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台湾2007年最畅销的经管书,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绝学”!
  这是一本少有的以工作为主题,却能让上班族广泛传阅的杰作,总会有小员工不辞劳苦地在网络上转发,也会有大老板交代下属大量复印,让员工仔细阅读。
  何飞鹏,台湾最大出版集团城邦CEO,循着正常的求学、工作路径,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做起,到设立几十家公司,创办50多种杂志……从员工到老板,从暗无天日的亏损到拨云见日,最终,在媒体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就是他从员工做到老板的成长心得。
  真实的职场体验、鲜活的案例、细致的道理,会令职场新人受益匪浅,找到安身立命的本事;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亦能自我解惑,为什么同样的领域、同样的工作年份,不同的人会收获不同的成果与回报,深刻理解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与处世准则。

作者简介
  何飞鹏,台湾最大出版集团城邦CEO,著名出版人。拥有25年以上的媒体工作经验,曾任职于台湾《中国时报》、《工商时报》、《卓越》杂志等媒体,更于 1997年荣获金石堂年度出版风云人物,也与资深媒体人共同创办了城邦出版集团、计算机家庭出版集团与商业周刊。创办的出版公司超过20家,直接与间接创办的杂志,超过50种。

最新书评    共 10 条

你猜对    “自慢”,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专长的事。自己的拿手与在行,是不是比别人更好,其实不知道,但绝对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每个大厨都有“自慢”的料理,每个职场高手都有自豪的本事。    全书完整的看过一遍,篇章性的翻看却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每次工作一没有了激情,遇到挫折,心情低落时就会随便翻开其中的篇章读一读,总会不知不觉的被作者真实富有感性的话语所激励,结合作者自身的经验教训讲出来的大道理更能打动人,绝对是本好书!  详情 发表于 2013-7-24 03:17
椤木石     09年6月买的,买回来后应该是花了时间看过一遍的。不过到重温之前,只剩下这是一位台湾出版行业大亨的作品的记忆了。清明节四天假期,除去带儿子的时间,还要备考HK从业资格考试,但突然就想把这本书翻出来温习一下。一看就恨不得马上看完。工作四年之后重新翻阅,果然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这无疑是一本好书。    换岗位之后的前几个月,很有干劲,而最近的这几个月开始患得患失,人也没以前那么单纯了,总是把一件事想得很复杂,还差点被魔鬼所掌控,还好及时踩了刹车,才觉得心里毫无负担。这本书里面也是倡导这种朴素的理念:不要被贪婪、欲望这些魔鬼给吞噬,要坚持自己心里的底线。    而这几年来也陆陆续续看了一些书籍再加上人生的感悟,觉得何飞鹏先生提出的,成功人士应具备的要素其实就是最基本的人的素质,这真真是真理。把最基本的做好,才能有未来。我缺乏的是努力、勤奋。。还有什么呢?没有自慢的绝活,以致于没有核心竞争力,现在我做的这些工作,人人都可取代,危机四伏。要尽快寻找到。。    希望自己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do right things and do things right .   与公司、与老板观念一致,紧跟公司的脚步,另外寻找并不断培养自己的自慢绝活,可以是态度、可以是技术、可以是能力、也可以是嗜好。  详情 发表于 2013-7-28 08:55
张恒哲    1952年在台湾出生的何飞鹏拥有近30年的媒体工作经验,他创办的出版公司,超过20家,直接与间接创办的杂志,超过50种。他于2008年在大陆出版了《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在当时获得了好评。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甚至专门为此书作序,对其推崇备至。那么,读了这本书,一个普通的员工,真的就能一路成长为总经理了吗?我并不这样认为。   我对此书的评价有所保留,理由基于两点:   首先,这位沉浮商场近三十年的老江湖,其城府不是一般人能够看透的,我不认为他能够轻易敞开心扉,把自己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经验真正拿出来与人分享。因为那种经验,有很多细节是无法公诸于众的,它与权谋倾轧、职场斗争紧密相关,一旦毫无保留的公开,恐怕会“说破英雄惊破胆”。   