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大道说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座城池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看完一本书,有些时候你会忘了自己看过什么,甚至连大意、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有时候都总结不出来。韩寒的这本书,用一种看起来荒诞的生活荒诞的视角看待了原本很苍白很狗血的现实。
      可是在这些现实中,不免还是看到生活中的难以磨灭的吸引人继续活下去并且获得更精彩的东西。书中的主人公的女朋友C的单纯,“我来那个了”“电视上都是蓝色的”,不禁让我心中一喜。被她的单纯所深深吸引,如果我是男性,那么我一定也会喜欢那样的女生,青涩、可爱更有勇敢,和主人公一起“过夜”,让他对她负责,在电线杆上写上大笨蛋,多么可爱!甚至在最后当一座城池陷入混乱的时候,主人公借着这个机会给她打了电话,如此看来在他心中,她一定存在着相当的位置。
     “我觉得,面对这么喜欢我的一个人,我必须不喜欢她,要不就太不偶像了”这深深地触动了我,如此相似,我们往往不会爱上爱我们的人,因为如此的姿态才会让我们获得自尊与如此带来不可撼动的安全感。而一当发现当初那个号码再也打不通的时候,那种失落和反差,瞬间就会提醒自己,原来一切都是一个人的事情。
      因此在充满各种荒诞的一座城中,还是有那么些东西让我们始终值得守候和坚持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就觉得这文章很讽刺:后面的车把宝马撞进坑里了,大家欢呼雀跃;赶着前面的人去看,人山人海的,结果就是着火了,自行车丢了就去吓小偷;小旅馆的钟至少比大饭店的气派……
    还很搞笑:开车把自己开吐了;电风扇的摇头按下去,大家对着电风扇直摇头……
    韩寒的文章有韩寒的特色,有些东西我很赞同。但有些东西似乎就不是那么有道理了。总之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把《一座城池》看完了,或许现实生活在作者眼中就是这么的荒诞,灾难会毫无征兆的发生,对时空感的怀疑一直存在,对于曾经的人除了记忆没有感情,日子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张推着一张过……下一刻也许有转机也许更糟也许只是无聊的痛痒……不痛快的荒诞不彻底的质疑。或许值得评说但我不喜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池。笔锋犀利,不错的书。韩寒写的很真实,看了意气风发。叔说:"义演也要出场费的,你没当过歌星吗?"
  
  我说:"怕什么,风头早过去了。你以为咱们警察真那么关心破案啊,大部分案子都是顺便破的,比如说抓住一个街上偷东西的,结果审出来杀了人。一般杀人的案子都是这么破的。"
  
  警官说:"按照你的表现,你估计要拘留十五天,食宿费按照每天两百来算,就是三千,然后管理费是两百,教育费是一千,总共四千二左右。"
  我惊讶道:"这么贵,怎么比罚款还贵!"
  警官说:"这没有办法,我们这里就是这么规定的。"
  我说:"那拘留有没有什么优惠?"
  警官说:"这我要打个电话问一下领导。"
  警官说着就打了一个电话,几句后挂了,对我说:"这个活动的优惠不是很多,因为毕竟是你要吃住十五天,这些都是成本,按照前台价格,可以给你八折,管理费我们可以不收,但是教育费不能便宜。"
  我问:"为什么教育费不能便宜?"
  我签完了字。
  警官不耐烦地说:"废话,你见过学费能打折的吗?"
  
  
  
  医生说:"我们这里的医生都很有医德的。如果来的人已经不能讲话了,肯定三分钟里就过来了;不能站着的,大概五分钟到;像你这种还能站着讲话的,等一等又何妨呢,就当在等救护车吧。"
  
  
  
  群众们心急如焚啊。的确是,作为一个人,一辈子能看到几次消防车灭火啊。
  果然,楼下开始有抱怨了:"这消防车怎么还不来,再不来,这火灭了怎么办?"
  
