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不见的城市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1#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把“看不见的城市”放在包里,随时取出阅读,阅读令人畅快,喜欢这样的文字,淡淡的,安静的,其实充满热情,因为这是关于梦想关于奇迹,关于人,喜欢这样的书,翻开任何一页可以往下读,没有开始,没有情节,没有结束,可惜并无这样的城市令你驻足,城市和记忆有关,我们的经历可以遗忘,可是城市的残忍之处便是他不可改变,残忍固执的伫立着,时刻告诉你那个你想遗忘的各种瞬间,可是看不见的城市也许是没有伤痕的。
     说说我的城市吧 ,繁华,冷漠,你可以在这里生活,却无法梦想,可以在这里任性,却无法在这里执着,执着不属于这里,人们轻而易举的摧毁她,让你无法喘息,人,盒子,盒子,人,这就是这个城市带给我的印象,我是这里的土著,也许恨他,可又离不开他,这里夜夜笙歌,每个人都是夜,都是歌,迷人的旧上海早已消逝,风韵一去不复还,无论在百乐门,还是外滩或者西康路,全然感受不到曾经的风韵,也许怀旧总是产生在变化之后,消逝令城市的旧貌更迷人。
     残酷但是事实,越来越多的东西死去,一代人,一种精神,一种气质,城市的独特正在死亡,取而代之的是雷同,可怕的雷同,生活便利,感情简单,工作忙碌,每个人都忙得象狗一般,从一个盒子到另一个盒子,乐在其中,当然我也无可幸免,只是写字很畅快,我喜欢落笔于纸,然后敲打键盘,重新把玩一遍,好似很有思想,其实也是枉然。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2#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最“短”的城市
  
  
  注意,标题中关于城市的形容词并没有用错。因为这座城市是伊希朵拉(Isidora)。它是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中的第二个城市。标准的意大利文版本用来兴建这座城市的材料只有一百一十九个单词(连读词不单记),而权威的英译版本对这座城市的改建用料也很节省,只用了一百三十一个单词。伊希朵拉是坐落在小说中的五十五个城市里最“短”的城市。这五十五个全部拥有女性的名字的城市是卡尔维诺想象的作品,或者说是卡尔维诺想象的马可·波罗想象的作品。马可·波罗用波光粼粼的语言将他的想象奉献给忽必烈。这位牡心不已的君主在诚恳的倾听中经受着欲望与绝望的冲击。
  这最短的城市一开始就展现了“时间”与“欲望”的较量。它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荒野之旅,一个男人感受到了自己“对一座城市的欲望”。欲望冲消了时间带来的疲劳。在欲望之中,这个男人首先想到了这座城市“标新立异”的“外观”:城市的建筑使用螺旋状的楼梯,而楼梯上又镶嵌着螺旋状的贝壳。他接着想到了这座城市“赏心悦目”的“产业”:城市出品完美无缺的小提琴和望远镜。他然后想到了这座城市“美不胜收”的“魅力”:当他在两个女人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总会有第三个女人在他的眼前出现。他最后想到了这座城市“乐极生悲”的“生活方式”:每一场精彩的斗鸡总是转化成双方主人流血的斗殴,娱乐总是以极度的暴力来结束。当这个疲惫不堪的旅行者渴望着这样一座城市的时候,他想到了这一切。而当他进入伊希朵拉的时候,他看到了这一切:旋转的楼梯和贝壳;精美的小提琴和望远镜;无穷的第三个女人以及血腥的斗殴者。伊希朵拉就是他欲望中的城市。
  我们不妨假设这座城市就是这个旅行者珍藏在灵魂深处的恋人。他梦想她,他渴望她,他追寻她,最后,他抵达了她。他的生命之旅因此似乎可以被定性为是一部“喜剧”,因为它表面上终止于“得到”而不是终止于“失去”。不幸的是,马可·波罗马上就发现了这“得到”之中的“失去”。这个男人所抵达的城市与他欲望中的城市有一个刻薄的差异:在欲望中的城市里,这个男人是一个年轻人,而当他抵达伊希朵拉的时候,他已经老了。这是由“时间”决定的差异。在时间与欲望的较量之中,时间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这座城市被归纳在“记忆”的城市之中,所以马可·波罗最后必须让“欲望”与“记忆”接轨:在广场中央的矮墙边,一些老人坐在那里,打量着年轻人的匆匆来去。这个疲惫不堪的旅行者知道那里有他的位置。于是,他与那些老人们坐到了一起。这时候,“欲望已经只是回忆”。这是马可·波罗对“欲望”的发现和感叹。他用这发现和感叹作为他关于这座城市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就这样,忧伤的“记忆”绝望地关上了伊希朵拉的大门。
  接下来,我们还是可以去想象这个旅行者会怎样度过他在这座城市
  (也就是他的。恋人”)怀抱中的第一个夜晚。这一定是他无数次想象过的夜晚。一种可能的方式是,他会恳求记忆将他带回到他出发的地方,他要在温情的黑暗中重新经历一次那无情的旅行。他会在这种“经历”中感受到他最后的欲望。那是他对“记忆”的欲望。在这最后的欲望之中,这座城市珍藏着他的记忆,同时他的记忆又珍藏着这座城市。在这最后的欲望之中,他的记忆是整个的城市,而这座城市又是他全部的记忆。
  
