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1#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女性充满着矛盾,渴望自由,却又害怕自由,正如尼采说的那样,犯了自由之苦,却又无法解脱。不过后来想想,主语换成男性也是符合规则的,只不过,看谁能用达观知命般高屋建瓴的心境去看待生命,艹,不过我们只活过一次,谁能有这样的经验啊~虽然别人的经历可以借鉴,作为螺旋上升的轨迹中当做额外的参考资源,但确实只有自己经过才懂得
         选择承受沉重是为了行走在坚实的土地上,作为无数个偶然,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被意外抽中的幸运物,要好好的珍惜百来年的时光。
       里面最记得的一个句子是:因为太迟了,各自的生命乐章都已经差不多完成了,那么,在每个人乐曲中,每个词,每件物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如此推出的结论是恋爱要趁早
      胡思乱想,不知所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2#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一向归入小说之类的,一开始也是按小说来展开的.刚读完前面几页,就发现这是一本讲婚外情东西,就觉得有些郁闷。最近我有意识地找些“世界名著”来看,没想到,刚读没几本,发现这东西里面,婚外情的东西真不少。回想一下,《包法利夫人》,《茶花女》,《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对了,还有《简爱》,这个概率是不是太高了一点!或者,名著就是要讲婚外情,或者是讲婚外情的,才能成为名著?    另外,以前看的小说,作者都是在讲故事,通过小说人物的口,讲作者要说的话;通过主人公的命运,表达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等等现象的思考和观点。可是在这本书里,大量的篇幅是作者对书中人物心理的描述和评论,倒象是一部对婚外情心理的分析报告。在后边的部分,作者干脆直接跳出来发表大段大段的论述。让人有一种作者赤膊上阵的感觉。    这本书应该归入心理学分类或下政治论文类,不应归入小说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3#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raymondzhang.blogbus.com/logs/88682445.html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本Milan Kundera写于1984年的小说,在26年的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如同所有其他的传世经典一样,它所试图阐述的论题——对生命的绝对认同——无论是在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及探索当中,都具有很普世的意义。
  
  情节上,《不》一书以托马斯和萨比娜为两条主线,主要讲述了捷克医生托马斯在捷克人布拉格之春改革期间和苏军占领之后迁居瑞士后回到捷克直至老死乡村的一生。萨比娜作为他的情人之一,以Kundera的视角在书中更多以一种观察者的身份出现,同时也带出了另外一个探讨对生命绝对认同的视角的情节推动。
  
  (一)
  
  在前半部,托马斯周旋于特蕾莎和他的其他情人们之间,这一段通过对爱与性(灵与肉是更委婉的说法)的反复探讨,试图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没有穷尽的出自内心的肉体欢愉的探索,对触动诗化记忆的精神之爱的坚持,到底哪一种才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托马斯和前妻离婚之后,不停歇地游走在一个个情人之间,是谓自由的快乐时光。“发现那百万分之一,并征服它,托马斯执迷于这一欲念。在他看来,迷恋女性的意义即在于此。他迷恋的不是女人,而是每个女人身上无法想象的部分。... 所以,促使托马斯追逐女性的不是感官享乐(当然这是bonus),而是征服世界的这一欲念(用解剖刀划开世界这横陈的身体)。”
  
  然而他的这个欲念,在无数次的巧合促成的和特蕾莎的相遇之后遭遇了挑战。在和特蕾莎一次并不特别的性爱之后两个星期,当这个女人再次发着高烧拿着《安娜·卡列尼娜》出现在托马斯面前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这个女人是被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流送到他身边的。而这一隐喻,这一个托马斯完全自发的毫无意识的隐喻,到后来就逐渐扩大,逐渐变化,最后他只好抛弃之前的不和情人过夜的习惯,和特蕾莎永远地同居了。这甚至持续到他一生的终点。
  
