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不见的城市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1#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一座看不见的城市,她就在那里,不论你看的见还是看不见,或者视而不见。每个人私有的世界都是一个看不见的城市。
  太短了,真的太短了,让我狠不下心来,把他一口气读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2#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1.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
  
          2.“陛下,”威尼斯商人答道,“别这样想。到那时,你自己就将是众多象征中的一个。”
  
          3.虚假永远不在于词语,而在于事物本身。
  
          4.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
  
          5.我想:人到生命的某一时刻,他认识的人当中死去的会多过活着的。这是,你会拒绝接受其他面孔和其他表情:你遇见你的每张新面孔都会印着旧模子的痕迹,是你为他们各自配戴了相应的面具。
  
          6.也许,我不愿意全部讲述威尼斯,就是怕一下子失去她。或者,在我讲述其他城市的时候,我已经在一点点失去她。
  
          7.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
  
  
  
          读这本书的时候,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去想象你所熟悉的城市,在书中每一个美丽名字的城市上,你是否能找到她的影子,在她的身上,你是否能找到马可描述中那奇妙的城市。这以后,当你去到某个角落,是否能想起某一段话,想起是否在你看到的背后,你看到的天上和地下,还存在着你未曾感知到的世界,那也是真实的存在,每个人眼中的她都是不一样的,而当你离开了她,她只属于过去,而不属于你描绘的任何一个词语,你越尽力去记忆,她离你越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3#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书中写下了五十五个城市,分成了十一个系列:城市与记忆(奥米拉、伊西多拉、扎一拉、左拉、莫利里亚),城市与欲望(多罗泰亚、阿纳斯塔西亚、苔斯皮、菲朵拉、佐贝伊德),城市与符号(塔马拉、吉尔马、佐伊伯奇、奥利维亚),城市与贸易(菲米亚、克洛艾、爱乌特洛比亚、艾尔西里亚、斯麦拉尔迪那),城市与眼睛(瓦尔德拉达、珍茹德、宝琪、菲利德、莫利亚纳),城市与名字(阿格劳拉、莱安德拉、皮拉、克拉莉切、伊莱娜),城市与死者(梅拉尼亚、阿德尔玛、埃乌萨皮亚、阿尔嘉、劳多米亚),城市与天空(埃乌多西亚、贝尔萨贝阿、泰克拉、佩林奇亚、安德里亚),轻盈的城市(伊萨乌拉、珍诺比亚、阿尔米拉、索夫洛尼亚、奥塔维亚)连绵的城市(莱奥尼亚、特鲁德、普罗科比亚、切奇莉亚、潘特希莱娅),隐蔽的城市(欧琳达、莱萨、马洛奇亚、特奥多拉、贝莱尼切)。(打完这些名字好累人呐T T)
  
  这些都是卡尔维诺虚构的不存在的城市,人们找不到它,是任何一个城市,也不是任何一个城市。有的是在每年冬春至和春秋分交换记忆的城市,有的是躲不过出其不意投来的目光的城市,有的是像汤汁般稀释在平原上的城市,有的是悲惨或幸福的城市,有的是永远也走不出去的城市……每一个短小的章节都含蓄而清晰的展开了对城市的讨论反思。
  
  相较于书中天马行空的想象,现代的城市是乏味的单一的。城市也像一种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一一复制,一提到城市,必然想到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簇拥的人群,排泄出的庞大垃圾废物。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技术体系的脆弱,城市面对巨大的危机。人们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方式扩张着城市的边界,新城市不断的产生,大都市不断的崛起,日新月异,像书中所说的人们究竟是享受不同的新鲜事物还是排泄、丢弃和清除那些不断出现的废物。
  
  是什么让人们在面对巨大的危机还欣然生活在城市?是记忆,欲望,言语,交换……卡尔维诺在前言中提到“城市是众多事物中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的符号的整体;正如所有的经济史书籍所解释的,城市是一些交换的地点,但这些交换并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他们还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人们在城市扮演着多重角色,千差万别的城市在言语和记忆中具体起来,并通过此在死亡以后再复活。“在路过不进城的人眼里,城市是一种模样,在困守于成立儿出不来的人眼里,又是另一种模样”
  
