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1#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对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不知为何,之前一直存有很压抑,很沉重的错觉,多年来因此敬而远之。如今捧书一读,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失之交臂这么长时间,又有多么的遗憾。
  
  阅读的过程,象是在聆听快板式的奏鸣套曲,节奏紧凑流畅。七个前后呼应的章节,宛若七个乐章,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部分组成,主部主题是“重与轻的两难抉择”,副部主题是“灵与肉的不可调和”,如果还有第三主题,那就是对“媚俗”的批判。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配角,犹如四重奏,相互观照,在对比中展现矛盾的对立、斗争和统一;简洁凝练的语言,将人克制的情绪,复杂的内心冲突,模糊的意识描述得纤毫毕现;紧密的逻辑,精辟的见解,让读者不得不折服于其中深湛的思考。
  
  一个个问句,犹如出鞘宝剑,寒光冷冽;没有简单的答案,没有明确的是与非,犹如巨石掷入平静的湖面,在我们心中激起回声不绝。诚如昆德拉所言: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
  
  永恒轮回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个世界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它因此具有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人能通过不断重生并清楚记得之前的人生经验而得到成熟之境吗?人类历史是否会在不断重生后变得不那么血腥?
  
  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
  ——生命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如何比较决定的对与错?
  ——人只能活一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因此,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在决定的背后,是不是还藏着什么更深刻的,超出了理性思考范围的东西?
  
  非如此不可?
  ——重,必然和价值是三个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象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
  
  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
  ——惟有偶然的巧合才会言说,人们试图从中读出某种含义。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
  
  爱是什么?爱开始于什么时候?他爱我吗?他是不是更爱别人?他爱我是否比我爱他更深?
  ——爱由隐喻开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诗化记忆所记录的,是让我们陶醉,令我们感动,赋予我们的生活以美丽的一切。
  ——对同一事件记忆的截然不同,可从中看到爱与不爱的巨大区别。他无能为力,是记忆将她从爱情区域排除出来,特蕾莎像暴君般独霸他的诗化记忆,将其他人留下的痕迹一扫而空。
  ——这些探讨爱情、度量其深度、对其进行种种猜测和研究的问题,也许正是它们将爱情扼杀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他们为彼此造了一座地狱,尽管他们彼此相爱。
  ——在人类的爱情中,幸福来的困难的多,因为我们的欲望并不是“对重复的渴望”,时刻的变化让人处在一种永恒的无法摆脱的不安之中,谁都害怕被未来所弃,谁都不愿成为无足轻重。
  
  语义之河的岐流?
  ——萨宾娜与弗兰茨之间存在那道深渊:他热切地聆听她讲述自己的人生,而她也怀着同样的热望听他倾诉。他们完全明白彼此所说的话语在逻辑上的意思,却听不到话语间流淌着的那条语义之河的低声密语。假若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刚刚开始,那他们可以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件物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背叛是什么?
  ——背叛,就是脱离自己原来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
  ——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媚俗(Kitsch)是什么?
  ——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
  ——媚俗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由媚俗而激起的情感必须能让最大多数人来分享。
  ——在一个多种流派并存,多种势力互相抵消,互相制约的社会里,多少还可以摆脱媚俗的专横。
  ——媚俗的死敌是“爱提问题的人”,一个问题就像一把刀,会划破舞台的布景,让我们看到藏在背后的东西。
  ——那些反对所谓的极权体制的人几乎不能用疑问与怀疑作为斗争的武器,因为他们也要拥有一份坚信和简单化的真理来得到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并感化他们的整个集体。
  ——我们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摆脱媚俗。媚俗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怎样的注视?
  ——我们全都需要有人注视我们。根据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不同的目光类型,可以将我们分成四类。
  第一类人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眼光,换句话说,就是公众的目光。
  第二类是那种离开了众多双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他们是鸡尾酒会与聚餐中永不疲倦的主人。
  第三类人,他们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他们和第一类人同样都置身于危险处境,一旦所爱的人闭上双眼,其生命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
  最后是第四类,这一类人最少。他们是梦想家,生活在想象中某一双远方的眼睛之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2#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昆德拉是佛法世界中的苦行僧。他试图以自我精神求索的苦难去渡化这个荒谬的人生却终归于失败。一如余光中笔下的《拔河》——输终归是要输的!作为一个无神论强制灌输过程中的受害者,重新建构精神世界的努力归于失败时,他对人、人生以及人性进行了歇斯底里的嘲弄。他无罪地坚持用自己的心灵去独自承受人类无法承受的生命之沉重。他在作品中嘲弄了人类一切既有价值体系,让人回复生命本身根深蒂固的沉重和虚无! 他的作品足以消解一切人类赖以存在的价值。更不用说崇高、尊严、荣耀、光辉、圣洁……以及一切为人类所惯常以为美德的东西。但瓦解一切的同时,却无法重新建构,淘空自己精神世界的同时,他也把灵魂交与魔鬼作了抵押。昆德拉的这种嘲弄和瓦解是完全的彻底的毫无保留的,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解构和嘲弄了人类的生存,那么昆德拉笔下,后现代主义本身无疑也受到了无情的嘲弄!《生活在别处》中,雅罗米尔作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浓缩受到了昆德拉无比辛辣的奚落和嘲讽。
  
