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书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福会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2-9-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本书是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所在的小镇的图书馆和一个鼓励美国人读书的组织联合举办这本书的座谈会。这条信息在图书馆的网站上登了出来,正好被我看见了。看了看介绍,是一本中国的第二代移民写的书,居然在美国的畅销书榜上常胜不衰,而且被全美的读书协会推荐为必读的书籍,跟海明威的《告别了武器》,斯坦贝壳的《愤怒的葡萄》,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些名著并列。登时让我燃起了中国人的自豪感。很有兴趣看看它到底讲了些什么。
  
  于是从图书馆里借了书来读,从看第一章起就被牢牢地吸引了,手不释卷直到今天读完。感觉的确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在刻画人性方面,跟那些名著相比毫不逊色!
  
  这本书讲的是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中国城的四对母女的故事。母亲都是生在旧中国,49年以前移民到美国的。女儿都是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书中讲了很多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冲突的事情,母亲的中国文化是如何影响女儿,而女儿身上的美国文化又如何反作用于母亲的。不过因为跟我差着一代,感觉母亲记忆中的那个中国,跟我自己熟悉的中国已经差了很远了。那是一个我这样在红旗下出生,红旗下长大的人很难理解的时代。那种有些带迷信色彩的中国文化,总给我一种陌生感。历史就是另一个国度。中国在不同时代的人眼里居然有那么大的差异,也很有趣。而更有趣的是,虽然我不太同意母亲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但我却很清楚的知道,这些的确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那种神秘和万物有灵,人和自然的交融,的确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性。
  
  文化差异和冲突虽然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其实最让人震撼的是母亲和女儿的相似而非不同。按理说,在旧中国长大的母亲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肯定是千差万别。但在作者巧妙的第一人称的描写中,我们会有种感觉,现在的女儿就是以前的母亲。他们只不过在不同的时空,面对不同的挑战而以。虽然每个女儿都在挣脱母亲的影响,甚至不肯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但实际上她们最后都发现,母亲和中国已经深深的嵌入在她们的血脉里了,她们的今天就是母亲的昨天的轮回和再现。
  
  我们自己很少想到我们的父母的童年时代。当我们第一次看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大人了,是让我们敬畏的父母,长辈。我们很少会想到,其实他们也年轻过,也曾经象我们一样有过天真,有过年轻的傻里傻气和冲动。而现在我们长大了,也已经或将要为人父,为人母了,我们俨然以父母自居,很少会去想我们的孩子,他和她幼小的心灵是如何看这个世界了。很少去想,我们也曾经用这样一颗童心去看这个世界。一切好像都遗失在岁月里了。
  
  这就是《喜福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作者自由地在时间里漫游,好像灵魂附体一样,不断的用母亲或女儿的眼光,在不同的时期来看这个世界。用她们当年的口气来讲述对世界的感受和看法。每个人,不论是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还是我们的孩子,原来都生活在自己独特的世界里,就算我们最亲最近的人,我们能体会的也只是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那么一点点。 我们无法理解别人,是因为我们已经被自己的经历装得太满了,很难去想像别人经历了什么,而这些经历又会对他或她看世界的眼光有什么样的影响。就像母亲用中文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就算能听懂中文,那些故事也只会像风一样吹过,了无痕迹。
  
  但其实母亲也有童年时代,女儿也有长大的一天。而童年的经历,甚至父母亲童年的经历,都会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发生影响。这就是生命奇妙的轮回。 我们只是这个轮回中的一环,一切都会继续循环。风刮过,其实在我们身上已经留下了印记,不管我们是否能感觉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2-9-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上学期期末,系主任的作业: 写the joy luck club影评.
  
  于是一遍一遍的看这部电影, 然后一遍一遍的读这本书.
  
  想说的太多.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
  
  无论怎样的表达方式.
  
