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1#
发表于 2012-8-28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既不能言传,也无法意会的书.
    作者在这本书里讲各种意蕴与哲思揉在一起,读起来总让人感到一种朦胧,认为作者意在别处。这不是一本轻易可以读懂的书,因为她倾注了作者的灵魂,但这绝对是一本好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2#
发表于 2012-8-28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在集权,高压,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度里,米兰昆德拉的语言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比枪炮核武器更具有震撼力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3#
发表于 2012-8-28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一本在我出生前五年出版的小說
    被翻譯成幾種語言
    又被印在多少種不同的封面底下
    
    說的永遠是同樣的永遠
    像某種菌類
    平行的散播到每個接觸過或沒接觸過這些文字的生命裡
    又垂直的回到過去消逝而未曾了解的遺憾
    以及永劫回歸的未來
    
    
    
    
    
    假設
    一切都是假設
    
    “如果一次就是從來沒有“
    
    
    
    用這種存在主意的假設開始每一天 再結束每一天
    
    那些我們以為的 連貫人生價值的階段性與等待的藉口 就這樣煙消雲散
    
    而唯一壓在我們肩上的只剩下不再透明的存在 無法忽視
    
    我們的注意力無法再被轉移到有形的事物上 無法再從真空般的存在感中逃脫
    
    
    
    輕
    
    如果什麼都接受 而什麼都放棄
    只因為知道只有終點的墓園是唯一平靜的土地
    
    
    重
    
    讓想犯而犯下的錯削減自己 最後消失不見
    為了心愛的人 狗 或是兔子
    
    
    
    
    
    
    
    
    我所了解的不過是動物死了 人為什麼會哭
    僅僅是放棄了使自己獨立於任何其他事物的追求而已
    只是平等無私的看待一切
    
    就算只是一瞬間
    還是那麼充滿意義 充滿重量
    
    所謂的超脫
    只不過是眼淚下墜的形容詞
    
    
    充滿情緒 充滿溫度
    成為流動"存在"的血液
    
    
    
    
    就算一開始選擇了靜止 到最後也同樣是靜止
    “一次的存在就是從來不存在“
    
    
    
    僅僅是沒有對與錯的假設, 選擇
    
    而每個人都只能被這樣的洪流吞噬
    
    
    偶爾有一兩人
    
    在水中睜開眼
    
    看到平靜 看到掙扎
    
    再閉上雙眼 依然感覺仍緊握自己的那手
    
    .......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4#
发表于 2012-8-28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两年多以前写的一点分析性的文字。偶然翻出来,觉得还是值得和大家分享下。
  
  从特蕾莎和萨宾娜这两个女人身上都能找到自我的影子。其实这两个女人一样是拼命要从自己原有的生活中逃离的弱者,只是选择的手段不同,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所以在萨宾娜的画室里,两个人互相拍裸照,竟然有一种奇异而美丽的心灵相通。
  
  特蕾莎的逃避幼稚不彻底,典型的抓住一个男人以便逃离不幸福的家庭,最终发现生活的不完美是绝对的,她只是从一种不幸逃到另一种不幸。她只能终日生活在恐惧被背叛的恶梦中(我很喜欢那部被广为垢病的电影布拉格之恋,最主要的原因是朱丽叶比诺什那惊恐不安闪烁不定的眼睛射穿了我的灵魂,在很多年以后依然清晰可见)。
  虽然略显极端,特蕾莎不失为现实中女性的一个典型形象:期望一个男人来抚平成长中的委屈与恐惧,把自己当作公主来对待。而一旦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无法达到,就心怀愤怒,把自己的恐惧软弱和不幸统统归罪于身边的男人。考虑到托马斯的生活方式,特蕾莎的恐惧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一个从小就时刻练习着要在睡梦中紧紧抓住男人的手的女人,我怀疑,会存在任何人有能力让她感到安全与幸福。我不认为特蕾莎是真的爱托马斯,托马斯只是她逃离让她痛苦的母亲的手段,一根救命稻草。依赖与爱是不相容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主选择。可是我们的社会传统让女人成为依赖男人生活的人,这也许有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可是这种建立在女人依赖男人,以丧失自我为代价来换取安全稳定的生活的模式上的婚姻必然成为爱情的坟墓。
  