  
  
  这是一场人类和时间的较量,也是一场人类和大自然的较量,我们的消防官兵们必须争分夺秒,晚一步,火就自己灭了-我仿佛都能听到大家的心跳。
  
  
  
   这人(王超)在进大学之前充满了追求,现在也是充满了追求,只是两者稍微有点区别。在高中的时候,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飞机驾驶员,后来考到工业大学的地质勘探专业,传来传去,他的高中同学都以为他将要去挖煤。这和理想绝对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在大学里经过了三年,现在的追求要比原来多很多:宣传部的部长、文艺部的部花、模特队的队宝、垒球队的主力、新开快餐店的实习小妹、学校礼品店的服务员…都是他的追求对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背景很长……
          晚上,和朋友短信聊天。起因是梵高的向日葵。她讲起,本来想买封面是梵高的向日葵的笔记本,但是它太大了。我回复,很喜欢梵高的画,特别喜欢。
          朋友:“……学类型片的时候说故事原型的在创造,当时理解但是现在才明白这是个很棒的技术,就像哈利在五年级考了一年级学的让东西飞起来的咒语。”
          我:“我喜欢前几部,但又不是很清楚从哪里开始就不那么喜欢了,也许是从《火焰杯》开始,爱情滋生,人也长大了,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要顾虑的太多。自己也长大了。我甚至现在都还没看最后一部,也没看电影。说起来真怀念迷HP那时候,第五部中文上架的时候,一帮人大中午放学后还跑文轩去,又没钱买。”
          朋友:“我也觉得从那个时候开始那本书变了,但是还是挺喜欢的,好像没有别的书能让我这么激动。那天和另外几个人怎么也想不起来魁地奇里面有个球叫什么了,后来想起是鬼飞球,高兴得像片子剪好了一样。”
          我:“我觉得罗琳的主题有问题,本来可以超越《指环王》。《指环王》就是另一个世界,现实生活中很多无法解决又让人伤感的问题都被很妙地淡化了。那么有趣的虚构世界可惜后来被毁了。不过也实在难免,不能阻止他们长大。那些童年错过HP的人很可怜,那些小时候看过却不迷的人很可悲。”
          还聊到泛滥成灾的穿越偶像婚姻之类的小说,朋友:“嗯,他们的规则很奇怪,读者没精力看人物塑造,就想看意淫的剧情……”
          我:“我刚刚随手把《一座城池》抽出来看了几页,对韩寒的搞笑好像有点不一样的理解了。突然感觉他很像一个认识的人,十分像。”
          朋友:“我比较喜欢《百年孤独》的幽默。”
          朋友:“我看过他的短篇小说集,没有《百年孤独》那么好看,但是有那种神韵了。”
          我:“开始相信他会写出传世之作了。”
         
          啰嗦了如此之多,主要目的在于提醒注意一点,以上对话所涉及的那些人物、作品、时期,梵高被认为是疯子,《哈利波特》《指环王》《百年孤独》都是幻想小说的经典大作,更年轻的时候无知却快乐。所有这些的共同点在于,非现实。因而带有一种歇斯底里的意味。这种歇斯底里为艺术家所经常表现,尤其是现代派,突出的比如达利、毕加索。王小波也属于这一类。
         
