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1#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大师的经典之作,书买来一直没有勇气读,最近看完了,却不知道如何去评论,也许作为凡人日子过得太普通,没有办法去表达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想法.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2#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一、关于存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问题,什么是存在?(哲学发展到现在好像就是存在主义?萨特、海德格尔,不清楚了。)是在场吗?在场就代表存在吗?这是昆德拉这家伙小说中贯穿的一个问题。
  “偶然的一次不算数”,可以说这是生命面对的基本状况。
  活一次就相当于活过,不算数。因而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人类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没有前世可供参考,也没有来生可以选择,只有孤零零的现世。是一张没有草稿式的作品。
  尼采除了强力意志外还有一主要的观点:永世轮回。
  永世轮回有如重复叠加一样使生命变得越来越沉重,相较于尼采的这一观点,作者持有的态度:偶然的一次不算数,使的生命变得轻飘飘,变得虚无,难以捉摸难以忍受,以致不能承受!
  因而生命的存在直接受到了威胁?
  
  二,存在的证据(或见证)--《不朽》
  博物馆的化石见证了史前生物的存在,人类的聪明之处在于知道末日的存在?人类也早晚会灭绝。
  以前看过这样几句话:也许人类总有一天也会灭绝\被陈列在博物馆\聆听另一种族的叹息…
  现在觉得是否应该改一改:把也许去掉;把总有改成终有,如何?
  存在需要被证明:不朽。
  是的,不朽--永远被铭记。人类的历史是关于全人类的不朽;而个人的不朽则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记忆。后者是世俗更青睐的,但是站在人类的尽头,是经受不起任何涟漪的,站不住的。生命因此而轻。
  进入历史,是的,只有如此,大写的历史。
  我们的处境?
  
  三、我们的处境荒诞可笑--《笑忘录》
  笑:据说是魔鬼发出了第一声笑声--那是对(我们)荒诞处境的否定(,之后天使学着笑,但是已经同式异质了)。
  遗忘是另一种状态,十分的糟糕。觉得小说中的第二和第四部分:《失落的信》,其实是就遗忘的指代,信是记忆甚至是历史的隐喻。
  回望是一种追溯,寻根,对我们记忆的一遍又一遍的温习。
  Litost,力脱思特:发现自己的可悲而力图摆脱如此状态。
  面对遗忘的强大力量,历史也束手无策,我们陷入力脱思特,我们回望过去。然而终究会证明一切努力徒劳。
  笑吧,尽情的笑吧:我们(个体或者人类以及生命)的处境如此的可悲而无能为力。
  这便是关于生命的整部历史?
  到此为止吧,后续。
  (三本书都重新看了一遍,上面书的写作顺序打乱了。)   
  
  一、牧歌:关于幸福。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所有人的世界;另一个是个人的世界。书后弗朗索瓦.里尔卡的评论将其分为大写的牧歌和小写的牧歌。
  所谓的牧歌,作者在《笑忘录》中提到:“就其本质而言是所有人的世界”。“这个夜莺歌唱的田园,这个和谐的王国,在那一王国里,世界不是作为局外人反对人类,人类也不相互对立,而是相反,世界和所有人都将揉合到唯一的、同一质里”。这便是所有人的世界,那时世界大同,界限被废黜。(想想人类的共 产 党似乎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
  所有人都被同化了,“揉合”到同一质中。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特质全被抹灭了,而这是难以忍受的。因而出现了“小写的牧歌”,亦及个人的世界。
  作者对这个个人的世界缺乏像共 产 党那大同世界的“蓝图”,可以说是个模糊的、隐喻的概念。
  但在《不朽》中借助外来世界的客人之口说“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作品,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创造的”。
  显然,这个“从另一个行星上来的”客人就是来自于小写牧歌的世界,而这一世界“是很难说得清楚的”。
  或许“我们住的…应该叫做:另一边”。“应该回归到他那儿”爱德维奇说,“回到人还没有被基督教残害的那个时代。”
  “在我们的文明牢笼的另一边”,扬这样叫道。
  同一个岛,对爱德维奇来说是没有“边界”的裸浴岛,而对扬是“达夫尼斯岛”,“没有兴奋的快 感”。
  对边界的废黜是一个问题。这攸关幸福,世界理应为幸福着想与服务。因此说到底,人类对牧歌的向往终究是对幸福的憧憬。
  
