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 0
|
将才 |
最新书评 共 7 条
Cheryl
从老纪的推荐中看到这本书,据说比杜拉拉高了几个段位。在我这个没有步入职场的人来看,没能有太深的体会和领悟。这本书里说的虽说有些干巴巴,但是诚恳、在理,是有可吸收之处的。
没有读完这本书,原因在于没有实际经验的我看来很多东西没有体会,显得空大只摘取一点皮毛供现下使用。如果以后有需要或许会重读。
1. 虚假的优越感
表象的优势会让人产生优越感,从而忽略对自己能力的培养。
内部优势:美人优势、强记优势、能言优势;外部优势:产品强势、企业制度完善。
外在的优势反而成为前进的阻碍,能坚持自己的修养是难能可贵的。但是能分清内部和外部优势的差别,认识欠缺的所在更是深刻的分析。
2. 职业生长曲线
曲线告诉我们:每次升级的周期会越来越长;升级之前对应有漫长的平缓期。
所以1要沉得住气,2要善于在熟练之后总结。熟练的操作造就的是万年科员,在熟练基础上的深层认识才是带来突破的利剑,不要让熟练操作蒙蔽双眼。
3. 互联网时期的过多资讯
身处互联网时代,信息多是最大的特点。在过去信息少的时代,掌握更多的信息能够让一个人脱颖而出。然而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现在需要的是经过分析有条理的掌握资讯,否则很容易变为资讯的奴仆。比如说微博控之类。
书中将信息分为三类:核心资讯、辅助资讯、其他资讯。在职场中是很有效的办法,但是对于我现在对知识的吸收储备期来说,这样的划分无疑是固步自封。所以对于我来说,知识现在分为两类:接触过的和未涉及的领域,可以激励我拓宽视野。而对于接受信息的渠道进行等级的划分能有助于对知识的吸,可以参照书中对获取知识的途 径的划分:核心渠道、辅助渠道、其他渠道。
核心渠道:学校的课堂、书籍、网络上名校的公开课程
辅助渠道:网络上名家的视频、微信,以及其他言传身教
其他渠道:网络平台(微博、百度、博客等等)
粗略而理性的分类能够提高效率。
4. 能力的内涵
知识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top-down、bottom-up。前者即系统性的学习,然后分门别类的拆解开来具体掌握;后者是一点点积累然后形成系统。
题外话:感受最深的可能是思想里已经想过的,有过认识的部分。所以说吸收知识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轻易就被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和已有的知识套牢。反反复复的琢磨的只是已有的几个点。对我来说读书时候缺乏的还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感知。
详情
米田的
没有实力,机会都不是你的。机会其实随时都有。我用公交车来比喻,尽早让自己站上公交车站台,机会来时你才上得去。但有时候你站在那里,机会还没来,你也要耐心等。
【知识与常识 】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追求成为个人、企业普遍的认知与渴望。“知识”之外,还有一个名词是“常识”,两者之间的差异仅在相对的普遍性不同而已。常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每个人必备的基础,知识却只有少数人才懂。因此,掌握知识的少数人得以凭借知识来产生差异,创造出个人难以被取代的价值;在一个行业当中营运的企业可能很多,却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占有独特的市场地位,其原因也在于,能够运作的公司都拥有该行业内的常识,但只有少数公司拥有独具的知识,于是产生竞争力的差异。
知识(因为他是以业外的角度来看)。事实上,在某一项专业里,几乎有80%都属于常识,该领域里的每个人都会,只有最后的20%,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一个刚入行的新人,很可能前两年所学到的都只是该行业的常识。但是,有些人在学到了业内的常识之后,却误把常识当知识,觉得自己已经懂很多了,已经是专家了,不知不觉中开始自满,停止了持续钻研成长的脚步,能力因此不再提升。这是许多人学习上常有的迷茫。
对一般人而言,个人独立创造知识的难度很高,因此,融入好的文化环境,在集体激荡之下加速汲取知识,并且共同创造知识,成为个人维持竞争力的关键。一旦无法融入好的团体,甚至脱离好的团体,吸收新知的机会便相对减少,很容易就丧失优势,此为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每一位工作者容易忽略之处,值得格外注意。
