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54|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分东西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3-30 17: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4:3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展现中国和世界在相互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与错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2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些朋友问我   你研究生阶段的目标 是什么
      
      
      
      我想  在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经济的尽快独立累积筹码之余  在更高的层面上  我想能够拥有真正的 独立思考  的能力
      
      
      
      近几年自己内心的一大转变  是从早些年岁的只关注自己内心喜怒哀乐的变化  到现在的  更多的愿意关注宏观大环境的变化  以及我们所身处的这个社会在经历着什么样的改变
      
      尤其在决定硕士攻读传播学之后   更加改变了内心的关注点  
      
      有学者说  媒体始终要走到受众的前面    因此研究媒体  必然要具有更好的前瞻性   在渐渐地对媒体研究有涉猎之后  我对近些年最热点的研究方向-----新媒体的崛起及其影响  最感兴趣
      
      
      
      在基于这种兴趣的基础上  我也开始反思当今青年人的心态问题
      
      前不久和一个好友讨论"韩寒现象"   我们都觉得 "韩寒现象"被过度关注  反映出了社会的不成熟  
      
      我且觉得  在一个真正成熟的公民社会里  如此像韩寒一样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且有勇气说真话的人  是应该被鼓励的  而不是成为"沉默的少数"被吞没在"螺旋"里   或者被标签化为"异见分子"
      
      
      
      可以注意到的是  在杰克,凯鲁亚克的书里  我们这一代被形容为"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  可以借助新媒介  成为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  继而发出一些不同的声音  因为这个时代本就应该是不同声音的共振
      
      其实谁也没有权利去批评年轻人  或者年轻人的功利性  因为如果我们不去适应这样的社会  首先就没有办法让自己独立起来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  人们以方面在批评年轻人的过度自我和缺乏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却又不能为这"垮掉的一代"创造一个培养责任感的社会环境  
      
      
      
      
      
      对书中闾丘露薇的一个观点印象深刻  她说  很多从苦日子打拼过来的中年人和老年人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  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  正是因为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环境  每一代人的要求也就不同  年轻一代的新要求  让到政府是时候检讨过去的教育  经济和房屋等政策
      
      而我们在这个时代  恰恰最需要的是  有勇气说真话的人  而在说真话之前  首先必须要具有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地造就一个"公民社会"  而没有公民的社会  是无法成为一个公民社会的
      
      
      
      韩寒们所做的  只不过是在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  而没有一个社会是可以依靠一个公民  或者几个公民运行的 也就是说  韩寒有再大的影响力  他也只不过是在影响着自己以及喜欢听他说的一些人
      
      而只有每个人都能够真正把自己当成社会的公民 那么所有的个体  才能构成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
      
      
      
      
      
      我极其愿意 并且期盼能够早成为那些不沉默的少数人之前  尽快让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能够在基于常识和是非  而不是好恶 来做出自己的判断
      
      在我看来  这样的人的可贵之处在于 他们关注的不是自己  不是特别浮夸虚无的东西  而是别人的苦痛 这样原来越多的人能够意识到  当自己愿意为别人说话的时候  也会有人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为自己说话  也能为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争取公平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慈悲  我觉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书摘
      
      1、        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区别:
      根据一些问题来判断:例如:如果全球化无法避免,首先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为跨国公司利益服务?
      关于经济问题,你需要选择自己是否认同“控制通货膨胀比控制失业更重要?”
      在社会价值问题上,涉及到女性是否有权力堕胎等等
      根据问题的答案,最终分出了四个坐标位置,
      第一象限(经济右,政治右):希特勒,撒切尔夫人,布什,布莱尔
      第二象限(经济左,政治右):斯大林,萨达姆。教皇本笃十四世
      第三象限(经济左,政治左):甘地,曼德拉
      第四象限(经济右,政治左):弗里德曼,哈耶克
      在中国自由意味着右,保守意味着左。
      
      2、        做人不能太CNN。
      3、        中国傲慢论
      4、        事实上,新闻缺确实是一个需要一点信念来坚持的行业,但是理想主义的坚持,并不代表不坚持捍卫自己的基本权益。媒体人只有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拥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其实这样的人文情怀从来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当新闻记者因为环境而变成了“新闻民工”的时候,人文情怀只不过是一种奢谈
      5、        曾经觉得,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虽然真话不能够全说,但是只要坚持不说假话,已经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曾经觉得,只要用专业的手法、敬业的精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已经算是尽到自己的则热。但是现在,当我不断反省自己的时候,我问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我合格吗?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为何不能在不说假话的同时,多说一些真话呢?做公民的底线,还有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职业底线,是不是应该随着时间而不断提高,而不是后退,我们渴望看到社会的进步,但是自己有做了多少呢?
      6、        我不能要求别人,但是可以要求自己。我想首先要好好地爱护自己,而爱自己,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形成一种独立的人格,因为只有懂得爱护自己,才会懂得如果去爱别人,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朋友,爱那些陌生人,然后,我才可以做得更多。经营好一个家庭,教育好子女,让他们拥有美好的品格,做好自己的工作,尝试用自己的坚持,让身边的人,因自己而愿意在这个浮躁的现实中反省,去维护一种道德底线。
      