  
  女人的背影
  
  
  兴建佐贝依德(Zobeide)是为了一个女人的背影,或者更精确地说,是为了“再现”那个女人的背影。那是一个裸露的女人。那是一个激起了所有男人的欲望的女人。她出现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所有男人们的那个相同的梦中。她在他们的梦中奔跑。她在梦中的那座城市里奔跑。做梦的人看见了她飘荡的长发和她裸露的背影。他在夜色茫茫的街道上尾随着她扣人心弦的背影。但是,经过那么多的转折和弯曲,这个始终没有露面的女人最后在梦的尽头消失了。从这充满欲望和惆怅的梦中惊醒,所有做梦的人都出发去寻找伫立在梦中的那座城市。当然,他们没有找到。他们意识到了那是一座不存在的城市。可是,欲望引诱他们进入那座城市,他们要去寻找在那里消失的女人的背影,而且想要永远留住那个背影。于是,这些做梦的人根据对梦的记忆兴建了佐贝依德,这最后一座与“欲望”相关的城市。他们根据各自在梦中尾随那个裸露的背影时的线路铺设城市的街道。因此,佐贝依德的街道看上去就像是一堆纠缠不休的乱麻。而在那个诱人的“逃犯”最后逃脱的地方,他们却没有去反映梦中的“真实”:他们按照与梦中不同的方式重新布置了空间和围墙。他们这是在求助理性。他们想借助理性的力量来放纵欲望的贪婪。经过这种理性的修改,他们肯定那个女人的背影不可能再从它从前消失的地方“消失”。这些做梦的人就在自己兴建的城市里住下了。日复一日,他们耐心地等待着夜幕降临;年复一年,他们焦急地期待着那个背影的再现。可是,他们中间没有任何人再能够看见那个女人的背影了,不管他们是温情地凝视着眼前的街道,还是纵情地搜索着梦中的黑夜。他们没有去反省理性。他们没有意识到对梦的违背是他们自己致命的过失,是他们兴建的城市根本的缺陷。那个在所有男人的梦中奔跑的女人是绝对的自由,无限的自由。她的出路是她的出现的必要条件。如果不能够从欲望中逃脱,她就不会进入欲望的视野。如果不能够从梦的尽头消失,她就会从所有的梦中消失。这无限的自由永远不会成为理性的猎物。令人心灰意冷的等待和期盼终于将欲望窒息了。城市里目的性极为明确的街道渐渐失去了与自己极为明确的目的的联系。它不再能够激发那些做梦的人原始的冲动和丰富的想象。最后,做梦的人不再做梦。他们将这些街道当成了只是去“上班的”路。他们忘记了这些街道与他们充满欲望的梦之间的血缘关系。而这种血缘关系代表着他们生活的意义。他们生活的意义就是去追寻理想的背影,去追寻不可能追到的真的美和美的真。他们的生活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一个梦,一个永远不会与现实成交的梦。
  “看不见”的城市里的诱惑一直没有能够在“看得见” 的城市里再现。这冷漠的事实使佐贝依德最早的一批居民变得庸庸碌碌。这些城市的建设者忘记了他们兴建的这座城市的来历。这意味着他们不仅仅与自己的欲望失去了联系,也失去理解别人的欲望的坐标。当新的一批做梦的人兴奋地来到佐贝依德的时候,他们不理解他们的兴奋。新的一批做梦的人因为找到了与自己梦中的城市相似的城市而兴奋。他们对眼前街道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使它们与自己梦中的街道更加接近。不过同样地,他们还是没有在梦中那个女人的背影消失的地方宽容地留下一条出路。
  这个雷同的细节使马可·波罗没有必要再去叙述这新一批居民将来的变化。他用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佐贝依德最早的居民对新居民的费解。在过来人的眼里,他们自己兴建的城市其实是一个“丑陋的”城市,是一个吞噬了美感和欲望的陷阱。他们在这座为了让自己梦想成真的城市里丢掉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何必当初昵?当初为什么要建成一座这样的城市昵?他们对当初的懊悔变成了现在的冷漠他们不理解新一代的居民为什么会走进这样一座“丑陋的”陷阱。
  
