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小看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十年代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不该忘却的纪念 或者是不该忘记的几年 都可以
  这是段我们永远没有机会触及的历史
  但却是我们正在经历历史的必然前身
  没有那时,就没有这时。
  
  对于我个人,那是略显沉重的七十年代。
  一切都尘埃未定,一切都悬而未决。
  
  也可能这是最美好的时代
  因为一切都有可能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这一定是最坏的时代
  因为扼杀了本可能属于他们的成长机会和通道
  
  一代人为了我们做出了牺牲
  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信仰,爱好,甚至个性。
  甚至改变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性格。
  
  中国人讲中庸之道。
  但不曾在那个年代看到丝毫。
  全是无情的杀戮,非黑即白的武斗。
  被人为的枷锁隔断开的亲情,爱情。
  为了莫须有的名义背叛下的友情。
  
  当然能有资格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的人是幸运的
  他们是那个年代里硕果仅存的人
  而更多的默默无名的
  如写下“相信未来”的郭路生似的人物,
  则早已消失在人海茫茫。
  
  朴树在唱 他们在哪里啊 ...
  
  总之让我们多了解那段历史
  更为了不背叛先人走过的路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终于看完了厚厚一卷《七十年代》,这本书由北岛和李陀主编,收录了陈丹青,张郎郎,王安忆,韩少功等一批耳熟能详以及从未听说过的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三十一个人对七十年代的回忆。每人一篇,有长有短,有的略显平淡,有的波澜壮阔。看完之后眼前一片豁然,好一个七十年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给这本书五颗星推荐。
  
  按书里的顺序说说我印象最深刻的几篇。先是北岛的那篇,名叫《断章》。眼前活生生的就是《今天》的那群青年,出身有些背景,聚在一起谈国家,谈未来,谈文艺。把酒当歌,豪爽开怀。眼前似乎又出现了前年秋天在香港看到的北岛。没有了少年的愤然与轻狂,还是割舍不下酒和歌。再看到书中描述的七十年代那个北岛,割开手指给妹妹写血书,旷工躲在家里写小说,《今天》发行第一天和朋友们一起喝酒,“骑车回家路上,跟朋友一个个分手。我骑得摇摇晃晃,不成直线,加上马路上结冰,险些摔倒。”好一个意气奋发的北岛啊!北岛提到给他影响最大的诗人是郭路生(食指)。后面很多人都提到了这一点,对那一代的人,郭路生是一个精神灯塔,人人都会记诵他的《相信未来》,那是一个需要信念的时代。
  
  陈丹青写了好长一篇,洋洋洒洒,几乎把他七十年代所有的事都讲了一遍,语言还是那么逗。讲到他第一次偷看“内部电影”目击全裸女子,裤裆登时鼓起,也一点也不忌讳,哈哈。
  
  我想每个人看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应该都是张郎郎这篇。这篇很长很长的文章,叙述了他的普通监狱以及死囚室中的经历。他与狱友苦中作乐做报纸,最危险最艰苦的时候,心灵还是向往艺术与文学;在监狱中对女犯人擦出爱情的火花,想尽办法递情书交流,之后这个气质非凡的女子和他一起进了死囚,却再也没有出来;张郎郎在死囚中的狱友是遇罗克,这个大名鼎鼎的文革文字狱主人公。他真切地描述了他们等待死亡的心境,每天晚上他都梦到在地铁中,大水漫进来,一点点快要淹没他的鼻尖,等到快要窒息的时候,梦醒了。我也深深地被遇罗克在死囚室中的乐观而震动,“报告班长,和我一批进来的烦热都去见马克思了,因为我有重要的问题要交代,才留了下来。你们怎么还不提审我呢。”这就是遇罗克。
  
  朱正琳讲述了他在拘留所的日子,在那个时候,进了拘留所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提审。有的人一等就是十年,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无罪释放。那是一个人命不值钱,人的青春更不值钱的年代。“我”那种等待的焦灼,透过纸背都传到了我的心中。
  