  萨宾娜则是没有目的地的逃避,形式大于内容,为了背叛而背叛(让我想起黄舒峻一首歌:马不停蹄的忧伤。我很喜欢歌中那种在进行曲的调子下飘荡着的忧伤与茫然的抒情,伴随我度过和萨宾娜一样马不停蹄地叛逃的青春时光)。
  在谎言与虚伪的形式主义的背景下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很容易理解萨宾娜对形式主义对专制和压抑个性的整齐划一的反感的。反正我就是要反对大多数人,要选择不同的东西。那并不是虚荣自大的自我标榜,而是要表达对专制和虚伪的强烈反对。在瑞士,当流亡的捷克人讨论国内局势,一致认为应该跟俄国人拼命时,萨宾娜冷漠而嘲讽地说:好啊,你们都回去啊,都去拼啊。这对我是个似曾相识的场景。我也一度是这样一个愤世嫉俗不合群不讨人喜欢的人。
  当我年龄渐长,才逐渐意识到,这样一种毫无建设性的反叛是既无力量也无价值的,不能够达到任何地方。总有一天,当她发现已经无从背叛的时候,也就是自己被背叛本身背叛的一天。一旦自己成为被背叛的对象,而不再是背叛的主体,背叛就不再是轻飘飘的革命浪漫主义的一首诗,而是沉重的十字架,一片黑暗凄凉的死亡之境。(我突然发现在这里对于轻与重的用法,我和昆德拉竟然恰好相反。这真是很有趣:对于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完全取决于你怎么看问题。)
  
  我跟同事争论的问题,其实就在这两个女人的共同点上:弱者,不能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这是女性特质吗?对此,我的看法是比较积极的:虽然因为我们先天生理上的特点,我们成长中所受的教育,我们在社会生活权利分配中相对弱势的地位,导致在统计意义上女人的相对软弱,我们作为一个个体仍然能够选择努力自强成为自己的主人。
  
  弗兰克,我对他感到有点抱歉。萨宾娜说他是善良,这不够准确,其实是天真。而天真意味着缺乏厚度,这是致命的影响男性魅力的东西。生活中这样可怜的好男人相当不少,不仅他自己不明白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自己,就连女人常常也难于理解,为什么自己就是没办法爱上那个看上去没什么问题的好好男人。当他光着身子举起椅子,对萨宾娜说,我能保护你时,这样似曾相识的场景让我觉得很好笑,他难道认为现代社会还象荒蛮时代一样凭蛮力气说话吗?这样天真未凿,不谙世事的男人怎么可能给人安全感?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经历过萨宾娜之后,弗兰克不再是个单纯的完全开放的男人,他内心有一部分永远地留给了萨宾娜,而这种保留让他变得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尤其是对一些年轻不谙世事的女人。
  
  托马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最完整的人,也寄托了作者本人最多的感受和思考。其他三个人都是被自己的生活经历禁锢的人。特蕾莎因为不幸的家庭与对母亲的厌恶造成安全感与自我认识的缺失。萨宾娜因为对谎言与专制的愤怒而不断地叛逃。弗兰克因为生活过于简单平稳而总是期待生活在别处。他对萨宾娜的崇拜也带着很深的对神秘未知世界的向往的成分。这三个人物,就像托马斯对不同的女人的感觉一样,只是世界的一个片断,为了表现作者对人性的某一个侧面的看法而生的,是不完整的人物。
  托马斯不同。虽然作者也提到托马斯因为前妻的关系对女人心怀恐惧,可是他仍然能够爱上特蕾莎,他仍然是强大的自由的将生活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作者给了托马斯好几次机会面对艰难复杂的选择:是否让特蕾莎进入他的生活,是否追随特蕾莎回到沦陷的祖国,是否在忏悔书上签名从而可以继续拿手术刀,是否在请愿书上签名。每一次托马斯都经过了自主的选择,也就是他的“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而且,每一次他都坦然地接受了选择的后果。托马斯是唯一完整的人物,他具有给予爱和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工作给予他价值感,在政治生活中他有自主的选择,儿子,与他人的社会关系,这些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还有一点是对于他作为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他对女人的追求,这对他来说意味着对这个世界的开放性的探索和对自己的力量与魅力的验证。
  
