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粉晶乖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掘你的竞争力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8-30 20:20:46 | 只看该作者
  “戴安娜·威兰:当这些数字出现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约翰·凯斯特勒: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吧,我知道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我跟着这些数字追寻溯迹,发现每个数字都与这50年间世界发生的灾难时间精确吻合。地震、火灾、海啸……而这些数字链中的下一个数字就与明天的时间相应和。在地球上,有81个人将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丧生。
  
    菲尔·伯格曼:喔,停止这种疯狂的解释吧,除了你之外谁还会有这种想法?我们所有人眼里这些数字都极其普通,除了你,为什么?因为人们总是看见他们想看见的。”
  
  
  这是电影《先知》里的一段精彩对话,50年前的孩子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一切灾难,这在人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是电影给我们的启事不仅仅停留在一个科幻的层面,如果能够提起人们的防患意识,才是达到最终目的。
  
  
  今晚一个朋友跟我抱怨说“我的工作好忙,一天到晚忙的两脚不离地,我没有思路,在这里我啥也得不到。”我说你想要什么啊?“工作,生活,学习,感情,我都想要,但是我现在一样都没有。”我说你是不是要的太多了,人不能太贪啊。她说“安逸,有前景的生活,每天充满快乐的工作,一份真挚的感情,想要一个有动力有奔头全心投入的学习状态,这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生活吗?”
  
  
  是的,这些要求都很合理,这些东西也都是每个人应该有的,但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为这些理想的状态做过什么?刚刚毕业一年,工作换了好几份,每份做几个人就感觉无聊,没意思,天天像打杂一样,每天就想着一步登天,怎么可能。很多人都羡慕外企的工作,但是很多人被他吸引的原因却是高新,良好的待遇,高档的职业套装,漂亮的办公大楼,当真正进去后就会发现理想和现实是完全不同的,就像孙正耀的退休感言中说的,“外企的工作就像看A片,看的人很爽,但做的人不一定很爽。”
  
  
  我们不能被工作所规划,当你一无所知的走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你的一切就会慢慢的被你的老板所规划,他们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所以他们也许会把他们认为适合你的发展方向安在你的身上。然后你就过着别人想要的生活,天天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收获,因为你的收获时别人想要的。正如robin老师的书《发掘你的竞争力》中一句话写的非常好,“职业规划,不是帮你规划好未来的路,而是帮助你提高对未来的预知能力”。这句话简单几个字就说出了职业规划的精髓。在很多人咨询的过程中,总是想要给一个方法,能马上解决眼前面临的职业困惑,但是一个问题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长期积累所致,珠穆朗玛峰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当职业出现困惑的时候,不是需要一个解决的办法,而是需要透过问题看到问题发生的本质,面对这样的情况,防止以后不再发生同样的问题。
  
  
  职业规划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培养预知未来的能力才是职业规划的核心。面临任何困难要有水一样的精神,从长江源头出来的水经过无数个转弯,无数个瀑布,无数的高山阻挡,但是他们的做法不是停下来,不是退回去,而是想法设法穿越障碍,这才得以最终流向大海,一滴柔弱的水,可以创造出无穷的力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9-15 08:15:17 | 只看该作者
     这不仅仅是一本给大学生的书。
    生活在北京,遍地都是充满理想,却又窒息于现实的年轻人,奔波劳碌,惶恐不安,而如果将这本书作为一个生涯规划的参考来读,将会拥有新的起点,不一定会将你引领上辉煌的人生之路,但给了我们一种可能。
    读完了前两章,作者其实是在试图帮我们纠正教育体制下培育出的僵化思维方式,努力把我们从“井底”拉出来,藉此看到万里晴空。还没有通读全书,但也想简单的把自己受教之处记录在此:1、学会独立的思考(中国学生在这一点上先天不良,后天不足);2、思考力的提升带来的是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直面问题的勇气的提升;3、尊重自己内心深处的意愿,“爱”与“钱”同等重要;4、介绍给了我们一种方法论,在面对新的领域时,我们如何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和提升实力;5、人素质层次之说让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审视自己的能力组成,并确定今后的培养重点;6、以市场化的视角来定义人才价值,从此我有一种全新的思路面对社会竞争和选择。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9-15 23:30:42 | 只看该作者
  说是一本职业规划的书,但我觉得它更是一本颠覆你思维的书,并不是告诉你所谓的职业规划模板,而是告诉你一种不同德思维方式,很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3-9-16 02:20:42 | 只看该作者
       你要工作,你要赚钱,但是你首先要知道怎么赚钱,知道一个人身上什么最值钱。美国盖洛普公司把人的优势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部分。才干是“个人所独有,贯穿一生,无法传授,培训和强求。”
    
    但是才干不等于优势,才干是种子,优势是结果。要从才干变成优势,需要辅以知识和技能,并在适当的岗位上持续地使用它。
    
    举个例子,一个律师,法律知识的熟知是“知识”,收集证据,辩论技巧是“技能”,但是他必须有一样“才干”,比如善于表达,善于发问和质疑,这三者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优势。
    
