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1#
发表于 2012-8-28 13:49:39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应该包含了生命中很多东西吧。是亲人的责任,是生活的压力,是记忆的折磨,是他人的眼光,或是感情的依托。轻和重,没有一定的界限,或是说相邻的两极,一个不小心,你认为的轻会压得你透不过气,可是又是那么一瞬间,你仿佛觉得一切都可以放心,但你最终还是无法欺骗自己内心的感受。
    人总是会对自己经历和想法相近的东西产生共鸣,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他人说的再好,你没有体会就没有办法理解,文字也只是文字,阅读就成了文字在脑子里的爬行。阅读这本书,让我体会最深的可能是感情和梦。
    特蕾莎深爱托马斯,可是她永远不能占有他的全部,纵使她不向托马斯去抱怨什么,她内心的不安总是会转化为夜里她那令人心碎的梦。梦是人的浅意识寄托,也许只是当日他人提及的一句话或者是脑海中的一点想法,当时你可能不曾注意就转瞬即逝,可是殊不知在夜里你一个的梦境世界,它却在上演。虽然托马斯也深爱特蕾莎,可是他身边的女人永远在不停的更新,就算他告别令人尊敬的医生职业,在小镇做一个玻璃擦洗工,他的桃花运却从未停止,他自己也喜欢和不同的女人一起。特蕾莎深知如此,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处境,她的内心痛苦。由于无法忍受和他人共同分享托马斯,就算她是唯一和他生活在一起的女人,她的内心也无法得到宽慰。她曾经尝试离开托马斯,她带着真正对她忠贞的卡列宁(每天陪伴在她身边的狗),后来当卡列宁死去时,她甚至觉得自己失去了依靠,因为托马斯也许根本没有给过她坚实的肩膀(用三枪里闫妮的话就是“本来我以为我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没有想到是个假肢,而且还是次品”)。可是当托马斯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又重新投入他的怀抱,也许这时候她意识到自己再怎么挣扎也没有用,她无法离开他,可是她的想法骗不了她的心,这就是为什么她想离开他却离不开,她想不计较,留在他身边却如此痛苦。她的生活一定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她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价值,害怕对于托马斯而言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那个游泳池的梦就是对这样的执着的证明。她希望他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在她身边,能和她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不想和其他女人分享他,那天夜里她醒来哭泣,告诉托马斯她在坟墓里不吃不喝期待他,而他却说她太苍老让她好好休息的梦就是对她内心这种不安全感的证明。可是无论怎么样,她一直在坚持她和托马斯的爱情,突然觉得她和托马斯一起死在乡下的道路上真是的很好的结局,这样她就可以一直和他一起。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自我这个概念总是随处可见。每个人物的成长环境、职业等等影响着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他们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理由的,可以理解的。因为这都是他们作为自我的存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2#
发表于 2012-8-28 13:49:39 | 只看该作者
       两年前读过一次,具体情节忘了差不多,但这本书我却永远不会忘记,或许,是因为它让我感动过并有过确证。在激进愤怒的时期,他的“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让我非常震撼,曾经这也加重了我的激进,但后来慢慢的平静,但生活中的不断挫折,理想的一次次被嘲弄,却让我记住了“托马斯擦玻璃”的瞬间。曾经因为拒绝理想而觉得释放,却又突然觉得无法承受,痛苦不是来自重压,而是某种虚无,这是我理解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现在工作了,日子在重复,痛苦也不再强烈,但当爱情,再次将变得虚无时,我再次体会了这种感觉。
      没有理想,也没有爱情……
      或许这是太多数人生存的状态,因为我们被抛在世,我们注定没办法得到拯救。
      有时间,我会再一次读一下这本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3#
发表于 2012-8-28 13:49:3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Sexual friendship,米兰.昆德拉在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到了“性友谊”(Sexual friendship)一词。
  
  这样一类情感,说爱情还远远不够,但是想要的,却比一个吻还多。满足身体,不牵扯灵魂。
  
   在单纯的友谊和隆重的爱情之外蔓延开来,一次一次的高潮过后,不再在乎伴侣是谁,仿佛身体需要成为了与食物需要一样同等重要。
  
  “关键是你别想太多,别以为性高潮就是爱情来临的号角。”
  
   性与爱纠缠不清却又各自为攻,身体是生理学,爱情是社会学,规律与规律冲撞,原则与原则对抗。
  
   性高潮就是性高潮,谁能说服谁呢?
  