  人们追随的不是双眼所见的事物,而是内心的、已被淹埋掉的、被抹掉的事物。当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总是寻找那些曾经见过的熟悉的的脸孔和景观,顺带感慨回忆唏嘘一番。总有一座城市隐于内心深处,像一把尺子丈量别的城市,你看的所有城市都是那一座城市近似的影像。
  
   读完这本书,我想,我们的存在于三个城市,一个是天上的城市即乌托邦的城市,一个是现实的城市,一个是地下的城市即地狱之城。他们承载记忆和欲望,连绵不绝,你永远走不出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腾讯发来消息说:我国将遭遇5年来同期最强的寒潮降温。而就在这最强寒潮降温前,我在的这个城市阳光是非凡的温暖,即使这就是要进入寒冬前的时节。
  拿起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躲在教室最后一排,阳光在大大的窗户中穿越,撒满我的脸颊和躯干。懒懒的的阳光将我的精神放松到极致,祛除书的绿色外皮,雪白的封皮让我简单到如同杯白开水,淡淡的平静。教室里进入我耳朵的声音只有老师带着有些聒噪的教条以及坐在旁边兄弟微微的鼾声。
  教室的楼层偏高,可以望出去很远。但是城市有些脏,永远都是灰蒙蒙的,似乎我在顶楼也没能看出多远。
  这个城市很脏,这个城市很小,这个城市很大,这个城市很冷漠,这个城市很热情。我拿捏不定这个城市是个什么样子,正如马可波罗和忽必烈可汗都迷茫那些城市是不是虚无,我也在迷茫。这个城市的记号和象征到底和我有什么样的联系。
  不知是这本书的字少还是我根本就没读懂,只知道这本书在我手中的翻页的速度异常的快。深秋能有如此的阳光已让我开心不已,更何况又有本这样被人奉为经典的著作。
  说实话,我没看明白这本书,只是这个书中的点点片段或者几个字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这个城市,是我出生的地方,因家在郊区县城,固守着一份村庄般安静,很少的奔于市区,因为这个城市的脏乱让我好生的恶心,为了迎合父母的心意,我最终还是选择在这个市区里读书,他们说这样可以让我知道你是否平安。其实我也想知道父母的安好。虽不是很乐意,但我没有反抗。
  这个城市,我不知是感激还是厌恶,我认识了好多新鲜的人,都是些慕名而来的人,这些异地人却让我有了别样的好感。虽然我知道这个城市的人都很好。我也遇见了你,遇见一个我曾以为会天长地久期待的人,我努力做到谦让与笨拙,我希望你能在不断批评中可以给我最似温柔的关怀。
  虽然这从开头就注定是一个错误,你不是这座城市的人,你也注定留不在这个城市,我的持之以恒就如同饭前便后要洗手般的定律被人们冠以执着而变的稀松平常。
  我的签名不改,我的心不变。无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只要还在坚持着,这所城市给予的将是无尽的力量。
  城市的记忆,我知道这座城市的底蕴是深刻的,历史是久远的,人文气息是浓厚的。我做过好几件好人好事,好多人也帮助过我。
  城市的象征,不是那座中心广场上的中心的其特性的标志,是一个人走过后对其本质的感觉。
  你走入我的世界,走入我的城,我所有的店铺与广告牌都写满了你的名字,你走过了,你去寻找下一座城了,我还在原地踮着脚尖眺望远方,等着那个名字的踏入。
  还能再见到你么?在我的城。
  冬天来了,记得穿暖衣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5#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当你在一本书里发现这么多惊人相似的地方 你会非常抗拒 因为它轻松瓦解了你为之骄傲的一些东西。这个纸上的城市充斥了人工的痕迹和刻意为之的解构与拼接。模模糊糊的 开始理解设计的贫瘠 建筑的尴尬 以及它们与哲学理论的不可比性。
  
