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不见的城市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1#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一本像散文诗一样的长篇哲思小品。读它的时候,我还在上海漂泊。后来回到老家的乡村小院里开始读它,因为在城市的时候根本无法读进去,浮躁扼杀了真正的阅读。
  
  在乡村,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你才能真正读懂它迷宫一样的文字。
  
  语言犹如飞絮,写出了我们现代人的迷乱。
  
  语言犹如迷宫,写出了我们现代人迷失。
  
  我知道这文字是永恒的,因为我们正在置身其中。
  有时候,我们读不懂它,这是因为距离城市太近的缘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2#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隐喻,不在乎它客观上究竟指向何物,或者何种精神的形态。本体可以是多元的,重要的是你更倾向于何种释义,它可以来自经验,也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样的读物,才得以完全主观。最终,这些缺少直观形象的城市,并非让你看不见,反而让你看到更多。这样的创作者才算得上真正的天才。
  
  01.城市场景都是以联接记忆。记忆如果是快乐的,自然会期盼获得重复的体验,至于能否完全照搬形式上的重复,对于事物不停止其变化的规律而言,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即便场景再现无望,如此之大的城市也不应当找到任何羡慕和妒忌的理由。
  
  02.你希望见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但先于旅途的期盼过多。于是,你一走近它,它就变了。你会觉得恶心,因为你意识到:这城市在衰老,然后你会跟着一并衰老。
  
  03.城市面貌的多元化,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居民。你若不想落得别人感受的复制品,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努力成为他们中独特的一员。然而在此之前,你得先认识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04.你得承认,城市是最有趣的冒险场所,这里的一切都能成为推测往事的线索。然而,只沉湎那些往事的城市是死的,而所谓的肯定在单调不变的环境中也迟迟不会到来。
  
  05.客观的城市中,倘若存在任何主观的概念,那都是拜赐他人。买春者的出现分明是欲望作祟,而卖笑的娼妓又擅长施展各种欲望魔术。无奈买春者能瞥见到欲望最大化带来的利益,转变为老鸨便于情于理。欲望的胀膨促成主观概念在客观领域中的生长,仅从欲望的角度定义,城市是一个逐渐扩张的荒淫体系。然而,主观中也存在着积极的概念,善恶交合,并存不悖才是城市的真相。
  
  06.如你所见,城市是各种象征的载体。你在城市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习得这种本领,因此即使没有感觉和表达器官的城市不能对你耳提面命,却能通过象征的方式传达所有的信息,智慧自此而来。
  
  07.能被动形象化的城市可以成为一面洞悉匮乏之物的明镜。当你是火焰的时候,城市是一片汪洋的海水;当你为海水的时候,城市是一把明丽的火焰。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不会出现在城市的形象中,正如你不会同时匮乏着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
  
  08.城市的辨识原来不在于名字,而在于神祗、天桥、广场的位置,在于你熟悉的它的样子。这样看来,我们以为熟悉的城市其实每天都在消失——以不更名改姓的方式。因此,每次对改变形式做出选择的时候,城市也会衍生出自己的平行宇宙,放弃其余的模型,它并不想满足你对它抱有五花八门各种理想的贪欲。
  
  09.从来没有这样的城市,它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未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它能支配所有城市居民的头脑。
  
  10.过于活跃的思维活动是极为可怖的,你的心极可能在这些专注的大脑活动中死去。城市里因此存在着许多自称孤独是他们最好朋友的一群人,那是因为他们只会想,不会交谈。
  
  11.搬家和迁移,有幸获得新机会的永远是住客,如此一来,城市本身似乎是亘古不变的。
  
  12.关系是城市里最堪称玄妙的学问,它们大都是形式,然而失去它们又无法预知会发生何种灾难。所以居民就只能不凭章法只凭运气地把各种关系经营下去,结果只能是越缠越乱。
  
  13.如果只在意城市的空间,不久你便会憋不住地想方设法逃出去。由于你无法感知城市在损耗的同时重新塑造,当你感受不到它的新又无兴致挖掘它的旧的时候,正是你逃走的时候。而你若选择保留这种习惯,那么你会一直逃下去。
  
  “我们有两种避免受苦的方法,对于许多人,第一种比较容易,接受地狱并且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就不必看见它。第二种有些风险,而且必须时刻警惕提防:在地狱里找出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习认识他们,让他们持续下去,给他们空间。”最后提到的,看见城市的不是群体,是个体,是他们各自的视物方式——选择同化或是保持异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3#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城市与记忆
  
  一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399945.html
  
  “倘若在九月的黄昏来到此地,白昼渐短,你会看到炸食店门口同时亮起多彩的灯光,听见某处凉台上传来女人的喊声:‘啊!’真让人羡慕那些人,他们觉得自己曾经度过这样的一个夜晚,并且在那时是幸福的。”
  
  寥寥几笔,那些类似的、曾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此情此境此地此人”都涵盖其中了。
  
  对于回忆来说,城市并不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想起某座城市,你会想起自己曾在那里经历的一切,譬如“我曾在那儿度过这样一个夜晚”,“细雨绵绵的老巷口遇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路人”,这是一种荡漾在时光中的印象。有明暗,有色彩,有温度。
  
  二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399961.html
  
  “在他盼望着城市时,心里就会想到所有这一切……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是年轻的,而到达伊西朵拉城时,他已经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广场上有一堵老人墙,老人们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也坐在他们中间,当年的盼望已经成了回忆。”
  
  又是一个典型意义的场景,在时间中流浪的旅途终点。记忆在这里变得微妙,因为不是回首过去,而是凝望过去的自己曾经的憧憬。等到年老,回想当时年少,不知有多少人能使年轻时的盼望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回忆?
  
