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橙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1#
发表于 2012-9-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把《橙》翻看了 好多遍 才决定为你写一篇 书评 想说 这本书它只是一个集合
    网络上的日记 墙上的便条 书包里的笔记 和聊天记录里的话
    想说 也许 它很真实吧 至于很多人 说这本书 很肤浅什么的 我觉得也没什么 每个年龄段 每个人品位 都不一样 像我这样 如果有人写了即使一本不深刻 但是很真诚的 记录生活的书 或是比较小众的一些 我是很有兴趣读一读的  
   于是安东尼专心写一本自己的生活记录《橙》于是 我便极喜欢  因为是小众
    虽然好像很多人追捧 但我更觉得这是一种小众文学 小众是一种情调 一种哲学  写一本日记从06年开始 慢工出细活 也许是写给我们看 但更觉得是写给自己看 不要求大多数人认可  因为是小众 所以喜欢的人给他打很高分 一些盲从的人 买了 就说什么什么的 我觉得很不好 毕竟买书是自己喜欢的 而不是别人介绍什么就去读什么 
   颜色里,有一种特别能治愈的橙 暖色系 适合午后阳光的 咖啡厅的角落里读 (好吧 我小资了)
    去旧书摊上翻书 总有些书是孤单的 因为不被认可 或者不畅销 还七成新 就被打上了二折起的牌子 站在那里 翻开看  有的很深奥 有的写得很好 有的像《橙》一样的怕看完没的看 我限制自己每天只读几十页 有些东西一点也不热闹 懂的人甚少 就想起《陪1》的时候 刚认识安东尼文字的时候 那简直是朴素到极点的美  
    所以 难免也会喜欢小剧场之类的东西 有时间我会去看 看不大懂 可总觉得比一大帮人看所谓的“鸿篇巨制”“名人推荐”的强 这个浮躁的时代,能让人感动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看了一个小制作的电影《向日葵》 导演是张扬 看到最后 我的眼泪掉下来了 我知道 小众的东西不一定有多少的票房 可是 它一定能抵达你的内心。
    小众之美 是自己的 它与你贴心贴肺 知道你的疼你的喜 不媚俗 不随声附和 不人云亦云 做小众的人 欣赏小众的事 其实是骨子里的唯美 看过一本书名字叫做《反正我们是》 我无限地喜欢这个题目 是任性的 不说理的 骨子里和所有较劲的 橙色也一样有一种一意孤行的决绝 分外的艳 却又艳得这样荒凉 《源氏物语》有一章目是:薄云 可怜人意 薄于云水 黛玉也曾经说过 我是为我的心 这种凛然气质 完全的小众 所以 她注定是一个人 孤芳自赏  
    小众之美 一定懂得自己的心 在爱情上 更是坚决 只要一个 认定了就是他了 今生只爱你这一个人 死缠烂打 到最后 是痴缠了 这样的飞蛾扑火不三心二意 完全是个性凛然 所以 如果谈爱 和喜爱小众的人谈 他一定是痴人 因为 他懂得“因为纯粹所以完美” 而完美 一直是喜欢小众的人的终极追求 这就是我 为橙做的书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2#
发表于 2012-9-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安东尼的生日 刚才忽然想起去他微博看看 按了进去 看见粉丝人数是三十多万人 突然很感慨他的魅力的影响性
    
    刚开始接触安东尼纯粹是因为老猫的介绍 那时候老猫宿舍长期摆放着《陪1》 我才醒悟这是一直在《最》里连载的那个兔子 印象中是几幅画 加上极其简短的一些零碎句子 那时候的我通常是瞧一眼书页翻过就算
  
    老猫对《陪1》可谓如珠如宝 09年我去陈绮贞的签名会时 她居然叫我把《陪1》也拿去帮她签 现在我或许可以理解她的想法了
  
    看《陪1》时 我正失恋 《陪1》里的那些单思话语 颇为贴合我当时的境况 于是整天满博客地贴上安东尼的句子 犹然记得那句“看灯塔的时候 我会很自然地想起你 只是 现在 我觉得 就算有天你不再指引我了 我也能找到回去的路”
  
    同学翻着书问我 安东尼是因为什么红 的时候 我指着《陪2》 莫名其妙又理直气壮地答她“就因为写这个啊”
  
    可是 安东尼到底是为什么红的呢? 高高的个子、博客里经常贴出的一些单反相机拍的照片? 留学澳大利亚、西餐专业、字行里描写的那些多姿多彩的他的生活? 还是写字不带标点、那新奇的表达方式?
  
