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伍尔夫读书随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7 15:12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这本书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部重要散文集,《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随笔”。主要内容有:如何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字名作,以及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作者简介
      维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门之家。 维吉尼亚天分很高,从小就立志要当作家,二十二岁时开始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但维吉尼亚本人身体不好,且有神经病的底子。维吉尼亚伍尔夫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小说――她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这方面的小说代表作有《雅各的房间》(1921)、《黛洛维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海浪》(1931)等书。在小说创作之余,她还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收入《普通读者》(1925)和《普通读者二集》(1932)等书之中,此外,她的作品还有传记和女权问题论著《自己的一间屋》(1929)。
      1941年,维吉尼亚在乡间的住所写完了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幕间》,便又一次陷入了精神病的痛苦之中。于是将自己勤奋写作的一生结束在一条河流之中。

    最新书评    共 25 条

    阿点$    伍尔夫的这本书让我得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选书偏好。      现在看来,在小学的时候去读世界名著浓缩版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路子,第一,那个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懂,第二,浓缩版完全就是糟蹋了那些名著,第三,前两个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根本不记得看了什么,但是对于那本书却打上“已读”的标签,再次翻看有一定困难。这使得我有一种偏见,就是觉得小说看了就忘,即使震撼也只是暂时的,关于其中的情节,其中强烈的感情,必会随着时间淡逝。      所以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书单都有点“势利”,尽量不去碰这些看了就忘的“没用”的小说,散文随笔同理也不太排得上号,读的大多是知识性的,纪实的,或者哲学性的,这些东西被我定义为“有用”的。不过偶尔也会遇到的一些文学类书籍,都还非常好,《百年孤独》《明朝那些事儿》《德川家康》《浮士德》,好像这几年就读了这么些,虽然我已记不清其中一些具体说了什么,但会有一个影子在那,告诉你这书你读过,它很好。      看了伍尔夫关于小说和小说家的剖析,让我又对小说产生了好感。突然觉得,干嘛要去管“有用”“没用”,即使忘记又怎样,读的时候很快乐也挺好的啊。只有小说能那么扣人心弦,能让人那么废寝忘食,那些知识性的/思想性的书,读几个篇幅是需要休息,需要消化和思考的。而这些书之所以不太容易忘记,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些书我做了详细的摘录,而不像文学类书籍,我不愿去回顾情节或剖析人物,也不懂得像伍尔夫那样去鉴赏语言。写不出读书笔记,所以就淡忘得快。嗯,书单上先多一本意识流小说。      好了,摘录一些这本书里的句子。伍尔夫是个女权主义者,不过不似法拉奇那么尖锐。我喜欢看她们的书,因为她们有时真是恰到好处的戳到我心眼。      在解释18世纪之前为什么英国没有出色的女文学家的时候,她是这么说的“当时的女人尚未成年就要干活了:不仅父母逼迫她们,法律、习俗和种种社会势力都逼迫她们就范——她们不可能有别的生活知道19世纪她们开始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后,便开始了写作,但她们的生活还是局限在起居室”。      我想起法拉奇在采访中东一个国王的时候那个国王很不屑的让法拉奇举出女人成功的例子,这是很多男人在讨论男女平等的时候喜欢用的伎俩,以数量说明男人就是要比女人优秀。我们不去讨论关于“成功”和“优秀”的定义,就以世俗的定义来看,这个差异实际上可能就是不公平的环境所致,女人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即使女人现在可以进入政界商界,但是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无处不在,整个环境使她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现在成功的女性很多了,但是人们谈到她们的时候是敬佩吗?在中国,一贴上“女强人”的标签,别人报以的却是同情的目光,她没有家庭,没有幸福,值得吗,等等。      另外,伍尔夫觉得女性写作要是想有所改变,应该写作态度有所改变,不能是愤愤不平。19世纪刚起步的女性作家和19世纪的美国作家,都容易存在着各种与艺术无关的意识——如自我意识、种族意识、性别意识、文化意识等等——当作家受到这些意识的干扰时,写作是不自然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伍尔夫关于女权的文章不如法拉奇那么尖锐,要温和许多,或许她就是在用这种标准要求自己。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9-4 15:40
