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城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2-9-4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都觉得钱钟书是一个神奇的人。   
  钱钟书那种自如潇洒有时简直让人觉得可恶而无可奈何,其原因重在“浑然天成”,还在于不痛不痒的俏皮讽刺。看《围城》,无句不讽刺,且一不小心就有与现实,甚至是与读者照应之处,让人面红耳赤之余还不得不因为讽刺手法的精妙说佩服。比如主角方鸿渐,他是一个最一般的文人,文人不甘寂寞的特性,口头华彩总有一些,交友聚会也不能少,但实干可不行。有多少读书人看方鸿渐时像看到了自己的些许影子呢?就算没有,书中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文人,任君挑选,不怕不对号入座。我看书时曾有这样一种感受:作者凭什么把这些诗人,哲学家通通在精神上打下地狱?未免太刻薄了。难道就因为他是钱钟书?只因为他才高八斗,斐然成章,写诗写文信手拈来,而且不会像苏文纨得意之作还是借鉴的法国民谣最后让不知情的方鸿渐讽刺为剽窃,不会像董斜川在酒席上把自己的诗拷贝四五份分发同席,然后傲然靠在椅背上,对别人的照例称好淡漠一笑仿佛领袖受民众欢迎,当别人问起苏东坡时说句“苏东坡,他差一点。”,更不会像褚慎明把“研究什么哲学问题”的回答当成一个保留节目,且方鸿渐等问了还不说,非等到在苏文纨这样的女士在场时表演,所以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把业内同行变成笔下尽收眼底的可怜可笑小小人?
  但当我看到别人写的一句话时,突然明了。   
  “钱钟书虽然嘲讽,却并无心机,其实这和他自己的主人公一样,可能是有趣而无用的……”
  
  好一个有趣而无用。而这便是钱作为一个文人的可爱之处。这里也只能借用别人的形容了:这是一种优雅。正是凭着这份优雅,他写出了《围城》,所以很多人看了后不说他刻薄,反说,有趣。
  对于围城的研究,我能看到的很少,但看到的大抵评得不够全,有赞其博学的,有感叹婚姻的(个人觉得这个太远了……),但这些足以让我发觉围城是一本很特别的书,说他简单,简单到不过是一个学者在文人圈里的所见所闻,一些叙事再加精彩的调侃,说他复杂,复杂到少有人能对此书下一个定义:他究竟是什么,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本书都不是能被简单概括的,但一个大众的意见总还是有的。可我觉得,《围城》没有。但我们都能确信的是,这本书很好看,且不是一般的好看,是百看不厌。情节曲折的,看一遍就失去了新鲜感,此书优点不在情节,以情动人也不是此书特点,细看你会觉得他冷静得过分,那种优美的爱情等等,都让放到哈哈镜底下了,读来反而让人啼笑皆非。我认为他更多展现了一个作者眼中的世界,一种不宽广却俏皮的心态。若说此书在批判什么就显得太重了。《围城》对于读者的意义就像一段好音乐对于听者的意义,重点未必在于它蕴含了什么,抒发了什么,而在于音乐本身的美感,《围城》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它所含的那种文字,情景,智慧交融后产生的幽默与睿智。这种美感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过时的,甚至永远都不。
  
