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飞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百个人的十年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10-19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和平年代,往往人们都喜欢看悲剧,因为生活幸福却显得过于平淡
  需要借助悲剧给生活一些波澜,也就是所谓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吧
  一向很喜欢冯骥才,高中时候,第一次看这本书
  记得是上课偷偷藏在课桌下面看,看得泪眼朦胧的,却又要躲老师
  那一场运动,改变了上一代人的世界观,一个畸形的年代,畸形的诉求
  人如蝼蚁般,被迫害,命运的戏弄……无不触动着我未曾经历过挫折的心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自称此书为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后我最喜欢的书
  然人生岂是一马平川?这人生疾苦:生、老、病、死、怨憎会、恨别离、求不得,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终究是要遍尝,谁都逃脱不了
  终究我是个槛内人,以物喜以己悲,看不穿生老病死,更参不透爱恨情仇
  于是,开始,只喜欢看喜剧,看没有悬念没有营养的连续剧或者综艺片
  几年之后再度翻开这本书,竟觉得悲苦得无以复加,连一篇都看不下去了
  这些故事,于你于我,是文字是消遣是路人甲的一个故事而已,然若身处其中,是怎样的悲苦?不敢想
  苦难是恒河沙,是羸河水,已经不需要靠无端的悲伤来调剂人生了,因为人生本身已经够苦了,足够了,如果能平平淡淡,多好
  已经过去的苦难,连回头看的勇气都没有了,为什么要揭过去的伤疤呢?
  向前看,不回头,这便是心智的成长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10-19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先是看过冯骥才的《三寸金莲》,才摸索到这本书来的。
  
     没想到这本书看的这么沉重、这么压抑!根本没办法一口气读完,每次看完三到五章的时候就要放下来,缓和一下情绪接着看!
  
     那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良知被磨灭、亲情被利用、信仰被巅峰,那个年代的人谁是魔鬼,谁是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什么道义,只有经历过那场磨难的人才体会出什么叫生不如死,什么是哭救无门!肉体的伤害加上精神折磨,多少人被摧毁选择了自杀!死可以解决问题吗?可能会被带上“畏罪自杀”的帽子!会带给家属更大的灾难!那些无助的孩子被孤立、被吓唬,一生留下了多么大的阴霾!而我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又能怎样呢?日子翻过去,又是新的一天!该咋样过还是咋样过啊!
  
  
     书里揭露了一幕幕的人间惨象恐怕是我们这个时代人无法想象得到的,让那些仅存的善良人们!一生平安!那些作恶多端的魔鬼让他们永劫不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0-19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宋彬彬
  是北师大女子附中的
  一名学生
  
  曾经改名为宋要武
  一只脚踩在
  她死去老师的脸上
  
  现在称为宋岩博士
  曾经去过美国
  主攻地球学
  
  最后她是作为北师大
  附属实验中学的荣誉校友
  写进我的文字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10-19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诸君,你有读到过、听说过在文革中作恶者的忏悔么?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想你会和我一样陷入困惑,也许还带着哀怒:为什么那些当初在文革中作恶的人、迫害别人的人,没有几个站出来道歉过?这样一场空前绝后的文明劫难,集体忏悔去哪了?
  
      其实这个问题,《一百个人的十年》一书的作者冯骥才先生,在一九九六年的时候已经问过了,然而至今我们——至少我还没有看见过回应。《一百个人的十年》是一本关于普通中国人的文革受难史,属纪实文学。虽然以前我也接触过一些文革史料,但近日读完该书(中国文出版社2008年10月版),仍然颇受冲击,譬如: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只因给学生讲了一个“毛主席藏身水沟、摆脱敌人”的故事,竟被揪出来说诬蔑伟大领袖,于是定为“右派”坐牢八年;而这个伟大领袖藏身水沟的故事,其实是这位老师从一本书里读到过、然后讲给学生听而已,但哪一本书他却死活想不起来了;他的文盲妻子为了救夫,便四处找这个故事的出处,只要是张纸,她就去捡来求人读上面有没有那个故事……就这样日复一日,她也就变得疯疯癫癫,最后不幸被火烧死,和她的孩子一起……
  