  王安忆的文章是相对比较平淡的一篇,七十年代她作为文工团的一员在江苏插队。从她的文章和很多其他的文章我发现,其实文革对文艺在广大农村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样板戏,农民们接触到了之前只有上层社会能享受的艺术。因为文艺活动的开展,村里厂里都要有宣传队,都添置了很多乐器,表演道具,让艺术真正走进了底层。文革“旗手”江青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文艺女青年,因为她热爱摄影,中国制造了质量很高的相机,摄影器材。文革并不是文艺活动的寒冬,春意萌动在“草根”。
  
  阿坚在历史中被记录为“四五英雄”(四五事件就是周恩来去世,民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悼念造成的“暴动”。很多当时的运动领导后来都被抓到牢里,四人帮打到之后他们被平反,成为“四五英雄”)阿坚是在当时混乱的现场因为体格强壮而被派为“谈判代表”,后来又走在前头喊口号,爬上人民英雄纪念碑放花圈,稀里糊涂就成了“英雄”。他因为工厂的照顾和证据不足只在工厂被隔离了几天。后来却被人安上“英雄”的头衔,到处演讲。这有些荒诞的经历,也让我明白,其实并非所有的“英雄”,都抱着成为英雄的决心。学生运动,有时也是一时脑热的结果。
  
  李零在文章中说“前一阵儿,我问唐晓峰(北大教授,后面也有他的文章),你这辈子,哪段儿感觉最好,哪段儿感觉最坏。他说,插队最好,出国最坏。”在很多很多知情的心目中,插队并不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而是美好的单纯的青年岁月。他们甚至有对“改革开放”的抱怨。蔡翔写道:“大概在这个时候(八十年代初),工人才真正开始不满。这种不满完全来自于同一阶层内部的比较。人们开始憧憬另一种生活,不安于斯。”开放带来的是贫富差距,是外面世界的新奇,是嫉妒与攀比,是对现实的不满。在七十年代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邓刚的文章是我在整本书里面最喜欢的。题目叫“我曾经是山狼海贼”。讲述的是他在老家大连当“海碰子”的年轻岁月。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好的食物,但是在海边,年轻力壮的年青年喜欢去“禁海”,潜入水底打捞一些鲍鱼海参。这些生物最肥美的是在冬天,他们就借着年轻的躯体,潜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每次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作者因为出身差,年近三十都还没有结婚。后来看上了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子,女孩子很纯洁,不知道出身之类的事。他因为博览东西方文学名著,特别会讲故事,女孩子就懵懵懂懂地跟他好上了。但是作者家里知道了之后,大力反对。因为当时提倡晚婚,女孩要二十四岁才能结婚。女孩子万一之后变了心,他就成了老光棍了。有一句话我特别的感动,他说“我下定决心,要用成千上万个故事把她包围,包得里三层外三层,让所有坏男人都打不进来……就这样,讲了整整四年,一直讲到她过二十四周岁生日那天,我们两个人一起走进结婚登记处”。婚宴之前,大家都看不起他,觉得“红五类”的漂亮女孩怎么会嫁给他一个狗崽子。他为了扬眉吐气,在婚礼前的一天晚上,潜入冰冷的海里捞海鲜。那一次,他被水流卷到外海,最后被一艘外国快艇救起,真的是九死一生。我看完整篇文章,笑中带着泪。好一个执着、憨厚、五大三粗又博览群书的东北大汉!
  
  阎连科的文章也让我很震惊。他出身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目睹着知情一批批来到他们的村庄,又一批批走。他说知青们从来不干脏活累活,农民们都照顾着他们,给他们吃自己舍不得吃的白面。小小的他只能在旁边咽着口水。村里的女青年被男知青强暴,女孩子投河自尽,男知青却只是被遣回城里,没有一点惩罚。一个女知青告发农村的男青年对她强暴未遂,年青年立刻就被枪毙了。“城里人与农村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年轻的作者在心中怒吼。
  