  但叛逆和瓦解的昆德拉无疑是痛苦的。相比较而言,同一时代进取和抗争的哈维尔相对则更幸运。出于人性的本真,也许人类是需要某种激情的,哪怕这种激情只是源于一针鸡血。选择离开捷克的昆德拉终身陷于这种对人类也是对自己的自我解剖中,他无情的解剖刀下,人类所有的丑陋、无力、无能、无助都象死尸一样漂浮在阳光下的水面上,反射出花白花白的刺眼光芒!《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反抗占领的同胞们的某种偏执和扭曲,人性中某些自我价值实现的本能追求;《生活在别处》中,童年的雅罗米尔对于赞赏和认可的期待,第一次尝试做爱时的性无能,都成了作者解剖刀下面目狰狞,令人恶心反胃的一堆堆人类脏器。
  
  反动一切理性的同时,更反动一切神性,反动之反动,昆德拉却无法找回我们需要的进步。阅读昆德拉的过程中,我把这位曾经无比推崇的作家归入反上帝的唯物主义作者一类。他的作品无疑是一个反上帝的唯物主义者的杰作。这其实是一个悲剧。尼采喊出上帝已经死了,结果却是尼采自己疯了。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们可以愤怒的地质疑:既然罪恶本身无可避免,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逃避和拒绝啦?既然美德本身一无所获,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朝拜和祭献啦?排除了神的世界,没有任何人给出我们任何答案。否定神性的同时,我们却背负了唯物的痛苦和无助。瞎子摸象于是被质疑为是关于人类永恒的寓言和宿命。更重要的是,昆德拉解构后的世界中,我们逐渐丧失起码的价值判断,混淆一切尘世意义上的应该与不应该的概念!导致我们本能的质疑:如果上帝给了我们魔鬼,我们为啥非要去寻找天使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欣喜若狂地去膜拜罪恶?
  
  昆备拉的世界里,我们所有的努力最终成为一种自我麻醉,成为面对无奈的人类存在现状的自我安慰或者自我放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3#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
  书的标题给译者们带来一个难题,到底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还是现在译为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昆德拉喜好用哲学来讲爱情,也许也融合自己的观点,书里有尼采、巴门尼德、贝多芬,不过这绝对不是一本哲学书。它只是在爱情的关头,在思考来去的关头,悄然地问你一句“非此不可”吗?对,非此如此不可(Ja,es muss sein)!
  