   没有性的爱情还是让柏拉图留着吧,但是有了性,却真的不一定是爱情。
  
   有人觉得可以享受无关爱情的性,有人觉得努力把性、爱合一才是正途。
  
  谁都不会否认,在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的今天,爱,实在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萨宾娜喜欢带着黑色礼帽,站在镜子前面,让托马斯从后面进入她。托马斯是所有情人中最能配合她的,也是她最喜欢的,她对托马斯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因为你一点都不媚俗。”
  
   精神和肉体都配合,但是,只是性加友谊,不是爱情。
  
   甚至,萨宾娜可以在托马斯面临困境的时候,帮他的爱人特丽莎找到了工作。
  
  在这种情境里面,爱情和性友谊分界明显而相得益彰。
  
  这不是快不快乐的问题,也许在萨宾娜那里,托马斯更快乐,更放松。
  
  但是托马斯离得开萨宾娜却离不开特丽莎。
  
  托马斯可以跟许多女人做爱,却只能跟特丽莎一起睡觉。
  
  特丽莎有爱,却重得痛苦;萨宾娜有性,却轻得无奈。
  
  谁比谁更幸福?谁比谁更不幸?
  
  “性友谊”,一种看似愚蠢并折中的办法。虽然,只是用新问题来替代旧问题,或者我们叫做补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4#
发表于 2012-8-28 13:49:39 | 只看该作者
  米兰.昆德拉的书从几年前偶然接触,断断续续读了一些。《小说的艺术》、《帷幕》、《告别圆舞曲》、《笑忘录》……直到最近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得到巨大的快感,相比于之前零星的享受和一知半解,这次几乎要让我不能抑制地叫出声来。整个结构行云流水完全顺应了一种灵犀,原来这就是音乐的内在力量么?每一个小节的不经意之中都暗藏着礼物等着被发现。以前看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布拉格之恋》都已经觉得够好了,未料小说胜出太多,相比电影,小说的结构和叙述方式比电影更多层更富意蕴。
  
  托马斯遇见特蕾莎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出于几次偶然的叠加。人生是无法绘出的草图,无法判断此时的选择对彼时的是非得失会造成何等影响。一次等于没有,因为无法重来,不能和前世对比,也不能用来生修正。
  
  在特蕾莎的灵与肉争执不休的外省,托马斯的出现无异于劈开夜空的一道亮光。他坐在她当招待的小酒馆,翻着书,那样与众不同。书本像是秘密兄弟会的暗号,吸引着她,使她像竹篮之中的婴儿飘向他的床榻。托马斯对她的爱之所以如此迥异,正因为她诱发了他的同情病,他身为高明的脑外科医生,也无法拯救自己。这种被特蕾莎唤醒的同情不是由上而下的怜悯,而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情感想象力,是心灵的感应艺术,是与他能够分享一切情感:快乐、忧愁、幸福、痛苦的能力。这是一种重负,让他的生命贴近大地,更为真实。
  
  而在此之前,托马斯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和前妻离婚,与家人断绝往来,在无数的情人之间流浪。他有失眠症,无法与任何一个情人共眠。他只是与她们结成一种“性友谊”,这种生活让他飘起来,成为一种半真的存在,其运动因自由而变得无意义。与特蕾莎在一起,托马斯明白了,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与其共眠的欲望体现的。
  
  萨宾娜和特蕾莎代表着托马斯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同样美好。萨宾娜是个画家,她喜欢托马斯因为他是媚俗的对立面。萨宾娜被背叛吸引。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投向未知,对她来说,活着意味着观看,她憎恶任何极端主义。就好像她不喜欢父亲鄙视毕加索的绘画,不喜欢学院的现实主义绘画,不喜欢游行一样,她的画总是在表面明显的真实之后隐藏着拒绝。每一次新的背叛诱惑着她,但她多希望自己可以像天底下最普通的女人一样成为另一个人的奴隶呀。可惜没有人有那样的强力征服她、留住她。托马斯的暴力曾让她着迷,她无力违拗他的命令,就好像他是规则的制定者,伟大的独裁者一样,而在这种被征服的途中他们确实建立起或者说谱写出了共同的乐章,但特蕾莎掠走了他。即便不是特蕾莎,托马斯也绝不会满足于和萨宾娜一对一的关系。弗兰茨呢?他爱着她不仅因为她是一个女人,更因为她成了他的女神。他甚至为她去死。他身上的小男孩在爱着她,虽然现实中他肌肉发达、具有不一般的力量,但在心灵的世界里,他如此软弱。
  