  目的都是一样的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2-9-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 发现原来自己跟书里的那些女儿们很像, 我想肯定不止我一个,AMY TAN 在书里解释和描述的那么好。 我很谢谢我爸妈带我出国, 让我了解新的文化, 语言。。但是有时候就是因为对现在在生活的国家太熟了,吸收的东西甚至比对自己原来的那个都多, 让我有时候决的我搞不清楚我真正的家在哪里, 让我慢慢的忘记我的根。然而就是这点让我很多次都会和爸妈吵起来, 是因为概念不一样了吗。
  最喜欢那一断,"我想给我的孩子们一个最好的混和, 美国的环境和中国人的性格, 但是我又则么会想到原来两样东西是不相容的...."
  天那被说中了,OMG!!!!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9-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女儿和母亲,年轻的时候像敌人,年老了才成为朋友。也许是母亲们太想让女儿绕过自己当年的弯路,殊不知碰壁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2-9-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在南方周末上看过谭恩美的访谈
  好像很流行
  刚好在图书馆看到了
  借来书看的很慢
  然后上英语课
  有篇课文让我觉得怪怪的
  后来看了小说
  才知道英语书用的是小说的原版
  所以一下子就看完了
  还不错
  所以想看看英文版的
  提高英语水平
  顺便说下
  英语课本很潮流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9-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就像是台阶一样,一级接着一级。”在外婆、妈妈和我这个台阶上,我从来,并且永远都是位于第三的位置——虽然,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很有可能在不同台阶上更换位置,譬如说,我有了女儿,女儿又有了她的女儿。但这也改变不了我曾经忽视她们的事实。
  
      打从我一生下来,她们只是被我唤作妈妈和外婆,并被告知直接地指名道姓是很不礼貌的事。一直到现在妈妈两鬓星星,开始关心她什么时候可以抱上小孙孙,外婆步子蹒跚,计算着什么时候我们家也能四世同堂,我才发现她们在我眼里从来都是残缺的,不是她们本身残缺,是我,我忽视了她们的完整。因为“妈妈”和“外婆”这种称呼的遮蔽,我一直把她们当作大树,从来没有仔细思量过她们曾经也是一棵幼苗。
  
      但我也不是从来都没有掀起过那已被冲刷的历史。
  
      一个慵懒的夏日午后,我为了寻找幼年时的童话书而在弥漫着樟脑味的五斗厨里翻找,却意外地发现了几大本外婆上医科学校时做的笔记。我内心激动,好像误入了某个秘密的花园,期待着能发现宝藏。那些泛黄薄脆的纸上是有棱有角的钢笔字,流畅整齐,贯穿始终,飘散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味道,对外婆当年的秘密守口如瓶。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们,静静地翻阅,不是为了看懂上面写着的医学知识,只是想看看通过那些外婆曾一笔一划写下的字,我是否也可以呼吸到一星半点当年的空气?外婆的青春我无以得见,而这是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曾经青春的证据,我当然视做珍宝。当我把它们放回去的时候,我依旧是小心的,略带愧疚,好像打扰了故人的休息。
  
      在我情感失意的日子里,妈妈曾来看我。我内心不快,就想早早睡觉。虽然没有睡意的,但就是不想听妈妈家长式的安慰,故意用睡眠躲避。妈妈倒是很听我的话,上了床。关灯,睡下。我内心惴惴地,黑暗中总感觉妈妈用目光注视着我,也不知她的话什么时候就要来了。反倒浑身烦躁起来。
  
     “妈妈,其实我没事。”我先发制人。“我知道,我也是从你的年龄过来的……”整整一个晚上,妈妈幽幽地跟我说着她的过往,她的初恋,她的一见钟情,她的感情方式,一幕幕在我脑子里上演着,在岁月沉淀中变成了清泉。安静的夜里,我的心好像乘着一叶扁舟,连水波的荡漾也感受得到。我们从来没有一次像那样交谈过,我既像小时候那样紧挨着她,寻求着保护,又像内心长出了自己爱恨的小鸟要飞出巢穴去另寻天空。“我想你是爱他的,但是对于爱,你还要慢慢学。”她在晓河星沉的时候总结道,然后就转过身,睡去了。
  
      剩我一人在黑暗里。妈妈的话裹住了我全身,一点点感动着我。她能对我说说那些听起来像故事一样的过去,让此刻的我有了底气。那个走过去的她就是以后的我啊!她其实懂我!知道失意的我其实最需要的是鼓励。我从来没有对她这样地暗示过,因为觉得只有对伤口的视而不见才算勇敢,她也无需我多说什么,直接就对症下药了,在那样一个清晰的夜晚。
    
