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粉晶乖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挪威的森林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4-2-1 01:01:18 | 只看该作者
         初次写书评,说是兴趣,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盼。一方面,自己想从书中寻找心灵的平静,逃避现实中的不快,其实不想说是一种逃避,因为不喜欢这种消极的思想,所以换种方式说是,想从书中能够升华自己,能够逃避生活中的平庸,对,与其说是逃避现实,还不如说是,不满现在的自己,不甘平庸。自己既然没有经历上的优势,那么,书,是我最理想的选择。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行心灵的沟通,寻找心灵的默契。
      第一次扯的有点远了。话说回来,挪威的森林,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冲击并不是什么文学上的涵养冲击,而是其中关于sex方面的描写,尽然能够如此的美妙,这直接脱离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概念范围,常规而言,sex是被规避的,或者说是不那么容易进行描述的,倘若真的描述其来也难免会带来低俗的味道。但是,看了村上的sex描述,尽然可以让人对此有种美妙,静怡之感。后来,仔细的对其进行了仔细的回想,这是一种文化背景差异的关系,中国和日本对人类文化的阶段性差异。怎么理解这个阶段性差异呢?中国是个传统观念强的国家,对sex这方面还处于探索抹黑前进的阶段,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人进行突破,突破传统对sex的理解,突破sex的保守,它不是可耻的,不是该规避,二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当然这不可能是单纯的开放那么简单,我所谓的开放是必须建立在最根本的道德线之上的开放,不是兽性的,而是人性的。很显然,日本在这方面的理解明显超越了我们。
     本书另外一个给我的感觉是,文字方面的表述,简约而不简单,普通却又不平凡。读起来非常平实,却一直不断的吸引着你的眼球继续往下读,带着你的思想缓缓的在春风之中沐浴,对,就是这种春风中沐浴的感觉,没有那种所谓的矫揉造作,没有那种所谓的庸脂俗粉,有的是那种心灵徜徉,思绪的平津,一切都那么平淡而又舒缓。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4-2-1 10:33:24 | 只看该作者
  听过很多人提到过,直到最近一个月前讨论一电影女主角时,碰巧提到了这本书的电影,于是就在印象中加深了许多,也就留了一下心,上周在学校图书刚巧看到了这本被无数人提到过的小资小说,不过版本可够老的,89年版的。不过也可见当时翻译书的速度,88年日本出版,89年中国就翻好了,而且还是有很多性场景描写的。
  
  这里一定要提一下翻译林少华先生,如果不是一个好的翻译们对于这样题材的小说,我肯定很难读下去。翻译中很有种就是小说的风格,语言的隽永可能和原作者以及小说风格的相近也让这本小说在中国火了好一阵子。
  
  不过说实话,对于小说我没有特别的喜爱。其中的种种角色描写地很是真实,但却依旧有种不着边际之感。也许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世界,以22岁的角度看着那位渡边从17.18.19一直到20。一种虚幻和飘渺之感始终不能避免。他的世界只是他的,对于更多的人只能是看着故事或许触动到自己的某些神经罢了。
  
  我一贯认为,文学作品甚至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一些人,是因为受众本身与作品表达的某些特质有了重合。而这本挪威的森林对我来说没有什么能达到点上。当爱情这东西来的时候,重重的顾虑又怎么会有,特别是连20都不到的年纪?至于情节种种纠结,这里不做吐槽了,毕竟现实生活中,突然间毫无征兆的断了联系也是存在的。而期间的种种不解与那种怅然的情绪确实也能体会其中。
  
  不过,疗养所的再次相见,为何不能留下?彼时想念的撕心裂肺,此时的重遇却只稍作停留,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多有不同吧。
  