  
  镜子的魔法
  
  
  第一座与“目光”相关的城市瓦尔德拉达(Valdrada)建立在湖的岸边。它的房屋和街道的特殊结构都是为了方便“注视”而设计的。注的目标是湖水中的瓦尔德拉达的倒影。这倒影与我们习以为常的倒影不同,它不仅仅呈现出岸边的瓦尔德拉达的轮廓和外观,还呈现出它全部的结构上的细节。也就是说,进入瓦尔德拉达的那位旅行者同时看到的这两座城市在细节上是一一对应的。他只能用目光进入的城市没有放过他能够用身体进入的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他能够在清澈的湖底看见尔德拉达的建筑物的内部。他能够从那里感觉到那些建筑物大厅的深度,甚至衣柜上的穿衣镜的光洁。
  湖水中的倒影能够呈现的还不仅仅是这结构上的全部细节,它还会呈现出瓦尔德拉达生活中的全部细节。这座城市的居民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每一个行动都必然在湖水中留下了一个影像。他们不可能保存任何生活的秘密。无声的影像公开了这座城市的全部的生活,甚至最隐蔽的作案和做爱都可以一览无余。瓦尔德拉达是一座没有私生活的城市。在任何行动之前,居民们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们不敢心存侥幸。他们凡事必须三思:三思而后行或者只思而不行。在这座没有私生活的城市,只有思想不会在清冷的湖水中留下痕迹。
  那个旅行者当然很快也会知道这一点。他能够用目光在湖水中博览瓦尔德拉达的生活。特别地,他看到了那些由没有被思想和顾虑遏制住的欲望构成的生活。他看到了皮肤紧贴着皮肤的恋人们在调整姿势,以便给自己和对方带来最大的快乐,他看到了刺进肌腱的匕首在溅涌的血块中继续强悍地推进。但是,他的发现并没有停留在这里。他发现,这存留在清冷和透明的湖水中的交媾和凶杀的影像虽然丢失了激情的生活中的温度(皮肤和鲜血的温度)以及激情的生活中的喘息(凶手和恋人的喘息),却比交媾和凶杀的行动本身更有意义。也许是因为这些影像将通过旁观者的“目光”进入记忆,进入语言,最后进入时间?也许是因为这些影像将通过旁观者的“目光” 引起进一步的行动(比如苦闷、恐惧和惩罚),将生活推向未来?
  那个旅行者发现了这一点。他发现在两座瓦尔德拉达之中,水中(影像)的城市比岸边(实际)的城市更为重要,因为它公开了实际的城市里看不见的生活。湖面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形成的影像被物理学当成是“虚像”,而这影像对旅行者的心理却发生了最实际的影响。旅行者发现,尽管城市与它的“虚像”之间存在着全部细节上的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它们的尺寸完全相等,可是在价值上,它们却并不全等,并不对称。镜子有时候会增加事物的价值,有时候又会折损事物的价值。这是几乎所有面对过镜子的人都有过的经验:有时候我们会在镜子里看到令自己陶醉的自己,有时候我们又会在镜子里看到令自己沮丧的自己。这是镜子的魔法。这魔法的宗旨是提醒我们“影像”的价值和存在,并且引导我们去崇拜“目光”的价值和存在,进而敦促我们去怀疑“实际”的价值和存在。
  影像的瓦尔德拉达当然来自实际的瓦尔德拉达,但是,这只是一种可“以至无穷”的衍生关系的第一步。那个旅行者知道,影像的瓦尔德拉达同样也会导致对实际的瓦尔德拉达的扩建或者改造。“实际 的城市与它的“影像”将在这无限的相互影响之中互相依存。与克洛伊的那些陌生人不同,这两座城市永远存在于也只是存在于对方的“注视”之中。用马可·波罗的话说,也就是这两座城市的“目光”将永远缠绕在一起。看上去,这两座城市就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夫妻,他们的关系应该非常的亲密。可是,马可·波罗却绝望地看到了这亲密关系之中的破绽。他无情地揭示说,这两座城市之间没有“爱”。也就是说,实际的城市与它的影像之间没有心理上的亲密。这不是一个特例。这是事物与它的影像间的一般的状况。这也许是“镜子”的“原罪”:它让这两座城市的对应过于严格,它让这两座城市在这种过于严格的对应中同时失去了各自的自由,也就是失去了爱的天空。镜子增减“价值”的魔法没有能够舒缓它的“原罪”造成的窒息。在“看不见”的城市总是能够被看见的地方,“看不见”的城市失去了它往日的魅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3#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翻看自己msn上已弃用的博克,发现2年前,开始读这本书,一直想读完了写点什么,最终却发现,每一句都能写点什么,最后的结局反而是什么都没写出来。
  