    杜伊诺$     伍尔夫在书中谈到了如何读书,以及判断其价值,讲述了女性与书的关系,女性的写作和优劣.接着谈到当时的大师和名家的写作,对其作品分析评判.最后是对英国和美国当代文学戏剧的看法.    书读来正如伍尔夫所说的随笔的风格,简单轻松愉悦.轻松谈天,偶尔的真知灼见,大多是直观的判断而非学术的研究.遂也并无过多硬货.         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恐怕如果人人都如此,世界上仍会是充满了伍尔芙根本不感兴趣的平庸的人,所以大概只是说给有心的人听的)    作为一个读者,独立性是最重要的品质.   关于写作:    要了解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也许最简单的办法不是读,而是写,亲自尝试一下把握词语有多么艰险.如果你真正掌握某个小说家给你的一切,你不仅需要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力,还需要有非常大胆的想象力.      关于女人.    伊利莎白时代留下了一个长期令人困惑的问题:当时几乎每两个男人中就有一个能写韵文或者十四行诗.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文学时代,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女人写过一句诗?    于是乎,就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双面人。在想象中,她极为重要,而在现实中。她又微不足道。她在诗歌里随处可见,但在历史上却无立锥之地。她在虚构世界里主宰着王国和征服者,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只要父母把一枚戒指套在她手上,她便只能乖乖地做任何一个男人、甚至一个未成年男孩的奴隶。她在文学作品中思想敏锐、妙语连珠,但在实际生活中她却目不识丁、沉默寡言,只是丈夫的一份活的家产而已。    莎士比亚时代的女人写出莎士比亚戏剧是不可能的.由于教育,家庭,社会,金钱,舆论等因素.....我总觉得,其中一点事千真万确的,那就是:出生于16世纪的任何一个天赋出众的女人,最终必然会发疯,自杀,要不就是在荒野茅舍里孤寂度日,像个巫女,甚或女妖,令人畏惧,又受人嘲笑.      女人写作.    很显然,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不同寻常的崛起,是以法律,习俗和日常生活中无数细微变化为前提的.当时的女性已稍有闲暇,还受到某种程度的教育.中上等阶层女性自己选择丈夫也不再是稀罕事.值得注意的倒是,当时最主要的四位女作家:即简奥斯汀,艾米丽勃朗特,夏洛蒂勃朗特,乔治艾略特,都不曾生育子女,其中有两人还从未结婚.    而且,她们写作时都只限于写小说.小说对于女性来说,过去是,现在仍是一种最容易适应的文体.因为写小说不太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写小说比较随便,没时间可以随时放下...即便是19世纪,女性的生活仍仅限于家庭生活,女性的情感也仅限于家庭情感..她们的小说也确有生活经验偏狭的缺憾.    女性写作若要发生什么变化的话,首先应该是写作态度的变化.不应再愤愤不平,为自己的性别请命,不必再对男性提出抗议...专注于艺术想象..    女性小说中最薄弱的一面--缺乏诗意---将随着女性生活日益非个人化而大为改变.因为非个人化的生活更有助于培养诗意.    诗性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物质生活的富裕.要有闲暇,要有一笔小钱.要有超越个人得失而静思万物的可能.有了一点小钱和足够的闲暇,女性自然会比以往更加超脱,更加用心于笔墨.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加精妙的写作.她们的技巧也会更加娴熟,更具创意.    若有时间和书籍,若能在家里有一小块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那么文学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对于男性一样,也会成为一种可以研习的艺术....到那时,她们将拥有长期以来一直所被剥夺的东西--闲暇,一笔小钱和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这就是《傲慢与偏见》的令人惊异之处。竟然有这样一个女人,她在1800年前后就能心平气和地写作,不怨恨,不哀诉,不恐惧,不愤怒,也不说教。    简奥斯汀至死都是这么写作的."她能这么做真令人惊讶",她的侄子在回忆录中写到:"因为她没有自己的书房,大多数时间只能在公用的起居室里写作,而那里不断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此外,她还得小心翼翼地不让佣人或者客人,还有家里的其他人,知道她在做什么."她总是把小说稿藏起来,倘若正在写的时候,他就赶快用吸墨纸把稿子盖住.........如果说她因环境影响有什么局限的话,那就是他过的是一种非常闭塞的生活.那是女人要想单独出门都是不可能的.她从不外出旅行.从未到伦敦乘过公共马车,也从未一个人在饭店里吃过一顿饭.,不过,她生来就不喜欢新鲜事物.    翻到下一页,读起来...对不起,请稍等一下!我先得问一问:这里有没有男人?那边的窗帘后面有没有一个躲着一个查理斯拜伦爵士?