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浮生六记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1#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当时我十几岁吧,正迷恋文言文,由于文字在中学的文艺杂志上发表,文笔也有点小名气。我们老师就送我一本浮生六记,就是这本小册子。我当时读者并没什么感觉,后来长大了,发现了其中的趣味。最值得读的部分,应该是说的童年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套用書里的一句話:《浮生六記》之名聞之熟矣,今始得見,真不愧才子之名。這個國慶,一個人在家讀《浮生六記》,哭了二場。一場在“一粥而散”,一場在芸娘之死。
  
  
  
  《浮生六記》,實際上只得四記,后面二記,“中山記历”、“养生記道”,由后人續,無甚看頭。尤其談养生之道,著實庸俗無趣。前四記中,也以“閨房記樂”、“坎坷記愁”為最,“浪游記快”次之,“閑情記趣”再次之。我認為,文章首要看情,情真意切又不肉麻,方為好文章。“閨房記樂”、“坎坷記愁”寫他們伉儷情篤,风雨相依,感人之深。“聞情記趣”,嘮叨一盆花當該如何插才美,我覺得你一大男人的,挺無聊的。不欣賞。
  
  
  
  許多人讀《浮生六記》,羨慕他夫妻俩的恩愛;欣賞他倆的洒脫;痛恨封建大家庭制度的殘酷無情。可是我在欣賞《浮生六記》清新的文字的時候,常不由將這本書當作警世恒言來看:要想神仙眷屬,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只有經濟上獨立了,才能過 “閨房記樂”中的那種生活。而經濟基礎,別說在那種封建社會小夫妻要獨立出去,就是在任何朝代,換作今時今日,哪怕跑到海外,也一樣重要。
  
  
  
  
  
  沈复是典型的蘇州男人。蘇州男人的优點,比較儒雅,比較有品味,比較多情,比較淡泊名利,甚至,可能比較率性不羈。不好的方面,其實也就是他們优點帶來的負面作用:儒雅,其實就是說這個人沒有什么用處。趙辛楣說方鴻漸“不討厭可是無全用處”,借來評價蘇州男人很貼切。有品味,種花养雀,自然只會花錢不務正業;多情,在窑子妓院里的多情。那時妓院里的風光,用吳語寫成的《海上花》有很詳細的描寫;淡泊名利,就是不求上進;率性不羈,就是揮金如土,損友無數。
  
  
  
  下面再分析一一對應到沈复身上的情形,沈复儒雅、有品味、淡泊名利,所以他整天只想陪在芸娘身边卿卿我我,风花雪月。讀書讀不成,他父親一早倒不叫他求功名;出去打工,三個月就辭工回去了,原因居然是因為挂念新婚妻子。要么和同事閙矛盾辭工,“未两載,余與同事不合,拂衣歸里”;去做生意吧,“不一載……貨積本折。不得已,仍為‘馮婦’。”讀書不成、打工不成、經商不成,你說你還真能做什么?整天在家研究花要怎么插好看?
  
  
  
  毫無維生能力,如果有萬贯家產可以繼承,這樣百無一用倒也算了。可惜他家又不到十分富豪級,他父親長年累月在外打工,也是服伺別人的差使,作為長子,沈复全然不知分担。被父親掃地出門后,一點辦法也沒有,眼巴巴看著妻亡子散,自己潦倒落泊。芸娘的悲慘下場,固然因為封建大家庭制度的迫害,沈复亦難辭其咎。就算萬贯家產,萬千寵愛,也可能轉頭成空,想想《紅樓夢》。《浮生六記》,像在描寫宝玉和黛玉的婚後生活。黛玉從不叫宝玉去求功名,宝玉也是一個什么都不會的人,離開了家產,他能做什么?賈府被查抄了,他們何以為生?和沈复一樣賣畫?“三日所進,不敷一日所出。焦勞困苦,竭蹶時形”?
  
