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02|回复: 1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十年代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09:59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4:2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本书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6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七十年代》从封面开始就很讨人喜欢。
      文字被设计地就像是刷在墙上的鲜红口号。它经过时间的冲刷而变得斑驳,就像那些曾遮天蔽日的信仰,那一页早被揭过。只有曾存在过的痕迹,而不再扎根于人们心里。
      
      书的印刷也很精良。很少能碰到一本这么厚的书翻起来像两三百页一样轻松。
      
      虽然作者主要来自文化圈,但文章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冲突。
      就像徐浩渊特地写了自己不像传言中的那样是地下沙龙的主人,但整个集子中有不少人这么称呼她。
      就像韩少功说三十多年钱很多中学生都有很大的阅读量,津津乐道地说起他们一群中学生到图书馆盗书看,有人却连灰皮书这一名称都没听说过。
      有的是开拓者,有的是接受者,有的则是被时代落在后面,后知后觉的追赶者。
      
      其实整本书读下来,反而有一种阶级观浮显出来。这种感觉挺怪异的,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个主题的书来说。
      至少我主观感觉上,是觉得大多数的写作者还是来自于一个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比较好的家庭。要么就是知识分子,要么就是军区大院。
      不然哪里来的那么多特权,能交流禁书,能肆无忌惮地泡病号?
      总猜着这样的一种家庭背景给了他们勇气和底气和一个更好的朋友圈吧。
      而且看他们后来的发展都挺光鲜的。
      
      读罢还记得的有两个例外。
      一位是工人出身的蔡翔。
      按道理他所从属的工人群体是时代的主流之一,但暂不说社会的话语权,就是在这三十位作者中,也只有他从工人角度出发说了话。
      这样一个无暇且无机会对政治敏感、对思潮了然的群体。
      可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呀。
      “社会发展很快,但付出的代价也真的不小,这些代价里面,包括一个阶级的尊严。也许,这就是宿命。但是想到我那些工人,总还是心有不甘。”
      
      另一位是农村出身的阎连科。
      在他的笔下,那些下乡的知青又是光鲜干净,不思劳动的。
      而知青将文明带进乡村,由上而下的看,这是给农村带去了文明和现代化,但由下而上的,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城乡不平等的差距。
      
      每个人的观点总是受到时空和阅历的局限的,哪里有什么客观公正的叙述。
      这样一群历史的亲历者,在意识形态极度统一的年代,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都会产生如此大的分歧,那么皇皇巨著的信史,又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如果说历史研究的价值在于掌握大的脉络,从而以史为鉴,那从《史记》就开始的那套纪传体的史书笔法,要将历史还原到独立的个人身上,其中不得不牵涉到大量的细节,这样一来历史研究的根基不就不可靠了吗?
      非专业人士,姑且存疑,以待日后自然领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厚厚的一本,累积零散的时间看了两周左右,终于看完了。
      七十年代,各个作者由于各自地域、家庭、经历之不同写下不同的感受和追忆,但每位作者写来都可谓情真意切,对自己经历的七十年代的时光有切身的体悟,让现在的我们可以进入他们的时代。
      七十年代,分量最重的一个词是政治,似乎每个人都避不开此话题,被政治漩涡裹挟其间。
      七十年代的作者诉说着每个青年都会有的求知、性意识的觉醒和少年的情怀之外,更感叹于他们在禁忌年代对生活的热爱,在不自由的时代的追逐,他们中的人的追索让现在的我们也汗颜。
      
      七十年代,是现在一代成名者的追忆,他们或天性聪敏、或家学深厚,是那个时代的骄子,他们只记述了自己的经历,而广阔的中华大地上的其他无言的孩子,不知道他们在七十年代的生活是怎样的。
      
      一向喜欢传记类、回忆类的文章,用他们的追忆比对自身的经历,去发现人生的态度,对事对人的精神。读了七十年代,勤奋、上进、乐观、睿智、随性仍是成长中不变的真理。时代各有所变,但人性是超时代的。
      