  还好 书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依然令人着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6#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书中的一句话,虽然可能和主题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却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
  不同的城市,现实的虚构的,沉默的奔放的,每个城市讲着不同的故事,里面住着不同经历的人们。
  作为听者,聆听着,思考着,与自己对比着,想着是否遇到同样的事情,遇到了自己会怎么办。
  思维已经从听者转向了思考者,不论何时,思考与我同在,在一起的还有那相同却不同故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7#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已经不复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拥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属于你的异地等待着你。
      。。。。。。
      “你是为了回到你的过去而旅行吗?”可汗要问他的话也可以换成:“你是为了找回你的未来而旅行吗?”
      马可的回答则是:“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在路过而不进城的人眼里,城市是一种模样;在困守于城里而不出来的人眼里,她又是另一种模样;人们初次抵达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模样,而永远离别的时候,她又是另一种模样。
  
      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8#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城市这个怪东西是人为设定的。说它有就有,说它其实不存在也没错。
  
  当欲望变成记忆,我们就老了。当我们对什么着迷的时候,我们就成了奴隶,想要自由的生活,除非死了。
  
  我喜欢“真诺比亚”这座城,因为那是座固执的不清醒的城,我喜欢。
  
  美好的在占有之念产生的那一刻就变成了丑陋,比如“佐贝德城”。
  
  原始的欲望在让你满足的同时,也让你想逃离它,那座“海柏蒂亚城”。
  
  北京、上海、伦敦、纽约、巴黎,其实城市的实质没有不同,不同的是你的心情。
  
  我们的一生就是在等待着一种重复,时间和空间构成了这个大舞台,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上演同一出连续剧,主角老去,配角再成为主角,无休无止,直到所谓的时空消失。
  
  当我们走入生命的某一个年轮时,才发现激情已不再,你再也看不到什么新奇的面孔,每一张都似克隆,我们就老了。
  
  阳间和阴间也只是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如果有的话,同样的戏在上演,只是不同时空。
  
  这世界无所谓的珍宝或垃圾,它们本无不同,所有的一切都是人为加上去的。
  
  如果有来世,那它与今生也没什么不同,比起来世,我更愿意选择实实在在的死亡,因为它比较不乏味,富有变化。
  
  我们在所有的时空,我们自己造出的这个玩具舞台上,玩些蚂蚁搬家的游戏,忙着丢弃,忙着占有,忙着打发我们的无聊。
  
  因为丑的存在,我们才感知到美,当我们彻底消灭一切我们不喜欢的事物时,我们也消失了。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行为准则,但我们乐此不疲,为了有一天彻底消灭我们自己。别说我们害怕死亡,我们好像很期待它的到来。
  
  我们来自虚无,也将归向它,所有的占有只是一个梦,醒后尘归尘,土归土。
  
  卡尔维诺最后在书中提醒我们,清醒的活着很危险,可你是否有胆冒一下险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9#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我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候,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这是《看不见的城市》前言中的一句话。卡尔维诺没有写过诗的书,但他的书中总是充满诗意的气息。这本《看不见的城市》便是如此。
  
  十一个与城市相关的系列,每个系列五篇文字,每篇文字关于一座城市。单是浏览目录,就已经被这本书吸引。五十五篇文字片段,描绘了五十五座城市——虚构的城市,“人们找不到能认得出的城市”。
  
  城市是什么?除了建筑,路、河,车、船,动物、植物,还有行色匆匆的人、人与人之间的事、由事而生的情。城市是每个城市中的人的生活范围的集合。作者给每座城市都取了一个女人的名字。从环境到建筑,从市井到人,作者从各个方面向你描绘着这些陌生的城。阅读这些文字,像是在众多城市中漫游。想象力被卡尔维诺的文字所调动,开始一场闭着眼睛,身未动但心已远的旅行。有时觉得这些城市虚无缥缈,但转而又在其中发现似曾相识的影子:你似乎曾经邂逅过她,虽然也许轮廓并不那么清晰。不得不承认这种阅读体验是非常奇妙且有吸引力的。
  
  章节之间穿插的另一组情节,像是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汗所作的旅行汇报。所有这些谈话,包括他们的述说与聆听、思考与评论,即是作者的思考,亦是让读者合上书页后继续品评的余味。
  
