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1#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媚俗”是建立在对生命的根本认同上
  那我们批判它还有什么意义?
  生命的集体存在本身就需要一股洪流来引领集体中的个体
  就像个体中也许要一段主旋律来引领他的思想 使他的思想不致涣散地像决堤的洪水
  媚俗也许是必然存在的 我想它的力量足以抵抗那些散兵游勇。。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2#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昨夜终于把书看完了,用了两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看,我觉得整本书充满了思考,简单说来整个故事结构建立在生命的不可重复性和熟轻孰重,不同的角色做了不同的诠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3#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一年半前的那个热天三五天读完那本书,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书里的味道总在向我袭来,不需要说太多,他的名字已表达一切,我喜欢,赞同!
  大地的味道,厚重,才是生命的归宿。
  那个夏天,一好友,也在看该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4#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最后一首四重奏最后一个乐章的两个动机。。。   
  Muss es sein???Es muss sein,es muss sein.   
  我们都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没有了爱情,我们的生命将不再是我们应有的生命。我们都坚信,满腹忧郁,留着吓人长发的贝多芬本人,是在为我们伟大的爱情演奏“Es muss sein!!”   
  
  好像世界的一切一切都是偶然而引起的,我们根本就没有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给他人什么。   
  我们都没有想到,一切事物都是有它相对与绝对两个方面〉〉。   
  
  "einmal ist keinmal"这句德语所阐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哲理。。   
  莎士比亚说过:玫瑰换个名字依然芬芳。。   
  本人说过:狗屎换个名字依然恶臭。。   
  意识是共同体,但是为什么我不能流传千古呢??   
  
  这就是看大家希望什么。。。我们都不想自己为别人而活,但往往我们都是最不能控制自己的人。我们会为了曾经的偶然而期待着又一个偶然,哪怕自己万劫不复。。。   
  
  感情往往是最能够刺伤人的利器。。。   
  
  我伤心,不是因为爱情,也可能是因为我的钱包丢掉了   
  我流泪,不是因为伤心,也可能是因为我吃芥末太多了   
  
  对,对,我们现在所欠缺的就是一颗无比宽大的平常心,要能够包容一切缺点。。。   
  我能够做到,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我一样呢??   
  我们都是天真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用感情刺伤别人,也刺伤自己。。。   
  
  爱情是什么,是一种凌驾于灵魂的感觉。   
  肉体死了,腐烂了。   
  灵魂与爱却永世不灭。。。   
  当然,爱是伴随着痛苦的。。。   
  爱,也是一种煎熬。。。   
  
  我所希望的是,不管你是我曾经的爱人,还是现在的爱人,或者是未来的爱人。。。   
  我对你们的爱,永世不忘,但我也只能给你们这些。。。   
  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不能够控制自己的人,我本身也是一无所有。。。   
  
  我希望,我身边的人,千万不要有仇恨,哪怕是爱情升华的原因。   
  恨一个人是非常辛苦的,而被恨得人,确实非常悲哀的。。。   
  
  希望所有的所有,永远幸福,得到自己的希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5#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把《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看完了。老实说没太看懂,因为懒得动脑子。后面的一个评论我也没看,我对“牧歌”这个词讨厌之极,看着就头大,以此为借口,也就略过去了。完成任务式的看书,不能不说是一种轻率:一本书,明知永远不会再看第二遍,却还是不认真,唉。如同生命,明知不能再有第二次,每一秒都是新的,即将死去的,却仍是不珍惜!
  
