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不见的城市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2-8-2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是我太懒还是它太散。两礼拜时间,让人上瘾的是迟缓却从不停止的爬行般的阅读过程,以及那被刺激得同样天马行空的思维运动模式。
  
      后来我忘了所有那些城市的名字,忘记它们的特点,忘记马可波罗和忽必烈之间的全部对话——就像一次自然而然的洗涤;没忘的仅剩流水经过时实实在在感觉到的清澈和凉。
      讲述者拼命想让人看到的是由想象带出去的漫无边际的自由和广阔,无数超然境地,以及最后那些看似融化在了寂寞中的不寂寞碎片。
      旅行的人不辞辛劳地行走与讲述;皇帝坐于金雕的椅上,却仿佛被他带到世界各处,只消用心聆听便足以满足。
  
      可末了的印象还是迥异。阅完最后一字把书合上,脑海中出现的并不是那样一片片容得下想象中千万座城市的空旷;相反却只看到一个密闭的小房间,锁上的门窗拉拢的帘布,一个背影独自伏于桌前昼夜地写作……
      是,那里已没有它们,那里甚至从未出现过它们——落下的每个字皆起于寂寞。
  
      越是空旷即越寂寞。
      卡尔维诺的写作寂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2-8-2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情诗。在我们忘记内心中真正的城市之前。希望你们能记住,哪怕一条走了八百遍的街道,当中也凝聚了爱的成分。
  
  
  
  亲爱的,也许我对哈尔滨的认识还不及你的三分之一,在我每天穿行在图书馆,寝室和食堂的地图上,我想到的大多是这个城市带给我的情感体验。他的粗糙,他的野蛮,他的放荡,以及他的庸俗。
  
  “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这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
  
  在西大直街上常年挂在路边的抗议横幅,公交车上的人们总是擦不干净嘴角的邪笑,这场景仿佛某个EX在凌晨离去的赤裸的后背,以及那些陌生的通往孤独的道路,还有吸收巨大情欲的车站。所有人都奔着自己的无聊的目的地横冲直撞。因为被踩到鞋而破口大骂的中年妇女,金链汉子嘴里的烟和眉毛下掉漆的墨镜。
  
  哈尔滨的浮躁就像东北三省最高的房价和最低的人均收入一样,睡在其中却不知疲倦。
  
  
  哈尔滨就像所有其他的城市一样,“她只知道起航,却不知道返航。”“三千人演伪君子,三万人演寄生虫,十万人演流落街头等待机会恢复地位的王子。”“这里如同其他地方一样,大部分秘密和冒险生活都受到种种限制。”
  
  
  可是在这个到处被挖掘的乌烟瘴气的城市里,又有那么几段算不上爱情的爱情,倘若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昙花一现。 我现在知道,大多数人习惯了在床上短暂的倾泻寂寞和孤独,然后用分离和抛弃给自己下一次的狩猎积攒动力。这其中的爱的谎言总会让那些生活在城市角落里的孩子在夜晚降临时偷偷哭泣。他们终于明白肉身的有限和残酷的无限永远无法抗衡。
  
  然后,单纯不再,进入永恒的报复里。
  
  
  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可供用来爱的风景了,你可知道曾是哈尔滨十大地标建筑之一的欧亚之窗是如何衰落的吗?看看那些干涸的水渠里被风干的避孕套你就明白了。
  
  
  夏天的某一天,我和银一从松花江铁路大桥上路过,往下看,用岩石围起的一块水域里坐着全部赤身裸体的老男人们,我驻足看了半天,我想他们真够幸运的,在这个城市还可以称得上是城市的时候搬来这里,他们成功的活下来了。
  
  
  亲爱的,如果可以,我要带你去爱乌特洛比亚,在那里“他们的社会是有序的,人们的财富和权利没有多大差别。”
  我要带你去伊莱娜,“如果晚上有雾,朦胧的光线就像吸满奶汁的海绵在谷地里涨起。”
  我要带你去奥塔维亚,“你身下是万丈深渊,只有几片白云飘过,白云下面,才能望到深邃的谷底。”
  我要带你去左拉,“世界上最博学的人就是把左拉印在记忆里的人。”
  我要带你去瓦尔德拉达,“即使是一对恋人赤身裸体地缠绕在一起肌肤相亲时,也要力求姿态更美。”
  。。。
  