          只先后看过韩寒的《三重门》《一座城池》,印象都不深,可以换句话说,也就是,给的评价并没有多高,几乎没有被触动。他的形象构成反而更多的是来自舆论和媒体,印象中,不过是一个大肆叫嚣种种不满、轻蔑的年轻人,智慧得到哪去?这种人才能激起整个社会的轩然大波,集结党羽。合情合理。韩寒的价值在这种肤浅的表面轰动之中被低估了。
          《三重门》很容易被理解成主要反映一个叛逆少年对教育体制的反抗之类——很久之前,没有仔细看,好像大家都这么解读。《一座城池》,就记得很搞笑了,几乎是一本《笑话大全》。
          这次深夜重读《一座城池》却有了重大发现。
          韩寒自己把《一座城池》形容为“一部快速而缓慢幽默着忧伤的小说”。
          先说主题,因为重点想要讨论的不是这个。如上文所言,这个主题在各种形式的艺术里很常见,却难以概括,表现不好,因为这个主题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想了想,决定选取这个词——归属感。少数人找不到生活的归属感,好像从来没有醒来,真正的生活过。原因大概错综复杂,没有人能说清吧。难道真的是生活本身的问题,还是说其实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说,生活,对于每个人都应该是适合的,没有“火星人”一说——没错,他们与大众确乎差异明显——然而明摆着,大家都是地球人,这种流离失所之感是否仅仅是因为很难找到一种能使他们产生归属感的东西,终其一生也枉费,所以进而否定了生活?
          没有生活的归属感,只能歇斯底里。
          我们来看看语言风格,这就是我想提出来的,正是韩寒的价值之突出所在。
          这里很奇怪,比如音乐,存在古典、摇滚、电子、蓝调、流行等等众多风格之分,味道各异;再比如美术,也有古典、印象、现代、涂鸦、漫画等等的划分。很多艺术类别在表现上都分成各有千秋的许多风格,然而在文学上,这种区分很模糊,甚至少得可怜,比较突出的大概也就古典、传统、意识流、嬉皮、诗体语言——如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这些了吧,即便仔细寻找也能发现一些颇具特色的表达方式,但大体都很难造成强烈的冲击感。而体裁的不同,起不了明显作用,“秋风萧瑟”可以出现在小说、戏剧、散文、诗歌,任何文学体裁里面,它们并不带来不同的语言风格,仅仅是视觉和内容的区别。
          当然,在语言创新方面,文学不同于其他视觉、听觉的艺术,由于自身的原因,必然受到更多的限制,难以有所突破。
          “今天,我很难过。”
          “阴沉沉的天,像一块用旧了的肮脏抹布,使我本就沮丧的心更加难过,透不过气来。”
          “该死的天,该死的黑烟呛死人,该死的菜市场吵得我头皮发麻,市井小民的俗气卑劣也叫我受不了啦。”
          这就是三种不同的说话方式,聊以窥见一斑,也许作为例证而言不充分,只能敬请原谅我的笨拙了。
          无论刻意为之,抑或仅仅出于下意识的习性,我觉得韩寒在提供一种新的语言风格,那就是往死里搞笑,笑死人不偿命。搞笑并非难事,然而要做到把整个故事当一个很长很长的笑话来讲,而且不是笼统的黑色幽默,要求在每一处细节也不失笑点,这就需要极为天才了。
          这显而易见是一种个性、好笑、癫狂、疼痛的风格,一种艺术,将文学的美感扩大化了。韩寒精于此道。可以设想,倘若他放弃这种讲诉方式,未必就比别人更擅长写故事。好比文学界的达利,以怪诞表现怪诞。
          这种歇斯底里的搞笑,正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而这个主题的其他作品绝大多数仍然依赖着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细节描写的传统方式来体现。推而广之,是不是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精挑细选一种最贴切的语言和形式,而不单单局限于通过内容本身来体现?
          当然,一种风格的横空出世大概不可能仅凭一人之力——灵光乍现,这种荒诞嬉皮的语言由来已久,并且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一切以娱乐大众为宗旨,很多搞笑是空洞无物而拙劣的,这种讨人喜欢的手段似乎已经露出用滥了的端倪。
          我曾经觉得,王小波在这方面的造诣也许无人能超越,现今看来,韩寒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了。《一座城池》的风格是王小波的后现代版,文字更加粗陋,情节更加荒唐,更加爆笑,相比之下,王小波唯一的优势似乎就只剩下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了。
          这种怪诞的风格,才是符合现实的,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面对这荒唐的世界还能抱以别种态度吗?
          最后还想扯一扯故事的结尾。“你是害怕了吗,还是别的什么?”全书就此戛然而止。余音绕梁。出奇制胜。小说一开始导致整个事件的那个人到底死没死最终也没有交代,也不展开人物的命运,其实,这些并不重要,无论发生怎样的后果,除了对于个人的意义以外,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怪诞不会就此终止。而怪诞是小说的唯一主题,其他的都可以被忽略。他进行到这里,写下了最想说的一句话,再往后只能是添油加醋,这是他的聪明之处。
          这种没有结局的结局,将故事本身淡化到最不起眼的地位,而将读者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语言的铺展过程,将主题烘托得淋漓尽致。
          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把情节抬到了阅读的最高目的。一如朋友所说“好故事应该只有一种结局。”人物性格决定了其在面临一种危局时将作出怎样的选择,这两个条件叙述得很充分的话,结局就是水到渠成的。譬如,《时时刻刻》里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弗吉妮亚.伍尔芙构思《戴洛维夫人》时神经质地叨念:“她将死掉,她将死掉。”
         
