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4| 0
|
读木心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存在。
今天把《读木心》过了一遍,哭笑不得。最有代表性的是最后《网友说木心》部分,摘录几句网友的话:
【-我讨厌所有说木心不好的人。即使他意气用事违背自己的意愿作出的决定,我还是讨厌。
-就是我看的那几篇,就让我觉得此人的性情才学和《红楼梦》的原作者一脉相通,精致而富有贵族气,试问在历经了革命化的中国的今天,哪个作家有此才情和修养?看惯了描写农村、知青生活、上海闸北棚户区生活的所谓当代文学,再看如此精致的东西,看官们还会像朱伟那样评论木心吗?
-我乞求你们这些正在参与评论的人,不要去批判木心老师,他和你们不是一路人。
-真是非常地惊讶,现在才知道木心在1982年之前是在国内生活的……大陆的政治动荡都经历过,那么这本《哥伦比亚》集却一丝的马脚都没有露出,凭这一点,是一个奇迹!……读他的东西要具备古今中外的知识积累,更要有想象力与感悟力!因此一般人不会太喜欢这种文章,很伤脑筋的。而且我个人认为一般不喜欢读外国文学特别是外国现代派文学的读者(长期被国内小说家与散文家所框住的人)是读不懂木心的。如果喜欢木心,也只是得到表面……】
其实前面很多作者长篇大论的意思和这些网友的说法也差不多。比如强作解人的春阳、不知所云的仲青。有人说木心是为五四一代“背过”。看看这些网友的说法,分明是当代一众作家在为这个国家的某些东西在“背过”啊。当代作家几乎是原罪。木心阴差阳错摆脱了罪愆。
赞扬木心的人所持观点都很相似,它们几乎全都出自陈丹青等人的文章。按那些文章的说法,木心几乎是当代文学第一人,而且是迟迟未被发现未获承认的当代文学第一人。接受这种说法,并加入赞扬木心的行列毫无风险,我想出了下面几条理由:
1、持同样观点的都是文化名流、大学名教授、著名作家等;
2、木心不同于文学新人,作为一个老艺术家,已经有可观的成绩,不容否认,而且不会有太大变化让论者栽跟头;
3、木心在海外(美国、台湾)获得了认可,在当今中国更有说服力;
4、当代文学评论界缺少批判声音,批评家缺席或与市场达成合谋。
那么为什么要如此赞扬木心?我认为非常好理解:当代(甚至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被自己发现了,而学术界迟迟没动静,很多读者还不知道他。他们真正是为木心的作品折服么?我看未必,很是未必。
这件事用木心熟悉的圣经故事来作比,就像是博士们发现了耶稣,成百上千个博士欢呼他们发现了耶稣。
详情
Jayfan
半个下午和一个晚上,坐在图书馆草翻完了《读木心》。其实这样很不好,因为还没有亲自接触过他的文字就去看对他的评论,我怕会影响到自己的评价。
但是看到那么多人对他众口一词的赞扬,用足了华丽或理性的词汇,让我产生一种惶惑:这些有独立思考的并非受意识形态控制的在文艺界赫赫有名的人们,居然不约而同地将他捧上“伟大”的椅子上,这是怎样一种奇怪的文化现象?而肤浅的我,说实话,还是头一回看到。
他的文字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然后那股力量会慢慢地转进你的心深处,让你深吸一口气,回转再读,文字可以有这么强大的能量。
我也只看了书中的部分摘录,没有资格对他作评价,但是,翻完这本书却给我一种信心和希望的东西。
我是指,近来看到那么多被社会被历史耽误了最好的年华的文人们,当风波平息后却错过了最好的时光,愤闷或者抑郁地死去或者等着死去。民国的那些人们,在乱世中辉煌,却在所谓的辉煌的“治世”中缄默、奔走、被强制地抽空了所有的精力和勇气。折腾到现在,还剩下些什么?
感谢老天,他还活着,他回来了。虽然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却心态平和地重回故居布置家具继续笔耕不缀。也许没有办法扭转整个时代的大局,然而,我却相信,无数空洞迷茫失望的眼神会突然亮起来,活着且正值青壮年的这几代人,在回首时能够喘一口气放平一下心了。
这是我这段时间最开心的一件事情。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9:16 , Processed in 0.457288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