      对于外婆和妈妈我是知道一些。但相对于我想知道的——她们的渴望,她们的心动,她们的伤心,她们的怨恨,那就是太少了。那个午后,和那个夜晚都是绝好的入口,但是像这样的时光隧道平时是看不见的。在我眼里,她们为“母亲”和“外婆”这样的身份奉献得太多,为她们自己的名字阐释得太少。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写得就是这样母女之间的事情。主要是四对母女,八个人,十六个故事,并且每一个独立的故事都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是挺好读的,但由于是打散的,你读完后会一下子弄不清谁是谁的母亲,谁又是谁的女儿。作为华裔作家,文化断裂之苦在她的情感和思想上势必带来很深重的印痕,这种断裂和寻求在此书中建起了最大的一个感情框架,前后呈现呼应之势。在这个大框架下,放进一个个美国女儿和中国母亲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体恤的故事。虽然只是两个人的关系,但是其中也是风云变幻,波涛迭起。
  我们本应该相互理解,就像我们出自同一血脉一样的自然,但是我们之间往往不能理解,就像世上找不到相同的树叶一样的无奈。我们本应相爱,却时有恨意夹杂其间。我们本应相守,却迈错了时间的脚步。
  
      作者为什么要把每一个独立的故事都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啊?
      ——因为我是我自己王国的国王,而别人的王国我都很难进去,就算是亲密的妈妈也一样。“我们母女俩其实从来没有真正互相了解过,我们只是以自己的理解来彼此揣摩对方的意思,而且往往来自母亲的讯息是以减法的方式入我耳的,而来自我的讯息则是以加法的形式传入母亲耳中……”就像我把她们一直当作大树,而她们也一直把我当作幼苗一样。
  
      很多人应该都像我一样,忘记了“母亲”背后还有她自己。作者就在书中还原了一个客观,写出每一个人的故事,让母女都能得到平均的机会出来说说自己——说说自己的当年和现在。没有真正了解过的原因,除了忽视,实在是平常生活很难有这样时光倒流的途径,而小说能帮我们绕过爱的盲区,倾听一下矛盾后面的理由。
  
      同为女人,母女关系到底是怎么样一种联系啊?我在另一本书《要短句,亲爱的》中,发现了一个答案:我们来自一个地方,在那里我们的肉体原为一体,我们一同被放逐——在我们本人以前——放逐到分裂、争吵和死亡的国度,我们共有一种奇异的创伤,谁也无法分担。
  