          给评分的时候,甚至自己都没有预想到会给出四颗星如此之高的评价。之所以扣掉一颗星,是因为觉得这本书本来可以写得更好,而并非针对他的能力。有些书,只给了三星,却已经达到上限,即使让作者再努把力,也不可能把它修改得更好,这就是它的命了,这样的作者资质平平。
          王小波留下了《黄金时代》,如果韩寒将来写出一本文学界的“黄金地带”的传世之作也并非不可期待的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一座城池》是韩寒迄今最满意的一部作品
  
  直至今天才发现,《一座城池》是对我意义最大的一本书
  
  这本书在刚上架的时候我就买来看了、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盆腔炎和老处女的故事
  
  同桌的跳楼、盆腔炎的悲伤、老处女散播的流言
  
  记忆犹新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一些关于自己的流言、
  
  让我又回头看了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深刻的几章
  
  从同桌的出现、到最后发现老处女流产
  
  现在想想书里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不知道是说自己命运戏剧化还是说书里的情节太过逼真
  
  面对流言蜚语、我选择保持缄默
  
  因为我相信有一天我会是一份礼物
  
  即使我已经不是处女、但我至始至终自尊自爱自强
  
  面对好友的盘问、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她每天跟我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她最了解我
  
  她比我还要费解那些流言蜚语是怎么出来的
  
  我选择沉默、在工作时间在网上找来这本书又看了看
  
  发现有很多我曾经忽略的东西、现在对我来说很重要
  
  莫非是孔子说的 学而时习之 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喜欢文章里那个在小旅馆里挂世界时钟的老太太
  
  可爱至极、
  
  也行这些文字算不上什么书评、
  
  但是是我发自内心写的
  
  借用书里的一句话、流言比流产要可怕的多、
  
  我面对流言无能为力、唯有更加保护自己、珍爱自己
  
  心里的无奈无处发泄、只有上这里来发泄发泄
  
  如果自己都无法面对那些流言、那岂不是要被虚幻的东西所打败
  
  还有一句、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真的不一定被看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记得这个情节:一女的去扒一个只剩下内裤的落魄男,结果发现是伪ck而愤愤离去,却没人管那ok男的死活,ok男不ok。
  其实读韩寒的书不需要那么认真,也不需要反复去研究作者想要暗讽什么,我认为韩寒是个简单的人,他不喜欢复杂,当然他的作品也不会复杂,在《通稿2003》中他也跳看过这种类似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中猜作者意图的无聊行为,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但不能否认有很多意图是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的,读者往往比作者想的多。
  其实我们的生活已经够复杂了,所以我希望在阅读韩寒这种简单的作者时尽量少想,别让自己把自己陷下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事情就是這麼不可說清
  很多很多你一直念念叨叨的人,她離開了,或者,你離開了,即使再漠不關心,也還是無法關上心
  我不知道這一本書在別人的思考里會成了什麽模樣
  他在我腦細胞的滋養下,也許早已脫離正軌,與原作者的想法背道而馳了吧
  我稱這些為偏思
  我讀到的是關於城池,關於愛人
  在一個地方,或現實或內心,關於流連忘返,不過是留戀忘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城池》里过的是一种荒诞离奇的生活,但是现实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都在一座城池里,无法逃离,面对这个离奇的社会、教育、人性,我们“觉得自己被这个社会戏弄了,所以我们应该继续戏弄这个社会的别人”。
      全书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总是用一个瞬间很喜欢一样东西,然后用很多年的时间来拷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东西。 我想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如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10-2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小技巧的穿插应用,
  韩寒的惯用风格。
  我觉得从写作的角度来讲,
  这样挺讨巧的,
  一来让自己写得方便,
  桥段拼接,
  二来可以把每个片段都写得深刻,
  没有瞻前顾后的顾虑。
  不过他的灵机一动的才气还是天生的,
  厉害。
  看得不够深入,
  一下午读完,
  觉得有些东西还是值得玩味的,
  不错,
  挺轻松的。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3 14:38 , Processed in 0.0665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