  追逐众多女性的男人很容易被归为两类,一类是浪漫型的迷恋,他们在所有女人身上寻找他们自己的梦,另一类是放荡型的迷恋,他们被欲望驱使,想占有客观女性世界的无尽多样性,托马斯就热衷于发现每个女人不同于他人的微妙的百万分之一,他极少被浪漫禁锢,终日为放荡所驱使。
  
  这世界上存在真正的心灵的猎手么?特蕾莎像暴君一样独霸着托马斯的诗化记忆,将其他女人留下的痕迹一扫而光。
  
  柏拉图的《会饮篇》中有个著名的传说,爱情,是对我们自己失去的另一半的渴望。爱情属于我们,让我们藉此逃脱造物主的控制,爱情就是我们的自由,超越了“非如此不可”的宇宙规则,是诸多可能性的叠加。托马斯的梦中为什么会出现一个他从不认识的女人?所谓梦中情人,在她身上,有着他一生都在寻找的恬静的姿势。现实的情人或许只是梦中人的投影罢了。
  
  我们逃避媚俗,逃避着建立在媚俗之上的人类的博爱,逃避着对生命的绝对认同(所谓绝对认同就是一种壮观的前行,一种将任何理论都纳入伟大进军的媚俗之中的能力)。形形色色的观点不过是形形色色的媚俗,萨宾娜从布拉格到日内瓦到纽约,她拒绝着弗兰茨的“活在真实里”,她认为活在真实里,不欺骗他人不欺骗自己,除非与世隔绝,否则是不可能的,难道为了追求真实,就务必要牺牲私密吗?任何主义不过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而已。
  
  我喜欢昆德拉对尼采的引用,说尼采看到一个人用鞭子抽打着马,就不顾一切地扑过去抱着马脖子哭起来。一个人的力量并不是通过面对强者所显示出来的,而是恰恰相反。牧歌如此重要,就因为我们在直线运行的时间之虚无中飞行,还有一根细线将我们与之相连。对伊甸园的怀念,就是人不想成其为人的渴望。就好像成年之后还会有成为儿童的欲望不时冒出来一样。
  
  谁也没有将牧歌献给另一个人的能力,谁也没有能力营造一种没有冲突没有变故的永恒之爱,在不停的重复之中还散发第一次时散发的魅力。在特蕾莎的梦中,我最喜欢他们的狗卡列宁诞下两只羊角面包和一只蜜蜂的梦。这部小说也是“卡列宁的微笑”这一章令我无比心疼,这同样令我羞愧,我爱这条狗胜过了其他角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5#
发表于 2012-8-28 13:49:3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记录下读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感受。上一篇是关于书中讨论的爱情和背叛,这一篇是关于读到的战争的和历史。
  
      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作者将它用在了托马斯的爱情上。但用以定义战争更为贴切。所谓的思想体系,无非是政治家们为了实现自己野心最好用的工具罢了。共产主义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人民,士兵,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去战斗,抽离开来看,却只不过是一群认定另一群人应该死掉而理直气壮的杀人犯而已。
  
      在学校从苏联内战到古巴导弹危机学习的世界历史下来,最大的收益是知道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有些东西我们是这么看的,人家并不这么看。比如抗美援朝——中国起的名字叫着甚是好听,中学历史课本上写着:我们奋勇拼搏,耐着严酷条件保家卫国,无数英雄在这场战役中诞生。可是在西方人看来,这场差点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役只不过是美苏世界两大势力在朝鲜半岛上演的一场木偶戏罢了。韩国人是美国人的木偶,而苏联的木偶,当然是中国。那些拿着机关枪穿着鹿皮军靴的美国士兵看到中国士兵的草鞋和步枪的时候的确是被震慑了,可是这有任何可以令身为中国人感到骄傲的吗?是骄傲自己在严寒中比他们耐冻吗?还是骄傲自己拿着步枪就能和坦克打呢?签停火协议又用了三年的时间,朝鲜半岛最终仍是分裂了。这场战争的意义何在?中国人一开始只是为了保住鸭绿江,而鸭绿江原本并不在美国的攻击范围之内,McArthur将军因为这件事情回去后便被处决了。我不知道这些在教科书上有提到多少。
  
       但是我无法不为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士们感到惋惜。他们的勇气令人敬佩。这样的勇士或许原本只是想保护好他们的家庭免受伤害,最后却在某只看不见的黑色洪流推滚下以为自己真正完成了所谓使命光荣地牺牲了。
  
       共产主义的推广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人民的洗脑。不知道马克思和列宁如果看到记录下自己大脑中产生的个人想法的几本书导致整个十九世纪全球的动荡之后会做何感想。
  
       所有的人都高举着那本书,喊道,这就是正义!
  