【个人能力=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则是专业知识、执行能力两方面能否进步的关键所在,可谓个人能力的基础源头。学习能力除了包含态度上是否有心要学,以及是否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外,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持续地自我反省检讨也是个人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能时时自我反省检讨,学习的成效便大打折扣。
个人能力的成长,必须要求上述三方面均衡发展,不可偏废。有些人专业知识非常丰富专精,谈起事来头头是道,但到了实际执行时,得到的结果却是奇差无比。事实上,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执行能力,并不足以成事,所有谈论的事情即使再理想,也都只是空中楼阁。没办法执行落实以得到最后结果的话,丝毫没有价值可言。
反过来说,如果执行能力很强,但是缺乏专业知识的话,则因为无法正确地分辨、判断事物,而很容易导致把事情执行到错误的方向。虽然最后还是把事情做出来了,却没有把事情做“对”,这种情况同样无法产生好的结果。
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是能力的三大部分,一个人必须这三者兼具才可以称得上是“有能力”。学习能力是个人能力的基础;具有专业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避免走错方向;而执行能力强,才能让事物产生结果与价值。一个人也唯有三者同时注重、均衡发展,其能力才可真正地提升。
【题外话——豆芽现象】
在业绩的拓展上,豆芽现象也十分普遍。比方说,为求短期内做出漂亮的业绩表现,在未建立产品或客户基础前,即以导入少数几样明星产品、服务少数几家重量级客户的方式,建立起亮丽的业绩。倘使未能及时建立有系统的经营方法,一旦明星产品需求骤减,或者是客户转移采购时,业绩即会大起大落,这岂不也是一种豆芽现象?
观察大多数发展快速的事物,或多或少存在着豆芽现象,原因何在?豆芽的质地脆弱,内里纤维含量不高,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抽高,并非内里坚实,实为充斥大量水分,一弹即破。相对而言,一年才成长一两厘米的植物——桧木,质地十分坚韧,内里的纤维既粗壮又密实,长得虽慢,却以深耕密植之势,依序逐步成长。因此,即便是狂风大雨,也不易折损其枝干,且愈长根基愈显稳固,与豆芽的脆弱,恰成鲜明对比。
详情
Aug
这大概是我近期看的最好的一本关于职场励志方面的书了,真的!尽管昨天晚上,有人说我老是去看这些大道理。
但是有没有收获,有没有思考,有没有帮助,我自己清楚!
好了,说说这一本书。和一般的励志类书的不同之处,是实在和深刻。不少见解也是很独到的。语言很简练,没有多余的赘述,但同时也灰常到位,很符合管理者的思维习惯。
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启发就是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阅读方式。
不瞒你说,我家有很多书,我也几乎是个买书狂人,而且爱好广泛,专业之内的书之外,我还看葡萄酒、茶叶、养生、保健、美容。
可是,问题是,我真的不是一个知识广泛且见解独到的人。每每看到别人讲述自己的看法,那么宽的视野,那么深入的角度,我是发自内心的羡慕。
于是,我又买书,希望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更上一层楼。但效果,真的不明显。
书是一本一本多了起来,我的思考我的视野没开口,相反还有点混乱。
“这么多书哦,真的要变成书呆子了。”有别人这么说过。
读书,本想让自己成为知性,有文化的人,不想,却有成为书呆子的风险。
为什么频繁的阅读,却无效。答案是,你只是在“填鸭式”阅读。
而正如作者所言,这和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有关。在应试教育之下,我们习惯了等着别人来告诉我们,而非自己来寻找。
连接阅读才能学以致用。“思考就是一个事情跟我脑海里的事情有什么关联。”
作者提出阅读有三个层次:
①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比如我们翻开书,然后看这样的过程,这也是粗浅的过程。
②“新知识确实扣连到大脑既有的细胞集团,一边读一边思考,这和我们工作有什么关系。”
在这个阶段,知识可以出价值了。
③重组阶段。重组成新的知识架构,产生全新的认知。
审视自己的阅读习惯,我很喜欢看一些肤浅的东西,比如时尚杂志,比如美容书籍,这些书的阅读,或许赏心悦目,但是没有思考,没有应用,看过就忘记了。难以联系自己的工作、生活的阅读,总是无效的。
因为,很容易忘记。
所以我打算改进一下自己的阅读:
1.首先是阅读的内容上:选择有一定营养的书。所谓的营养,就是可以引发你思考、联系实际、应用到实际的书。