      这些文章中比较喜欢的有:
      张郎郎《平静的地平线》、赵越胜《骊歌清酒忆旧时——记七十年代的一个朋友》、柏桦《始于1979——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韩少功《漫长的假期》、黄子平《七十年代日常语言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本书共有30人对自己所经历的七十年代进行回忆,展现给我们的也是不一样的人生。
          起初我还不是很理解作者的意图,读到一半才知道作者的用意,对于现在我们来说,每个人所经历的共同年代,所能留下的回忆也都是不一样,同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七十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四人帮”、“四五运动”、“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历史环境的影响,压抑着人们对新知识、所有新的东西的向往,并在心灵上、思想受到或多或少的破坏,虽然环境那么恶劣,越是压迫越是反抗着,当然这里会有无畏的牺牲者。
          当然社会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是必然的,但过程是痛苦的,就向书中的人那样,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他们可以更优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连续两晚翻阅,催眠效果尚佳。
      
      打动我的,是张郎郎的回忆:老木寒云画故城,举重若轻,直指人心;最猥琐的,是唐晓渡的自述:通篇闪耀着市侩的满足,实在无法直视……
      
      不过让我意外的是阎连科阎老师——此前从未拜读过阎老师的作品,初次受教,大吃一惊——这文风,怎么扭捏得像得了痔疮一样。还不如陈丹青呢。
      
      思来想去,我领教过的当代著名作家中,能和阎老师一时瑜亮的,恐怕也只有麦家麦老师了……
      
      通读一遍,就得给书安排个去处。本想打发它去找麦老师的《风声》,思及孙秀珍,却有些恻然。算了算了,塞到书柜顶够不着的那一层供起来吧。
      
      她们从我的墓上走过
      讨论着蝴蝶的外衣
      我再少一点勇敢
      就会和她们走在一起
      
      我从没被谁知道
      所以也没被谁忘记
      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
      并不是我的目的(顾城)
      
