进的榜样,于是当我们长大之后,如何摆脱寻找座右铭、寻找励志人物的思维,真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甚至这样的思维根深蒂固,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这是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的结果,我们一方面被教育要对自己自信,一方面又被不同的模范人物左右着我们的人生目标,有意无意地复制,或者希望复制别人的道路。我们是否意识到,这其实非常矛盾?我们是不是应该从现在开始,尝试一些改变?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有点懒散,买的两本书零零落落,半个月才读完。
    昨晚在床上读完《不分东西》,倒数第二篇章是讲韩寒的。作者是专业的,我想这本书对于我这个非专业的人士来读,读到的只言片语,那一个个新闻事件或许已经成为历史,作为普通受众的我们,我们从媒体上所获知的,和那些专业媒体人士所看到的,的确不同。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是那些新闻故事的背后,我知道的是一种态度,严谨,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偏信,有自己独立观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一本书对我来说是件漫长的事,把一本新书看成老书,把时评看成旧闻。
  买《不分东西》的时候,还有那种继续探寻真理的心境,想看看这支战地玫瑰——闾丘露薇的独特视角。还记得那时和我一起看书的某人看的是白岩松的《幸福了吗》,那时觉得在图书馆里看这两本书的我们特犀利特有见解。慢慢的,这样“愤青”的想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感受被消磨。是我开始学会自动屏蔽一些事情,是我开始学会做一个伪愤青。
  还是很喜欢闾丘露薇的文笔,觉得和我平时写东西很像,也许是因为同是女性(╯﹏╰)b,看到愤慨的事情却不会破口大骂,看到不公的事情不会哭天抢地,看到高兴的事情不会手舞足蹈……用温和理性宽容的笔触写出深挖其中的真相,全面还原事件真相。这样似乎不痛不痒的语言,却让人如流水般就能平淡的接受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所谓的真相,或者说是我们不愿意提及和揭露的事实。正如封面上的一句话“偏见有东有西,真相就在细节中。”虽然她有很多专栏和博客,但是我还是喜欢捧着这样一本书,经过字斟句酌选择的文章,在一个题目下,能看到很多很多的信息。所以喜欢这样的写作风格,也一直从自己创造到殊途同归。
  放弃了走新闻路线,是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竟然对我曾经那么炽热追逐的某些东西顿时降温。只是还会在杂志上开始写些“不伦不类”的文章,当我开始写浮华的生活时,我知道我的敏锐已经散去。看过《不分东西》,看过很多新闻人的文章,做一名媒体人是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执着。一直关注富士康劳工的南方周末的“卧底”记者,那些以异邦人身份看中国的驻华记者,还有亲赴战场、灾区感受强有力生与死的碰撞的战地记者们,甚至是奔波在各大国际会议中看似清闲却身负重任的会场记者们……真的是对这样的媒体人有了一丝敬畏,媒体需要面对各种抉择,媒体人的品格这种深入骨髓的东西,是永恒的共通的。“坚守自己的底线、保持真诚和理性、时刻带着敬畏去生活工作、好好爱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她在书的最后说:“作为一个媒体人,虽然走得有点累,但是很多时候,幸福和满足感也恰恰来自这份职业,以及所出的这个时代,所以,走好,记得路上相互取暖。”
  可是换做是我,我还是甘愿做一名弱女子。就这样过着不是浑浑噩噩却又有着自己的真诚和理性的生活。不分东西。也未免不是一种境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看闾丘露薇的东西,不管是她平时写的报道和评论,她管理的1510,或是刚刚由她接手的“走读大中华”。毫不避讳对这位战地玫瑰的欣赏,是因为从这个哲学系出身,半路出家的媒体人身上,我不仅看到了非科班背景却依旧可以追梦的可能性,更重要的,她的身上透着一种媒体人与众不同的气质——不随公权力之波,亦不逐所谓“民意”之流。在我看来,这是种相当可贵的品格。
