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自然的日历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13:5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自然的日历》作者普里什文被誉为“伟大的牧神”、“完整的大艺术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俄罗斯语言百草”。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7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4 10:39:4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看过旧版,第一次看的就是这个新版本的哦
        
        这本小书看着着实舒服
        
        森林的一草一木
        一动一静
        在书中深深浅浅的文字里都颇有意味的表达出来
        
        看书的时候有一种小时候看田野小故事的感觉
        书中用的是春夏秋冬的顺序
        不过,
        其实每一篇都可以单独拿来看
        每一篇都会让人在繁杂的都市生活中
        心中泛起对野趣的向往
        
        很奇怪仿佛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
        能让人的心随着文字节奏
        一点一点的平静下来
        
        我想,这样的文字,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片大自然
        在那个自己的梦想田园
        找到自己内心最静谧的地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21 06:27:2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迷上了普里什文。
          很早以前——大约是大二的时候——读过他的《梅花鹿》,薄薄的一小本,蛮喜欢的。后来在学人书店遇到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的厚厚五卷本普里什文文集,心头喜爱,终因囊中羞涩下不了决心买。之后每次去学人,都要把它们拿在手里摩挲半天,直到架上已没有了这套书。
          虽说算不上牵肠挂肚,但是这套书封面的模样还是一直留存在脑海里。前不久的某一天,难得下了个早班,就去书店转转,意外淘到一本《大自然的日历》。当晚就开始读,一读就入迷了,在网上搜索全套文集,很欣喜地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到了另外几本:《鸟儿不惊的地方》,《恶老头的锁链》,《人参》,《大地的眼睛》。
      
          这位“具有宇宙感觉的”、“俄国北方自然和民间文化的发现者和再现者”有着异常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他“认识那么多的树木花草,飞禽走兽,能够轻而易举地道出它们的名称和习性,他熟悉自然界的一切,对每一件物什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为了观察一只鸟,他有时竟匍匐前进,一连爬上一二里地。
      
          不仅仅是有丰富的自然知识,更可喜的是普里什文面对自然的态度——“在普里什文看来,大自然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不仅动物和植物有生命,甚至连自然中的每一个存在和每一个现象都是有生命的。……具有思考能力的不仅有人,还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甚至连沼泽也在‘按自己的方式思考’”他要我们学会去理解“每一朵小花在谈到自己时的那种动人的简朴:每一朵小花都是一轮小太阳,都在叙述阳光和大地相会的历史。”
      
          正因为有此信念,普里什文看待万汇百物的眼光是一种“亲人般的关注”:
      
        “今天我感受到的是自然界生命的整体,无需知道单个的名称。我感到同所有这些能飞、善游、会跑的生物都有着血缘关系。每个生命都在我心中留有记忆的底片,数百万年后才骤然从我的血液里浮出:只要看看,就会明白,这一切都曾是我生命中的存在……我们和整个世界都有着血脉亲缘,如今我们正凭借亲人般关注的力量恢复这种关联,并藉此在别样生活的人中,甚至是在动物和植物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切生物皆血脉相连的感觉,派生出了作为这一联系之一分子的我的作品。一棵树倒下了,去滋养另外一棵树。生活在死亡中诞生,这就是万物相连的规律。这些作品也不再是我自己的作品,我此刻看着它们,就像是看着回声的反映。我不把它们当做傲慢的创作,而将其视为渺小的我所捕捉到的那些先我而去的万物所递送来的回声。”
      
          这位“遵从大自然的‘口授’”、“根据四季的更替来安排自己作品结构”的作家对自己的文字颇为谦虚,然而有人感受到了其文字的美——当然这美,也是自然式的美——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他那本绝妙的《金蔷薇》里说:“普里什文的词藻开着花,发着光。它们时而像草叶一样簌簌低语,时而像泉水一样淙淙有声,时而像飞鸟一般啼啭,时而像最初的冰一样发出细碎的声音,也像星移一般,排成缓缓的行列,落在我们的记忆里。”
      
          巴乌斯托夫斯基特别提到普里什文的一段话。前者很早以前就注意到在奥卡河的草地上,有的地方“在普通的杂草中间,突然有一条茂密的同一种野花的弯弯曲曲的花奎。”他以为这只是偶然现象,并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普里什文《花朵的河》里读到这么一句:
      
        “在春洪奔流过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花朵的洪流。”
      
          巴乌斯托夫斯基这才明白了,“野花繁茂的地带,正是春汛的地方,春汛过后,留下了肥沃的淤泥。这好像用花来标志的春洪的地图。”
      
           ——这个小段子,可真是让我迷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2 12:28:52 | 只看该作者
      他是大自然的情人
                      --<大自然的日历>
      
      
      这本书颇看了些时日了. 以往若一本书看的时间过长, 通常是
      开始就不够共鸣, 于是搁在一边总也懒得翻起, 到最后总是不
      了了之. 不过这书却实实在在是一直在看, 而且很喜欢.
      