      
          闾丘露薇,作为一名媒体人,有她独特而专业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都说,做记者的人因为看多了社会的黑暗面,人生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即使发生什么大事都不会引起他们内心巨大的波澜,所以其实作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其实看到的是平白而现实的文字,充斥在《不分左右》中的事件,其实从事件本身是足以引起社会的舆论,但是通过丘女士的描述,我反而觉得,嗯,,,怎么说,说平淡,又算不上,她会有一些突发的情节或者你不知道的事情去提醒你这件事的重要性或者被重视的程度,然后说负责任,这么说有对不起她那颗为国为民的心。
          说实话,我真觉得她70%像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着事件的进展,20%是带着情感去工作,10%是用超级冷静的自我审视去评判一件事,就这样。
      
          其实这本书蛮受欢迎,可以是我看多了小说对情节有要求,也读多了尖锐一针见血、热血愤青教授写的批判性文章,也习惯了报纸上的平白简单的报道,对于丘女士这种文笔有待“磨合”。总的来说,我认为如果你以后走上了媒体的路,看看丘女士的文章,也许你会记得“人文关怀”是何物。因为丘女士对“人文关怀”有很深的感情和见解。我想这短短的四个字也是中国媒体所遵循的标准之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不分东西》是一本由旧闻堆积出来的书,好在闾丘露薇写出了温故而知新的意思。奥巴马访华、抵制家乐福、汶川地震等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重新被提起,不同的是,这次你能看到,面对同一件事情,中西方媒体在报道上的差异,政府、媒体和民众在信息沟通上的不平等。而这些矛盾都来自于难以避免的偏见。
      偏见如何产生?作者认为是来源于给自己预设的立场,立场一设立,就相当于事先划分好了派系,看到对面来人,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对于同一个事件,中西方媒体拥有着两套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自然就形成两个立场,任何一方都热衷于在自己的舞台上想唱就唱,我说在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是这样这样,你说在我们民主的资本主义应该是那样那样。其实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没听谁的理。
      对于这种鸡同鸭讲的困境,书中提供了解决方案,遇事应以是非为先,立场在后,用开放的心态获取更多的资讯。
      此话说来简单,但是真的要实现,估计跟做物理题目一样,要在理想状态下才可行。首先,政府应该更注重公共外交,应该明白媒体监督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媒体自身要有骨气,不做政府的宣传办,要有做新闻的勇气;最后,普通百姓要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为他人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写完这三点,我想,这恐怕只能交给火星人来完成了吧。
      要减少偏见,价值观很重要,政府的价值观尤其重要。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更何况13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每天都会冒出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事件。从这些事件的处理上看,这个有着五千年底蕴的政府应该是地球上是最不了解媒体的物种。出了事,他们只会一招,瞒着。一旦走漏风声,他们就向媒体施压,简而言之就是不让报,谁报谁倒霉。他们厌恶“负面新闻”,因为这会给他们的辉煌政绩抹黑。哪怕农民工过年回家真的是一票难求,哪怕油价物价房价猛涨真的只有收入不涨,官媒里依旧是一片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电视新闻里的百姓永远幸福得跟花儿一样,恨不得跪下来拜谢皇恩浩荡。
      这招在国内好用,放之四海就玩不转了。西方媒体打娘胎里出来就不是政府的玩物,可我们政府多年来只学会了怎么对媒体颐指气使,却从来没想过要和媒体平起平坐,用训儿子的办法对待邻居,情理上也讲不通。作家冉云飞对比过两个例子,小布什被人扔鞋后的反应是,我要是想办法接住那只鞋子就好了;温总理遭遇同样的状况后,则是义正言辞地说,这种卑鄙的技俩永远也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同一事件,两种反应。两国政府的价值观,可见一斑。不论孰是孰非,对话,总是要好过对抗的。
      在可行的范围内,媒体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大家从对抗走向对话,对百姓,对政府,对别人的政府,都应该这样。作为一名优秀记者,闾丘露薇在书中多次阐述了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深受西方新闻教育的她,主张重新闻,轻宣传。咱们年轻一代的记者在学校里同样深受西方新闻理念影响,满怀理想步入媒体,却发现原来现实中的媒体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没有公务员编制的市政府宣传办。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一直无用武之地的新闻理想逐渐被一套娴熟的宣传本领代替。内地媒体不比香港媒体,一个只准姓共,一个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书中对媒体的思考,放在内地似乎有些水土不服。
      有了政府和媒体的共同努力,百姓也应该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这话说得有点无奈,的确,需要人自觉的事情,总是很难实现。
      有人就是爱用远光灯照你氙气大灯照你,以为自己是太阳公公,其实充其量就是个公公;有人勤于遛狗就是为了让狗享受抬起后腿那一刻的恣意盎然,为他人无私奉献踩狗屎运的机会。无论多么密集动人的道德教育,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让你想上去扇他巴掌的。
      但是真的遇到让你不满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一位政府官员私下说,任何文明行为的养成,都必须从强制开始。《不分东西》里有一段话,表达了不同的意思:“一个社会,如果只有少数人具备公民意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可能会非常痛苦,因为绝大部分的人,无法理解他们的不满,甚至会觉得他们的声音太过刺耳。但是很快,当有些人发现自己的权利遭到侵犯的事实,他们会感谢这些人的存在,这个时候,他们可能继续保持沉默,但是他们不会再批评这些少数人。当越来越多的人的权利遭到损害之后,保持沉默的人如果再不发声,那么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境遇是不会改变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早就听说过闾丘露薇,知道她的勇敢与敏锐,但是第一次看闾丘露薇的书,感受到了这个资深女媒体人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触觉和对新闻内容的深刻、细微地分析与理解。于是不禁感慨,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自己知道的实在太少,而对于已经知道的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又是那么浅薄。
              现在回到这本书的本身,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用测试视力的符号的方向突出了书地名字:《不分东西》。简单,有创意,又与书本身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契合:偏见有东有西,真相就在细节中。而这一句话也是我看整本书时一直抱有的想法。
      