  小说不甚喜欢,听了好几遍Beatles 的挪威的森林,仔细听了这最后一遍,却也想起了最近的事,不过一个月事情确实千变万化,心中波澜起伏啊。
  
  事情就是这样突然间就变了,不知原有的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4-2-3 02:41:3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挪威的森林》,断断续续的在看书。先看的电影,有些后悔,很多场景都被电影中的画面束缚住了。
  文中的渡边,21岁,正是我现在的年龄。他所经历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体会不到的。关于生与死,关于恋人,关于性爱。很多人将这本书界定为青春小说,可是我想说,这些绝不是这个年龄段的人能理解的。我真的很努力去试图理解一些东西,但是抱歉,我太年轻,经历不够。
  关于生与死,文中最经典的一句是“我以前总认为生与死是对立的,其实死包含在生里”。现实中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生,头脑中根本没有过死的概念。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在想如何生活的更好,有谁会想想死意味着什么。这个话题似乎是个禁区,谁也不愿意过多触及,或者我们从未在头脑中对这个概念留有一席之地。换个角度想呢,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时时刻刻都有人面临着死,可是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们蓦然。只有情和死,两个毫不相关的东西向我们同时冲击而来时,这一切才会显得震撼人心。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和初美,这些渡边身边活生生的人,某一天突然消失,当熟悉感突然消失时,年轻的心才会开始思考这些哲学家的问题。
  关于恋人和性爱,这本书应该算是我的启蒙读物了。可能是我接触到的人比较单纯,阅历也简单的关系,对于里面的许多很难理解。渡边可以同时爱着直子和绿子,同时又去涩谷的酒吧里找女孩子;绿子也是这样有男朋友却又对渡边放不下,说是朋友其实是恋人的喜欢;永泽和别的女孩在一起的细节都要对初美讲;最后一夜渡边和玲子在一起。也许感情的事就是这么复杂,人们打着坦诚的名义,却被一个欲字纠缠不清。人们祭奠着某种失去的东西,满足着自己的欲望。有人对感情真心以对,有人游戏人生,说到底还是满足自己,自己在乎的东西。书中有些被圣洁化了,比如月光下直子的裸体,有些被描绘的赤裸裸,比如永泽和几十个女孩的一夜情。圣洁与赤裸,哪些是爱,哪些是欲?
  说了些无关紧要的,对于这本书,我还是懵懵懂懂,我想,我暂时还是需要藏起来,到我参加一次葬礼那一刻。对于死,现在的我不想懂,只希望我爱的人们好好的生活着。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4-2-4 23:06:3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对于日本文学我一直抱着进而远之的态度,倒不是因为晦涩难懂,因为情节再复杂的小说也经不起反复的咀嚼,多读总会有自个儿的体会。倒是村上春树的文笔似乎总是低低的,没有什么起伏,却又像个局外人讲述了一段属于别人的悲伤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整个故事的经历者,但却也似一个旁观的叙述者,直子和绿子,两个性格、外貌都截然不同的女子,在主人公的不同阶段相继出现。这样的情节安排似乎又有一点张爱玲的红白玫瑰理论,的确在两人之间,我们从来都是不能做出最让自己满意的答案的。随后想想这样一部小说被自己一理解也不过就成为了一本寻找爱情最佳选择的参考读物了。可是如果真的是爱了,那谁又能够真的挑出那个最适合的呢?都说了婚姻不是因为你选择了对的才获得幸福,而是你幸福了所以才觉得自己当初真的选对了!
         对于感情,我尚成不了经验丰富的人,可以说我也几乎为碰到两者选一的境地,而只是这样的境地又何必碰到呢!只要两人相处时间久了,感性逐渐平静,理性占得上风,那个未知的第三人总是会适时出现,是不是离开他后自己会得到更好地呢?我们总是在心中勾画出第三个不存在的人,那个人似乎刚刚填补了眼前这个人的所有缺点,他优秀、成功,符合自己一切的审美。自这开始,我们便总是在自己心中意淫这个第三人的模样,自有一天,那个眼前人终于被这个第三人打败!一段感情无疾而终,再也想不起两个人是为什么开始,又是为了什么而结束,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这即将登场的第三人必能帮自己取代那个空洞。
         如此的恶性循环,却永远没有解决的方法,就算第三人出现了,那谁又能保证心中不会出现所谓的第四人、第五人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4-2-12 15:17:3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生命力都会出现直子和绿子这两个姑娘吧。
  直子是那样的柔弱那样的脆弱那样的需要保护,遇到直子这样的女孩子,我们心中那强大的爱被点燃,我们想去关心爱护这样一个需要保护的女孩子,这样一个女孩子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去关心女孩子。
  绿子是一个能照顾好自己的女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女孩子他们内心足够强大,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被追求的男孩在被女孩子追的同时了解了被爱被包容是什么感觉心里得到了温暖。
