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不见的城市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1#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在公車上翻開這本書,只看了一點點,不想也沒有資格做太多的評價,但是有話想說。
  那些看不見的城市都看見了,卡讓我有些不敢輕易地去做任何的回憶,而在此之前,這一直是我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我不敢說我在思考,但我確實在不停的回憶。
  在我看來本書最精彩処乃是兩人的對話,那些看不見的城市都可以化爲簡單的單詞,成爲一個短暫存在的符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2#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friend力荐,之前看一本纪实文学(凌志军的《新东方三辆马车》)里出现过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的对话,没看懂。所以与两本SQL server2005一同被抱回宿舍,会好好读一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3#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只是一些片段,叙述中波澜不惊,也没有任何情节,但是字字句句却蕴含远古的风情,让人不由回到马可波罗的时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4#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从这里一直往南,走上七天七夜,在经历了连绵不断的阴雨、雾气,穿越这仿佛永远笼罩在灰色的云层下面的巨大盆地之后,天突然放晴了。你发现自己沐浴在一片自亘古以来便照耀这块土地的明亮阳光之中,于是你知道,已到了西昌。
  
      西昌盛产苹果,城市周围散落着数不清的苹果园。这里的苹果树长得又矮又壮,丰收季节,走在苹果园中,不用抬手就可以摘到香甜的果子。而当地的土著身材也大多小巧。刚到此地,路过山上的苹果园,你会觉得疑惑:明明听见有人说笑唱歌,可抬头望去,却只见满山的苹果树,没有一个人影。不过再一会儿,你就能看见结束劳作的人们背着竹篓相互谈论着从树丛中走出来,——原来他们的个头比苹果树还要矮些!这儿还产一种矮矮的小马,外来客骑它需要把脚翘起来才不至于拖到地上。这种马很善于负重和爬山,以红色为多,人们就叫它苹果马。
  
      这座城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是人们仍叫它新城。据说真正的西昌旧城坐落在新城东南一个大湖的湖底。在历史还未被文字记录下来以前,有一天,整座西昌城和城里的人们一夜之间全部陷落地下,形成了你现在看到的这个湖。
  
      在天气好的月夜,新城的人会把船划到湖心,待水波平静下来,就能望见水下的旧城。人们望着旧城街道和房屋的轮廓,还有似乎仍住在里面的居民,贪婪地想象着他们的传奇,并怀念水面之下那个逝去的年代。直到水底传来隐隐的鸡鸣,提醒他们清晨的到来。
  
      而每个白天,旧城里的人们,则都抬头望向新城,看那儿的人们演出千古以来相同的故事,并羡慕他们水面之上的生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斜躺在床上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母子间的第20封信,安德烈对妈妈说:香港很“浅”,缺少文化。没有咖啡馆,只有蹩脚的连锁店星巴克和太平洋咖啡,不然就是贵得要死其实根本不值得的大饭店。人与人之间见面就是谈事情,每一个约会,都在“赶”,因为永远还有下一个约会在排队。很少看见三两个朋友,坐在咖啡馆里,无所事事,就是为了友情而相聚,为聊天而聊天,不为谈事情。
  
  香港也许是“浅”的,同样,还有许许多多很“浅”的“香港”,只是它们恰巧不叫“香港”而已。我生活抑或行走过的地方,便几乎多是“浅”的。“浅”是一种隐喻,能拽出一道长线,线上系着一串串说得清与说不清的名字与形象,正如咖啡馆同样可以是一种隐喻一样。
  
  我去过不少地方,在如香港般“赶”的大城市呆过,也在“赶”的反面,一座座很“闲”的小城市生活过,且现在便是。在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里,物质比精神更为重要,或者说精神早就依附于对物质的追求上,不分彼此。尽管它很闲,人与人也有足够多的时间见面,交流,事实上他们也正是如此,但那种交流一样很“浅”。很多晚上经常聚在一起的人,似乎也只能谈论那些要么无趣要么功利的话题,以此打发无聊。所以“赶”与“闲”,都不足以证明什么。
  
  再早之前,一样斜躺着,读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马可波罗在向忽必烈讲述一座叫佐贝伊德的城市:一群人,为追逐同一个梦境中的女子,去寻找梦境中城市。找不到,便建造了这座城市,每个人按照自己梦中的轨迹铺设一段街道。那些人定居下来,期待终有一夜梦境再现。但是,无论是在梦境还是清醒时,谁也没有见到梦中的女子。城里的街巷成了每天上班要走的路,与梦境再没有什么关系。久而久之,连梦都忘了。其他人也因为同样的梦来得这里。早来的人们想不通,是什么吸引那些人来佐贝伊德,走进这座丑陋的城市。
  
  又也许,更多的人,连梦都没做就来了?
  