  
  亲爱的,我要带你去看不见的城市。在那里寻找永恒。
  
  
  
  
  
  
  
  谢谢你,哈尔滨,让我在这里遇见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2-8-2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P26:即使是过去的,也在旅行过程中渐渐变化,因为旅行者的过去会随着他的旅行路线而变化,这并非指没过去一天就补充一天的最近的过去,而是指最遥远的过去。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
  
  P27:马克在一座城里,看见某人在广场上所过的一生或一个瞬间,而这一生或一瞬也许就是他自己的;假如时间能停止在很久很久以前,现在的那个人可能就会是他自己;假如当年他没有在岔路口上取道相反的方向,在漫长的旅行过后,或许自己就会在广场上取代那个人的位置。如今,他已经被排除在那个真实的和假想的过去之外;他无法停止下来;他必须继续走向另一个城市,而那里等待他的是他的另外一段过去,或者某种当初也许是他的可能的未来,而现在已是他人的现在的事物。未曾实现的未来仅仅是过去的枝杈,干枯了的枝杈。
  
  “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读这一段的时候正好在火车站大厅等人,想起了《蓝》里的比诺什在广场上吹风时,远处的驼背老妪。看着身边不停经过的各色人等,各种年纪,各种穿着打扮,各种气质神态,各种行囊背包……想着临时决定要去的城市,想着曾经狂跑依然错过的火车,真的是要佩服作者了,那是怎样精密的大脑,如何聪慧的心灵和神奇的想象力才能写出这样的话语呢?这真的是一段非常特别奇异的阅读经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8-2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王小波曾经写过一本叫《红拂夜奔》的历史小说,言语中有股爽朗自在之精神,无哀怨拘谨之习气,生命的丰盈自由与时代的邪恶枯槁对比强烈。他在书中虚构的长安城的建筑,明显受到了他最推崇的文体大师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影响。
  
  卡尔维诺是上世纪末意大利最伟大的寓言小说家。他的这本带有后现代派创作风格的《看不见的城市》,主角是当时世界上最不要命的一位欧洲旅行家和统治着最大疆域的东方帝王: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汗。所谓“看不见的城市”,实则是游历东西方的马可波罗向东方皇帝讲述故事的集合,它们是虚构的、想象出来的城市。
  
  说它是后现代派创作风格的原因,是它的结构太扯了,似乎是短篇集,又似乎是情节散乱的小长篇。据悉,这本书的英文版有11节,但是这个中文译本只有9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按照科尔维诺在既像自序又像导读的前文中说的那样,这些关于记忆、欲望、符号、眼睛,轻盈的、连绵的、隐蔽的城市,都是用女人的名字命名的。这便等于说所有女人都是同一个女人?真够扯淡的是吧。
  
  这本书的想象力真是够神的。它应该被教育部列为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而对于像我这样喜欢低级趣味的人而言,实在枯燥了点儿。在书中,我觉得只有四个城市有点趣味:
  
  第一个是阿纳斯塔西亚。那里有满大街的玛瑙、石毕(不知道是啥宝物)、绿玉髓,以及金黄色的野鸡。“这个城市对于你好像是全部,没有任何欲望会失落,而你自己也是其中一部分,由于她欣赏你不欣赏的一切,所以你就只好安身于欲望中,并且感到满足。”“你以为你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
  
  其次是克洛艾。人们彼此间冷漠,但这是一个非常闷骚的城市。“这些人偶然会在门廊下避雨,在集市的篷伞下购物,或者在广场上聆听乐队演奏。彼此互不开口,指头也不会动一下,却能发展成为约会、引诱、通奸、纵欢。”这座世上最贞洁的城市,时刻都被肉欲推动着。
  
  第三个是宝琪。关于这个城市的居民,有三种假设:“他们憎恨地球;他们敬畏地球,乃至尽量避免与地面的任何接触;他们喜欢自己出生之前的地球,以至利用各种望远镜不知疲倦地观察着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子。每一只蚂蚁,着迷地冥思自己杳然的存在。”
  