  二,人物的毁灭:幸福的世界存在与否?
  在小说中,象征小写牧歌世界的人物,作者喜爱的几乎都以非自然的死亡终结:《笑忘录》里的塔米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特蕾莎和托马斯、《不朽》中的阿涅丝,均无一幸免。
  他们都被作者送上了汽车,觉得这汽车在作者那跟耶稣的十字架有得一拼,因为上车后等待他们的是不归路,是死路一条,跟殡仪馆的灵车差不多。
  塔米娜被送到海边沉海;特蕾莎和托马斯在唱k回来路上被压死于自驾车下,还尸骨模糊;阿涅丝死于想像中,“被汽车压死”,压死在夜色偏僻的山路。
  死之前他们都已经跟前一世界人类决裂了,赶赴心中的另一世界。童话世界里的公主王子结婚后就“幸福”下去了(鬼知道幸福没),而小说中作者没让他们幸福下去,反而是夭折。
  那这是不是暗示着什么?幸福不可得?
  鲁迅说,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让人们看那是悲剧。
  
  三、目光--看不见的重
  记得以前写过:目光有如微波炉里的微波,我们有如置身于炉中的面包,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煎熬。
  米兰昆德拉在自己的祖国经历过动荡的年代而后流亡定居法国,因而作者小说的背景是政治混乱的时局,是其切身历经耿耿于怀的那段祖国历史。
  在那样的年代似乎免不了对知识分子的残 害,因而在他们身边总感觉有警察时隐时现:米雷克、塔米娜、托马斯等等就是如此。
  背景只能是渲染的功用,它应该旨在说明目光的无处不在。
  这里目光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除了狭义眼神,摄影机、窃听器、记者的相机等等一切将我们本该私隐的暴 露于公众(眼球)的手段都是目光。
  作为个体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私隐自己独立的空间。然而无形中,我们的这一权力正在逐渐的消失。我说的是权力,它涵盖了我们应有的私隐权利和我们维护这一权利的能力。它们正在沦丧。
  在电影《TruemanShow》中,主人公的从胎中开始直至出生后所以的一切都在世界观众的眼中暴 露无遗,甚至是性 爱。
  这是难以忍受的。我们的一切正在公众化。我们的处境将更为严峻。
  除此,关于目光涉及的另一方面是不朽:世俗的不朽,那是人类对目光的渴求。
  “我们全都需要有人注视我们”,在《轻》中作者如是说。
  接着作者“根据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不同的目光类型,可以将我们分成四类”:1.无数不知名的的目光,即“公众的目光”、2.“众多熟悉的人的目光”、3.“所爱之人的目光”、4.“纯属想象、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
  卡列宁在特蕾莎和托马斯的温馨中微笑着安乐死。
  人各有志,希望各得其所而已。
  对第一、二种目光的追求,在《不朽》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诠释与反复追问。
  希翼在历史与记忆里存活。
  于此,作者让歌德与海明威在彼世界里相遇、贝蒂娜成了爱情的旗手、克里斯蒂娜成了跟永恒的大红肠、洛拉和阿涅丝进行拉力赛…
  《笑忘录》里那些失落的信便是失落的记忆,遗忘是我们找不回的记忆。
  “我们认识某个人其实是认识他的脸”,“人是必死的”,“必死是最基本的人生经验,可是人从来就不能去接受它,去理解它,相应地采取应该采取的态度。人不知道自己是必死的。当他死了以后,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这赤 裸 裸的揭示明晃晃的戳穿破灭了所有企图不朽者,直指并威胁着人类的存在。
  “不朽是一种永恒的诉讼”而“永恒的诉讼是件荒谬的蠢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不朽》中可以找到答案:“人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
  因而阿涅丝死了,阿涅丝必死。
  “生活,生活并无任何幸福可言。生活,就是在这尘世带着痛苦的自我。”
  因而所有心爱的主人公都死了。
  魔鬼又该笑了。
  “然而存在,存在就是幸福。”
  又扯远了。休息。
     