      我现在更加无法忍受这种可怕的视而不见,我希望在以后的岁月里,神能给我们更多的那样清晰的夜晚,用来爱。
  
     P.S. 关于母女的书:《要短句,亲爱的》、《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喜福会》、《我母亲的自传》、《妈妈走了》……半辈子的话题,绝对值得讲一讲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9-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先看的是电影,在英语课上老师放给我们的,两年之后,买到这本书,书的印刷很精美,开本较大,看起来很舒服的。封皮的主色调是红色,大概是为了突出中国的传统特色,就如同书名一样:《喜福会》。
       在小说中,主线人物是吴精美,一个善良有较为传统的ABC,在小说的一开始,她顶替死去的母亲,与三位母亲生前的老友打麻将,这就是一种对中国母亲的继承,在四位女儿中,她是最具有中国特质的一位,勤劳、善良、默默无闻。而麻将,则是一个引子,她代表着变化,或者是一种关系。在小说中,被解释得十分清楚,中国麻将不但要自己出牌,还要记住别人出的牌,其中有着无穷的奥妙。而中国式的人与人、人与家之间的关系不也是如此吗?两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八个女人呢,正是因为她们在打的是一桌中国麻将,才会有如此多的故事。但有意思的是,四位女儿,似乎都和吴精美一样,在打着犹太麻将,但是,当两种文化冲突时,或者是两种情感冲突时,就要看究竟哪一种才是她们的根。
        她们的根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中国,另一方面则来自她们的经历。而文化冲突,只是其中的一个次要观点,最主要的母女间的历程时那样的相似,而母亲们,则早已度过,女儿们,还在经历。大家的生活方式不同,面对的问题也不同,相同的是,女儿都会继承母亲的方式,去面对去解决。所以,我觉得小说中的中西文化冲突只是其次,最为重要的是表现出了家听之间的代代相传以及一个人的“根”,一家人,总有相同的根。喜福会,在形式上,是一种对“根”的保护,在我心中,她更是生活本身。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9-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四对母女,两种文化,交错与交叉……
  她们讲述着自己,也同时互相讲述着对方……
  母女之间的感情是微妙的。互相有很多不理解,但又偏执于自己的想法,不退让,不免造成伤害,而最终双方都明白,一切都是为了爱。
  而很多时候都是在失却之后才有所意识,也许人都是这样,总觉得得不到的是最好的,总觉得错过的是最好的。
  小说中8个女人中,我觉得刻画最好的是映映圣柯莱尔。那种神经质的女人,总是在预感,总是能预言……有时候自己也有这种感觉,所以这种人物的刻画能让读书的人在书中找到自己……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一部传奇……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9-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这情感起初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抗争。八枚女子,四对母女,两代人之间的,在中西双重文化的困境中自我探寻中的冲撞。
      故事是从吴精美开始的。一直到母亲死后,吴才意识到,自认为和母亲已然达成的心照不宣的默契,竟不是基于所谓的相互了解。她和其他女儿们一样,对自己母亲带至美国的准则和期望一无所知,而且漠不关心。“喜福会”的名字来自那个动荡而叫人绝望的年代,那里面是年轻时的母亲对生活最后的美好寄托。来到美国之后,这种记念往日气息的聚会传统伴随母亲到生命的最后。而对这些根本没见过世面的美国出生的脑袋瓜,“喜福会”三个字是空空然,毫无意义。
      “我们只是在注释着彼此的见解。可我听入耳已打了很大折扣,而母亲听入耳的,却比我说的内容要多得多……”   
  女儿们不耐烦母亲们的汉语交谈,而当母亲们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向她们解释,或注释某种意图时,女儿们则耻笑她们的英语,认为她们脑子不大灵活。也许要到很久以后,母亲们才能用流利的美式英文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女儿们。战乱中的流离失所;包办婚姻下理想生活险些迷失;在终于踏上前往美国的路上,是怀着对新生活多么美好而坚定的期望才背离过去的。
  女儿们似从小就在抗争,同母亲们总是出现的挑剔和闲言碎语抗争,还有她们洞悉一切时的笃定和戳向女儿们痛处的尖角。“我们俩看上去是同一脸型,其实我们是各不相同的。我们讲着所想的,但我们各自的理解却是不同的。”女儿们希望躲到一道更为安全的屏障后面去。一直要到成年经世后,当她们面对自身显现出来的陌生的优柔寡断和茫然时才发现,自以为坚强的那套生活准则却无法在一个和平年代里像母亲当年那样保护好自己。
  母亲们的磨难和苦痛,不甘带入坟墓的对后代的期望和教诲,看似张牙舞爪,却是年迈的老妇人们在耐心等待女儿们发出进入她们生活的邀请。“她怎么可能只是她自己的?我何时放弃过她?”母亲们希望女儿们融入美国环境,同时又希望她们保留中国的气质。看着来自自己的那张中国脸孔,那么相像。有时便会去相信,连同快乐、悲忧、好运和过失,都会十分相像了。
  “喔,小王母娘娘,教会你的妈,失却的是那份天真,但决不是失却希望。要永远地微笑!”试着去收拾生活困境时,女儿们才发现开始了解了母亲努力想要传达的那些面对惨淡的隐忍和骄傲。以为无法传承的生活准则早已扎根于个性,并刻入母亲给予的中国式面孔。当她们同母亲妥协并为摆脱困境而抗争时,才会发现这股力量并不陌生。自母亲处传承而来的中国血脉早就将命运连接在一起,这依旧是一趟在夹缝中寻求自我的冒险旅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9-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看完了《喜福会》的文本,相比电影给我带来的感动,不知道为何文字却显得感染力差了那么点点。也许,视觉的冲击来得太早,电影是不能早于小说来看的。电影的思路非常清晰,喜福会的四个中国女子四个人生的故事,母女的血脉相通就串连在每个故事之中。而小说打乱这些故事,母亲的故事,女儿的故事都打散了,像我这样记忆不好的,就忍不住去看前面的人物关系表,寻找母女之间的故事联系。看电影的时候,有个比较明显的感觉就是,中国的故事被拍得很好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味道怪怪的,似乎事情都变得不像是那么回事了;而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也是我们的陌生,倒觉得新鲜。尤其是第一个母亲从桂林逃难到重庆的那段,天被晕染得暖暖的,全然是室内布景的感觉,一点也没有战争的真实感。反是小说里描写得比较感情真切,关于国内亲友的一些事情也容易叫人理解。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01:57 , Processed in 0.0441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