      无比凄惨——这是《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开篇故事《拾纸救夫》。
  
      最后的结局呢,那个故事果然在一本官方的“革命回忆录”里有记载,然而此时这名乡村教师已经坐了八年牢,家破人亡。用故事叙述人的话说,这是一起”千古奇冤”。的确是。
  
      而造成这一奇冤的、以及造成其他许许多多奇冤的,是因为文革,是因为史无前例的“政治崇拜”。
  
      以前读余华的《兄弟》,里面讲到文革中有人拿铁钉砸进自己脑袋自杀的,在《一百个人的十年中》,有一篇《六十三号两个女人》的故事,亦讲到了这个悲惨的自杀方式——“反革命”因不堪忍受污辱折磨,便用这样的方式求得了一死。
  
      《一百个人的十年》是一部普通人的文革受难心灵史,冯骥才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也一定想过希望听到一些忏悔的声音,然而看起来他一样失望。在这本书的前记中,冯骥才写道:我时时想到,那场灾难过后,曾经作恶的人躲到哪里去了?在法西斯祸乱中的不少作恶者,德国人或日本人,事过之后,由于抵抗不住发自心底的内疚去寻短见。难道文革中的作恶者却能活得若无其事,没有复苏的良知折磨他们?
  
      这是一个扔向全民族的大问题——作了恶之后,不但问心无愧,而且继续当官的大有人在。如今,当年那些文革中的革命小将,大都也有五六十岁了;而那些文革中的工宣队、军代表们,或许有个七八十岁——他们在哪里?他们忏悔的声音在哪里?他们曾经有过内心的忏悔吗?是不是以为既然罪恶推到了“四人帮”头上,和自己就无关了?仅仅是个忏悔,哪怕只是内心的,可是也没有。
  
      我相信一定还没有什么人发出过那样的声音,一个泱泱大国,竟一个这样的人也没有么?难怪冯骥才说,他虽然倾听过一些良心难安的忏悔内容,但他真正期望的那种不折不扣勇敢的忏悔者,还没有碰到。
  
      虽然有别的原因,却也不应该至于如此鸦雀无声。
  
      诸君,也不要统统怪罪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上去——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礼仪之士,有知耻之士;而经过了文革十年则彻底“礼乐崩坏”了,也难怪在那些腥风血雨中过来的曾经作恶者,还会有多少良知可言——千万别说“在那个时代谁都是受害者”那样的话,这不符合实际。
  
      的确,一个不知道忏悔的民族,是值得怀疑的民族。诸君,不要认为这事和现在没有关系——请想想,当今任何一次大的灾害或社会事件发生,我们总是很少看到有敢于出来承担责任、并为责任引咎辞职的官员,这和文革中的作恶者不道歉、不忏悔,难道不是一脉相承的吗?柏杨先生说咱们的酱缸文化表现之一就是“死不认错”,不幸全叫我们碰上了。
  
      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开始发表的时候,还是在一九八六年,那时离文革结束仅仅过去十年;在文革发动三十周年那年,他还是没有碰到“不折不扣勇敢的忏悔者”。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文革中作恶的那一代人都将相继离世,忏悔之门会不会永远关上?
  
      其实文革中那代人许多恰恰还是我们的父母辈,希望上天能给予他们忏悔的勇气。忘了在哪看到的一句话,说“今日中国文革的演员其实都还在,只是缺少文革的导演罢了”。我看这也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对那样深重的文明灾难,竟然连忏悔都没有。对于文革,只有受害者的心灵倾诉却没有作恶者的忏悔,这是严重变态的“后文革”悲剧。
  
      -by 冯一刀@杭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10-19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所有天方夜谭的事情,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燃烧过,一度燎原!
  3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记忆里却没有半点痕迹。
  历史,需要记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10-19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一百个人的十年?目前仅看到不足十个平民百姓的故事,可那些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已经令我不忍卒读。
  
  关于那个年代的故事之前读过章怡和的《最后的贵族》。“贵族“与小人物相比,这本讲述平凡人的故事令我的震撼更深。
  
  正如书中所说:
  “以我的感受,大人物的经历不管多么悲惨,也不能和小百姓相比。大人物的冤屈总容易解决,小百姓们如果没碰对了人,碰巧了机会,也许很难得到命运的晴天。”
  
  时至今日章伯钧、罗隆基的头上虽然依然顶着右派帽子,但仍有无数人在心中记住他们,为他们叫屈,一起为他们等待命运的晴天,可那些湮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们却不会有这样的运气。
  
  我已经没有勇气继续把剩下九十个人的故事读完,只是在想,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如此的健忘?
  
