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0
|
目送 |
最新书评 共 17 条
东闯西
去年拿到了这本书 单看书名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 兴许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那瞬间脑海中浮现的是《背影》里父亲目送儿子上火车的场景 龙应台的《目送》偏重与子女对于父母的爱 子孝就是老人晚年最大的幸福了 读此书时 难免会将书中的作者拿与自己比较 很惭愧 只身小女一人在外工作 父母总是放心不下 每次的电话都会叮嘱要好好吃饭好好喝水好好休息 而我总是很少主动电话回去 兴许因为害怕谈话冷场吧 儿女越长越大 与父母的生活越来越远 有时候真的不知道再怎么开口说些别的 有时甚至会忽略掉父母的操心 单单在意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应该都有同感 读完这本书有一段时间了 那份作者文字透露出来的子孝依然久久留在心上
详情
rosali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高一下的期中考试的时候。大家把教材都搬到储物室里,就看到了。随手翻了翻觉得不错,就偷偷“借”来看。为了读这本书,考试都提前交卷然后拿书出去读,晚修的时候也一直在读。(当时已经要出国,期中成绩不重要,期末考得好就行。)
当时第一次读对内容没什么感觉,但是觉得龙应台的文笔我特别喜欢,舒舒服服的,平平淡淡的。不同于那些网络上的故作无所谓的高深的无病呻吟的矫情的文章,舒服是因为可以感觉的时间还有经历在龙应台身上的沉淀。
一天半我就看完了,之后就对这本书念念不忘。去年一个男生叫我送他生日礼物,想了半天想不出来,去书城逛逛。看到龙应台的《目送》就毫不犹豫买下来包好了。那个男生后来跟我说他也很喜欢,但是因为在课上看,结果被没收了。如果每个人都有个关键词的话,对我来说,他的关键词其中一个就是“《目送》”。
自己读过也买过这本书,但是始终不曾拥有这本书。去年圣诞就给自己买了一本,带去了美国,跟隔壁换着看了半年的《弟子规》。这个暑假毕业回来的飞机上就拿出这本书开,依旧是很喜欢,心里读着也感觉很温暖。但是读到最后关于爸爸的部分的时候,忍不住哭了。
“在飞机上看龙应台的「目送」,看到最后一章,一篇关于父亲走不动路的时候我一下子开始哭得很惨。我说我要嫁在深圳,不仅是我爱深圳,还因为我妈在深圳。我很怕「子欲养而亲不在」。朋友没了可以再交,爸妈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也许是和当时写书的年纪有关,但这些关于自己家庭的细节更能让读者找到与自身的关联。
昨天在人人上看到一篇文章有提到龙应台,就一下子想起了这本书。然后发觉自己没有带过来,然后就有点难过。读书,还是要读实体书才好。从设计到纸质,都是这本书的一部分。
所以,如果一定要选自己最爱的一本书,一定是《目送》。
所以我可以怎么样才能读到这本书呢?大美利坚去哪里找中文书。
详情
sidra
在看这本之前,看了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但是貌似这本书更有名一些。看《孩》的时候,刚怀孕不久,买了好几本关于养孩子,教孩子的书。看着这些书,一起跟书中的母亲共同感受一些与众不同的感觉,说不上是喜悦,也说不上是感动,说不清。
当时那本书看的很快,一个下午时间就看完了。就觉得这是一个感性的、细心的母亲,灵敏的扑捉到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然后用温暖的笔触记录下来,很鲜活。
之后就想再买一本《目送》,在我还没来得及买的时候,老高却买回来了。他也只是从购书网站上看到推荐买的。买回来之后,自然是我先看。
但是阅读过程并没有那么好。目前也已经看了有一二十篇了,但是很少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甚至没有之前看刘瑜的书有更深的阅读刺激。
这本书里到底缺了什么吗?也可能是多了些什么?目前还说不清。。。
详情
雨田姑
要怎么开始表达我看完此书的感想呢?