       只不过最后的事实是,在历史上任何一场涉及到所谓正义的共产主义和与之对立的“邪恶”的资本主义冲突的战役之中,血都是由的共产党流,油都是被资本家捞。这个事实被很多人看到,人们开始迷茫,高举正义的手开始犹豫,是继续斗争,还是甘愿被贴上叛徒的标签?
  
       很多时候其实人是没得选择的。还是回到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媚俗”与“粪便”的比较。“对生命的绝对认同,把粪便被否定、每个人都视粪便为不存在的世界称为美学的理想。”这种“认同”便是“媚俗”,即只接受人类生存中能够在视野范围之内接受的东西。于是便有了各种思想体系的诞生,认为这便是绝对的真理,所有的人都应该听命于此,认同它。
  
       历史是不可能重新来过的,唯有一次,因此所有的假设便失去了意义。人类文明是需要前进的。人天生具有的优越感在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就开始体现了。这种自以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动物证明自己优先地位的方式便是排除其他也有可能站在同一位子上的敌人。于是战争在这一意义上是非如此不可的一种必然过程。人类在战争同鲜血中摸索着前进的方向,战争开始之前没有人意识到它带来的后果,这是一张只能一次完成的图纸。只能发生一次的事情是不是需要负责任呢?这个责任又是该由谁来承担呢?这又是一个“重”与“轻”的探讨。
  
      捷克民族的悲剧在于勇气和谨慎的权衡。如果重新来看,假如当希特勒率领的军队入侵捷克,全世界都抛弃了这个国家的时候,捷克人选择团结奋起对抗而不是屈就,那么或许后来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就可以被改写了。当然,这只是很多人怀着的美好希望罢了,前面说到很多时候人其实是没的选择的。或者说,只有强者才有选择的资格。挑剩下的给你,是什么,就拿什么。历史上的捷克是这样的。现在的伊拉克仍然是这样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再去反思书中提到的巴门尼德的化重为轻理论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理论终究只是理论,再如何精辟、出彩,也只是人们对过去既成事实的整理从中抽取共性作为精华得出的结论。它只是给那些有时间喝着红酒晒太阳的人们看的。理论既不能令士兵们放下上膛的枪,也不能令非洲的难民吃上像样的饭菜。历史被赤裸裸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但是看过之后,还是会选择一条自己正在走的路,并且只能够这样走下去。
  
      只要是存在于社会之中,就不可能完全听命于主观意志。这便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套上的枷锁。
  
      ja, es muss sein.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6#
发表于 2012-8-28 13:49:39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去读第一部的1-45页,后来从老周那里拿回来用了去新加坡的四天时间读完了剩下的46-337页。
  
      一开始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兴趣乏乏的,毕竟一个一上来就开始讲尼采的永恒轮回和巴门尼德的正负论的作者是不怎么讨人喜欢的。
  
      直到读到由院长坐骨神经痛引发的一系列偶然之后,我被完全拉了进去。能够将情与性完全分开对待,可以同时与数不清的情妇发生关系又理直气壮地对特蕾莎说“我爱你因为我想同她们上床却只愿意与你共眠”,这样的一个男人的爱情的到来,只是因为将六次偶然看成了自己生命中的注定。
  
      书中的很多角色都存在着这种迷人的矛盾性。一种极端的理性同感性的相融合一同纠缠在一个人身上。比如特蕾莎知道自己无法杜绝托马斯与情妇的来往,却仍旧对他忠诚;比如萨比娜拉着弗兰茨的手站在镜子跟前看着半裸的戴着礼帽的自己,心里却想着之前托马斯对她的反应;比如弗兰茨一方面极度崇拜着萨比娜又同戴着大眼镜的女学生享受着“世俗”的爱情。在这些人之中我看到了作者无奈的嘲讽,对于人类对崇高和超凡的追求和永远无法摆脱世界的“媚俗”的冲突的悲哀。
  