  也许乐观是我们民族的天性,也许小百姓习惯用抹掉记忆的方式对待苦难。那么那些作恶的人呢?他们能敌过自己良知的煎熬吗?为什么他们可以活的若无其事?作者在序中说“在法西斯祸乱中的不少作恶者,德国人或日本人,事过之后,由于抵抗不住发自心底的内疚去寻短见。”可文革三十年后,我们甚至看不到有人站出来,为曾经的一切作出沉重的忏悔。
  
  又或者说那个年代人人都是受害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罪犯。
  
  但是今天的中国人还是百年前那个能敏锐感知夏夜月光和山间凉风的温良恭俭让的中国人吗?
  
  可惜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人的尊严的丧失和古老文明的崩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10-19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思想就没有痛苦"
  
  看完,尤其是后面对这10年后出生的人的访谈,再加上最近全世界范围内的接力的演出,加上亲临其境感受到的气氛,我知道——
  
  土壤不但存在,而且越来越肥沃了。
  
  不要说集体行为,不要说愚昧,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自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要用集体主义来为自己没有独立的思考作借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0-19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下文是大三时写的,版本是随便写写的读后感,还有一篇正式的课程论文。
  
  教中国现代史的老师在得知我想做一个家族口述的调查以及对普通民众的文革记忆感兴趣的情况下,推荐我读冯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我十分好奇地在网上下了这本书来读,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更想读的是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据说,那是一本十分震撼人心的书,我的一个同学读的时候甚至为“人性的摧残”而流泪。
  
        我最初看的是电子书,应该是初版吧,后来又在学校图书馆借到04年3月时代文艺出版社的第二版,第二版里增加了对作者的访谈和几篇新的口述。总体说来,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对文革经历者的心灵的记录。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社会学和历史学作品。
  
        对于文革,我是陌生的。我生于80年,长于90年代,在21世纪成熟自己的思想。我的家族没有承受过剧烈的动荡,大人们也不太对小辈们诉说过去,偶尔的两句只是用于教育我们这些幸福成长的小孩要好好听话,让我们知道过去是很苦的。
  
      但是,到底苦成什么样呢?每家都有不同的解释,这就是文革和那个社会给民众造成的集体记忆。在外婆看来,文革就是生活水平倒退,买东西不方便;在奶奶看来,文革是青年上山下乡,造成家庭之后几十年的经济矛盾。文革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场社会动乱,它也可以解释为政治暴动,人性无理性的表现或者是一个疯狂的“梦”。它的过程和起因都是复杂的,无法解释清楚,也无法说明白。这之间有太多的矛盾,太多的避讳,太多的东西去深层次的挖掘,所以,在善于忘记的中国人心里,我们将它埋葬在最深处,不愿多说,因为我们自己,哪怕是经历过的人也无法解释清楚这一切的一切。
  
          可是,总是要有人来说来做,一件轰轰烈烈的事并不是说没有就可以没有的,更何况,这是一件永载史册的事件。谁能做到真正的遗忘呢?
  
           知识分子的良心表现在对社会的责任上。总是要有人来记录过去的,幸而真的有人来做这个诚实的记录,也许,我们永远不能到达那个真正的历史,但是我们总是能从中看见,甚至获得些什么,大概这就是历史的“垂训”吧。冯先生的可贵还在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家,他没有选择做那些上层人物的记录,而是选择倾听最广泛的普通民众的口述,并不仅仅是那些被人们认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也有一些中间人士,甚至被人们认为是“疯狂”的红卫兵。在这种客观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真正知道“文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才能明白,文革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哪怕他曾经如何残酷地伤害别人。
  
          正是因为这本书采取了口述记录的形式,让它不可避免的带上社会学的色彩,它的参与人群的“普通性”,又表现出一种“眼光向下”的倾向。作家毫不避讳地说他要写一部关于文革的心灵史。注重心灵,不单单文学的任务,也是社会学的任务。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可能,将不可避免地研究其成员的内心,研究是什么样的精神导致一个社会(社群)的形成。所以,这部书就不止是一部记录历史的书,它同时也是一部记录社会成员心灵的书。
  