  放上2年前的零星文字,作为阅读此书的纪念。
  
  2006/12/08
  昨天继续读《看不见的城市》,已经快到高原期了。摸着套路了,就想放下了。读来读去,也是一种模式。尽管每句话,都有思考的空间,都有新意。可是,已经厌倦了。读这本书,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正如我在书中的笔记,也许作者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至少,从写作手法上,挑战传统的分类。当然,最淋漓尽致的,应该还属单向街,干脆没有任何结构可言,哈哈。
  
  读《看不见的城市》,更像是在和自己玩一个游戏。一个思维的游戏。费尽周折,才发现,原来根本没有结局。而在周折之中,却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仿佛看到了大脑在高速运转。自己和自己玩。自己和自己做游戏。很是有趣。当然,也可以被理解为抽风和发神经。这个还请大家自己体会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4#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在那些写作的人中,我通常能够分辨出这样四种人,一种人写作他们的世界,一种人写作他们的内心,有一部分的人可以通过写作世界而写作内心,而有极少数的人可以通过写作内心而写作世界。
  在这本书里,卡尔维诺试图做这极少数的人中之一。
  但是不幸的,他选择的捷径——城市个体的寓言——将他的意图引向了另一个领域,在那里人们阅读《城市发展史》,并且在图纸上涂写精确的方案,站立于其中的哲学仅仅是顶端的装饰品,而无措的文学则不知道应该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哪里。
  这似乎并不是一条可以走下去的道路。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本不错的书。轻飘的城市概念另一端是作者不可抑制的个体思潮,美丽而飘渺。对于具有非常智慧的人来说,即使是小聪明,也可以有分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5#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结束阅读《看不见的城市》
  
  一边缅怀逝去的朴实而美好的城市,一边厌恶千城一面的现代化都市
  
  卡尔维诺是好样的,仅用简短且散落的篇幅就呈现了城市的陷落,虽然跳跃,却很易读.
  
  看过之后,总觉得卡尔维诺轻飘飘的,他不用刻意渲染什么,一切都在一念间,你可以记住,也可以忘掉,嗯,其实这也无关紧要,就像棋盘上余下的虚无,淡淡的,本来什么都没有,现在有的以后也会消失掉。就像卡尔维诺已经逝去,但他的粉丝还会觉得他仍然活着,每一次阅读都是他的重现,但总有一天他会彻底的消失掉,也许就是和这个地球一起毁灭,连同他的作品,以及人们对他的记忆,如果地球再生,也没有人会记得卡尔维诺,没有人会记得何等伟大光辉的人类文明...
  