其次,这本书依然没有脱离“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成功学俗套。如果把书中那些颇有新意的“何氏语言”转换为日常用语,你会发现大部分都是老生常谈。比如第一章《自慢的观点态度》,且看恒哲将其十几篇短文“翻译”、概括之后,是一些什么内容:1、平衡(工作与生活);2、重情义;3、正直;4、基本功;5、诚信;6、节俭;7、质朴;8、勤奋;9、能力;10、行动;11、反省;12、积极。   梁文道先生曾说:书中的道理其实我们很早就已经知道,之所以还要靠看书来提醒,只因我们习性太深。   即便此书大部分都是些老生常谈,但恒哲认为:它仍然有一些值得职场人士留心的观点。      第一,不要“妖魔化”你的对手。   我们经常把在职场上让自己吃了闷亏的竞争对手称为“小人”,但是何飞鹏认为,从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来看:在整个社会中,好人与坏人都是极少数,如果你觉得社会上好人不多,贵人少遇,那坏人、小人也都一定不常见。   但小人说又何以如此普遍呢?其实这些小人大都只是我们的对手(或者敌人),当我们遇到难缠的对手,或是打不过的对手,最简单的疗伤止痛良方,就是将其“妖魔化”为小人。因为他是小人,道德低下、手段卑劣,我为“奸人所害”,输了没有什么可耻的,自己没有什么可以检讨的,一切的失败或挫折,都是命运之神捉弄……   如果我们不能平心静气地看待职场竞争,而将对手妖魔化,那么所有的人都变成“小人”了。   把对手妖魔化为小人,还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无法向敌人学习,敌人能打败你,必有所长,师敌长技以制敌,这是下次见面反败为胜的关键。但对手如果是“小人”,是歪门邪道,我就没什么好学的……   何飞鹏说:社会中小人不多,只不过是因为我自己戴了“妖魔化”的眼镜,以至于把所有的对手,都变成小人。当我们不能面对对手,学习敌人,而只是背对敌人,吃着妖魔化对手的春药,自我泄欲,你将永远是失败者,而且是个气量短浅的失败者!      第二,对不在方法,对在人。   面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正确的检讨或思考模式应该是“一切都是我的错”,先假设自己有错,强行找出自己的错,经过这样严苛的自我检视之后,如果自己有错,你应该会很快找到,也可以进行改进。当然也可能自己没错,而经过不断自省之后,你更有信心去检讨外部的人或事。   如果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关键不在学习方法,而在学习“人”,学习成功者的态度、思维、特质、风度、气量,这些才是成功的核心,也是方法背后的潜在要素。不要陷入一般人只会学习方法,本末倒置的状况中,以至于复制、学习都不易成功,但却永远在追求方法的更新,而忘记一切要从自我检视、探索开始。      第三,工作不当在野党。   许多工作者喜欢负面思考,面对公司、面对老板总是采取对立和批判的态度,想从公司口袋中得到更多,稍不顺心,对公司就恶言相向,这样的职场是紧张而痛苦的。   公司可以选个人,个人当然可以选公司,合则来,不合则去,其实不用互相为难,寻找认同自己的公司,做公司内的执政党,这是何飞鹏快乐工作的重要秘诀。   何飞鹏说:“经过这几十年的工作,我更确定在职场上、在工作上做主流派的重要。因为我看过太多扮演职场“在野党”的人的悲惨下场,不仅在工作上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认同,得不到肯定,弄得自己抑郁终生,变成可怜的人。更严重的是和公司反目,沦为裁员、遣散的对象,浪费了青春、浪费了生命,得不到自我肯定。”   何飞鹏劝解那些在职场中郁郁不得志的人:要工作,就认同公司、认同老板、全力以赴,做组织的执政党;要不就辞职走人,天下之大,岂无我发挥之地?寻找认同自己的公司去奉献吧。只有一件事,你们绝对不要做,那就是在组织中沦为在野党,自怨自艾、抱怨批评、浪费青春、虚掷生命!      第四,做“有用”的人,不做“好用”的人。   在企业中会被裁员的往往是“好用”的人,当一个人有多样专长时,就表示每一样专长并不专精,就算你很行也没有时间让你把每一件事情都处理得很好,所以一旦当你的主管发现你“好用”而且开始用时,你就会渐渐掉入事情做不完的陷阱里,所以你开始无法在主管交代的时间内完成事情,试问此时你的主管还会喜欢你,给你更多的机会吗?   所以在自己分内的工作中努力成为一个“好用”的人才是重要的,并要适时地检讨工作的质与量。勇于说“不”,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应该勇于拒绝,且不接受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本来就是应当的,并没有什么不对。   要在职场中存活,请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好用”的人。      