你们能保证,这里全是女人?好,那我就告诉你们吧!我读到的是--"切洛依喜欢奥利维亚..."不要惊慌!不要脸红!我们女人私下里完全可以承认,这样的事情是经常有的--女人有时确实会喜欢女人.         P82 乔治艾略特. 她那张难看的马脸,那只难看的长鼻子和那对难看的小眼睛.   P83 拜伦 自我中心,虚荣自负.藐视一切的孤傲.不乏单调,甚至恶心.   P84济慈 既有天才又有情感,既有尊严又有智慧的人.男女一致推崇的人.   塞缪尔 约翰逊博士.   P87 莎士比亚 约翰唐恩 P88瓦尔特 司各特   P91 梦田随笔 将灵魂中的不安,骚乱乃至缺陷都和盘托出的人只有一个-蒙田.因写自己而获得成功...显露自己的灵魂.,自我反省,了解自己.    因为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也就有了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换言之,他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P104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生活常识.透视力和平衡感.真实具体的表现生活.他不注意情绪对心理的影响,而是强调情绪在肉体上的反应.   P110斯恩特<感伤的旅行>   P118简奥斯汀<沃森一家> 是个"人人怕的怪物",拘禁,古板,沉默寡言. 描写人们的嘴脸,平铺直叙.一声不响,撰写别人的女才子.平凡琐碎的生活,从不回避也不忽略,耐心准确的叙述. 成熟的判断力.   P124<简爱><呼啸山庄>冷眼旁观   P140 陀思妥耶夫斯基 灵魂!宏大,深邃的灵魂,受折磨的,不幸的灵魂,忏悔,自我表白.   P145 托尔斯泰 全面,明晰的描写.生活本身的描写   P149 康拉德   P158 DH劳伦斯   P228米尔顿 不屑日常生活.好像不食人间烟火,对男女之事,好像从来都不屑一顾.流畅,遒劲,无与伦比.   P232 <尤利西斯>只觉得迷惑不解烦躁不安.这本书的作者既没有语言素养,也没有必要的审美趣味,倒像个刚学会写作的搬运工.我很知道这类人,粗俗不堪,还自以为是.简直令人作呕.一块肉明明可以煮熟了吃,为什么偏偏要生吃呢?   英国当代文学    那些作品虽然捕捉到了当代僧获得独特之处,却没能有声有色的把它们变成文学.即便其中最好的作品,似乎也是用一种枯燥的速记符号匆匆忙忙写成.         自信    他们两人生来就很自信,相信生活一定有某种意义.对事物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只要有自信心,其他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只要你对自己绝对的,无条件的自信...那么你不仅能使一百年后的人同样相信这是真的,而且还能是他们将此视为真正的文学.....你必须相信,你的印象就是别人的印象,你才能摆脱个人舒服,当你摆脱了个人束缚后,你就能像司各特那样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活力自由自在的探索神奇的大千世界.    他们中最有自信的人也只敢向我们诉说自己实际经历过的事.他们没有能力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因为他们老是担心别人会有什么看法.他们没有能力虚构故事,因为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虚构的故事会有人相信.          大师级小说的标志在于他又能奈控制自己.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9-4 15:40
    山顶洞$    伍尔夫的小说只是读过一篇《墙上的斑点》,当时就感触不深,现在也不觉得怎样。倒是《on navel and navelists》,近三十万字的读书随笔啃完了,译者是老的教授,在序言里面还在讲党性和马克思主义,2000年出版的。作者很爱写长文章,有些罗嗦,她爱设计情景为我们讲述意见。关于现代主义的作品这位代表人物都不能表示满意,认为只不过是笔记本,为未来准备材料的。对于乔伊斯的大作《尤利西斯》,用了粗俗猥亵这样的词。作者批评了爱德华时代的作家,期待英国今后出杰作,现在看似乎随着大英帝国的霸业消散,大英帝国的作家也降了一个层次。《墙上的斑点》我认为如果不是方法上的历史价值,作为小说根本没有什么存在价值。      意识流写法有个逻辑可笑之处,既然是潜意识中的东西,你有怎么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呢,你又何必用语言描述呢?小说家最好不要当自己是心理学家或者其他什么家。《红与黑》才是当之无愧的心理小说,有冲突有细节有主旨。卡夫卡的小说也不错。就是受不了乔伊斯和伍尔夫这一派,把自己弄到精神发病自杀,像尼采一样,终究让我无法佩服。伍尔夫的散文比小说强多了。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9-4 15:40
    Angie$     喜欢封面上的她       喜欢她关于独立的女人最起码的三点要求       更喜欢她把对象描写得很有趣,不管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都会吊起我进一步了解的胃口。       她的评论让我想把她提到的书都好好看看。尤其《蒙田随笔》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9-4 15:40