  安德烈说:“我说的‘文化’,不是指戏剧、舞蹈、音乐演出、艺术展等。我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情趣。用欧洲做例子来说吧。我享受的事情,譬如说,在徒步区的街头咖啡座和好友坐下,喝一杯意大利咖啡,在一个暖暖的秋天午后,感觉风轻轻吹过房子与房子之间的窄巷。美好的并非只是那个点,而是笼罩着那个点的整个情调和氛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沉淀。”
  
  其实,即便是那座很“闲”的城市,人们也一样很“赶”。也许他们都太忙了,常要以一种欲望去填补另一种欲望,抑或以一种空虚去填补另一种空虚;以至于没有时间“逗留”,与自己的内心交流,与可以交心的好友交流。渐渐迷失在城市,而又影响着城市。
  
  这与马可波罗故事中的那些人们,不是如出一辙?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6#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在这本书中,卡尔维诺将自己幻化为现代的马可波罗,把自己经历过的城市风景和超越时空的虚构城市以文字的形式进贡给当今的“大汗忽必烈”——读者们,他将之称为“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他在书中展开了时而含蓄,时而清晰的关于现代城市的探讨,他认为,我们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个危机时刻,即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技术体系的脆弱,这种脆弱又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故障,使所有大都会整体瘫痪。
  
  
  
  在他笔下不乏关于这种“地狱式的城市”的描摹,“都市上空那吹不散的浊烟,压着柏油路面的瘴气”,“烧焦的生灵在城市表面钙化封存,结成血痂”。正如霍布斯曾言:“上帝把成千的动物放在一起,若剔除坏的,世界就不热闹了。” 城市也是如此,正因为有了这些颇具意味和趣味的“肮脏美事”,城市才变得丰富和鲜活起来。卡尔维诺饶有兴趣地在文中窥探城市的空间量度与历史事件之间的隐秘联系,“灯柱的高度,被吊死的篡位者来回摆动的双脚与地面的距离;栅栏的高度和偷情汉如何在黎明时分爬过栅栏……”
  
  
  
  
  但在这种“地狱式的城市”之外,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乌托邦式的城市”的努力。他仍然乐观地向想要发现人们生活在这些危机四伏的城市中的秘密理由,在他看来,城市是记忆的整体:“今日的都市极具魅力,因为只有通过她变化了的今日风貌,才唤起人们对她过去的怀念,而抒发这番四顾怀旧之情“;
  
  
  
  城市是欲望的整体““对阿纳斯塔西娅醒来时,所有的欲望会一起萌发,把你包围起来,所以你就只好安身于欲望之中,并且感到满足。你以为你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娅,其实你不过是她的奴隶”;
  
  
  
  城市是符号的整体:“你沿着两边墙上挂满招牌的街巷走进城市,眼中所见的是各种符号——牙钳代表牙科诊所,陶罐代表酒馆,天平代表蔬果铺,还有禁止/允许在某地做某事的标志(禁止垂钓、坐骑饮水处),如果一座建筑没有招牌或形象标志,那它的形式本身和所处位置就足以说明它的职能(王宫、监狱、学校、妓院)。甚至连商贩在货摊上陈列的商品也在作为符号代表,绣花的护额代表电压,镀金的轿子代表权力,脚镯代表淫逸,书卷代表学识。你放眼打量街巷,就像翻阅写满字迹的纸页。”
  
  
  
  关于“千城一面”和“一城千面”,卡尔维诺认为,“人在旅行时会发现,城市的差异正在消失,每座城市都与其他城市相像,他们彼此调换形态、秩序和距离,形态不定的尘埃入侵各个大陆。”阅读到最后,我们又会发现他描绘的所有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城市——威尼斯的一个个侧面或片段,他说“为了区分其他城市的特点,我必须总是从一座隐匿于其后的首要城市出发,对于我,那座城市就是,威尼斯。”
  
  
  
  整本书的行文和本雅明的《单行道》的散文体甚至语录体相仿,是作者思想的吉光片羽的片段凝结,你可以在他的思想中漫游、迷失,停下来乘凉,或者径自跑开……
  
  http://www.mtime.com/my/simpleandnaive/blog/1682144/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7#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在书中,用很平实的语言,把那种让人无法喘息的气氛营造的非常彻底。不像国内有些作家(如莫言),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往死里写,非要去挖地三尺,把事情写绝才罢休。不动声色地把细节写好,气氛自然就出来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8#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长时间骑马行走在丛莽地区,自然会渴望抵达城市。他终于来到伊西多拉,这里的建筑都有镶满海螺贝壳的螺旋形楼梯,这里的人能精工细作地制造望远镜和小提琴,这里的外来人每当在两个女性面前犹豫不决时总会邂逅第三个,这里的斗鸡会导致赌徒之间的流血争斗。在他盼望着城市时,心里就会想到所有这一切。因此,伊西多拉便是他梦中的城市,但只有一点不同。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伊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广场上有一堵老人墙,老人们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当初的欲望已是回忆。
  