          书中一个个看似故事,实际上真实存在的事件,每每让我这个没有经历过的人除了震撼之外,更多的是不可置信吧。不相信,人性居然能摧残到几乎灭绝的状态下。谁说人是理性的?当为了生存时,我们人类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作家在每个记录最后的那一句话,让人思考良久。他已经完全说出了读者要说的,甚至读者没有想到的话。还能说些什么呢?当美好的、善良的、坚强的化成丑陋的、邪恶的、软弱的,当暴力席卷整个中国的时候,历史仍然沉默地记录着。
  
          24篇记录反映的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文革,可是还有无数的真正的“文革”埋藏在历史深处。我们已经无法将其找出还原了,也许,这就说明了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历史真实吧。作者本身在文革中承受的遭遇也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主观地倾向。在材料地选择和处理上,也无法达到真正的客观,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应该揪住不放的。忽略这些,我们要看到的是,在零散叙述的背后,蕴藏着所谓的“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命运”,以及正如作家所说的,他关注的是心灵。在这么一个疯狂环境下,个人的命运,选择和行为都将是值得研究的,因为他反映的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赖以形成的基础。
  
         没有大人物的小人物的历史,才是民众真正的历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10-19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对冯骥才的有限了解,始于多年前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神鞭》。这两年从网上得知他大力倡导并手体力行地挽救民间文化遗产,为此放弃了写作和绘画。但是直到读了《一百个人的十年》,我才意识到他是一位多么难得的作家。
  
  从文学角度去评价这本书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是纯粹的口述历史。对待历史只有一个要求:真实。感谢冯骥才,为我们这个健忘的民族保留了一段有意或无意,已经或正在被遗忘的历史。
  
  文革的十年是全体中国人的一场浩劫,据保守统计,文革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172万。受迫害的人数更以千万计。冯骥才采访了上千名文革经历者,从中选出了一百人作为代表,应该说是比较温和的,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还活着。要想了解死者,建议阅读王友琴的《文革受难者》,记录了659个受难者的悲惨故事。
  
  这本书对于文革的批判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荒谬。文革十年间,上至领袖下至百姓,无一不是荒谬。每个人都仿佛入了魔,进入一种极端狂热的集体无意识状态,类似于癔症。最荒谬的故事莫过于“一个八岁的死刑陪绑者”,竟然把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打成现行反革命,绑赴刑场观看枪毙死刑犯,以恐吓她交待所谓的罪行。其次是“笑的故事”,竟然因为一个人不会笑而打成现行反革命,现实生活比荒诞的艺术更荒诞。更多的故事还带着血泪,比如“崇拜的代价”里那个不堪受辱跳楼自杀的新婚丈夫,“六十三号的两女人”里被纳粹集中营式的非法监狱折磨致死的两位工程师,“我到底有没有罪”里亲手杀死父亲的女儿。当然也有对文革的反思,比如“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文革进行了两千年”。当然也有发自内心的忏悔,比如“忏悔录”。
  
  冯骥才在前言中写道,推动"文革"悲剧的,不仅是遥远的历史文化和直接的社会政治的原因。人性的弱点,妒嫉、怯弱、自我、虚荣,乃至人性的优点,勇敢、忠实、虞诚,全部被调动出来,成为可怕的动力。它使我更加确认,政治一旦离开人道精神,社会悲剧的重演则不可避免。
  
  冯骥才在后记中写道,这本书是写给未来的文革博物馆。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巴金老人早在1986年就建议建造一座文革博物馆,可惜时至今日,这件事情看不到任何一丝进展。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10-19 09:39:05 | 只看该作者
  “不敢爱”本身已是一出人间悲剧。
  
  当看到一幕幕为了所谓的大义名份而演出的父子、夫妻之间无情的背叛,第一次想到先圣所倡“父为子隐”的必要性。
  
  一直以为“父为子隐”是无视法律,不讲立场,是绝要不得的。但仔细想想,在中国漫长至今的中世纪,什么法律、道德、立场、觉悟哪个不是相对的,可以今是昨非的?人们该为了这种掌握在伟大人物手里的东西抛弃自己宝贵的亲情吗?
  
  从“父为子隐”离我看到的是集权时代的人文关怀。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07:19 , Processed in 0.0524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