  四、爱情--灵与肉的战争
  爱情是个古老且似永恒的话题。作者当然也不有意避开。
  既然生命是不能承受之轻,那生命何以贴近大地?
  “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学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这个问题让我头疼。一直以来总觉得爱情好比死亡是个沉重的话题。不轻易言及。好吧继续。)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轻或重?这是个问题: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在历代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的重量”,这一形象可以看出历来爱情总与一样东西纠缠不清,那就是性。性 爱、性 爱…一直以来,爱情与性就像对联体婴,千丝万缕。
  那么爱情是什么?
  “爱情并不是通过做 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求(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这是托马斯遇上特蕾莎后心想的。
  简而言之,爱情就是一种欲望,与所爱之人共眠的欲望。
  “跟一个女人做 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正是这个发现使得托马斯这个按照给自己定下“性友谊”不成文约定的要求这一生与爱绝缘的猎 艳高手在邂逅特蕾莎后遭遇爱情。
  关于爱与性或灵与肉是否该分开作者一直在探索。
  去招 妓必定是想和她做 爱,而遇上自己所爱的人你总希望能和她/他在一起的。
  做 爱是一种快 感,带兴奋的,如果存在没有兴奋的快 感,性 爱就没有意义了。
  渡边淳一将性 爱视为沉重的爱,《失乐园》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记得当初看《失乐园》老是萦绕着犯罪感,觉得压根它就是本色 情小说,就像是在偷偷看毛 片。咳,思想境界没他高,没柳下惠美女坐坏不乱那么镇静啊,想想渡边应该也跟 西门庆一样是个高手。
  萨比娜和爱娃是不相信爱情的,但不排斥性,觉得他们很自由。
  而托马斯在说服特蕾莎说与别的女人做 爱并不影响她们的感情的过程中,一次次为爱情做出牺牲;而特蕾莎也试图证明托马斯的说法,证明爱与性无关,想把肉体抛弃,与一工程师上了床。
  作者在三本小说中不惜笔墨的构筑了集体裸 体的情境:在《不朽》的洗浴中心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的梦中、《笑忘录》的儿童岛上以及沙滩上…这是对人类遮羞布的摈弃,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正表明了对性应该抛弃的态度。
  当夏娃开始觉得害羞,和亚当被逐出伊甸园后,人类开始了吟荡史。而爱情就是人类对伊甸园的怀念,人想成为人的渴望。
  
  五、对位法--时空的交错,交错的时空。
  好吧,这是突然想到的,最近谈下作者小说一种主要艺术手法。
  对位法,最早知道这个是以前看《苏菲的世界》的时候,由于作者乔斯坦贾德想阐述的是关于哲学的历史,因而带着苏菲在不同的时空来回穿梭。说白点就是让本来处于不同时空世界的人在同一世界相遇。这也是电影和电视经常用的一个手法,特别在那些穿越时空的片子随处可见:《寻秦记》、《穿越时空的爱恋》、《梦回大清》等等一大堆都是。
  《不朽》中,作者巧妙地让歌德和海明威这两个是非人物相遇的这出戏,一个德国,一个美国,而且前后相差多少年了,本来不可能相遇的,然而作者设计了他们,安排他们死后在阴曹地府会面,谈论不朽。这便是典型的一个例子。
  对于时空的交错变换常常是会令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特别是粗心的人以久作者精心的转换。这也是个阅读障碍。常常要返过来校对时间地点。
  我们说,相对于小说人物,作者就是上帝,操纵着人物的生死命运。其实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已经第一时间地介入了小说的时空世界,然而作者还在小说中以第一人称的“我”的口吻发言这是。
  记得在《笑忘录》中的第五部分关于《力脱思特》,在那个文学俱乐部的诗人聚会上,作者不止一次的介入,“我从遥远的地方”看着他们那次聚会。对于那次聚会作者是没有参加的,因而不属于回忆,是不在场的。为了达到在场的效果,就是给自己双可以穿透时空的法眼:对位法。
  在最新的小说《慢》或是《无知》中,作者甚至是让三个时空世界交会在一个旅馆。(看太久忘了是其中哪本了,改天再看下。)
  然而这交织在一起的时空无疑是混乱而且显得支离破碎,给阅读带来的是困难。但最终营造的氛围和效果叠加的多重的,就像作者所说的变奏曲一样,那不是单纯上的技巧重复,它所表达的是无限。
  重复,在小说的目录有的就可以窥见。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比如《笑忘录》,目录往往是重复的,而人物事件也是类似的。
  在《不朽》里作者一人分饰三角:首先是上帝式的作者、后是充当念旁白的评论员、三是与小说中的人物保罗他们坐在一起的“我”。有趣的是上帝最后让“我”直接与读者你对话,简直就是从书里探出了脑袋。
  (最近刚重播的陈小春版《鹿鼎记》就有个镜头,在通吃岛上韦小宝突然跟观众说:“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
  就到这吧,例子可以找出更多,最后还是作者评价贝多分的变奏曲的那意思:对位法不是单纯的技巧重复,它表现的是无限。
  顺带下,作者的另一手法是隐喻。钱钟书在《围城》里用了大量的比喻,因而可以那么将那么简单(或者应该说是故事性差)的故事讲得那么的罗嗦。而米兰昆得拉的隐喻可谓炉火纯青。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3#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一个月了
  现在不再愿意记着里面那些轻重之类的说法,不再愿意记着那些现实到太现实的爱情与欲望,只是愿意记着这该死的“kitsch”和斯大林儿子的自杀。
  