  爱情故事里的哲学话题穿插在整本书中。读完这本书只花了半天,但是从开始的那刻起,就会被里面一个小小的命题吸引了。生命以永恒轮回的方式存在吗?如果世事都是上一代的回转,那么人世还有意义吗?反复之后还将无限反复,那么残酷、美丽、绚烂都没有意思了。如果生命只是一次,就是这样色彩斑斓的一次,一次是不算数的,einmal  ist  keinmal ,只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作者把这些短小的词语抛了出来时,你也在跟随思考着这些大的哲学话题。
  
  生命是向前的,你无法修正过去,只有把它看做一条向前的线,这样向未来无限延伸。但是是螺旋向前,还是反复轮回?
  
  你不能预言。
  
  昆德拉在嘲笑、蔑视这些媚俗世界里的种种思想后,他感到了一丝困惑,生命中到底是有轻重之分的,爱情中也是这样,所以生于这样的世界,你其实一直在找寻一种理想,但是你得不到。于是开始这里的爱情之旅,托马斯、萨比娜、特蕾莎~~~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
  
  看懂了吗?也许有的你懂,也许不懂。网上有人说这书写得好,也有人说写得难读,或者根本看不懂。不过读书是伴随着个人的经历的,带着经历,带着思考去读,有时会和作者走的很近,有时会觉得作者在胡说八道。
  
  轻与重,这是一个缠绕于你一生的神秘的KEY。当你极力脱离了这些让自己觉得不堪重负,不能忍受的重后,没有了责任束缚,没有了重重压力烦扰,会走进那个看来美轮美奂的天堂。但是不久之后,轻的让你虚空,让你觉得不真实,于是你返身又跨进了重的世界,无限地贴近生命的大地,无限地贴近真实。作者说轻与重,都是生命里美妙的两极,但也相隔遥远,不可调和。怀念就成为了生活中,一种无法承受的痛。
  
  昨天贾静回来时,我还在睡觉,迷糊中听到声音,然后翻身起来,困意全无地开始讨论它。书里很多描写是关于性的,算是本半情色的小说,但是昆德拉这个老头,不是为了写性而写书的。他喜欢在床弟间教书,告诉一些独特的生活感觉。爱情是一种隐喻,所以他把特蕾莎的各种梦境都写了出来,表现了女人的慌张、恐惧和欲望。贾静说自己看它三遍了,觉得每一遍都有新感觉。我说自己一般是看一遍,除非为了考试,不把书看几遍的。不过这本书,有可能会再读一遍。里面的许多小句子,单独拿出来,就会是一个极好的警句或者启示。
  
  书里的爱情背景是在那个捷克小国,曾经奋起反抗过一次,二战中又泄了勇气的投降一次,最后在这个美丽的布拉格之春上,又被强权蹂躏一次。书中的四个男女,各有各的妙处。弗兰茨为同情而爱着自己的妻子,萨比娜为背叛而爱,特蕾莎为忠贞而爱,主角托马斯——抛弃了多性的生活,为无处可求的爱而爱。虽然简单概括了这些,但是还是要说,只是大体对了而已。
  
  最令我喜欢的是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没有人间那种杂乱的感情,只是很单纯地写了一个陪伴他们10年的忠实的动物。特蕾莎都觉得自己是在它相爱了。我也很喜欢它,不过也好奇那只出场就几个画面的猪。
  “合作社主席成了他们的真正的朋友。主席已结婚,有四个孩子,还有一头猪,却被当作狗来养着。猪的名字叫梅菲斯突,是全村的骄傲和开心宝。它很听话,爱清洁,一身粉红,迈着小步,活像那些穿着高跟鞋走路的大腿肚女人。”
  我看到这里时,便不自禁的大笑。
  
  书的结局在很早就交代了,所以最后的画面也是片段,像电影结束一样,用片段结尾。喜欢看历史和政治的人,应该是很喜欢了解里面的背景。不过昆德拉是恨强权,恨苏联那套共产主义的,这是一种剥夺了人类自由之后,填补进来的虚伪。
  