第五,向上管理三诀窍。   (1)态度:用老板、组织的逻辑做事,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态度做事。   (2)过程:籍由沟通、案例,消除工作中的“麦克马洪”线,让你工作的疆界清楚,这是你管理老板绝对必要的过程,千万不要让老板心中对你工作有模糊、不清楚的认知。   (3)做法:认清适合或你有兴趣的工作,或者要主动提出不同的想法,测试老板的态度,让老板知道你是有想法、想做事的人。      第六,工作做不完定律。   事情永远做不完,如果事情做得完,你就是组织中不重要的人。如果公司中大多数的人事情做得完,你的公司一定是有问题的公司。   重点在于:一、分辨什么是重点工作;二、花全力处理重点工作;三、用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简化或处理非重点工作;四、如果这样还无法解决做不完的问题,那就要想办法从结构面来改善工作内容及流程。   如果工作者不能认知工作“做不完定律”,只知抱怨,要求主管改善,而没有对应方法,下场绝对是个悲剧!   工作者要想的是,不是把工作做完,而是有一个健康的态度,面对做不完的现实。         附录一:中心思想    “自慢”是日文中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擅长的事。自己的拿手与在行,是不是比别人更好,其实不知道,但绝对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每个职场高手都有自豪的本事。面对职场上的竞争与起落,成功的最关键之处在于态度。      附录二:全书结构   一、自慢的观念态度   二、自慢的成长学习   三、自慢的专业方法   四、自慢的职场关系   五、自慢的生涯抉择   六、自慢私房学      附录三:内容概要   一、自慢的成长学习   1、好奇、好问、好学   2、师敌长技以制敌   3、聪明+耐性=成功   4、活用策略、高效执行   5、速解危机   6、(企业)合则留不合则去   7、好做之事价值小、做好之事价值大   8、少用直觉、多用计算      二、自慢的专业方法   1、做人简单、做事专注   2、用写作让思考沉淀   3、以客户满意度评价工作   4、头脑冷静清晰   5、准时   6、做有用之人、不做好用之人   7、梦想+严格的自我要求+协调手腕+冒险精神+决心+毅力+耐性+务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8、柔软度      三、自慢的职场关系   1、把公司当成自己开的   2、我德如风,民用如草   3、向上管理   4、设定比组织更高的自我要求   5、用良好心态面对工作“做不完”定律      四、自慢的生涯抉择   1、斗志   2、找准自己的特长   3、远离舒适圈   4、追随内心的呼唤   5、营造自己的世外桃源      五、自慢私房学   1、太好的事,不能当真   2、广交朋友,不要怕麻烦人   3、不争小利   4、保持冷静,拒绝愤怒   5、用理性赚钱,为理想花钱。  详情 发表于 2013-7-31 05:49
一位热    读完这本书的下午,我接到一个对我来说很难,很需要突破自我的任务。   我几乎没有多想就应承下来,即使知道这将会占据我九月的所有时间。      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越长大,越变得不喜欢自己了呢?以前是个雷厉风行的小姑娘,现在反而变得畏首畏尾,内向又害羞。   我知道自己一直在逃避挑战,找安逸稳当的事情做,因此能力总是没有得到锻炼。只知道羡慕学长学姐“大牛”,轮到自己锻炼的机会却又退缩了。      我想这本书激励了我,不管成败,用心去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看似很难的事情多半是可以成功的。      况且,就像徐霞女士说的,“你大学唔衰,仲等几时衰呢?”   失败也不怕,勇士一样向前吧!  详情 发表于 2013-7-31 23:41
流氓贵    2008年,《自慢》在大陆迅速传播开了,成为很多职场人士案头必备的一本书,也是我至今看到过很多老板送给中层管理者最多的一本书。平心而论,本书的文笔不算出色,结构也不够严谨,因为本来就是作者平时所感所悟得到的一些体会,然后以散文体的形式集结成册。因而本书很多时候就被当成了类似《心灵鸡汤》的励志书,之前我也一直是不看这类书的,当时听到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本书又是一本迎合大众口味,粗制滥造的"励志书",于是从2008年到2010年,整整三年间,无论身边看到同事案头在看,还是看到网上的推荐,一概认为是凑合之作。直到2011年,因为机缘巧合的机会,看到了一位台湾搭讪专家赵匡宇写的书,提到了城邦集团,才慢慢了解到这位城邦集团的创始人-何飞鹏。