嗯,以于右任的《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看书的过程,我哭了,不止一次。并非什么“感同身受”或者“感时伤悲”,只是某些个细细小小的痕迹像一枚枚小虫子爬进了心底,啮噬着。引出了急急而来不知所措的眼泪。在课堂上就这么掉泪实在有点神经,但是我没去忍住,哭的过程会让心里稍微呀,好受一点。
第一个哭点是《目送》里面父亲用小货车送女儿到大学报道,把车停在侧门的窄巷边,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爸爸和那辆很久的凤凰牌自行车,很远的记忆了,但还是记得的。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我上学快要迟到,因为不想爸爸用老旧的自行车送我上学,我就没跟爸爸打招呼就径直出门上学了。风真是很大,吹得我的脸都红彤彤的,我搓着冰冷的手心,小跑着去学校。到了三岔路口的时候,忽然听见爸爸的声音,我回头,看见他只穿了一件酒红色的薄外衫,骑了那辆他年轻时候骑的男式自行车,气喘吁吁地追上我,他看了我一眼,只说了一句“快上车吧,要迟到了。”我躲在爸爸的背后,闻到他身上熟悉的味道,好像回到小时候他送我上幼儿园而我执意不下车,两只手死死抱着爸爸大腿的情形。到了学校,他没停在校门口,而是停在了对面的公车站,然后从兜里掏出一块钱给我,什么都没说就走了。那时我就哭了,整个冬天在我眼里融化成一片看不清的水雾,心里的内疚满出来,让一个十四岁的姑娘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做“对父亲的伤害”。
每次离家到武汉,爸爸总是在前一天晚上来我的房间看我整理物品,也是什么都不说。也不执意送我去车站,只是问问“要不要送你去呀。”我总是摇头,笑着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有什么好送的呀。”他也就作罢,点点头,维持原先的坐姿一会儿,然后离开,轻轻锁上我的房门。有一次妈妈说,你爸爸总是念叨你,总希望呀你可以经常回来,他不去送你,也怕自己舍不得呀。
爸爸的爱总是这样,不言不语,但自有一份好风景。
第二个哭点是在《山路》一文的最后一段: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倒不是因为想起谁来而不能自己,只是心有感触,回忆起以前发生的一切事情,最多的场景总是自己一个人的,所有的情绪也都自己收容着,不想对谁说,只是写只是想,然后,又是一天。什么都没改变,但心底又沉积了一些什么。
小学三年级的每个晚上好像都会哭,我不能想象那个时候的自己竟然会装得了那些事情,竟然会坚强到自己承受着,从未告知父母,竟然会在那般的坏境中好好学习,做很乖的一个女生。我记得那个时候,总是在半夜起来看窗外的星星,有一颗微弱的但是一直在我守在我窗前的星星我总认为是我们家小花变成的,小花是一条黄色的狗,很喜欢我呀,我们家养的第一条狗,也许也会是最后一条。一个人在黑夜里听见爸爸的鼾声,然后忽然醒过来,看夜色中安静的城市和路灯下走过的流浪者。
这些事情我从未对人说起,也不想说,情节太复杂,一不小心就可能带起如海上冰山一样庞大的情绪。我不想再次回望。
何况,我已经走过了那样的年岁,现在,很好。
一个人走过的路,会一辈子记得。
第三个泪点是《如果》那篇文章,那个一个人坐飞机忐忑不安的老者,一个多年之后要回家的孩子。
现代社会发展的那样快,丢下了那些老人,留在破旧里,没人告诉他们怎么做才会对,才会融入这个社会。
当他们行至耄耋,与时光熟悉之后却被时光换做另一种方式丢弃在世界的边缘。
他们或是孤单地坐在角落,破烂的衣服,看世界缤纷绚烂,或是一口破碗在前,以一种屈辱的姿势向世人宣告他们的无奈和缴械投降,亦或是一辆小小的三轮车,粗陋但是载满生活希望的物件,躲城管栉风霜沐雨雪,啃着白馒头就着矿泉水,双手遮挡住满脸阳光,看着高大的楼房和漠然而过的行人,皱纹里埋葬的隐秘情绪,无人知晓。
夕阳成了唯一的伙伴,为他们披一件精致温和的纱衣,背后的影子孤单无助。他们也会愤怒会感慨会不甘,可是,时光早已夺取了他们与世界抵抗的力量和工具,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只有缄默。
也许他们也会在星子漫苍穹的时候微微抬起头来,看着满天的璀璨,想起很多年前的事情,情节差不都都已经丢失看不见了,只模模糊糊看见少年意气奋发的自己。耄耋之年,剩余的时光似乎已经捉襟见肘,身边的温度也在慢慢降低,只是凭着微薄的回忆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是喜是悲,还是要自己一个人去品尝。
这样的时候,总是会想起爷爷,那个说一不二、威严苛刻的男人,他的掌纹里是曾经浴血奋战的痕迹,眸光里盛满的东西叫做坚毅,一度是我们心里最高的那座山峰。记忆中的爷爷,会带着我们一群小屁孩爬过山去挖笋,会把我们用担子挑着去村里的小店买零食,会在我们不听话的眉头一锁眼神峻冷地盯着你,会在邻里发生纠纷的时候一语安怨气,会在村人有难的时候主动去帮忙。
他是我们眼里无所不能的、世界上最帅气的爷爷呢。
而现在,年华垂垂老去,只剩下一地苍冷的灰尘。他走在萧瑟的岁月里,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坐在那条老藤椅上,晒着暖烘烘的太阳,看着远方发呆,或是站在挂着的中国地图前面,粗糙的手指划过一个个地标,默然念叨着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的名字,站很长很长时间,然后跟老朋友夸耀,我们家谁谁可是在哪里哪里。但更多的时候,爷爷的眼里会有化不开的难过,当手心里温暖的小小的我们长大飞远了,忽然的一凉总是会让他很不能适应。而他,却从来不愿说出来。