  kitsch是什么?直到现在我还是不理解。但觉的昆德拉太“恶毒”了些。媚俗,他似乎把我们的整个年少的现实理想都称做媚俗。这或者让我们变的清醒,但又把一个可以作为生命支柱的东西推倒了。。。。。。
  
  有的朋友觉得我已经有些成熟得冷漠不屑,和20岁的年纪不太相称。
  但看着这些可以作为生命支柱的东西一个又一个大被昆德拉这样天才推倒,要我说什么。。。。。  
  
  我等着,静待有人证明“自我意识”也是和“kitsch”差不多的东西。要是有那么一天,我就去学斯大林的儿子,得到最后的自负。
  
  
  
  我还年少,或者对这些的理解的偏了些。写这些望有高人指点迷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4#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在书室找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于是买了下来,原先还真的不知道原来它是这么有名气,然后过了好长的一段时间才去看它,看一段休息一段,然后把书的封面给看丢了,真的是太对不住大师了,从去年看到今年,看了一遍,看的是浑浑的,然后有一天打算去细细去读它,时至今日,看了一半,实在是有点太想看下去的意思,可是看书的时间很少,每天只有一点时间,看书是件享受的事情,遐想书的的故事,人物,地点,情节,还有它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5#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每次我回头去想,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我,也许有一些来自家庭父母,有一些来自学校师长,但是更多的是来自自己偶然遇到的书和经历的事。
    偶然遇到的书里,有一些对一生留下影响,比如这本。
    其实看了很多遍,最初买这本书是在西湖边绚烂如花的三联,那时这本书还不是这么有名,只是偶遇。凭着高中生的感觉,第一次看的时候只是着迷于其中的性描写,因为那时候并没有互联网和那么多下载的色情小说。
    第二次拿起书来看,就把它定义成为一本政治小说,有迫害,有巨变。也许那时候刚刚发现一点权力,自由,制度的迷人之处。再一次读书的时候,我想它是一本爱情小说,一见钟情,背叛却又不能分离。
    然后,我才明白书名的意思,明白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说生命的状态,渺小无可奈何而又挣扎,最终失去 - 这几乎是一切伟大文学的实质内容,以各种各样的语言和故事和技巧表现,从古典到后现代,可是我仍然一次一次地迷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6#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书还没有读完,只是读了大半。这是一部对我来说读得比较慢的书,这本书需要细细品味,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意思。
  对于生命中的一切,我一直都觉得不能承受的是那份重,也一直觉得只有那份重不能承受。所以当在图书馆里看到这本书时,感觉很新鲜。想看看什么是所谓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到现在,我隐约有些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
  人往往在累的时候,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感觉的无法承受,直至崩溃。但是细细想想,有时候一点点的优惠、一点点的关心,我们真的承受不起。
  托马斯本以为一切都是巧合,忽然发现原来不是。有果必有因。“因”从于自己的内心,从于“做医生”的欲望。当他们第一次结合之后,因为小小的发烧,托马斯不得不改变其生活的一部分来接受这个如此小小的意外。
  其实所有得一切源于内心,源于自己的欲望。所有人都明白,如果要做真正的自己,就必须要完全忠实于自己的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7#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一本《影响力——你为什么会说是》的书,影响力那本书把人的心理归纳成几个很简单的原理,归纳得对,很容易证明这些原理的正确性。
  然而,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影响力》总结的原理,仅仅只是人的最“动物性”的原理。虽然,表面上的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被这些“动物性”所驱动的,但远不能说解释感性是怎么与人的观念相互影响的。
  我在今天以前都是不太相信人的感性的,我在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以前就已经认定这是一本无病呻吟的书,就已经认定我绝对不会喜欢看这本书。而且,我第一遍草草看完这本书的时候,的确认为这本书就是就和琼瑶一样的无病呻吟,而且由于经过一次翻译,语言还比琼瑶奶奶更晦涩。于是,我看完以后,在豆瓣给了这本书评了2颗星。