最终因而有点想去了解这位企业家的体会,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一下子我就情不自禁地看完了何老大的三本著作,包括《自慢》《以身相殉》和《顶天立地做主管》,其实这三本书的出版次序应该是《自慢》《顶天立地做主管》,然后再到《以身相殉》,因为里面的三个次序是不一样的,但实际上它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包括从员工、到主管到创业者的思想转换,以及因为角色转换带来的人生体悟。      在我看来,《自慢》这本书最适合工作至少10年以上的职场人士或创业至少三年以上的老板,因为过少的阅历,只能看到“表面文章”,而无法阅读到作者的深意,包括他在各个阶段的苦难经历。因为这些体会,你没有到一定的位置上,你无法理解他笔下信手拈来的自嘲或升华。在他举重若轻的文章中,是无数辗转难眠的困惑与挑战,是无数次失败后自我反省的思考,是无数次功败垂成的叹息。这些经历与体会,太年轻了无法理解。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个特点是关于草船借箭的比喻,当领导着一个团队时,如果员工的能力还不足于承担公司的业绩要求或挑战,就需要领导者有草船借箭的想象力,原因是,缺乏训练和能力的员工是无法承担一个真正的挑战的,如果勉强为之,最终是伤害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和损失了优质的种子选手,但公司的要求和业绩,也不可能因为团队不成熟而降低要求,如果这样,公司分分钟可能就会因为现金流的问题而倒闭,这时,就需要领导者发挥草船借箭的想象力,通过其他的方式去弥补因为团队能力不足留下的任务缺口。这个比喻,如果是做过总经理的人,应该是最有体会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8-1 15:08
Felici    @想想守自己的本分,而不是贪婪地占有;想想合作,而不是斗争;想想自在慢行,而不是御风飞驰;想想做专业而快乐的自己,而不是做物欲横流的巨人,也不是被权力驱使的魔鬼。   【   我想到一件事儿。有天,一堆半生不熟的人聚众聊天。   突然有个人叹气,感慨到,“哎,以前给自己买甜点很幸福,买新衣服很幸福,现在领了工资就去吃好的买贵的,但是还是找不回以前的幸福”。   然后她问大家“你幸福吗?”,空气似乎有点儿凝固得结晶了。大家七嘴八舌地扯了一堆,居然没有达成一致,不过每个人都若有所思的样子。   那么,到底什么叫做幸福?我从来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明白过,不过那天我想到了一种定义。幸福是一种能力,这是一种把吃喝玩乐等等可以被购买的东西抛到一边后依然能够保持微笑从容的能力。   】         @bottom-up的方式把事情“想清楚-写下来-说出来”   【   我认为作者说的bottom-up可能是就是金字塔法则的意思。也就是说,抓大放小,主次分明。   】      @作者厚着脸皮去拜访对方,他说“年轻人,别担心,有话直说。朋友可以从今天开始交。”   【   我在想,说这话的长辈,是多么有魅力啊。   显然年轻人的羞涩他已了然于胸,如果直接说“年轻人,不要害羞“是多么煞风景多么欠水平的事情,说不定会把当年的小何同学吓得一路小跑。   “朋友可以从今天开始交“这话背后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理解,也是一种宽容接纳的胸怀。   我喜欢这句子背后的胸怀。一开心,作打油诗一首。   广交天下友,   细品案中卷,   饱览海川景,   驰马心自慢。   】      @读书三境界“知-悟-用”。      @策略 = Do right things;执行力 = Do things right      @面对做不完的事儿,解决之道不是熬夜加班,而是采取重点法则,即选取重点,放弃小点。      @最后一块钱,手放开。留给别人一点儿余地。      @太好的事儿,要多多分析有没有陷进。又是些事儿是好到没法被看成是真实的。(too good to be true).      @本杰明乔伊特面对外界的评论时说”Never retreat, never explain, get it done, and let them howl”     详情 发表于 2013-8-2 13:00
时间的     在读何飞鹏(台湾最大出版集团城邦CEO)的《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里面有一片“无力负担的奢华”,说的是他以前做职员的时候,老板奖励他给他一张豪华俱乐部的会员卡,他一直不去用,因为他知道那是他无力负担的奢华,是公司给的安定剂,他怕自己沉沦其中,故而不用。    他说:没有人不喜欢奢华享乐,有的人是用自己的能力享受奢华,有的人用信用卡预支未来,有的人用职务享受(高级经理人,公务员),有的人用父母的钱。但是奢华是会上瘾的毒药,一旦拥有就怕失去,一旦失去就痛苦难堪。我怕从此离不开那个公司,离不开那个职位,沉迷在接受别人喂养的舒适圈中。我也不敢给儿女超过太多他们自己能力的奢华,他们的欲望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太早拥有太多奢华,只会让他们的生存能力变差,父母亲情可能化为他们面临艰难环境时的毒药。    非常同意他的观点。这本书不错,何是出色的企业家和传媒人,文字好,职场心态描绘得也好。     详情 发表于 2013-8-28 22:11