                                从记述到思考
      
           一个记者,学会从记述到思考,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记者的职业要求他们在报道的时候要尽量保持中立,不应该加上记者自己的观点。可是如果记者只是这样做,那就永远缺少了对于事物的主观认识,永远只是一台描述事件的机器而不是一个鲜活的人。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要中立要真实要没有偏见,很对,但是也不能没有我们自己的思考。“我所能够做的,就是在报道的时候,选择独到的角度,让自己从单纯的记述当中能够提升到观察的层面。”观察和记述显然是不同的。记述只是将事件记录叙述下来,而观察是在运用自己的职业累积的同时,加以自己独到的认识与感受,用思辨的方式来报道新闻。
              “让自己从一个记述者,努力成为一个愿意思考的人。”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新闻工作者,适用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更适用于每一个人。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中国的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对于学习本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不是对于知识的渴求与运用。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没有积极的发言,没有热烈的讨论,除了手机、睡觉、逃课,就只剩下一具具坐在那里学习却没有思考的行尸走肉。大学,顾名思义是学习的地方,但是当这种学习变成一种机械的为了完成考试和学业的必然途径的时候,我们如何能够保证我们的思考的位置?我们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我们学习,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思考。
      
                                 偏见的形成
      
              “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
              在这部分中作者举的美国“冒牌白宫记者”和德国两个记者将随各自的总统访华的见闻都发在Twitter上,充满了正式报道所没有的调侃、挖苦、讽刺。外国记者所受教育和文化背景,与我们这边有太大不同,他们看到的中国跟我们自己所感受理解到的自然迥异。所以,当对一个国家或一个事件缺乏了解,或者所有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层面的话,就算有机会亲身接触,也很难产生正确的判断。因为了解和认识的有限,偏见就油然而生了。
              如果说个人的偏见的影响只存在于小范围内,那么当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抱有偏见的时候,社会舆论与民众的力量将被无限放大,导致社会热闹至沸腾的可能性大增。比如书中提到的近两年热炒的“韩国事件”和06年的“星巴克风波”。当传播者带有偏见的去报道的时候,这种个人的主观性是不可取的。“观点可以不同,但是基本的是非和事实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别……越是有影响力就要越发小心。”这是作为媒体的责任问题。媒体人负责把事实真相传达给受众,受众则根据他们获得的信息作出相应的言行。媒体人所处位置的重要,要求他们要客观的做新闻。但是现实不同于理想。总会存在这种种不确定因素,就会常使媒体这块平面镜蜕变成哈哈镜,或夸大,或缩小,精确形象,极难映射。“如果媒体只是放大议题,而不带领受众一起去深入思考,那么这样的媒体依然只能够停留在做秀的层面,而不是在真正地做新闻。”
              书中讲到两个“奥巴马女郎”的时候,我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中国的“奥巴马女郎”明明是她为了自己出名而做的一场秀,她背后有一个策划团队计划了那么一出脱衣成名曲,而作者则认为她是非主动的,是“被出名”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漏洞,或者是我自己理解的错误。
              然后回到书中由“奥巴马女郎”写到的严肃新闻娱乐化的问题。在中国国民素质普遍不够高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国人更能接受一个严肃或者沉闷的新闻话题以娱乐的方式加以传播。很多新闻通过被恶搞加以传播而让更多的人了解,省级卫视用节目娱乐化来赚取收视率……媒体用这样的方式让受众知道这个新闻事件,到底是对新闻得以传播的欣喜还是新闻本身的悲哀?“娱乐化的结果是大众放弃思考,而不善于思考的人往往会丧失判断能力…严肃新闻娱乐化不单单是媒体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从记者到公民
      