  作为一个人来说,我非常能够理解托马斯。他的每一次选择,包括他对女人近乎荒唐的追求,对他的生活的意义之所在。猎奇,追求刺激之心人皆有之。而且一个男人是多么在乎用性方面的吸引力和能力来肯定自己,就和女人希望获得对自己外貌上的吸引力的认可一样,基本上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
  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托马斯既可恨又可悲。可恨的是,他是一个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他爱上了特蕾莎,他可以选择,他却选择继续背着原有的生活方式,看着对方为此痛得死去活来,却丝毫不肯妥协。而可悲的是,他明白特蕾莎是他生命中唯一重要的,甚至能够在关键时刻为此做出重大的牺牲,却不能够使她幸福。他生活中的一切皆是自主选择的结果,可是整个人生的轨迹却面目全非,被偶然所操纵。也许一个人再强大也一样是生活的囚徒(米兰昆德拉真是悲观啊),当他绝望至极地分裂到幻想人能够将爱情与性欲分离开来,让人们在看到燕子的时候兴奋,我开始为这个强大的男人感到深深的心痛与悲哀。
  同事是个女权主义者,她对托马斯完全无法接受,因此也就对于我说“托马斯既可恨又可悲”的评语深感不解。怜能生爱。对强大的男人产生悲悯之情,对我而言,意味着和男人的和解,不再对他们的力量与权势心怀愤怒。男人(特别是强大的男人)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无所不能。托马斯的困境源于他对特蕾莎只有怜爱,没有感激;只有责任,没有期待。对他来说,特蕾莎就是一个顺流飘来需要他照顾的婴儿。在他胃痛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特蕾莎只是在想着他的不忠和自己的去乡下的计划。一个婴儿当然不能满足一个男人全部的需要,单方面的付出只会使人疲惫。如果男人不肯放弃一点权力,女人不肯承担一点责任的话,爱情只是一个累人的东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5#
发表于 2012-8-28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是米兰?昆德拉获耶路撒冷文学奖后在颁奖典礼上所说的一句话。为什么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呢?“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昆德拉无疑是具有哲人风范的一位作家。读他的小说,让人不敢一目十行,而必须是慢慢的一字一句地去解读。他的每一个文字都具有强烈的粘性,只为你的目光在他的思想上多一秒的停留,多一秒的思索,而他,正躲在文字的后面偷偷的发笑呢。“小说艺术就是上帝笑声的回响。”昆德拉给了小说一个如此富有诗意的名字。
      朋友搬家后把一箱书留在了我这儿,诸多的杂事让我对它少有注意。而一个无所事事的午后,我慵懒的眼眸却突然因了其中慵懒地摆放其上的那本书而大放异彩——《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心中涌起一股暖暖的怀旧的感觉。我不禁对自己微微一笑。
      那时候在大学里,昆德拉的小说几乎人手一册。读昆德拉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时尚,那时候是靠着思想就能生存下去的。那时候,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了。躁动不安的空气,使人们一度离他远去。如今,人们又回来了。报纸上看到这么一个消息,说在非典肆虐书业萧条的情况下,上海译文版强行推出的“昆德拉系列”首批四部作品竟然再次成了畅销书。如果说上个世纪中国人读昆德拉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社会与昆德拉小说所表现的政治历史背景下的人的命运有某种契合,那么现在,时代变了,社会背景变了,是什么促使我们再次翻开昆德拉呢?
      是上帝的微笑。
      好的作品就是这样,永远能给你新的感觉新的体会,让你产生无尽的渴望和遐想。当你的思想开始在文字中间与作者共舞时,你看到了上帝的微笑;同时,上帝也看到了你的微笑。昆德拉是狡猾的,他用一种表面上的媚俗,达到对他所深恶痛绝的“媚俗”的彻底推翻。他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致力一项事业,那就是反媚俗。可是他的小说题材往往是媚俗的。不管是《为了告别的聚会》、《永恒欲望的金萍果》、《搭车游戏》,还是他最出名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都是以性爱为题材。他的睿智之处正在于此。性爱只是一个角度,从中可以挖掘出深埋在人性中最难以言说的秘密,像一个心理医生那样去解剖众生。性爱只是一个工具,所要解决的却是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样对我们人类最体贴的关怀。当外国军队的坦克闯进你的家园,当一个民族的尊严被无情的践踏,当社会秩序变的一片混乱——平时腼腆羞涩的少女开始撩起裙子勾引入侵的大兵,你最要好的朋友成了出卖你的叛徒,专家被警探们从他的岗位上赶下来,人们从开始的恐惧到后来的疯狂,无所适从的知识分子只能在性爱中维持一个原本应该正常的生活。无尽的性交,欲望,偷情,堕落,等等。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这样的选择是痛苦无奈的,畸形的性交,叛逆的性欲,性在这里成了一种对待社会压迫的最无奈却又最强劲的武器。
      仅仅一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已经让我惊叹不已了。我须如此小心翼翼地看,以至害怕任何的一个疏忽都会漏掉其中的一处精彩。曾幼稚地想像中学生那样把其中精彩不过的地方抄录下来,可是越看越觉得没有可能——我最好是把整本书背下来吧!米兰?昆德拉用他那敏锐深邃的目光给我们的世界做了一个精确的定义:
     