  但是我后来上厕所的时候又翻了这本书许多次,看到萨比娜关于媚俗的一段,觉得似乎还有点意思,毕竟我自己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那时候觉得这本书大概可以给3颗星了。
  今天又翻,今天则是把“不解之词”和“灵与肉”这两节又看了一遍,虽然以前也看过很多遍,但是都没有跟上作者的思路,只是当成看故事一样看,作者加在其中的一些心理描写啥的都被我忽略掉了。
  我的意思是说,在今天以前,这本书的描写的每个人的想法,复杂的心理,我都没有代入,大多数都让我觉得莫名其妙,而今天我突然跟上了这些人的心理,我就觉得作者说得真是太有道理了,人的心理真的非常非常有意思。
  今天我跟上作者的思路,是从萨比娜和弗兰茨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解读开始的。我今天突然醒悟到,原来那些莫名其妙的语句不是莫名其妙的。我今天突然找到了用心去看书的方式,而以前我看任何书都是用理智去看。当然,看技术书籍,看科普书籍,用理智去看会很好,但是看这种跟人性相关的非技术书籍,虽然用理智去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前提是内心得跟上作者的思路。
  今天理解了这本书应该怎么看以后,我给这本书的评价立刻上升到5颗星。
  尽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提出了许多人的复杂心理,尤其是价值观,套用简单的《影响力》一文的原理似乎有些困难。但是若是细想,还是能解释的,只不过这些解释颇为理智,有煮鹤焚琴之嫌,等同于正确而无用的废话,这里就不提了。
  这些理性解释,肯定与原作者写书的的意图不同,而且原作者肯定还是想歪了,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怎么说呢,原作者描写了许多人的心理,他描写的这些,描写得很好。但是原作者描写这些,他有意向要探讨更复杂的原因,并且不给出答案,因为文学作品嘛,让人思考就是目的了。只不过,这些问题事实上存在科学的、简单的、无趣的、《影响力》风格的答案,所以我说作者想歪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8#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我看进去了!当时买它的初衷只希望能看进去.
     很早听说它,一直没看,觉得会看不进去.买它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
     有太多东西,超出了我们的生活范围.可能会觉得不理解,甚至觉得索然寡味.
     没做好准备,就别买它,随手丢弃在灰尘中,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希望是本好书,通过自己的发现.
     looking...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9#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ISBN: 9787532731077 [十位: 7532731073]
  页数: 394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3-7-1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我可不愿意附庸风雅,书我看了觉得没意思,男主角回国以后就合上了,即使是“活着的大师”,我还是觉得无聊,没那水准。
  
  电影就比书有趣多了,可能因为我先看的电影,先入为主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0#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初读时,我不理解这本书,
  在我眼中,人就是要上学,毕业,工作,恋爱,结婚,生子,,,,,
  遵循前人的足迹,亦步亦趋!
  
  再读时,我只看性描写,我那年20岁....
  
  昨日里,随手翻看,竟不能释手,
  生活是什么的!
  我开始了我的生活,也开始了我的感悟.
  我曾经以为我会很快地爱上,然后进入传统的轨迹.
  
  然而,当爱姗姗来迟,我已是沧海桑田.
  爱一个人原来这么难.
  
  当亮丽的外表下掩饰苍白的灵魂.
  当开朗活泼的内心去没有与之相称的美好.
  这些都不能令我缠绵.
  
  终于,我发现了我的所爱,但她意味着另一种反传统的生活.
  是追寻内心的召唤,还是归附往日的循规蹈矩.
  
  如果生命很轻,我将为这难得的幸福,踏上不归的旅程.
  如果生命很重,我将坚守生活的轨迹,放弃灵魂的悸动.
  
  请朋友们读这本书是思考,对于你,什么是轻,什么是重!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9 05:58 , Processed in 0.0439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