  这是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中一段话,读起来很有感觉,尤其是这一句:“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伊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很是印合了我身在上海的此时心境,越发地为将来担忧了。而那堵“老人墙”也是一个令我引发浮想的意境:在如今的农村城镇化道路上,年轻人们欢欣鼓舞地接受着周遭的变化,而老年人却早已习惯了那种朴素安宁的乡村节奏,也无力改变,对于他们来说,当初的欲望与理想已被迅速变化着的社会湮没,老人们蹲在冬天暖日下的墙边,望着年轻人远去的背景,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息。多年以后,当我们都已年迈,我也只要求有堵“老人墙”,让我也能够望着年轻人们回忆我当初的意气风发,便知足。
  
  这本书以马可波罗与成吉思汗的对话为背景,从马可波罗的口中讲述了各种不同形态的城市,即便这些城市是虚构的,但在不同人的相像中,对这些城市都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若累积有一定经历,在宁静的午后,品茗静阅,回忆此前遍历的城市,却也别有味道。
  
  此时,此书却尚未能读完,先记下所感,丢开一阵,待得社会、经济、心境安稳之时再阅。
  
  2009.02.05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9#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看不见的城市不是一座城市,也不是几座城市,它甚至不是忽必烈想象中的城市,不是马可波罗想象中的城市,不是卡尔维诺想象中的城市,它是每个人想象中的城市。看不见的城市似乎座座不同,却又座座相似,你猜不出它的原型,却又觉得似曾相识。他们说,看不见的城市是写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我却看不到丝毫的爱意。他们问,看不见的城市你最爱哪一座,我却哪一座也提不起兴致。或许正是那些繁华身后的苍白,让那些城市变得……看不见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0#
发表于 2012-8-28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卡尔维诺乐于谈论自己的作品,而鲜于谈及自己。他认为作者的价值多是体现于作品中。在缺少他的自传的情况下,他的生平或许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下几句:
  
       生于古巴,父母都是热带植物学家,少年时光里写满书本、漫画、电影。梦想成为戏剧家,高中毕业后却进入大学农艺系,随后从文学院毕业。194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于1985年去世。
  
     
  
         《看不见的城市》是其创作中期的作品,写就于1972年11月。书中背景被设定为马可波罗向忽必烈讲述自己游记所见。在所有世纪里,诗人和作家受到马可波罗的游记启发而写就的故事,都有个同样的内容,即带有异域情调的幻想。
  
     
  
       卡尔维诺将这些幻想精巧的归于一些有序的但又错综复杂的结构中。他在书中指派马可波罗与忽必烈成为每一章节的报幕人,同时也充当代表着作者的讲述人;在组成章节的城市描述片断中,又让马可波罗担任主讲人。这样的安排,使得所有城市描述片断之间形成横向的逻辑联系,这些片断和章节又构成纵向关系,最后又让马可波罗和忽必烈的对话引领每个章节,使其最终归于一个整体。
  
       卡尔维诺所写的城市片断充满想象。人们为了追逐梦中所遇到的女子,建造了佐贝伊德,他们特意将城市巷道造得弯曲以便能让自己抓住那个女子,但是最终却发现自己陷入了这座丑陋的城市;在阿德尔玛,马可波罗发现每个人都是他所知的已经死去的人,他辨认着这座城中的每个人的面孔,同时别人也在辨认他,或者认出了他。他怀疑自己走到了彼岸者的最后国度。
  
       关于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的谈话,我无法用语言去准确表达他们所说的内容,他们进行的有时候是两个人的交流,但是更多的时候,这两个人就好像作者的两个影子,在那里说着有关真实与虚无的话语或者本身就是实虚交错的语言。
  
      绿色中译本的目录设计的非常巧妙,纵向是某个章节中的全部片段,而这些片断又与相同主题的片断构成横向的系列。文字和书页通过纵横交错的棉线相互联合而形成的,这本书顿时也带有了卡尔维诺的气息。
  
    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翻开时,你偶尔翻到的那一页,将引领你进入迷宫的某一个缺口,你经过的将体验到的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路,走向的也是一个不明确的不知在何处的中心。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18:39 , Processed in 0.0439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