  最后一篇是韩少功的文章,他以自己在文学硕士班上的一次提问开头,他问有谁读过红楼梦,读过莎士比亚,回应者寥寥。他大为感慨地说,即使是在七十年代,在那个被认为文化枯竭的年代,看过十本英国文学,十本法国文学,十本俄国文学的人也大有人在。然而在书籍资源如此丰沛的今日,读书的却是那样的少!七十年代是最差的时代吗?不,那也是最好的时代。虽然资源有限,但是那一代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求却比我们要强烈地多。那个时候不上大学,不考试,却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时代阅读,也培养了一批真正有学识的知识分子。今天,我们自以为比七十年代自由许多,却不知我们早已被物质主义更严酷地束缚。走进我家乡的书店,几乎所有的小孩都在家长的陪同下买参考书,教辅书,成千上万种的教辅书占据了半个书店。小学老师的阅读面也令人堪忧。记得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言必及《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甚至让我以为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本书了。幸亏有了家里丰富的书柜,才不至于让我蒙蔽了双眼。现在想想真是后怕,有多少孩子曾经被这样误导啊。
  
  《七十年代》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丰富的,日常的七十年代。然而,正如序言中所说的,还有许多的不足。文章的撰写者都是那个时代的“幸存者”,都是现在的成功者,故事最后的结局都是考上了大学,出国了,成了学者,专家……然而那些失败者,被时代淘汰的人,却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期待更多这样的好书,展现给国人真实生动的历史课。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放假前那段病怏怏的日子,承蒙歪歪小部长的抬爱和好脾气台长的纵容,泡在广播台在墙上涂鸦。虽然阵发性完美主义偶然发作,但基本还是纯属玩乐的心态。找灵感的时候,小智勇竟从他电脑里翻出大约是出自我手的小红房子的照片,可事实上,真正的小红房子在他来之前就已经灰飞烟灭了呢!实在让我忍不住感慨,我们这些人呐,时常是有些偏执地怀旧,甚至是,怀那些未曾经历的旧,那些并不属于我们的旧。
  
  
      这本《七十年代》大抵也是出自同样的缘故被我果断占有。七十年代,对我来说总是神秘兮兮,虽不敢说心向往之,但总算是充满魅力。大众媒体为那个年代贴的标签太过符号化,祖辈父辈虽然时有提到,但也不过一家之言,远远不能让我满足。也正因此,《七十年代》单靠书名就可以将我俘获了,何况还是北岛、李陀主编,何况还是三联出品,何况目录分明印着著者的大名:陈丹青张郎郎阿城王安忆阎连科唐晓渡韩少功翟永明……
  
      李陀在序言中提到,编辑这本书与怀旧无关,只是想借这些文字来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让昨天在文字中复活,让昨天在阅读中展现,让今天的人直接和昨天对话。”然而这些“记忆”的来源当然是他们的圈子,是“星星”和《今天》的圈子,是彼时那些地下沙龙的圈子,笼罩在“七十年代”这样大的命题下,难免显得有些偏颇。李陀解释,“这一方面是由于一本书需要一个立意,一个主题,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有些不得已。”可以想见,如果当真把记述者的范围从文化界扩展到整个社会,筛捡的工作恐怕决非三两人短期内可以胜任——当然那也必是十分有意思而有意义的,若有人可以做成倒真可名留青史了。
  
  
      即便《七十年代》只是文化圈的“七十年代”,这三十位记述者,三十种视角,依然印证了我的想法:大多时候,不仅不存在真理,而且不存在真相,或者说,处处皆真相。
  
      文革十年,有人当是浩劫,有人以为不过一场戏;江青,有人真真恨得牙痒,有人狂热迷恋她的摄影作品;八个样板戏,有人说是文艺大普及,有人说是乏味一刀切;76年9月9日,有人恸哭哀嚎,有人惊恐窃喜…… 即便是这样小的一个文化圈,这样相似的一批人,他们经历的真相也千差万别,何况亿众百姓。幸而我并不求“真相”,只想从他们的故事中,略微窥探那个正在渐行渐远的年代,满足好奇心而已。
  
      《七十年代》当然做到了,轻而易举。三十人的叙述,文人间的小故事、大感慨,值得咀嚼的自然很多,顽劣有趣的也颇有那么一些(以阿坚的掏心掏肺和翟永明的年轻笔力最为印象深刻),当然,也不乏个别怨妇式的苦大仇深。
  
  
      众人的叙述中,有一个人被反复提及、甚至仰望,那个人叫郭路生。我原并不曾认真读过当代的朦胧诗,因此也不了解有这号人物存在。然而在《七十年代》中被不同的记述者反复引用的《相信未来》,却着实触动了我: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
  
