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 0
|
德国青年运动 |
最新书评 共 7 条
世纪文
如果要为5月画像,画家可能会在青翠与殷红的色调之间踌躇不定。因为5月是春夏之交,青翠的是生命,殷红的也是生命,5月的原野青翠,5月燃烧着殷红的生命之火。进一步可以说,5月的主题应该是青年运动,只有它最符合生命的青翠与燃烧的殷红。刚读到几个月前出版的《德国学术》的第一辑,主题是《德国青年运动》(曹卫东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正好呈现出从青翠到殷红的强烈的色彩特征——从原野漫游到狂热的生命投入。这一专辑收入的多种角度的文章为我们思考二十世纪青年运动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德国——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论述和史料。
1896年,在柏林附近的小城施特格利茨,一位名叫赫尔曼·霍夫曼的大学生带领一群高中生到野外徒步漫游,直至几年后穿越波默森林。他们自譬为候鸟,要在漫游中拯救自己,寻找内心中失去的自然与坦诚(霍夫曼之后的继任领袖卡尔·费舍尔语)。这种充满浪漫色彩的旅行吸引了更多青年,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运动。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德国青年运动发端于此,影响了德国二十世纪的思想和政治进程。曹卫东、黄金城的长文《德国青年运动》从德国思想史的角度切入,为本辑的“专题聚焦”提供了较为清晰、全面的社会运动与思想史的脉络,指出这场德国青年运动虽然只是少数市民阶层运动,但在思想史上产生重要意义。文章最后认为,从思想背景来看,候鸟运动是十九世纪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思想在二十世纪初的再发生,也是自十九世纪初便开始萌发的“德意志特殊意识”在二十世纪初的青年一代中的集体觉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青年运动日益激进化,向后看的、温和的浪漫主义式的漫游和寻根,全面转变为向前看的激进姿态,转变成“革命”,而这正是魏玛时期的保守主义革命的共同倾向(第68页)。
在“专题聚焦”部分,沃尔夫冈·哈德维希的《学生心理—青年政治运动—国家主义:德意志青年协会的初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批论题相近的研究成果之一,反映出几个重要的研究特征:一、以社会史研究视角厘清运动的历史延续性轨迹;二、对大学生群体文化与心理状况的重视;三、重视所谓“青春激情”与青年身份在大众政治传播中产生的新形态;四、重新思考大学生的国家主义立场的起因与呈现形式;五、探讨在获得政治意义的同时,青年社团的心态变化与某一阶段公共舆论对青年政治运动的评价(参见第78页)。光从这些研究角度与重点来看,我们或许会深受启发的是,对青年现象、学生运动的研究框架必须从传统的党派影响下的学生运动研究扩展到社会史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以及公共传播与政治关系的多种维度,或许可以理解为应该在更具有政治社会学倾向的框架中进行研究。
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在后极权时代,政治与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总的来说是既保持政治化的总体监控,同时又以实用功利主义引导“去政治化”,在这种语境中的青年运动、学生运动研究即使尚可存在,也总是呈现出苍白的贫血面容。耶鲁大学教授雅罗斯拉夫·帕利坎认为,一方面大学仍然要通过教学与研究实现它对社会革命肩负的职责,大学教育要为学生的道义愤怒和社会理想提供精神和学术资源,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成为民族、阶级及性别等领域的极端工具(参见其《大学理念重申:与纽曼对话》,杨德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76页)。其实,这两方面也正是我们研究自己的青年运动、学生运动所不应忘却的。