              记者在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之前,首先是一个公民。我们不能因为记者拥有了这个职业而忘记了他们一直要有的公民的责任。
              书中在这一章节里首先向我们讲述了在灾难面前,因为记者这个职业的缘故,从而有更多机会看到天灾人祸带来的苦难,但也是因为记者这个职业,让他们在面对灾难的场面、悲伤的面孔的时候总要保持清醒与冷静,要把现场看到的告诉那些远离现场的人们,告诉大家这个地方需要什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当作者在战乱的阿富汗,在因为海啸而夷为平地的印度尼西亚亚齐,在汶川地震后的大地上,她首先是作为一个公民,一个人,她有公民的责任感:“采访灾难,媒体工作者却是很辛苦,有时候还充满了危险,但是不管怎样,无论承受怎样的艰苦,都是短暂的,我们都看得到结果的那一天,但是留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却要承受更长的时间。”
              最后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80后代表,“意见领袖”韩寒,并称他为一个公民的标本。作为韩寒的铁杆粉丝,我是不应该在这里带有“偏见”的,但是当我在目录看到他的时候还是激动了好几下。然而,更让我激动的是作者对于韩寒态度的转变:从认为他只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到成为他的忠实读者。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里,说真话需要勇气,而不是常识。他选择通过博客这种免费的、非商业的方式分享他的想法,从过去“一个娱乐化了的韩寒”成长为现在媒体眼中的“公共知识分子韩寒”。而韩寒所做的,只不过在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没有公民意识;而又公民意识的人,却没有大的影响力。而一个人的影响力在大也是有限的。“只有每一个人都能够先把自己做好,做好一个公民,那么所有的个体,就会构成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
             
              最后,想用书中的最后几句话与大家共勉:“作为一个媒体人,虽然走得有点累,但是很多时候,幸福和满足感也恰恰来自这份职业,以及所处的这个时代。”
              “所以,走好,记得路上相互取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看书的效率真的是越来越低了,好像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给自己定个目标吧,一个月看一本,实在不行的话,那至少每天都要看上几页。Fighting
      
      这段时间,看的是闾丘露薇的《不分东西》。还是老话,有赞同的,也有不认可的。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杂七杂八的胡思乱想的小笔记。
      
      一、偏见的形成
      
      1、  偏见是怎样来的
      
      某XXXX电视剧被翻拍,随后,“糟蹋经典”,“主角太丑”、“原版无法超越”,各种拍砖之声四起。为什么?因为旧有印象深刻,已牢牢占据你大脑。偏见,产生于先入为主。
      
      老师对全班学生说,XX同学上课迟到,睡懒觉,开小差,是不良学生,将来肯定考不上大学;老人对小孩说,隔壁XX爱打架,玩游戏,是个坏孩子,以后肯定没出息,你不要学他。偏见,来自于传统的顽固的思想、错误的引导与教育。
      
      “我听说,她……”,“啊,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某件事情在道听途说中流转,真相在广而告之中被覆盖、扭曲。偏见,来自盲目的从众。不经筛选、分析接受到的信息,只知人云亦云,这是一种可怕却愚蠢的行为。
      
      当然,偏见还来自不同的空间差异,环境差异,文化差异。偏见,来自任何空间、时间的缝隙。偏见,来自倔强的个性,来自该死的自尊心。
      
      有时候,它也许是一种无谓的表现。
      
      总之,以上,还有以下,都是偏见之见。
      
      2、  左右之争
      
      不分东西,自然,没有左右。
      
      反义词这种东西,都依赖参照物,不能说的太绝对,划得太明显。
      
      左也好,右也罢,只不过是条虚线,自己心里明白即好,何必摆明立场,非要与他人为伍。若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什么都无所谓。
      
      3、被滥用的民族主义
      
      其实,对我来说,被滥用的是爱。对,就是博爱了。那么容易能够给出同情与原谅。
      
      韩国,不讨厌,日本,不厌恶,我反感的只是那些细节上的缺点与肮脏。
      
      有点扯远了。
      
      关于民族主义,我觉得有些人在很多事情上,其实只是在起哄或者存在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或者说没有了自己的主见,缺少独立的思考,然后随波逐流了,你MARK一下,我也顶一下。这样做,其实也OK啦,我们不是在追求言论自由嘛。然后,偶尔集体爆发的民族情绪,让外人错认为是持久的民族主义了。
      