  
      郭路生,也就是后来的“食指”,在文革中精神抑郁,终至精神分裂。病情时好时坏,平缓些的时候,就在福利院以刷洗楼道、餐具为生,蜗居在帝都的角落,抽廉价的烟。后来在北岛等人的帮助下,出了诗集,在京郊有了一个还算可以栖身的居所。
  
  
      另一位勾起我兴趣的先生就幸运多了。芒克,彼时的白洋淀派诗人,那位书写阳光下向日葵的浪漫先锋派,那个试图像凯鲁亚克一样行走在路上的文学小青年,现在虽然花白了头发,却仍然十足的范儿。花甲之年自称已不怎么写诗了,画作倒被人推崇起来。又老来得子,不尽的福气,成日在微博上晒4岁小儿子的照片,想来是过得不亦乐乎。
  
  
      七十年代我不曾经历,却能够体会它给八十年代种下的因。历史唯物主义的确在理。站得足够高,你就会发现,在时代的洪流中,无论谁张牙舞爪谁正襟危坐,趋势总是趋势。时间就是这样以它笃定的速度和气势奔腾而过,你我无论沉浮,也不过是颗细沙,奈何?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性格中包含了一些强烈的“三八”意识,但是自认为比较高端,喜欢八一八特定时期的不特定人群。我希望多多了解70年代的事情,因此,看70年代拍的电影,看拍70年代的电影,看70年代写的书,看写70年代的书……如此如此。
  任何事物,批判地吸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
  看这本书,请忽略细节吧,因为细节其实与读者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体会一下那个年代的气氛,人们所想,人们所盼。
  没有亲历的历史,揣测是二次亲历,揣测需要材料,这本书提供材料。
  任何人都没有给历史下定义的权利,因为即便是亲历,也没有亲历全部的历史。你眼中的现在和别人眼中的现在或者anytime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不要白费力气了~全面地了解就足够。当然,基本的是非观念还是要有的,这就看个人造化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误读《七十年代》
  
  杂散的分子游动在被熔岩与闪电翻搅的七十年代池塘,一样不一样的通通撞作一团,竟组成了生命的模样。“放开声,有知音在听;伸出手,便结伴而行;没人吝惜卖弄自己的聪明”,这就是我读到的七十年代。读内刊,游学,偷唱苏联情歌,为欲望写作,用故事赚姑娘,闭紧门窗聊天,朋友的朋友是朋友,为诗歌奔向远方……这些激动人心故事的作者总能彼此熟识,好像有一条门槛,只要跨过,我们便是无话不可谈的同伴。
  
  之后第三个年代,环境的高压锅掀开了盖,门槛崩塌继而风化,专业化的我们趟过条条门槛却彼此无话可谈。书中末篇《漫长的假期》韩少功自述一段经历。在某大学讲课时他问:谁读过三本以上法国文学?约四分之一学生举手。他又问:谁读过红楼梦?约五分之一学生举手。他提问的是一群将要成为硕士或博士的文学研究生。然而三十年前,“让很多中学生说出十本俄国文学、十本法国文学、十本美国文学,都不是怎么困难的”。
  
  考取高分,我趟过了研究生门槛;戴上粗线条眼镜框哼唱张悬,我趟过了文艺青年门槛;去论坛抓个狗汉奸骂上两句,我趟过了爱国青年门槛;背包去西藏,我趟过了行者门槛……趟过门槛之后,我却发现与门槛这边的朋友们相处尴尬:只能狂欢,无法交谈。研究生不需要搞研究;文艺青年不需要读文学,更不用懂艺术;“爱国者”不需要思考爱国;西行路上有人交流技术,无人提及信仰……标签之外,每人有各自专业,细分到斑点数目不同的斑点狗之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缺失了共同追求,纵然享受自由,我们的思想仍犹囚徒一般孤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是一个非常喜欢女孩儿的文学青年,要写诗,要画画,也有震震她们的潜意识。让我最后悔的是,我居然没有和她们其中任何一个人有过伤筋动骨的罗曼史。——张朗朗
  
  
  