  而关于书中的文人,我却另有看法。从头到尾,书中没有一个像样的文人。这群文人的生活无非如此:开几个聚会,彼此含含糊糊捧个场,调侃几句,最后胡诌几篇文章,然后又少不了互相虚夸,如此循环往复,而方鸿渐买假文凭还不是全书最大的乌龙:哲学家褚慎明又骄又傲地叫罗素的乳名,只因他曾拜访过人家一回,再加上给那些著名却寂寞的哲学家写上几十封崇拜信,他们又都“因为这种难得的理解”而对他大加赞赏,国内哲学界就对他趋之若鹜了,又有汪处厚,和鸿渐一样买的的假文凭,竟心安理得地当着大学主任,享受丰厚待遇,鸿渐至少不敢凭着文凭向业内同行卖弄……当然这一切钱用的是一种智慧的语调,迂回婉转,嬉笑怒骂看似平常地一带而过,让人第一遍看过只是觉好,第二遍看了顿觉精致,用语句句到位,第三遍则有些不自在了,试问中国的文人们的确只是如此么?可是若比较起来,过去那种状况甚至还是不错的。有人甚至这样评价,方鸿渐固然是一个伪博士,但和现在的一些真博士比起来,恐怕还差不了多少。
  悲哀啊,何其悲哀。我曾想过文学的前路在哪里,一个人走上文人这条路是为了什么,现在想我把问题想得太严肃了。文人除了头顶一个所谓“优雅”的光环以外,和别的行当有什么不同呢?走上这条路,有觉得有意思的,但更多的是觉得没意思的,于是就有了书中那些文人。试想,文人毕竟和科学家不同,一个行业是老牌贵族,发展到顶了,祖先们已经做得够好了,甚至不能让人望其项背了,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让人写尽了,这个世界的众生百态也让人写尽了,至于科学,却正处于大好年华,其发展之势让旁人不能不嫉妒。再加上现在这个时代,生存是第一位,没有什么世袭的产业让人继承,更没有什么田庄让人可以收租,静下心搞文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文学没落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市面上让人回味的新书少得可怜,多应景之作,炒作之品,还有一些带着各种主义的面具的面相可怖的所谓专家的成书,让人哀叹:文人何在。现在的读书人又是什么状况呢?是“恶狠狠的读书”,大学校园里多的是读着好多艰深的大部头的书的朋友,但真正懂的人有多少呢?我想,文学这条路,因其奢侈,只能让适合的人走,愿意的人走。不然,它绝对不是一条好路。可走得好的人凤毛麟角,走的人却不少。
  所以,应该对“文”持什么态度?最后还是引用别人的话来收尾。
  知道比不了,就可以放弃比较的心,炫耀的心了。就可以把读书这件事,放得低些,再低些,低到功利心都无趣了,褪去了,再看看自己还能不能读得下书,那时候,读书就反倒变成了快乐的事情了。
  这段话颇让我折服,可以说是深得读书之妙了。如果放下别的目的,只为读书而读书,则会乐趣无穷,甚至颇有心得收获,比如钱钟书,比如别的优秀的文人。但最大的困难在于:放不下。所以,不是因为无利所以不去做,就是因为不静心而做不好。当然,如果静心了,就不会感叹文人何在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2-9-4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很早就看过围城,说实话,当时是抱着看一种爱情的围困去看的这本书,实际上,是没有读懂的,甚至没有自己的体会,今天想到之前书评课上和秋禾老师对于围城的讨论,他的几次关于围城的段子的陈述以及推荐书目里关于围城的评论,让我重新思考这本书,并且也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围城的内容大家都很熟知,关于主人公方鸿渐,我也就不多介绍了。这里我之所以对围城有新的思考,来源于两个小段子。
          先说第一个段子吧。围城的浅阅读里,最让人扼腕的,是方鸿渐和唐晓芙的夭折的感情。而提到唐晓芙这个人,就不得不提到这个人物的原型,当年燕京大学神学院赵紫宸教授的女儿,燕大的校花赵萝蕤小姐了。赵萝蕤小姐的情人,是新月派诗人陈梦家,当年事一个穷学生,又是牧师之子,和林语堂先生一样,属于当时所谓的家无恒产,两人确有些门不当户不对,而老一代教授又对新诗颇不以为然,故而这段感情可谓一波三折,而最终在一起后,陈梦家先生也在文革期间死去,赵萝蕤小姐还是孤独一生。好,回归原题,关于方鸿渐与唐晓芙夭折的感情。一来,因为这个完美的人物原型,钱钟书先生不舍得将唐晓芙变成孙柔嘉,因为也许后来的日子里,唐晓芙和方鸿渐步入婚姻生活,唐晓芙便是后来的刺猬,试问如何忍心将如此美好的白玫瑰变为一粒饭。虽说唐晓芙若是和方鸿渐在一起,那么之后婚姻中爱情的围困含义便凸显得更加明显,也更加典型,但是钱先生有如此不忍之意,便也无疾而终了。不过,这虽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我认为,这样写,不仅仅是钱先生至于人物原型的不忍,对美好的唐晓芙的不忍,而是为了在作品中,通过浅显的爱情围困的衬托,去突出另一个更重要,也更深刻的主题。