      通常是在清晨, 给花草浇完水, 又在阳台上蹲上一会, 仔细看
      过每盆花后, 再为自己泡上一杯茶, 看看剩下一些时间, 就翻
      开它来看上几篇.
      
      或是在黄昏, 做完饭, 或者等着锅里的东西煮熟的间隙, 坐在
      小阳台的马扎上,翻开它,看上一页半页,甚至几段,偶尔还要着
      迷于西落的夕阳,呆望上一回.
      
      换作别的书,如此支离破碎的阅读,一定读得全不知味.但是这
      本书很不同.每次几行字的阅读, 也能引人入胜,带来恬静的喜
      悦.
      
      当初从刚搬完家的一团杂乱无章中找出它来,并且打算看, 多
      半跟它的名字有关. 《大自然的日历》, 跟我一直在写的"草
      木日历"有些不谋而合. 我一直期望自己成为大自然的观察者
      和记录者, 一直惊奇于大自然的种种变化,渴望能够传达. 所
      以它能给我带来怎样的知音感,可想而知. 不过相比之下, 我
      是太粗心的观察者, 更是太拙劣的描述者.
      
      在普里什文的笔下, 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神奇和美. 一滴水,
      一场霜, 一片树叶, 一声鸟啼, 河上的雾, 杨树的呼啸,都有
      各自的意义,感情和生命. 它的语言很美丽, 不是华丽, 而是
      因细腻自然而清新. 合上书,我无法复述它的语言, 却记得住
      那种感觉, 深爱, 因爱而无时无刻充满好奇, 无时无刻不发现
      更多值得爱的理由.
      
      生活因此多许多美丽. 比如, 因为他的提醒, 我听到了黄昏时
      布谷的叫声,我本以为鸟儿们已经远离了城市, 却原来是被我
      们忽略. 虽然,现代人的生活离自然越来越远, 我们无法随时
      走进月下的森林,也再看不到各种野生动物, 连鸟儿都很少,
      南飞的大雁似乎已成为传说. 除了春天, 城市里几乎没有季节.
      在我们失去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后, 还能在文字里体
      验亲历一般的美丽,是多么稀有.
      
      普里什文自述说, 他是把自己年轻时求而不得的爱情转投到了
      对大自然的爱中,用满身心的爱来观察它, 来描述它,所以才有
      这样的文字. 他是大自然的情人, 透过他的眼睛, 读的人也更
      深深地爱上他所爱的一切.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3 15:57:15 | 只看该作者
      普里什文札记
      ——《大自然的日历》读后
      
      断断续续看完了《大自然的日历》,抄了其中“春天·光与水的春天”这一部分,对于普里什文,渐渐变成了由衷的欣赏与喜爱。
          写《金蔷薇》的康·巴乌斯托夫斯基为《大自然的日历》作序,称赞普里什文的语言为“百草”。而这篇序言是真正的美妙文字,见解精当,宛转多姿,不觉就引人入胜,叫人对普里什文满怀期待了:到底是什么样的文笔,值得这位出色的散文家如此推重?
          普里什文不用光艳的辞藻堆砌精致的意境,也不以炫目的修辞夺人耳目摄人心魄。他的眼睛敏锐,话语朴素而耐人寻味。春天里那些意味深长的瞬间,他吹起号角庆祝他的“禧年”(本命年);冬天的炉火边,外面大雪纷纷扬扬,他讲起百家姥姥和狼的故事,还有打熊的故事……整个灵魂都沉浸在俄罗斯的大自然当中,从未疏离也永远不必“回归”,彼此亲密的感情纯粹而理所当然,没有厌弃城市文明之后寻求安慰的成分,也没有梭罗式的避世情怀。大自然是他真正的家,是他永恒的母亲也是他终生的恋人。
         “我想我也许是个自由的人。”普里什文自豪的宣称。在大自然中生活,年近五十的普里什文如同少年郎一般乐观而积极,总是充满希望地计划着明天。在他的书里,可以感受到一种强韧的脉搏;读着他的文字,我会想起热情洋溢的俄罗斯民歌,想起普希金美妙和谐的诗句,想起涅克拉索夫《谁能在俄罗斯过上幸福生活》中那位豁达坚强的老祖父,想起春天到来时,骄傲地挺出地面的第一片野草。
          那真是一片生机盎然,饶有情致的“百草”。
      