      但是,对于媒体来说,就必须压抑一下自己的感受了,除非你去注册一个马甲,否则,太直接表达个人观点,会出大事。
      
      特赞同书中的一句话,“如果存有敬畏心的话,越是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人,就会越发小心”。
      
      作者担心的是,如果哪天,我们社会的判断力越来越低,那将多可怕。
      
      4、  哈佛与中国学生
      
      我们要出去留学和外国人想到中国来学习的出发点,个人觉得,不大一样。
      
      为什么那么多人羡慕国外的教学模式与学习环境,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从大学出来,都说不出自己学到了什么?到最后,习惯了说这么一句话,经验还是要到社会上去学的的。连不少家长都承认,只是去拿个文凭,好像这种事情是理所当然一样。
      
      5、  “两个奥巴马女郎”
      
      “娱乐至死”。我知道,至少,我就站在那条线上,左右摇晃,左边是随性而至的肤浅,右边是死脑细胞的各种冥思苦想。
      
      我到现在还记得大学传播学课程中,“议程设置”这一个定义出现在书本中的哪个位置。可是,我又觉得很心虚。知识溜得太快,谁能介绍几本不错的传播学书本呀??
      
      6、 “港漂”的内地学生
      
      新闻其实无关技术,新闻就是关于价值。好文章,要有价值,而技巧只是表面上的东西。
      
      7、  真相背后的真相
      
      做人不能太CNN。
      
      对新闻媒体作用的定义:监督重要,还是宣传重要?事实重要,还是立场重要?是非重要,还是政治正确重要?
      
      一目了然,但又心知肚明。
      
      8、  中国需要公共外交
      
      书中说,对于中国来说,公共外交的概念,从2010年开始也流行起来,政府也明白一个国家“软实力”推销的重要性。
      
      我想说,确实,“辟谣”开始了,流行了。
      
      9、  如何向大众说“不”
      
      “不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们,乐于跟随媒体的选项,显得自己好像无所不知、关心天下大事!”在集体中你找到了安全感。但,自我的思考分析能力慢慢退化了。况且,人云亦云的东西太危险,搞不好会砸到自己的脚背。
      
      这个世界太迷惑,作为个人,我们经常不知所措,碰上“差不多”就会抓住它。所以,媒体人真的应该杜绝“差不多”新闻,把好关,让新闻还原事实。这样,至少,可以引领受众朝正确的方向涌进。(怪事,看到这一篇,突然就断了,印刷有误?)
      
      10、“做人不能太CNN”
      
      恩,很有道理。
      
      我不喜欢那些自我标榜“爱国者”的人,打着“爱国”旗号在那瞎起哄,请务必,聪明地冷静地看世界,看自己。
      
      11、 中国傲慢论
      
      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就是见不得别人比TA好,尤其是曾经被自己远远抛在后面的人。
      
      哪天,突然发现对方与自己平起平坐了,甚至自己正在被比下去,就开始紧张了。这种所谓的傲慢论,难道不是被逼急了,反咬人一口吗?
      
      如果每次交流,各方多付出几份真诚,那就能少开几次会议了。温总理所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方都太执着于“区别”二字了。
      
      12、 两个同而不同的错误
      
      蓝翔技校与军方部队关系密切,说实话,我看了此书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假新闻。为什么我就想到了《2012》中西藏在建造诺亚方舟呢?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记者的思维方式差异,不是你到这里驻地几天,几月,甚至是几年就能彻底改变的。
      
      想起在微博上转来的一条有趣的内容:
      
      遥远的泰山,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支援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有一天,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这是一首中文诗译成英文后,再由英文转译成中文的。有没有想到各种象征手法啊什么的,那原诗呢?
      
      远看泰山黑糊糊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作者:“狗肉将军”张宗昌
      
      。。。。。。。。。。。。。。。。。。。。。。。。。。。。。
      
      二、从记者到公民
      
      1、“在灾难面前”
      
      羡慕那些记者,能够去现场,帮助那些受难的群众。退一步,如果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去做一名志愿者的话,那也好。可是,只是如果呀。我有时就幻想,自己是一名英雄来着的。
      
      最是膜拜战地记者。
      
      2、“富士康,关注劳工本身”
      
      一转眼,富士康事件已过去很久,但问题的本质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时间,只是让它过去,被人们遗忘。
      
      记得当时在LN写过一篇比较生硬的舆情。
      
      3、新闻民工
      
      一杯咖啡,一本书,一支笔,几张薄纸,寻一处宁静角落,默默呆上半天,这样的生活,内心很向往。可是又怕苦思不得,怕绞尽脑汁而带来的那种压迫感。所以,我总结,我只想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真挚的感情,细腻的文字,而不是那些虚伪的东西。承认吧,这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为“懒”找借口。
      