    新东方学校职业咨询师李令彬把盖洛普的优势理论更具体了,更加中国化。他把一个人的价值或者说优势分成了:学历,知识,技能,素质,才干五个部分。这个分类更具体,更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
    
    
    
    
    
    我们还用律师做例子来解释这五个构成价值的部分。
    
    学历:一个律师一般是法学专业毕业,他的学校和专业背景是他价值构成的一部分。但是因为高校的扩张,伴随大学生人数暴涨,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在暴涨。已经完全超过了社会的需求。学历的价值越来越低。
    
    知识:包括在学校学习的法学知识。但是因为高校严进宽出的政策,大学生在学校真正学到的知识并不多。当然,要成为律师还要经过司法考试这一关,很大程度上积累了他们的知识。虽然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保持在8%—12%之间,但是绝对数量上的人数依然超过了社会的真实需求。
    
    技能:包括一个律师的收集证据的技能,根据案件寻找相关法律条文的技能,按法定程序接受案件,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技能。
    
    素质: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总结能力等。这些能力不仅在律师这一行业中重要,在其它行业中同样重要。如果没有这些能力,前面的学历,知识,技能就不能发挥出来。
    
    才干:是素质的一种,是是“个人所独有,贯穿一生,无法传授,培训和强求”的,通常我们称之为“天赋”。比如有的人天生对数字敏感,有人天生对人际交往感兴趣,有人天生对文字有兴趣。
    
    这五个部分组成了人的优势,或者说价值。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值多少钱,就是由这五个部分决定的。当然,这五个部分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那么,它们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价值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个是用在劳动产品上的劳动时间,一个是供求关系。因为劳动力也是商品,所以马克思提供的价值判断标准也适应于劳动力价值的判断。
    
    学历,知识和技能的价值是低的,就算你把很多的劳动时间用在上面,因为这些价值有很多人在提供,在劳动力市场上是供大于求的。东西多了就不值钱。
    
    还以法学专业的学生成为律师来解释:具有法学“学历”的人非常多,所以价值较低;通过司法考试的人虽然积累了不少法学知识,但是通过了司考的人也很多,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要,所以价值较低;律师所要具备的搜集证据,寻找法律条文的“技能”也很容易习得,也就是说能够提供这种技能的人也很多,所以价值较低。
    
    
    
    
    
    那么什么能提供较高的价值呢?就是一个人的素质: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总结能力等。正是素质最终决定了一个人在人才市场上的价值高低。
    
    如果没有相应的沟通能力,一个律师就没法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自己应该提供哪方面的辩护,如果没有相应的表达能力,那就没法在法庭上与对方律师“对抗”。不只是在律师行业,在其它行业也是一样的,这些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在从事行业上的高度。
    
    也许你会说,难道我连基本的沟通能力都没有么?当然,不至于连基本的沟通能力都没有,但是如果说自己的沟通能力不错,就很难说了。想想你和父母的关系,你们能顺畅沟通么?想想你和宿舍同学的关系,很融洽么?想想你在恋爱中的表现,对方的心思你能理解么?你的意思能完全传达给对方么?
    
    很难说。我们通常只是身处其中不自知而已。所以说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事业的高度。除了沟通的能力,我们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总结能力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你可以观察一下周围那些赚钱较多的人,或者过得比较快乐幸福的人,是他们在学历,知识和技能上的表现比较好么?不是的,是他们在“素质”上的表现比一般人要强。
    
    正如盖洛普公司认为的,“素质”也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素质需要辅以知识和技能才能成为优势或者价值。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你的沟通能力举世无双,但是丝毫不动法学知识,也是做不成律师的。
    
     大卫·奥格威说,创作成功的广告是一门手艺,一部分靠灵感,但是基本上是靠知识和勤奋。如果你具备一定的天赋,而且知道什么技术对收银机有作用,那你就能长久地干下去。
    
    (有才干和素质,有知识和技能,知道如何用素质知识技能形成的优势赚钱。)
    
     才干或者说核心兴趣是种子,勤奋和知识是辅助。或者说,因为有才干,就更愿意勤奋。因为一个人才干的表现往往为他的兴趣所在。奥格威就是勤奋的,他是“人们所能见到的最勤奋的人”,“每晚公文包里塞满了文件,都快爆出来了,剩下的装到信封里,一并带回家。第二天来到公司的时候,已全部处理妥当。”
    
     1965年,奥格威辞去奥美公司董事长职务,专心从事创新设计,一干便是十年,随后“退休”。名为退休,实为继续勤奋工作。在他的帝国之中,他的影响力深广依旧,直至1999年最终逝去。
    
    同时,奥格威在广告行业上也有“一定的天赋”,就是前面所说的“素质”中的“才干”。他说,“除开广告之外,我是一个可怜的笨蛋。我读不了资产负债表,不会使用电脑,不会滑雪、打高尔夫,也不会画画。但是一说到广告,《广告时代》说我是‘广告业的创意之王’。《财富》发表过一篇关于我的文章,把文章的题目定为:‘奥格威是个天才吗?’我要我的律师就那个问号起诉编辑。”
    
     奥格威非常明确自己在广告创意方面的天赋。
    
     用哲学的活来总结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素质和知识,技能是矛盾中的两点,素质是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那么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来解释“素质”的高价值如何说得通呢?
    