  每篇文字篇幅短小。虽不忍释卷,但若是每天阅读时间有限,在闲暇时间读上一两篇,也是不错的选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0#
发表于 2012-8-28 13:41:4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两年前写的了。投给四地中学生阅读大赛还拿了个三等奖)
  
    我总听环保主义者说,我们的地球再被人类这样糟蹋下去就要怎样怎样了,再这样下去我们人类就都活不成了,似乎是在威胁还在睡梦中的无知人类。这样的说辞或许可以迫使一些人由于内心的危机感去保护环境,却不能起到长远的效果,终究还是没有击中人类与环境,甚至是人类与宇宙之间关系的本质。如果你单单读《看不见的城市》,你只会感受到人类某种微妙复杂的心理,而不能做别的什么;如果你知道它被列在有关环保主义的书单里,再以有关环保的目光去注视这本书,你就不止能看到人类的心理,还能看到这种心理引起的可怕后果,以及我们走出这个谜团的唯一出路。
  
    这本书里,最露骨地表达作者环保见解的应该是这句话:“在无人居住的地方,每块石头和每棵草都跟其他的石头和草一样。”我突然意识到句中所表现的认知状态离我和我周围的人是多么近,我们肯定曾经在某一个天真无邪的时刻无辜却本能地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即使只是在潜意识中。我们热爱进入大自然游览各种各样的名山胜水,我们懂得长白山和黄山长得有什么不一样,了解密西西比河和长江的区别,却从来只是以一种理性的眼光看待这可爱的风景,忘记也该用感性的心去感受世间的每一个素不相识的分子原子。为什么?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甚至,为什么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过可能有另一种感受方式?
  
    理性的眼光,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傲慢而自负的。上级看待下级的眼光之所以不那么充满感情色彩,是因为上级就是上级,他要显得和下级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他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从而能够统治下级。而人与他身边的朋友却可以有感性的交流,这全然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阶级距离,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这样看来,那个和树结婚的印度人为什么会被大众视为异类就显而易见了。根深于人类思想中的还是那么一句:人类是万物之王,人类是一切的主人。
  
    英语中所有对物体的引导词都可以用which,只有对人的引导词必须用who。语言是最真实的铁证,它证明人类就是那么自恋,就是认为自己和别的一切都不一样,就是比他们都高出一等,所以,必须为我们人类创立一个有别于其他事物的引导词,就算其他物体都听不懂这种语言也无所谓。这是什么,顾影自怜还是孤芳自赏?人类恋上自己,却也孤立了自己,在浩瀚宽阔的宇宙间上演了一处自娱自乐的情景讽刺剧。
  
    所以,环保主义者虽然做了那么多事,却从来没有点到过本质——若是不能放弃人类中心主义,那么一切的环保工作都只能是表面皮毛,治标不治本,徒劳功夫而已。
  
    然而人类,你又舍得放弃自己的惟我独尊么?
  
    若是不放弃自己的惟我独尊,你又活得下去么?
  
    讽刺的是,惟我独尊是为了在残酷的环境中屹立不倒;而最终的结果,很明显的,却会是让自己走向消亡。这是不是应了那个理论:越想要什么就越要不到,越是漫不经心毫不在意地生活,越是能在不经意间满足自己为数不多的渴望。人类或许应该流放自己压迫已久的内心,为心灵卸卸担子,先去快快乐乐地追求过程,再去思考其他。
  
    自负自恋能够帮助人类获得短期利益,这无可厚非;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太过追求自己的利益只能带来负面效果。这样的定律在人类个体的生活中依然成立:年轻时是要为自己多着想一些,以获得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筹码;若是到了老年还斤斤计较自私自利,不仅周围人会认为你不大度、没境界,连你自己都无法在生命的夕阳中感受更多别人给你的关怀,毕竟没有人喜欢自私的人。个人中心者的最终下场,或许就是带着冥间花不了的人间钞票下棺材吧。
  
    人类啊,赶快醒醒吧!对自己太好,就是对自己太坏。从思想上把自己从自我中心的泥潭中解放出来,就能够得到大自然最友好的拥抱。什么时候我们能把自己和水里的一条游鱼等价,我们就得到了最伟大的精神自由。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6:41 , Processed in 0.1843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