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门下书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着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1#
发表于 2012-9-28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书,一半在家里读的;一半在返粤的火车上读的。
  先看了电影,应该是先入为主的原因,觉得电影比原著要好些。因为:电影多多少少给富贵留了一点希望;电影的情节似乎更加紧凑,原著在某些部分好像有些拖沓;在原著的最后部分,女婿和苦根的死让我觉得有些牵强;还有就是有庆出意外的那部分,或许是电影中葛优和巩俐的表现太过出彩,我个人感觉原著不如电影表现的好;当然原著也有优于电影的部分,有庆养羊的部分在电影中被截去,这对电影来说实在是一大遗憾。
  或许是为了全篇的组织和故事的交代,余华用了富贵作为叙述者来交代全文,因此故事的发展部分使用了非常朴实的语言进行叙述,有好处也有坏处。我感觉在有些情节的感情描述部分不够深入,可能比较难让读者产生共鸣。当然朴实的语言也有让人动情和叫绝的部分,我就非常喜欢这些句子。
  “娶到家珍是我上辈子做狗吠了一辈子换来的“,这是对自己爱人至高的评价。
  还有那句很经典的,“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这是底层老百姓对幸福生活最朴实和最真挚的向往。
  书读完了,简单的说两句,因为在小说里,《活着》确实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2#
发表于 2012-9-28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总在活着的时候感慨命运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但是当一切外部环境开始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展现出暗淡的一面,我们才可以发觉:活着,是那么可贵。
  
  正如作者余华所言,活着,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中最具力量的词语。
  
  愿每个人都能好好活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3#
发表于 2012-9-28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两年前看了这本书,当初看这本书的原因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看着看着就入迷了,一口气就看了一下午,还记得那是一个温暖的冬天午后,边看边流泪了。最近闲来无聊,又重新看这本书,依然和第一次一样,被深深吸引,又是边流泪边看完了。其实故事挺简单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能被吸引住,总是能让我流泪,而且看完后,我总感觉自己需要写点什么,说点什么。但是感觉自己又无法表达,无法表述这种情绪。也许我无法说出作者想表达什么,无法细数出作者文笔精妙之处。但是我能感觉到心有点点悸动,合上书后久久不能平静。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4#
发表于 2012-9-28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书中讲了福贵坎坷的一生,身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在中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正确与错误中经历了令人心酸、感叹的一生。
      从小就常听爷爷奶奶讲“咱家挨饿那两年,...”我始终难以理解当时的中国是什么面貌,但是看过这本书,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福贵每每无助的看着自己的妻儿渐渐离开自己,都令我潸然泪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究竟为人民带来了什么。这不仅是一个农民的故事,更是中国艰难成长的故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5#
发表于 2012-9-28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时间静静地流逝,阳光顺着窗户偏照在书房的一角,穿过有色玻璃留下淡淡的光影。我蜷着腰,默默地读完了薄薄的一本书。是余华的《活着》。
      翻着书页,铅字印着他们的生活——破产、送丧、添丁、抓丁、打战、回家、血尽、重逢、病重、出嫁、难产、事故、死亡和孤独地活着。作者借福贵的口,冷静地把那几十年,一一叙述。
      眼前是黑白的老电影,那个满脸皱纹嵌满泥土的老人,抽着旱烟,牵着老态龙钟的水牛,一步一步跋涉在田地里,在说话的时候,会露出没有牙齿的嘴巴,眼镜浑浊,看不清悲喜……就这样平淡又压抑。
          我合上书后,慢慢地回想书中的他们——有庆、凤霞、家珍和福贵。想象有庆身体慢慢失血的状态,温度一点一点地剥离,然后意识模糊,停止心跳。仿佛我全身都冷了下来,不禁打了个冷颤。然后,我看到简陋的产房,凤霞张大了嘴巴,满头都是汗,却发不出声音,医生在旁边,手忙脚乱,血染红了病床,婴儿在哗哗大哭。我也瞪大了眼镜,身体僵硬不能动。之后,我看到家珍,瘫在床上,全身疲软无力,努力想举起手来,最后只有眼泪流了下来。我全身脱力,呆在书房的椅子上,看到白色的天花板上有阳光淡淡的光影。最后,剩下福贵,又回到那个黑白的一幕,慢慢赶着牛拉着犁,远处是正下下落的太阳。