  对于女人来说,对抗强权不如牢牢控制住她喜欢的男人。特蕾莎为了抓住托马斯的爱,考验他,拖着他奔向了自己认为安全的地方,直到她心爱的男人头发花白,精疲力尽,指头僵直,再也握不住外科医生的解剖刀。这一点,在路的尽头,她才明白过来。可我相信她也不后悔这点,因为和喜欢的托马斯一起生活到老,隔绝其他所有女人的引诱,是女人们天生的本能,即便后悔,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痛苦,因为形式上,他属于特蕾莎了。就像作者说的“她在内心深处责备托马斯爱她不够深,她认为自己的爱是无可指责的。”
  
  萨比娜是和特蕾莎完全不同的一个女人,在这里不多说,不过记住她那个爱的隐喻,他俩立在镜前,注视着两个人的模样。她穿着内衣,带着圆顶礼帽。萨比娜只有和托马斯在一起时,才有这样兴奋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场景独属于他俩,是一个爱情的隐喻。当弗兰茨也如此时,也是这样衣冠楚楚的立在镜前,他莫然了,不知道这是什么。萨比娜明白了,这份爱是独属于托马斯和她的。
  
  爱情像一个荒诞又令人心动的话剧,脱离了情人的视野,即便相同的道具,也无法营造出那种回味的甜蜜。对于这些,费尽心思去解释,去破解其中秘密,那是科学家的事,对于我们来说,爱情打开了一扇门。“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里。”昆德拉视爱情是偶然巧合里,萌生出的美,“有理由责备人类因为对这些偶然巧合视而不见而剥夺了生命的美丽”,所以他的爱情故事和六有关。偶然是充满魔力的,必然性不是如此。“为了这一份难以忘怀的爱情,偶然的巧合必须在最初的一刻便一起降临,如同小鸟儿一齐飞落在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的肩头。”
  
  生命、爱情到底指引了我们什么?没有人能说全。一个个生命中的树木被秋水带走,从视线里流过来,又消失了,像特蕾莎的公园之梦。
  在各种十字路口,需要做决定时,只好闭上眼睛,默念非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记住了托马斯的比喻“对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飘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
  忘了是哪个主角说的比喻,很精彩,“爱情像一场战斗,而我不愿抵抗。”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4#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托马斯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他要尘世间的上帝之国。
  目光穿过碑文,折射出这样一幅画面:托马斯和特雷莎生活在永恒的伊甸园中,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政治的媚俗,没有托马斯肉体的背叛,亦没有特雷莎灵魂的恐惧和忧虑,只有永世的春天,只有恬淡纯净的生活,只有他们两个人,重复着日复一日地做着同样事,直到永远。
  如此地轮回,如此的重复,难道这就是幸福?
  想到《百年孤独》中那一代又一代的姓名、行为、万事万物的轮回与重复,最后发现这一切早已在很久以前就在羊皮卷中被记下,那么,这样的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生命岂不是无谓的兴衰?难道这不是莫大的悲哀?
  生命的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而人的生命却仅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却构成了我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在永恒的时间舞台上,我们只是一幕戏,我们被临时通知马上开始上演,初次排练就是我们仅有一次的生命,不论我们演的好或不好,舞台给我们的时间只是一瞬,一瞬过去后我们便被迫退场。
  在无限的空间画布上,我们只是千万图案中的一点,我们没有学习过任何的绘画技巧就被迫在画布上涂抹,我们绘出的草图便是我们仅有一次的生命,然后,我们被迫交出画笔,消失。
  生命的降临本身即是偶然。
  托马斯和特雷莎的相遇是偶然。如果不是主治医生突然坐骨神经痛,如果不是托马斯碰巧去了那间酒馆,如果不是他第二天六点碰巧在公园,如果不是特雷莎在那时听到了贝多芬的乐曲,如果不是她看到他手里夹着一本书……那么他们根本就不会相遇。
  托马斯的人生一步一步走向低谷是偶然。因为他无意中写了那篇文章又把它投到了报社,因为他不小心和俄国警察搭腔,因为他突然受了同情的俘虏,带着特雷莎去了乡下。
  萨比娜的离去是偶然。也许只是在一瞬间灵魂的一丝冲动,也许只是一时的不了解,她一次又一次选择了背叛自己的生活。
  
