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由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外国社会这种混乱的关系。
  所谓的自由,我不敢说是不是幌子。
  总之,我不喜欢。
  和我想像之中的自由,完全不一样。
  真正的自由,我想应该是先遵遁了约束的相对自由,
  而不应当是放任!
  我怀疑此人的思想。
  仅为我个人的观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新世纪之初,《帝国——全球化政治秩序》成了第一本在全球引起轰动的理论著作,它与其说是对“帝国”的颠覆性研究,不如说是一个宣言,以批判的形式宣告了一个新“帝国”的到来。此书的两位作者麦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认为,“正是在美国宪法的全球扩展中,帝国得以诞生。”对“帝国”将在全球迅速占据上风这个趋势,两位西方左派虽满怀沮丧,却也断言不可阻挡。
  
    非常凑巧,美国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也在世纪之初,发表了一部超过四十万字的大部头《纠正》(2001年),在小说中,他通过对日常生活和个人欲望之细微处的观察,预言了这个想象中的“帝国”所面临的内在危机:它在瓦解。果然,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我们惊异地发现,“帝国”确实没有迅速取得胜利,反而深陷各种泥潭,遭遇到“中年危机”。而这时,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结尾,弗兰岑又发表了另一部超过四十万字的大部头《自由》(2010),在上一次的预言之后,又用同样的方式为这个十年作了总结,“自由”无法为“帝国”带来幸福和安宁。
  
    理论家总惯于高屋建瓴,站在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指引历史发展的方向,仿佛只要看到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便可以假想它是一个无限的奔涌过程,存在着一个直接的源头和另一个直接的去处,全然不顾它实际上是无数涓涓细流的暂时汇聚,最终也将分散到无数的涓涓细流和毫无方向可言的海洋中。在这一意义上,意识形态并非意识形态,它不过无数个人欲望博弈和叠加的过程,体制也并非体制,而是无数日常生活的汇聚。或者说,只有深入到个人的内心欲望和日常生活中,历史才会展现其真实而鲜活的面貌。这正是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工作重点。弗兰岑干了一件漂亮活,在理论的时代,在新闻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字空间里,捍卫了小说的独特价值。
  
    从内容上看,弗兰岑世纪头尾的这两部小说至少有着两个共同点,第一,它们发生的起点不在繁华喧闹的东部大都市或者热闹奢靡的西海岸,而是在美国中部;第二,它们都以一个中产家庭为叙述对象来展开故事。
  
    选择圣裘德和圣保罗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中部城市,弗兰岑显然有其用意。在这里它们不仅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中部,也是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腹地和核心。纽约或者洛杉矶总是因其鲜亮招摇而被人看作是美国的象征,但正如我们在中国生活的经验所展现的那样,大都市的声音虽然能通过报刊、网络、校园和会议被放大,但事实上它们只是在曲折地反应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面貌,它可能是前瞻的,但不是决定性的,广阔的内地才是真正的主体,才是决定一个国家历史走向的真正力量,前者是用来表演国家性的,后者才是真实的国家性。
  
    因此,选择中部作为《纠正》和《自由》的出发地,弗兰岑显然是以空间作为腾挪转移的手段,深入到历史和社会的深处,然后再从根部,走向枝繁叶茂之处。譬如在《纠正》中,那对作为源头的老夫妻生活在圣裘德,而他们的子女则从那里出发,分散到了纽约、费城乃至立陶宛,而《自由》中的那对中年夫妻,后来也离开了圣保罗,分别到达了美国政治之都——华盛顿和经济文化中心——纽约。在这从美国腹地到达前沿的小说之旅中,我们看到,所谓全球化,更像是大都市之间的一场游戏而已,即使在“帝国”的核心地带,全球化也似乎不曾发生过,日常生活中的美国社会更像是一个物质发达但观念保守的乡村社会,人们更关心自己的房子、婚姻、子女以及与邻里之间的各种交往和纠纷,对它们之外的世界似乎并不在意,或者说是漠视的,所谓进取的美国,不过是政治和经济精英们的夸大其词或者生意策略。某种意义上,倒是处在全球化边地的中国,要比美国具有更多心怀世界的浪漫情怀。当然,这是闲话。
  