汤姆·泰勒的《威廉德国时期青年和家庭的图景——对德国特殊道路的再思考》(赵鹏飞译)对传统的中产阶级父权制家庭与纳粹政治兴起的关系的僵化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文章通过检视身处中产阶级家庭和学校体系中的男性青年,在与父权制和极权主义问题长期紧密相关的三个领域中的经验——性压抑和挫折、自杀和代际冲突,尤其是它们在候鸟运动成员的叛逆活动中的表现——来讨论这个问题(参见第124页)。研究的结论主要认为,父权制家庭对青年的影响并不像过去所认为的那么严酷、那么反映德国的独特性,相反,应该更多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影响的角度和国家权威主义影响的角度看待青年问题。与此相关的是,我想起在我们的知青史、学运史研究中,并未充分重视对青年背后的家庭环境及生活状况的研究,因此容易显得青年只是暴露在国家政治权力与意识形态的支配性影响之下。其实,在知青史研究的偷渡行为研究中,很明显可以看到存在家庭的影响因素。在这种语境中,家庭的影响常常是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权力的抗衡。我们在很多对叛逆青年的批判文本中会不时看到“受其反动家庭的影响”等等说法,实际上它们并非全部来自于“血统论”的激进思维定势,其中的确包含有一定的针对性。
迈克·德斯利的《德国青年运动与国家社会主义:来自英国的看法》(匡宇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外部观察的个案,两位英国观察家对德国青年运动与纳粹主义之间关系的观察和不同解释,使我们看到一场非常广泛和多样的运动如何在外部观察者的眼中被认识和产生观点冲突。保罗认为纳粹主义是对青年运动的逆转,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是非常明显的;加德纳的观点与保罗截然相反,认为保罗“未能完全领会青年运动和国家社会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纳粹政权几乎就是青年运动思想的胜利和实现。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提到了这种冲突的观点的延伸:保罗会拒绝承认青年运动与共产主义的联系,而加德纳也会持相反的观点。这一个案研究的实际聚焦点是对德国青年运动的“政治性”解释的差异,值得我们特别思考的是学生运动的原初理想与政治利用乃至步入歧途的关系。
当看到德国青年学生在漫游途中的采风和咏唱,当沉醉在候鸟们在民间音乐中挖掘出来的浪漫质朴气息之中,被森林、山间的青翠所深深感染的时候,有谁能看到很快就到来的运动裂变、人心奔突、抉择难免的复杂而激进的时势呢?是否可以说,由于青年运动本身所必然包含的理想主义追求与敏感及躁动,它走向政治化其实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青翠走向殷红,也是必然的吗?无可否认的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到来的时候,曾经浪漫和自由的候鸟运动精神寂灭了,军事化、政治化和准宗教化的社会环境强烈地把青年运动裹挟到纳粹运动的狂潮之中。对政治博弈者而言,固然是“谁拥有青年,谁就拥有未来”,但是对青年来说,被拥有的同时就必然失去自身。这是所有青年运动的最大悲剧,青年运动最根本的异化。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从青翠走向殷红的可能,那就是从广义上对青年运动精神遗产的认识和继承。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精神遗产对任何威权主义和官僚机器来说都是不吉祥的,而莫里斯·迪克斯坦却明确地说:“六十年代在我们身上,在那些对其有过最强烈体验的人身上幸存下来。”朱尔·米什莱说,没有什么会被遗忘,人和事不会被遗忘,连空气都不会被遗忘;赫尔岑说,我们的整整一生都是尽力之所能实行青年时代的纲领。所有这些,都让人们不要忘记青春岁月的初衷和远志。而我们不仅仅有过青年运动,同时也曾有过蒸腾而起的青年精神现象,这一切均承载着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与精神文化的特殊基因,各自以青春个体的生命形塑着政治化的发展。
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作者:李公明
详情
小白ti
刊《东方早报·上海书评》5月19日
如果要为5月画像,画家可能会在青翠与殷红的色调之间踌躇不定。因为5月是春夏之交,青翠的是生命,殷红的也是生命,5月的原野青翠,5月燃烧着殷红的生命之火。进一步可以说,5月的主题应该是青年运动,只有它最符合生命的青翠与燃烧的殷红。刚读到几个月前出版的《德国学术》的第一辑,主题是《德国青年运动》(曹卫东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正好呈现出从青翠到殷红的强烈的色彩特征——从原野漫游到狂热的生命投入。这一专辑收入的多种角度的文章为我们思考二十世纪青年运动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德国——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论述和史料。