  临刑前的狱中,张朗朗在回忆里写下如是的独白。于踏进地狱的门坎前回望,这段平实的话语为激情笼罩的岁月留下最好的注解。命运弄人,因言获罪,已坦然殒身的他在最后一刻被死神拒之门外。而遇罗克却还是走了,尽管自信的言行后满怀生的希望,却无奈专政机器早已失去了与这使其头疼的“狱油子”周旋的耐心,借着子弹的淫威,一了百了。如果他活着,那段岁月或许会留下另一番别样注解,我如是想。
  
  六十年代的红卫兵满怀激情,却不啻一群乌合之众,政治的舞台为他们提供了一块宣泄的场地,时代的浪潮中激荡的是青春的冲动,却没有多少理想;八十年代的启蒙思潮汹涌而至,无数青年被裹挟前行,说是他们在创造新的时代,倒更像被时代引领,一起随波逐流,尽管嘹亮的口号在后期响彻广场,但回声却被九十年代市场化的浪潮无情吞噬。我总是试图找寻,找寻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我明白,留给我的只有七十年代。
  
  李零曾问唐晓峰,你这辈子,哪段儿感觉最好,那段儿感觉最坏。唐说,插队最好,出国最坏。李零说他是大环境坏,小感觉好;大环境好,小感觉坏。七十年代就是如此,大环境糟糕透顶,小感觉却让人心神往之。物质的贫乏,政治的束缚将无数青年紧紧困于一方土地之上,但思想却在夹缝中生长,体制外被开辟出一片无限广阔的天地。自由的种子开始萌发,阅读、交流、思考,冒天下之大不韪却无功无利,因为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音乐、诗歌、绘画……交织出理想主义最纯粹的图景。
  
  黄皮书、灰皮书中夹杂着那个时代最“反动”的思想,却令这一群热血青年趋之若鹜,意识形态在阅读中出现裂缝。敌台的音频送来外面世界的声音,“靡靡之音”浸润一颗颗缺乏艺术滋养的心。资料太贫乏,思考却何其深邃;生活太黯淡,脑海中对艺术的探寻却何其多彩。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往来于所谓的沙龙中,尽情畅谈,在交流中升华。
  
  独立的思考确是一种煎熬,孤独的心灵需要在倾诉中寻求新的灵感与慰藉。许成钢在愈是思想寻求突围时,愈渴望交流。他们也真幸运,在群体中总有志同道合之辈携手。我明白,我的眼中的七十年代也许掺杂太多臆想的理想主义色彩,毕竟这样的群体仅限于大城市,亦或来自大城市的知青,像阎连科那样村里的孩子,接触的思想或许几至于无。我总该憧憬,憧憬那个年代,那些大城市孩子的生活,憧憬我所憧憬的。
  
  孤独是一种原罪,交流有时是何其必要。《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辛格面对着四个人的倾诉,却也将自己的内心敞给胖子安东尼帕罗斯,也许只有胖子才不孤独,因为他是精神病人。有时觉得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多么可怕,在麦卡勒斯的叙事后比照自我,猛得发现身边竟找不到一个可以读懂我的人,甚至连我自己都读不懂自己,这个时代用物质的泡沫掩盖了灵魂的空虚,我只能背负孤独的原罪,希图寻觅一个知音。
  
  特殊的时代孕育特殊的个人,因为看似茫然的前程,才使那些追求变得纯粹。现代的大环境虽说好了千百倍,同样的活动却似被涂上太多物质的色彩,有的甚至沾染了让人恶心的铜臭。该死的教育告诫我们,如今的生活多么美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其实想想,真是如此吗?美好的仅仅是空泛的物质外壳,精神的世界究竟带来了多少改观?我们也有太多的理由不要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依旧保存了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太多知识与能力之外的东西在操控个人的命运。
  
  理想主义被太多人从心底忘却,时代纷杂了,人也变得不纯粹了。那些手捧各类宝书奋战在考研、出国第一线的青年人,他们在高呼为理想而奋斗;那些出身贫寒,试图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同仁,在为获得一种在他们看来有尊严的生活而打拼。但那真的配得上叫理想,叫尊严吗?他们寻求的也许不过是物质的充裕,,是套上华丽的外衣,整上姣好的面容,于高层混迹,为人称赞。他们寻求展现的不是个人的魅力,而是融入时代的潮流,获得社会的认可。扼杀理想的行为,一直在被这个神奇的国度演绎。
  