  而偶然中却亦蕴含着“非如此不可”。我们没有能力选择我们描绘生命之画的位置,我们亦无法决定我们的生命大戏何时开场,何时谢幕。一切都似乎暗中注定。
  托马斯需要的是百分之一百的生命体验,而特雷莎渴望的是灵魂的独立,个体的唯一。
  托马斯在灵魂和肉体间划分着明显的界限,而特雷莎潜意识里认定灵魂离不开肉体。
  托马斯费尽一生在证明自己爱情的唯一,而特雷莎亦在用一生的努力尝试容忍托马斯选择的多样。
  是这样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可是,在生命的某一天,她"像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漂到了他的身边。这样的比喻逐渐俘获他的灵魂,让他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同情。这便是偶然的相遇后暗藏的必然的爱情。
  而托马斯看似是不小心写的一篇文章,看似是偶然拒绝了主任让他发表声明的要求,不小心落入了警察的陷阱,又鬼使神差的在拒绝在请愿书上签字后害怕地选择逃避——这一切的遭遇,却是他的性情使然,他追求的是心的无愧,想要的是身体的短暂假期。他答应特雷莎去乡下,不仅仅是因为他忍受不了她的忧郁和虚弱,而更是灵魂深处爱的命令。
  至于萨比娜,她亦选择了本该属于她的人生。她本害怕承担生命的重量,于是理所当然的背叛,去追寻新的轻松。
  
  当特雷莎初次来到托马斯的家躺在他身边的时候,托马斯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是为了爱留下她,还是选择过自己原本的重复不变的生活。
  而当特雷莎因妒一个人从苏黎世回到战火纷飞的布拉格,托马斯再度回归单身汉的日子,两周以后终于认识到自己离不开特雷莎,他立即开车回布拉格,疾驰的车中,是他的心在高喊着“非如此不可!”
  人在选择时,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这不像物理实验,无法用实验和推理来证明猜想,也不像做数学题,不确定计算是否正确时有一本标答可以指路,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检验人生的哪种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范本和比较。我们只能这样一步步的往前走,一次次的选择,容不得后悔,唯有用当下的幸福来证明过去的正确。
  事实上,每当面临一次选择,实际上面临的正是“非如此不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面对特定的人,人生中独一无二的场合做出的选择往往是最好的选择。
  后悔时可以想一想,如果再次回到那样的时间,那样的地点,遇到那样的人,自己有机会再选择一遍会怎样?答案多半是,还是会坚持当时的选择——当时的选择也许并非偶然。
  而选择过后经历的这一路的风景一路的悲欢离合,正是我们生命的必然,谁也怨不得,这是我们应该走的路。
  
  也许,生命正是有了这些偶然的巧合,才有了必然的道路,也才有了生命过程的美丽。
  人生如同谱写乐章,是再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犹如作曲家谱写奏鸣曲,有很多变奏,而主旋律却一直伴随,人生的主旋律也是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延展。
  
  德谚说:一次不算数。
  可是,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活一次不算数,就像没有活过?
  不,恰恰相反——
  正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更应该抓住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珍视生命变奏中偶然的美丽,享受这一路走来的过程。
  正因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以更应该用有限的时间创造不朽的价值。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之戏在何时开演,但我们可以决定用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态度演一出怎样的戏。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观众,但我们可以让偶然的观戏者记住我们。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之画在何处铺展,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是泼墨还是留白是渲染还是点洒。我们不能选择画笔和颜料,但却可以用有限的材料描绘出生命无限的绚烂。
  
  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中,小说结束了。托马斯和特雷莎偎依在一起,似乎一切的矛盾在此刻溶解,他们已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转化为生命的幸福。尘世间,亦有伊甸园的牧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5#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次重拾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仍然没有读完。或许是因为书里的物与事离我太遥远,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都不是我能够理解的。其中人物复杂的内心纠葛让我感到压抑,特别是在独处的夜晚,读起来,更是抑郁得难受。然而,当我读到“卡列宁的微笑”时,我的心理有了一丝触动。
  
