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讲述了:1911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引爆了整个世界。欧洲列强纷纷全面动员。倾其全图之力,投入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绵延千里的铁丝网壕沟阵地,成为列强意志拼搏的角力场。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在破片四溅、血流成河的泥泞战场,试图打出世界新秩序的黎明。战祸遍及亚欧非三洲,炮火硝烟中,旧帝国纷纷解体,欧洲的权力格局亦随之改变,然而这场号称将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造成的结果,竟是下一场更大规模的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由世界著名军事史学家李德·哈特所著,详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过程与各方战略战术的运用是李德·哈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深远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国际格局与冷战二极化的世界形成。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最新书评    共 7 条

幽闭恐     终于我还是看完这本书了。在读的过程中总是对李德·哈特的种种言论表示不满。但是,要翻下最后一页却是不舍。    然而正如长达四年的一战终于要划下一个句号,我也只能合上这本书。    正如李德·哈特在书中所说,从来没有什么索姆河会战。我也要说一句,从来没有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后世人的眼中,1914-1918这四年只是人类所表现的集体愚蠢与脆弱的四年,而非是协约国与同盟国在欧亚非三洲血战的四年。上至国家元首在战前为了种种利益不惜一战的敌对意图,下至各军统帅在战时犯下的种种愚蠢过失,甚至到了战后,新的国家元首瓜分着用阵亡者的血与肉拌成的蛋糕。这都在告诉着我们,大战是一场巨大的错误,大战本不该发生。事实上,我们只能从一战中看到人性之愚蠢与脆弱。别无其他。    在这四又四分之一的两军对垒之后,双方终于对战争,新时代战争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处的战争指的仅是战略与战术层面的战争,而非与军事无关的道德、政治、经济等层面。)当然我们要说,这样的理解加速了战争的结束,然而不幸的是,双方都好像未曾尽兴似的在短短二十年之后又发动了一次战争。于是在二十年后,残酷的战争再一次教育了各国领袖乃至世界人民一个早就应该被认同的真理,那便是战争不该发生,战争是全人类的整体失败。    在二三十年代写下此书的作者,也许并没有料想到不久,这样的错误竟再一次出现,但是,他的某些战略眼光和预测性的评论仍能使读者联系起不久后发生的第二次大战。    写到这里,不得不再次援引李德·哈特书中的话:这场战争虽已步入历史,但它可供后人鉴往知来。那么,战争能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在战争中散发的坚强,勇敢等人性光辉能否掩盖住更深更重的脆弱与愚蠢等人性的阴暗面?或者说,人类对于战争的反思是否能有效的为后人造福?这些问题是否会有一个肯定的答案,还是说会有新的问题让人反思,会有新的教训让人吸取,会有新的鲜血正待流淌,会有新的失败正在发生?    静静的,看下去吧。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19:57
刃锋     内容有趣生动,甚至很活泼~建议大家都看看,资料都很真实~唯一缺点就是地图不够详细,作者依然花了大量精力去分配好文的结构,这让读者很欣慰~    作者有着很丰富的服役经验和各种军事知识,即使是一个军盲也能十足地了解内容,对一战的残酷性和科技发展速度之快历历在目,分开了栏目描叙空战和海战,很不错。  详情 发表于 2013-7-27 18:24
奥德赛             战争中固然有战争艺术,但在自法国大革命诞生了民族国家总体战的概念之后,本质终究变成了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制约无比明显。   以一战而言,庞大的步兵部队及其更加庞大的补给部队,一旦离开了有效占领的铁路线,机动能力立刻会急剧下降,这就意味着在本国内集中防御力量,比起在敌国领土上前进,要容易许多倍,对双方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当壕沟、地堡、曲射大炮与机枪等近现代防御设施武器得到相当发展的情况下,攻击者却依然只能依靠步兵脆弱的肉身和缓慢的双脚去执行作战,而当时火炮低下的机动力和大量的炮弹消耗意味着步兵的支援火力要么无法及时到位,要么其机动速度和后勤需求必然拖累整个部队的攻势发展,导致战线上的突破无法迅速发展,再度陷入僵局。      以上两个方面的真正含义是,在一战的技术条件下,只有手握巨大权柄的天才才能用手头脆弱低劣的进攻工具完成一次有效的攻势,而任何一个拥有普通指挥权的庸人都可以利用他手中优质的防御工具进行一次合格的防御——当战争变成举国力量的投入,指挥官中庸人的数量必然远远多于天才,于是攻守的结果不言自明。     详情 发表于 2013-7-28 16:33