    我想这些都是巧合
  
    我喜欢安东尼 最重要一点是他面对日常生活那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坚强、对积极生活的向往 在他身上 我们看到了生活原本的样子、看到了如阳光般温暖的满满的希望
  
    还想说什么呢 安东尼先生现在脱去带帽子的卫衣 穿上西装、皮衣 变成王子般的样子 我愿现在看到你王子般的背影 然后走向你 看到的仍然是你从前那张兔崽子般的脸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3#
发表于 2012-9-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 不二  喜欢没有 标点的故事  有关你的故事  
   你说 你喜欢墨尔本的天气 所以 现在的我除了日本 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那个有你生活的地方
    你说 你想要 燕姿 到 墨尔本 开演唱会  你喜欢 她 不是么  所以 我喜欢她
    我并不盲目 那个时候 的我呢只有你 我的委屈也只有你可以包容···
   没有什么 只是会一直支持你  嗯 加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
发表于 2012-9-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每一个送孩子出国的家庭
  都会有相似的感受
  “我错过了孩子人生中的几年”
  或是
  “我没有参与到孩子最重要的成长阶段”
  或是
  “我不知道孩子那几年是怎么过来的”
  
  
  很多孩子对这样的叹息总是一笑置之
  但安东尼不同
  他用自己风格的语言
  向他的妈妈娓娓道来
  把妈妈原本错过了的他的人生
  印在纸上
  变成铅字
  送给最爱他的妈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5#
发表于 2012-9-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1和2一起买回来的,然后,翻开1,妈的,四姑娘写的序= =
  当时就有撕掉书的念头,忍了一下,耐着性子看下去
  好吧,小四妞,序里写,自己和Anthony认识到时候,他还是美少年!!!!!美少年!!!!!!坑爹啊!!!!!!!!妈的!!!!!两本书的策划!!!!都是四姑娘!!!!!!尼玛!!!!
  
  
  好的。咆哮时间到此结束!
  
  回来,我一直看到安东尼去了澳洲,对这书才来感觉。估计和我也是个“即将留学生“有关
  
  就像标题的一样。谁当年没有幻想过用45度角去仰望天空
  
  当年我还是那个买最小说,装逼的,小屁孩的时候
  
  里面的作者其实只有两个给我留下印象:七堇年和安东尼
  撇开七堇年(这个女的是我高中校友。。虽然他不认识我)
  
  安东尼,写作不达标点。却又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看完两本书,定位出的关键词:富二代,hard working guy,好兄弟,够义气
  
  不知道安东尼是怎么和四姑娘混到一起的,明显这个叔叔-貌似到这年纪了-不是那种炫耀自己华丽的词藻的人
  
  但是他的文字能够打动人。让我觉得温暖···that's enough,真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6#
发表于 2012-9-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在你走过的印记里 仿佛看到了我自己。
  岁月的长河里,我们经历了,长大了,成熟了。
  于此,变成了另外一个崭新的自己。
  更加坚定,自信,美好的自己。
  