  一和二都是描述个体印象中的“城市”。
  
  三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399971.html
  
  “构成这个城市的……是她的空间面积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对今日的扎伊拉德描述,还应该包含扎伊拉德整个过去。然而,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这篇在描绘空间和历史事件间的关系时,读者如同在看一幅立体画,顺着作者的指向在连续的画面中实现事件的跳跃,最后如同转了360度,时光追溯了一圈,而一切仿佛还在原地。
  
  “城市”在这里是一个整体,包含了过去,现在,在其中生活过和生活着的所有的人。它拥有的所有过去对如今的各种影响,大都在不易察觉的地方隐藏着,只在能敏锐探索的眼前才能浮现出来。
  
  对一个民族,亦如是。
  
  四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399986.html
  “这是一座你只要看上一眼就会终生难忘的城市”
  
  扎伊拉德可以让人在连续的画面中捕捉过往的凿痕,而左拉却是能主动的捕捉游人的目光:“她的秘密在于能使你的目光浏览其一幅幅画面的方式,就像在读一部乐谱,任何一个音符都不能遗漏或移动……在每个观念和每条路线的转折点上,你都能确立帮助唤起你记忆的相似或对立的关系。”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无法切断的河,记忆只是从中徒劳般舀起的水花,那左拉在空间上又是如何的一种存在呢?就像了解一个人需要观察看他(她)的各种细节,看左拉还是需要依靠一幅幅的画面,或许在我们的眼睛里她是完整而不可分割,但了解她的过程却依然是从一幅幅画面,一个个目光聚焦处开始。我们无法完整的从目光中掌握她,只能从她能展现出的一个个细节的融合中去试图理解她。
  
  她是所有的点和面在空间上的聚合,是精密活着的整体。但也正因为她是活着的,所以无法停留在时间上的某一刻,毕竟变化是事物的永恒本质,只有死亡才能静止。倘使为了被记忆而试图固定,不是死在记忆中,便是死在历史中。
  
  活着和死着的区别是什么呢,活着还拥有或多或少的可能性,而死去便是一点别的可能性都不会有了。
  
  五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400029.html
  
  “同一地点同一名字下的不同城市,有时会在无人察觉之中悄然而生,或者默默死去,虽是相继出现,却彼此互不相识,不可能相互交流沟通。有时,居民的姓名、音调甚至容貌都不曾变化,但是栖身于这些名字之下的和这些地点之上的神灵却已经悄然离去。”
  
  “神灵”,在本书里第一次出现,是作者抽象出来的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像灵魂,气质等类似事物的综合。有时候几代人死去它都还活着,有时候居民们还活着但是它却已然离去。就像毛利里亚,在地理意义上从不曾变化,但旧日的它已完全消失不见了。
  
  Body and Soul? “城市”就是在卡尔维诺印象里,一种活着的物质,它仿佛寓身于这个城市的所有事物中,你可以从各种标记、象征、特殊的人群中寻求她的印记,但是她又不容易捉摸,难以触碰。  
  
  
  城市与欲望
  
  旧版译作“愿望”,手头的英译本译作"Desire",对于这个系列,我还是更倾向于用Desire这个词,因为它们的主题介乎欲望和渴望、盼望之间。
  
  一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399967.html
  
  “在那以前,我只知道荒漠和商队车路。而那个多罗泰亚的早上使我觉得今生今世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感受。在后来的岁月里,我的目光又回头审视过荒漠的商队车路;而我现在知道,这只是那个早上让我走进多罗泰亚的许多道路中的一条。”
  
  被唤起的Desire,久居荒漠第一次走到城市的体验和愉悦,到底是这个城市给你带来的,还是你心中的欲望被满足而换来的?你曾以为那份感受是唯一,后来才会发现,即便走不同的路,换不同的城市,很可能也会有相仿的感受。因为你需要的,只是离开荒漠而已。
  
  这个和记忆之一有微妙的交叠,但那个讲的是记忆带来的体验,强调记忆的唯一性,而这里强调的是人的Desire。但这个Desire到底是无法否认唯一性的。就像童年海滩边拾来的贝壳,一起玩大的小伙伴,他(她,它)们既偶然,却又唯一得无可替代。
  
  二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399979.html
  
  “对阿纳斯塔西娅的描述,只能唤起你的一个个欲望,在迫使你把它们压下去。”
  “你若是每天八个小时切割玛瑙、石华和绿玉髓,你的辛苦就会为欲望塑造出形态,而你的欲望也会为你的劳动塑造出形态;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娅,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
  
  这篇表达得略嫌直白, 后面那句绕得有如鸡生蛋蛋生鸡一样捣脑子,还是英译版更为简洁:"labor which gives form to desire takes from desire its form."
  
  苹果总裁谈到iPod的巨大成功时曾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等到我们把创意带到他们面前,他们才会发现,啊,这才是我想要的!
  
  欲望就是这样塑造出一个个的形状。不过这也让人想到Consumerism,人们被刺激着去购买许多自己原本完全不需要的东西。
  
  “你若是每天八个小时……“,上班拥挤的公交上想起这句话,不由笑了。于是来到公司,继续忙碌于公司即将问世的芯片。社会这个源源不断的塑造着一个个欲望的巨大机器,我不过是其中一颗毫不起眼的微小部件而已。
  
  
  All the desires within and without. And you who surrounded by desires are only part of the desires.
  
  想起Night和我说过的莎剧中一个有趣的桥段,前一个人说(大意),I am without these follies. 后一个人答曰,(Yes), "you are so without these follies, that these follies are within you and shine through you."(Two Gentlemen of Verona, Act II. ScI.) .意即,由于你过度without(在……之外),结果膨胀到把follies之外的空间吞并了,自然follies就within you了。
  
  三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399992.html
  
  “在高原上干骆驼的人……明知是一座城市,也还把她看作把自己带离荒漠的一条船。”
  “在弥雾缭绕的海岸,水手……他明知这是一座城市,却仍然把她看作一头骆驼。”
  “每个城市都从她面对的荒漠获得自己的形状。”
  
  第一章好几次出现“荒漠”,其实都是泛指从观察者的角度看来已经失去了可区分性的事物——有时候是对个体,有时候是对群体。就像第一章结束时就曾提到:“在可汗的头脑中,帝国是由沙粒一样的短暂易逝的能相互更换的数据构成的荒漠,而沙堆上出现的,就是威尼斯青年的字画迷里的城市和省份的形象。”
  
  苔斯皮那在向不同愿望的眼睛展示出不同的风貌。其实城市自己并没有变,只是看她的眼睛不同而已。一个人的Desire会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关注事物的角度呢?或者说,我们所看见所理解的事物,有多大程度在受着自己的欲望所左右?
  