  
  幸好昆德拉为我提供了借口。“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只有循环往复的事情才能称为幸福,才是重、绝对、永恒,或诸如此类的词,比如卡尔宁的生活;像人那样,在直线进行的时间里,永没有重返旧地的可能,那是轻,是相对,是否定之否定之否定,最终是无。佩索阿在诗中写道,如果,我死后,他们想要写我的传记,/没有更简单的了。/我只有两个日子——生的日子,死的日子。每一个故事,每一部小说,都可以用这几句诗概括。生命也许只在起点和终点才是实在的,其他时刻,是一连串首尾相接的虚无。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不像是对生活的美化,而是对生命的控诉。
  
  
  和小说的控诉主题相配合,托马斯和特蕾莎也不是什么讨人喜欢的主人公。我不喜欢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也不喜欢他们作为祖国命运见证人的悲哀的爱情。如同可怜的捷克和强大的俄国,他们的爱情也是一种奇特的关系。混合卑微与傲慢,征服与屈从,爱与仇恨,其中快感和痛苦的比例,很难分清楚。真正的爱情并不存在,也许,每一部有关爱情的小说,拼命论证的正是这一点。我也不相信特蕾莎和卡列宁的爱,一个女人和一条狗,按昆德拉的逻辑,相对和绝对,那是不可能的。动物对人的依赖,那种绝望的爱是很可怕的;以相对的风暴去干扰它们安静的绝对之境,是一种入侵。动物只应该爱上动物,而不是人。一个有主人的动物,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之子,它有了人的忧虑,——日夜担惊受怕,担心被抛弃,担心背叛,担心失去,这就是爱的境遇,对于动物来说,另一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自由是轻,自由是相对,自由是冷漠,但是自由仍然是最美的。
  
  
  常常是这样,有人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但是我们读到的、想到的,却是另一个。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经常的状态是心不在焉。我在想别的事,或者一无所思。在我这样的年纪,故事已经不重要,只有几句尖锐的话,能触动我麻木的神经。还有反常。比如结尾,在上一章预告了二人的死讯后,特蕾莎穿上了最好的礼服,托马斯在她的梦里变成了一只温顺的野兔(可能事实也是),两人跳了舞,进了旅馆房间,一切就绪,只等待一个结局。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结尾之一,也是昆德拉特意为二人的不幸做出的补偿,他们的生命终于可以摆脱那条可悲的直线,以一个虚无之点的形象,跃入茫茫宇宙,不再为过去和未来负责,而只做为一个存在,可以选择,可以反悔,可以改变。这也不是常说的开放式结尾,它是无以命名的,是作者所焦虑的轻和重之间的一个中点,只是一个点,如果自由也是有形式的,那么,这便是自由。但是哪儿是自由的界限呢?我想是祖国,永不能逾越的山脉,为了它,托马斯和特蕾莎宁愿放弃自由。那不是伟大,只是本能,再坏的归宿也是归宿,死在祖国的土地上,总比漂泊的活着要强。自由是抗拒与妥协的混合物,它只能是这样。
  
  
  人啊,足轻重地生,无足轻重地死。生命就像关在房间里的一只大蝴蝶,总要挣脱肉体的束缚飞去。特蕾莎的灵魂无数次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世界,在镜子中,它发现这个世界只是自己,只有自己。一个血淋淋的发问,为什么全世界都不要我?——因为我不要这个世界。发现自己的独特并保持它,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每个人都想把你拉过去,不仅是敌人,也有朋友、亲人,以各种各样的名义,懦弱、勇敢、邪恶、正义,你总要站在一个阵营里,因为你不可以是独自,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萨比娜想独自,托马斯和特蕾莎也想,他们用各自的方式逃避,他们分散了。这样逃避也是一种斗争,对一致性的斗争,为独特性而战的斗争。“我的心不属于任何人”,它是独自的。
  