  我只记下该书的最后一段话: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中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方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6#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王小波很喜欢卡尔维诺,我很喜欢王小波。所以完全是爱屋及乌的,shopping的时候就捎回了一本《看不见的城市》。按王家卫的口吻,n小时n分钟之后,我爱上了这本书。喜欢和爱当然是不同的,我喜欢《沉默的大多数》,喜欢《围城》,喜欢《我是猫》,喜欢雷诺阿的《煎饼磨坊》;我爱杜甫,我爱梵高,我爱三毛,而这本书之后,我爱了卡尔维诺。喜欢是一种愉悦,爱则是一种心悸。
  
  “倘若在九月的黄昏来到此地,白昼渐短,你就会看到炸食店门口同时亮起多彩的灯光,听见某处凉台上传来女人的叫声:啊!真让人羡慕那些人,他们觉得自己曾经度过这样的一个夜晚并且在那时是幸福的。”
  
  “每个城市都该有自己的名字;也许我已经用其他名字讲过伊莱娜;也许我讲过的那些城市都只是伊莱娜。”
  
  这样堂吉诃德砍风车式的、零七八碎的摘引是很土的,但我无法凝炼了他的语言,还能如他一样娓娓地告诉你,有的城市镶满小海螺,有的城市是以星空做蓝本而构建,有的城市你只有将耳朵贴着地面才能听到它砰然关门的声音。
  
  在读过的书中慢慢跋涉,会找到“我的书”。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但它出现的时候我们总能分辨。即使是初读也好像是重温,一见钟情,二见钟情,为它怅惘为他叹息,为它感到心里有什么东西幽幽地荡过去,这不是爱情又是什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7#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得知卡尔维诺这位作家,要归功于我的好友——牛头,是他将卡尔维诺的作品不遗余力地推荐给我。读完这本书,本来是想一个书评的,但是又觉得自己的文学底蕴还不够,恐怕难以架驽如此超然的作品,所以这篇文章中,我只谈谈我的感受。
  读着这部小说,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形式主义这个词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脑海中。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诚然,在新本格的推理小说中,叙述性诡计已经颠覆了以往传统的叙事模式,已经有了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但是,与纯文学中的形式主义相比,那又是小巫见大巫了。这里我打一个比方来说明作品中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葡萄在支架上蜿蜒生长,最后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大部分时间关注的只有结出的果实;对我们来说,果实比支架重要很多,但是形式主义者告诉我们,支架也很重要,甚至比果实更重要。果实就是作品的内容,而支架就是作品的形式。
  这一部作品——《看不见的城市》,在形式上采用双线的交错叙述,主线是马可·波罗徐徐讲述他一路上经过的城市,支线则是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短暂却意味深长的对话。对话的内容与城市有关,或者无关,理解的深浅要看读者的功力了。我自己的功力还很不够,自觉只窥得只言片语,因为真正能够流传于世的著作,反而显得返璞归真。“时间对于结构上小把戏的批判是最无情的。”因此,如果仅仅是依靠形式,这部作品很有可能在大浪淘沙中被洗掉。
  作品中风格各异城市的描述,在我眼里看来是对现实社会的高度抽象,社会不断交流,文化不断交融,同质化现象的大潮都可以在这部作品中得到另一种形式的表述。这种表述是深刻、抽象且跳跃的。读完这部小说,觉得自己读得太早了,如果等到几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这部作品,或许我的体会会更加深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8#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卡尔维诺...认识的比较晚.《看不见的城市》是第一部拜读的大作。
  
  虚拟的各个城市,短短的篇章,只是就某一方面或细节来叙述,开始不是很懂。但明白以后就惊讶于他的一针见血,赞叹于迂回中的直截了当...
  
  City,现代社会文明经济的集中地.旅游者跑遍大江南北,都去游历城市.不管你喜欢古镇,历史名都,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我们都无法触摸到它的过去.
  年轻的可以回顾的往事也很短,还称不上历史.而古都,则像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可能冗长的历史已经对年轻的背包客失去了美丽,剩下的只有让人头晕的窒息...
  