1896年,在柏林附近的小城施特格利茨,一位名叫赫尔曼·霍夫曼的大学生带领一群高中生到野外徒步漫游,直至几年后穿越波默森林。他们自譬为候鸟,要在漫游中拯救自己,寻找内心中失去的自然与坦诚(霍夫曼之后的继任领袖卡尔·费舍尔语)。这种充满浪漫色彩的旅行吸引了更多青年,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运动。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德国青年运动发端于此,影响了德国二十世纪的思想和政治进程。曹卫东、黄金城的长文《德国青年运动》从德国思想史的角度切入,为本辑的“专题聚焦”提供了较为清晰、全面的社会运动与思想史的脉络,指出这场德国青年运动虽然只是少数市民阶层运动,但在思想史上产生重要意义。文章最后认为,从思想背景来看,候鸟运动是十九世纪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思想在二十世纪初的再发生,也是自十九世纪初便开始萌发的“德意志特殊意识”在二十世纪初的青年一代中的集体觉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青年运动日益激进化,向后看的、温和的浪漫主义式的漫游和寻根,全面转变为向前看的激进姿态,转变成“革命”,而这正是魏玛时期的保守主义革命的共同倾向(第68页)。
在“专题聚焦”部分,沃尔夫冈·哈德维希的《学生心理—青年政治运动—国家主义:德意志青年协会的初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批论题相近的研究成果之一,反映出几个重要的研究特征:一、以社会史研究视角厘清运动的历史延续性轨迹;二、对大学生群体文化与心理状况的重视;三、重视所谓“青春激情”与青年身份在大众政治传播中产生的新形态;四、重新思考大学生的国家主义立场的起因与呈现形式;五、探讨在获得政治意义的同时,青年社团的心态变化与某一阶段公共舆论对青年政治运动的评价(参见第78页)。光从这些研究角度与重点来看,我们或许会深受启发的是,对青年现象、学生运动的研究框架必须从传统的党派影响下的学生运动研究扩展到社会史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以及公共传播与政治关系的多种维度,或许可以理解为应该在更具有政治社会学倾向的框架中进行研究。
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在后极权时代,政治与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总的来说是既保持政治化的总体监控,同时又以实用功利主义引导“去政治化”,在这种语境中的青年运动、学生运动研究即使尚可存在,也总是呈现出苍白的贫血面容。耶鲁大学教授雅罗斯拉夫·帕利坎认为,一方面大学仍然要通过教学与研究实现它对社会革命肩负的职责,大学教育要为学生的道义愤怒和社会理想提供精神和学术资源,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成为民族、阶级及性别等领域的极端工具(参见其《大学理念重申:与纽曼对话》,杨德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76页)。其实,这两方面也正是我们研究自己的青年运动、学生运动所不应忘却的。
汤姆·泰勒的《威廉德国时期青年和家庭的图景——对德国特殊道路的再思考》(赵鹏飞译)对传统的中产阶级父权制家庭与纳粹政治兴起的关系的僵化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文章通过检视身处中产阶级家庭和学校体系中的男性青年,在与父权制和极权主义问题长期紧密相关的三个领域中的经验——性压抑和挫折、自杀和代际冲突,尤其是它们在候鸟运动成员的叛逆活动中的表现——来讨论这个问题(参见第124页)。研究的结论主要认为,父权制家庭对青年的影响并不像过去所认为的那么严酷、那么反映德国的独特性,相反,应该更多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影响的角度和国家权威主义影响的角度看待青年问题。与此相关的是,我想起在我们的知青史、学运史研究中,并未充分重视对青年背后的家庭环境及生活状况的研究,因此容易显得青年只是暴露在国家政治权力与意识形态的支配性影响之下。其实,在知青史研究的偷渡行为研究中,很明显可以看到存在家庭的影响因素。在这种语境中,家庭的影响常常是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权力的抗衡。我们在很多对叛逆青年的批判文本中会不时看到“受其反动家庭的影响”等等说法,实际上它们并非全部来自于“血统论”的激进思维定势,其中的确包含有一定的针对性。