  最后一个是马洛奇亚。有人向一位占卜女巫问马洛奇亚城的命运,她说:“我看见两座城市,一座是老鼠的,另一座是燕子的。”神谕的解释是:在今天的马洛奇亚,人们在浅灰色的街巷里像老鼠一样东奔西窜,相互争抢着最强悍的同类牙缝里偶然漏下的食物残渣。
  
  实际上,以上四个典型的城市映射了现代城市的一些共有的疾病。比如阿纳斯塔西亚被物质欲望奴役的人们,克洛艾人际冷漠却情欲泛滥的世相,宝琪的居民在环境恶化后的悲观绝望,马洛奇亚永远贫瘠的城市生活等等。我想这恰恰印证了卡尔维诺在序言中提到的,“关于现代城市的讨论。”卡尔维诺还提到,写作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于是这书本最接近现实理解意义的地方就在于,城市虽然是人类一个伟大的发明,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环,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急时刻。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的技术体系的脆弱,盲目追求高能化的人们迷失在过分依赖机器的无意识状态下,从而将城市里的人们一步步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看不见的城市》例举了无数已陷入沉疴的城市,是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中生出的梦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2-8-2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读卡尔维诺的作品,是高中上语文课学到的那篇《牲畜林》。诙谐的人物,夸张的情结和意料之外的情结都给了人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最后,坏人和野猫一起滚下了悬崖,寓意着”邪恶将被同样的邪恶毁灭“,这种结论让我很惊奇也很为之叹服。但是说到意识流小说,觉得没有伍尔芙关于《墙上的网》那么细腻地记录了思维流淌的过程,也没有斯特林堡《半张纸》那么构思精妙。只能说是一篇富有童趣的寓言。
  
  但是《看不见的城市》却是思维流淌加上想象力的汪洋裨阖,让人惊叹于人的想象力。或许真如笛卡尔所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脆弱得宇宙只用一滴水就可以把它渴死,但是它们得思想却可以囊括整个宇宙。
  
  卡尔维诺的想象力真的可以囊括时间和空间。他站在宇宙的中心,向前可以看到无穷的未来,向后可以看到无限的过去,向上可以看到神祗的私语,向下可以看到骷髅的欢欣。
  
  或许真的如他所说,城市只是有限元素的无限组合,每个城市都有其他城市的影子。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停下追逐的脚步呢?也许我们正如陈绮贞所说:“从现在出发,勇敢把自己交给未知的未来,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我们不想要太多的确定性,每个人都渴望一场场华丽的冒险。即使为此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又或许,世界上的城市或许只有一个样子,但是人心可以住无数个世界。
  
  这本书以这样戛然而止的方式结尾:
  
  活人的地狱不一定会出现;要是真有 的话,它就是我们如今每日在其中生活的地狱,它是由于我们结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我们有两种避免受苦 的办法,对于许多人,第一种比较容易,接受地狱并 且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就不必看见它。第二种有些 风险,而且必须时刻警惕提防:在地狱里找出非地狱 的人和物,学习认识他们,让它们持续下去,给他们 空间。”  
  
  我希望我身体成为第一种,这样才不会被这个地狱所孤立;而我的灵魂却能保持第二种,寻找纯净的婴儿那种柔弱但是无比强大,让宇宙屈服的力量。
  
  
  
  卡尔维诺自己谈这本书:
  
  但是所有这些纸页合在一起还没有形成一本书: 一本书(我相信)是某种有开始有结尾的东西(即使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是一个空间,读者必须进入它,在它里面走动,也许还会在它里面迷路,但在某一个时刻,找到一个出口,或许是多个出口,找到一种打开一条走出来的道路的可能性。你们中的某个人会对我说,这个定义能够适用于一部有情节的小说,却并不适用于一本像这样的书,人们应该像读诗、散文或至多是像读短篇小说一样读这本书。那么,我想要说,即使是一本这样的书,由于要成为一本书,它就应该有一个结构,也就是说人们必须在其中发现一个情节,一个旅程,一个结论。
  
