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1#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讲实话,我真得不是太看的懂,也许需要重新透彻的看一遍吧。当初买的时候是冲着作者的大名,但那段时间心情不好,书的背后我还写了段极度低落的留言。
  生命到底是太重还是太轻?
  不能承受的实在太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2#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段时间了,还没有看完,说实话,有些看不下去,但坚持看的时候,会被书中的一些描写吸引,进而展开思考.竟然发现,有很多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情节与感受是竞合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3#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放了好久
  是赶着一股热潮买的
  之后一直带在身边没有翻阅
  考完试后
  突然的闲暇有点措手不及
  想看书
  逮着空闲就看书
  我记得这么些话
  生命是一张草图,历史也是,不能从来,无法比较。
  很刻骨
  耐人寻味。
  
  一生,我们始终在尝试
  不是实验,而是事实
  我决定了你,无法改变,从头开始
  
  我们的这张图上画了什么
  回顾的时侯竟然茫然一片
  
  始终未解这轻究竟是什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4#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韩少功译本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语言方面要比现在这个版本的好的多。韩少功毕竟是一个作家,对中文的感觉、把握方面我觉得是现在这个版本的译者没法比的。个人认为差距很大!
  我对这本书感情很深,此书解决了当年我思想里一些很困惑很久的问题。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5#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韩少功译本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语言方面要比现在这个版本的好的多。韩少功毕竟是一个作家,对中文的感觉、把握方面我觉得是现在这个版本的译者没法比的。个人认为差距很大!
  我对这本书感情很深,此书解决了当年我思想里一些很困惑很久的问题。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6#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我在读这本书,也许可以说是再读。
  
  我已读的,是韩少功译本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且已经不只一遍了。可惜找不到纸本,只有电子本。
  
  我还没有比较两种译本的差别,但我显然更喜欢韩译本的“永劫回归”,多过许译本的“永恒轮回”。
  
  据说,许译本来自原文,而韩译本来自英文,中间经过了一次“转折”,理论上许译本可能比韩译本更贴近原著。
  
  但,文学就是这样,你可能因为某些字眼的感受不同而出现偏爱。当然,我并非说更喜欢韩译本,因为许译本还没看完呢。
  
  无论如何,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7#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不认为这本书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读的一本书。
  我实在高中读的。本来是买来送人当生日礼物的。但是当自己读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不合适。于是就自己留下了。
  到了大学。看到有好几个人那它当生日礼物。觉得实在是不好。
  虽然这样说有点大言不惭。但这不是什么人都读得懂的书。
  
  米兰昆德拉的书虽然不像杜拉斯的那样语句不通。但是意思还是需要揣摩的。
  
  只因为太轻了。那些本该在生命中占有重大分量的东西。却在得到的瞬间被我轻视。那些本来因为重要而拼命争取的东西。却在即将归我所有的时候被我抛弃。
  谁是谁的轻和重。每个人都在迷茫的寻找答案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8#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前段时间读的这本书,看他的原因是因为书名,这本书确实不错,不过我却承受不起里面的内容,他或轻或重,给我的感觉太过压抑,加上自己的心情,感觉有点透不过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9#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因为年龄的原因,对故事有点不理解,但对我的吸引是深刻的,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也很喜欢作者的写作手法,很真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0#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喜欢张爱玲,看过她的小说《倾城之恋》,知道白流苏和范柳原;
     如果你喜欢奥黛丽赫本,看过她和派克感伤而纯真的《罗马假日》;
     那么,你一定要看看这部影片----------《布拉格之恋》。
     布拉格,曾经在儿时动画片《鼹鼠的故事》里知道的捷克首都,曾经孕育了卡夫卡,里尔克,以及弗洛伊德的布拉格,相信从这个曼妙的发音里,足可以感知它将带给我们什么。
  
      周五下午,冬日阳光灿烂,把忙碌了一周的自己彻底交给布拉格,交给米兰昆德拉。
      是的,飞利浦考夫曼这部获得1988年戛纳电影奖的影片,原著就是那位捷克人米兰昆德拉。曾经大学时代,读过这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还有他的《生活在别处》。虽然那时不能明白这几个词句的深深含义,但并不影响对这几个词语的执著喜欢。
  