         先说说关于这个主题的另一个段子吧。这个段子的主题人物是一位当代作家,名字叫做孙玉祥。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新启蒙时代,里面写了很多关于知识分子的思考,对于时代的思考。现在,我就想通过他读围城的一个思考,来引出我想说的了,他的题目是<知识分子的忧伤>。他读围城,并不在意于里面爱情的围困,而在于主角方鸿渐本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的自我和大局面的围困,社会的围困,思想的围困,一种孤独和漂泊的感觉,和一种面对自我和时代的茫然和困惑,那,才是围城真正围住你让你感受到的东西。
          方鸿渐是什么身份,一个留洋算是打了一圈酱油回来的知识分子,在当时,也还算的上有头有脸有身份有地位,虽然不高。也许他有那么些不学无术,但是我推想,不管怎么说,他再怎么混日子,在在那个时代能在国外生活下来,是生活而非生存,也还算是有那么些本事的。首先,他肯定要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有感兴趣的事物,会玩,这,就至少说明,他还算是一个有一定基础的知识分子。其次,他在三闾大学和去三闾大学那个期间的所作所为,对世事的理解和判断,也是符合一个还算正常的知识分子的行为的,至少,是比较绅士的。他所受的教育,还是有一定的反馈的。这是一个我去思考他的背景的第一条。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一个围城,他的知识分子身份,困住的,是他能做的事,告诉他不能随心所欲。
         现在我们再深挖一点,为什么他会成为一个知识分子。为什么他会出国留学。为什么他的性格是软弱的。这,就和时代背景有关系了。书中说的很明白,当时还是处于封建家长制的,父亲要他这么做,于是他做了。为什么父亲要他这么做呢,因为当时的出国热,出国镀金,有面子有身份。说到时代背景,这是出国的原因,我还想提到一点,关于他出国回来后的状态。他还真的就还想混迹生活么,我想不是的,任何一个青年人,在那样的环境下,稍有良知,都还是会想要去为国出力的。那为什么他没有做到呢,这也和当时混乱的状态,他的软弱心理有关。这是第二个围城,封建家庭,困住了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和梦想。
          现在,我可以说我想说的重点了。这两个背景,构成了方鸿渐的两个围城,也造就了最重要的知识分子的困惑围城,时代的围城,以及表皮的爱情的围城。
          梦想,选择,被困住了,看到这个时代的围困,却找不到出路,去到三闾大学,看到一个社会现状的反射,却什么也做不了,人,就被体制和现状困的死死的了。报国无能,证明自己能力无法,恐怕只能在自嘲里度日了。
           这还不是最根本的,在我眼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方鸿渐这个人,根本就不是在为自己而活,这也是当前很多年轻人的现状。觉得自己很有自我意识,对父亲令其出国学习阳奉阴违。可是我总觉得,这就是一种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逃避意识,把责任都推给别人,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或者无奈。我们也是这样,不为自己而活,就是不负责任。从小到大,我们为学习而努力,说为了什么什么,甚至有的说为了父母开心,可是这都是逃避责任的放屁,这么多人出国,可是很多人根本就不合适出国,然后出去了后悔了又怪罪父母,这不是有病么,懦夫。
           方鸿渐的这一特点,直接反映在爱情里,不够主动,失去自己的负责的主导权,有什么资格得到唐晓芙。
           纯属吐槽,戛然而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2-9-4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一直以来很想看这本书,每次去图书馆却被别人借走了,没办法就自己买了一本慢慢品读。很早就听说过围城,因为他太有名气了,看过的人给我说得最多的感触就是:婚姻就是一座坟墓,有的人拼命想往里面挤,有的人却想出来。读过之后,我想这句大多数人都认同的评价还是有那么点经典。婚姻不需要伟大的爱情。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结婚爱情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该怎样抉择呢?所以说孙柔嘉最大的幸运是嫁给了方鸿渐,最大的不幸也是嫁给了方鸿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9-4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止庵:最初和最后的《围城》
  
