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7| 0
|
一座城池 |
最新书评 共 200 条
阿北($
第一次看韩寒的书。一直没有看是因为一种逆反心理,当初韩寒刚出来的时候被说成是天才云云,就让我没了兴趣。所以至今也没看过三重门。
这次的一座城池,是一个朋友说好,然后我自己在当当买书的时候,还差几块钱就到免送货费的金额,就买了它。
刚开始看时是笑着看的,开头的段落里充满了调侃逗乐的片断。
后来就慢慢地沉重起来。
看到后边,恍恍忽忽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不美好。
心里很不舒服。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还行。看韩寒的年龄,二十出头。我自己二十出头的时候还一派乐天向上天真幼稚呢。
有时候所谓的成熟,就是看到生活中最多的颜色是灰色,而不是五彩缤纷。而我们在一片灰色中要作些什么,一切都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来自: 豆瓣
详情
cather$
《一座城池》很黑色幽默。之前看过韩寒的书,比较早期的《三重门》。那个时候觉得很有共鸣。而《一座城池》,我看到了更多的对这个社会的无奈,于是只能冷嘲之。
《一座城池》是能让人看着发笑的书,不过更让我发笑的是贝塔斯曼书友会在推荐这本书时做的推广文案——那个文案八成没看过这本书。这本书里写的,并不是韩寒心中向往的城池,而是想要逃离的城池。
在书里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蛛丝马迹看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令人心中不悦甚或愤怒的事件,文章的2个,不或许可以说是三个主人公都是文化素质很低,甚至可说没有常识的人物:为了测试温度计有没有坏竟然拿去火上烤,不知道江水不会结冰……
书里把人们爱看热闹的劣根性夸张到了极致:为了近距离的观看化工厂爆炸现场,可以不管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往前冲着去凑;或者为了看消防队员怎么救活可以围成一圈看着一家杂货铺化为灰烬;夸张的极致是发生了产生蘑菇云的爆炸、震碎了玻璃,人们除了第一反应的看热闹,就是疯抢别人的东西陷入无政府状态;最离谱的还有为了看到底有多少车能够在雪后结冰的桥的另一端掉进为铺设管道而挖的两米深的大坑,竟然无数的人拿着相机等着拍照、拖吊公司的人等着在坑旁边捞车……
对于书里讲述的“我”曾经的两个梦境与现实的巧合和差异,也许就是韩寒的深意所在,梦里的我不知所以的在奔跑,现实中的我也在茫然的奔跑,奔跑的时候仿佛有个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似乎在奔跑的反方向。梦里的铁轨是平行的,但现实中的铁轨是交叉的。我们的希望和现实总有差异。
一座城池,我想书里的城池是我们都想逃脱的,而我们梦里的城池又在哪儿呢?
来自: 豆瓣
详情
bluegr$
韩寒的作品只看过《三重门》,所以是不是《一座城池》是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不知道,但作者自己觉得最喜欢,那就够了。我个人感觉《城池》比《三重门》还是成熟很多的,至少笔锋更加犀利,玩弄起文字来也更加顺畅,而且更贴近现实,更深刻地反映现代人的扭曲的生活。
看看韩寒的书让我想起另一位80后的少年作家郭敬明,只看过《梦里花落知多少》,也不记得《幻城》是看没看完了。还记得那会全班女生传阅《梦里》,因为个个都说熬夜看到三四点,抵不住诱惑也千辛万苦借来看,因为想尝尝彻夜读小说的滋味,所以尽管有很多时间,还是非得在一个晚上看完才睡。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口口声声说活在自己的世界,可是影响我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她们都说看得泪流满面,用掉好几包面纸,搞得几天眼睛浮肿,这点我倒真还学不来。觉得他笔下的故事比韩叙述的小人物的故事要惨烈很多,可是仅此而已,讲述很惨烈的故事并不就是显得青春很残酷,而叙述小人物的故事,也许就是我们每天发生的故事,也许平淡无奇,但是犀利的笔锋写出来的就能让人赤裸裸地看见生活的残酷。一句话,故事的残酷没有文字的残酷来得直击人心。