      爱情:“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即对无数女人的欲望),却会引起同眠共寝的欲求(只限于对一个女人的欲求)”
      背叛:“在此之前,她的背叛还充满着激情与欢乐,向她展开一条新的道路,通向种种背叛的惊险。可倘若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又怎么样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
      性与爱:“如果说,性亢奋使我们的造物主为了自己取乐而用的一种装置,那么爱就是唯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能使我们摆脱造物主。”   
  错误的美:“世界上的美整个儿消失以前,美还会依赖着失误而存在一阵子。‘错误的美’——这是美的历史上最后一个阶段。”
      热情分子:“罪恶的当局并非由犯罪分子组成,而是由热情分子组成的。他们确认自己发现了通往天堂的唯一通道,如此英勇地捍卫这条通道,竟可以迫不得已地处死许多人。后来的现实清楚表明,没有什么天堂,只是热情分子成了杀人凶手。”
      三三原则:“重要的是坚持三三原则,就是说,如果你一下子与某位女人连续三次幽会,以后就肯定告吹。要是你打算与某位女人的关系地久天长,那么你们的幽会,每次至少得相隔三周。”
     
      如果你在昆德拉的书中只看到了性欲和快感,那么你已经被作者放逐,那么你去看看中国的那些致力于身体写作的“宝贝”们所写的东西或许更恰当。昆德拉用他的小说建构了他的哲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情节只是假象,它带领你去细细体味,那用古典优雅的语言所含蕴的微妙的语境,并在这个过程中达成对生命的追问。也有很多人把他的小说当作政治小说来读,被书中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所迷惑,有意或无意地把昆德拉及其作品放在道德批判或意识形态批评的对立面,却恰恰忽视了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小说家不是代言人”,昆德拉想在小说中告诉我们的,昆德拉在小说中一直苦苦探寻的,只是这样两个问题:“人的存在究竟是什么?其真意何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6#
发表于 2012-8-28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就像红楼梦一样里边有太多的线索和太多的伏笔
  
  如果从哪一方面单纯的评论都是不正确且偏执的
  
  而且千头万绪的,比如轻和重到底代表什么?比如托马斯为什么爱特蕾莎?比如特蕾莎为什么更爱卡列宁?比如尼采和笛卡尔,比如政治和哲学。。昆德拉在一本小说里浓缩了太多的线索,不再读一遍我就晕了,是理不出头绪的,但如果有时间,我愿意做一下整理工作,了解每一个故事背后昆德拉的意图,以及那些隐喻。
  