      在LN工作的半年时间里,虽然登报的机会不多,可是那段时间,真的逼自己写过不少东西,舆情信息,各种总结,先进事例,等等。那些文字,虽生硬,甚至有些夸张,不真实,但都是自己杀死很多脑细胞而换来的。我想,那时的自己太过拘谨,如果放开一些,将会学到更多。
      
      时光再往前移一下,在YQ做内刊的时候,恐怕那时的自己可以用六神无主却假装一切都OK来形容吧,哈哈。不过,当同事拿来彩印的内刊模本的时候,真的很开心呀,那是属于我自己的纪念品呀。
      
      现在呢,正在逐渐生锈吧。
      
      然后,总是发现别人在努力。
      
      哎~~~~
      
      4、“驻华记者”
      
      ————
      
      5、外国记者写中国
      
      ————
      
      6、我是香港人
      
      我发现我对那些大城市,没有多大好感。至于香港,只是感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旅游、因为度蜜月、因为购物而去了那里。如果要说那里有哪些是吸引自己的,应该是对人权的尊重、对自由的追求了吧。很想参加那种街头示威与游行,嘿嘿。。
      
      7、台湾媒体的政治选择
      
      公民政治,超级羡慕哎,不过在这里我们也就只能当个微乎其微的小P民了。神马选举权,都是floating clouds。
      
      “对于媒体来说,需要扮演在野党的角色,这样才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哎,不被和谐、不成WM党就已经不错了,怎敢对执政党挑刺啊,想被取缔吗?????
      
      8、韩寒,一个公民的标本
      
      作者认为,以韩寒的影响力来说,不需要办一份杂志,他只需要有一个说话的地方就可以了,他的博客完全能够承担这样的功能。可是,博客也好,微博也好,随时都会被和谐哎。幸好,大家都习惯蹲点,在没有被和谐之前,先截个图。
      
      不管是“被娱乐化了的韩寒”,还是“公知韩寒”,我都无条件支持。因为,就如微博一样,你本想微个心情,可是你觉得太过矫情了,但是过后你就欣喜地发现原来还有“转发”这一回事。呃~~这么说,不是很隐喻吧,嘿嘿!
      
      ————————————————————
      
      开头说,一个月读一本书的计划,破灭。这本书,不知道经历了几个月,在这么多空闲的日子里,差点被遗忘。
      
      这浮躁的内心,什么时候才能够静下来。喜欢与书相关的人。
      
      (时刻带着一种敬畏去生活工作,对待自己的职业,对待周围的人,对待真相。不仅仅是媒体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必须这样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免俗的,除了豆瓣外,也混在微博和人人。那天在人人看到一个好友分享的日志,题目叫《此是个辟谣贴,谣言滚粗》。里面列举了在人人传播程度极高的几条状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就只复制粘贴过来一个吧。
      
      谣言:时至昨日中国刑警学院95级缉毒班全部牺牲,向他们致敬!
      
      解读:中国刑警学院99年才开设禁毒学专业,不解释。
      
      你说辟个谣多简单,百度google一下,谣言不攻自破。我一直觉得比较讽刺的是,据说混人人绝大多数是大学生,连个基本考证的精神都没有。然后羞愧地表示,我也没有。
      
      所以在看《不分东西》时,我最佩服闾丘露薇的一点就是,在各种抓眼球的新闻出现时,她能够忍住立即传播八卦的冲动,而是去查找相关新闻及消息来源,等确定了才去传播。
      
      要说做到这一点有多难呢。人的天性都喜欢八卦,尤其是女人。而大多数的新闻消息都是抓人眼球的,能马上激发人的八卦欲的。而且现在在微博和人人,要转发分享更容易了,鼠标一点就成了。前几天我就刚转发了一条网友COSPLAY郭敬明的微博,幸好后来我特意去翻了真身的郭敬明的微博,才发现是COSPLAY。不过作为未来的新闻行业从业者,这样的反应还是太慢了。
      
      扯远了。其实《不分东西》讲的不是辟谣,而是偏见。偏见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人都有爱憎,没有也不称之为人了。然而闾丘露薇所从事的记者行业,所秉承的核心理念,则就是客观。许多报道,因为各种原因,大量的事实与细节无法展现在读者面前,有意无意间,读者的价值判断就被引导了。而去除偏见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还原事实与细节。所以闾丘露薇对许多新闻事件都做了考证,还原了其本来面目。
      
      看书的时候,我一个最深的感触就是,在墙内呆久了,会以为墙内就是整个世界。大学以前是被洗脑过来,现在稍稍反抗了下,还以为自己挺了不起的。然而现在发现,能接触到的,其实都还是墙内的东西。在各种新闻还有文化产品的轰炸下,还以为中国和西方已经步入了和平友好时代,看了书才知道,原来老外对我们都还是充满了敌意。所谓的和平友好,不过是摆上了台面的东西。当然,一方面是对中国不了解,但是更多的,仍是意识形态在作怪,这就是偏见。
      