    乔克$    沈星: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开卷八分钟》。在这儿呢,向您介绍来自于伍尔夫的《读书随笔》。弗吉尼亚-伍尔夫呢,其实是来自英国非常有名的一位女作家,当然我们可以给她一个更大表扬,她不仅仅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女作家,而且她也是20世纪西方,整个西方最杰出的女作家。她和乔伊斯、布鲁斯特以及福克纳三位在一起,被誉为是四大意识流小说家。    她享誉世界的意识流小说包括说《达罗维夫人》、《到灯塔去》还有《海浪》等等都是我们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但是你知道吗,她除了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说家之外呢,伍尔夫还是一个很杰出的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    在她的散文和文学评论里面呢,有许多是她的读书心得和感想,写的很随意,像随笔一样。那这样的一本书呢,是伍尔夫的读书随笔,里面大概搜集了30篇的随笔,内容关于是如何读书,还有就是对女性的一些看法。以及对于她那个时候,当代文学的一些看法,其实关于读书,伍尔夫的看法是非常简单、明确的。    她说呢,如果她要给予观众一些指引的话,那么唯一的指引就是希望所有的读者在读书的时候不要听任何的指引,只要凭借自己的天性,凭着自己的头脑得出一个结论,最直接的客观的结论就可以了。    那虽然她是这样说,但是在这本读书随笔里面呢,伍尔夫还是谈到了她自己是如何读小说、诗歌、传记、回忆录的。她举了一个例子,她说对待一本书的态度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对立的态度,对立。    为什么这么说呢,她说她在阅读的时候,会假定自己同时是两个人,既是作者的同伴,又是这个作品的审判官。作为同伴她觉得对于作者的态度,应该是很宽容的,不管怎么宽容也不过分。那么换过来,作为审判官的立场,就应该是很严厉的,而且无论怎样严厉也不过分。我觉得她说的真的是很新鲜,很有道理。    既是同伴又是审判官,这样一个态度不知道对电视机前的您读书的时候、阅读的时候,有什么启发呢?换位思考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在阅读别人,也是同时在阅读自己的内心。    作为一个女作家来说呢,伍尔夫是非常的自我意识很强烈的一个人,她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那这本读书笔记里面呢,也谈到了,她对女性问题的一些看法?她提出一个问题,她说为什么总是男人掌握着权利、财富、名誉、地位,很多时候女人总是一无所有。    难道是因为女人不及男人吗?根本就不是。她说其实呢,就算是女人看上去某些地方不及男人,这样的一个假象,是男人制造出来的。所以说,如果说女人想要真的强大、独立起来,应该怎么做呢?    她讲到了三点,她说首先女人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和一笔由她自己来支配的钱。她说这是最低的要求。否则其他的谈什么权利什么的,都是空谈,一切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不要忘记了,伍尔夫是在20世纪初的时候,为女性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仔细想一下,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女性,只是一小部分的女性能够做到这样。    这样的标准大部分女性都达不到,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要不就是没有钱,要不就是没有时间,拥有独立的空间,更是很奢侈的事情。    当然在这本读书笔记里面,除了说女性,除了说这样读书的态度,她谈到最多的还是对于文学作品,她读了一些哲学经典的,比如说像蒙田、笛福、斯特恩还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    她阅读的领域很广泛,然后呢,她写的这些读后感,也是由感而发的,而不是泛泛而谈。同时我觉得很珍贵的是,在这本书当中呢,摘取了一些伍尔夫私人日记里面的一些读书有关的段落。那么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在生活之外的,在一些正式发表文章之外的空间里面,她对于作家、作品的评价,是非正式的,是私下的一种评价,这是很真实的。    在封面上,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张照片,是伍尔夫最广为流传的一张照片,我觉得她长的很美,她的轮廓很哀伤、很清晰、很立体,而且很忧郁。    据说她的美貌呢,是来源于她的母亲,母亲给了她美貌,而伍尔夫敏锐的性格和写作的才能是来源于她的父亲。伍尔夫的父亲呢,是维多利亚时代很著名的一位学者,他曾经主编过英国的《国家名人传记大辞典》,伍尔夫从小就体弱多病,常常没有办法去上学。    但是呢,她在父亲和母亲那里得到了很好的一个启蒙的教育,在家庭老师的帮助下,她学习希腊文、拉丁文并且研读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她的思想很早熟,并且才华横溢。她在9岁的时候,就和兄弟姐妹一起办了一个家庭刊物,并且呢,开始最早期的那种尝试写作。    说到伍尔夫,她的好朋友福斯特曾经形容她。说伍尔夫像是一种植物,园丁本来是想让她生长在神圣的文学花坛,没有想到她的枝蔓长的到处都是,甚至从花园的小路的碎石缝里冒出来。这样的一个比喻呢,是在说明伍尔夫她的创作能力、她的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盛的,什么都写,涉及广泛,没有办法去按灭她。    那伍尔夫的创作力很坚强,但是她的精神很脆弱,可能什么时候上帝、老天爷,只会偏帮一部分。她的精神很脆弱,而且一再的受到刺激,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过早的去世了,紧接着她的父亲又在1904年病故了。    