  《围城》最初吸引我们的,是书中那些比喻。比如,“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都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类似这种话每页都有,当时,中国没有人这么写东西。当时的中国文学没有聪明和幽默这两样东西,中国作家都显得严肃,像梁晓声、刘心武、张洁、张抗抗等人,你可以说他们真诚、深刻等等,但是,就是不能用聪明来形容这一代作家。另外,这本书有一个特点,你随便翻开一页就能够往下看,这一点,只有《红楼梦》能和它相比。之前,我读其他的中国书,从没有这样的感受。第三,这本书很幽默,但是里面有些很深沉,很感伤的东西。包括结尾的那个钟的意象,他跟苏文纨的关系。感伤和幽默本来相距比较远,但是作者把这两者结合到了一块儿。
  
  回头来看,《围城》有点过于显露聪明了。最初吸引我的那些东西,如那些俏皮话,幽默,那种聪明现在看来未必是优点。最初被我所忽略的人生很深沉的那一面,倒是最好的一面。钱锺书有一种本事,是在深沉的地方与显露聪明的部分融为一体。但是,后来的王朔,在聪明这一点上决不在钱锺书之下(韩寒我没看过)。在这种情况下,聪明已经不是《围城》的优势了。现在看来《围城》有些“为聪明而聪明”。但是,它又确实有深沉的地方,揭示了一些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它是关于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一本小说。
  
  潘采夫:70后读者惊艳的记忆
  
  读《围城》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并没有看出太多微言大义,像表现知识分子的虚伪了,没看出来,只是读得很开心,感叹它的语言太好了。
  
  在我的记忆里,《围城》的比喻是一绝,也是让我终生崇拜的,每一页都有绝妙的比喻,什么“两只眼睛分离得要害相思病”、“嗓子眼细得像眼药水瓶口”,体会到比喻的妙处,甚至会在床上打滚。记得当时还准备了小本本,把《围城》里的比喻一一抄录在本上,等到写作文时引用。于是打比喻这个习惯落下了病,至今写文章还乱比喻一番。
  
  我阅读《围城》,完全在于他语言的快感,在于一群文化人逗闷子抖机灵时的机智,还有方鸿渐泡女孩子时的贫嘴薄舌,带给了我完全不同于语文课本的美好体验,所以一直对《围城》满怀感情,至今一想起就想笑。
  
  张建敏:80后读者读出不变的时代
  
  我1986年出生,是《围城》的小读者。第一次读《围城》是上高中时,在图书馆无意中看到这本书觉得语言很幽默就借来读了。上大学的时候又读过两遍。特别喜欢抗战前的那段,因为之后的婚姻问题是我所没有经历过的。
  
  围城故事都快过去七八十年了,方鸿渐变了个身法仍旧是方鸿渐,大小姐们换了身衣装仍旧是大小姐,名利场换了个门楣仍是名利场。死命钻围城的人依旧,而围城里的人却再也没出去的念头了。留洋博士水平高,银行职员待遇好,这话在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问,都会点点头。
  