    同样,小说选择以白人中产核心家庭为观测点,也深具匠心。在美国,甚至税收制度都是以鼓励核心家庭建设为准则而设计的。同时,核心家庭也是调和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最佳粘合剂,是美国社会得以成立和稳固的基石。在主流的好莱坞神话中,核心家庭不断以爱情、婚姻和子女的面目反复出现,成了英雄们总是能打败各路反派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某种意义上,自由只是美式价值观的门面,在其内部真正起支撑作用的其实是核心家庭实践。因此,核心家庭是最适合用来解剖美国社会的标本,其中以白人和中产为特征的核心家庭又代表了这种美式价值体系的主流,弗兰岑非常精准地抓住了典型,让他的微观史诗得以顺利展开。
  
    相比《纠正》,《自由》所选取的这个核心家庭,更具象征意义。这一家子的女主人帕蒂,按她邻居们的观察,在温柔和善的表面下,藏着个冷酷、自私、好胜的“里根分子”,她真正在意的不过是她的孩子和房子,邻居、穷人、祖国、父母甚至她的丈夫都算不了什么。很显然,她身上浓缩了共和党式的保守倾向。而她的丈夫沃尔特,则表现出更多的民主党色彩。他是个环保主义者,对少数族裔怀有好感,甚至爱上了一个印度裔女孩,同时对穷人怀有同情,虽然他无法和他们在实际中沟通,虽然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最后还是把他们给牺牲了,但他的中左派倾向显而易见。这样一对家长,正好暗合于美国主流社会的两种主导性政治立场。而他们的儿子乔伊则是个崇尚自由的个人主义者。在帕蒂看来,他天赋异禀,从十一二岁起就在追求个人自由,试图跟父亲平起平坐,为了赢得经济独立,还乐于给人打短工,做点“骗钱”的小生意,帕蒂显然将他当成了自己的继承人。女儿杰西卡是个勤勤恳恳、活得认真的乖乖女,她似乎与父亲更为亲密。设计这样的一个核心家庭,作者应该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精心布局的结果。
  
    和《纠正》相似,《自由》也用了一多半篇幅,描述了一个来自中部的核心家庭走向瓦解的过程。在《纠正》那里,瓦解更多是出于自然原因,老一代白人男性家长在走向衰老,他得了帕金森病,即将老年痴呆,作为家庭秩序的绝对核心,他的衰老直接导致了秩序的瓦解。但在《自由》中,家庭的核心是两个人,而且都正当壮年,身体和事业至少在小说开始时还正处于上升趋势。因此这个核心家庭的瓦解显然不是自然原因的衰朽,而是一场中年危机,它是欲望和心理层面上的瓦解。
  
    瓦解首先开始于乔伊这个被帕蒂用自由放任的方式培养起来的骄子,在追逐自由的过程中,他终于偏离了帕蒂预想的轨道,让帕蒂第一次意识到,乔伊想要的自由并不是她为他设计好的那种自由。但问题是,自由一旦被给出之后,便再也没有收回的借口了,于是这位被帕蒂寄予厚望的骄子和家庭决裂了。这对帕蒂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她原来以为自由是一种继承性的关系,是一种可以在先辈和后人之间被无限传递的普世价值,但儿子的背叛,让她认识到,自由成了一种纯粹的个人体验,它是不稳定的,是无法形成共识的。儿子的这个革命性举动,一方面是一种背叛,另一方面又似乎是一种解放,她心中另一个被社会性角色压抑的帕蒂被唤醒了。她想起多年以前,她曾暗恋过丈夫的好友、摇滚乐手理查德,这个男人也是个把自由当作个人体验的先锋派。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沃尔特和帕蒂当年都不约而同地被他深深吸引,只不过最后在以婚姻和养育后代为目的的社会性选择中,帕蒂牺牲了她的个人欲望,挑选了更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沃尔特作为配偶。儿子的背叛,间接地将她从社会性的链条上解脱了出来,她终于主动和那个魔力非凡的摇滚乐手偷了情。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她的背叛,也让沃尔特有了追求他的个人自由的借口,两人因而顺理成章地分了手。这分裂看似是家庭内部的分裂,某种程度上也投射出美国社会深处的分裂,这个以自由为凝聚力的社会,却正在因为自由而失去凝聚力。
  