而那些“即使自己不看,也能靠自己总结出来的书”也就没必要看了,自己好好总结下就可以。比如很多日本人写的关于早起啊、收纳类的书。
当然了,有时候为了放松,适当阅读一点,也并不坏。
2.阅读方式上:阅读的时候,思考是一定的,而思考包括两种,逻辑思考和直觉思考。逻辑思考,看看作者的逻辑顺不顺,水平思考,看看作者的假设前提是否正确。(一本书总是有很多的假设前提)。
此外,还要想想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应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
比如,这个观点,能否用来做稿子。这个句子写得很棒,能不能用到我的报道中去等。
“我讀書很慢,可能為了兩句話就花了十分鐘。因為我在思考,我在對應我的經驗;他講的道理這樣通嗎?可以與我過去的經驗與遇到的問題契合嗎?這樣我才能內化。”本文作者曾经这么说。
阅读态度上: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生活本身远比书本丰富。
详情
天天
写个我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篇,平时我就喜欢思考,思考各种事,这是我几年以来才形成的一个习惯,想不到在这个公司已经开始模块培训这个能力了。
善用联结经验,整理大脑资料库
接下来的话是学习要“如何学习”。刚才谈到小学求学过程那段,我强调的是跟亲身经验在做结合,这个结合相当重要,因为我们的脑是个很大的资料库,它储存了很多的经验,所以当你听到什么,和脑袋的经验相印证的时候,它们就结合在一起了。
因此,培养自己能力相对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要不断地整理自己的经验,使得你的资料库(脑)丰富且有条有理,不要像家里的仓库一样,有什么就丢什么,结果要找找不到。所以我们平常应该对自己经历的事物不断地整理,学到一样的东西,就把它整理进去。今天听一场演讲、看一篇文章或是看一则新闻,其中谈到的事物跟我的资料库里哪些资料有关联,当你把它关连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把新学到的东西加进脑海中,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什么叫作思考?思考就是一个事情跟我脑海里的事情有什么关联。这有很多种情况,例如说这是新的,那我就加进去(脑中);或是听到的东西跟我的认知不太一样,但是我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我就去寻找我错在哪里,这叫作更新;当有冲突而整理不进去的时候,这就形成问题,你有质疑但也觉得别人对的时候,这就产生了讨论。我把原来的拿掉,听进来的放进去,所以我们在听、读的过程,你的眼睛、耳朵所接受的讯息,其实是跟脑海的资料库做交流的。这样的一个机制,要能变成一个习惯。
刚刚所说的很多动作,大家都有在做,但是大家做了多少?频度有多高?有的人可以联结到好多事物,有的人只会联结到一个事物,这些都决定了你学习的成效。有很多人学习能力很强,不知不觉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动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就是他喜欢思考,所以经常在做此种联结动作,愈习惯做,愈会联结更多。所以学习效果要好,养成联结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打个比方,1980年前后,我走在路上看到街上的招牌,就觉得有的招牌看起来很顺眼,有的看起来就很奇怪,原来是交叉的灯管在里面,好像国字后面打了一个大“×”。我就去思考为何有的招牌会这样,有些就很平顺。我就开始做联结,想到光线的亮度与距离成反比,这是在学校学过的,会形成“×”是因为灯管跟外面的压克力面板太接近了,就联想到做招牌要注意厚度,不可以太薄,不能让压克力面板跟灯管太过接近,否则亮度会不均匀。这表示你在看的时候就在脑中做联结,走在马路上就可体悟到很多东西。所以1990年联强在挂招牌的时候,我就告诉销售人员要注意哪些事项。
看到事物就跟经验不断联结的习惯,会让你在看新闻、走路或是聊天都在做联结,变成随时都在学习的状态;而不是进到教室才打开(学习的)开关,出了教室就关掉开关。人应该是随时开着学习的天线,培养出这样的习惯后,自然而然看到东西就有反应,就会学到很多东西,这是第一个要培养的习惯。
全文的读书心得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9385b001016vzv.html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10 06:12 , Processed in 0.29732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