  这么想一下,这时代还真是一点没变……
  
  转自: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02/12/content_17265360_5.htm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2-9-4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看了一档文化节目,节目中请来了当红的“文化人”,其实我认识的也只有一个,就是我高中时很红的那个既有名气又出书的才女“蒋方舟”。他们在最后都应主持人的要求各推荐了一本书,其中很多人都赞成《围城》是钱钟书的经典之作,还提倡中国人都应该都《唐诗三百首》,既易懂又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看完节目,我就思忖着读一读《围城》,既然是中国小说中的经典,而且内容又蕴含着丰富的中西文化色彩,更加撩拨了我的兴趣。
    没几天我就去了一趟湖南省图书馆,那里环境不错,开了空调,很多大人,刚放学还穿着校服的学生,以及那些五六十的老人们。人们都很随便,图书馆里的椅子上坐满了静静看书的人们。窗台附近有捧读的朋友,书架之间也还有席地而坐的朋友们,大家都仿佛在遵守着共同的约定,空气里都保持着一种默契,静静地,我们沉浸在书本的不同世界里。我也不自觉地融了进去,管他什么,直接坐在了地上,累了就站起来,走动走动,总之书本就是我的世界,人物就是世界里的唯一呼吸着的东西,其他的东西都漠视之……
    3天时间,我读完了《围城》,对于我这个读书慢的人来说,算是很不错了。
    可惜的是,是我读的书太少还是生活阅历不够,就是品不出别人口中那种“中国小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大作”的感觉。我觉得书中有几个关键字值得深思:知识分子,爱情观,留学。
    知识分子:方渐鸿\赵辛媚\苏文执\孙柔嘉算是几个不同的类型的代表。前3人均属留学归来的人才,而孙则算是典型的土生土长的中国大学生。回国后何去何从?战乱中各自的发展怎么样?是在困境中堕落,还是在逆境中成长?……
    记得方\苏两人回国后,上海报纸上还特别报道,两位留学海外的博士回国,显然国人对他们救国救民都给予了期望,但是到头来,却发现他们两人都没有多大的成就:一个辗转内地\上海,当过教师,当过编辑,经历过失业,但终究没有什么成绩,靠朋友,靠家庭,其实不如靠自己;另一个毕竟逃脱不了“女人”的“宿命”,结了婚,乖乖的跟着丈夫,干一些走私货的事,作者也没再提及她文学上的成就。(这让我想起了女人受教育是为了什么?难道真是像人说的就是为了找个体面的人家嫁了?)知识分子不将自己的学识投入到有意义的事业中去,岂不辜负了国家的培养。
    三人中赵算的上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这种知识分子在哪里都是人才,都需要这种人。
    爱情观:
    最初引起我注意的就是这点了。苏对待爱情的态度,先是自恃清高,然后又会错意,小家子脾气等等,把一个受过国外高等教育的“新”女性,始终逃不过虚荣\嫉妒……人类本性的形象描绘得恰当。
  方的爱情,我认为和他的婚姻当分开来讲。正如有朋友引用苏格拉底的故事: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爱情就是最好最大的麦穗,而婚姻就是得过且过的那个。
  他真正刻骨铭心的爱情就是对唐,但是作为主要人物,多情的个性让他在许多女人中转悠,最终有了归属,虽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坏的,这就是婚姻吗?我不确定!
    留学
    作为当今社会一个敏感的词,社会开放了,人的思想观念也变了,愿意接受国外的先进事物,鼓励出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现在,我们大学生就挣纠结在3条路上:考研\出国\找工作。
    但是,看一看小说。出国留学真的就能成为你事业上的助推器吗?不然,方\苏是个反例。况且,小说的时代对于留洋归来的人尚且稀奇,奉若至宝;而今,“海龟”太多,“海带”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不可否认,这种经历对于开阔眼界的确有很大的好处。所以,最后的选择一定要慎重。
    其实我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本书叫“围城”?
    书中大约有一次几个人开玩笑时提到: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这就是围城。生活就是围困,不管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都不舒服。但是和小说中的那些人物的经历又有什么关系呢?又有人说婚姻就是“围城”,要等到结了婚才能真正体会钱先生的智慧……
  我不明白,看来我还是没看懂吧!
  
  Ps:这是一本好书,的确体现了钱先生学贯中西的深厚知识底蕴,而且人物的个性描写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值得品味~ 只是“围城”这两个词我还得琢磨琢磨……用生活经历去体会吧,也许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9-4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念著看這本書是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的事情了,一直都沒有下決心看,潛意識里總莫名其妙地覺得會不對我的脾胃,哪裡知道故事的一開始就那麼緊緊地攫住了我的心。
  混亂的年代里一群“無用”的知識份子。而往往在不經意間,就那麼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作者的睿智的幽默。曾經看到比較魯迅,老舍和钱锺书三人諷刺藝術的差別,那時候看到的闡述緊緊是個可以寫進考卷的答案,而當我真正拜讀完畢三人主要的作品,這樣的差別才在我腦海中生出了自己的見解。沒錯,錢氏的幽默和諷刺帶著知識份子特有的睿智,沒有老舍那般濃重的地域氣息,也不及魯迅先生的辛辣逼人,當然,他所要表現的是一個群體的生存狀態,這是在那個年代迷失彷徨的一群人,或許他們身上還帶著作者自己的影子。
  出自這本書地經典句子當然是不用多說的:圍城里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進來。書中后半部份鴻漸和孫小姐的婚姻生活,在讓人覺得好笑的同時卻又禁不住會想到其實其中的一個人或許就是自己。關於戀愛和婚姻的差別,已經有太多的“哲人”講過了無數的陳詞濫調,柴米油鹽或許是夫妻爭執永恆的話題,而兩個家族,尤其是大家族的三公六婆對雙方造成的困擾也絕對不在少數。
  看到過許多人為了誰誰誰愛得那般海誓山盟,死去活來。真的有那麼愛么?其實戀愛的時候為一個人赴湯蹈火真的不是什麽多偉大,多感天動地的事情,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每個日子里,許多熱戀中的情侶都會不屑一顧的點滴瑣碎往往才是讓兩個人的炙熱愛情走到終結的罪魁禍首。
  在沒有和另一個人經歷生活的磨礪之前,“愛”,只是個美好的願望。而那些真正愛的人,是在和對方因為各種瑣碎爭吵了幾萬遍,有過幾萬次想要一巴掌拍死眼前這個人,恨得牙癢癢決心要永遠離開這個人之後,兩個人還在一起,還會那麼想要關心彼此,對彼此好。看透了這個人的一切,不知不覺中自己的心里已經默默地接受了對方的一切,並且自己的脾性習慣也在這一天一天的磨合中與對方找到了相交的平衡。然後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發現自己根本離不開眼前這個人了,縱是TA千萬般的不好。
  文章結束與鴻漸和柔嘉的一次激烈爭吵,幕布砰然落下,看故事的人不由得砸砸嘴,其實還沉浸在其中。我猜想這他們後來會怎麼樣,總覺得他們還是會再和好的,雖然並不敢說他們深愛著彼此,但他們已經習慣於對方的存在了,有時候,習慣比愛更難割捨。只是這樣的爭吵依然會在,兩個都這麼好面子又愛自己的人。爭執也並不見得就是不好的,如果兩個人在爭執了幾十年之後還能有興致與彼此爭執這樣的瑣事,那足以證明兩人的感情實在不淺,誰願意花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和一個不相干或者是自己討厭的人爭執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9-4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默存兄(我爱这个称呼)的文笔真的没话说,看了之后觉得真的有一种“天上地下,无人能及”的感觉。
  