  
  当事过境迁,一切讽刺和愤怒都微不足道了,打动人的只能是真诚,做为人的真诚——明知自身是有限,是相对,是一场梦的倒影,却仍苦苦追寻。真理就是我们爱上的事物,真理就是我们为之背叛的事物,真理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绝对,因而,也是一种在心底沸腾永不止息的痛苦。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它们所揭示的都是同一个真相,又体现了各自的独特性,这是值得我们致敬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6#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向来对这种书没有太多涉猎,但是偶尔在书店闲逛的时候,被书的介绍所吸引了,一些很容易理解的大白话呈现在我的眼前,以前并不敢读大师级别的书籍,害怕不能很好的理解作品,但是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想再尝试着去看看那些大师的作品,去试着了解书所想表达的内容和境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7#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向来对这种书没有太多涉猎,但是偶尔在书店闲逛的时候,被书的介绍所吸引了,一些很容易理解的大白话呈现在我的眼前,以前并不敢读大师级别的书籍,害怕不能很好的理解作品,但是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想再尝试着去看看那些大师的作品,去试着了解书所想表达的内容和境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8#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在写这一篇文章之前,我看了《纽约时报》关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书评,书评的名字是《身在捷克的无可奈何》,好象身在美国就有可奈何了,实在不喜欢这种政治性的解读,书评里唯一让我喜欢的是作者引用的叶芝的一句诗:“卓越者毫无信念,而拙劣者/却充满了热情。”
  
  五年前,我花了几个小时,在网上看完了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它首先颠覆的是我关于生活的信念,人竟可以这样活?再其次颠覆的是我关于小说写法的信念,小说竟可以这样写?接下来的几年,我一次次受到惊吓,我读爱伦·坡,读韦尔斯,读海明威,读伍尔夫,读卡尔维诺,读博尔赫斯,我一次次发出惊叹,小说竟可以这样写?而我关于生活的信念没有再被颠覆,因为没有什么可颠覆的了。让我尴尬的是,我既没有成为卓越者,也没有成为拙劣者。
  
  最近,我又重读了一次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我是在床上舒舒服服读完的。关于昆德拉的写法,有许多很严肃的学术性的解读,我这里不再重述。这一次,我发现昆德拉很巧妙地采取了“镜子”写法,小说中的几个主人公,除了是他本身之外,还是其他人的镜子,在这些镜子里,我看到了托马斯的放荡与严肃,特丽莎的迟疑与坚决,弗兰茨的热情与胆怯,萨宾娜的轻逸与沉重,当然还少不了卡列宁的微笑,我觉得卡列宁——这条可爱的狗,是这本小说里唯一心智成熟的哲学家。
  
  同时代的作家也是可以互为镜子的,让我们看看卡尔维诺眼中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什么样子:
  
  “他(指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其实是痛苦地承认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沉重,不仅他那个国家生活中充满了令人绝望的压抑,而且我们这些无比幸运的人生活中也充满了压抑。昆德拉认为,形形色色的限制就是生活中的重负;社会生活与私人生活中的种种限制,象一张网眼细小的大网越来越紧地束缚着人类的生活。他的这部小说向我们揭示,我们生活中选择与珍惜的一切轻松的东西,将来不可避免地会变成沉重的负担。也许惟人类的智慧可以逃避这个厄运,但敏捷的智慧属于另外一个范畴,不属于生活。”
  
  卡尔维诺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但他的看法,我也敢略无羞耻地反对一次。“我们生活中选择与珍惜的一切轻松的东西,将来不可避免地会变成沉重的负担。”确实如此,虽然将来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沉重,但最终会走向轻逸,并且轻逸成一片虚无,什么也没有,昆德拉不是说过了吗?“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是根本没有活过”,他的这种说法虽然有些霸道和不讲理,但我觉得他揭示的事实是本质性的,其实卡尔维诺本人也这么看,只是他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已经够沉重的了,他不想让我们更沉重。他在他的《帕尔马尔》里说:“尽管全人类的灭绝这一天尚未到来,但终究会到来的。”连沉重的载体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可沉重的呢,如果人类及它的个体曾经体验过沉重,没有谁能做见证者,还有什么比这更轻的吗。
  