      那本夹在特蕾莎腋下的《安娜卡列宁哪》只是一个象征,性是托马斯同特蕾莎之间的爱情建立的钥匙,托马斯通过它看到了一个女人的弱。“放在篮子里漂来的孩子”是由此进一步的隐喻,它激发了托马斯的同情心,致使他第一次打破了自定的规矩,没有将手从她的手中抽出来。这个外科医生的艳史从这一刻起结束了,尽管他在之后仍然没有停过“狩猎”,他已经把自己很重要的东西给了特蕾莎。或者说,她从那一刻起便不停地从托马斯身上吸取,直到最后一部的最后一个她同年迈的托马斯一起跳舞的场景,她将那样东西完全吸取了过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爱情模式。它否定了传统婚姻、夫妻、甚至是交欢的意义。米兰·昆德拉将爱情定义为一种“诗化记忆”的产物。大脑中的这个区域记录了让我们陶醉,令我们感动,赋予我们的生活以美丽的东西。特蕾莎是这个区域的暴君,她霸占了他,于是其他女人再没有能力在这个区域上面留下痕迹。而这个模式是具有独立性的。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对女人的生理反应是同爱情无关的。
  
      假定这一理论被“媚俗”接受,那么婚姻便有可能会被废除。男人可以搂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说出最诚实的甜言蜜语同时按下一会同另一个满足其生理需要的女人幽会的旅馆电话。女人会死心塌地地相信这个男人,因为他给了她他的爱情。
  
      很遗憾这个精彩绝伦的理论只能仅仅存在于理论了。因为双方的不一致性。对于女性来说,“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只是一个,就足够满足她们全部的世界了。
  
      这是女性普遍固有的特性,就跟男性普遍都会幻想一个接一个的艳遇一样。
  
      然而在这些普通的女性之中,萨比娜的出现像一把火钳烧烫了读者的眼睛。
  
  
  
      这是全书中我最欣赏的一个角色。她的身上带有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放肆幻想渴望付诸行动却又缺乏勇气的东西。
  
      萨比娜扮演的是一个背叛者。她沉迷于“偏离自己原本的轨道,投奔向未知”的生活。因为自己的丈夫背叛了父亲,又因为情人背叛了丈夫,最后背叛了情人,背叛了自己的国家,一无所有地前进,承受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却停止不了背叛。
  
      其实不论是父亲,丈夫还是情人国家,对于萨比娜来说都没有所谓的伤害或者是利益的冲突。她只是沉溺在“投奔向未知”的过程中,一旦某条道路的前方可以预知,她便失去走下去的兴趣。当她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再背叛的时候,她感到了无法喘息的轻盈。
  
      “我的敌人是媚俗。”
  
       未曾想到过如此激进的程度。但是希望偏离将自己置身于浓雾之中的想法不是没有的。这是我钦佩萨比娜的原因。自己和很多人一样厌恶着所谓固定的模式,所谓社会道德标准,但是在一张巨大沉重的网之下又有多少人最后能够拥有这份背叛的勇气。
  
      我想到了某天看到一辆侧身开过的公交车上靠着窗户一排人相同的灰色阴郁的表情。
  
      顿时心生悲凉。那天早上的阳光相当明媚。
  
      照在他们的脸上,却没有一个人感到温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7#
发表于 2012-8-28 13:49:51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因为我想我看不懂。
  
    前几天听了许钧教授的讲座,他谈了他对这本书的理解。
  
    不能承受的是重,为什么是轻呢?什么重,什么轻呢?这是两个极端,就像好与坏,卑鄙和伟大,龌龊和正大光明一样。政治是台面上的,性是不上台面的。我们看一件事物的时候,或许很容易就将它归为好,或者坏。然而,政治可以是卑鄙的,性可以是纯真的。所以,不要将事物看得只分两极,很多东西是处于中间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8#
发表于 2012-8-28 13:49:5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本书,只对两句话有深刻的印象。
  
  “einmal ist keinmal”这是一个德国谚语,是说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可是,若能活两次的话,人生就显得很不真实,好比拍完照片后,发现脸上的痘痘太多,PS下;或者说过完这段日子,回去把做的不好的地方修改下重新生活,那不就成了做戏了?
  在我看来,活一次就够了。下辈子投胎,还不晓得投哪里,更崩谈记得什么了。只有一次,才更显珍惜和深刻。
  