reMArk    1,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的盟友都不靠谱   2,德国以基本一国之力对抗英法俄(后来的美),以少对多,战场上不落下风,德国士兵的素质和战争系统可见一斑   3,英国海上封锁,美国军队资源支持(同作为后进的帝国,为什么德国不拉隆美国呢,咱也有钱啊);英法殖民地的军队和资源,统统构成了经济上面德国的压力   4,由于武器的进步一战基本是战壕战,传统骑兵无用武之地,坦克初露峥嵘。往往进攻方损失更多资源和兵力。如果真的照结束时作者的设想德国采取西守东进的策略,抢占中欧俄国的资源,可能是另一个结局   5,作者一直强调的奇袭策略,也就是二战德国的战法   6,书中一开始介绍了战前的政治格局,如果德国能够采取政治手段,军事上各个击破更容易达到目的   7,关于登场的毒气战,双方都使用,仅仅就是武器而已,没有什么人道不人道的   8,想读一下一战以前,比如普法之战   9,captain 霍夫曼哪儿去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7-29 23:30
多多    看完Liddell Hart这本The Real War, 作为接近100年后的人心惊肉跳,如此之远,如此之近。过程之惨烈,方式之野蛮,回想起之前看的电影《帕斯尚达尔之战》,还有之前,之后的战争。实在是太残酷的战争(当然,人们不知道十几年以后等待他们的是更残酷的战争)。      世界的版图被彻底的改变,德国人表现出极其夸张地坚毅和强大。仅仅一国,带领着不堪一击的几个盟友,挑战着世界,英,法,俄,意,比,希腊,阿拉伯,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加印新澳等英联邦,还有美国。而且很明显,他们击溃了俄国,意大利及整个东线的对手,只有西线遭受惨重损失的英法联军,德军在明显劣势时都可以抵抗,当东线的部队腾出手来调转到西线,整个英法联军面临完全崩溃的压力。德军有太多经典成功的战例,完全是教科书式的胜利。      唯一的意外是美国。当欧洲大陆出现了200万美军以后,如同你爬到山顶已经精力耗尽,结果发现前面隐藏着另一座高山。德国后面的失败和错误是完全基于美军开始介入的前提之下。      我想,如果英国的国策是把欧洲大陆搞得一团糟,那美国的国策就是把欧洲大陆和英国搞得一团糟。      书里有两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摘录于下,我想这两段话是大战最好的注解。      -- “ 该为这次泥河浴血负大部分责任的某位要员,曾无意间对这场会战表现出悔恨的心情。这种心情也许可为这次计划的不当,作出最贴切的注脚。英军总部的这位权重位高者,在历时4个月战争结束后,首次踏上了这段前线。当车子接近战区沼泽地带边缘时,他愈发不安。最后突然流泪道,”天哪! 我们真的把人送到这种地方打仗?“他的同行者回答说,再往前走的情形更凄惨呢。      注:第三次伊普斯战役结束,即帕斯尚达尔战役,双方在4个月里面持续交战,代价是每天5000人阵亡。      -- 没有任何赞美,可以高过于对英军不屈不挠精神的激赏。是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了他们的整体毅力。从某种意义来说,它是一种特殊产物。我们知道,敌人并不欠缺勇气,纪律也一样刚强;以战术成效而言甚至过强。但是小型的英国军队,却拥有独特的团结意识。由于这种独特的团结意识,英国军人建立了他们小而精悍的一面,以及相关的服务与传统的形貌。第一次伊普斯之战对英军而言,它不仅是一场大兵之战,而且是一场族群之战。族群精神是其致胜精髓。当编组被攻破,群体削减为残部之时,这奇迹中的关键因素就出现了。它使这些残部仍能紧结为一体。英军不论在精神上与实质上,都达到最高目标。伊普斯之战是旧式正规军英勇善战的至上证明,却也是他们最终长眠之处。战争过后,生还者极少,然而,他们的精神永存世间。      注:后来乔治奥威尔在《通往维根码头之路》里写道,      " 当然人们不应该设想现在这不好的体格完全是因为失业,因为有可能整个英格兰的平均身材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下降,而不仅仅只是工业区的失业者。这个在人口统计上没法证明,但是如果你用眼睛去看的话将不得不得出这个结论,不管是在乡下郊区或是像伦敦一样繁华的市区。当国王乔治五世(注:乔治五世,1865-1936,英王,在位期间1910-1936) 穿过伦敦去威斯敏斯特, 我恰好在特拉法尔加广场的人群里呆了一到两个小时。看着这些人群不可能不被现代英格兰体格的退化所震惊。我周围的人基本上不是工人阶级;他们是店主——旅行推销员类型,少数做得不错的那种。但是看看他们长成什么样子!四肢弱小,脸色难看,哭泣在伦敦的天空下!几乎没有一个好身材的男人或者一个看得过去的女人,看不见一张气色好的脸。 当国王的棺材经过的时候,男人脱下了他们的帽子,我一个站在对面斯特兰德街的朋友后来说,“唯一的看得见的是一片秃头。”甚至卫兵也是,在我看来——棺材的旁边有一小队卫兵——也不是从前的样子了。二三十年前我孩提时代,那些迈着大步穿过我视野里的上身像水桶一般胡子像老鹰翅膀的可怕男人到哪儿去了呢?我想是死了,在佛兰德斯的战壕里(注:Flanders, 佛兰德斯是西欧的一个历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兰南部地区,位于西欧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包括今比利时的东佛兰德省和西佛兰德省、法国的加来海峡省和北方省、荷兰的泽兰省。一战的主战场之一。)在他们的位置上有一些因为身高而被挑选出来的脸色苍白的男孩子们,结果看起来像穿着大衣的麻杆儿一般(注:原文 hop-poles)——实际情况是现代英国身高超过六英尺(注:6英尺=1.828米)的男人通常都是皮包骨,没有别的样子。如果英国人的身材开始退化,那么毫无疑问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英格兰精心挑选了数以百万计的优秀男子并屠杀了他们,大部分是他们有时间生育之前。但是这个过程一定比这还要早,因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工业化。我不是说“住在市区——可能在市区要比郊区健康一点,在许多方面——但是所有的一切现代工业技术都可以提供给你便宜的替代品。 从长期来看我们会发现罐头食品是比机关枪还要致命的一种武器 "  详情 发表于 2013-7-31 23:34