  四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405086.html
  
  看到菲朵拉后我就在纸上画了一株柔韧的顺着时间生长着的植物,在她伸展的主干上交错着长出一个一个透明的玻璃球,那些玻璃球都是愿望在时间里曾经可能的形状。而还在主干道上的它,并不知道下一刻的它会否成长成另一个玻璃球,又或是消逝在主干生长的痕迹中。
  
  其实没有什么能固定住的,包括已经成为的“现实”。
  
  五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405124.html
  
  这是一座完全由欲望驱使着自己形状的城市,各种欲望掺杂混绕,形成一个由无数个死结纠缠在一起的白色的线团,月光之下的巨大陷阱,诱惑猎物前来追逐自己的欲望,然后掉入她无处可逃的圈套中。如此荒谬的地方,为何还能不断吸引着人们前来呢?因为他们只想着如何追逐那个赤身裸体的长发女子,却看不到欲望张牙舞爪的狰狞面孔,直到自己在追逐的过程深陷其中。
  
  梦里的追逐,暗指人潜意识里深藏的欲望。佐贝伊德以一种夸张的形式,把人们对欲望的追逐赋予了实形。
  
  
  轻盈的城市
  
  关于轻盈的城市系列,第五章可汗和马可的对话作了很好的注脚:“在轻盈中成长”。
  
  看这个系列像是在欣赏几件具有空间透视感的艺术品,卡尔维诺又像在谈自己对城市的理想。
  
  一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400001.html
  
  伊萨乌拉,整个城市都受一种潜藏的看不见的力量驱遣,自地底深处源源不断——有形、无形中——涌出。向上,向上,但这种向上的力量又如同喷涌的水一般轻盈而有力量,无处不在。
  
  “城市的绿色周边正式看不见的地下湖的湖岸线,看不见的风景决定着可视的风景,阳光之下活动着的一切,都是受地下封闭着的白垩纪掩饰下的水波拍击推动的”
  
  活动的水,深藏地下的水,孕育了这座城市的一切。
  
  二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405102.html
  
  珍诺比亚,建筑在高脚桩柱上的城市,对于我们是一种情理之外的存在。卡尔维诺借助这种对比的反差,提醒我们反思意识中的习以为常。我们觉得的合理,和行走在纵横交错的凉台和悬空廊之间的诊诺比亚居民所觉无异。即便要说对生活家园的理想,往往都会在一切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的基础上作不同的组合,而决不会完全脱离它,更难有颠覆性的尝试。
  
  卡尔接着说,“既然如此,就无需将诊诺比亚划归幸福的还是不幸福的城市范畴。……如果要区分,则另有两类:一类是经历岁月沧桑,而继续让愿望决定自己形态的城市;另一类是要么让愿望抹杀掉,要么将愿望抹杀掉的城市”(最后这句读着拗口,继续求助英译):
  “those that through the years and the changes continue to give their form to desires, and those in which desires either erase the city or are erased by it.”
  
  埋怨现状有何意义呢?往前只有两种方向,继续争取实现愿望的可能——当然这种愿望前提是良性的;另一种则不是被欲望毁灭便是放弃所有的发展可能而衰亡,死去。
  
  三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405138.html
  
  阿尔米拉是连自己的骨骼都没有的,仿佛整个城市都挥发了,只留下由水管、水龙头、淋浴用具等组成的城市输水系统。但在水管丛中却能看到年轻纤细的姑娘在浸泡,沐浴,擦拭,“阳光下,喷头里流出的扇面形水线、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柱、喷出的水、溅出的水和海绵浴刷上的肥皂泡都闪动着七彩光”。
  
  如果说伊萨乌拉的力量源自深藏地底的湖水里,在阿尔米拉的水之仙灵们倒是在顺着地下的水路上下来会中来到新的水系王国里了。于是我们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美妙的场景,如水般轻盈。
  
  神话时代的仙灵们都哪儿去了呢?大概就藏在透视图一般的阿尔米拉中吧。
  “这些小巧的女人,早上还能听到她们的歌声呢。”
  
  四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405167.html
  
  索伏洛尼亚,由两个半边城组成的城市,寻求惊险刺激的一半却是一直固定不动的,它代表着人们永远的猎奇心理。而另一半看似由固定物质组成的城市却一直在搬迁运动,每年都从这一边搬迁到另一边。
  
  过山车和大理石房子,到底谁是一直在变,而谁又是那从不曾变化的呢?双重的思考换位后,如同转了两个一百八十度,有趣的便是这种过程。
  
  五
  原文:http://alkaid.ycool.com/post.3405208.html
  
  在两座高耸入云的山间,悬着奥塔维亚,行走在这样的城市,随时看到身下的万丈悬崖,谁不战战兢兢?对于奥塔维亚居民,城市的这种存在方式便是那悬在头顶的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反观建立在大地上的城市,脚踏实地的感觉是在太容易让人麻痹了,又如何能时刻警惕自己是否过度发展呢?说不定哪天就轰然塌陷了——说到这,几天前上海的一幢在建新楼就嘎嘣一声“躺倒”了,这种倒塌方式估计卡尔维诺也不曾想象。
  
  
  2009/07/03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4#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有两种方法可以到达琴屿:一,搭乘火车,当你穿越大陆,铁路愈渐弯曲,在遥远的尽头嗅到海的气息时,你就到达了琴屿,琴屿是你永远的终点也是你永远的起点。二,乘坐海船,当你依稀辨认出大陆的轮廓,航向红光闪烁的灯塔,透过迷雾看到海中一座亭式风格的没有彼岸的桥时,你也到达了琴屿,琴屿是对你欲望的束缚,正如那座桥。
  
      对外乡人来说琴屿是海的故乡,琴屿的一切都来自海,海就是琴屿的一切。漫步在琴屿的海岸,你会觉得岸永远没有终点。踩过沙滩时,你停下脚步,脚下是奇异的贝壳,当你拾起她,却化作沙粒滑过你指尖。趟过滩涂时,你把手放到浅水中,手里是闪亮的小鱼,当你捉到她,却汇成晶莹的水珠流过你手边。驻足礁石时,你翻开乱石,眼前是青绿的梭蟹,当你擒获她,却碎成坚硬的石粒落回乱石中。琴屿的海岸是可触摸的丰饶,但只能驻足欣赏,无法据为己有。当你被琴屿蔚蓝色优雅深邃的海吸引,想留下来时,你突然发现海已潮涌,岸渐消失,你身处海中,如传说中等待女儿归来而化作海中奇石的老人。于是你撤回留恋的思绪,潮也随之渐退,岸在你脚下迁徙,与你越来越远,终于,你离开了琴屿,带着对她的无尽回味和留恋、
  