  如果有幸这辈子生命里出现了这两种女孩子,作为男孩子这辈子在爱上可谓完整。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4-2-22 13:28:17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一个人的寂寞本是心有不甘,不愿遗落在热闹之中,多少有点勉强的意味,总会想着去摆脱它,加入狂欢之中,殊不知又落进寂寞的圈套之中。孤独则不然,孤独的心安然处于这个纷杂的世界之中,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冷眼旁观、心无旁骛,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去理睬周遭世界的纷纷扰扰,享受着自己那一方小天地。寂寞是动态的,它会重复循环往复;孤独是静态的,它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从未改变。寂寞是一种生活的状态,孤独则是你对于这世界的态度。可能每个人都会有寂寞的时刻,但是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体会到孤独,孤独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更甚的是一种精神追求。孤独的人往往不会感受到寂寞,因为他享受这一过程,寂寞的人是独自一个人,却不一定理解孤独,他感到的更多的是无聊。
  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我看到的是满满的、深深的孤独,如倾泻而下的飞瀑,让人无法缱绻,也不想去忘却。你能做的只是去跟随他的笔触,任心而行,感受这美好的孤独,涤荡在这一泓清泉中。放松心情,丢弃一切杂念,行径在这精神之路中,你会发现那些五彩玲珑的玉石俯拾即是,总有一颗让你砰然心动。阅读村上的文字给人一种走进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之中,你可以随心所欲观赏这美景,或驻足观望或无拘无束的奔跑在其中,没有外在力量驱使着你,你跟随的只是你的心、你的感觉。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感情,独特的视角,淡淡的叙述,神游其中,不亦乐乎。
  《挪威森林》它不是一个纯粹的青春爱情小说,或者说它只是借用青春和爱情来这个形式,表达作者对当时日本青年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内在的危机——很多青年缺乏信仰和理想,对世界无所适从。渡边、直子、绿子、永泽这些普通青年的苦与乐、爱与恨,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会为他们的快乐感到高兴,也会伤感于他们分分合合,他们的爱情是那种纯洁和独特,给人以唯美的感觉,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不舍。
  小说的背景是日本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物质生活的极高提高,却并没有让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这是一个空档期没有很好的衔接好,金钱充斥着整个社会。青年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理想和信仰已经坍塌,青年陷入信仰危机,不再更多的去关注外部世界,逃离社会且更注重自我的感受。渡边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对外部世界毫不关心,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个人形单影只,也不去理睬外界对待自己的看法。在他的世界中只有他自己以及不多的一两个朋友,其他的任何的东西都是多余,或者说他自己对于这个世界也是多余,他不想也不愿意同这个世界有更多的瓜葛。我很喜欢渡边这个人物形象,或许因为他的特立独行,他活着只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他活得很真实,对于他周围给他的影响,他选择性的过滤掉。羡慕他的真实,那是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要表现的要虚伪一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情世故,更好听的说法是社交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无奈,很多时候你不喜欢的东西你不能率性而为,不想做的事,由于种种原因,你必须要去做。甚至说,你的幸福、你的快乐也是和自己周遭环境有关,你感到幸福、快乐,那是因为你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或者说你拥有的东西比人更多。我们的快乐的基础是建立在和别人的对比之中的,但是山外有山,我们的欲望是永远难以满足的,那样我们有陷入了新的追逐之中,循环往复。
  渡边是寂寞的,寂寞给他的是那弥漫在他周遭的孤独,他自己也成为孤独的一部分,他并不排斥这自然的孤独,一如他所说,不是喜欢孤独只是不滥交朋友罢了。孤独的渡边不能说他快乐还是不快乐,从某种程度来说,渡边对世界是持消极态度的,他不会有特别多的感伤,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对着世界有过太多的需求。他坦然于世,每天都会过的很充实,他得到的都是自己想要的,他的幸福在于,不是得到的很多而是要求的很少。
  在渡边身边,寂寞的人有很多,只不过这个寂寞带给他们更多的是空虚和无聊,他们原本是喜欢热闹,不甘于平淡和平凡,寂寞的心总是需要什么去填补那缺失的一角。渡边的朋友永泽是寂寞的,但他却迷失在这分茫然之中,他的空虚让他无所适从,他要找寻一些快感来麻痹自己那枯萎的心。永泽无疑是很优秀的,家境很不错,又是东京大学的高材生,且很受大家的欢迎。但永泽并不快乐,一切对他来说总是那么的容易,他不需要很努力就能取得人人很羡慕的成绩,一切仿佛都不值一提,他感觉不到这些所谓成功带给自己满足感。生活对于他来说好像是履行某种义务,做一个绅士是他的信念,他理解的绅士是——不是做你想做的事而是做你应该做的事。正因为如此,永泽不断的去找年轻女孩睡觉也就不足为怪了,对于此,永泽曾说过他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这样做,只不过他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去排遣无聊而已。睡过的女孩总在换,只不过每天醒来面对这陌生的面孔留下的还只是空虚,虽然如此,下次还是要去找女孩睡,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如每天要做点似的,其实这没有其他任何太多的意义。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24 22:31 , Processed in 0.0523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