  无法触摸是因为人家保留.城市是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的.我们只有凭着那些斑驳的栏杆,静寂的小巷,避雷的天线和来自遥远的猜想和感叹..
  
  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当然只发生在城市中,每一场文明带来光明和希望的同时,还有欲望和毁灭...
  
  越是光明的地方,投影就越黑暗...
  
  站在城市最高楼的落地窗前,俯瞰整座城市.这种独一无二的俯瞰感,无论对于谁来说应该都会产生冲击力.从心里涌出最深沉的渴望:我要享受这个城市..
  
  一切的源头都只是那一刻的俯瞰,那一瞬将世界踩在脚下的高大.都是一个词:欲望.
  
  城市乐了,上帝也发笑了..怜悯似的望向那一潮炒不知未来确切目标为何物的愚蠢人群:你以为你能享受我嘛?!最终只是沦为我的奴隶而已..
  
  旅游到底是为了什么?身体疲劳的同时是否就带来了心灵上的充实和丰富呢?那些兴高采烈拍下来作为留念的图片在若干年后能否唤起回忆 呢?
  
  非常热衷于边旅游边感受它的文化."文化苦旅".风尘仆仆的赶来,却有意避开车水马龙,喧嚣的热闹,选择的都是寂静的少有人光顾的古老街道.没有惊刺激的场面,没有色彩斑斓的绚烂,眼福自是尝不了的.更要感受因为文化对心灵造成的冲击力,真的可以说是身心俱疲,颇有苦行僧的味道.
  
  当然还是选择问题.无知快乐的小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
  
  现在才发现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远离原地来的熟悉,原地的悲伤也可以随风忘却,不需携带那里快乐和幸福..她一直都在那里.而前方的未知又可以期待万分..所以途中的是最好的吧..
  这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吧...
  
  万事快乐为先,毫不犹豫的选择逍遥快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9#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城市就是人生,看不见的城市就是看不见的人,人生和人性。
  
  每个人都是马可波罗,不过他的行迹更是精神性的,是在精神空间的漫游。“在吵闹扰攘之中,我们一闭上眼睛就会回到这里来,身上披着丝质袍子,思考我们的见闻和生活、下结论、从远处观察。”旅途就是在行走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被掩盖的,让真相和意义逐渐的显现出来。
  
  我们看不见自己的人生,较好的方法也就是从远处观察,仿佛旅人进入一座陌生的城市一般,逐渐看见“看不见的城市”。
  
  “人在远方城市的陌生环境中愈是觉得迷失,对于途中所经的其他城市愈能了解;然后他回溯旅程的各个阶段,开始认识他最初启航的城和年轻时熟悉的地方、家乡的环境以及他在威尼斯度过快乐童年的一个小广场。”
  
  是对意义的逐渐挖掘的过程。
  
  城市就是隐喻。
  
  [城市和天空之三
  除了木板围墙、帆布屏障、足台、铁架、绳索吊着或者锯木架承着的木板、梯子和高架桥之外,到莎克拉来的旅客只能看见城的小部分。如果你问,“莎克拉的建筑工程为什么总不能完成呢?”市民就会一边继续抬起一袋袋的材料、垂下水平锤、上下挥动长刷子,一边回答说:“这么着,朽败就不可能开始。”如果你追问他们是不是害怕一旦拆掉足台,城就会完全倒塌,他们会赶紧低声说,“不仅仅是城哩。”假使有人不满意这些答案而窥望围墙的裂缝,就会看见起重机吊着别些起重机、足台围着别些足台、梁柱架起别些梁柱。“你们的建设有什么意义呢?”他问。“除非它是一个城,否则建设中的城有什么目的呢?你们的计划、蓝图在哪里呢?”“今天的工作干完之后,我们会让你看的;现在我们不能停下来,”他们厕答。工作在日落时停止,黑暗笼罩着工地。天上布满星星。“蓝图就在那里,”他们说。]
  有停止的时候吗?你是否一直在行走?死亡也不是停止。
  