  另外,我也不同意他说的关于“社会生活与私人生活中的种种限制”是人类感觉沉重和不幸的原因,我觉得即使有一天,人类社会取消了所有的法律和道德法则,今天我们所体验到的幸福与不幸,到那一天,未来的人们依然可以体验到,因为人性是相互矛盾的,它既是我们幸福的源泉,也是痛苦的源泉。
  
  我在《男人这东西》里说过,特丽莎是幸福的,因为她是托马斯的诗化记忆,但特丽莎自己体验到的未必就是一种彻底的幸福,其中必然伴随着迟疑,不安,忧伤,恐惧,有时甚至是绝望。因为没有什么象爱情这样善变,这样漂泊不定。由于恐惧,她甚至觉得只有人与狗之间的爱才更美好:“人与狗之间的爱是牧歌一样的。这是一种没有冲突,没有撕心裂肺的场面,没有变故的爱。”只要她没有占领托马斯的全部生命,那托马斯生命的其他空白就有可能被别人占领,只要她在她对托马斯的爱中要求得到同等的回报,就必然会感到痛苦。
  
  “……爱情是不可能得到的,我们以为爱情的对象是一个可以躺在自己身旁的人,爱情就在这个人的躯体之中。唉!爱情是这个人在时空中已占据的及其将在占据的所有的点构成的。如果我们不能接触此人占据的总的点和时间,我们便得不到爱情。而我们不可能全部接触到这些点。如果有人告诉我们这些点都在什么地方,我们也许能够找到它。可是我们是在摸索中前进,不可能全部摸到它们。由此产生了不信任、忌妒和痛苦。”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在他的《追忆逝水年华》中对爱情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接触一个人占据的全部的点和时间”能让人更快厌倦的事,婚姻正是“接触一个人占据的全部的点和时间”最努力的尝试,当爱情从无序变为有序,从不确定变为确定,当它不再充满了“不信任、忌妒和痛苦”,当它不再亦真亦幻,亦近亦远,它离死期也就不远了。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和特丽莎没有变得相互厌倦,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接触一个人的占据的总的点和时间”,他们虽然没有完全得到,但也不会失去,只有死能让他们完全得到,同时完全失去,让一切定格,让一切不再沉重,所以他们最后终于出了车祸。
  