每次牵起爷爷的手,他总是微微一愣,继而反握得很紧很紧,沿着那条小时候他牵我走的小路,一遍遍回忆着过往,旧事里贪吃不讲卫生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了如他一般高的姑娘,而那个坚毅如山的男人被时光狠狠推开,移至苍老的墙角。然后,他会朝我看一眼,依旧是那句话,“好好读书,不要担心爷爷”,眼角的情绪被隐藏得很好,但我体会得到。
我们慢慢成了爷爷的骄傲,但这样子的转变蕴含着多少岁月更迭中的无奈,唯那颗屹立了百年的枯树可以回答。
写得有些繁琐。
我不知道要怎么写了。
详情
苍耳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描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实淡然,字字句句无不蕴藏着对父母孩子的深厚情感。对父母老去的无奈,对孩子长大后疏离的伤感。她在叙述所有人的人生,字字珠玑,无比悲凉。那个对父母不耐烦的孩子,那个过马路会挣脱父母手掌的孩子,那个有时候会满怀愧疚的孩子,那个看到父母渐渐苍老而又无能为力的孩子,那个为了自己的人生不得不抛下父母的孩子,她在叙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可这又何尝不是在描述我们呢。前人总结出,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结论被一代又一代人印证,老人渐如婴儿,但却得不到婴儿般的关照,是谁说过,父母对子女的付出远远超过子女对父母的关怀,父爱母爱是这世上最最无私伟大的爱。可是这样一份爱却得不到同等的回报,我们都会苍老,我们为什么不能给生命的两头同等的关爱呢。
详情
绿杯子
从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到真正结束它,可能已经快半年了吧。里面好多文章,是初高中看过的,整本书看到现在,有印象的,也就是初高中看过的那几篇。
可是明明记得当初觉得很动人啊,为什么现在再也没有那样的心境?
或许就是太浮躁。浮躁的心读不了安静的文字,一如上大学后再也感动不了我的三毛。
目送,大概是取了“送自己的孩子远行,送自己的父母离开”之意罢。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她讲父母。
母亲或许是有了阿尔茨海默病,父亲或许就是因为太老了。她像带着她的孩子一样,带着母亲去逛街,陪着母亲说一些简单的话语,拍着母亲安然入睡。一切都是反的,倾尽一切甜蜜而无聊的文字,连哄带骗地引着老者前行。她描写最平凡的生活,最俗气的语言,最揪心的细节。终究是要分别,“老天,你为什么没叫过我这生死的一课?你什么都教了我,却竟然掠过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课?”,于是,她看着他离开,注视他离开。
她讲孩子。
孩子不再愿意在过马路的时候被她牵起手来,孩子不再愿意听她的指示在下雨天带上雨伞,孩子不再愿意放学搭她的车一起回家。最被戳中的是,华飞说:“妈,拜托,我才十七岁,不要教我这么多黑暗好不好?德文老师跟你一样,都不相信爱情。我才十七岁,我总得相信点什么吧?!”最温馨的是,安德烈教会她做好几样菜,她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就可以做给你吃了。”儿子却睁大眼睛看着她,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还有一个最,暂且定义为最有爱吧,不过是好长一段她和安德烈的对话摘录,满是母亲的关心和儿子的无奈。可是真的很有爱啊,至少作为旁观者,我能看到他们彼此间浓浓的情感,但是表达起来,又那么神奇地充满了诙谐感。
她讲朋友。
她也有一个电话就能让对方为她无条件服务的朋友,我则是感动于她说,“这么常地来来去去,这么常地说‘你保重’,然而每一次说‘保重’,我们都说的那么郑重,那么认真,那么在意,我想是因为,我们实在太认识人生的无常了,我们把每一次都当做可能是最后一次。”
还有啊,她讲生活。
薄扶林村也好,金门岛也好,更或者,阿富汗、巴勒斯坦、安哥拉……那些忧伤的大地上,有战争,何得安宁。无法切身体会那种恐惧,但也真真能反观身在和平的美好。一次普通的台湾街头争吵,她却感到丝丝不安,“毕竟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这也是张纯如所说的,“civilization itself is tissue-thin”,人性中的某些怪异之处在于人们转瞬间能将最难以启齿的罪行当做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只要是发生在足够遥远的地方, 而且对个人不构成威胁。还有呢,便是她讲梵高的星空,“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泪呢?”赏画也好,评人也罢,我们还是应该要用心去体会内涵,而不仅仅局限于眼所见、耳所闻。
往回看,还是有很多感动的不是吗,安下心来细细咀嚼一些文字,多少能得到和自己经历相关的回味。
还是回到她的开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借用她的文字,“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只会必然来自于孤独”,共勉。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1:45 , Processed in 0.241269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