    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是简单的。因为简单,很多人在做,也就形成了供大于求,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了买房市场。
    
    素质的习得不是简单的,很少人在做。因为它并不明确,也没有具体的指导,而且成效也不快。这样,具有高素质的人就少,在市场上形成了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有多大的差距?中国制造工业产品卖到美国,美国就是一个买方市场。因为制造产品简单,中国不做,印度可以做,东南亚可以做,所以买方市场中的产品提供者获利很少。
    
    美国的电影,科技和奢侈品卖到中国来,就是一个卖方市场。因为文化和科技的东西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对卖方市场来说,几乎没有人和自己竞争。它甚至可以自己定价。美国通过电影和科技赚了中国多少钱,我想没必要说了。
    
    这时有人会说,那还是把精力放到提高素质上来吧。
    
    一方面,素质的提升是想不想的问题。另一方面,素质的提升更是能不能的问题。“素质”这一劳动商品在市场的稀缺,不是很多人不愿意发展素质,而是不能。
    
    提升知识可以以背诵标准答案来习得,提升技能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习得,但是你很难知道素质的提升通过什么方式来习得。
    
    不是商品的供不应求造成了它的稀缺性,而是它的稀缺性造成了它的供不应求,进而形成了它的高价值。
    
    
    
    
    
    当然,素质的提升也是有方法的。
    
    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总结能力等本质上都是思考的能力,或者说有智慧的表现。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不过是简单的投影。改变视点,或者把视点提高一个观察角度重新来看待问题,其实答案就简单明快地出来了。例如十字路口交通堵塞问题,三维的观点用立交桥就可以解决。
    
    你有更高的思考能力的话,就会发现问题在哪里,也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你有更高的思考能力的话,就会了解沟通的分歧在哪里,也就能沟通融洽;
    
    你有更高的思考能力的话,就会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势,也就能达成合作;
    
    你有更高的思考能力的话,就能了解事物的本质,也就能较好地表达;
    
    提升素质的方法就是提升思考的能力。那么,如何提升思考的能力呢?就是经常思考。这好像是句废话。但是提升厨艺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多做饭。提升体质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多锻炼。
    
    比如说,你观察一种社会现象,通读网上的评论,然后根据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虽然可能显得很幼稚,但是这锻炼了你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你把自己的文章贴到网上去,有人质疑或发问,你回应。这就锻炼了你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
    
    或者是别人的文章,你认真读,用心看,提出质疑。这就锻炼了你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在锻炼你的思考能力。尤其是现在网上流传的与主流价值观不同的思想,比如韩寒的文章,熊剑的文章,张鸣的文章,当然如果你能翻墙更好了,看到不同观念的对话和冲突,可以重塑你一直以来有意无意坚持的价值观念。
    
    “爱思想”这个网站不错,牛博也不错,连岳的第八大洲,也不错。
    
    谁能想到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思想会骗我们呢?多看一些“反面”的言论,试着去理解它们的合理性,也试着去解答它们的质疑,你的思考能力会在痛苦中提升。
    
    提升思考能力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一件事做好。
    
    深入做一件事就会突破思维的局限。如果你的思维总是停留在现在的水平,是不能把一件事做好的。为了把这件事做好,做得超出你原来的能力,你就要开放自己的头脑,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
    
    做好一件事,这也是一个人通往自我解放的道路。佛教中的“精进”也是这样的道理。“精进”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
    
    李令彬老师说,一件事情包含着所有的事情,他以调查洗发水消费市场举例:
    
    如果你能把洗发水的调研搞清楚,你就会对调研产品,甚至营销的其他环节与问题更加清楚,因为很显然你不能闭门造车,你要分析和研究大量的行业文献,其他公司的报告,这里面有多少学习啊!你要去拜访很多行业专家、分销商、销售员、消费者,这需要多少沟通能力啊!你可能无法独自完成这样的工作量,需要团结一批铁哥们来做,这多需要团队精神和领导力啊,撰写报告的时候多需要逻辑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啊!一件事情就能锻炼和考验你所有的素质,一件事情就包含了所有事情!
    
    可能一件事看起来没什么意义,但是你只要用心做下去,你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说了这么多,一直没有提才干。才干是什么?是天赋,是上帝给你的种子,它是没法通过练习和思考习得的。它通常表现为你的兴趣所在,李开复博士说,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
    
    通过你的兴趣找到这颗种子,然后辅以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浇灌,就是幸福的成功的人生。
    
  
  更多内容:http://blog.sina.com.cn/bandaozhichang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3-9-17 12:48:44 | 只看该作者
      等到我们真的可以开始认真想想“我要做什么”的时候,“职业”这个词就变得复杂起来,还好,迷茫中终于有个人对我们说:做好你的生涯规划,这个旁白者的话语可以把它当做是实用指南,因为你可以从中获取你的专属规划,也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心灵修行的进步,因为你可以看见人性、困惑以及感悟...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16:30 , Processed in 0.2160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