  这些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 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的符号的整体; 正如所有的经济史书籍所解释的,城市是一些交换的地点,但这些交换并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它们还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我的书在幸福城市的图画上打开并合上,这些幸运城市不断地形成并消失,藏在不幸的城市之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8-2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曾经,我认为广州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
  这个以务实著称的城市,换言之,其实就是乏味、无聊、闷热的代名词。
  朋友说,这个城市缺乏想象力。
  
  什么叫想象力?
  今年初春的半夜,我蹲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的街头,看着俄罗斯妹、美国妹、北欧妹,当然还有中国妹,穿着丝袜露着长腿打闹着、嬉笑着走在风中,我想,这就叫想象力。
  某年冬天,并未深夜。对于下午四点多太阳就下山的上海而言,夜色已经非常非常深沉。我打的经过淮海路,无数摩登的姑娘们拎着购物袋,酒店门口的保安穿着许文强一样的长风衣。后来转到乌鲁木齐路,街道的梧桐树叶子掉光光,只剩下各种奇形怪状的枝干。然后法国大使馆、美国大使馆如梦一般出现。
  这也叫想象力。
  
  从大学开始,我就往一个一个城市去。
  别人向往名山大川,一个住在城市里的人还是喜欢往城市跑。这种偏好实在有点怪异。
  大概是因为,相比乏味的山水,我喜欢看不同地方的人。
  我记得窝在被窝里,听着外面人们抽打陀螺的声音,那个城市叫开封。
  我也想念在回民街吃得半死,然后在城墙下听一班人在弹唱许巍,那个城市叫西安。
  还有夏天有很舒服海风的厦门,我在夜里一个人走了很远很远。
  还有还有,一个不算城市的山寨龙胜,公车绕过一道又一道的山,最后安置在一个800米海拨的山寨里。夏天也非常冷,山水冰凉,甜米酒喝了一碗又一碗。再出来,恍如隔世。
  武汉、大连、杭州、香港、澳门、郑州、成都、重庆、长沙、长春、洛阳······
  走过一个一个的城市。从火车上不停飞逝的风景,变成现在飞机上看到永不变迁的白云。没有了以前在路上的那种兴奋,青春的热血只留在硬盘的照片里。
  一座山是从容的,一道水是淡然的,唯独城市是孤独的。
  有些城市对旅行者有削骨的痛。
  比如上海。习惯于广州凌晨3、4点依然人声沸腾,宵夜档口遍地开,那受得了冬天10点就没多少人的上海街道?难怪每次去上海呆上一周就觉得自己患了忧郁症。
  又如澳门,葡京张牙舞爪,威尼斯人有永远湛蓝的人造天,却一转弯,走进那些小巷,仿佛回到葡人开埠时。
  
  于是还是觉得自己的城市最心安
  每一次旅行回来,都会在心里说一句:广州,我回来了。
  从机场到环市东再经珠江新城,广州的变化显而易见。
  其实,也就是在这种时候才会留意广州的变化。就像分手后复合的情人,会看到对方更多的美。
  