  不讨好任何人,强势或者弱势。奉行绝对“中庸”原则的意思,不是说“不惮以最大恶意测度人”,预设所有人都是骗子、混蛋的立场,把不信任感作为筛选外来观点的过滤网,以及支撑“独立思考”的怀疑精神所仰赖的逻辑起点。相反,闾丘露薇难得的地方就在于,她抛却了“立场”,以一种开源的分享主义态度,开诚布公地告诉每一位可能,或者正在向她脑中倾倒观点的人:请畅所欲言。在她看来,唯有信息的对称,发言权的对等,才是在纷繁杂乱的谬误丛中寻得真相的唯一途径。这本《不分东西》,正是诠释闾丘露薇这套“传媒生存哲学”的最好注脚。
  值得一提的是书的封面,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得出包装公司的巧思。封面表述与内页内容之契合,用心良苦。象征着高度理性,不带成见看待事物的白色衬底上,右侧竖排了由三号体字组成的醒目标题,左侧则是一副检测视力用的视力表,在它的底部印着一行清晰的小字,“偏见有东有西,真相就在细节中”,隽永而明义。
  既然真相在细节里,那么细节又在哪里呢?透过对一件件案例层层的分析,闾丘尝试告诉我们,细节就在甲方和乙方的拉扯间,细节就在控方与辩方的口水里,细节就在意见自由市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里。
  良性的舆论竞争,固然是身处其中的“贩夫走卒”们喜闻乐见的。然而,构想在代入现实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有一样东西在“看法与观点”被交易的时候,总好似难以避免,我们通常称之为——“偏见”。而它,就是舆论自由市场里的“垄断”。
  形成偏见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监管这个市场的人触手过长,裁判和选手身份的重叠导致信息弯曲,长期以来造成受众“被动”的偏见;也可能是个体对颠覆固有理念的新进事物产生了疑惑或者不解,却无从询问,形成的“无知”的偏见。偏见多种多样,但是持有偏见的人有一个特征是共同的,他们会将自己圈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自设雷池,不越一步,既没有跨出去呼吸外界空气的意愿,也绝不允许满怀好奇、一探究竟的来者踏入自己的领地。草木皆兵,如临大敌,就好像闾丘露薇在书中对它的定义,“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咨询,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很多时候,即使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
  以前总以为讨论问题时,先立场后是非的探讨方式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因为无须理性分析,只凭好恶判断,是一种何其快哉的体验。太多时候,满篇苦思冥想出来的逻辑顺畅、论据翔实的辩词都远不如一句情绪上的发泄显得有力。通过多次地参与辩论以及旁观辩论,渐渐也发现,这不过也是我的另一种偏见罢了。正如闾丘在文章中常常强调的那样,大多时候,偏见是无意识的。没有人会为了偏见而偏见,人成为偏见的奴隶,不是出乎自愿,而是不自知。因为获取咨询的常用渠道,惯用的思维方式,意识层面不自觉的习惯和惯性,都可能埋下偏见的种子。
  人与人之间隔阂的产生往往不是被有意的拉开,立场的划分亦然。它们的形成不是因为过分沟通继而“道不同不相为谋”,相反,正是缺乏真正的“沟通”,加深了彼此间的裂纹,而每一次情绪的发泄又一次破坏了弥合的机会,自我主义的壁垒愈筑愈高,思维上的偏见转为领地性的排外,构成不当的恶性循环。
  那么,什么又是真正的“沟通”呢?我想,它应该是在交流过程中,对未知的敬畏,对自我的内省,和对事实的谦卑。对于偏见,将无意识的陷入化为有意识的预防,需要的仅仅是适时的自检,“当思维变成一场战斗,辩论变成了武器,能否停下来反省自问一下,是不是因为,偏见距离自己太近?”落实在普罗大众的生活之中,在针对他人的观点下一个论断前,耐心地做好应有的功课,维基一下你所不知道的东西,点开每一条围脖附带的链接,何乐而不为呢。
  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某篇《不分东西》书评的名字,作者说他给这本书高评分的原因,不是因为闾丘发掘了什么新鲜的学识见解,洞悉了什么惊世的滔天宏论,而是因为她道出了“言易行难”的事实,并且不耽于言语上的巨人,在理论与实践的巨大鸿沟间建起了可以互通的桥梁。的确,“闾丘哲学”的意义,在于难以立马到达彼岸,却不灭心中梦想之火的执着;在于点滴之间,知行合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不分东西》摘录
  