  
  
  再來談談沈复的多情問題。芸娘是沈复自己看中的,十三岁的時候已懂得挑媳婦了:“ 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婜。”真早熟。沈复對芸娘的感情,一直被人稱頌。沈复比焦仲卿、陸游做得好多了,家長要攆自己老婆走,只有沈复二次陪同芸娘一起離家而走,對芸娘真正做到不離不棄。但沈复這樣的好好男人跑單帮去廣州,貨物售罄後不回蘇州,卻去花船冶游,眠花宿柳,一呆數月。“合帮之妓無一不識。每上其艇,呼余聲不絶。余亦左顧右盼應接不暇,此雖揮霍萬金所不能致者。”風流韵事兼含英勇事跡:招妓回寓所,和人打架,護送妓女突圍。後被老鴇逼納妓女喜兒,才清醒點,啟程回鄉。提及喜兒,不無得意地說自己“半年一覺楊帮夢,赢得花船薄倖名”。
  
  
  
  我這里不是說他嫖妓不對,一來當時风俗,二來芸娘替老公物色小妾找的憨圆,本就是妓女。沈复被傳挾两妓飲萬年橋中,芸娘說:其中一妓就是她。以妓女自比也無所謂。我說的還是經濟賬(我真是俗啊!):沈复去廣州跑單帮發生在第一次被父親逐之后,按俞平伯編的年表,其時正寄居朋友魯璋的蕭爽樓。雖然朋友不見棄,長期寄人篱下總不是辦法,連芸娘怂恿沈复去廣州也說:“……與其商柴計米而尋歡,不如一勞而永逸。”結果呢?“余四月在彼處,共費百余金”。後來他替朋友作保借五十金,朋友携金逃遁,債主上門催債,因為這五十金,他再次被父親掃地出門。投靠芸娘朋友的鄉舍後,為了區區十金,沈复赴靖江索債,遇风雪,饑寒交迫,狠狽不堪。既有今日,何必當初?或者,套用香港前財務司長、伏明霞老公梁錦松說的一句令港人哗然的話:“有咁耐风流,有咁耐折墮”。
  
  
  
  芸娘的理想,是“他年當與君卜築于此,買繞屋菜園十亩……布衣菜飯可樂終身”。布衣菜飯也得買繞屋菜園十亩,這個買字,需要錢。沈复有嗎?有也花在廣州妓女身上:(。
  
  
  
  芸娘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幸福的是,她得到一個重感情的丈夫,對她不離不棄。不幸的是,她這個丈夫一點用也沒有,不能保護她,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也搞不掂复杂的人際關係,讓她飽受忧患,坎坷多舛,最后早早死去。
  
  
  
  說起人際關係,真是令沈复芸娘很頭痛的問題。沈复對他父親唯唯諾諾,芸娘也“努力做一好媳婦”,結果公婆都嫌惡她,二次逐出家門。沈复的弟弟啟堂借錢,要嫂子芸娘作保,拖欠不還,被公公知悉還反口芸娘污蔑他。沈复父亡,啟堂不給沈复報信;沈复得了消息回去奔喪,啟堂怕兄長來分家財,請了一班人來向沈复追債。朋友叫沈复作保人,借了五十金逃遁,債主就上沈复家門討債。芸娘以翡翠釧為定,約定憨圆入門作妾,憨圆同意並受下翡翠釧,后來卻背盟負約。看看,父母、兄弟、朋友、紅顏知己,“敵對勢力”幾乎天罗地网全包圍。連下人也欺負沈复芸娘,在大家庭生活時,芸娘病,“喚水索湯,上下厭之”。在“閑情記趣”里,沈复提到朋友贈他一盆荷瓣素心蘭花,他珍若拱璧,出游,就由芸娘親為照料。有一日蘭花突然萎死,后來才知道有人用“滾湯灌杀”。這是怎樣人心險惡的生活环境?客居楊州,芸娘朋友贈的小婢阿飛,也卷逃了。趙苕狂評說沈复芸娘因為生性浪漫,所以屢屢被逐。我覺得不光光生性浪漫,這俩夫妻簡直有點少根神經。別說在那么苛嚴的禮教封建社會無法立足,就是在今天,也不能适應生存下去。起碼,在复杂的中國人的社會里萬萬不能生存,肯定也會一早遭淘汰。
  
  
  
  沈复芸娘的遭遇,令人扼腕。他們消夏的沧浪亭,便是我小時候玩耍的地方,讀來別樣親切。而沈复這樣的蘇州男人,我祖上就有,家族里人現在提及仍不免唏嘘。我也是借沈复芸娘聊發一番感慨而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午后,一杯淡茶,一本《浮生六记》。谁说过,是一种现世的清福。
     