  可是,他们死了,又有谁来体验他们自己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9#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先知道“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个提法,然后才知道米兰昆德拉的,那时在书店碰巧看到了这本书,然后想起来了朋友的推荐,把它买回家后,同学急忙借去通宵看完,然后我才看。说实话,那个时候看的只是情节,甚至后来我反反复复的看了3、4遍还是只能停留在情节上。
      事隔3年,当我再次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同时又看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边看边对比、思考、回忆,终于明白了米兰昆德拉的哲学思考,终于弄懂了米兰昆德拉的伟大。
      昆德拉的两位主人公的向上和向下的过程及其反复变换、关于永恒的阐述(“一次不算数”)、偶然和必然(“非如此不可!”)、卡列宁的微笑,都是对尼采提出的思想的再探索、再发现,而昆德拉的伟大之处在于把哲学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出来,让普通大众也可以意识地去探索哲学命题——哲学它在时刻发生着。
      关于人、哲学、精神,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偶尔相互包容,偶尔背道而驰,在这变幻中,就是思考的发源地。
      哲学发展成了科学,便离开了大众视野,意识中我们就把它疏远了,于是哲学成了一小部分人的工作和专利,却忘了它的根在于每个人。当然,哲学先于我们即存在,而人对哲学的探索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今天,我们进行哲理思考却忘记了什么是哲学,也许我们可以说这是进步,因为我们与哲学已经融为一体了,在这个意义上,昆德拉为现今缺失哲学概念的我们一座桥梁,让我们的意识再一次在哲学上显现化。
      我们通过哲学寻找精神存在的证明,还是在生存的向往中思辨?灵先于肉还是肉先于灵?昆德拉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思考灵与肉的分离和结合。单纯的肉很容易理解,比如贪欲、食欲、性欲。单纯的灵也不困难,比如比如尼采的永恒、巴门尼德的轻与重、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比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但是人因具备哲学意识,在灵与肉的选择中,经历了太多的变化,政治,偶然及其选择,生存环境,诸多因素中,何去何从?
      向上、向下、轻、重,都是选择,如果说“只有一次不算数”,面对生命中每个瞬间的无法重复,每一次都只有一次,那么人通过哲学、精神来为自己的行为下定义,一切丛价值观开始。
      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个人独立、价值观产生的基础的不同,导致差异越来越大,即使同样的价值观,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也会有差异,观念是一回事,行为是另一回事,行为的观念又是另一回事,比如真诚,有的人只对自己真诚,认为这就是真诚的全部含义,有的人认为真诚是对朋友亲人,认为无私的帮助热爱就是真诚。在价值观上我们根据环境、语言、肢体等进行着假设,并让自己的相信这就是真实,同时试图尽可能多地说服别人,进而证明自己。我们也根据别人的行为判断和假设,然后行使我们的权力,当然,还有义务。
      即使我们遵守同样的规则,轻为正、重为负,探求和希冀仍然不同,托马斯把杜雷莎当成重负,杜雷莎却把托马斯当成是向轻的道路,最后杜雷莎希望乡间的生活带来真正的轻,而托马斯的重负却已经转化成了对人的存在的重,就像萨比娜和弗兰茨之间的不解之词,托马斯与杜雷莎之间哲学观的差异是那么的明显,而他和她的认识和变化又是那么的肯定和明晰、那么迅速,而这变化中不变的是什么呢?
      是向上的精神!也即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反复鼓励人们去做的超人,达到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虚假、肮脏为我们所正视,但不排斥,求同存异,不强加理念于人,不刻意改变,尼采开始要人们准从他的思想去改造世界,但他最后认识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最后他追求永恒,尊重一切,引导人们,那才是人的归属、快乐的源泉,就像贝多芬的“非如此不可!”。
      要成为超人,必须跳出集体无意识的精神之外,《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歌手、演员、摄影师、诗人、教授,都包含在尼采笔下的众多人物之中,他们都是不幸的,他们都想要托马斯的墓地上的那句话——“他要尘世间的上帝之国”。
      米兰昆德拉,近在身旁的尼采。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90#
发表于 2012-8-28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书不是用来"看"的。
      初一的时候刚学英语不久政治老师问我们看书用英语怎么表达?我们都回答曰:look the book~
    老师脸红了,说:正确的表达是read the book.
    我印象一直挺深的,因为我当时就理解了老师为什么会脸红.
    之后每当我拿起一本书告诉自己:要read the book而不是look the book,要read the book……
    这书我高中的时候就读了三遍,说真的,我真的是很喜欢老米当时,读过他的书之后就觉得什么都是可笑的,几乎没有正统的权威。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坏的也有好的。
    在这书里他拿上帝和粪便作同一的讨论,就这点就很可笑,在他之前似乎没有人敢这样做,但如果在有信仰的人看来那是不可容忍的。
    他书里都在讨论伦理,无论是重或者是轻。
    重或者是轻,在他看来都尽是偶然的,就象那么一句话:生活中没有什么意外,只是有些小波折,可就是这些小小的波折已经让我们痛不欲生了。
    越是现代,人就越是脆弱。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抛弃经典,现代了,伟大的人性却越来越得不到重视。
    勇敢,慷慨,仗义,信任,真诚和忠诚等等在曾经很普遍的道德已经在慢慢沦丧……
    这很悲哀。
    读他的书会令我想起现在所流行的恶搞。
    昆德拉或许只是把现象以及可能存在和出现的现象摆了出来。
    又或许他就是制造这些现象的人中一员。谁知道呢?
    毕竟谙熟伦理的他流行了起来……
    影响了好几代人……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10 14:01 , Processed in 0.0480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