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1#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仍然不能成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就像我仍然可以为了一个微笑而疯狂。
  所以我看过的书没有可以用整体结构来回忆的,只剩下一些小细节。但是同他的主题和思想相比,我更爱那些小细节。
  1.生命是不可重复的表演。
  如果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是说如果,那么是要写好剧本,还是顺其自然?
  如果给你选择,你会不会每天推那个大石头上山去?
  
  2.那些偶然造就的必然。
  a,b,c,d.那么多因素,换了一个因素,换一个方式组合,就是另一个结果。
  既然你不是必然的,那么我还要不要等待,要不要坚持。
  
  3.卡列宁的牛角面包
  故事唯一的感动,在这里发生。所以说共鸣,需要经验的重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2#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几个极度“变态”的波西米亚务虚份子在“老大哥”的监视下,通过和陌生人的疯狂做爱以及同真正所爱之人的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对抗一切假正经的人,最后因为过度变态全部翘辫子。
      该书全篇贯穿着一种“压抑导致更大的欲望”的隐喻,通过大量对性爱心理的细致描述,以及“布拉格之春”政治压迫的渲染,最后说明所有的人都他妈的是“贱骨头”。
      书中有很多令人心碎的段落和语录,最动人的莫过是萨比娜在一栋卡尔文教的破败教堂里所喃喃道出的“美即是被遗弃的世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3#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老米全部的书只有两三本至今没有读,很是想一口气看完……
  最先读的不是那本赫赫有名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是他的那本《不朽》,刚开始是云里雾里,很是不懂,可是等你读到他的第二本、第三本……第N本的时候,原来的迷雾也会随着慢慢消解。现在不写书评,只是觉得他的书值得推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4#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在读大二的时候,我弟弟推荐我读这本书,第一次读时,的确不知它想表达什么或传递什么信息、内容或想法,后来我告诉我的弟弟,说:“我消化不了它!”弟弟说:“再看一下书名吧,边理解书名,边阅读它。”
    之后隔了一段时间,我再次读它,开始懂它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5#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书,我是没看明白的.应该是我水平太差的原因吧...高中时候看的,却的作者写的是什么,云里雾里.我唯一明白的是,这书哲理好高,幸好我没报文科...因为我看不懂这些东西,唯一看到是男子与女子的事,不知道这是激情吗,感觉不是,但又是是,到底是什么让人承受不了.单单就只是个比喻而已吗...也许今天在去看这书,应该会有又不一样的想法,心静静的看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6#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我们的生命无法承载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的生活过于我们的思想,从而使我们的思想变得轻盈、生活过于沉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们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企图从自己感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7#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喜欢米兰·昆德拉,倒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名气,而是因为这个书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真佩服他能这样准确地表达出那种“轻”的感觉……后来又看了好多他的书,都是那种慢慢的、不急不徐的,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这一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8#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随着年纪增长低调成了我的座右铭,为了逃避做知心大姐的命运我也鲜少随qq上线,隐身成了一种修身养性的观念,如同我家窗台上趴着的那只黑猫,随时用它那动物的本能偷窥芸芸众生。签名倒是换个不停,与其说是诚心想要与人分享什么心灵感念,不如说是提醒众生此号未死,别忙烧纸先。
  
      就在我按惯例巡视别人的签名时,有个陌生号码跳出来问:你也喜欢卡列宁么?我小小一惊。你要知道随着年纪增长人和人的共识域会越来越小,同学之间谈论最多的在于食堂的饭菜质量何时才能体现十七大的和谐精神,xx老师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同研究生阶段学习热情的必然性之间的联系,再不就是我这六级杂样才能过之类的琐事。你要想跟人聊一聊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小到你已经懒得开口冒险,索性往qq签名上面一挂,鼓励自己的成份要大于鼓励别人。
  
      显然此刻,我跟这位陌生的qq号码之间,有部名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小说可以扯一扯。很多人说看不懂,其实故事是一个简单到每天都有可能在上演的故事。一个叫托马斯的男子爱上一个叫特蕾莎的女子,缘于一见钟情,正如某名人说的,一见钟情才是真爱情。生活中的各种偶然性被当事人联想在一起,成为他们爱情的必然性。
  
      对于这份突如其来的感情,他始终坚信她是个被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他床榻之岸的孩子。这种幻觉也充分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后者是渴望依赖的,她把生命中所有的重量都压在托马斯一人身上,这份爱让这个独身主义的男子重新激起爱的责任,却很不习惯。他保留着其他情妇,是对自己单身理想的一种安慰,顺便也从中获得纯粹做爱的快感。而特蕾莎这个永远的特例,她置身于他心中的那块柔软之地,一边是出人头地的抱负,一边是对生活真相的逃避。
  
      感情上的这种不平衡比比皆是,托马斯的情妇萨宾娜,萨宾娜的教授情妇,教授的学生情妇,每个人都在承受着别人感情上的重压,自己同时又无意识的成为别人情感的附属砝码。轻与重是所有关系中最复杂的,而这种孰轻孰重的关系看起来简直要成为每个人的宿命,生命只有一次,这是否说明生命本身毫无意义?答案是:生命是没有谜底的。
  
      全书到处都是对这种要命情绪的渲染,睿智又不失喜感。昆德拉如同一个谙透世事的顽童,在一座座充满玄幻意味的跷跷板上跳来跳去。本书的男女主角除了发生过一次不到六天的短暂分手,再无大起大落,他们早早就认定了自己的归属,再也无法离开对方。生命中各种割不断的联系使他们在漩涡中抱作一团,彼此感恩,互相依赖。她在闻到他头发上女人下体气味的时候选择默默流泪,白天平复了的妒意在睡梦中爆发的更厉害,直到这种混乱状态结束,他们带着一条叫卡列宁的小狗搬到了乡下。就是在这种看似美好的过渡完成之后,每个人已然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昆德拉早早让我们知道了他们死于一场车祸,但对死亡的描述却全然不着笔墨。唯独卡列宁之死,才令人确确实实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忧伤。
  
      死亡就在眼前,那条患病的狗为了让主人不那么难过,它还在微笑。已经一动也不想动的狗努力振作起来,和主人玩抢面包圈的游戏。主人时刻留意着卡列宁的微笑,这微笑是对他们的安慰,它代表卡列宁生存的意愿,它的微笑能持续多久,生活的主题就能持续多久,就能抗拒死神的判决。
  
      向卡列宁的微笑致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9#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一本很出名的书,我却没什么明白,看了一半我就看不下去,我看的译本,总觉得翻译就像记流水帐一样,说实话,我给这本怎么给等级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0#
发表于 2012-8-28 13:50:42 | 只看该作者
  一本很出名的书,我却没什么明白,看了一半我就看不下去,我看的译本,总觉得翻译就像记流水帐一样,说实话,我给这本怎么给等级呢?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3:18 , Processed in 0.0545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