  作为一个记者,总是要从记述的层面向前发展的,这也是我自己在多年前给自己顶下的目标。
  
  如果你看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关于美国自己的负面新闻要更多。
  
  一直很好奇,新闻的“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是否算是有中国特色的表述?在我学到的新闻理论当中,只有“新闻报道”和“新闻宣传”之分,即REPORTING和PROPAGADA的区别。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妖魔化中国”,就会发现大量的批评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文章,这些文章有数据、有实例,而且能够指出西方报道当中具体的错误。这些被报道出来的错误是西方媒体的故意,还是缺乏新闻专业的体现,还有讨论的空间。在报道的价值倾向上,如果带着意识形态看问题,就会变成了立场分明。
  但问题在于,是立场在先,还是是非在先?如果我们能够先搞清楚对错,再来讨论立场,是否会更有说服力一些呢?
  
  记住自己家族的故事,就是在学习里历史。
  要让民众关心是非,而不是先确定立场,要为民众说清事实,而不是引领大家的毫无,这些不正是现在的知识分子,也包括现在的媒体的责任吗?
  
  美国汉学家林培瑞心中的现在的中国知识分子:“这15年来,我观察的主要是到没过来的中国学生和研究生。大致上说,他们与历代的年轻中国知识分子不同,他们不谈社会理想,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愿意接受中国部民主和中国社会贫富玄蛇的现状,愿意认同那种(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我的确感到失望。”
  外国媒体惊讶于中国网民的力量,竟可以达到对一家庞大的商业机构产生压力。于是他们更加关心,中国网民的力量是否可以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
  我想谈谈媒体的责任问题,如果媒体只是放大一体,而不带领受众一起去深入思考,那么这样的媒体依然只能归纳在做秀的层面,而不是真正地做新闻。或者大家认为媒体做秀、娱乐大众,最多显得自己很CHEAP,也不会带来其他坏处,那可是完全错了。这就有点像温水煮青蛙,当我们放任媒体把底线一点点降低之后,整个社会的判断力其实也在同时降低。
  热门话题的好处是活的持续的关注,从而带动报纸的销量、电视的收视、网络的点击率,最重要的是in组情绪这东西,应该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也因为这样的原因,查证的步骤被忽略了,当然,对于一些媒体来说,转载时不需要负责的,也就不存在查证这样的步骤。甚至有些媒体为了显示这是度假的稿件,更是干脆连出处都省略了。
  
  哈佛的中国学生
  
  至于《纽约时报》的报道,为何要花如此大的篇幅讲述一个个体?其实这在新闻写作当中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NARRATIVE REPORTING,将属性报道。因为大部分的人,对于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是很难感受到的,这个时候,真正能够让人产生感觉的是对一个个体事件的细节的详细描述,当然这样的描述布什充满了形容词的,相反,依靠的是具体的中性词汇的运用,在读者的面前展现一幅画面,有具体的任务、地点、还有动作以及对白,有点点像小说。当然,不同的地方在于,所有的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夸张渲染的。
  
  两个奥巴马女郎
  
  一个严肃或者有点沉闷的话题,最终以娱乐的方式收场,媒体的严肃新闻娱乐化,到底是受众牵引,还是主动在位受众设定议程呢?这似乎是一个鸡和鸡蛋的问题,也就是一个大家讨论了很久的问题。到底是有怎样的受众就有怎样的媒体,还是媒体决定了受众的质量。大果然媒体有自己的苦衷,由于太多时候严肃话题无法延伸,于是只能停留在表面大做特做,但是表面的东西毕竟没有太多值得书写,于是又需要绞尽脑汁寻找亮点。
  
  对于《娱乐至死》之中的观点,作为一个电视人,我倒是从来没有这样的担忧,不管是电视还是网络,都只不过是传播手段而已,真正让人娱乐至死的,只有人本身。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对权力控制的追求,还是为公众知情权服务,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利用这些手段传播怎样的内容,这些内容最终用怎样的形式出现。也因为这样,严肃新闻娱乐化不单单是媒体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港飘”的内地学生
  
  善于思考比较、眼光敏锐,最关键的是不预设立场,愿意倾听,这正是艺名好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特质。
  
  香港作家陈冠中说过:对于中国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我们这些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是自愿地机体遗忘,但是这些年轻人,他们是真的不知道。
  
  如果JAVE是因为这些学生缺乏足够的咨询,无法产生互动而失望,那么是可以改变的,只需要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因为她的美国记者的身份,学生们因此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大家国语明白在不同场合要进行不同的表达,这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现状。如果大学生都已经如此世故,又如何期待他们在进入社会后引领“说真话”的风气呢?
  