这一系列悲剧的发生,让她崩溃了,她的脆弱神经受不住,为了能够重新开始,她选择搬家,搬去伦敦的文化区布鲁姆斯伯里,果然这里为她的创作带来了很重要的转机。    她在1904年的时候,在英国《卫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命名的书评,这是她往专业作家的道路上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她一边勤奋的创作,一般抵御着来自于脆弱神经的折磨,比如说难以想象的头痛,各种各样的恶梦,还有狂乱的感觉。    她在这样的一种非常非常崩溃的状态下,写出了一系列的传世之作,对我们看来就是奇迹一样。伍尔夫对待痛苦的方式就是不停的去写作,写作成为了她生命存在的方式。    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誉为是英格兰的百合,百合花洁白高尚,同样女作家也有着美丽的人格魅力。她生活很俭朴,不喜欢买衣服,不佩戴任何的首饰,她拒绝了剑桥大学讲座的邀请,曼彻斯特大学授予她荣誉学位,她同样也决绝了。而且呢,她还拒绝了利物浦大学的博士头衔。唐宁街10号要授予她荣誉勋爵的称号,她只是在日记里面简单的写了一个字,不。    1941年,某一个春天,伍尔夫像平时一样,穿上大衣走出花园一,独自在树林里散布,正午阳光明媚。她走在河边,在口袋里装满了石头,慢慢的,她沉入了水底,说到这里,其实我并不哀伤,因为我觉得生命的来去,有它清晰的脉络,我们无力抗拒。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9-4 15:40
    gin$    很多时候,我总是不敢估量自己,特别是拿自己的思想与别人,甚至名家的思想作比较,所以,导致我不太愿意表达。思想是一个日益更新的东西,假如不将当下的见解流露出来,那么哪来的空间生发新的东西?伍尔芙在她的读书随笔中漫谈了很多有关文学、女性、名著之类的话题。在读阅此书的过程中,我也随着她的思想深入内心,问自己:“你也这么看待吗?”,“假如不,你又会怎么看?”。尽管这只是一本随笔,权不能当做指导我们的工具,但其中有些见解还是属于永恒的范畴的。   “一个人可以对别人提出的唯一指导就是不必听什么指导,你只要凭自己的天性、凭自己的头脑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可以了…..做为一个读者,独立性是最重要的品质。”一个总是不停问他人“我该看什么类型的书?”这类问题的人不如别看书,每个人在不同的方面都有各自的长处,而在他/她潜意识内必然会对某类型的书籍有一种向往,他们之间存在着召唤力、吸引力。为了成全自己内心的需求,人们会自动自发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让自我感觉舒服、满足的书。而当你读某类书达到一定程度,自身也会形成一种气场,大致的思想气质逐渐定型。有的人会走上极端,也有人开始厌倦。到了此时,兴趣及目标的转变在我看来就非常有必要了。难怪那么多作家年轻与年老时候的写作风格类型大相径庭;那么多学者在短短几十年内可以研究出好几个方向的成果。不管方向如何更改,独立性是最基本的,它要求你听凭自己的内心。   在这个权力与制度、道德与伦理、物质与消费交织缠绕的世界上,自由无处落脚,它只能像个虚幻的梦钻进艺术的灵魂里。伍尔芙认为让那些学者们来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根本就是在摧毁自由精神。是呀,我们的人生被告诫的次数还不够多吗?剥去那些强加给我们的外衣,除了有勇气站在艺术面前之外,我们还敢面对什么?“自由精神恰恰是书之圣殿的生命所在….唯有这里,我们决不能受常规和惯例的束缚。”在书籍等艺术里面,才存在可与天空、海洋同日而语的气魄与自由吧。伍尔芙将读书看做一项如此独特的活动。其实不仅仅是她,历史上太多太多聪颖灵慧的人也持同样观点。当今社会,某些文学已开始被粗制滥造化,尽管这是一种潮流,但这股新的潮流并未承受住检验,因为它们已脱离文学质朴的内核,伍尔芙有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们之多以能在一部小说中登上人类情感的顶峰,并不是因为那里有什么豪言壮语,而往往是因为我们在那里看到有个女孩坐在树枝上,一边摇啊摇啊,一边哼着古老的歌曲,是因为我们在那里看到羊群在草原上静静地吃草,听见风在草丛里轻轻地哼唱。”文学是生命、大自然、自由。另外她说的“它们是无意识的、互不相干的,又是永远变动不居的,而正因为这样,它们才令人欢欣鼓舞”我想这句话足以解释伍尔芙的“意识流”。   在“怎样读小说”一节中,伍尔芙认为笛福、简奥斯丁、哈代之类的小说大家能从瞬间的杂乱的片段中提取出自然与命运。而二三流的作家,却没有自己的视角法则,往往通过不同的混乱的视角,将几种不同现实引入同一部书中,“读小说是一门艰难而复杂的艺术。”需要敏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然而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仍是尽可能与作者保持同一视角。人生的经验与感受有相通之处,当它能水到渠成地直入人心,在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了怜悯与感动,就算是完成了一次“再创造”。   伍尔芙身为女权主义作家,却很少有大部分女性作家所具有的那种狭隘的女性意识。这在她的随笔中直接地呈现了出来。十七世纪开始,女性小说家逐渐露出文坛: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她们的写作条件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相当恶劣的。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单独宁静的创作房间,更没有支持其创作的外在主观力量。她们有的只是别人口中说出的一丁点儿生活,仅凭着自己内心的支撑,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与命运的搏斗。