  谢谢你让我懂得了 这么多。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我爱的人。
  也许,茫茫人海,能让自己奋不顾身的人,也只有那么一个最爱的吧。
  那么,他就是那个让我可以付出全部都不会奢求回报的人。
  我爱他,我 只爱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7#
发表于 2012-9-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刚下飞机,看完了这本《橙》。最近很难安下心来完完整整的看完一本书,因为很久都没有远行,因为远行,远离电视,远离电脑,陪伴的只有图书,才可以一气呵成的阅读。  虽然已经很晚,可是还是禁不住内心的激动,来发表书评。  其实这本书里的内容,都是Anthony的MSN Space内容,经过整理后发表的。  里面是他2007年到2010年在国外求学及打工的经历。  这是他送给妈妈的一本书,他说:“亲爱的妈妈,由次你说,你后悔把我送出国,觉得错过了我人生中的几年,现在我把它们变成文字送给你。”  很喜欢里面一篇关于写妈妈的专栏内容,有些真的和我的经历很像,可以分享给大家,虽然我的妈妈不是老师。    我记事儿以后 大部分人都不叫妈妈名字 他们有时候叫她亮亮他妈 有时候叫他克臣他媳妇 我更喜欢他们叫我妈妈 小孔 听起来年轻  我妈妈是教师 之前是班主任 后来教写字 妈妈的钢笔字和毛笔书法写得都很漂亮 不过我的字写得很丑 上次柯艾公司在北京活动的时候 我们在板子上签名 被读者传到了网上 我回大连以后 我妈说 你的字写得太难看了 吃了晚饭以后 她就窝着我的手 教我怎么写 安东尼的签名(不过 练到最后 她也放弃了 说 你签英文名字好了)  我妈好像一直把我吃饭 当成很重要的事 她从来不随便糊弄 一般每顿都有两菜一汤 每次我吃不完她就生气 我两一起吃饭像打架一样 后来她发现我吃饭从来不添饭 但是只要是自己碗里的就会吃到一粒不剩 她就买了一个巴掌那么大口的碗 后来我大学去沈阳 每次回学校的时候 妈妈肯定包饺子 不论她有多忙 而且还装一盒 让我带到学校 我嫌有味而且怕洒 就死活不拿 她就很生气又很失落 后来出国了妈妈每次电话都要问 今天吃了什么  【每次我回家吃的第一顿肯定是面条,离开家的第一顿肯定是饺子,妈妈常说长接短送。大学的时候每次回家后归校,妈妈都要让我带很多吃的,包子,饺子,丸子,苹果等等,每次都是大包小包拎不动】    我爸爸经常说他年轻的时候如何如何 我妈妈很少说 她只是经常和别人说 “我儿子小的时候怎样怎样”    我妈对我的要求一直不是很严格 她以前一直说 人品第一 体格第二 学习第三 后来我出国了 我妈对我的要求变了 她说 身体第一 人品第二 学习第三 我问她怎么人品不重要啦?她说 你不在我身边我照顾不了你 所以希望你好好照顾自己 至于人品 以后你回国了 我还可以慢慢调教    我每次缺钱的时候 打电话回家要钱 我妈妈总是说我花钱大手大脚 把我教育一番 可是每次汇到账户里的钱 都比我要得多    我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 她一般就两件事儿 一个是吃了什么 再就是最近好么 一般我都草草答复 问她好不好 她永远都说好 让我放心 我想 是不是妈妈嘴里的好 是条件反射 也许她不是特意来安慰我 只是 本能地就说自己很好 让我别担心 就好像 有好吃的她都留给我和爸爸 自己不吃 也许有那么一种什么反射 如果是妈妈的话 会觉得那东西不吃也没什么?    我小的时候 觉得妈妈什么都不知道 可是那时候她什么都要管 现在我长大了 觉得妈妈说的很多话都有道理 可是我现在问她要不要这么做 或者那么做好不好的时候 妈妈就说 我老了 跟不上时代了 你怎么想就怎么做吧 妈妈相信你    百度百科说 妈妈这个角色 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当的 我觉得妈妈是演的一个悲剧的角色 最令人难过的点 不是她有多吃苦 给予了多少不求回报的爱 最让人觉得难过的是 她一直把这个角色当喜剧演    妈妈 当你的儿子 真的是太好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8#
发表于 2012-9-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看橙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想找一个像安东尼母亲那样的女人做我孩子的母亲,那个告诉他人品第一、身体第二、学习第三的母亲,那个在他询问是否要去护送奥运圣火时说这事你肯定得去的母亲,那个在遇到儿子要向班上生病同学捐款时就拿出最多钱的母亲。。选择妻子其实就是在选择你的后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9#
发表于 2012-9-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很温暖的  很向往 那种生活  发现澳洲人好好哦
            我希望以后也有一个这样的老板
                  以后也有像tony一样的  师傅呀
        以后也能看到停车场有一只袋鼠
                         阳光 阳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0#
发表于 2012-9-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很温馨的生活剪影
  兔子男用自己一贯的方式向读者传递着温暖
  生活中的碎小的事啊 一点一点的 像窗花一样
  然后阳光就从窗外透过有着这样一点一点窗花的窗帘照射进来
  能让人感受到温暖的文字
  谢谢安东尼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0 00:47 , Processed in 0.0450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