  [相连的城市之二
  抵达楚露德的时候,如果不是看到写着城名的大字,我会以为又回到起飞的城市来了。他们驾车送我经过的郊区,跟别些地方的郊区没有什么分别,都有绿绿黄黄的小屋子。依循着同样的路标,我们绕过同样的广场里的同样的花坛。市区街道上陈列的商品、包裹、招牌都没有改变。这是我第一次来楚露德,可是已经熟悉下榻的酒店;我跟五金器皿的买家和卖家的对话,也已经听过了讲过了;我已经度过同样的日子,透过同样的
  高脚酒杯看同样的摆动的肚脐。来楚露德干什么呢,我问自己。我已经想走了。“你可以随时继续你的旅程,”他们对我说,但是你只会抵达另一个楚露德,绝对一模一样。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楚露德,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只是机场的名字不同罢了。”]
  
  就像我们都是人,就像我们的生活都是日常生活,就像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做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已经都被做过,都被思考过。
  
  [隐蔽的城市之二
  在莱莎,生活是不快乐的。街上的人一边走路,一边绞扭着双手,咒骂啼哭的孩子,靠住河旁的铁栏,握拳抵着太阳穴。早上刚从恶梦醒来,另一场恶梦马上开始。在工场里,你的手指随时会被锤子敲中或者被针刺中,或者要面对商人和银行家账册上错得一塌糊涂的数目字,或者面对酒馆柜台上成列的空杯子,不过在这种地方,只要把头垂下,总可以掩饰忧愁的目光。在屋子里可更糟,你用不着进门就知道:夏天的时候,窗子会传出吵架和打破杯盘的回声。可是,在莱莎的每一刻钟都听得到窗旁的小孩的笑声,因为他看见一头狗扑上小屋抢吃一块烧饼;烧饼是棚架上的石匠掉下的;他当时正在向一个年轻的女侍应员高声喊叫:“好人,让我尝一尝”;那年轻女子正捧着肉汤满心高兴地送给一个庆祝交易成功的制伞工人;爱上青年军官的一位贵妇人在赛马场炫耀她的镶花边的白阳伞;马背上的军官最后一次跳跃时向她笑了一笑;他是个快乐的人,不过他的马比他更快乐,它跳栏的时候看见鹧鸪在天上飞;快乐的鸟儿刚被一位画家放出囚笼;快乐的画家完成了鸟的插图,描出它每一根红黄斑点的羽毛;插图的书页上有哲学家的话:“忧愁的城市莱莎也有一根无形的线,在某个顷间把一个生物连系上另一个生物,然后松开,又在两个移动的点之间伸展,快速画出新的图形,因此,不快乐的城市在每一秒钟都包藏着一个快乐的城市,只是它自己并不知道罢了。”]
  
  正反。
  
  [隐蔽的城市之三
  有人向一个占卜的女人寻问玛洛济亚的前途,她回答说:“我看见两座城:一座是耗子的,一座是燕子的。”
  预言的诠释是:在今天的玛洛济亚,铅灰色的街上的人像耗子一样东奔西窜,互相争夺偶然从最凶狠的嘴巴里漏出来的食物;不过,一个新世纪快要开始了,到那时候,玛洛济亚的居民会像燕子一样在夏季的天空里飞翔,像玩游戏一样彼此呼唤,炫耀自己的身手,他们用静止的翅膀急速滑降,消灭空气里的蚊虫。“现在是耗子世纪终结、燕子世纪开始的时候了,”有些坚定的人这样说。事实上,在耗子一样阴沉卑微的气氛下面,你已经感觉到,比较含蓄的人有一种像燕子一样起飞心思,准备一抖尾巴就冲上澄明的天空,用翅尖画出一个新境界的曲线。许多年之后,我又回到了玛洛济亚:有一阵子,人们认为占卜妇人的预言已经实现:旧世纪已经死去、埋掉,新世纪正处于全盛时期。城确实改变了,也许可以说改良了。可是我见到周围扑动的翅膀,只是一些猜疑的伞子,伞子下面厚重的眼皮低垂着;有人相信自己在飞,而其实他们只是鼓起蝙蝠似的外衣,能够离开地面就非常了不起了。这时候,假如你沿着玛洛济亚坚固的城墙走,在最预料不到的时刻,你会看见眼前出现一条裂缝,显露另外一个城市。一瞬之后它又消失了。也许关键在于知道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依什么次序和节奏;或者,只要有某人的目光、回话、姿态就够了;只要某
  人为做的乐趣而做某些事,只要他的乐趣成为别人的乐趣就够了:在那样的瞬息,一切空间、高度和距离都会改变,城也会改变,变得澄澈透明如同靖蜒。但是这一切必须显得是偶然发生的,不能过分重视,也不能想着你在进行一种决定性的行为,要记得旧的玛洛济亚随时可能回来,把它的石屋顶、蜘蛛网和污泥,在所有人的头上焊接起来。占卜妇人是不是错了呢?不一定。我的看法是,玛洛济亚是两座城,耗子的和燕子;两座城都随着时间改变,但它们的关系是不变的;此刻,后者正在摆脱前者。]
  