伍尔芙也以女性的身份,挖掘出了她们可贵的精神,但同时又从女性这一局限中跳了出来,站在性别之外,对她们创作的性别局限做出客观的评价。伍尔芙认为女性写作不必站在“男人”的对立面上,处理异性时,也不必流露出敌意。我惊叹于她的心胸与视野,她的大气,她的平衡能力。因为女性从古至今被压抑了太久,还处于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而一旦有个体开始觉醒,便极易表现出尖锐和警觉。其实她们再怎么拼斗,再怎么抨击男人、赞美自身,都无法跳出性别的束缚。因为这样一来,不就恰好证明了她们内心还是将女性清清楚楚地区别于男性吗?承认区别的存在,才会有反抗的行动。伍尔芙从不承认女性与男性有差别,她赞扬并实行这样的写作:抛掉女性意识,专写真实的生活,写未知的更深刻的“小事”。正如她自己所说“只有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女性时才会显示出来女性味”。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9-4 15:40
    )))lin$    伍尔夫(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在咱国年轻人中的知名度应该是她料想不到的,但这也得归功于美国大片《The Hours》,让偏好文学文艺的人们看到一个有同性恋倾向的女作家,备受抑郁症的折磨,最终投河自杀,这样的一个故事。抛开这种好莱坞式的炒作与扭曲带来的盲目崇拜,抛开对自杀者的猎奇心理,回到一个初级的普通读者,慢读几本她的书,我仅是莫名觉得自己很幸运,又说不太清楚。她的确是如她后来日记中写到的,给了这个世界她最大的努力。      尽管仍然有部分伍尔夫的文章作品没有正式发表,但是对于伍尔夫本人的研究已经非常的丰富了,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引人注目的Bloomsbury Group(布卢姆茨伯里派)一干人(包括伍尔夫)的开放式婚姻、同性恋情和复杂的感情生活上。事实上(或臆想上,倒何必深究),伍尔夫与她丈夫(Leonard Woolf)的婚姻并不一定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无性”并且完全建立在她丈夫对一个天才的崇拜之上。就像她1937年的日记里写的:“Love — making — after 25 years can’t bear to be separate ... you see it is enormous pleasure being wanted: a wife. And our marriage so complete.”(爱,让在结婚25年之后的我们,不能承受分离… 你知道那,作为一个妻子,而被需要的极大的快乐。而且,我们的婚姻是完整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断然否认伍尔夫与Vita(女诗人、作家和园艺者)的同性之爱和将近十年(1920年~1930年左右)的亲密关系。但是对伍尔夫私生活的了解程度,并不影响对她的作品的理解程度。当她个人的婚姻与爱情成为争论的话题时,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是可悲可笑的。      在变相八卦了一下伍尔夫之后,我也自问,接下去写什么。事实上,她超出了我理解能力的范畴,我肤浅的阅读基础并不能助我全然领悟她写给“普通读者”的文学评论,而我对文学创作的零星体会也不能助我了解她持续不断的艺术尝试。她不断用新的手法去达到她渴望的“No Man’s Land”(无人之地),而她也常被奉“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所谓意识流并不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而是一种叙述的改革,传统的小说是“线性结构”(从因为到所以的不断延续)的发展,而意识流小说则是“场结构”(几个面同时发展又相互影响形成气场)。所谓“意识流”它的优势在于能够从不同的层名叩问人的本质,但同时它的致命弱点在于故事性弱,传播不广泛。在《西方文学十五讲》里有句,“商品时代是一个非常无情而肤浅的时代,意识流作品即使是最好的,也只有在精英中间保有一片栖息之地。”精英一词让人反感,但徐老师的这本书确实是诚恳的。我虽然并不理解也不认识什么“精英”,但也不相信什么所谓“心灵上的感应”是对意识流小说的完整理解,那是一种以为形式大于内容的矫情的吟唱,而伍尔夫的书决不仅是女人的读物。关键是我们是否还有时间阅读?关键是我们是否还有时间在阅读的时候放下书来思考?我自然羡慕她能够不被干扰的阅读,不必像我们要在地铁上、等候室、会议室囫囵吞枣的塞进去几行字。如今的现实就是,这样的被琐事切割了的我,并没有能力解读伍尔夫,或者任何作家任何作品,这些文字仅是轻微的挣扎。      必须承认,伍尔夫是个非常认真刻苦的作家,她被自己写作欲望不断推进,在不到三十年(从她第一部小说开始)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九部长篇小说、六本短篇合集、两部传记和十四本散文集等(见附录)。她的散文逻辑性强,分析得理性并严肃,展示她渊博的阅读和独特的品位。而小说则是她的创造,她的实验和探索,直到最后几年她还在寻找,她说我可能找到一种新的表述,说我,说非我,说内和外,和其他,却还不能够准确描述。在1939年日记里她还写着,“How interesting it would be to describe the approach of age, and the gradual coming of death. As people describe love. To note every symptom of failure: but why failure? To treat age as an experienc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and to detect every one of the gradual stages towards death which is a tremendous experience, and not as unconscious, at least in its approaches, as birth is.”