    而另一方面,当自由不再作为一面虚构的旗帜,而成为一种具体的个人体验时,每个实践自由的个体,时时处处感受到的却是不自由。帕蒂的自由无法忍受理查德的自由,乔伊想尝试其他可能性的自由,又被康妮痴心的自由所威胁。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实践自由时,才会突然发现自由的不可能,或者说,人们在乎自由,只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不自由。
  
    最后,沃尔特和邻居之间关于猫和鸟的纠纷似乎是弗兰岑对《自由》作的一个总结性发言。沃尔特爱鸟,他有保护鸟的自由。邻居爱猫,他们有养猫的自由。但问题是猫要去抓鸟,于是两种自由变成了一对激烈的矛盾。斗争的结果是双方都失去了自由。这时帕蒂忽然从天而降,以乞求的姿态与沃尔特和解。当沃尔特接受了帕蒂之后,帕蒂又用她女性的社交才华,与邻居打成一片,沃尔特和邻居之间的矛盾也随之一下子迎刃而解,在双方消除了对立之后,当自由不再成为一个问题的时候,自由反而轻易地来临了。或许,这才是人类生活的真相,所谓自由不过是一种虚构,正如“帝国”也不过是一种虚构,自由是否可能不重要,“帝国”是否存在也不重要,所有这些故事不过是一些借口,大家真正要做的,不过是想尽办法一起活下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每看完一部电影,看完一本书,我都会迫不及待到豆瓣上看其他人的书评,带着一种崇拜的心情去认真仔细的看,只是我始终没有找到跟我相似的想法,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过浅薄。
      我没看过纠正,自由是我看过的唯一一本乔纳森的小说,没有比较,我只能说,乔纳森才是真正讲故事的高手,才会把帕蒂这个人讲的这么栩栩如生,每一章每一节都让这个人物一点点的丰满,就好像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好像其实这就是帕蒂的手稿,导致她完美婚姻走向毁灭的导火索,同时也是最后促成这个结局的关键。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像我一样震惊于帕蒂这种矛盾的人格,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她本该是一个热情甚至应该有点暴力的形象,可是,完全相反,她自卑懦弱胆小,被强奸了居然都不会尖叫,明知自己的朋友是这样一个人也不知道反抗,明知自己不爱沃尔顿还是和他结了婚。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震惊到不行,我看了第一反应是,还好,我的生活正常而且幸福。不过这都不及乔伊与帕蒂断绝让我来的震惊,或许是帕蒂过度的爱让乔伊觉得受到了束缚,为了得到自由,他选择抛弃这份爱,选择了一条与他母亲背道而驰的路。于是,自由带给了乔伊一系列选择,而他却,在这些选择中迷失了方向,差点走错路。所以,乔伊当时选择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他选择的不过是披着自由外衣的陷阱。还好最后乔伊没有走错,或许,康妮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的错误,每一次乔伊准备好要跟康妮分手,但只要以后康妮打电话,或者一见康妮,那种想法就会被内疚或是可怜等等其它情感所代替,因为康妮的存在,一直保存着乔伊在自由之后渐渐消失的某种道德情感。所以,为了康妮,他送去了那一堆锈掉的原件,把赚来的钱捐给慈善机构,重新走上了正常的人生道路。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乔伊在他的粪便中找戒指的那个场景,有多形象我就不多说了,重点是什么促使乔伊一直在自己那么恶心的粪便中一点点的挖下去的,是对康妮的爱吗,我看不是,我想,在他在第一块粪便的挖的时候,他早就不把他仅仅当做是粪便了,这就像是他乱成一团的现实生活,他要获得戒指就得忍受恶臭,忍受恶心,外面敲门的詹娜是自由的诱惑,他本可以放弃继续寻找然后享受自由赠予他的美女与金钱,可他却疯了一样一直在里面挖,好像要与这样的现实做抗争,所以他胜了,在最终找到戒指的那一刻他终于看清了一切,选择面对现实,选择放弃这份让他难以承受的自由。