      面对西方的敌意,我们有一种东西很容易被煽动,那就是民族主义。闾丘露薇提到的08年奥运火炬传递事件,当时我在读高一。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事件有关的视频,有同学把矿泉水瓶砸到了屏幕上。后来学校里面也出现了抵制呼吁。你别说,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感觉还是挺好的,大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深深地感到骄傲自豪。
      
      民族主义这种东西也不能说不好,爱国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关键就在于,由于我们太容易被煽动了,所以很容易被媒体或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了。民族主义极端到了地步,就成了地域主义,像前不久的香港和大陆之争,因为对事情一知半解,我也没有站队,但我有点好奇,这里面是不是有煽动的成分在里面?
      
      作为一个新闻学子,有时候感觉自己的身份蛮尴尬的。因为现在报道上某些事件上,的确有些媒体,其实也不是扭曲事实,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夸大某方面的细节。当事实真相被发现后,媒体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说什么下作无底线的。
      
      这就是新闻工作者的尴尬。一方面许多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是怀抱一种理想的,想要以一己之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为此牺牲了很多。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报纸的发行率电视台的收视率都要考虑在内。而且有时候,如果你按真实情况报道一件事,反而不会引起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如何两全,实在是个难题。
      
      读完整本书,我自己暗暗下了个决心,下次再看到什么爆炸性的新闻,第一件要做的,是求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读一本书,闾丘露薇的《不分东西》。初拿到这本书,简略翻看了一下,刚开始我以为和之前买的梁文道的《常识》很像,是那种针对社会现状,专栏式的文体,饱含作者的“偏见”。终于很闲下来了,最近在很认真地翻看这本书,其实把它和《常识》相加以比较实在有些贬低这本书,因为写的非常好,《常识》是本买了没怎么看的书,而《不分东西》读起来很有兴趣,愿意与人分享。
      
      其实读着读着,发现了许多自己原来很困惑的东西,也是很多别的人同样困惑的。
      
      有些想做笔记--------
      
      美国的汉学家林培瑞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这样谈论他眼中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这15年来,我观察的主要是到美国来的中国学生和研究生。大致上说,他们与历代的年轻中国知识分子不同,他们不谈社会理想,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愿意接受中国不民主和中国社会贫富悬殊的状况,愿意认同那种(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我的确感到失望。”
      
      他们惊讶于中国网民的力量,竟可以大到对一家庞大的商业机构产生压力。于是他们更加关心,中国网民的力量是否可以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
      
      ---------------------------------------------------------------------------------------
      
      突然想到身边发生的事,其实网民真正能干什么呢,无非是在网络虚拟的世界对看不惯的事情拿来骂骂,实际生活中什么也没做,是个胆小的屁民,舆论啊舆论,其实有些人是不怕你的。
      
      还有就是,对于一个比较黑暗的事情,选择加入还是逃离,也是一种态度。想到蒋方舟写的关于大学学生会的事情,联系我身边同学,某人的院学生会属于“福利”特别好的组织,几乎奖学金不需要评比,学生会内部人员瓜分,还有保研推优什么的,会在平常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给内定了,简直和某某很像么。他现在回想起来只是觉得后悔怎么自己在大学时就没有混个官当当,然后自己不用这么委屈。或许没能力改变,我可以对自己做的是不要和他们混在一起,像陈丹青和他的导师绝交了。
      