      卡列宁是一条狗,是男女主人公托马斯和特蕾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爱的寄托。同是一份对卡列宁的爱,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托马斯寄爱于卡列宁,因为,他觉得,这是他对妻子的一份爱的补偿,也是一份自我安慰。虽然托马斯深爱着特蕾莎,但他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与情人相会。他内心有愧,但又无法自拔,于是,他希望卡列宁能替他弥补那份空缺的爱。
  
      而特蕾莎呢?她的一生都在痛苦之中,她用她整个生命,甚至是自己的灵魂去爱托马斯,她只想要这份爱,只想要托马斯也同样爱她。她越是渴望,越是期待,越是竭尽全力,越是变得异常敏感,甚至有些神经质。当她发现托马斯与别的女人有私情时,她整晚地做噩梦,精神紧张,思绪混乱。可是,她爱他,她不想失去他,她甚至心甘情愿在这份痛苦的爱情里让自己近乎受虐一般地加倍痛苦。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折磨,越是痛,越是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她甚至对托马斯说,带我去见你的情人,让我替你为她们脱去内衣,然后看着他与他的情人做爱。她甚至真的去了托马斯的情人家里,为那个女人拍裸体照片。这种病态的爱让我看得窒息,难过。不得不承认,到达这样的地步,确实是一份极致的爱了。特蕾莎确实将灵魂也献给了托马斯,爱到灵魂出窍一般无法自控。特蕾莎魔怔了。
  
      在读后续的时候,我明白了,这是一种“牧歌”思想。每个人都有一种期望,对爱情来说,这种期望就是一份完美的,最贴自己心意的爱恋。可是,现实并不是按照人心愿的模型剪切出来的,而是有着参差边缘的,这些边缘就如同根根尖锐的刺一般,时时扎痛人们心中最薄弱的地方。特蕾莎期待完美,可是,她发现,完美原来不过是一个自己编造出来的泡沫,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她跌落了,落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在痛苦中找寻那泡沫投掷下来的影子。她挣扎在幻影中,追逐着梦中的泡沫,于是,她开始有了自欺欺人的快感,好似距离那个完美更近了一步。她找寻着通向理想的出口,用每一根神经去探寻,她试图去理解托马斯所说的爱和性是两码事。特蕾莎甚至去尝试和一个陌生男人发生关系。她一度以为自己理解了,可最终却不过是让自己的痛苦更深了一层,切肤切灵的伤痛。她在探索的路上,找到不过是更多的伤口,更深的绝望。牧歌出现了,似一首为理想之爱凭悼的颂歌一般。
  
      于是,特蕾莎又沦陷了,沦陷在更多的伤痛的巨浪里。她自己并不知道这浪究竟是现实还是自己的幻觉,她只知道,这浪反而冲击出了她的快感,自虐的快感,反叛的快感。她不知道,这一切的痛苦都是她混乱的思绪搅扰出来的,与现实无关。特蕾莎期待托马斯全心的爱,却又一次又一次的陷自己于绝望,于是,她将爱转嫁于卡列宁,那只可怜的狗的身上。她甚至一度爱卡列宁甚于爱托马斯。因为,人对于狗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所求的。而狗也是一样,不会背叛,不离不弃。直到有一天,卡列宁如大多数的狗一般,死在了人的前面。特蕾莎彻底无主了,她的世界好像一下子空了一大块,填不上了。但是,毕竟托马斯仍在身边,托马斯仍深爱着特蕾莎。现实毕竟是现实,现实的阳光总会刺穿所有虚伪的泡沫,特蕾莎终于明白,过去的种种都是她一个人的想象,是她错怪了托马斯。牧歌祭奠了她的过去,又一次为她的理想之爱歌颂起来。在一个偏僻的山间,他们的汽车刹车失灵,两个人一同跌落谷底,双宿双归了。这算不算是理想爱情的结局呢?
  