  默存先生写得真好,语言技巧造诣太深了,所有对事物对人的描写叙述的手法都让人叹服,宛若盛一碗水,满满当当,端端正正,多一分会倾倒,少一分又感觉空泛,钱先生的写作特点便如此,多一分显得浮夸,少一分又感觉做作。
  原谅我词穷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只想说民国时期能出一个钱钟书,真是中国历史上很幸运的事情。
  前段时间慕容雪村先生的微博上评论现在中国文坛,评价是现在的文化环境是最糟糕的,我没那资格和知识去说,就觉得民国时期的作家,很厉害,是值得整个国家骄傲的。
  一本《围城》,只觉钱钟书的文风犀利里更多的是平和淡静,心里只有无穷的敬佩和赞叹,更是觉得他的文笔很可爱很可爱,简直是太萌了,默存先生!
  
  书里很多讽刺当时社会环境和政治的句子言论,若也用之评价今日中国,竟也是完全符合,由此可见中国这将近一百年里大约是没有任何自知之明和上进之心的,反倒是一群意见领袖和公知们在不断吆喝歌颂着完美自由的社会主义。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远、GDP越来越高、人口素质越来越差、民族团结感几近消失,也是值得庆祝的。
  (我这一段话有稍微模仿了下默存先生的文笔,这叫感染还是默化……)
  
  
  再提一下,《三重门》里模仿《围城》写作方法的痕迹很严重,正常人都能看出来,不过韩寒模仿得真的很成功,有90%的相似。要我模仿我能模仿出60%我也感觉自身良好了。
  《围城》是钱钟书将近不惑之年所作,而《三重门》只是一个叛逆少年在迷茫狂妄的16岁里,对国家体制、社会环境、自身遭遇的感慨,只是抒发内心对教育制度的不满。
  再谈最近持续了快两个月的“韩寒事件”,毕竟那些吃国家饭的走狗们不能老用文革思想去评价一本13年前完笔的实际上写得一般的小说。
  这是题外话。
  我喜欢韩寒,喜欢钱钟书,以前人云亦云的也说什么韩寒有以前鲁迅的风范,现在看来纯属扯淡,韩寒就是韩寒,韩寒的文笔如果相似他人也只有钱钟书的。
  
  
  《围城》的结局真如杨绛女士所说,悲凉和讽刺的滋味溢满心头,徒增怅然,意犹未尽,荡气回肠。
  也许是阅历不够,看得有些语言依旧生涩。这本书真是值得一辈子细细体会的经典。
  
  方鸿渐是个平庸的男人,孙柔嘉也只是个平凡的女人,我这样想着,两个人兴许最后在一起了,吵吵闹闹就这样过了一辈子也挺好。或许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便是这样吵着过来了。
  