  “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
  是啊,把想逃避的痛苦永久的扔在过去,人往未来走去,就是所谓的“向前看”。未来,总是被人们赋予美好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9#
发表于 2012-8-28 13:49:51 | 只看该作者
  用了三天的时间接上过去没有看完的部分重新看了一遍,有一种触动。试图将这种含混的触动整理出来。
  小说的线索似乎是一个简单的两个人的故事,一位乡村姑娘在简陋的酒吧偶遇一位城里来的医生,为了摆脱粗鄙陋俗的家庭毅然来到布拉格开始一段新的生活。面对这位无法停止四处猎艳的医生,女人在嫉妒中与男人度过了一生,从布拉格逃亡到苏黎世,无望中回到布拉格,最后归隐于一个小小的村庄直到死去。
  故事有着强烈的时代政治背景,那是被俄罗斯强权入侵并侵占时期的布拉格,国家的主权被吞噬,人们的生活在强权侵略下失去了行动和言语的自由,如果没有强权的入侵,他们不会选择去苏黎世逃亡;女人在流亡中被嫉妒和孤独无助困绕的无法自拔,终于做出了回到布拉格的选择,男人追随而至,于是主人公们又将场景换回了布拉格;因为男人对政治的一篇评论引起了当局的不满和关注,政治再次影响了这个家庭。男人失去了医生工作开始为别人擦窗户,女人则开始在一家酒吧里工作。然而政府并没有对此满意,不愿意发表声明效忠当局的男人不断被警察审问,为了避开政治的烦扰,而女人为了不再感到嫉妒,他们归隐乡间并最终在那里死去。政治让这个故事更加具体和真实。但是,关于政治的讨论时刻体现着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看法和态度,个人特点很强,有很多可以参考和商榷的地方。
  故事里还有着关于爱情的种种困惑,男人爱着自己的妻子,但是无法停止自己在其他女人身上的涉猎。而女人,一直活在嫉妒中,白天的默默忍耐与夜晚的噩梦不断折磨着自己也折磨着深爱自己的男人。女人因为男人的寻欢而备受嫉妒的折磨,而男人也因为女人所受到的折磨感到痛苦,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女人爱着男人,而男人也爱着女人,只是男人将女人的忠贞作为理所当然时,也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情人视为理所当然。
  小说对女主人公,特雷萨,作了深刻的心理描写,不在于外部特征,这里几乎没有关于她的外在描写,仅仅说她继承了母亲的美貌。但是,她却足以独一无二的存在着并影响着男人。在母亲身上、生长的环境中,集中了下层社会中的粗鄙的恶习与欲望,于是她试图将灵魂脱离庸俗的肉体,她喜欢站在镜子前面观看自己,试图透过肉体看到自己,她相信透过脸部线条,呈献给她的是自己的灵魂,如同船员们冲出底舱,蹦上甲板,向着天空挥臂高歌。她喜欢看书,因为把书看作是兄弟会的秘密暗号,他们相遇了。以至于她在叩响男人家门时,手里仍然拿着一本安娜卡列宁娜,并把它作为进入男人生活的唯一门票。她把这个男人当作脱离肉体实现灵魂的依靠和寄托,决然的离开了身后那个充满肉欲的粗鄙家庭,如同离开自己那个熟悉的身体一般。然而,男人在用灵魂深爱女人的时候,并没有抛弃肉体的欲望。或者正是因为这个差距,女人开始不断的嫉妒和痛苦,甚至疑惑自己关于灵魂的坚持,并切实的采取了一次肉体上的出轨来回答自己的疑问。这次出轨并没有减轻女人的痛苦,恰恰相反,这次出轨让女人感受到爱情诞生的时刻就是这样:女人无法抗拒呼唤她受了惊吓的灵魂的声音,男人无法抗拒灵魂专注于他声音的女人。而她的男人在爱情的陷阱面前从来都不是安全的,因此女人只能每时每刻为他担惊受怕。于是,女人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痛苦谴责并折磨自己和男人,男人也不断的经受着来自灵魂的谴责,又不断地用肉体来折磨着女人。相互的折磨直到最后来到了乡间的隔绝生活中才开始减少,然而女人还是会因为一封不知来者的信感到嫉妒和痛苦。这种痛苦伴随着爱成为女人一生中不可磨灭的印迹。因为爱而受折磨,直到死去。
  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一个深爱着自己妻子的丈夫,一个不与强权妥协的勇敢者,一个流连于坊间的情人。当他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这个女人整夜都牵着他的手睡觉,他对自己说这个女人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从此爱情产生在他的心里。他内心中存在着一种同情,能够与人同甘共苦,分享任何感情:快乐、忧愁、幸福、痛苦,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情感想象力,也就是情感的心灵感应艺术,因为这种同情他感受到女人因为他的不断出轨带来的痛苦,他理解女人并因此更加喜欢她。然而,他无法停止自己的猎艳,也因此有了他们之间的不断折磨。