      其实力量真的很小,或许什么也不会发生,但是我的精神是不同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一看到这本书的简评,我就被它吸引住了,确切的说,是被它的写作题材吸引了。这本书每一章以一个新闻事件开头,通过对这些新闻事件的进一步阐释来引出对深层问题的思考。对于我这种爱看故事的人来说,的确是具有吸引力。
         本书作者是一名记者,所以他在书中以一个媒体人的角度来剖析新闻。书名是“不分东西”,作者想表达的就是偏见的产生是不分东西方的。因为每个人掌握的信息量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还有先入为主的立场,这些都阻碍了人们的互相理解,产生了偏见。作者在书中选取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把不同报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展现到了我们的面前。书中还有很多作者在各地采访、学习的经历,通过对自己经历的描述,使我们对各地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差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从而是我们对偏见的产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偏见的产生作解释,这只能算一部分内容。更深层的便是作者关于媒体和媒体人的思考。这种思考贯穿全书。关于媒体的思考,作者着重写了媒体与政府以及公众之间的关系。关于媒体与政府,书中“记者扮演的角色,就是要比政府更快更早地发现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即西方强调的媒体应该是“看门狗”,而不是“宣传器”。更重要的是媒体与公众的关系。一些媒体垄断信息,愚弄大众,一些媒体利用敏感问题刺激大众。作者认为,媒体应该给大众提供全方位、大容量、未经筛选的信息,以此来启蒙大众思考。媒体不能靠迎合大众来获益,更不能煽动、操纵大众。关于媒体人,作者特别强调媒体人应该核实事实,不能不加核实的报道。以后看报道的时候得注意了,“据称”“据报道”这些词不能一看到就深信不疑了。
         作者在书的最后表达了自己对公民社会的向往,即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不受拘束地表达自己想法的社会。这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人们不论教育程度如何,对社会的问题总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大多人的想法只停留在抱怨阶段。一方面,政府没有完善的吸纳公众想法的渠道。另一方面,人们不敢表达。更恐怖的是,人们逐渐没有了要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了,不管是农民还是大学生。他们只会在自己的生存被威胁时,才会发出自己的呐喊,而这个呐喊,也往往只是真正的呐喊。
         但我们这一代人,处在网络兴起的时代,接触到了微博等新的平台,可以接触到经典的思想和世界的新思想。中国的公民社会的梦想,可能就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所以,任重而道远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2-10-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当下中国新闻至少存在三大毛病:一是过于注重新闻的宣传效用;二是标题党横行,娱乐至死;三是主观色彩浓厚,喜欢与民怨、民愤站在一起。
      闾丘露薇曾在《软文,会把新闻挤走吗?》中指出,“软文是把广告还有宣传,包装成新闻报道,利用新闻在读者或者观众心中还存在的一点公信力,建立正面形象。”在台湾,这一类软文被称为“业配新闻”,依这个标准而言,大陆不少新闻都可以称得上这种软文。一方面是商业的侵入,在网上看到的博文,说保利这个房地产公司倒是招了不少新闻学院的学生,翻开报纸,你所看到的房地产板块、汽车板块,基本都属于宣传的软文。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新闻宣传是党的喉舌”的习惯思维,却在有意无意间片面理解成为新闻宣传和控制是某部门之能事、某利益团体之权力,最终演变成“你是替党说话”的闹剧。
      抛开利益的纷争,新闻依然不能避免媚俗的趋势。这种媚俗一方面体现在“娱乐至死”的表现,一方面表现在假意的民意上。以前我一直以为在沿海看凤凰卫视是一种幸运,直到遇到陈水扁丑闻,连续滚动播出有关新闻,直到让人反胃,近年来更有愈演愈烈之感,搞一个“五都大选”还以为是全球大选。这种过度的信息量冲击着人们,使人无思考的余地。至于其他媒体的标题党和娱乐化就不在此赘述了。同时,我们常以为媒体作为监督权力的工具,而某种程度上,新闻记者却常假以民意来煽动民愤、民怨,中国的仇富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记者的功劳,当然,这些人也并不像他们标榜的那么爱民(贫)。
      当然,以上更多的是记者的软环境。作为新闻记者自身,依然还需要克服自身的主观意识和思维惰性。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这一名言既显示了新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新闻的主观性。新闻,要求的只是在现场。作为闾丘露薇的同事,卢宇光在莫斯科人质事件中由于勇敢的冲在前线报道,一下子就实现了从特约记者到记者再到首席记者的三级跳。同样闾丘露薇被人们所熟知也正是由于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的勇敢,赢得了“战地玫瑰”的称号。这种在现场的报道不仅增加了真实性,也很有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记者总是会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到现场之后,由于时效性的要求记者更多的是需要官方的协助,即便是采访到当事人,也由于自身经历,或多或少带着这样或那样的评价。正如闾丘露薇所言,“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同时,闾丘露薇在文中提到的“急就章”估计也是每一个文字工作者的通病。闾丘露薇说自己关于阿富汗的采访手记,只用了十天的时间,而关于伊拉克的那本,也就是花了一个月。这么快的写手,除了自身亲历,更重要的是作为记者,本身就占有非常的资料。作为文字工作者,有时候感觉不是没有材料,而是材料太多了。然而单纯的将这些材料罗列,或许很容易组合成一篇、十篇文章,但是你只是在说大家都会说的话,真正一篇有思想活力的文章则必须经过自我的思辨。这需要的不仅是克服自己的惰性,更需要的是持续的文字和思想锻炼,当你觉得自己在和自己打架的时候,修炼才刚刚开始。或许也有一天,你也会感同身受,“原来文字是可以进步的,思辨能力也是可以进步的。”
      闾丘露薇从记者升为咨询台总监,《不分东西》的出版或许也似乎预示着“战地玫瑰“的转型:从记述到观察,“利用自己的职业积累,迅速发现新闻里面最重要的那些点,也能够体现出自己新闻报道的独到一面。”闾丘露薇说这个作品叫《不分东西》,“是想尝试告诉大家,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我忽的想起佛家的教训,平湖镜月,照见万物。一个人有多大的包容心,才能不偏不倚的照见万物?
      新闻,要有真实,要有资讯,更要有理性,有包容。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0:22 , Processed in 0.0565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