而且韩的文章更贴近我们,尽管看起来很多事情荒诞可笑,但是,其实生活就是上演着这些荒诞可笑的事,只是被放大了,才觉得好笑,然而这就是每天真实发生着的,我们看着的经历着的。《一座城池》更贴近生活,医疗,教育,煤矿,工作,现代爱情观,自杀,看热闹,哪一个不是我们每天都在讨论的,只是换个角度换个语气叙述,但是一样的讽刺。
文章多次描述人们争着想去看热闹的情景,而且近乎荒谬近乎疯狂,那些人连命都不顾只为看一眼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别人的事情,并且恨不得事态发展地无可收拾,好看一场好戏。文章描述这群人近乎病态的心理,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当中多数人都是这样,每天孜孜不倦地想知道别人怎样,最好比自己坏一百倍,自己就觉得特爽,尽管根本和自己无关,每天都想看好戏上演,看到太平淡的结局会心有不甘,喜欢全部人为了同一件事而方向一致的感觉,尽管根本无法解释这到底有什么好处,害怕自己离群,害怕当异类,害怕赶不上潮流,就是这样不安,诚惶诚恐地过着每一天。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被这个社会戏弄了,所以我们应该继续戏弄这个社会的别人。”
个人觉得小说里数次叙述的梦境满有趣,也许纯粹是胡扯,可是梦境的东西本来就是难以解释的,喜欢那些梦境是因为他确实把梦境描述的很梦境,可以说是虚无飘渺也可以说是乱七八糟。
原以为结尾是安排他们离开这座城池的,可是出乎意料,却描述这个城池又陷入一场极度荒谬的灾难中,疯狂的人们做出疯狂的行为,然而“我”知道经过这个晚上一切又会恢复原状的,生活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我再次明白,所谓一座城池,不过是大中国大社会的缩影,不管多么荒谬,也不管我们自己是多么地可笑,我们还是逃离不了,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只能这样继续走下去,就算不知道是走向哪里。生活如此不牢靠,不知道会突然发生什么,可是我们也只能这样走着。
不过还是有一句话让我觉得是很感性很喜欢的:我们总是用一个瞬间很喜欢一样东西,然后用很多年的时间来拷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东西。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条豆$
很久没这么快就看完一本书了,几乎不到一整晚的时间...
接到一堆当当送来的书,因为除了《长安乱》之外没读过什么韩寒的书,就撇开其他先挑了这么一本来看。
开头还是不错的,可越看越觉得没什么...虎头蛇尾,文章大忌。
一切都活在永远的过去中,萌芽时候的韩寒在同龄的写手中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可现在写出的文章却有点尴尬的感觉。虽然文风还是一如既往。
当时看《长安乱》,也觉得他写得不错,有点前无古人,自创一派的意思。前不久看了王小波的《红拂夜奔》,才知道这类型的文章是早有的。即便如此,还是觉得他的调侃有可取之处。
兴许是调侃的东西看多了,幽默的也不幽默了,有些个麻木了。
到底是年轻人写的东西,经不起推敲的
来自: 豆瓣
详情
kenish$
买了韩寒的《一座城池》。
真他妈的后悔,不知道在豆瓣骂人是不是会被疯ip啊,我只是来表示一下我的不满。
跟韩寒自己说的一样,他是个玩弄语言的人,哈哈,这样说的话他就可以胡乱的写了。
看这本书只看了半天就看完了,买的时候是因为喜欢这本书前面的一段,感觉还是很幽默的。可往后一看,就觉得,真别扭啊。那么多笑料,累啊。就好像你吃一块糖觉得好甜,吃多了就觉得hou(读一声,东北话,因为过甜而嗓子疼。)得慌了。
而且小说基本上没有什么能让人感觉到什么的情节。
韩寒停留在他的高中时期了,可我们还在成长,那些现在还在高中的孩子,却又觉得韩寒太老了,不适合他们的口味了吧。
韩寒,这书的稿费200万,你是不是真的买了半辆奔驰?
喜欢你这么多年,和你说再见了,我说你这本书,还行,算给自己留个面子,免得喜欢你的人太生气……
来自: 豆瓣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6:34 , Processed in 0.24136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