  “我们生而为人,这并不足以使我们成为人;我们活着,这并不说明我们进入了人生;要进入人生,必须表演人生,必须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去设计人生。人生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模范,每个人的角色必须自己去创造,这种自我创造感才是真正的自由感。这是一个充满痛苦、失望、苦恼和危机的过程,也许是一个陷入孤独和绝望的过程。但人要能承担起自己的孤独和绝望 ,要能经受住怀疑、动摇和信仰的崩溃。”(邓晓芒《灵之舞》)人之为人哪有那般轻易,逃避自由,向社会妥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掐指一算,大好的时光只剩不到两年了,也只有不到两年的青春可以给我尽情挥霍了。我给自己的大学生活拟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坐牢。家里每年为我投入金钱换来四年缓刑,踏上社会就是理想主义惨遭枪毙的一刻。理想化的生活仿佛与将要踏入的社会大熔炉格格不入,但我宁愿如此。我宁愿读班导眼里无用的思想史也不去写该死的人生规划,我宁愿逃课自习也不去听课堂里老师催眠的哼腔,我宁愿沉迷广杂的课外读物,也不去瞟一眼那该死的专业书。信誉说得好:我们对分数已经麻木,只对颜色敏感。
  
  我知道,也许我终将很现实,也许我真的挡不了这世界汹涌的浪潮。我曾想象当我被社会的利斧劈得混身伤疤,用沾满铜臭的纸巾擦拭伤口时耳边传来的嘲弄声:过去装什么清高,现在还不是跟我们一样……谁知道未来究竟会怎样,妈妈还常笑我:我看你骨子里的倔气一辈子都改不了。我反问:你不也一样吗?青春总该给自己留下些什么,不管未来究竟怎样,我希望用四年写下两个字:无悔。
  
  食指的一首《相信未来》拉开了许多人七十年代的序幕,我某本笔记本的首页抄录的便是此诗。只是我已不太相信生命中所见的未来,几千年未曾触动的历史,我们从哪里来的信心将其一朝改变。领袖们敢叫日月换新天,外表是新,骨子里还是旧货,十亿神州尽尧舜想来不过是句空谈。
  
  面对未来,对我最好的回答也许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希望能将理想主义坚守于最后一刻,即使未来失去了,还可以在个人记忆中找寻,在某个时代的记忆中找寻,哪怕依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本人读书基本为正版,但在大陆看不到的书很多为翻印和复印本。七十年代即为正版,很厚重,三联出版。
     由于笔者最佳年华在此年代度过,下乡十年,接班回家,后又通过自学取得所谓学历,但绝不想成也不可能为主流或风云人物。
     该书写手均为如今各道上的大腕、名人、学者、艺术家等,但更多的是艺术家、画家等,这些人的文笔还是很不错,此书值得一读,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回顾和思考,然而对下一代或80后90后的读者来说也是看看当时这些年轻人是在什么环境下度过的,但那个年代还是有不少有志者,虽然没什么可学,但他们学什么也学得很好,这些人的出类拔萃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机会有时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如当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这就是机会,但却是少数之少数。
     我就眼看很多自己的战友从边疆到大学一步登天,但能如该书那样有成就者也是很少很少,于是看来自己的路还要靠自己走。
     看完此书后的感想即,希望读过这本书的各种人应该回顾和反思那个荒唐所月给很多人带来灾难,但很多人从灾难中走出,由此得出,独立思考,学术自由,做真正的知识分子和有责任的学者也非易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有一本书让我心情起伏,上一本是《活着》,现在是《七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人们像石块下的杂草,坚强的怀揣理想在找书看,在辩论,在寻找真理,噙着泪水诵读诗歌《相信未来》。70年代的中国人贫穷但期待未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的作者风格迥异,有的诚恳,有的张狂,有的八股文。。。
  看完了跟老郑讨论了一下,我们都最喜欢描写唐克的那一篇。
  那样的理想,那样的友谊,那样的命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找到了很多被历史掩盖的东西
  或者说是一种精神
  
  我向往那样的生活
  
  自由在束缚下才能够变得那么有意义
  
  诗歌 文学 绘画 音乐 各种精神与物质的融合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25 12:24 , Processed in 0.0559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