      是为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是在失恋之后开始看的,真的希望能够给我的生活带来希望,陆陆续续的 读了一个星期 其中的心情不免振奋 不乏痛苦 微博人人认识人太多 于是选择了这块她说“小众”的地方进行回忆。
      也许我们生活的时代太好 也许我从小都顺顺利利的 基本上没有体验过除了这次感情之外的自己感觉像戒毒一样的创伤 这次真的被打败了 本来以为只要坚持 就能够使任何事情都有回报 可事实证明 在感情这条道路上 坚持是没有用的。
      我们相识在大学 相恋在学生会 分手在社会
      她说 那个人穿西装真帅 而且特别认真 从那场讲座之后她的相机里多出了好多我的照片 之后听她说 老妈说怎么学生会的人长得那么像 因为那都是我啊 在我的印象里 她是个敢拼搏的一个女生 而且不同于传闻中的上海女生 她豪爽 她可以为了学生会的一个部门的会议将重要的期中考试压缩到半个小时 当时的我不理解 因为那时的我认为为了转专业 我可以什么都不顾 只有学习 毕竟大一时的我一直像高中一样泡在图书馆里 世博会的你那么热情 那么可爱 那么照顾我 就这样推开了只开了一个小缝的心门 我发你的短信说 我们开始吧 其实当时的想法只是想试试 想好好和一个优秀的女孩子谈场恋爱 时间长度未知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 你找我吃饭 我会说我在忙 有事情要做 因为我真的没有经历过一段在我看来真正的感情 不知道该怎么去经营 之后你在我喝醉的时候送给我一碗粥 还从食堂拿回了一个勺子 之后又送给我了小花(fa) 现在他们一直在我的周围 暂时就当做回忆珍藏起来 小花还在那里永不凋零的存在着 就这样 我时而热情时而冷漠的态度一直到了学期末 她到城隍庙 给我买了德国的杯子 因为她知道我的理想是去德国留学 就这样到了假期 我们结伴去了杭州 一个至今我还没有足够胆量去的地方 晚上坐在西湖旁 景色是那么美 我们沿着湖中心的山路走着 告诉了你我家里的情况 从那一刻开始 我认定你是我的妻子 认定你是那个要和我过一辈子的那个人 我觉得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 之后结束之后我们回到了上海 我正式把你介绍给我的室友 那个暑假我我一直在实习 外业测量 你在报社实习 下班时总会来学校看看我 我们总去密云路上的茶餐厅 喝着奶茶姐姐的奶茶 聊着天 度过炎热的一天 之后突然有一天 你哭着给我打电话 说和妈妈吵架了 我没想到是因为我的家事 老妈说如果以后嫁给我会让你承担很多 我们到了咕咕猫 说起我的不完整的家庭时我哭了 我从来没有这件事情如此的自卑 之后见你老弟 你老弟说 那时的姐姐是真的爱你 和家里人吵翻 只是因为他们不同意那时你所肯定的那个人 我半开玩笑的说 实在不行就算了 不希望你为难 但是我却想继续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之后怕你老妈担心 我就发短信给她 保证今天你会平安的回家 那天你打电话说你回家时 我的心也放下了 同时也在不断的思考自己的家庭 难道真的那么差吗 之后你跟老爸说 那人真的很孝顺 真的很好 就这样 我们的第一道考验就这样过去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进行着 来到了情人节 那时的我比较害羞 用大的纸袋子装了一共9朵玫瑰 想分成1,3,1,4 送给你 而这四次希望是不同的地方 还有在饭盒用糖果为你拼出的 i love you 我们吃饭 我们去ktv 在ktv里你问我要了所有的花 计划失败 还是跟你说了我的想法 那时的你说很感动 就这样 我们度过了一个假期 之后的学期校园的到处都充满了我们两个的身影 直到我毕业 我发现越来越离不开你 我们几乎天天一起去图书馆 