  重视内容,而不是过多形式的东西,我想这是一个好老师应该教会学生的、最实质的东西,也是一个记者要时刻记在心中的标准。有很多学习新闻的学生问我,做记者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我总是告诉他们,新闻最需要的是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技巧,掐掐是必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引经据典应该是为了更加直接明了地表达观点,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博学多才,特别是在教授学生的时候,觊觎学生的应该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察、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哪些背景资料。
  
  当自律的时间越长,慢慢地就会筋骨自己的思想,最可怕的是,这样的筋骨,自己是无法察觉到的,甚至认为理所当然。新闻也是这样,自我审查久了,新闻的敏感处决就会慢慢消减,于是,再谈新闻的技巧,就是浮于表面的东西。
  
  真相背后的真相
  
  媒体之那时成为英美政府的宣战工具,他们没有遵循新闻的基本守则,那就是,就算是政府说的话,也需要经过第三方的查证,特别是政府官员私下给的那些所谓的独家消息。可惜,那个时候,媒体一方面担心挑战政府,会背上不爱国的职责,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媒体业,独家消息的诱惑,实在巨大。
  
  或许是大家习惯了看正面新闻,突然看到大量的负面新闻会觉得很难接受,甚至不和谐,这里就存在对新闻媒体作用的定义问题了:监督重要,还是选中?事实重要,还是立场重要?是非重要,还是政治正确重要?
  
  一个人是否带有偏见,自己往往是感觉不到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闾丘露薇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期,拒绝上级命令,成为第一个出现在伊拉克战争现场的中国记者,为中国观众带来了华人自己的视角(凤凰卫视很喜欢华人视角这个词)。后来,闾丘露薇被称为“战地玫瑰”,凤凰卫视也借此机会在大陆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当有人向我介绍闾丘露薇这个人的时候,总要提到上面这一点。
  
  而在这本书的开头,作者便开诚布公的说,“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认识我,不再是因为我的勇敢,而是因为我的专业,以及我对事件的观察,最终分享我的观点”。关于这本书为什么叫“不分东西”,她说,“我是想尝试告诉大家,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书本分为两大部分,名为“偏见的形成”和“从记者到公民”。我以为最值得一看的还在第一部分,全书的前三分之二。作者通过各种她所观察到的产生偏见的现象来试图说明偏见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她分析了“冒牌白宫记者”、“星巴克风波”、“反韩清晰”、“奥巴马女郎”、“西藏问题”等等曾经引起过众多讨论的新闻事件。而结论,一开始便以说明,偏见的产生是因为资讯的缺乏。
  
  而资讯的缺乏取决于两个方面,内部和外部原因。也就是,作为接收资讯的个体,你本身是否愿意接收不同的看法,并对其进行认真的思考,而不是盲目的急于捍卫自己的立场;另外,在现代社会中,外部是否创造了一个可以容许各种不同的资讯共处的环境,这里面,媒体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在本国,还有更多的限制。
  
  “我们要警惕,资讯缺乏往往导致偏见,而带着偏见的思考以及跟随而来的辩论,往往会导致争吵甚至分成敌我”,所以,敞开胸怀,试图给予更多的观点在你的脑子里生存的可能性,切勿保守成见。如我们对于韩国,西方对于西藏问题,互不了解而急于发表意见,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偏见,接着是争吵、甚至分成敌我。
  
  在外部环境上,能做的还有太多。比如,媒体是否要一味的迎合大众口味?是否应该总是有意无意的对民族主义情绪煽风点火?是否应该预设立场?
  
