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寅恪与傅斯年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2-10-19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取名为《陈寅恪与傅斯年》,虽然题中陈公在前而傅公在后,但是实际上多着墨于傅斯年。直至行文于傅斯年猝死于台湾大学后,陈寅恪才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唯一主角。而此时陈公已然是双目失明的风烛残年了。作者不着意叙述陈寅恪那意气风发、文采风流的早年个人史,而多用力于其悲哀苦痛的晚年史,全文之立意由此也可见一斑。而之前那些章节中,虽然也略提到陈寅恪的经历,但仍然是以傅斯年为绝对的纵向(时间)主线,陈之作为大多蜻蜓点水地带过。因而,我认为本书的名称或可磋商,且本书对于陈与傅的相互来往所记载更是寥寥,更让人觉得不妥。当然,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清作者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两位史学巨匠的回忆,具有绝对代表性地揭示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以下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2-10-19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本书的封面那句“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让我生疑。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后人比不上陈寅恪。但文中用很少的笔默交待陈的学术成就,后来甚至是更多描述他的境遇,还略带同情和唏嘘。
  
  后书中内容还较多是历史叙述,感觉像小说不像传记。
  
  还有标题《陈寅恪和傅斯年》,其中书中的主角并不只有这两个,还有很多知识分子,以及那个动乱的时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2-10-19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陈寅恪和傅斯年代表者那个时代国学研究者的两条主线:一是积极向外开拓进取者,如傅斯年,一生两大功绩是创办史语所、发掘殷墟,这两件事情因为他的性格和在民国时期政坛中的地位决定的;此外就是陈寅恪这一类学者,远离政治,不求闻达于诸侯不求声名地位,安心做自己的学术研究,远离世俗纷扰,终成一代大家。
  这两位大师级人物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朋友”,一并合传也有些勉强;但是作为民国时期国学知识分子的代表和缩影,陈傅二人绝对是这两条主线或是两种命运的代表。至于二人的交情,自然不是重点;我们看到傅斯年在学术界呼风唤雨独擎巨笔之时,也可以在作者笔锋一转之后看到低调而勤勉的陈寅恪先生不断著书立说,苦饲桃李,尽一个国学学者所能尽的全部力量来弘扬国学。所以说这本书不是在写两个人,而是整个国学学者这样一个团体,这些学者以不同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建设着我们的国学领域;陈寅恪先生这样低调的学究和傅斯年先生这样呼风唤雨的大鳄,他们之间不断的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才有国学界一时鼎盛的大况。做这样的国学知识分子的“大传”,不免出现各种各样的时间轴上的断裂和凌乱,只要心里装的下大师生平的简略和对大师性格上的些许了解,时刻和书上的事件对照,读起来便也无虞。至于有些将此书作为小说和一般的人物传记看待的朋友,你们可以大抵当我如上的话是放屁。
  书中很多书信和陈寅恪先生的诗,以及一些可考的注释和内容,但凡涉及陈寅恪先生的,有八成多内容我都依线查阅了对应的资料;涉及傅先生和其他学者的记载,凡所能及,一概溯源,这些内容却也翔实;至于作者对陈、傅两位大师之间的友情的理解和猜测,以及很多后人的口述观点,未得证实,暂不敢妄论;如果有不实,恐怕作者梦里也会被一生博学却又严谨得陈先生骂个狗血淋头吧。
  总的来说,此书作为陈、傅二人的传记,尚不为上品,只能算是二星之作;但是作为一个角度了解、体会民国时代国学鼎盛时期的学者们的生存、学术状况,仍不失其价值,可认为是良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10-19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越至尾处,越使人潸然。岛陆之差,从二老之亡,可窥一斑。
  
  这部书的意义不只在于让我们看到二者的生平以及其卓越的贡献。更重要的在于让读者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重新审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内涵以及践行的可能性。
  
  而这之与现实性问题才最为可观。
  
  而已。而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2-10-19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看过最有触动的关于陈寅恪的传记,陈与傅,最终都郁郁而终。四百年一出的天才,从此泯灭。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也从此被阉割去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10-19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在《柳如是别传》中读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的。似乎熟悉却不知所从,此类的标语让我们熟悉,因为仅仅是标语却让我们无所适从,甚至最基本的概念我们都要从头寻意。何为独立,如何自由?如果精神和思想都无法独立和自由的话,那我们个体的独立和自由由何引导?个体无法保障其个体性,那存在的自由与独立又建立在何种概念之上?自由便成口号之自由,独立便成口号之独立。
  
      个体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如果个体失去了个体的独立性那这个由个体组织的社会是何种意义?我们这个社会的方向又是哪里?既然个体失去了个体性,那集体的概念又是什么?如果这样,那这个失去个体意义而组织的社会和集体只能用一种统一标准和答案去概念。但这种概念是无机的,教条的,也是唯一的,所以是和独立与自由相悖的,因为独立与自由的前提是多元可选择的。
  
      标准答案所概念的社会集体和个体必须与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行政制度、经济制度相符合,但如果这些与之相应的准则与制度改变的话,那么标准答案就要有所改变,如果这些准则与制度的建立是以独立与自由为前提的话,那么标准答案就失去了有效性,甚至变为尴尬。而这时整个社会的概念就会出现二元矛盾性。就会出现精神上的混乱,这种混乱往往会认为是社会缺少标准统一的要求而造成的,其实是因为缺少与之相符合的独立与自由的社会精神造成的。
  