  但是确实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昆德拉对于整个极端霸权的批判,当捷克这个东欧国家被东欧强国苏联彻底占领,当共产主义席卷这个国家,当统一集体化和告密成为风尚。这本书的很多章节都在抨击这一点。是媚俗,我所理解的昆德拉所不能忍受的媚俗,是集体化的所有,是没有个性美的一切活动。罗素说,世界上的所有东西,一旦走向极端,成为极权主义,那就是错的。这句话很深,但是深深体会,深有感触。美存在于各种不同的事物之中,统一化和集体化扼杀了美,共产主义的美学观点是单一的,不可理解的。
  
  昆德拉多次借用萨比娜来表达一个观点,就是并不是反对共产主义,而是反对那些无法理解的媚俗,不是政治,是美学。但是其实和政治息息相关。就像我们从苏联所照搬来的一切,集体化的教育方式,不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突出表现,强调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丧失了对美的判断,当我们在抛开这一切接触到真正美的东西时,感叹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美。
  
  比如第一次看见米拉公寓,比如第一次看罗丹的情人,比如很多的第一次,感谢这个开放的时代,感谢给了我无数次接近美的机会,并让我从中获益匪浅。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传达是不可阻拦的趋势,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做井底之蛙和愚民,开始真正的独立思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7#
发表于 2012-8-28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呵。。我有本《生活在别处》如果要看的话拿个苹果来换
  
  这本书我没看过。
  这个人我没见过
  但是他创造的世界未曾消失过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8#
发表于 2012-8-28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常常会惊异于自己的一无是处。惊异于我有过20年的生活经历,玩过不少东西,然而现在想起来竟然是一片苍白。
  
  会打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会滑旱冰;学过两年的画;读过资本论  ;听过KENT radiohead  ;看过教父 洛丽塔 东邪西毒;对日本文化 国标舞 有过兴趣;玩过石器时代 魔兽魔唤精灵……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说----玩过。没有精通或者说在我觉得够了之后便完全放弃了,真正的放弃。碰都懒得碰一下,想都懒得想。像嚼完的甘蔗渣一样吐掉。
  
  这是喜新厌旧么?
  
  也许后面的这些会更坚定了这种想法:对人很难保持不变的姿态。或者说直白点--------咱俩是陌生人时我是一个样子,熟了马上会变成另一副嘴脸。这并不是那种照顾到大家的关系的亲疏而用合适的姿态去相处,而是一种出于本能的改变。这改变不会令对方更舒服,相反会让对方觉得讨厌。会让别人觉得我完全懒得理人家。
  
  我也曾觉得这是典型的喜新厌旧,试图改变这种习惯。然而,这想要改变的心也和之前的种种喜好一样变成了甘蔗渣。
  
  这不是喜新厌旧。因为它们吸引我的不是没有尝试过的新,而是一种更深刻的东西----范儿。这词可能新了点,可很准确。
  
  在不同的时期的这些不同的喜好是那个时期的流行,无一不会让我觉得有种走在人前的优越感。
  那么这是虚荣吗?也不是。
  从来受不了别人的夸奖。不是那种一得到赞扬便骄傲起来的受不了,是觉得那是侮辱,觉得恶心(虽然这两种心态导致的结果一样)。可以说,别人的夸奖是我抛弃的动力!
  
  该怎么解释这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举动。
  我想,我是在享受背叛。
  
  现在想起来在每次转变中,逐渐熟悉它们他们她们的过程我不觉得喜悦,反倒是有了“抛弃”这个念头的一瞬间让我感觉轻松,满足,有种虚假的进步感。
  
  在一个事儿上被表扬被承认不牛×,鄙视这种表扬和承认才最有范儿。
  
  这,是我最真正的价值观。
  
  这是操了他妈个B的从哪得到的价值观!!!
  