  “媒体拥有立场不可怕,前提是,不同立场的媒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讲话”,闾丘露薇说,而在我国,所有媒体全部沆瀣一气,一言以蔽之,为X之喉舌是也。我们的信息自由的空气比之从前,反而越来越稀薄了。“大中华局域网”的形成,无疑是对全体公民的蔑视,也为偏见的形成,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偏见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改变偏见的勇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是分两个阶段看的,终于在今天竣工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好书。作者高屋建瓴,从近两年来的社会热点新闻切入,用平实自然的语言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媒体视界。
  对于很多时政问题作者作了很多点到为止的剖析,同时折射了东西方、港澳台等媒体同行的不同报道视角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差异。不过严格说起来,此书应该是作者对媒体环境,媒体本身,更多的是对社会的一种理想化愿景。
   而书的后记<媒体人的品格>与其说是作者对于所有媒体人的要求和希冀,不如说是作者的自省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一本书,这本书看出了体制下,作者的无奈。同时作者劝导我们和所有的记者,带着批判性精神,理性思考看待新闻,多关注中外不同来源的报纸,电视,可以更加客观的面对一件事。作为群众,我们很依赖于媒体,因为我们无法亲自感受世界另一头发生的事,所以媒体更有义务真诚的对待新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客观是我很看重的东西。不仅是在叙述一件事的时候,在发表个人观点的时候也尽量客观(虽然观点本身就是主观的东西,可是当观点考虑到足够多的因素,通过正常的逻辑,总会得出一个为大多数人易于接受的观点。当然,不能否定个人的经历会对观点造成偏差。)。因为我总相信,只有当去掉了情绪的表述才能最大程度上剔除讲述者的影响,让倾听者更加了解事实真相,加入自己思想。这样才有助于交流。否则一次次的对话将会在偏见中深入,然后离原本越来越远。当然,很多独立思考具有质疑精神的倾听者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因为他们会思辨会从常理出发判断事件的正常发展是否符合讲述者的叙述。而这将是一次为了还原真相的你来我往。一方面倾听者希望听到真相,一方面讲述者极力在叙述的同时引导倾听者站在自己的一方。在我看来,这是一次浪费的对话。最有效的对话是双方建立在几乎真实的事件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百家争鸣,这将是一次愉悦的体验。
  可是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太多试图还原真相的挣扎。一方面是因为讲述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不断加入偏见,以至于倾听者很容易就发现其自相矛盾和逻辑不符之处。另一方面,很可能讲述者就是在刻意争取倾听者,所以不断用非中性词语邀请倾听者。这个时候,一般我会提高警惕。但这建立在对说话人的足够了解。或者,是讲述者习惯用一些夸大的词语,让事件显得生动活泼以吸引倾听者,或者,是因为讲述者的技巧而本身无法客观叙述。
  或许会有人觉得,生活中是否就不需要这些刻板的“客观”,刻意为之显得太累。可是,很多时候,身边发生的误解和偏见往往正是这样的沟通引起的。
  客观,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因为新闻强调不剥夺任何一方的发言权。涉及的因素越多,越能够向真相靠拢。
  媒体的watchdog的职能我很赞成。可是,时点的选择也是产生争议。比如作者质问地震中学校”太易碎“。我觉得这是再fair不过的事。可是,是不是应该在把救灾放在第一位的时间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值得商榷了。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我认为,只有最利于好结果出现的事才应该在最正确的时点做。那个时候的当下之急应该在救人。一些不利于此目的的东西试待我们秋后算账不迟。
  最后,无所谓”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只有新闻和宣传之分。挺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内地当然需要闾丘露薇这样不在体制之内又不被排除在边缘之外的新闻人站出来开口谈论一些问题,并且她又有广阔的视野、深度的思辨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但是闾丘露薇重庆签售会的时候提出的[在川大演讲时也提到过]一个观点认为接受足够大量的信息过后独立思考能力就会提高,或者说讲接受大量资讯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等同起来,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可以成立的观点。作为新闻人自然对资讯的力量与价值有着坚定的信仰,新闻人就是把大家想要看到、需要看到的但又不能直接地看到的东西挖掘出来,呈现在大众面前。但是了解资讯并不等于进行了思索,并且这些年大家也能看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家的观点时常被错误虚假的观点蒙蔽。但是获得资讯确实是进行思考的第一步,也是媒体的职责所在。
    另外一点就是在那场签售会的问答中,感觉闾丘露薇小姐对内地的社会问题的尖锐程度认识是不够的,当然如果要求闾丘露薇小姐对内地社会问题的了解程度达到内地居民的程度也可以说是一种苛求。内地也需要有闾丘露薇这样的新闻人,我们面临着体制经济的困境与压力,但是路必须要走下去,民主制度健全、公平与自由得到贯彻的社会离不开媒体这条看门狗。
    与闾丘露薇小姐一样,我也相信媒体的力量。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0:14 , Processed in 0.0483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