      对本地人来说琴屿是路的迷宫。琴屿的路蜿蜒曲折,交错回环。不管你在琴屿驻扎了多长时间,走在琴屿的青石路上也无法避免迷路。当你沿着眼前唯一的路走到尽头时,会发现一家小店,当你饿时,走进去会吃到鲜美的海产;当你渴时,走进去会喝到喷香的绿茶或咖啡;当你累时,走进去会有舒适的床铺和枕边的书。休息完毕,走出小店,你发觉已到达预想的目的地。琴屿的路是迷幻的,没有头绪也不需要方向,你所确定的只是在上面行走。于是琴屿的时间如同囚禁在笼子里,闲散而悠长,让你常常觉得时间是静止的,生活是安逸且慵懒的。于是,你迷失在琴屿中,无休无止,等待终老。
  
      琴屿是旧的,旧的琴屿是外敌侵占的产物,异域风格建筑遍布,红瓦、石墙,尖头栅栏,门上的白色小天使、绿色木窗框,红色木地板、旋转楼梯、七彩玻璃穹顶。春天的樱花瓣,秋天的梧桐叶。这是一个万花筒般的童话世界。旧的琴屿是缓慢的,每一秒都是上一秒的镜像,每次镜像就损失些许光芒,万花筒就这样日渐褪色,在时间的尽头,终会有一个时刻只剩下灰色的凋零的琴屿。
  
      琴屿也是新的,新的琴屿是自我生长的结果。过去的村庄、农田、沟壑、荒原,已悄然化作高楼、广场、马路、立交桥。混凝土上长出的钢铁和玻璃映射出银色的光芒,这是一个水银的世界。新的琴屿是飞速的,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预兆,银色映射到的地方随机发散出更耀眼的银,水银在狂野的蔓延和奔腾。在时间的尽头,终会有一个时刻银色充斥整个星球。
  
      新的琴屿吞噬着旧的琴屿,快的琴屿超越着慢的琴屿。唯有不变的是琴屿的海,海是琴屿的灵与心。当水银灌注满整个世界,琴屿人将生活在琴屿的海里,用腮呼吸,用鳍行进。
  
      过去的琴屿,现时的琴屿,未来的琴屿;眼中的琴屿、心里的琴屿、幻想的琴屿。只是我梦境中刹那的碎片。
  
  
  
              ----谨以拙劣此文向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致敬
  
                                                                                           冬日之光
  
                                                                                           2009.11.4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5#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虚构的城市,却又有每座城市身影,有的也许会是每个人心目中向往的吧~每座城市都是作者以女性名字命名,虚构出一种面貌,或是简单阐述,就像作者想要表达的一样,倘若你只把每座城市看作是一种理想幻想中的城市,那么我建议还是别浪费钱了,因为这本书依然如同《命运交叉的城堡》一书隐喻了很多东西,比如人、抽象的情感、每种状态的政治理念等,都是需要体会的,但不如城堡难懂,作者会在书中直接写到每座城市所包含的意味,就看个人感知了,能比意识流作品有趣一些。  眼睛有时候会成为最大的谎言编撰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6#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我愿意把这看做一本诗集。许多看不见的城市都是一个个美妙的隐喻,简练精致的语言和每个想象背后的故事组成了一本精美绝伦的赞美诗。
      卡尔维诺用他另人惊异的才华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对生命的阅读结构为当代的文学和小说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奇诺望着天空的飞鸟,对她说
  看着那些飞鸟,就会想要去旅行
  然后
  他死了
  然后
  她成了奇诺
  
  
  
  
  
  
  
  
  
  想说说关于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事,第一次看这个有着漂亮名字作家的作品,是在北京读大学的时候。坐在空无一人的宿舍,一天一夜一口气读完《命运交叉的城堡》。至今都记得那是一整套卡尔维诺文集中的一本,对于作者和书没有任何的介绍,所以当时既不知道这个作家是谁,也不是知道关于他作品的一切。去书店买他的书,结果也是一无所获。
  
  
  
  
  
  
  
  然后慢慢的,忘记了他的名字,忘记了书的名字,忘记了文字和情节。最后,只记得有这么一个想不起名字的作家,写了一本想不起名字的书,故事奇妙斑斓,文字清冷瑰丽,天马行空的想象却带有深沉内涵和黑色幽默的味道。
  
  
  
  
  
  
  
  就这么自然而然被遗忘,被搁置了许多年。本以后这便是与这位作家最后的缘分。
  
  
  
  
  
  
  
  前几日去书店闲逛,毫无目的的看那些书名,并没有打算购买其中任何的一本。然后,就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小角落,发现了一本单薄孤单毫不起眼的小书。
  
  
  
  
  
  
  
  《看不见的城市》。
  
  
  
  
  
  
  
  它带有如此不可一世孤傲的气质,在铺天盖地包装精美的书册间毫不妥协的自说自话。它没有妄自菲薄的破旧肮脏,绿色,简单,不可思议。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买下了它。
  
  
  
  
  
  
  
  这本轻薄的书里,有关于现实和幻想中城市的一切,城市像人,拥有复杂深邃的内在,杂乱无章的性格,千奇百怪的形态。那些文字,似曾相识的令人不安。心砰砰跳着,却找不到任何缘由。
  
  
  
  
  
  
  
  
  
  
  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城市与记忆,之一。
  
    从那里出发,向东方走三天,你会到达迪奥米拉,这城市有六十个银色的圆屋顶,诸神的青铜塑像,铺铅板的街道,一个水晶剧场,还有一只金鸡在塔楼顶上每天报晓。……”
  
  
  
  
  
  
  
  几乎是看了第一句话,我就确定这便是许多年前遗失的记忆。它以如此奇妙因缘的形式再次回归到我的手上,几乎让我惊讶的无法说出任何语言。这位对于自己生平不发一言的作家,唯一留存关于他的一切便是几册图书,以及“1923年10月15日出生,于1985年9月19日猝然离世,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他本应站在世界的顶端,戴上最华贵的冠冕,可他却用死亡为自己和自己的文字冠上最令人动容的头衔。就因为距离诺贝尔一步之遥,他便如此轻易的被世人遗忘了,他的作品出版很少,鲜为人知。再加之过于深厚的内涵与哲学意味,却用如此狡黠抽象的形式表达,常常使人晕头转向。
  
  
  
  
  
  
  
  这便是伊塔洛·卡尔维诺。
  
  
  
  
  
  
  
  如果灵魂深处同你的文字产生些许共鸣,以至许多年难以忘怀,我想你一定在我的心底留下一枚奇异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会是懂你的,即便现在我还不足够成熟果断,不足以领悟深知。
  
  
  
  
  
  
  
  终于在网上买齐了他的全套文集,完成了彼此的因缘。
  
  
  
  
  
  
  
  没有急着读它们,我想等到旅行的时候,在陌生城市的某处,再与你相见。
  
  
  