  小说中有一位美丽的特立独行的情人,萨比娜,一位画家。她的世界里永远都有一副不完美的图像对立于和谐美好的表象图像,如同她的画一样。她追求的是背叛,不断地背叛过去,直到无所背叛。在她离开男主人公与另一位有妇之夫相处中,她通过两个男人的对比感悟到交流的狭颈与内质:虽然他们完全明白彼此所说的话语在逻辑上的意思,却听不到话语间流淌着的那条语意之河的低声密语。倘若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刚刚开始,那他们可以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件物所指的意思便各自不同。这便是交流的狭颈。种种原因,当这个爱她的男人对她说爱就是放弃力量并准备抛弃家庭与她共度余生时,这个女人看到了他身上的软弱、善良以及他在情欲世界里威风不再,她再次选择了背叛。因为在她的世界里,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美就隐藏在表象世界的背后,要发现美,就必须把表象的世界击破。于是,击破。然而,她是否因此找到了美,也许过程中看到了美,但是背叛只是一个过程,最终可以不断地背叛的是什么,她无法回答。
  最后是关于小说的题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关于生命之轻与重作者在文字的开始就专题进行了叙说,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将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那么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将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也许这就是最为沉重的生命之重。但是我们知道生命不存在永恒轮回,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因此生命总是像一张草图,却又不同于任何草图,因为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生命中的重负让我们屈服,但是也因此让我们的生命更加贴近大地,更加真实的存在,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变得比空气还轻时,人便也成为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因此,重未必坏,轻未必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也许在这个意义上说是生命应当有所负责有所担当,不该完全没有负担的自由行事。匆忙的人们在各自的生命轨迹上需要面对生活不时做出种种屈服,从而感受到生活中的痛苦、嫉妒、失望、残酷,但正是这种种感受让生命如此贴近大地真实的存在着。小说中的人们纠结在一起,相互的承担着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爱人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因此不断地感受到了生命中的困难和艰辛与不自由,却依然不能放弃这份责任,也许就是因为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记得在我最早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只有几页就让我觉得十分枯燥和疲乏,也许是因为作者的许多关于小说故事情节之外的论述。但是当我再次把书打开并决心看下去时,我感受到了他的魅力。没有关于街道、房屋、酒杯、衣着、表情的刻画,只有一股股从内心从灵魂深处渗透出来的情感和欲望,如此真实,让你可以确信他们如此清晰并独一无二的存在着,似乎就站在你的身边,让你能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流动和起伏。也许这就是我喜欢这本小说的原因,我看到了他们的困惑如同看到了自己的困惑,感受到了来自另一个人身体内的情感和力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游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0#
发表于 2012-8-28 13:49:51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说的这些有点脱离这本书的原意,但是这些切切实实是我的体会。
  生活是为了什么?
  真的只是为了存在吗?一生中忙忙碌碌真的感觉只是为了赚钱生活。没有钱一切都没有了基础,最近这个感悟越来越深,被工作的事情压的喘不过气,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那种感觉真是无法言语。
  居无定所的感觉也差到了几点。生活象是没了重心。有时候觉得走不过去的难关还是在不知不觉走过了。那些原本以为跨不过去的砍还是在自以为承受不了的范围跨过去了 。这就是生活,人也许是没有底线可言或者人的底线是可以伸缩的,可大可小,全都看你自己。只要调整好心态,把生活中的每个小砍都当作是一种体验,就不会觉得生活有多累有多疲惫。
  加油吧!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有无限的潜能,让我们尽可能的去发挥与创造吧!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3 06:33 , Processed in 0.0487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