  史书记载哪一页,中国文坛熬过了多少个春秋,浑浊的文学垃圾越来越多。
  
  不知有生之年,在这脱节的国度,是否能遇上一个钱默存。而钱默存无人可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9-4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就着枯黄的灯光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有时味如嚼蜡有时拍腿叫绝,如果没有鸿渐和孙小姐婚后那琐碎却艺术而传神的描写的我基本上认为自己在浪费时间了,也没有随之而来的莫名恐惧。是的,我觉得自己是方,就像你觉得自己是书里的某个人一样。“兴趣广泛心得全无生活懒散”在理想的世界里才气不足,在现实生活中又能力不够,受本能和命运的摆布而无力也不想抗争。这种人就一窝囊废!  然而鸿渐出国回国,在银行,辗转去西南,回上海,每次都和想象大相径庭。但他还幻想着在重庆扭转颓势。我们称之为生活的热情很多时候又是我们眼前的重重迷墙,是啊!较之于世界的不可预知性和大同小异循环往复我们多数要一生在此兜圈的重重围城,婚姻不过是其中一道罢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9-4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钱锺书先生旁观浮生,思虑沉潜;指点世态,寄慨遥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本书风格幽默,妙譬可人,读之颇可领略汉语文字的丰赡粹美。
  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钱钟书《围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9-4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被现实榨成汁
                                                                      ——读《围城》
  你肯定不愿意去关注一个跟你毫不相干的在社会中也籍籍无名的人,把这个人的生平写成一本书,你大概也不愿去读,理由大概是太平凡。大部分好小说以情节取胜,要的就是离奇曲折,跌宕起伏,跟好莱坞大片一样不是让你心绞痛就是让你肾上腺素爆发。《哈利波特》这样的故事只能让人在梦里刺激一下,刺激后却无共鸣,当然这只是我一面之辞。这样的事发生在你身上就跟我不买彩票中了五百万一样是小概率事件。
  前面全是废话,我只是想说钱老把方鸿渐这个平凡得在街上一望一大把的人的生活写得如此精彩多么难得。钱老把文字写成画面,画面里还带着声音。当然我也不想一味地膜拜了,还是写点感受比较靠谱。
  也许是小时候中电视剧的毒太深,一直认为方鸿渐一定会和唐晓芙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到结尾才发现现实是唐晓芙已不知去向。从小说开端到结尾,各种小算盘,各种勾心斗角,钱老看得太透彻了。虽然我对爱情里的勾心斗角没有亲身体会,但想来跟偶尔和我妈一起看的几集电视剧的剧情大概差不多,也许没那么夸张。另外一个感想就是女人真是好麻烦。但我想这个感想也许不大有利于以后的个人问题,我就又换了种角度,我不是方鸿渐,女生们也不是苏、唐和孙小姐,这才是积极向上的想法。
  而学校里领导和老师的勾心斗角,我可耳闻太多了,钱老简直就是把我从我爸妈那听来的学校勾心斗角用文字刊印出来。工资啊,各种奖啊,评职称啊,提干部啊各种勾心斗角,不仅有背后给你一箭的,还有当着学生面大吵大闹的,我才明白人是可以超乎职业这种谋生工具而存在的。当然,钱老也是老师,想必经历过其中勾心斗角才会写得如此真实。如果你对学校里老师之间的算盘不清楚,可以参照你爸妈的工作单位各种传闻。各种局各种厂各种集体大都可以类比。
  至于方鸿渐结婚后的家庭生活,我在七大姑八大姨那里也听过不少这样的八卦。听那些八卦多了发现像方鸿渐俩弟妹那样的人真是不少。值得庆辛的是我生活的大家庭和谐温馨加团结,没有任何勾心斗角。
  由于语文课的熏陶,我理所当然地想到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种种,但实在是不能得出什么重大成果。社会虽然在发展,但我实在觉得现在这个时代与那个时代没什么太大差别,人与人的关系什么的发展得虽有成果,但是很慢。从政治书上得知前进必然有曲折性,大概我们正处在曲折当中,相信以后是会有前进的。而关于那个广阔的社会背景,所有答案都在阅读理解里了。
  太多的勾心斗角,各种掩饰各种潜台词,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累了。为什么不向这个世界坦白?也许是活得不够真诚。就算很真诚了,也怕有人会嘲笑,也怕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2012.3.5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02:07 , Processed in 0.0492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