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6| 0
|
荒废集 |
最新书评 共 8 条
Serend
荒废集
“这个世界会好吗?”,我也希望在这片荒废的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开出美丽的花朵。
草草摘录:
2012-11-27 00:26:55
什么是民族主义?以赛亚·伯林的定义,即渴望得到承认。渴望得到承认,即渴望竭尽全力竭尽所能的表达,最佳表达,现在可以说,不是政治,不是经济,而是被远远低估,甚至被长期蔑视而反复狎弄的文艺。
2012-11-27 00:35:26
打假的法律,即便不空白,填满了,你以为真有用么?
2012-11-27 00:39:19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2012-11-27 00:47:20
这一切说明什么呢?我猜,现在大家一定明白,并且同意,我的讲题为什么叫作"从毛泽东到董其昌"。
2012-11-27 00:51:19
而当胡适之陈独秀傅斯年瞿秋白们撩拨前辈、为难政府、游行办刊、组党谋反,大致都是二十来岁小逆种,言行之凶悍,后果之严重,岂是今之八零后小子可以比得--扯远了。
2012-11-27 01:12:35
所以独尊鲁迅、抹杀胡适,不是关于鲁迅,也不是关于胡适,而是我们几代人被控制被洗脑的漫长过程。
2012-11-27 01:17:47
可是到了我们的时代,鲁迅被独尊、胡适被批判,绝大部分知识分子被抹杀,总的目的,就是剥夺我们的常识、判断与选择。这种剥夺的后果,是政治生态迅速败坏、文艺生态迅速荒芜,我们从此失去选择、失去记忆,最后,失去历史。
2012-11-27 01:21:05
有哪个现代国家的政府、政党,以至于全国、全民,会对两个文学家思想家作出类似的贬褒?
2012-11-27 01:26:03
三一八事件发生后,各路知识分子能够立即在各种媒体上发言、争论、抗议、写挽联、开追悼会,可是鲁迅和胡适如果活在今天,唯一的选择是绝对沉默,此外一无所能。道理很简单,那时中国形形色色的文人还谈得上所谓"文化版图",今日中国的文化人结构,顶多只能称作"文化板块"吧。
2012-11-27 01:28:19
今日的文艺中青年多半不愿了解他,因为怎样看待鲁迅早已被强行规定,以至几代人对威权的厌烦、冷漠和敷衍,也变成对鲁迅的厌烦、冷漠和敷衍。敷衍一位历史人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简化他,给他一个脸谱,很不幸,鲁迅正是一个早已被简化的脸谱。
2012-11-27 01:30:46
你是陈独秀,是胡适,是周作人的同辈,你或许有资格骂他一句,贬他一贬,到了我们这一代,有什么资格呢?我不认为我有资格责难前辈,看不出我们有什么道德的高度可以遥远地责难一位五四时期的文人--那是多么轻佻的道德姿态。诸位请看看今日中国成千上万的贪官、污吏、黑矿主、王八蛋,那才真是妖魔鬼怪啊。
2012-11-27 01:33:26
周作人晚年有一方印章叫作"寿则多辱",说的是实话。
2012-11-27 01:36:04
在这一场巨大的阳谋中,真正被利用的是我们几代人。独尊鲁迅的真目的,是为了使我们无知,使我们不怀疑,使我们盲从意识形态教条。我应该说,我们几代人被成功地利用了。现在一部分人知道被利用,于是掉过头来诅咒鲁迅。
2012-11-27 01:37:38
总之,半个世纪的洗脑,弄得本来应该知道的事情,变得不知道,本来蛮清楚的是非,变得不清楚,本来很普通的常识,变得很稀罕。独尊鲁迅的后果,不是我们只知道鲁迅,不知道其他人,而是我们连鲁迅也不知道,也要来问。
2012-11-27 01:42:21
中国的许多场革命何其虚枉,中国的亿万百姓何其昏昧,多少烈士以为一死之后,可以唤醒大众,可是后来几十年,上百年--容我说句残忍的话--成千上万的烈士真是白白死掉,他们以为自己的血可以免除民族的罪孽,结果我们的种种罪孽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变本加厉,今天社会上许许多多悲惨离奇、卑鄙无耻的事,在秋瑾和鲁迅的时代,不但没有,而且说给他们听,他们根本听不懂。
2012-11-27 01:48:25
上海老中医陈存仁先生的《银元时代生活史》
2012-11-27 14:29:31