你喜欢靠窗的位置 我总是早早的去占 我们呆过的9楼 每每我们出去休息的时候 你总是拉着我一起慢慢的走出去 给我选你认为我应该读的书 我们总是那么甜蜜 那么幸福 我们在大活前面的草坪上 坐着聊天 聊着我们的以后 你是独生女 我是少数民族 商量着我们怎么才能生两个孩子的愿望 第一个在中国 等我读完研究生回国 我们就领证 就生第一个孩子 之后再到德国生第二个孩子 在德国待一阵子 哈哈 现在想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 我觉得你已经完全融入我的生活 我觉得我也已经融入进你的生活 我一开始对出国也有犹豫 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在于你 我担心异地 异国  但是你跟我说 出去吧 这是你的梦想 我们已经打算好以后的未来了 我仔细想想 虽然充满着不确定 但我要试试 因为只有从德国回来之后我才能给你最好的生活 你说你会在上海新华社 我回国之后赚钱养家 带孩子 你可以去追求你的理想 之后到了大三的暑假 我回家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可是当时老爸身体出现了一点小毛病 我在担心 担心你会承受不了 你告诉我不要告诉我的家人 可是老妈看到了我失魂落魄的样子 我跟她说丰儿的老爸身体出了点小问题 也许是注定 你打我电话 我不在 老妈接听了 老妈礼貌性的问候了你老爸的身体状况 就这样你觉得我不尊重你 跟我大吵了一架 说给彼此两个星期的时间考虑下 第二天你就给我打电话 之后回上海我们抱在了一起 觉得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事情就这样平平稳稳的过着 你对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希望我不要穿什么衣服 希望我白点 希望我怎么怎么样··· 我再尽力改变 尽力改变成你所希望的人 因为我觉得你的建议对我来说都是好建议 也不会触碰到我的底线 我愿意改变 我们甜甜蜜蜜的过了两年的时间 虽然期间也会把你气哭 就这样来到了我的毕业季 我忙毕业设计 你忙着复习考研 我们在彼此依靠的度过每一天 之后我准备德语考试 你去北京实习 我放心 因为在我的心中两年的异国都不是什么事情 更何况两个月的异地呢··· 期间你跟我诉苦 哭着跟我说自己好累 为什么不选择上海的部门呢···我心疼 让你回来 你说你会坚持下去 你真的很好 期间有很多人追求你 我也说过 但是你说你去北京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 让我不要担心 但是终于他出现了 你觉得他很完美 很理解并支持着你的梦想 我当时理解 但是现在我却不得不说你也改变了你的理想 也改变了他的理想 都是因为你现在真的喜欢他 我无力抗衡 无法改变 因为你对待感情是那么执着 我伤心 我一个人在北京晚上11点找住的地方 最后只得住进了地下室 哭了一个晚上 你说他抱着你跟你一起哭 你很感动···  你和他都说有些事情是不能用时间来衡量的 但是我却偏偏珍惜这充满甜蜜的2年多 之后有人跟我说的一句话给我当头一棒 让我要振作 他说 老哥 你不了解那个男人 他也许真的很好 为什么不让你自己变得更好呢··· 他说得对 在那之后我想我要努力 把自己变成最好的那个人 你说这段感情如果没有结果 你就会随便找个富有的人嫁了 我真的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自己变得富有 变成最终那个和你走向礼堂的阿小朔···我会一直努力的 会让自己变得最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不论那时到底是什么样子。 每个作者都想起了自己的青春。
      