  
  我觉得愤怒,也觉得可怜。原来一直被紧紧包裹着,愚弄着。偶尔看见一丝光明--------那些真正喜欢的东西:艾尔·帕西诺的电影,子尤的书,华丽无比的后海大鲨鱼--------但很快就会被黑色吞噬。黑色的光引诱我背叛真实的自己,可它带给我的也终究是黑暗。
  
  过程往往是这样:好奇心虚荣心让我不断寻找新的喜好,背叛的欲望又让我将它们抛弃。这两种心态看似是在作对,其实是在合作。似乎想给谁证明什么,不然也不会在又摒弃了一种喜好之后感到骄傲和满足。像是用一种几近完美的方法又完成了一件作品。
  
  大概就是这样了。
  
  背叛的冒险终于到了高潮。用它教会我的唯一东西对付了它。
  
  “人,常常会厌倦重复同一件事情。我觉得这是最值得鼓励的部分。因为一定有什么事情你一直都在做。”
  “我希望所有腐烂的东西都可以化成一种肥沃”
  这两句是张悬说过的话。
  我同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9#
发表于 2012-8-28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永恒轮回
  
  在本书的开篇,昆德拉就讨论了永恒轮回的问题。永恒轮回是指一种假定宇宙会不断,而且将会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的观念,而且这种循环的次数不可理解,也无法预测。这或许也点像弦理论所说的平行宇宙。
  尼采说,“万物方来,万物方去,永远的转着存在的轮子。万物方生,万物方死,存在的时间永远的运行。”“你们是永远的存在着!永远爱世界!而且向世界痛苦说:‘去吧!但是还要回来!’”
  昆德拉从永恒轮回的角度来看法国大革命,就再没有了平行宇宙理论给我的神奇的美感,“一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和一位反复轮回,不断来砍法国人头颅的罗伯斯庇尔之间,有着无限的差别。”昆德拉震惊于自己在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时所产生的怀旧情怀,他深刻地说,“与希特勒之间的和解,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被预先地谅解了,一切都被卑鄙地许可了。”但永恒轮回真的不存在吗?人类历史不正是在一次次的演绎着一幕幕惊人相似的悲剧么?也许是轮回的间隔太久了吧,所以人们才这样如此可怕的健忘?
  “只有在这种乌托邦式的前景中,悲观和乐观的概念才具有一定的意义:凡认为人类历史在五号星球上会变得不那么血腥的,为乐观主义者。凡不这么认为的,则为悲观主义者。”对于人类的未来,我是越来越觉得悲观了,革命和战争不是一次次的发生了吗?但或许革去的永远只是人的命而已,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丑陋依然。这,就是人类命运的永恒轮回吗?
  
  轻与重
  
  据说,美国的麦克唐盖尔博士曾做过一项特殊的实验,他由此发现,人死后,体重会减轻21克,他认为这就是灵魂的重量。是的,生命是轻的,个体生命的偶然存在在无限的宇宙时空中是渺小的,轻若鸿毛,卑如蝼蚁。但,生命又是重的,它属于我的只有这唯一的短暂的一瞬,我们生命的每一秒不都是最重要,最值得珍惜的吗?
  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把宇宙看作是一个个有正负值的对立的二元,比如,明与暗,厚与薄,热与冷。但重和轻哪一个是正,哪一个是负呢?巴门尼德认为轻是正,重是负。
  但,昆德拉说,“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怎么样的生活呢?“是重还是轻?”
  
  背叛
  
  萨宾娜选择了“轻”,她追求“生命之轻”,因此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了背叛。
  存在主义把个性和自由看作人的根本,而自由的意义即在于选择。“存在先于本质”,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道德和灵魂都是人类在集体存在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的社会性的一种束缚。个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却有选择的自由。
  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为了自由,为了独立的人格,萨宾娜痛恨媚俗,因为“媚俗起源于无条件地认同生命的存在”,她拒绝承载任何他人和社会的束缚。她走上宿命般背叛的逃离路程,她背叛父亲,背叛婚姻,背叛爱情,背叛祖国。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流浪之旅。“背叛是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她通过背叛实现了无所依着的自由轻盈,她说即便是死了也要让人们把她的骨灰撒向空中, “轻”就是她的生命本质。  
  但,这条背叛之路把她带向哪里了呢?也许最初的背叛还充满着激情与欢乐,向她展开一条条新的道路,可倘若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又怎样呢? “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再背叛的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她的悲剧即是不断背叛的旅程的终点的虚无。   在她的心灵的最深处,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不时奏响那首荒谬但感伤的歌曲,向人诉说,在两扇闪亮的窗户后,生活着一个幸福的人家。”萨宾娜最终没有逃脱对家的“媚俗”。也许,一个人终究无法脱离其社会性而存在。这,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0#
发表于 2012-8-28 13:50:11 | 只看该作者
          Das schwerste Gewicht(米兰笔下的女人和男人)
          等待,是重,还是轻?用生命囚禁等待,Muss es sein?
  