      在这么多人物中,我最爱的还是理查德,看似他是真正自由的那个,放荡不羁,不把自己的生活当一回事,可他却同时也是最不自由 ,为了友谊,为了爱情,他一直在承担着属于他的那份责任并且真诚的活着,只是或许他并不够坚定。其实我认为,沃尔特不一定不知道帕蒂和理查德之间的暧昧,帕蒂对乔伊到底溺爱,乔伊冤家般的i理查德相似的个性,他只是假装视而不见,就像他假装自己不被拉丽莎迷惑一样,做一个好人的期许压的他喘不过气,当帕蒂的手稿摆在他的面前,这么多年他伪装起来的,暴戾的一面最终爆发了,正是他的假装最后促成了拉丽莎的死,也是拉丽莎的死让一起完结,让一切可以从头开始,还好,结局很好,让我意犹未尽。
      最后,我想说,真正的自由是受束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还有请认真并真诚的活着,我想或许,这是帕蒂最后想要告诉我们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自由就是一个人自由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自由是什么?自由是帕蒂在被强奸后自认倒霉甚至还看着自己的母亲去施暴者家参加晚宴。自由是帕蒂在无名湖边的小房子里顺从自己的心和理查德偷情。自由是帕蒂在冰天雪地中苦苦等待并与沃尔特重归于好。自由是什么?自由是沃尔特在山顶剥离开采之初明知道这个项目对环境危害巨大却不得不为了资金向媒体辩解此项目的好处。自由是沃尔特在华盛顿顺从自己的本心说出自己对这个项目的不满。自由式沃尔特在得知帕蒂出轨后和拉丽莎的激情享受。自由甚至是沃尔特作为计划生育支持者却希望别人少生一个以让他和拉丽莎生一个。在书中,总是有不同的因素导致主人公无法自由的做出选择,我想能够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不用去考虑如此多的外部因素就是自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600多页的精装本,终于看完了~ 其实,不单单是自由,任何事物都要有个“度”,过着这个度,自由也不自由了~~
          整个故事是以美国政治为背景的,读的时候,还有点费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迅速的咽下了整本书,过程充满了焦虑怀疑,不仅是对书中的人物,还有自己。
  但感谢最后的结局,有个这么温暖的结局,使我释怀且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不明白美国人对爱的认识对家庭的认识,以及性在这一切中所占的比重。本书的所告诉我的,和我以前所接受到的关于爱和家人和朋友的认识完全不同
  朋友之间的竞争,父母令人诧异的对待自己孩子的刻薄,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误解....我感到令人不安的焦虑,因为令人不安的真实....
  我却不知道缘由,他们3者间的感情尤其使我难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为什么最后他们能继续走到一起?
  跟一个自己认为爱着的人上床,喜欢他的大橡皮擦!可为何她内心深处爱着的人却还是沃尔特?
  我知道她的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痛苦,却无法理解一切为何演变成了如此。对沃尔特和理查德也是如此
  我能从文字里看到他们内心的变化,可却无法体会其中的情感产生的缘由
  
  凭我现有阅历能理解的,是帕蒂和母亲和解(还有老沃尔特的拒绝)
  帕蒂想远离她的家庭,到最后却发现她和父母是如此的相像
  环境的潜移默化,自己居然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所讨厌和要逃离的人
  在我身边不乏这种家伙,他们所憎恶的人的特质,似乎就是他们自己的特质。
  而且我自己也有过,当我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况时,感情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若说沃尔特和帕蒂这对,经过30年的磨难,终于认识到自己既是对方人生中最糟糕的也是对方人生中最美好的。我想往后的日子,应是值得期待的美好的日子(可弗兰岑没多写几页让我来体会)
  令我担心的倒是 乔伊 和 康纳 这一对。如帕蒂所说,他们从没吵过架。
  