(如果能够描述岁月的流逝该多有趣,死亡逐步降临的过程,仿佛他们描写爱情到来的过程。记录每一个故障的症状:但为什么要有故障?然后让苍老过程成为一个与任何经历不同的经历,发掘每个通往死亡的过程及其绝妙体验,不是无知觉的,至少不像出生的过程那样。)生活本身才是她灵感的来源,而知识或阅读只是她理性思考的根据,所以在评论某个作家的时候她也曾不屑的说道,他不了解人性,他是透过书籍了解人的。      在写作上,伍尔夫把Craft(技能、手艺)和Create(创造)分得很清,什么时候是爆发式的创作,而什么时候又只是在做她力所能及的手艺活,她都非常坦诚地写在日记里。只会干燥的手艺,或只有狂热的创作热情的人,大概都不能够突破某种极限,虽然他们同样有机会名留文学史。而即使是“天才”也对即将出版的小说充满不确定,即使已经过了三十次的重写修订。即使是“天才”也会对赞美的评论沾沾自喜,对嘲讽的评论忐忑不安。不安和自我质疑常常使得伍尔夫中断写作和阅读陷入抑郁。她在1983年的日记里说,“I do my best work and feel most braced with my back to the wall.”(背靠墙的时候我做得最好也最有支撑感)。总之她大部分时间还是避开了吵杂的伦敦,营造了一个平和的创作环境,让冒险在头脑中进行。      现在,为什么我们不去读经典?还是没有时间?或者是觉得腐朽?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就是伍尔夫非常尊崇的人。对于莎士比亚的创造力,伍尔夫感慨道,与他的头脑中的想象世界相比我自己脑子里的就是黑白和平面的。对于托尔斯泰,伍尔夫说,没有什么能逃过他的眼睛而不被记录下来,他的小说展现了一个完完整整的世界,没有缺陷。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大拿,但这决不影响沃尔夫对他的膜拜,手段只是形式。      最后总要说到伍尔夫的抑郁症和自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被美化了,好像成了创作者的装饰品。伍尔夫的主要作品都不是在抑郁症发作时候写成的,那是她的创作障碍。在写她的第二部小说“Night and Day”的时候她的确是不太好的,她说她写一句话要一个小时,只是对写实手法的锻炼和尝试。这本小说是个保守的现实主义浪漫喜剧,虽然字里行间流淌着忧郁,但仍与她其它作品不同,倒不失为接近伍尔夫的第一步尝试。她灵感泉涌大多在状态好的时候,看得出她还是渴望人生体验的。在她自杀前三周(二战开始后)的日记里她写到“Occupation is essential. And now with some pleasure I find that it’s seven; and must cook dinner.”(职业是必须的。快七点钟了这让我很愉快,因为我得去做饭了。)我想说,不能用一个人选择什么方式,在一个时间点结束生命,作为理解她一生的基调。         作品附录:      Novels   The Voyage Out (1915)   Night and Day (1919)   Jacob's Room (1922)   Mrs Dalloway (1925)   To the Lighthouse (1927)   Orlando (1928)   The Waves (1931)   The Years (1937)   Between the Acts (1941)      Short story collections   Kew Gardens (1919)   Monday or Tuesday (1921)   The New Dress (1924)   A Haunted House and Other Short Stories (1944)   Mrs Dalloway's Party (1973)   The Complete Shorter Fiction (1985)      "Biographies"   Virginia Woolf published three books to which she gave the subtitle "A Biography":   Orlando: A Biography (1928, usually characterised Novel, inspired by the life of Vita Sackville-West)   Flush: A Biography (1933, more explicitly cross-genre: fiction as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ale by Flush, a dog; non-fiction in the sense of telling the story of the owner of the dog,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Roger Fry: A Biography (1940, usually characterised non-fiction, however: "[Woolf's] novelistic skills worked against her talent as a biographer, for her impressionistic observations jostled uncomfortably with the simultaneous need to marshall a multitude of facts."