  
  
          特蕾莎,托马斯,萨比娜和弗兰茨。在绵长而支离的篇章中辗转出四个人不同童年,成熟,爱与死亡,像是三棱镜对日光的分散,逐一经历炽热,温暖,奇异到沉静。同时,他们彼此折射,将他人照得亮堂堂,这部书仿佛一个布满镜子的密室,连游走的空气也能在其中找到不同层面不同姿态的影子。它用性与爱,身体与器官,编织这样一部作品,宛如一件统码的衬衫,谁穿上都难免合身。他们从不同的生活中走到一起又远离,最终回到本真的状态,所谓善终,他们又走回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性情之中。我想称之为回归,这样一种回归,与吝啬鬼葛朗台在弥留中对家中的财宝念念不忘一样,本身并没有什么优劣高低之分,只是在最后的最后又回到起点,如此而已。当然这不同于尼采所谓的轮回,当然生命的经历在不停地再现,只是人生何其短矮,这种重复只好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碾过每个人的生命之轮。米兰昆德拉讲人渴望重复,而实际上的重复早与个体无关,这种重复更像是众生相,你总能从别人的身上看到与自己极相近的内容,不管这个人怎样的罪大恶极或者功德无量。
          这四个人中,特蕾莎和弗兰茨着重扮演了等待的角色,萨比娜是抽身而退,托马斯是不断追寻。如果让这四个人站成某一种队列或者形式,我想,斜卧的菱形是最好不过了。然而在特蕾莎与托马斯,萨比娜与弗兰茨的关系中,女人又占了靠前的位置,她们独立而旺盛,像两只饱满的藤蔓,只是特蕾莎缠牢了托马斯的爱,而萨比娜守护着自己叛逆的心。托马斯在无数女人间放浪自己的身体,却得以虏获特蕾莎专一而强烈的爱憎。而弗兰茨在对萨比娜的膜拜中不停地远离自己的伪装,更加迫切地走向了他所极致崇拜的虚幻的圣女。这两人上演了奇特的忠诚与背叛,然而最终,用自己的某一种形式的强大(社会地位,见识等)去挑战现实,以湮没自己对现实的恐惧的弗兰茨,不情愿地死在厌恶的妻子身边,留下女学生情人痛不欲生。而托马斯在胃痛与政治失意(虽然他本人并不确定自己懂政治,不如说是一系列的政治迫害)的挫折中,越来越贴近现实,在乡下修车的老托马斯和特蕾莎,卡列宁永远地厮守。文章的结尾,细腻地描绘了卡列宁的微笑和死亡,却将托马斯和特蕾莎定格在一次自在欢愉的舞会中,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死只在之前曲折地提起,使整部书最终留下诗意的结局。当然,贴近现实并不等于被褒赞,然而现实中的最沉重的负担却时常是有益,至少它存在的本意是好的,只是一旦运用过了头,变得急功近利,也是一种悲剧了。
          特蕾莎的等待,从童年时看母亲裸体地走来走去所产生的难以抑制的要出人头地,到遇见托马斯对她进行救赎的迫切,到对放荡的托马斯的忍耐,最终到认识到对卡列宁的真挚的爱时等待卡列宁的死亡。特蕾莎的等待似乎是平庸的,像是纳兰若容启齿难离口水般不绝的哀愁。然而她的等待,等待的重却在她的噩梦中复现复现。于是她的生活被梦境裹乱,她的卑微和无望再梦境中一一体验。对托马斯的爱成为Das schwerste Gewicht,而最终她却放下了这种执着,她在卡列宁的微笑中体味了自己的心。在Das schwerste Gewicht之后,还有哪种轻是不能承受的呢?
  
  
  --------------------------------------------------
  无意找到16岁时写的东西。如今日手指压下Kundera又会怎么样?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3 09:28 , Processed in 0.0497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