  “爱情故事只发生在做爱之后...他跪在床头边,冒出一个念头:她是被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流送到他身边的。...爱由隐喻而起。换言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这是整本书里面引起我最大共鸣的一段。一份因为六个偶然(现实当中可能更多)巧合突然降临在你面前的 “被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流送到你身边”的情感,你会去如何对待?托马斯和特蕾莎,先有性后有爱。爱情,在他们第一次的见面时,是断然还未发生的。《实习医生格蕾》的第一集里,Meredith和Derek也是这么开始了一段关系。这肯定不是所有爱情故事的模板,而最后的结局,当然也是各自有别。不过在这个开端之后的种种情境里,每次触及到这个开端的回忆,你所能想的,却是非常诡异的。一方面,你尽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流送到你身边)。另一方面,却又会觉得这“别人放在篮子里”,仅仅因为“顺水”,才能漂流送到你的身边。从而觉得这和爱,还是有那么一丝不同。所以 Kundera说“隐喻是危险的。爱由隐喻而起。”当你终于决定 用这样一个隐喻来形容这份情感或者这种相识之后,你已经没有太大余地,不得不深陷爱的囹圄。
  
  生命之轻于个体情感的意义,和对个体生命的绝对认同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而如何去选择,我想Kundera自己也束手无策,不然他定不会把这形容为是“不能承受的”。文中托马斯生命的最后时刻,对特蕾莎的情感里,已经不见了最初的来自“顺水漂流而来”那个隐喻的感觉,而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所阐述的另外一层叫做‘温情’的东西,这是后话。
  
  (二)
  
  当然作为一个完整的情节,前一部分并没有忘记给第二个有关“生命的绝对认同”于社会层面的含义的铺展留下伏笔。托马斯因言获罪,之后不为所动地辞职离开医生的职业,和记者及儿子的见面;特蕾莎从没有工作到帮助摄影到拍摄苏军坦克从捷克高跟鞋女郎旁边开过;萨比娜义无反顾地离开弗兰茨;弗兰茨向妻子告白自己的出轨。这一幅幅画面暗暗地为第二部分有关“媚俗”的讨论埋下了伏笔。
  
  不过Kundera却以斯大林之子的死作为引子,辅之以一个有关大便和上帝的巧妙诡辩,第一次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书的核心内容,“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什么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在我看来,昆德拉所说的认同,可不只是“不趋炎附势”(亦即媚俗在中文的解释)这么简单,它还包括了如前述伏笔所揭示的:不因为别人想要你承认犯错而承认犯错,不因为需要一份职业但这有违良心和骨气而不敢放弃这份职业;不因为所作的事情在将来或许成为伟大的事情而在最初就带着这样的想法去做;不因为情人舍弃了家庭而放弃自己对他情人的定位(这种关系的道德层面的合理性暂且不讨论)。当然弗兰茨向妻子的告白不属于这个句式的排比,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同样句式可以阐述的例子,弗兰茨的计划是向妻子的告白可以换取所谓的“活在真实里”,然后他计划和萨比娜共同继续下去。然而这个例子里面的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并不是弗兰茨的“活在真实里”的想法(当然这想法没什么不对),而是他以为这样可以获取萨比娜最忠诚的爱这件事情。他以为做了这件事会怎么样,然后他就去做了。但事实是,他没有考虑过,萨比娜对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定位,他甚至没有和萨比娜商量。因为XX而去XX,这似乎是所有不遵从对生命的绝对认同者们的通用行为模板。
  
  好了跳开之前那些繁复的排比,回到第二个阶段的开始,在《伟大的进军》这一章节的开始,Kundera用斯大林之子的离奇死法,引出了关于上帝和粪便的讨论。信仰上帝造物或是信仰宇宙自然生成,都无法解释人们对粪便这一类事物默认的道德遮羞行为——这甚至已经超越了信仰的层面。因为忽略上帝和粪便的联系可以避免道德羞耻上的尴尬,所以在所有的行为准则和习惯当中默认忽略上帝和粪便的联系。这是对生命绝对认同的亵渎。Kundera借此引用到政治当中,因为需要你的笑容来表达欢乐,所以得笑。因为需要掌声来歌功颂德,所以要鼓掌。剥离了主体意识的集体独裁式统治,是忽视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在社会效应上的绝佳和最极致的体现。萨比娜义无反顾地离开捷克,去往美国。但即使在美国,和国会议员微笑地送别小孩时,这样的行为其实也是Kundera所不齿的忽视了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小孩的意识)。这也是为什么萨比娜会在那样的情境里想象出小孩在转角之后就立刻在草地上打起架来。
  
  Kundera在托马斯偶遇以前医院同事的情节里的一句话可以作为对生命的绝对认同的某种阐释——不期而遇的事情给我们带来的是纯真的快乐。如果说谄媚和趋炎附势是违背内心的意志,那么不期而遇的事情带来的快乐比如老友街头偶遇,带来的,则就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某种绝对认同了。当然遇到的是领导而你并不喜欢他,那么另当别论。
  