迈克·德斯利的《德国青年运动与国家社会主义:来自英国的看法》(匡宇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外部观察的个案,两位英国观察家对德国青年运动与纳粹主义之间关系的观察和不同解释,使我们看到一场非常广泛和多样的运动如何在外部观察者的眼中被认识和产生观点冲突。保罗认为纳粹主义是对青年运动的逆转,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是非常明显的;加德纳的观点与保罗截然相反,认为保罗“未能完全领会青年运动和国家社会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纳粹政权几乎就是青年运动思想的胜利和实现。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提到了这种冲突的观点的延伸:保罗会拒绝承认青年运动与共产主义的联系,而加德纳也会持相反的观点。这一个案研究的实际聚焦点是对德国青年运动的“政治性”解释的差异,值得我们特别思考的是学生运动的原初理想与政治利用乃至步入歧途的关系。
当看到德国青年学生在漫游途中的采风和咏唱,当沉醉在候鸟们在民间音乐中挖掘出来的浪漫质朴气息之中,被森林、山间的青翠所深深感染的时候,有谁能看到很快就到来的运动裂变、人心奔突、抉择难免的复杂而激进的时势呢?是否可以说,由于青年运动本身所必然包含的理想主义追求与敏感及躁动,它走向政治化其实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青翠走向殷红,也是必然的吗?无可否认的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到来的时候,曾经浪漫和自由的候鸟运动精神寂灭了,军事化、政治化和准宗教化的社会环境强烈地把青年运动裹挟到纳粹运动的狂潮之中。对政治博弈者而言,固然是“谁拥有青年,谁就拥有未来”,但是对青年来说,被拥有的同时就必然失去自身。这是所有青年运动的最大悲剧,青年运动最根本的异化。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从青翠走向殷红的可能,那就是从广义上对青年运动精神遗产的认识和继承。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精神遗产对任何威权主义和官僚机器来说都是不吉祥的,而莫里斯·迪克斯坦却明确地说:“六十年代在我们身上,在那些对其有过最强烈体验的人身上幸存下来。”朱尔·米什莱说,没有什么会被遗忘,人和事不会被遗忘,连空气都不会被遗忘;赫尔岑说,我们的整整一生都是尽力之所能实行青年时代的纲领。所有这些,都让人们不要忘记青春岁月的初衷和远志。而我们不仅仅有过青年运动,同时也曾有过蒸腾而起的青年精神现象,这一切均承载着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与精神文化的特殊基因,各自以青春个体的生命形塑着政治化的发展。
详情
颜悦
学生时代的瓦尔特·本雅明曾是德国青年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在维内肯领导的青年运动的核心刊物《开端》上,本雅明曾经发表了一首名为《睡美人》的散文,他以浪漫主义的热情发出呼唤:“青春是安睡的美人。她浑然不知,王子正在走近解救她。青春应该觉醒了,应该投入解放它的灵魂的斗争。” (引自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在这本书中,刘老师说:年轻的本雅明在20世纪初的青年运动中看到一种希望。)
托马斯曼的儿子,Klaus Mann,也是青年运动的参与者。在青年运动的漫游中,他曾感言:“我拥抱森林,我的脸庞与树皮紧紧相贴,我感受着苔藓的柔软,它透过我的鞋子轻吻我的脚底。”
而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者海森堡,甚至是一个青年团体的领导者,他曾说:“也许对我来说并不合适,但我的确更喜欢与我的年轻朋友们在一起。”
德国青年运动在国内也许并不被熟知,但是正像五四运动一样,德国青年运动孕育了一批德国思想家,对于青春的呼唤,影响了德国现代思想的走向,值得了解一下!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5 14:23 , Processed in 0.88215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