  直到现在,我还是无法理解,为何书名为《自由》?
  我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史诗式小说
  
  
  
  一本厚厚的现实主义小说,在21世纪意味着什么?起码对于读者,这就是一个十足的挑战。在魔幻现实主义,极简主义,意识流等各类后现代创作手法轮番在读者中走俏时,弗兰岑耐得住寂寞,依然坚守着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路子,不能不令人佩服。
  
  弗兰岑在小说人物面对情感纠葛时,都给予了最深的理解和同情。身份的焦虑是全书贯穿的共同主题,伯格伦德夫妇在面对各自的身份转换时,都以为自己能够做出英明的决定,却发现到头来,总是与自己所持守的价值观发生严重对立。沃尔特年轻时,是如此的乖巧,保守,乐观,进入华盛顿之后,却整天侃侃而谈于那些穷人是如此的短视和没有觉悟,以至于最后帮助煤老板欺压普通人。而他的夫人帕蒂总是娇宠着自己的儿子,可到最后儿子与他闹得不可开交,她才明白正是因为她的过分的溺爱,才会形成母子二人如今的僵局。反倒是他们共同的朋友卡茨,虽然生活中也总是有小纠结和小牵绊,但总体上还是把握住了自己最初的那份简单和纯真。
  
  整部小说的主体部分是在《2004》年一卷,那一年布什取得了连任,而就在一年前,布什因怀疑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伊发动了全面战争,民怨四起,人们纷纷游行反战,一如六七十年代的越战时期。
  
  事实上人们对于战争产生的焦虑情绪更多的来源于三年前的911事件,弗兰岑在小说中对于沃尔特儿子乔伊在911事件后所表现出的迷茫也是更多当时美国年轻人的想法。新千年刚刚到来没多久,一个靠自由民主享誉世界的国度就遭遇了这样的重创。如果说国家安危,世界和平这样的主题已经被这个消费主义时代所彻底摒弃,那自身的不安全感,对于生命的幻灭感,在任何恐慌的时代却都是流行的主题!
  
  
  
  技术与现代传媒:自由“敌人”?
  
  
  
  弗兰岑在公开场合曾不止一次的表达了对现代电子技术与流行文化的痛恨,譬如他反对读电子书,因为那会“对出版业造成致命伤害”。但另一方面,他似乎又不得不依附于现代传媒的力量,尽管对于欧普拉相当有意见,他还是会去她的节目上去推广他的书。那是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只有在那儿弗兰岑作品才能被更多的读者阅读和接受。在《自由》中,弗兰岑借摇滚歌手卡茨之口表达了对现代政治文化的不屑:“iPod才是共和党政治的真实面孔,我们只关心我们想听的,忽略其他一切”。
  
  或许这句话很好的总结了弗兰岑眼中的当代美国社会,在人们片面的强调个人自由之后,带来的是家庭情感的支离破碎,道德上的虚无堕落,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传播学大师波兹曼认为,电视文化让人们彻底丧失了思考的意识,它创造了全新的一种话语方式,让你不知不觉之中沉入期间,而不管它的内容有多么无聊、琐碎及混乱。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疑更加加剧了波兹曼在传播学意义上所言的“娱乐至死”。当满大街都出现了新一代iPhone的发布海报时,当全球果粉为之欢呼雀跃时,作为作家的弗兰岑却清醒的看到,消费主义时代,人们对于思想,道德论证,自由及其后果这样的人文关怀主题早忘记的一干二净!《自由》一书封面上那句“原来自由带给我们的,是幸福之外的一切……”,或许是对弗兰岑这一思想的最好脚注!
  
  
  
  权利与善,谁该先行?
  
  
  
  美国成为消费主义的美国,除了技术上的巨大推动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当代自由主义的公共哲学所宣扬的“自愿论”价值观。自由主义宣称把人作为能够选择自己目的的自由且独立的自我来尊重,政府应该悬置各类道德争议,让人们“自由选择”!
  