     芸娘去后,他劝天下夫妻不要耽于情爱。尘世浮沉,失了一个,另一个要独自面对今后所有的凄楚和寂寞。
     
      一个落魄文人的故事,古语言里娓娓道来的爱,无比真挚。执手望月的夜,你的鬓角散发出淡淡的香,亲手侍弄的花已经在角落悄悄的开了,却映不到你的笑靥。亭台水榭,微微晃动的烛光里,我们以茶为赌约笑得泼了酒,今晚独望月,心痛远远深过了脚下寒凉的秋水。
     我想,人这样爱过就够了。这一生,与一个相知的人携手分分秒秒,过着简单到精致的日子。一个眼神就懂得的,一伸手咫尺的温暖。不求华丽,不求潇洒亦不求自由。这样吧,如愿停留,我们侍花弄草红袖添香;如果对漂泊心向往之,那么一起浪迹天涯看尽繁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4#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与很多名著一样,相传后面两记乃是后人的狗尾续貂,当然最后两记委实难以下咽。前四记也委实清新淡雅,甚至动情处也会落泪。
  作者笔调优雅简练,描情状物笔笔生辉,读完了只能感叹,对于中国文学,我还是个门外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陈芸的一生就是一个居家妇女的平常人生,有过美好的快乐的日子,也有在困苦中度日。不幸早逝。
      最打动我的是她的淡定心,对三白的爱,对生活的向往,生活中时时散发的情趣,还有她的品味。她是古时候千千万万的妇女的一个,而有别於很多的妇女。她能写诗,对文章的欣赏不亚于须眉。对她的评价,林语堂曾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她是我们在朋友家中最有风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羡之念…也许古今各代都有这种女人,不过在芸身上,我们似乎看见这样贤达的美德特别齐全,一生不可多得。你想,谁不想和她背着翁姑,偷看太湖,叹天地之宽?…..”
  
      沈复笔下的芸,的却是一位思想高超、行为独特、很有审美能力和幽雅情趣的人物。家中有此女本当好好爱的,只叹三白这公子哥无能力。尽管如此,不曾影响夫妻的感情。感叹。
  
      也因如此才让三白久久不能释怀,一生碌碌无为的他,终写下了传世之书。
     
     
      每当读到芸死一段的描述:“芸乃执余手而更欲有言,仅断续叠言‘来世’二宇,忽发喘口噤,两目瞪视,千呼万唤已不能言。痛泪两行,涔涔流溢.既而喘沥微,泪渐干,一灵缥缈,竟尔长逝! 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 让人好生难受。
       