每间陋室人去楼空,屋顶掀开,一地烂家当。这非人的居所并非命该被毁,只因万千私房从五十年代被充公、被改制,承受几代不具产权的住户,繁衍、膨胀、溃烂,丧尽尊严。我在瓦砾堆中几次踩到屋主的家庭照片,污损蒙尘,凝着微光:黑白照片大致摄于五十到七十年代,民国的爹妈和解放后出生的孩子依偎着,红领巾、红宝书,幸福而愚昧;彩色照片始于八十年代,同一家人,大的大了,老的老了,口红、烫发,廉价的西装与时装,更其愚昧而幸福。三五上年纪的人在废墟间踯躅,显然是老住户,看去与我同龄,那么七十年代正当年轻,就近上学玩耍,及长,务工务农,八十年代成家立业,直到拆迁。
2012-11-27 14:53:48
那时,贝多芬已逝世150多年--七十年代世界范围的太多剧情,很久以后才知道,才了解:当我在山溪冲洗那只无头死猫,巴黎五月学潮、美国嬉皮士运动、伍德斯托克露天摇滚乐大会、安迪·沃霍尔遇刺、毕加索逝世、萨特全瞎……这些人事均在六七十年代发生,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帕索里尼的《天方夜谭》、贝托鲁奇的《1900年》等经典电影均摄于七十年代。索尔仁尼琴、博尔赫斯、马尔克斯……长串的名单,他们,都在七十年代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
2012-11-27 14:55:04
"这世界会好吗?"在生命终点, 梁漱溟瞪着失去焦距的炯炯双目,如是说。
2012-11-27 14:57:19
如此看看,中国人三十年来的浑浑噩噩若无其事,简直亿万活神仙。
2012-11-27 14:58:08
而奥斯维辛与古拉格的罪孽,在西方无论如何是定了性了,那是反省与锐变的大前提--旧时代的账目远未结清,簇新的时代改头换面,出发上路了:这伟大的民族真会"向前看",而至今毛的大肖像和大寝陵停在首都心脏,供人瞻拜……中国人的不治而愈,不愈而活,耿介如西洋人,弄不懂的,类似的历史修辞,他们没有。而中国修辞的古老历史,及这修辞所能涵括的道德与人文,自先秦到民国,经五四开裂,也还残破苟延至于五六十年代初,进入七十年代,行至终点,彻底溃灭了。
2012-11-27 15:20:08
中国已经成功证明一个"没有杰出的文化产品"、"失去精神方向"的民族,照样可以致富,可以崛起,可以在"地球"上大大方方满满当当"寄生"着,而拼命想做生意的洋人们,不请自来--这真的是一个"来自世界的问题"。
2012-11-27 15:25:55
明代的沈周和达·芬奇生卒年份差不多,唐伯虎和拉斐尔年龄一查对,简直哥俩。
2012-11-27 15:29:39
国家不管那就太好啦!什么农村户口城镇户口,全是国家管出来的事,然后直接导致第三监狱、第四监狱……学位都垄断在国家手里,你要拿到学位,你在社会上才像个人模样。所有这些问题都从这类政策衍生出来,这是个逻辑关系,因果关系,一切的一切,就这么形成了,改不了了。
2012-11-27 15:30:26
什么都不要提倡。欧美日本从来不提倡什么多元化,什么百家争鸣。唐代宋代什么时候提倡过"百花齐放"?春天谁来"提倡"?春天还不是来了。
2012-11-27 15:32:30
从最近一年多的国学热,还有就是"百家讲坛"的火爆,我们可以发现大众想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愿望还是很迫切的,但是似乎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能够让他们去了解文化。现在很多书的质量不高,给大众提供的文化产品不是特别好,好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够做出来。
2012-11-27 15:33:29
他们(于丹等)搁在三十年代,就是文艺青年,因为真的国学家在那儿,但今天就成了个事儿。
2012-11-27 15:46:29
一个古代大师读的书不及今天的中学生,读书不代表学问,不代表见解,更不意味着人文水准。
2012-11-27 15:48:05
我们发现小时候看革命电影,闹半天,原来是帮着左翼青年在怀他们的旧,我们傻X,陪着哭,以为那也是我们的事儿,其实是我们在怀他们的旧。
详情
小崔
陈丹青艳遇范冰冰
读书 2009-05-10 21:41
昨个说道,荒废集这本书,实际上是为了封皮才买的。
但实际上的情况是,封皮上档次的书,内容100%是差不了的。所以陈丹青的这本书,也必然是本可读的书。当然,你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书也会有的。有例外才有规则嘛。但这种事情,我至今仍未见到。