[27])      Non-fiction books   Modern Fiction (1919)   The Common Reader (1925)   A Room of One's Own (1929)   On Being Ill (1930)   The London Scene (1931)   The Common Reader: Second Series (1932)   Three Guineas (1938)   The Death of the Moth and Other Essays (1942)   The Moment and Other Essays (1947)   The Captain's Death Bed And Other Essays (1950)   Granite and Rainbow (1958)   Books and Portraits (1978)   Women And Writing (1979)   Collected Essays (four volumes)      Drama   Freshwater: A Comedy (performed in 1923, revised in 1935, and published in 1976)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and diaries   A Writer’s Diary (1953) - Extracts from the complete diary   Moments of Being (1976)   A Moment's Liberty: the shorter diary (1990)   The Diary of Virginia Woolf (five volumes) - Diary of Virginia Woolf from 1915 to 1941   Passionate Apprentice: The Early Journals, 1897-1909 (1990)   Travels With Virginia Woolf (1993) - Greek travel diary of Virginia Woolf, edited by Jan Morris   The Platform of Time: Memoirs of Family and Friends, Expanded Edition, edited by S. P. Rosenbaum (London, Hesperus, 2008)      Letters   Congenial Spirits: The Selected Letters (1993)   The Letters of Virginia Woolf 1888-1941 (six volumes, 1975-1980)   Paper Darts: The Illustrated Letters of Virginia Woolf (1991)      Prefaces, contributions   Selections Autobiographical and Imaginative from the Works of George Gissing ed. Alfred C. Gissing,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Virginia Woolf (London & New York, 1929)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9-4 15:40
    歪歪$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她确实只是一个普通读者,随笔评论流于印象,缺乏条理和洞察力,有时又过于偏颇而显得歇斯底里,读来感觉隔靴搔痒,很不痛快。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9-4 15:40
    贺兰$     我爱伍尔夫,之前已经说过,不仅是因为她美丽端庄的侧脸,更爱她的旁若无人,冷脸旁观的判断。    最近看她的读书笔记,拿起来就放不下了。又开始中毒,身体里的各种因素似乎有被唤醒的嫌疑。对着窗外坐着的时候,开始回忆很多遗忘了的事情。我在那里寻找简爱,寻找奥斯汀,寻找那些写字、思考的女人,寻找那些自言自语的女人。然后我又生病了,她说小说常常给人有胡思乱想的自由,其实我看你,看你恍若隔世的表情,我也会开始陷入一种沉思。然后身体里女人的欲望愈加的膨胀开来。    如你所说,即使现在好多话我还是不敢说,不敢去做。社会对于女人来说还是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在工作中是,感情里也是。我怕自己跨过了“女人”的界限,然后我就会与社会不容,其实是我自己害怕失去的太多。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9-4 15:40
    Fancy$    有的人就是不一样,说的话一百年前是对的,现在看是对的,一百年后也一样。   比如伍尔夫吧。      女性命运的变化,在于特别差和没那么差了。      过于专注于内心的女人,耗尽了生命的精神,自己也选择了离开。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五十九和六十九也没那么大的差别,或者更年长些,但终究还是要离开的,于今天看,都是一段数字的起止。      所以,她不必勉强为世人存活,那一刻遂了自己的心愿也就是了。      只是,她说的道理,能听得过去还是要听的。         我只愿取其精髓:赚多些钱,买多一间房,永远不放弃思考。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9-4 15:40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02:55 , Processed in 0.220594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