  这就是我们的城市。
  也是离开后会加倍想念的地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8-2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是在豆瓣上,看到这书的,封面很清新,第一次读卡尔维诺的书,好像是另一世界的脑子写的。。。不过,慢慢的读,还是有点收获的,至少能让你边读的时候,边想象那些看不见的城市的模样。。。读一遍太少了,简短精炼的文字,适合一品再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8-2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日前,和豆瓣上几个朋友聊天,谈及国人对书的态度。对于某些书的阅读,存在一种类似宗教仪式一样的情怀。从此种意义上讲,读书与写作一样,更像是一种对于心灵的救赎。其动力,不是功利的驱动,而是源于一种心灵的不安。正如旅行一样,过程远远重于结果。
    一直喜欢引用毛姆关于“精神家园”的一段话,“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象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说来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这种人在自己亲友中可能终生落落寡欢,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孑身独处。也许正是在本乡本土的这种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定居的寓所。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象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 《月亮和六便士》 五十)
    怀有同样情怀的,不仅仅是毛姆一人。陈渠珍《艽野尘梦》成书于1936年,1942年曾在《康导月刊》上连载。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出版于1955年。两书出版时间相隔近十年,虽风格迥异,但俱为笔记体,讲述的都是当一种文化"发现"另一种文化时,所引起的心灵的震撼。对比来读,颇有互相补益之效。
    看到网友拍摄的几组川藏的专题照片,突然意识到被现代文明侵蚀的不仅仅是表面的自然景观,还有我们看待自然的心境,更有文化和传统的变迁。现代所谓强势文化的传播,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逐渐丧失。每一个不同的社群的文化、习俗、价值理念都具有相应的演化历程和相对的合理性,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衍生出一系列解决它们各自所面临问题的方法,这些多元结构的文化模式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我们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可能的方法。
    但随着文化差异性的丧失,这一解决问题的模式也逐渐单一化。如同热带雨林的消失导致某些物种的消失一样,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看来,人们错过的,不只是一路的风景了。
    在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中》中,这种精神的漂泊感表现的更为强烈。比较喜欢张宓的译本。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行过一座座城市。然后讲述出来,这时的城市,已经不是砖石、沙土的构筑物,而是经过讲述人诠释的城市。城市的本原逐渐模糊,许多意象变成一个个符号,于是,可以人为的进行分类、整理与重塑。
    城市一直处于一种演进的过程中,与人一样。于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宿命般的踏进同一个城市。“:然而这城不会泄露它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掌纹一样藏起来,写在街角、在窗
  格子里、在楼梯的扶手上、在避雷针的天线上、在旗杆上,每个环节依次呈现抓花的痕迹、
  刻凿的痕迹、涂鸦的痕迹。”
    对人而言,“在梦想的城里,他是个年轻人;他抵达伊希多拉的时候却是个老头。在
  广场的墙脚,老头们静坐着看年轻人走过;他跟他们并排坐在一起。欲望已经变成记忆。”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8-2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我以前有段时间,上一个叫汉语江湖的论坛。这个叫做江湖的论坛里,混迹着许多不世出的高手。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江湖是男人的江湖。男人们的接头暗号,比如博尔赫斯,比如卡夫卡,比如卡尔维诺。彼时我对卡尔维诺的书,几乎没有任何认知,但我知道,那如同九阴真经一样,是江湖流传的秘籍。后来我再也不去江湖。终于有一天,我捧着这本传闻的《看不见的城市》,翻开了第一页。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如果换成小说,大概我一个小时就能看完。可是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卡尔维诺的城市。或者说,我无法记住那五十多个千奇百怪的城市,空中的,沙漠里的,湖边的,像马戏团的,等等等等。他无比广阔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又一个虚幻的“空间”和空间里的人物。因为如此,我必须放慢我阅读的速度,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然后去想象他所描述的空间。我第一个感觉,那都是一幅幅达利的油画。在遥远的地平线与天交接的地方,渐渐呈现出一座城市,或大或小,或分散或集中。你可以走进与其中的姑娘说话,也可以跳远从空中俯瞰它纵横的街道。他们有浓重的色彩,交错的结构,各自的特征。等我读到最后,我又觉得,这又是一幅幅抽象的油画。你可以分别的辨别那一个个城市,甚至具体到曾经看到过街边的商品,但是,每一个城市,你都无法将其完整的表现出来。那书中提到的短短几百字,可以代表一个城市,但也可以代表许多城市。他从千百万城市中抽离出来,成为了这一个符号,或者说,一个“空间”。
  
  因此,卡尔维诺在最后这样说:“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了,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存在着两种免遭痛苦的办法,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他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持续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许多人将这句话奉为经典,可是我想问:选择第二种的人,是否真的可以免遭痛苦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8-28 13:41:32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把这本神书买回来了——其实是受不了卓越没完没了地推荐。但是——真的好看。原来书可以这样写!每一段那么小,又那么深刻,每一个城市,你不用自己去,和忽必烈一样,听一听吧,它就在你心里活着。多姿多彩,如幻似梦。看完了你还可以使劲地想,一边看一边想,生命多么渺小,万物宛若尘沙。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1:18 , Processed in 0.0449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