          没有控诉,没有尖叫,没有呐喊,这一切,都在沉默中进行。我们都像是那头年迈的老牛,一步一步耕犁在生命的田野上,走过,翻开坚硬的土地,回头看时,似乎还是那些土,却是真真切切走过了,翻开了,泥土嵌进牛蹄,就像记忆嵌进头脑里。那些悲伤的还有欣喜的记忆,再回去叙述时,却是平淡的,那些浓重的情感,都被时光所消磨了,像被阳光蒸干的水,在纸上留下淡淡的水痕。这时候,才会发现,原来活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才会发现,原来人,可以承受那么多的不幸后,继续安稳地活着,原来去活着,就是去不断地忍耐,忍耐时代的不公平,忍耐失去的痛苦,忍耐残酷的生存条件,就像求生一样本能般地忍耐,就是活着的过程。
          活着的意义?在残酷的痛苦中,在严峻的条件下,所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福贵在参军投降时,唯一想的是:活下去,回家。家人,是活着的意义吗?那么,当有庆、凤霞、家珍、苦根、二憨都去世后,福贵仍活着,这时,什么是活着的意义?于是,我知道的是,所谓活着的意义,不过就是活着罢了,为了维持活着的状态,所以活着。在所有的痛苦残酷面前,只有本能存活了下来。
          我一直不觉得,《活着》这本书包含了对时代的讽刺,包含了对解放战争、官僚主义、文化大革命等时代特征的讽刺。那是背景,不是特指,而是泛指了所有的时代,在这些时代特征的面前,人的命运如何被其所影响,人的生命如何被其所损害。而人,如何以其强大的忍耐力与承受力,活在这些时代中。
  所以,忍耐是活着的过程,是活着的关键,而活着,就是活着本身的意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6#
发表于 2012-9-28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命运又太多的不易和曲折
  所谓生易活易,生活不易!!
  没有人可以真正知道或预料自己的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坚强乐观地活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7#
发表于 2012-9-28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这是福贵老人说的话。也是对整个社会做人的一个总结。真是简明扼要。物质充实的世界,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社会。
    不要再浮躁,虚荣对人的智力是一种侮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8#
发表于 2012-9-28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这边书时,多年前。我还是一名学生。朋友把这本书给我,说,或许你会喜欢。
     通俗点说,是一气读完。最后真的是,翻一页,泪落一页。末了,我给朋友写信,洋洋洒洒很多。显然已经忘记,唯独记得,最后一句,吾友,莫怕行迟缓,只因心沉厚,且行且珍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9#
发表于 2012-9-28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在高中学语文的时候,有一个板块,讲的是苦难,所以的文章都那么励志那么昂扬。而唯独,周国平很淡淡说到了尊严。生活本来就不易,我们为什么还要奢求如何勇敢。
  这实在是一个沉重的故事,从头到尾,是一个灾难接着一个打击,而生活很残忍地依旧继续。
  尊严,内心与尊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0#
发表于 2012-9-28 20:39:42 | 只看该作者
  主人公是一个城里人,来乡下采集民谣,起先对乡村生活以一个外来人的身份抱着好奇的观察眼光,随后慢慢自己也融入到了乡村生活中。直到那天下午听一位耕田的老者对他一生的述说,在这个村里,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一样对自己的经历叙述地那样清晰,像讲故事一样,平淡地娓娓道来。
  叫福贵的老农民与叫福贵的牛相依为命,他对牛说:“家珍和凤霞干的不错、二喜和有庆加油,苦根最小,也很棒,福贵也要努力干活了。”
  许是他每天都这么数着一个个离他而去由他亲手埋葬的亲人过活。
  活着,几十年过去了,所有亲人都死了,只有他还活着,与牛一起。
  活着,人活在世上,或长,或短,都是活着,从最小的苦根开始,幼年的苦根被福贵一时疏忽煮的豆子撑死,少年的有庆因给县长夫人输血过多冤死,年轻的凤霞难产而死,正值壮年的二喜因工而死,中年的家珍软骨症终究病死,老年的父母亲因家道中落气死、病死。他们活着,长的短的,都是一段生命,然灾难却可以从幼年就开始降临,横祸突临,没有征兆。
  活着的人一次次埋葬了死了的人,却还是得活着。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9:23 , Processed in 0.0491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