  
  
  
  
  
  
  
  
  
  
  在我的肉体老去之前
  
  在我的灵魂被世俗和污秽掩埋之前
  
  在我的天真梦想泯灭之前
  
  在那些无端念想变得矫情之前
  
  在对任何美好和痛苦都无动于衷之前
  
  在把你和你给予的一切丢弃之前
  
  ……
  
  ……
  
  ……
  
  
  
  
  
  我还有许多想做的事
  
  我还有许多想前往拜访的城市
  
  想在那些陌生的天空下任性的挥霍情绪
  
  结交各式各样的人群
  
  肆意幸福或疼痛,想念及遗忘
  
  最大程度的爱与被爱,拒绝与缅怀
  
  我仍然深爱看不见的某处那些盛开的无名花朵
  
  或是一直试图靠近却不得而知的答案
  
  
  
  
  
  在我不再是我之前
  
  要把我的印记
  
  镌刻进世界每一处奇迹的土壤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8#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跳跃、质感的片段,我一一摘录,待有一日搬上银幕。
  
  
  这里的人能精工细作地制造望远镜和小提琴,这里的外来人每当在两个女性面前犹豫不决时总会邂逅第三个........
  伊西多拉便是他梦中的城市,但只有一点不同。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伊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
  广场上有一堵墙,老人们倚坐在哪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
  当初的欲望已是记忆。
                                                  
                                                    -----伊西多拉
  
  
  
  ......你若是每天八个小时切割玛瑙、石华和绿玉髓,你的辛苦就会为欲望塑造出形态,而你的欲望也会为你的劳动塑造出形态;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其实你只不过是他的奴隶。
                                                    
                                                 -----阿纳斯塔亚
  
  
  到苔斯皮那去游两条途径:乘船或者骑骆驼。这座城市呈现给从陆路和海路而来的人不同风貌。
  
  每个城市都从她面对的荒漠获得自己的形态;于是,赶骆驼的人和水手所看到的,就是这样处在沙的荒漠和水的荒漠之间的苔斯皮那。
  
                                                  -----苔斯皮那
  
  
                                                      (待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9#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城市、文学与历史——阅读《看不见的城市》
   
  王志弘
  
  
      一
  
      在意大利小说家伊塔罗.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1923-1985)的作品中,「城市」一直是个重要的主题,其中又以《看不见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 1972)最为富丽璀璨,一个个城市的故事贯串成为令人爱不释手的珠炼,娓娓道来城市人生的迷魅。本文的评论不以文学批评为主旨,而要将这本小说放在都市研究的脉络里来谈,连结上都市史的书写。但是,一本在书架上归类为文学作品的小说(fiction),以其虚构(fiction),和学院里的都市研究有什幺关联,甚至对都市史有所启发呢?这是个根本的问题,也正是本文评论的线索。城市与历史虚实真假的判准在哪里?都市史写作的价值与效用何在?怎幺样才能穿透虚幻与现实的暧昧界线?被评为「魔幻写实派」的卡尔维诺,在他的城市「文学」里,会有不寻常的看法吗?
  
  
      二
  
      这部「小说」的正文,可以轻易地区分为两个部分,以不同的字体做形式上的标明。第一个部分是每一章各有标题的短文,第二个部分,则是每章前后马可波罗与忽必烈汗的对话情景。
  
      如果说这本书有一个明显的「情节」,那就是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汗报告他曾经出使游历的各个城市的奇闻,以及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互动。不过,仔细阅读这些城市的故事,可以发觉叙述的内容,偶尔会超出了我们所熟知的马可波罗游记的时空背景,例如摩天大楼、机场,以及一些后来才会出现的城市名称(如洛杉矶)。因此,我们可以轻易地构想另一种情节,就是卡尔维诺自己透过两个「戏偶」,将古往今来的城市故事搬演给读者观众(「作者」现身说法,以凸显小说之为虚构,正是后现代小说所指认的特征之一:或者,这可以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史诗剧场」的「疏离效果」来比拟?)。或者,我们可以解脱对马可波罗游历的时空背景预设,径自认定书中的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有特殊的时空穿梭本领,《看不见的城市》因此不过是一部刚好有马可波罗和忽必烈两个角色的小说。
  
      《看不见的城市》引用一个混杂了史实(忽必烈)和小说(《马可波罗游记》)的典故,其实正好点明了卡尔维诺跨越虚实分界,允许读者多重解读、多所思辨的「用意」(作者的用意何在,一直都是个留给观众玩味的题目)。
  
      扣除了各章前后马可波罗和忽必烈的对话,本书总计有五十五个城市故事,归属于十一个主题,意即每个主题有五篇故事。(这些故事的出现顺序,依其标示法和出现章序,有一种结构性的关系,除了第一章和第九章各有十个故事外,各章有五个不同主题的故事,并依序每章出现一个新的主题,依标题排起来,正好是五四三二一的顺序。这种有秩序的安排似乎是卡尔维诺的偏好,或许反映了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形式趣味,但是本文不拟继续深究。)
  
      以下依序概述这十一个主题所含括的意涵:
  
      .「城市与记忆」
  
      第一个主题述说城市的记忆,张开了空间与时间与事件所交织的记忆之网。不同的故事言及记忆的不同面向与内容:影像的记忆、氛围的记忆、心情的记忆、感觉的记忆。复杂的记忆牵绕人心,与现实纠缠。不过,如果为了方便记忆(这里出现了博闻强记的理性企图),而强使城市不动,则城市枯萎,沉陷记忆之中,则人生枯萎。而且,经过时间的改造,城市的血脉终致断裂,记忆中的老城市,真的只存在于记忆和影像之中,只是想象所串连起来的连续性,依然发挥了解释、评价与影响现实的作用。
  
      .「城市与欲望」
  
      有创建一座城市的欲望,有一座城市所创建的各种欲望,欲望是对应着缺憾与幻想中的满足而升起。但是,欲望的形式与形成不全然是主观的臆想,做为人类之活动沉积的城市,正以其固化的形式赋予欲望形式,或者说是将欲望投射在空间化的形式之中,并同时以其空间布局,捕捉飘忽的欲望。可是,为了拢括所有新起的欲望,城市也不得不随欲赋形,与时俱变。
  