  作为与美国自由主义思潮对立的另一派系,社群主义者对于自由主义的批判也就在此一方面,社群主义者不能接受中立的权利框架,他们把人类的美德视为一种荣誉,提出各类明确倾向的价值判断,积极追寻美德与荣誉!如此看来,《自由》中对美国社会道德堕落的批判,从某种程度上也给作者带上了社群主义的“帽子”!
  
  
  
  19世纪俄罗斯黄金时代的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他们在作品中对于人类文明前景的忧虑,对于道德状况堕落的思考,如今在弗兰岑这里重新被唤醒,时间已经到了21世纪,此类小说的警示意义却不会丝毫减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写的很好。我准备看第二遍。
  
  但是最让我不解的是作者对拉丽莎这个任务的处理,她的死亡,阻碍了结局和人性的更深刻描写。如果拉丽莎没有死,沃尔特还会选择和帕蒂在一起么?沃尔特终究是受拉丽莎的热情,勇敢,才华,美貌,对他的崇拜所有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下爱拉丽莎,还是无条件的更爱自己抑郁的妻子,这两者中哪个是真正的爱情,哪个分量更重?可是拉丽莎的死戛然而止,让上帝在这两者中做出了裁判,这不是完美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叫做自由?自由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是?故事主要围绕着帕蒂,理查德,以及沃尔特之间发生的。故事的导火线应该来自于沃尔特离开之后,帕蒂的自由而导致的悲剧。文中的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自由的,但是每一个人却又被他人所牵扯着。如同封面上的一句话,自由带给我们的是除了幸福之外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但是从来没有人去想过拥有自由之后,自己能否习惯自由。帕蒂,沃尔特,从小被家庭所束缚,长大后拥有了自己的自由,但是所谓的自由就一定能比不自由更好吗?不见得。
  
         文中许许多多的配角也是很精彩,比如康妮以及罗伊,阿比盖尔等等。拥有自由后所做的可能是好,但是也可能是坏。罗伊利用自己的那自由过的应该算是一个美满的结局,阿比盖尔利用自己的自由却造成了一个悲剧。
  
         理查德也是一个代表吧。他一直都是一个自由的代表?结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家里带了了悲剧。自由有时候不仅是你去追求,有时候也是会不由自己的来到。
  
         其实自由真正是什么?天知道。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自由。这样不是就很好了么,不过千万给自己的自由过了火。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8-28 13:48:33 | 只看该作者
  三年大学生活戛然而止。我本想抒情,三年的各种情事呼之欲出,俯拾皆是,比如说伟大的友情,甜美的爱情,亦或是深深的师生之情(我对辛老师真有满腔的情怀要抒,但都是后话)。低头酝酿良久,抬头看看题目,我决定不去抒情,想来抒情是一种病,我不能做一件自以为有病的事,哪怕大多是人能从这件事中看到美好中的遗憾,看到遗憾中的美好,并为之心痛,为之叫好,为之悔恨,为之祈祷。今后我不能放纵自己做这种事,哪怕思想开小差,也不能被周围氛围感染,坚决不能,我须保持对这种事强烈的免疫力,以防被其招安。
  早些年,高中时期吧,写语文作文,我惯于抒情。那时抒得不亦乐乎。印象中我写过的一篇周记,写的内容好像是抒发内心孤独的感受的,被老师批了一个大大的“好”字,现在想起来,不免惭愧有余,但终究是一场经历,试想谁没有过情窦初开,乳臭未干的时候呢,幼稚难免。
  