相反的,皮烂的书,内容估计也好不了哪里。因为真正的作者,是不会任封面设计者糟蹋自己的作品的。当然,如果作者死了,你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我们就看到,张爱玲的书,很多封面就糟糕的很。比如这本《小团圆》。王小波的书,绝大多数封面都是奇烂,烂到如果我是王小波的话,我都想活过来把这些书都烧了,把这些设计封面的都抽一顿。
再说陈丹青。陈丹青的文笔是很好的。好的超过了一般的专业作家。好像搞艺术的,如果达到了一定高度,其文字也必然都不错,毕竟这两个事情是相通的;反过来,文字好的人,纵然不能画的好,但对艺术的感知能力比一般的艺术家要高很多。
文笔好这就是个基础,而有思想就会让文字变得更加丰满。陈丹青的文字就胜在这个方面。他的文字形式简单,没有长句子,但是感觉特别有节奏;他的思想则出自他的经验和独特的艺术家视角,因此,很多的内容都有可取之处,都有启发我们的地方。
当然,作为一个美术家,陈丹青对影像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则更值得我们去重视。文中的插图,都是精心挑选并精心排列的。这种精心的结果是,让我们重新感觉到这些影像的生命力,可能性。这也是更值得我们去品味的。
读他的书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通过读他的书,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人。陈丹青最初进入我们普通人的视野,是他在清华的辞职。之后我们看到的他,就是一副当代鲁迅的模样,一个愤怒的中年人。这个形象是很糟糕的。其实牛逼的人只是有资格愤怒,但不仅仅只会愤怒。我们读他们的书,就是最好的理解他们愤怒之外的事情。
好了,终于说到标题的事情了。
说陈丹青又一次坐飞机前,突然看见一个美女,真是标致极了:“美人!……简直专业美人!”“型太准了,眉眼鼻梁,笔笔中锋,像王羲之的字。王羲之的字,极姿媚的。”陈丹青说,自己是又高兴又害羞,纯粹的老男人心里的小男生情节。后来在飞机上,这个美女一路上熟睡,陈就一路上过眼瘾,并十分陶醉于自己的艳遇:“我还记得偷偷看周围有没有人注意,像是作案”。
后来,陈丹青看杂志,知道这个女的叫做范冰冰。
这是陈丹青自己写的。文章写的真好,自己的心态都描述的极精细,读来诙谐幽默。
但我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除了觉得陈丹青很搞笑,还是小小鄙视了一下他。因为把范冰冰说成那么好看,我是觉对不能接受的。不但不能接受,而且觉得想吐。陈丹青把范冰冰说的那么好,是不符合我们大众的审美观的。
当然在女性美这个问题上,也许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准。毕竟喜欢范冰冰的也会有几个的。看范冰冰电影的票房就知道了,虽然一部电影的票房只有几百万,但这证明,喜欢范冰冰的人还是有的,至少我去拍电影,票房就不会这么高。所以我要说,老陈啊,you are not alone。
但话说回来,陈丹青对另外一个女人的评价我觉得就恰如其分多了。这个女的叫于丹。陈丹青说:“于丹特像从前共青团系统能说会道的辅导员。”
详情
King
初读陈丹青是《退步集》。其实细想许久以前还读过他的传记,那可久远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了。因为他在江西插队算是有印象。
初读时自然相当惊呀!写的真真实呀!当然触动极大。如今看完此书。感觉似乎麻木了。不知是对社会麻木还是对陈丹青。我只是深觉可惜,不光是对书中所写,也是对作者。从《退步集》到《荒废集》,几年过去了,似乎社会依旧没什么变化。而我的年纪越发大了。社会一如既住,人们渐渐老去。而对于作者来说。他是一个画家,可是大家不去看他的画(其实我看不懂),反而去关注他的文字和观点。如果他是个以此为荣的人也就罢了,显然作者不是。只有无尽的悲哀了。
当然陈丹青写得非常直白,有些触目惊心。也是,他是体制外的“成功”人士,比起体制内的我们当然更无忌。不过我想说的是,套用他自己的话:一切的一切,让它发生就好了,先不要评价。我们生存了五千年,不管是继续生存下去还是自我淘汰。都无所谓了。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14:02 , Processed in 0.223372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