      一个人如果长期依赖什么,那他自然会失去自我建立的意识。而如果他所依赖的东西突然消失,或者变的不那么可以依赖的话,那这个人便会迷失自我,不确定自我,甚至没有能力去确定自我。一个社会如果长期在一个统一标准的概念下存在,如果这种统一的概念失去或者不那么具有可信性,那么这个社会便失去了社会存在的意义和概念。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还认识你吗?但我们需要你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10-19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文笔有煽情过重的倾向,但是可贵的地方在于他里面所说的大部分东西都是查有所据的,作者把当年傅斯年和陈寅恪从欧美带回来的历史研究法用得很好,看了这本书相当于把这两人所有的传记或作品大概了解了一番,好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10-19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此书,以传记来评阅曰尚可,材料全而叙述清晰,不足处在于于叙事略伴有不直之处,带着显而易见的推崇和褒扬。
  我读此书,始知陈先生还有如下不宽容之处,并窃论与大家之谓有些微差池,不知是陈先生之真,还是作者岳南之纂:
  
  第一、极重学术出身和家学渊薮,以此来决定是否与人交学和交际;
  第二、倚己之厚学而非他人的探索;
  第三、成见深且不随认识的深入而改;
  第四、重生活物资之优劣,并决定去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10-19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影响近代历史的都是那个小圈子的人, 而搞清楚那群人的家族渊源后, 不得不相信能人大都是"生"出来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10-19 09:47:13 | 只看该作者
  评《陈寅恪与傅斯年》
  1、“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一些人因为这句话,因为陈寅恪和傅斯年的大名而独这本书;一些人因为这句夸张地结论而对这本书鄙夷。大师之后会不会再由大师了?我想对于未来的事情做预测的时候总难以太肯定,太肯定了就是武断或是无知了,所以我想将来一定还会有大师吧。
  但也许再等待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或许需要很久、很久。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也许需要首先明确大师的标准。季羡林虽然自己不认可官方强行给他封的“大师”称号,但我在我看来,他被称为大师基本上还是一件靠谱的事情。上海的余某某也恬不知耻的称为大师,我就觉得这个事情很传奇了。如果以那样的标准,大师也就如同如今博士、专家……等等一样泛滥成灾了。再讨论大师之后有无大师未免无聊。
  我们还是说点靠谱的大师吧。我觉得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年代是很特殊的时代,产生了一堆大师。一个是春秋战国年代,一个是五四运动前后的百年。有学者把这两个时代命名为轴心时代。我觉得这两个时代,有些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思想交融的时代。春秋战国时代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极大的增加,原来老死不相往来的格局被打破。各个地区的文明交融碰撞擦出很多火花,同时官方掌握的文化与民间的文化也有一个交流。于是有了一次大跃进式的发展。五四前后也有类似的交融,主要是中外的交流,中国被长久压抑的力量与西方一个大发展后的文明相遇,一批学贯中西的俊杰,建立起了现代中国各个领域的基础,当之无愧的成为大师。今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不会有这样的可能。况且,大师的基本人格要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不见存于当下。大师更加是空中楼阁了。
  其实,我觉得作者写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说大师之后是否还有大师,只不过是对一个曾经大师辈出的美好时代的缅怀和感叹而已吧。真的探讨起大师之后是否有大师,到显得离题太远了。
  
  2、很多人对于这本书的水平很不待见。文笔、学识,总体来说就是显得才气不足肤浅有余。这是许多人不推荐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同样的问题,评价一本书的高低,很重要的还是要看采用的标准体系的高低。从学术的角度,这本书可能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总是称陈和傅两位为大师,可是究竟大在什么地方,很少提及。而且陈和傅两位除了都比较牛,都留过洋,也都同处于一个时代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同事之外,其实没有太多的联系。书中的内容也除了以陈和傅为主线外,也提及了很多其他人的故事。某位网友的意见是,书名应该改为民国学者八卦故事录。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这本书主要还是记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群知识分子颠簸流离的生活。为这本书作者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每章之后长长的注释书单可以证明;书中大量的照片也可以体现。
  想起来,这是件很奇怪的事情: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的民国的历史,我们却知之甚少。有时候,我都会觉得我所了解的春秋战国的历史比民国的更多。这样的感觉恐怕不是我个人的特别体验。而且,即使是知之甚少的那点知识,也常常是被筛别、被割裂、被误导和被歪曲的。(原谅我用了这么多被,其实我现在已经很不喜欢用被动句了。)因此,即使是作为花边新闻和八卦文学,读读这本书也还是有收获的。孔子说,多认识些花鸟虫草的名字也是好的嘛。就算是多认识几个无比牛B的名字,去看看这本书也不算是浪费时间。当然,这是对很多像我这样的业余文学爱好者而言;对于专业人士,鉴于略等于零的学术价值,就不要在这本书上浪费时间了。
  
  其实,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好几个地方很感动的。当我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会想象着一百多年前星星应该比现在更大更亮。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 09:25 , Processed in 0.1522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