  关于我们的未来,和希望。“但是这一切必须显得是偶然发生的,不能过分重视,也不能想着你在进行一种决定性的行为,要记得旧的玛洛济亚随时可能回来”。
  
  
  [大汗还有别的地图,绘制的是尚未被人发现而只在想像中见过的、幸福的土地:新亚特兰大、乌托邦、太阳城、大洋城、塔莫埃、新和谐、新拉那克、伊卡里亚。忽必烈对马可说:“你到过那么多的地方,见过那么多的标记,一定可以告诉我,和风会把我们吹向哪一片乐土。”
  “关于这些港口,我不能够在地图上画出路线,也不能够预言着陆日期。有时,我只要瞥一眼,只要不协调的风景出现一个开口,只要浓雾里发出一下闪光,只要听到人群中两人相遇时的对话,那末,从那里出发,我相信可以点点滴滴拼砌成一个完美的城市,它的建造材料是一些混杂的片断、间歇的瞬息、不特别为了让什么人接收而发出的讯号。如果我告诉你,我要走的行程在空间和时间中都是不连续的,有时松散有时稠密,你可不能相信从此就应该停止追寻这个城。在我们此刻谈话的时候,也许它正在散乱地在你的帝国版图之内升起;你不妨追寻它,但必须依照我所讲的方式。”
  大汗已经在翻看另一些绘着在噩梦和咒诅中吓人的城市的地图:艾诺克、巴比伦、耶胡兰、布图亚、勇敢的新世界。他说:“如果我们最后只能在地狱城上岸,那末,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而它正好就在那里,也就是海潮牵扯我们卷进去的、不断收缩的旋涡。”
  可是,波罗说:“活人的地狱不一定会出现;要是真有的话,它就是我们如今每日在其中生活的地狱,它是由于我们结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我们有两种避免受苦的办法,
  对于许多人,第一种比较容易,接受地狱并且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就不必看见它。第二种有些风险,而且必须时刻警惕提防:在地狱里找出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习认识他们,让它们持续下去,给他们空间。”
  ]
  
  你该怎么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0#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试着用各种方法阅读她。
  顺着读一遍,觉得意思完全不在字面上;把每章节的前言后记单独看一遍,觉得非常圆润,结构精巧;再回顾目录,觉得文章的结构实际上甚为震撼。预计要根据内容的分类顺序再读一遍。
  
  略知一点城市规划的原理。
  如果要满足那么多的人在一个地方定居的欲望,那么一片地一定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它必须有精巧的结构,复杂、套叠、渗透,甚至矛盾重重,但只要能够互相牵制,就能够生长。
  聚居也许是出于一种原始本能,能更便捷的实现欲望,能屏蔽自然界的危险,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找到存在的感觉与自我的实现。于是,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在筑城。
  
  很多时代的人们,都在构想着自己的乌托邦城,有着最为理性的样子或者最为幸福的生活。
  但有理想的人们依旧过平凡的生活,平凡到无法忍受现实中任何一样没有阴影的事物。
  
  越是理性的结构,也许越是要感性的填充物。活生生的生活肆意增长着。在回忆中看见未来,在未来的某一点上演一个新的过去,甚至人群都是相似的人群。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9 07:12 , Processed in 0.0457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