     这不是一部纯粹的爱情片。它的一开始,是医生托马斯在办公室里对女护士的调情,是托马斯和他的女画家情人萨宾娜的热烈缠绵场面。
    “Take off your cloth !”这是这位猎艳高手大众情人对喜欢他的女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丹尼尔•戴•刘易斯饰演的托马斯,冰蓝色几乎透明的眼睛,狡黠,放荡,忧郁,魅力十足。任何女人都是逃不开这双眼睛的诱惑的。况且是特里莎,一个读《安娜卡列尼娜》的纯洁姑娘。
     他平静的说“我住6号房间。”
     她却已经高兴起来:“正好我6点钟下班!”
     调情的种子迅速变成特里莎眼里执著的爱情。她只身来到布拉格,来到托马斯身边,并且闪电般与他结婚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然而,托马斯,注定要沾花惹草,他的放荡他的自由绝对没有改变,与更多的女人的调情暧昧关系让特里莎无法忍受,爱情马上就要土崩瓦解。就在特里莎离家出走之际,战争爆发!
     俄罗斯入侵布拉格,黑白色的史实资料片中,是托马斯紧紧跟在特里莎身后!她在愤怒的用相机记录一切,而他,一直紧随其后,眼里是呵护和关切!看来,战争并非一无是处。它不但能成全婚姻,有时还能激发出一点同仇敌忾的团结啊?!
     这就好像《倾城之恋》:是一座城的沦陷,成就一段婚姻,还是因为一段婚姻,非要一座城来成全?
  
     逃亡日内瓦又重返布拉格,托马斯和特里莎的婚姻就这样维持下来。
     托马斯因为拒写对俄罗斯的认罪书失去了工作,这里他的坚定让人格外喜爱。然而即使做擦玻璃那样的工人还是难以拒绝女人,性欲情欲对于他几乎可以和爱情无关。他诡秘的微笑着,轻轻向那个女人走近。。。。。。
     也许这正是所有男人的真实写照。所有的女人和特里莎一样不能理解!
     于是,特里莎有了一个大胆的试验:她一定要和一个根本没有感情的男人,一起调情,一起上床!结果,谁都可以想到,她痛苦而绝望,面对洁白的天鹅,她决定离开这座深深爱着的城市。
     布拉格,再见吧!再见,布拉格!
  
     不记得影片的摄影和音乐是谁啦,从始至终恰时恰地的音乐和影像色调的配合让人难以忘怀。
     托马斯特里莎的初遇浪漫抒情的乐声中是一派绿色的草地,白色的鸽子和身着粉色衣裙的女子。而中间战争有关的场景全用了黑白色调的悲怆音乐,及至结尾部分,在布拉格附近的乡下,特里莎身着花的衣衫从农家院落抬头看到,托马斯在远远的黄色麦地里开着拖拉机向她挥手。
     暖色的背景里,特里莎迈着迷醉的舞步,一脚一脚踏在托马斯的脚上,而托马斯,就这样引导着他的妻子来到那个金光闪闪的“6号”房间。。。。。。
     整个影片在他们快乐的行驶中,结束。道路两旁盛开的鲜花,营造出亦虚亦幻的氛围,托马斯开着车,感受着他从未有的快乐,而生活的前方,是一片明亮的白色,那是天堂。。。。。
  
     看完长达3小时的影片,想到米兰昆德拉在原著中提出的“媚俗”。媚俗,字典上的解释就是迎合世俗。生命如何承受红尘俗世的种种轻与重?难道是萨宾娜永远的背叛和自由游荡?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哪一个更重要?赵传的歌声好像又在耳边,这一句,是不是可以解读?
     因为喜欢和迷惘,就想着再看看原著。可是,记忆中那本薄薄的小书却遍寻不见。原来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和重,处处皆是。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3:38 , Processed in 0.0608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