      .「城市与符号」
  
      这一组故事描述城市所披的抽象符号外衣,阐释名与实、符征与符旨、语言与事物之间的分离和不一致,进一步点出城市的表面与内里、灿烂与灰暗的两分。更重要的是关于城市的论述、描述城市的那些字眼,经常取得了自存的生命,而取代了地面上的城市。吊诡的是,如果我们没有了字词,甚至无法想象和记忆城市,符号的外衣原来不是可以穿脱的定制衣饰,而是随着城市一起成长变化的表皮,紧紧黏着城市的筋肉。
  
      .「轻盈的城市」
  
      这些故事说的是城市组构的「原型」:千井之城地底湖的构造、欲望与城市形式配搭而造起的城市、只由水流的管线构成的水神之城、工作和玩乐两个半边拼合而成的城市、吊挂在山谷上的绳索之城。这些故事以不同的切面,讲述构成一座城市的骨架、结构或原理。这些或许不为居民所识的原理,并不因此减损其左右城市命运的能力,并且经常在据之而构筑起来的传说、神话和宗教上,显露其若隐若现的身影。
  
      .「贸易的城市」
  
      在贸易的城市里,交换的不仅仅是金钱与货物,同时进行的还有记忆、欲望与眼光的交换,身分、角色与生活的交换,乃至于整座城市的交换。在交换的时刻里,交换的各方也建立了关系,而这些关系经常是固定模式的重复,交换常常只是元素的互换,而非结构的转换。不过,在交换的过程里,在关系的网络里,移动通行的路径是如此繁复多样,即使关系的结构不变,往来互动的方式却无穷尽。
  
      .「城市与眼睛」
  
      这一组故事说的是观看,是观看所预设的一段距离与位置,是观者与被观者的对应。一座城市的形貌随着观看的心情、立场、角度与生活方式而定。每一双眼睛里映照着一座城市,千百万双眼睛里映照出来的城市所构成的混合体,是否正好是地面上的那一座城市呢?
  
      .「城市与名字」
  
      城市的名字将关于城市的论述和字词都凝缩起来,成为一句咒语。城市的名字与实质,城市的论述与现实,论述与记忆之间,总是有差距,但正是有这些差距所展开的空间与时间,人与城市才得以存活,而不致窒息。城市的名字归予城市的所在地,还是归予造就城市的活动和人?或者根本就是归予名字所唤起的记忆和景象。城市名字的更替与维系不仅是岁月与地理的转移,同一个名字底下,有着城市的错乱系谱,以及古老城市之名的荣光所促动的建构系谱的欲望。
  
      .「城市与死亡」
  
      死亡不仅是时间的断续,也是空间的隔离。这一组故事讲述城市里人的世代承递,以及结构的长期变化。死去的不是已经消失而不再存在,死亡是一个现存的范畴与领域,散布在城市、言语和实际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过去的」对于活着的,进行中的事物,仍有其模塑的力量。如果诞生使得存在有希望,那幺死亡使得存在更为真实。
  
      .「城市与天空」
  
      这一组城市与天象的故事,视天空为城市(人世)的理想、欲望与真理之所在,天体的运行法则,经常被视为城市组构的原则。天空也代表一个全盘的视野,由此可以侦知和观测我们置身城市的织理之中,所看不到、察觉不到的事物或道理。但是,天象与天体不正是人类世界的投影吗?那幺到底哪个是原理或根本的所在呢?
  
      .「连绵的城市」
  
  都市的蔓延与自然世界的被侵吞,是卡尔维诺在这组故事里为之叹息的现象。现代城市的广袤,是城市向外扩张的结果,而且城市是一个消费与制造垃圾的核心,将残余推挤到边缘;而都市景象的重复,使得不同都市的名字失去了实质的差异。最终,都市成了没有外在,没有自然,没有一个可供逃离、脱身和反省观照的对立面的庞然怪物。
  
      .「隐匿的城市」
  
  潜隐的、看不见的城市,不是目光之所不能及,而是心神不在之处,是被忽视的地方。隐匿的城市是想象、欲望、记忆、死亡、记号的包被之处,看不见的丝线穿透绑缚了意想不到的人事物的组合。这些隐匿的东西也许一直存在,但看来像是只在一瞬之间,或许只有在日常生活刹那的裂缝里,才能见到与察觉。只有以不同的眼光,怀抱好奇,于不疑虚有疑,才可以照亮这些角落。
  
  
      三
  
      其实,十一个主题或隐或显穿插出现在每一个城市故事之中,而不拘限于标题。藉由忽必烈和马可波罗的对谈(听故事者与说故事者的关系),卡尔维诺传达了另外几个重要的讯息,都是有关叙事与论述的建构,以及真实和虚构之难分:
  
      1、习得忽必烈的语言之前,马可波罗以物品的搬弄,配合了手势来表达,虽然在意义上不像语言那样精确,却因此有多重解读的可能,听者与读者可以自在地想象,也可以索性略去不理,有参与其中一起操演的空间,不必像听熟悉的语言一样,必须逐句逐字依循规范,而被绑缚在僵硬细密的正文之中。据此,《看不见的城市》就是一则则的寓言,是有言外之意,而读者必须自行思索的寓言。
  
      2、论述没有穷尽之时,总是有可以继续说的东西,这不是因为无法造就一种论述的原则或规律,来掌握一切可能被提及、被描述,因而可能存在的事物(以论述来捕捉现实,已是好几代人的意图),而是因为论述背后总是有浮动漂移的欲望,使论述一直编织下去,甚且论述谈论的就是论述本身,而真实则只做为论述(欲望)的对象而存在,不再有一个论述之外独立独存的真实可以辨视出来。
  
      3、但是,在论述停歇之处,我们也总是摸得到、看得着的城市,是否就是真实之所在了呢?真实是在石块灰泥之中,是在人的活动往来之中,还是在心情与感觉之中,是在于饥饿和死亡?当我们反思之际,论述又潜身而入了(因为思想总是透过论述进行)。但是无论真实是什幺,以及真实是否能被探知,若无一设定的「真实」做为基础,论述也无从着根生长,因为论述总是有一个对象(即使那个对象是论述自身,此时,论述即真实本身)。
  
      4、无论如何,论述要不抽象干枯,便要经常有欲望、记忆、惊奇、幻想、感觉、身体的活水灌注。
  
  
      四
  
      1、论述中的城市与城市中的论述再现与现实
  
      《看不见的城市》是关于城市的论述,也是阅读了城市之后的记录,因为诚如贺龙.巴赫德(Roland Barthes, 1986:92)所述:「城市是个论述……我们仅仅藉由住在城市里,在其中漫步、观览,就是在谈论自己的城市,谈论我们处身的城市。」据此,城市本身足有意义而可读的正文,而且城市正文的写作者,正是生活其中的人,透过人的实践(居住、漫步,及其它种种活动),不断书写城市。当然,城市不像语言一样有一定的字汇和语法,但也有其惯用语和发言立场。当然,视城市为论述的同时,已经引发了论述的材料,以及发言者和接收者是谁的问题,这也连带了「城市是什幺?这个字所指为何?」的问题和「再现(rcpresentatipn)与被再现之现实的区分」的问题。
  