旅伴     如果您知道这本书的原名叫什么,您就会对该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推测了。书的原名叫做《大战真相》。    首先,书的作者是李德哈特,是为二十世纪英国比较有影响的军事理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次出了他一套书,包括之前就有的《二战史》,这本《一战史》,还有《战略论》和《山的那一边》。    既为名家出品,质量自然就有了一定的保障,该书出版于1930年,应该属于比较早的有关一战的著述,自然带有一些时代的特点。李老先生在写这本书时,很多时候都采用了“辟谣”的方式,终结了许多原本激动人心的故事。于是,“没有所谓的马恩河会战”,而坦能堡会战也不是“有意设计出来的坎尼式会战”,俄军的冬季攻势“原是大战中最大的神话”,日德兰会战“从来就不该发生”“只给人多一些写文章的灵感而已”。但是这种态度无疑是严谨的,虽然它会使这个故事显得过于平淡了些。    另外的特点在于作者对各位将领的批评非常幽默,兴登堡,鲁登道夫被拉下了神坛;霞飞,康拉德都被讽刺了一通;法金汉,尼古拉大公更被骂的狗血喷头。虽然关于霞飞在马恩河会战中的作用还有不同看法,李老先生的评价也有道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本国的两位海陆将领——杰里科与道格拉斯黑格的评价。相对于丘吉尔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杰里科提督的批评,本书对他的评价要客观许多。    至于对战争的描写,一来一战的主要作战样式为堑壕战与突破,就决定了它不会像二战那样多姿多彩。二来作者主要着眼于两个问题,同时也是贯穿全书的两个矛盾,即战争指导者计划中的样子和最终失控了以后形成的样子,即计划与实战的矛盾,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读起来不免枯燥,没有丘吉尔式的叙事与关于战场的细致描写。三来这本书如同李德哈特的二战史,西线的侧重点要大于东线。四来该书的形式是把每一年的战况大致说一遍,再把该年内发生的几个重要战役拿出来详细解读,在有的地方就不免繁琐和重复。另外,地图配的不少,而且很细致,但考虑到国内读者队一战毕竟不如二战熟悉,有的章节,比如前期的意大利战线可以再配一点地图。    由于本书出版于三十年代,关于坦克和飞机的三章是一个亮点。作者认为1918年“是坦克胜利的一年”,而大战中飞机“影响作战功效甚巨”。另外作者写道“但愿坦克艰辛的成长,是下一时代引以为鉴的实例”,思来令人感慨万千。    导致本书比较枯燥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翻译带来的。我英语不好,本身也没有机会读过原版,这个问题上就不多说了。    国内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品不多,大学期间专门搜寻了关于一战的书,发现比较靠谱的似乎都是外国人写的。国人写的一些作品都有大量抄袭外国人作品的问题,甚至抄细节描写,抄对话。除了丘吉尔的回忆录,约翰托兰的《无人区》对1918年的德军大攻势和联军反攻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八月炮火》专写1914年,属于经典上乘之作,另外还有一部老书,苏联写的,作者图某某,花了很大的篇幅对西方各国的战史研究进行了宏大的吐槽,这本书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些可靠的数据以及少见的对东部战线的描写。    最后,对于一战的胜利原因,作者把“海军封锁”放在了首要位置,对于这一个问题,我个人持保留态度,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全书的最后一段,作者提出的“没有一个国家赢得了战争”,考虑到本书出版的时间以及后来发生的事,无疑是值得人深思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8-1 15:05
+++ˊL    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是欧洲各大国之间本着侵略的野心发动的对外战争```所谓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也只不过是斐迪南带着充满挑衅心理的态度去塞尔维亚观看军事演习``本身这次军演就是一次挑衅行为``为的是向塞尔维亚人炫耀武力``斐迪南亲自前去观看更激怒了塞尔维亚的爱国主义者而遭到暗杀```德`意`奥则正好借题发挥``挑起战争````而我个人认为```有战争就有胜败```有胜败就有利益得失``因此``很多自认为军事实力比较强的国家就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加入战争`主要就是英`法`俄三国协约``而一战初期`美国打着中立的旗号与各交战国通过军火交易和提供贷款的手段`在这次战争中发了一笔巨财`国力大增````然后等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本身就在战争中实力壮大不少的美国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彻底改变了两盟之间的力量对比``同盟国败局以定````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详情 发表于 2013-8-2 12:56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1:46 , Processed in 0.44185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