akaer    守30岁望40岁,自觉思想上外强中干。看的时候不免也防备着——都是顺眼又顺气的词句,都是些名言警句式的句子,让自己就此被同化吗?      事后一笑。生活的意趣在于流转,作者定格的只是过往的风景。回想阅读时,自己总想生吞一些“慎独”的勇气,活剥一个“开荒”的护身符,看来没读懂啊。      一家之言,一己之思。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是基础,需要提高的话,还是得做些踮起脚尖才能掌握的事。当然,需要成佛得道才能做到的事情不在此列。  详情 发表于 2013-9-12 00:15
Suz    太好的事,不能当真。   负担不起的奢华。操纵人类的欲望,一向是所有精品公司的拿手绝活,LV快速成长,靠的是人类的奢华欲望,但也让人类走向欲壑难填的深渊;另一家公司COACH喊出能负担的奢华(affordable luxury),也大获成长。就算是有能力负担的奢华,也要谨慎使用,因为那是欲望魔鬼设下的陷阱,随时准备绑架你的灵魂。   从小我就知道,我天分不错,但也并不特别好;我更知道,我家境不好,家庭所能提供的是最基础的学习环境,出国免谈,深造不可能,因此我唯一能依赖的是在工作与生活中,自己能做的自我探索与学习。大学毕业,是我正式学习历程的结束,我知道,从此一切的学习、一切的成长,都要靠自己。   我确定,要工作,就认同公司、认同老板、全力以赴,做组织的执政党;要不就辞职走人,天下之大,岂无我发挥之地,寻找认同我的公司去奉献。只有一件事,我绝对不做:在组织中沦为在野党,自怨自艾、抱怨批判、浪费青春、虚掷生命!   想清楚、写下来、说出来。   老板创造了公司,制定了游戏规则,所有的工作者要在那里工作,那就依循老板的规则,抱怨是没有用的,什么都不会改变,相信公司、认同老板的逻辑,是工作者唯一能做的事,否则你每天都会活在痛苦及挫折中。   如果组织的要求比你自我的要求高,如果主管的要求比你的自我要求严,你就被组织、被主管的节奏推着走,你就落入别人的掌控中。反之,如果你有更高的要求标准,比组织高、比组织严、比主管快、比主管先,那你就应付裕如。   真正的内心呼唤与喜欢,是指充满热忱、怀抱理想,有一个愿望要完成,而不只是表象的享乐。   我知道要保持乐观,并不太容易,尤其当生命陷落时,问题是,悲观、生气、恼怒、担心,绝对于事无补,只会让你跌入更黑暗的深渊。乐观会使我们支撑到最后一刻,会使我们绝不放弃,不放弃才有机会逆转,机会永远是留给存活最久的人。     详情 发表于 2013-9-14 00:28
MeLibr    熊比特指出的企业家精神。      1发现投资机会。      2获得所需要的资源      3展示新事业美丽的远景,说服有资本的人参与投资      4组织这个企业      5担当风险的胆识          " 创业家以身相殉的精神,包括三元素:          第一是行为上的负完全责任(accountability)。这是西方管理学界20世纪末以来最流行的管理话题,香港及大陆翻译为“问责”,而其真正的含义是要为结果负完全的责任。不管是谁的错,你要对所有的事一概承受,你一肩承担,以问题解决、目标达成、结局完美为最终目的。创业家成王败寇的宿命由此而来,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没有模糊的空间。         创业家精神的第二项元素是态度上的无我。你会以企业的最高利益为优先,就算违背自我的利益,也在所不惜。典型的例子就是,宏碁创办人施振荣会说:“我宁可丢掉经营权,也要让企业赚钱,让企业能够活下去。”奇美创办人许文龙会说:“只要奇美电子能存活,老板不一定要是我。”他们都为企业的利益考虑,没有自我,这是创业者最伟大的情操,绝非一般执行官所能及。         创业家精神的第三元素是“创新”。他们不满于现状,他们会有破坏性的改变,他们追逐更完美,不惜自我否定,也就是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讲的要能“破坏式地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         这句话,使我想起日本伊藤忠商社丹羽宇一郎的名言“工作不会伤身”。         想起我们陕西作家路遥说得对待事业要向对待自己的初恋一样忠诚,而最热烈的感情,莫过于“生死相许”的“殉情”。        详情 发表于 2013-9-15 01:10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10 05:59 , Processed in 0.22503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