          普里什文与洛可可式的柔媚无关,与浪漫主义的伤感或浪漫主义末梢的颓丧无关。他将大自然的一切视作宝藏,而自己则是好奇心无比旺盛的孩子,每一天都有惊喜的发现。他也热爱思索,却不会高深莫测,不会故作玄虚。他像一个普通的俄罗斯农人或牧人般感受和观察,冷静并且合乎实际的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那段关于农民的母牛和该死的捣蛋鬼的妙论),让人在他那些充满创造力的新颖结论下,毫无负担的展开双翼,遐想不已。
          所以他没有小文人或老学究的酸腐气,所以他没有拿腔拿调的假大空那一套,所以他像俄罗斯大地上奔流的伏尔加河,浩浩汤汤,自由自在,充满蓬勃生机,孕育无限可能。
         
          他以关心一株白杨为何呼啸不止、研究雪地上一道浅沟从何而来的细腻,包容着西起波罗的海东到太平洋的广袤土地。他认真的告诉我们他的物候学研究观点——不能满足于“微调”,要搞“大调”,研究大湖,大森林。
          普里什文是严谨的,他风雨无阻的坚持气象的观测与物候的观察,但是他也有诙谐的微笑,并且梦想着一种充满人情味和文化气息的地理物候研究方式。普里什文的诙谐并非抽科打诨,也无玩世不恭——你在他的文字里见不到狂欢,有的是欣悦的冷静,通透的智慧,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大惊小怪,他甚至可以兴致勃勃的记录冬天里老乡们的骂娘和下雪的大小成正比……
         
          《大自然的日历》在篇章安排上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普里什文写春天,从光与水的春天、青草的春天、森林的春天一路写到人的春天,点点滴滴,绵绵密密,小事见出大情趣;而写冬天,篇目不多,个个是风情别具的好故事,篇幅比春天部分的要长很多。是不是春天是苏醒和活跃的季节,文思如冬眠初醒新芽初绽向四周扩散发放,都只是只言片语,却面面俱到;冬天则更适合围个火炉慢慢讲一个绵长的动人故事呢?不得而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7 04:00:02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去买了《大地的眼睛》&《大自然的日历》
        他们都被放在书店里很高的书架上无人问津,但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是真正的宝库。
        我们的父辈,曾那么包含深情地提起普里什文,提起《林中的水滴》,如果把他的写作仅仅理解为风景的描绘,那么一个读者就没有真正看到这些文章的价值。
        
        他带来的是一种生活的选择——面向内心的真实生活。
        大自然仅仅是他书写的载体,就像他说的:大自然是人类的镜子。
        人类太渺小,也太脆弱了,我们太需要这面镜子了,可是有一天,多数人在生活中匆匆而过,不会留意那闪亮的水滴。
        
        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而自然是永恒而优美的,我们包含深情的只有这一双眼睛,他们可以目睹美丽,并为此热泪盈眶。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9 21:06:14 | 只看该作者
      长江文艺出了《普里什文文集》一套5册。
      看到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刘文飞为这套文集作的总序。写的好,看得出他是真爱普里什文的,所以才如此了解他,读得出他的好处。不知怎的,觉得很欣慰。
      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翻开普里什文的文字,是百花出的《林中水滴》,放下书像每一个读过他的书的人一样,说:这是魔法。
      后来陆续买到《普里什文随笔选》《大自然的日历》甚至儿童版的《在鸟儿不受惊扰的地方》《小圆面包》,在北师大满是灰尘的书库里找到他的童话……他是我的爱人,我追随他。
        
      这套书里配了很少的几幅照片(我是多么想知道他更多啊),其中一张是他上中学时的,清俊的脸,卷曲的头发,宽宽的额角,明亮沉静的眼睛。
      就是他啊,这是我头一次在文字之外认识的他。
      如果他知道一个中国人如此深爱他的文字和思想,会不会更开心一些呢?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01:26 , Processed in 0.0437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