  
  前段时间,跟高中时期的朋友一起吃饭喝酒聊生活。四年时间,朋友从一个精瘦干练的浪漫主义者蜕变为一个有些微胖的现实主义者。朋友高中毕业,家中条件拮据,未能上大学,转而打工养家求生存,做的是药品销售。朋友问,你当初选择当医生真明智啊!我说我现在还真有些后悔,主要是学医太耗时间了,对于那些硬性的知识也丝毫提不起兴趣来。朋友说,好好干,将来红包里钱不会少的。我说自打初中毕业后就没拿过压岁钱了,哪里还会有红包?朋友说,你是不是傻,你看那些大夫手术前哪个不收一两个红包的,你要是不收人家病人家属还不放心呢。还有,那些大夫开药,哪个不是开最贵的药,提成啊!我说,我不这样做也能过活啊,不一定要这样坑人啊。朋友说,我靠,装逼啊。这就是现实,赤裸裸的现实,你要想过得好的话,你就得这样干,你不这样干,生活很难的。朋友说完,讥讽的表情在其脸上若隐若现,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我也喝了一口,问,你现在平常没事还弹弹吉他,遣词造句吗?朋友说,我去,还在那抒情呢,什么阳光雨露,什么鸟语花香啊,有个屁用。我说,我也早不抒那些情怀了,甚至对那些幼稚的情怀开始怀有厌恶之情,但面对残酷的现实,我总有满腔的怒愤。朋友说,接受现实吧,你有多大本事,光愤怒有什么用,值几个钱?我反驳,虽不能挣钱,但生活总不能只是干巴巴的几张钞票吧。朋友大喝道,现在有钱就是牛逼。切,对牛弹琴!等你走向社会,你就知道什么是现实了,我现在跟你说什么都白说。朋友说完,脸上的讥笑已经像现实一样赤裸裸的了。
  酒过三巡,朋友有些微醉。朋友大谈做销售时候的艰辛,对生活感慨唏嘘得淋淋尽致,令我也感到社会的险恶,生存的不易,甚至能感觉到向社会现实妥协后的快感。最后朋友向我传授经验,如何展现自己,如何讨好上司,如何欺诈患者,如何挣得更多,不一而足。我说,不至于这样吧,我先按我的方式来,先让我试试吧。朋友见我冥顽不灵,有些无奈,于是我们不欢而散。
  回家路上,我对自我产生了怀疑,我怀疑当我面对迷雾重重的社会能否再坚持着自己的那一套干下去。三年大学生活,看人情冷暖,分分合合;世间百态,居心叵测。我回首在大学期间做过的事,历数下来,对事没几件,错事一箩筐。与人交际,乏善可陈。朋友劝我,非友鄙我。性格中的缺点,可能会造成别人对我的误会,我不去主动澄清,你看我是啥样那就是啥样,黑锅我主动背在身上,不差你那个,我就这样干了;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我不能一边脸上笑着说“是”,一边心里骂你“傻逼”,你说一句我不愿听的,我回一句“滚你妈的”是客气话,因为我不能骗你,我骗你的话,我就对不起你;我看你不顺眼,我就表现给你看,甚至在这方面我是看人不看事,你说一句话,我首先产生怀疑,再从怀疑中慢慢理智;我就这样干了!
  听别人谆谆教导,做人要圆滑,走向社会更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试过,但每次我都觉得做作的有些不知所措,主要是表情跟嘴里说出来的搭配不好。我就放弃了。别人说,你别这样!我说,我就这样干了!
  关于现实。现实是大多数信奉的那些所谓的生存哲理。总有一条道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你挤他拥的,蜂拥而上,头破血流,在所难免。你往这走,争捷径,走后门,好吧,我让路。如果一个东西是大家都追求的,哪怕是起初令我欢喜的,都会激起我内心的反感。大家走这条路,那我就另辟新径,哪怕是走得慢些,也还是可以欣赏路边的野花天上的白云。有人说,大家都这样做,你这是逃避现实啊。我不跟你解释,我就这样干了!
  
  我内心欢喜的可能是你认为不靠谱的,那我就靠了。我像少女怀春一般怀念那些逝去的美好,望穿秋水般憧憬理想的未来。那些我错过的人,做错的事,我一并怀念了;那些即将遇到的更加美好的人,我即将再次做错的那件事,我也一并憧憬盼望着。
  我目前所做的就是我所爱的,并且怀着赤诚之心,我将怀着狗对屎一般的情怀迈步向前,痴心不改。
  “保佑我暂时成为小孩子专注的一笔一划的写下去,别长成个面目可憎疲于应酬的傻大人。”
  一个字——“干!”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12:36 , Processed in 0.0486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