  
  
      很痛苦的爱情故事,不知米兰.昆德拉是如何一字一句的完成的。这样的长篇大作对于作者来说会是怎样的内心撕扯啊。不可想象。不过,它确实也给了我一定的震动。结局的双宿双归究竟是不是爱的完美结局呢?有时,脑中会想起泰坦尼克沉陷时,巨浪冲进船舱,一对正在密爱中的情侣在这巨浪里一起去了另一个世界。想来是遗憾的,可也是美丽的,幸福的。能够与心爱之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紧紧相拥,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两个温热的身体深深地交融在一起,合二为一地微笑死去,这样的结局难道不是美的吗?就像特蕾莎与托马斯,这样的结局或许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种幸福吧。
  
      爱一个人,有时会想要像对待小宠物那样溺爱着他,宠爱着他。因为,人对宠物总是有着最大的包容,最纯粹的奉献,最真实的亲密。可是,人毕竟是人,人无法像宠物那样,只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需求,那就是食物和些许的陪伴;而人也无法像对待宠物那样,不求回报的爱,容忍一切的爱。毕竟,有谁只是希望一份没有回应的爱呢?爱是孤独的,即使爱中存在两个人。孤独是个幽灵,无论是否有爱人陪伴,它都是存在的。当爱中有了疼痛时,孤独就来得更加凶猛。于是,你明白了,原来,爱只关乎一个人。甜有多甜,痛有多痛,只有爱者自知。在爱中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着“牧歌”精神的存在。因为,爱本身就是一个期待,期待幸福,期待美好。可是,人生是个大天平,幸福美好是一端,痛苦折磨是另一端。有多少甜,就有多少苦,天平总是平衡的。所以,当天平在找寻平衡的摇摆中,牧歌精神便爬满了人的整个心灵。两个极端之间,便是用痛苦和快乐布满的一寸又一寸光阴。
  