      理想、迷茫、对世界的好奇、不舍的执念……  如刚刚冒出的嫩芽: 黄绿色而不是墨绿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每个人又是别人眼里的别人。逝者如斯夫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的人对同一时代的记忆有太多的不同,因为这些不同,我们才能对过去的历史也好,回忆也好,有更多的了解。
      北京的顽主们,大院里的孩子们,对七十年代的回忆是美好的,一群人不用上学,嘻嘻哈哈的搞串联,串门,一起偷书,看书,讨论,一起恶作剧。七十年代结束,因为这些家庭北京,所受得教育影响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些上山下乡的经历虽苦也是插曲,因为他们最终回到了正途。现在回想那些文革结束后,文化界活跃的文字莫不是那些北京圈子里的人,试问边远的山区青年,即使生活经历再丰富,没有文化和书籍的滋养怎么能有笔下的精彩。这是李零的记忆,这是韩少功的记忆,这些记忆在他们来说是真实的,也是有理得,他们不喜欢大多数的中国人对七十年的申请批判口诛笔伐,因为他们最美好的青年时代,就是在那里。
      陈丹青,印象中很精明很江南很愤青的知识分子,他眼里是七十年代是丑恶的困顿的。浪费的青春,绝望的时光,这是他眼中的世界。他眼里那么多的人在最宝贵的十年,才华和精力被绝对的浪费掉,那么多人不堪凌辱选择和这个世界告别,悲惨的十年。他说幸亏年轻,还不曾绝望,幸亏年轻,纵然失去的再多,还是有明天在。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张郎郎,在死囚监狱里经历了等待死亡,和死神曾如此近距离接触时的战栗,重获新生的欣喜和惴惴不安。十年的苍白生活,却也有过片刻的欢愉。当然还是根红苗正的红二代,周恩来的一句话,给了他第二次的生命。可是那么多没有背景的热血青年,最终还是投入死神的怀抱,遇罗克还是死了。
      阎连科的经历我是最能理解,贫穷,物质和精神,想逃离土地的强烈愿望。他是较早觉醒的农村青年,还是千千万万不曾有过丝毫想法的人还是麻木的日复一日。醒着的人事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能够有机会冲出枷锁,不幸的是因为内心的不安分还总是有绝望的痛苦。他是努力的,也是幸运的,在文革的尾声时期终于有机会离开给他营养给他困难的土地。
      这些人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些比我小,有些和我年纪相仿,我总是会对七十年代的事情有很深很深的情结, 苦难的时代也好,自由的时代也好,总是过去的事情,现在去看,只是故事。我总是告诉自己现在又多幸运,有书看,有东西吃,有衣服穿,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不是由出身决定一切来决定自己的未来,虽然不易,但也充满希望、
       现在的年轻人,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多。生活太顺了,一点的挫折就容易退缩,抱怨。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个样子,努力,积极,永远是你向前走的不二法门,有些人走的远些,扬名立万,名垂青史,有些人走的近些,却也丰衣足食,不要和生来就什么都有的人比较,也没什么好比的。他的轻松也是他爹他爷爷的血汗换回来的。抱怨的时间越多,只会是你的儿子继续走抱怨的路,或是拼血汗的路。这个世界公平也不公平。只是别总盯着不公让自己不痛快。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上午刚看完《70年代》,又把序言看了一遍,了解一下出书的初衷和想带领读者思考些什么,确实,就象序言所说的一样,整体观感是每个人的记忆和提炼都是不同的,有的人仅限于回忆事件的细节,没有感论,作为读者,只能靠自己领悟,有的回忆倾注了人格和观念在里面,看完后会多些思考。我觉得后半本要比前半本来得精彩一些,但前半本中的陈丹青的《幸亏年轻》又是吸引我看下去的头一篇,也许因为比较关注他。整书来说,我喜欢邓刚的《我曾经是山狼海贼》、阎连科的《我的那年代》、许成钢的《探讨,整肃与命运》。
      喜欢《我曾经是山狼海贼》其中一个缘由是因为其中有我父母恋爱结婚的相似之处,最大的缘由是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和有的作者尖酸刻薄,自我矫情不同。《我的那年代》喜欢是因为之前刚看了《寻路中国》里面对农民的描写,印证了历朝历代最苦的是农民这一观感,没有话语权,老是上层阶级愚化和盘剥的对象,但最可爱的也是农民,传承着礼义廉耻这些基本道德。《探讨,整肃与命运》中的思考、论证、研究还有坚强让人获益最深。
          此书看完,我想进一步看看书中作者父母那代人的回忆,和当时十几岁的孩子不同,对于30、40岁的人来说,又是怎样的一番回忆。想来困难重重,一来本身对老一代知识分子不了解,二来这是需要在他们个人自传里提炼出70年代的回忆,所以热切期望着这本书可以如序言所说,出版个多卷本,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人,对70年代、60年代的回忆,让我们了解多一些人的经历和他们对人性的思考等等。此外,也许是编者有意最后一篇是韩少功的《漫长的假期》中对书的求知若渴的描写,相形之下,我要差了许多,起码一本相对严肃的书不会通宵达旦地读,也不会特别珍惜自己现在阅读的便利和相对自由。
          最后还想的一点是这本书应该还有后续,同样的人对之后每个十年又是怎样的观感,之前看高尔基《寻找家园》的感觉是每次大事件他都没闲着。所以对于80年代我也存在着好奇,但要看到对这一年代象这本书这样的回忆估计要等很大的机缘了。
          不管是什么样的书,只要你想看,都可以开拓思维,轻松类的书可以松散地读,散文可以闲适地读,思想类的书可以慢读慢品,历史类的书增长见闻,通过读书来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和观点,不断进化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生活的艺术,用一颗更加敏感的心体会生活中的幸福和满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2-10-17 09:58:21 | 只看该作者
      谁的七十年代,工农商学兵男女老中少?当然,一部回忆录作品集必然有所选择。北岛、李陀两位主编,前辈李陀连作品都没有,就是选的北岛那一茬所谓的“老三届”,其中三十多年以后成了学者作家艺术家、现在拥有话语权的这一拨,而且多半是家住北京一个圈子的人。不难想象,他们分别的回忆却有很多的重合,共同的主题是读书启蒙。当然,别太计较书题,能窥视一眼大一统时代的别样生活也是好的。借助细腻生动的文字,我们近似于返回历史现场,弥补历史认知的粗疏。有几篇如“小说”一般戏剧化激动人心。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25 12:04 , Processed in 0.0548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