      论述的材料不仅是语言,也是任何能形成有意义之连系的事物,亦即具有表意作用(signification)的事物;论述的发言者不仅是人,也是具有发散、沟通意义能力的事物与活动;论述的接收者不仅是有理解意义能力的人,也是受论述所影响的事物和活动。其实,在这幺界定的时候,以语言或象征体系为再现,以物质为被再现之现实的传统观点,已经动摇了,因为此时语言本身可以是再现的对象,而物质与实践也可以是再现之凭借。
  
      这里所蕴藏的再现/真实,已经是一个多重视点/多面体(多重现实)的讲法。由于论述之凭借是多样的(不仅仅是话语),发言者、接受者也不定于一尊,再现就足多重视点的再现,而做为论述之对象方能被我们知觉到的现实,遂成为一多重现实[是否有一个真实不虚的现实在论述之外存在,在此是一个置入括号的问题]。详言之,现实是多重的,论述也是多重的:以论述来谈论城市,但城市本身也是论述;可以话语、以石头灰泥、以身体姿势、以行动来发言,也可以话语、石头灰泥、身体姿态、行动做为论述的对象。据此,城市也是多重的了,因为城市使存在于关于城市的多重论述(discourses of cities)和做为论述之多重现实的城市(cities as discourses )之间。
  
      《看不见的城市》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已经暗藏了现实的多重性与论述的多重性。卡尔维诺在「文学里现实的诸层次」(1978)一文中,提及文学作品有许多层次的现实,而文学正是立基于这种多层次的区别之上,如他所举的例子:「我写道荷马说尤里西斯说:我曾经听过女妖的歌唱。」我、荷马、尤里西斯、女妖这几个主体,都位居文学叙事的不同层面,所牵连的是不同层次的现实(真实与虚假的问题在此就不是根本的了,因为真假成了在不同层次随论述之运作[别忘了,这是一种权力关系的牵扯] 而变动的性质,是斗争的标的,而非先验的存在)。
  
      这里关于论述、再现与现实的讲法,会让人联想到尚.布什亚(Jean Baudrillard, 1983)的拟像(simulation)与过度真实(hyper-reality)的提法:到了拟像的年代,已经没有再现与被再现的对象之间是否符应的问题,因为拟像取代了现实,拟像之外没有现实,只有比真实还真的「过度真实」。但是多重论述和多重现实交缠的提法,却不取消现实的存在,而是指出现实及其论述的不可割离,以及论述与现实的多源多样。而且虽然现实的各个层次区别,是(透过论述)建构出来的,但是这些建构并非纯属心灵产物,而有其物质性的经验和实践为基础,也就是说,论述有其物质性(亦即,透过多重多样论述的区划分类与再现中介而得以被感知、理解和「触摸」的多重多样的现实,正是这些论述所以会存在的基础。以论述本身为论述对象的论述,只是说明了论述与现实、再现与被再现者之间的模糊界线。这种界线在哪里,其实也是论述斗争的目标之一。)
  
      2、都市经验与记忆:复杂多样与世界缩影
  
      《看不见的城市》以城市做为铺陈作者对人类状况的观察与意见的场景,这并非偶然,因为城市正是人类世界之缩影,是「复杂多样」的体现之处。
  
      贺龙.巴赫德在《艾菲尔铁塔》(1979)一文中,写道:「铁塔最终同一切重要的人类场所具有的基本功能——自给自足——重新连结起来;铁塔可以独立自存:你可以在那儿梦想、吃喝、观赏、理解、惊叹、购物;正像在一艘邮轮(这是令孩童梦想的另一个神奇对象)上一样,可以感觉自己与世隔绝,但仍然是世界的主人。」(p.17)。城市其实正是最为整全的铁塔和邮轮,它包容了惊奇和差异,是奇想的实现之地,是一个自足的世界。此外,巴赫德也提到:「城市是我们和他人相遇的地方……城市中心被认为是社会活动交换的地方,而且……这是一种情欲的活动。城市中心总是被认为是颠覆性力量、决裂的力量,以及游戏的力量作用与会遇的空间。」(1986:96)。城市中心正是城市的复杂多样最为明显而诱人的所在。
  
      人类为了求生存,总是要对周遭环境的利害之处有所了解,因此,对于身处环境之全貌的探知,一直是人类潜在的欲望。一方面城市以其复杂多样,激发了更强烈的探求全貌的欲求,另一方面,城市也正以其无所不包,而成为构想整个人类世界的模型,成为全貌之缩影。在艾菲尔铁塔上远眺的快感,正是对于复杂多样的城市织理,有了全盘掌握的快感,有了掌握城市所体现的世界的快感,是一种知悉和掳获全局的满足感。
  
      都市的经验与记忆,在每个时代一向是以其多样性为根源。但是在工业化进行之际,都市的急遽扩张,为这种复杂多样带来了新的尺度,新的强度和节奏。快速繁复的变化,使得感官所接受到的景象和讯息,成为片断化、流转不居的拼贴。此时,全局全貌就显得更难猜想掌握了。
  
      所以,都市经验一方面是身陷一种结构性的总体的感受,一方面又是支离破碎,难以分类的纷杂,《看不见的城市》在其故事里,同时展现了这两个层面(例如城市与天空系列隐含结构性的整体,城市与符号系列则指涉城市之纷杂多面)。
  
      3、城市史的建构与解构文学、历史与政治
  
      回到本文前言所提的问题,一本「文学」著作对都市史的研究有何意义?文学与历史研究有何关系?都市史研究的价值与效用何在?这些问题牵涉的乃是文学、历史(或一般人文社会科学)与政治之间的关连。
  
      卡尔维诺在(哲学与文学》(1986:39-40)一文中提到:
  