  
       芸芸众生,众生之“芸”。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6#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浮生”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初看《浮生六记》这个名字,不免联想到《南柯一梦》。想着这大致也是描绘人世一遭,荣华富贵,欢颜悲喜,到头来不过也是虚空一片。人生若梦,若是执着,便显得痴,显得傻。
  许久不读这样的古文,今日重拾,难免觉得有些晦涩难读。虽是如此,读了几段之后,却有些不能自拔,宁愿自己痴傻。苏东坡有诗云:“人间有味是清欢”,我以为《浮生六记》也取胜于此,平淡中见真情,平常处见真性情。
  佛云:“一花一世界”,这隐藏了神秘智慧的一句话语,恰与哲学大师祁克果的个人主义思想有着一致性。就算是一株小花,它的一片片花瓣上似乎都隐藏了一个宝库,诉说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沈复和芸娘,他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只是历史汪洋中两个渺小的个体,却让无数的人为之倾倒。尤其是芸娘,芸娘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波澜多彩;这个世界,逸趣横生。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芸娘:“你想谁不愿意和她夫妇,背着翁姑,偷往太湖,看她观玩洋洋万顷的湖水,而叹天地之宽,或者同她在万年桥去赏月?而且假使她生在英国,谁不愿意陪她去参观伦敦博物院,看她狂喜坠泪玩摩中世纪的彩金钞本?”芸娘聪慧如哲学家、美丽若花、肆意如飞鸟……在这些特性中,使我最感兴趣的便是芸娘身上迂拘多礼与大胆肆意的悖论式存在。
  在第一卷《闺房记乐》中,芸娘有着旧时女儿家的羞涩,同时也迂拘多礼。沈复还特别拿自己的“爽直,落拓不羁”来和芸娘做对比。读至此,我想会有不少人认为这大约就是芸娘为数不多的缺点之一,我却不这么认为。沈复说:“恭敬在心,不在虚文。”也许是对的,但是“虚文”难道就不重要了吗?礼是道德社会存在的具体规范,是心中恭敬的具体表现。芸娘反驳说:“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如芸所言,多礼不一定拘泥,爽直不一定恭敬,芸娘表里如一,真可敬焉。
  与人相处时的迂拘多礼,在芸娘的另一个特性上似乎有了一个大反转。芸娘是一个美的追求者,就因为如此她的世界变得如此的与众不同。美历来受人喜爱,可是大家对之态度却大相廷径,有人亵玩,有人远观,有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芸娘则是大胆的追求,她爱李白的激洒落拓,落花流水之趣:她爱宾香阁清凉野趣,竟说:“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她爱太湖的波澜壮阔之景,她叹:“此即所谓太湖耶?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想闺中人有终身中能见此者!”叹叹!芸娘这等女子气象不凡,薄世间俗物,心于万物之间游弋,寻觅美好的人世景象。
  可惜人世间容得下一味追求金钱的人,容得下一味追求名利的人,却容不得一名追求属于美丽与自由的芸娘。人注定要受自由之累,芸娘便是个中典型。多礼算是芸娘对外部世界的妥协,执着的追求美便是芸娘的世界与外部世界产生摩擦的重要原因。我只读了前两记,应该说大部分都是沈复与芸娘美好生活的描写。但是有些伏笔也忒的让人伤心难过。文中有一句“他生未卜此生休”,心中不禁怅然神伤。世间最美不过凄美,花树凋零,草木衰败都是如此。芸娘与沈复在忧患重重的世界里,在礼教重负的环境下,有一段人生如此,也无怪乎沈复称之为“浮生”。这只是他们的世界,与很多东西无关。
  我想我记得美一天,便会记得芸娘一天,记得《浮生六记》一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怎么来评论,很惭愧。
  很久以前看的,也许书中的大多数内容都已记得不是很清楚。
  可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以及传达给我的感动却很深刻。
  我模糊了内容却记住了那份感动。
  也许他不是一个很成功的人,以现在的眼光甚至有些唯唯诺诺,可是可是他对她妻子的情感却让人为之耸动,也许情深不寿,所以他妻子早早抛下他奔赴另一个世界。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该是怎样的感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不算是书 感觉就像是一本幸福读物
  读完了觉得那会的幸福也挺好的
  只不过 事如春梦了无痕
  不过能得此女子一世 也是幸哉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9#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他们的相遇是必然
  他们的相爱却如梦
  带着她去沧浪亭,看着她快乐,跟着一起幸福。
  携手泛舟太湖,叹其若为男子,当同访名川五岳。
  她不认为自己是女子,就禁锢了自己的梦想。
  她不会像枕草子中的女子,只能透过帘探寻外面的世界;
  也不会只是读着天川什么的名字,想象着河流的美好。
  她穿着男装,和命定的爱侣,抑或伴侣,执手笑看这落寞的人间。
  人的一生,与其说找一个爱的人,或者爱她的人,不如说找寻另一个自己。
  他是另一个自己,可以为他撑起一个家,纵使公婆厌弃,只要有他,赏花弄诗,她便如文君沽酒,更若织女辛劳,相知相守最难得。
  她和他早已脱离男女之情,闺房之趣,只是初章,她甚至会为他挑选合心的妾,不从为妻角度,不为打情调笑,只想他得到最大的快乐。
  她不懂他么,她只把他当作自己。
  叹后来,今生无望,来生再续。
  浮生一梦渺然如烟……
  干净的文笔,温暖的调子,透着些悲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0#
发表于 2012-9-25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平凡中感受生命的欢腾,闲暇手札。为何始于欢乐,终于忧患,这几何还得再多翻翻几遍,所愧才疏学浅、语匮词乏,不得要义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1:19 , Processed in 0.0515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