      人生是天平,天平的两端是岁月累积的重量。那么,倘若两边没有了重量,又或者只有一端有重量,那人生是怎样的?这或许就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6#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当初也是在一个宠物的论坛里发现这本书的名字,有点被它的名字震撼了,但是内容和我想象的差得太远,每个人都在挣扎,没有一个人过得幸福,这两天我的心里总觉得压着东西,很郁闷,怎么也好不起来。最重要的是忠诚,所以特丽莎在卡列宁要离开她时那么难过,因为托马斯对她没有忠诚,尽管书中的生活很灰暗,但令我欣慰的是托马斯还是选择了爱情,放弃了很多和特丽莎来到乡下,慢慢老去,归于平淡,最后的那段生活会很幸福吧...虽然特丽莎的爱沉重,可他却选择承受,有的东西就是这样伟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7#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或许,是昆德拉先生对社会、对人性理解得深入且透彻,在这样一部看似简单的作品里,却涉及了方方面面的道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关于男女之情。到底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呢?定然,大多数人从一开始拿到这本书,都会带着这个疑问来阅读。我也不例外。可是阅读越觉迷惑,甚至过半却没有找到一点答案。这本书涉及哲学,而昆德拉先生又是以蒙太奇的手法在描述,就像一部电影里几个不相关联,却联系紧密的片段…内涵丰富是不容置疑的,还拥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的确值得人反复品读。也许,我们生活阅历越加丰富,对它的理解又会进一层面。
  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应该算是特蕾莎,一个成长经历丰富的女子,憎恶人性的丑态,内心却纤细敏感,对爱情异常的执着…她身上也折射着现实中女性的共同特点,或其说是一个缩影。但是,正是因为她的内在矛盾,使她的生命中遭受了许多沉重的负担。也许,这就是作者想要陈述的重。最后,她是获得了爱人,可是,获得了爱人真诚的爱情么?呵呵…有点可悲,令人同情。对于,另一个女主人翁萨比娜,是她的对立面,总有独立自由的生活态度,懂艺术,理性,有深度。正因为这样,她没有执着的追求感情。对于一个女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悲哀吧。她这种“轻松”的生活太自由,没有实现她作为一个女子的价值?也许,这就是作者想表达的轻…
  总之,这是一本很值得反复品读的书。不管是写作手法还是它诠释的内涵。相信,只要坚持读,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心灵收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8#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我是很早就买了这本书
  但是一直没能坚持看完
  也许是我还没有能参透
  另外一本书 慢倒是看完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9#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大一的时候看到这本书,他们告诉我说是一本哲理小说。看完后觉得果然很哲学,有些飘渺仙游的幻境!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哲学,尽管看了很多别的介绍,但是依然不明白。生命,特别少一个女人生命的质量,真的和她那份爱情的分量相适应么?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孩子,或许如此吧!也许我还是不懂!男人和女人,永远是一个深刻而持久的话题。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0#
发表于 2012-8-28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迟钝的我拜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获的第一股灌顶醍醐。
    所谓的封墓石板就是封住坟墓的石板。如果坟墓被石板封住,亡者将永远不得出来。尽管亡者无论如何都不会从坟墓中出来,但他躺在一层粘土之下还是一块石板之下,结果却截然不同。假如有封墓石板,也就是不愿让亡者还魂。那沉重的石板对他说:“待在这儿别动!”否则,棺材上覆盖着泥土,泥土上开出花朵,一棵树的树根盘绕棺材而生,可以想象亡人的魂魄已经由树根和花朵从坟墓中超脱出来。
    这种超脱实在令我不寒而栗,我不敢想象世界上树叶的沙沙声都是另一个灵魂的低吟,那有种窒息的拥挤,或是真正的人山人海。所以我庆幸有这封墓石板,在我看来它维护了世界的轮回法则。
    然而萨比娜对此惊恐万分,对一个永不知停息的女人来说,一想到要被永远禁锢,不能再行走,那是无法忍受的。
    萨比娜喜欢背叛,眼前铺展的一条崭新的道路,一次叛逆的冒险都使她满心欢喜。她不惜背叛亲人,爱情和祖国,她从不对谁负责,她从不为谁停留,她信仰着绝对的自由。
    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便将自由摆在很高的位置,但我同时坚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并且当一个人内在约束达到一定高度,那么外在约束便会渐退。我认为的自由是相对的。
    显然,萨比娜太自由了,她自由得轻如气体,飘离了大地,背弃了生命,不再拥有意义。当她背叛了亲人,爱情,祖国,一样也不剩,还有什么能够背叛。她至此踌躇了,渐行渐远,渐入虚无,她不知所措的不能承受的生命生命之轻。
    当她独自一人,收到一封关于托马斯和特蕾莎死讯的信,她终于无法平静下来。此时她的父母已相继去世了,她感到,她与过去之间的最后一丝联系也断了。突然间,她恨不得和弗兰茨呆在一起。
    萨比娜终于感受到了孤独。
    这是必然的结局。人需要有归属感。归属于爱,归属于家庭,一座房子,各自的祖国,甚至一个坟墓。试想,当一个人绝对自由时,那么万物之于他也是自由的,那么就谈不上拥有,谈不上实在,谈不上意义。因而绝对的自由必然伴随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同时人的归属感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责任。也就是说人需要有一定的背负而不是背叛,人需要承受一定的生命之重,这也是生命中安全感的来源。人的归属感基本分为亲情,友情,爱情。亲情是与生俱来的,是最沉重的背负却也是最安全的归属。哥哥不论在外面如何如何,在家还是温柔得直往妹妹碗里夹菜,说着“小心,烫!”亲情是不假思索的,而友情,爱情是选择的,寻觅的,并且爱情往往是单项选择。于是它们代表了更终极的追求与幸福,也留下了最难解的不解之词。
    在个性愈张扬,自我愈放大的当今,有一个似乎很温暖的词,叫“牵绊”。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状态其实已经很坦然地成为背负并有所背负。茫茫人海,你需要有那么一个人,为之停留,你也需要有那么一个人,为你停留。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11 09:05 , Processed in 0.0459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