      哲学和文学是互斗的对手。哲学家的眼睛穿透世界的幽味昏暗,剔除它的血肉,将纷杂多样的存在事物,简化为一般性观念之间蛛网一般的关系,并且制定了法则,棋盘上一定数目的卒子,便根据这个法则移动,而穷尽可能是无穷的组合方式。作家走过来,用国王和王后、骑士和城堡代替了抽象的棋子,它们各有称号、特殊形状,以及一系列皇家的、似马的,或教士的属性;作家不要棋盘,他们铺展了一大片尘土漫散的战场,或是狂风暴雨的大海。所以,游戏规则至此已经被颠转了,揭显了一个和哲学家截然不同的事物之秩序。或者,这时候发现这些新游戏规则的人又是哲学家,他们匆匆跑回来,证明作家的所作所为,可以被简化为哲学家自己的各种操作之一的项目,而个别的城堡和主教,只不过是一般性的观念披上了外衣。因此,争辩持续进行,两方都相信在征服真理(至少是一个真理)的路途上,叉向前迈了一步,但同时也十分清楚他们用以建构的材料,跟对方一样,都是字词。但是字词有如水晶,具有许多不同性质的切面和旋转轴,随着这些字词水晶摆放的位置,以及这些偏光的表面如何切割和层迭错落,光线就有了不同的折射。哲学和文学之间的冲突,不需要解决。相反地,我们只有认为这种冲突是恒久的且时时更新,它才能保证字调的硬化症不会像一层冰一样封住我们。在这个争战中,两位竞逐者不能将目光从对方的身上移开,但是也不能逼近而置身同一个角落。
  
      哲学(乃至于一般社会人文科学)与文学都是从事论述的编纂,只是它们自认是在不同的层面掌握真实,并且因此在不同的战线从事论述的战斗。战场上,真与假的问题就没有标准答案了(真假已经成为操弄的标的),重要的是能够获得胜利(当然,战斗有其目标,而非盲目争斗)。因此,文学和「学术研究」两者,至少在扣连上政治(权力关系的拉扯)时,哪一个最接近真理的问题可以先搁下,而要考量彼此如何在论述战斗上相互支持。据此,都市史(不论是文学中的都市还是历史研究中的都市)的效用与价值,除了「鉴往知来」之外,主要就是扣连在政冶行动上了(若从知识、权力与论述的纠结来看,写作初始就脱离不了政治)。
  
      卡尔维诺在《文学的政治正用与误用》(1976)一文中,提到文学的政治用途的两种误用:(1)文学的作用在于说出已经由政治所拥有的真理,(2)文学是永恒的人类情感之所归,是政治经常会忽视的人类语言之真理所在。以及三种正确用法:(1)替没有声音的说话,赋予没有名字的一个名字,特别是那些被政治语言所排除或试图排除的,(2)安置一种语言、视野、想象、心灵努力、事实之关联的模式,创造一个对于一切行动计划——尤其是政治行动——都很重要的既属美学又是伦理学的价值模型,(3)认识到文学是一种建构,其中所包含的讯息,作者本身也不全知道,文学除了作者的部份之外,总是有一个集体与匿名的部份,因而推知政治也必须如此自我认识与自我质疑。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如是,「学术研究」与政治的关系也离此不远。都市史(文学与历史研究)做为论述之战斗,做为政治行动之一环,正是要站在某些特殊立场发言、赋予名称,以及从事解释,要建构一个可以展开行动的历史计划,却又清楚理解到这个计划乃是建构,而非永恒之真理,神圣而不可侵犯,这是都市史写作的效用与价值所在,也是文学与学术研究的共通精神。《看不见的城市》正是卡尔维诺针对一个古老的论题:城市是什幺?以及后面一个更广泛的问题:人的社会是什幺?而编纂的参与论述战斗的利器。
  
  
      五
  
      选择马可波罗的故事做为讲述城市的布景,有什幺意蕴呢?除了意大利威尼斯这个永恒的隐喻之城外,马可波罗这个角色做为一个沟通东西方的旅行家,做为一个说故事者,他是一个漂移的论述编造者:他不仅仅是在时空旅行,也在他的心灵中旅行,漂移的位置,正对应了漂移多变的论述。
  
      但是,观览《看不见的城市》,令我们感动的不是马可波罗的博闻或奇异经历,而是他在拜访和讲述不同的城市时,一惯不变的仔细用心和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或许会让我们无法冷酷地分析社会的现实,找出战斗的最佳位置,而沉陷在浪漫的幻想或情绪之中,但是这种幻想和感情,却是支持我们不畏挫败、继续前行的动力。
  
  
      参考文献
  
  Barthes, Roland
  
  1979
  "The Eiffel Tower", in The Eiffel Tower and Other Mythologies. trans. by Richard Howard. Howard.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pp.3-17.
  
  1986
  "Semiology and the Urban", in M. Cottdiener & Alexandros Ph. Lagopoulos(eds.) The City and the Sign: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Semio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87-98
  
  Baudrillard, Jean
  
  1983
  Simulations. trans. by Paul Foss etc. New York: Semiotext(e).
  
  Calvino, Italo
  
  1967
  &quot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September 28, 1967. Also in The Uses of Literature. pp.39-49.
  
  1976
  "Right and Wrong Political Uses of Literature", Paper read at a symposium on European politics arranged by the European Studies Program at Amherst College, February 25, 1976. Also in The Uses of Literature. pp.89-100.
  
  l978
  "Levels of Reality in Literature",Paper read a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vels of Reality," Florence, September 1978. Also in The Uses of Literature. pp.101-121.
  
  1986
  The Uses of Literature. trans. by Patrick Creagh.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0#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读此书之时,我就像当年的忽必烈听马可.波罗讲述那些他所没有听过见到过的城市一样,聆听卡尔维诺向我展示那些我没有见过,或者,我视而不见的城市。
  
      读书的习惯,习惯在翻开它的第一页,开始了解它之前,在扉页上写字,写下与此书有关的或无关的,也许只是当时买它时的心情,无所谓的东西,只是一些文字,使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我的书。
  
      我写在《看不见的城市》扉页上的字,在读它之前:
  “我们都是存活在这城市中的个体,在这里栖息寄生着,却越来越不认得他,他被我们搞的日益复杂,满目疮痍甚至不堪,我们却在津津乐道引以为豪。一座城市会给我们留下什么,我们又会在他的身上留下什么。成长的轨迹,在这里,你还找得回吗?认得出吗?看得见吗?你,我,我们,都看不到那一座座我们缔造的城市。不是他背叛我们。是我们自己背叛了自己。他们,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的脚下。我们却看不到,感觉不到他们。”
  
      这是我读此书之前的胡言乱语,下面是卡尔维诺在书中的最后一段话: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他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你将成为那一种?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15:23 , Processed in 0.0534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