  Kundera的小说擅长以辛辣的讽刺批判政治,但他却自始至终都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即使自己曾经受到苏军封杀作品和因此的被迫流亡。他在这一段所揭示的也并非简单的反对苏共。他做得更多的,只是把哲学应用到了政治当中去,并因此产生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我觉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三)
  
  卡列宁的微笑是全书最为温暖的部分。而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在这个部分就细化成了托马斯特蕾莎对卡列宁,托马斯对特蕾莎和特蕾莎对托马斯这三个方向的情感的描述。卡列宁病重,托马斯早起之后,学一只狗一样,衔着羊角面包跑到卡列宁面前逗它。特蕾莎对托马斯整个一生的情感的回忆和同情的出现。野兔的梦境是一个征兆。特蕾莎一直在用自己的心去围住托马斯,到最后发现其实那样的托马斯更需要的是对他自己生命的绝对认同。托马斯对特蕾莎的情感,也通过儿子的事情表现出来。他并不想特蕾莎和他的生活需要被他之前一段与特蕾莎无关生活的所有者打破,于是选择藏匿所有儿子的来信。看最后一段的时候,就如同真的在夕阳余辉的背景中看两个老人带着一条狗漫步。人终究要学会和解,和身边的人们,和这个世界,和所有的情感。而这种和解,只可能基于一点,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感谢Kundera,伴我度过了其实非常忙碌的一个星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4#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看来轻与重是有角色之分的。
  这就好比蚂蚁搬面包屑,在它看来那是困难并且沉重的。
  而在我们眼中却是如此轻易的事情。
  孰轻,孰重,本身没有明确的界限。
  那条界限是我们主观画上去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5#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书还没有读完,只是想写就写了。
     这本书沉淀了岁月的痕迹,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现实。基于我短暂而又肤浅的生活经历,我不知道我有读懂了多少,理解了多少。
     这是捷克当年的故事。
     让我想起《两生花》中的那个高高的围墙, 那个疾驰而过的卡车,巨大的列宁雕像,那个空旷的广场。
     还有《昨日的世界》中,其中一段,茨威格去苏联进行短暂的访问,那种表面的严肃浮华,接待员的态度。
     我很抱歉的尚没有在这本书里得到对生命的轻重的认识,读了这本书只是让我对当年的历史从某个角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特殊时期的爱情与生活是一种绷着的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6#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心理描写细致,探讨了各种价值观以及哲学(比嘲讽(同上)方说媚俗与粪便的问题),波澜不惊的外表下充满尖锐的,非线性结构非常给力。装B必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7#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得到这本书 是在2008年的 七月份 我将这本书作为礼物送给自己 我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读它 直到2010年的三月份 才完全的阅读完这本书  这期间 也买也写别的书 村上的《且听风吟》和俄国作家(名在太长记不住)的《洛丽塔》 读《不能》的时候 真的很是纠结 完全不能像别的书那样用几个小时一口气的读完 在这期间 每读完一部分 都会很深深地叹气 开始反思自己 自己生命中最不能承受的轻是什么 是爱情 还是灵魂 亦或是某个自己还没有发现的东西
    读这些文字 是那样的轻松 但是落在心里确是千金重的感觉 一瞬间将自己这么多年精心建立的城堡 毁灭一空 仿佛是整个城市轰然倒地 扬起大片的沙尘
   爱情是那样的神秘美好 奇特自然 让我心里对爱情建立起高大的信仰
   而故事的结局是那么简单直白 残酷又迷离 就像是书中所写又关于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在轨道上开始 而又在轨道上结束 就如同命运的轮回反复
   最后希望每个拿到这本书的人 都能用心的去阅读它 去阅读整个生命 去阅读的米兰。昆德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8#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特雷莎对着镜子找自己的灵魂。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乱世下的真理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有意义
  
  我喜欢最后的结局,那也是我马上要实现的结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9#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已经被用滥了,但是真正用心去读而不是断章取义的人,对这几个字的认识是不同的。或者可以说,只有有一定人生经历的人,有过失去得到爱过别人也被爱过的人,才能透过纸张看到文字后面的东西,而那个东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unique的。思考生命的意义,或许本身就是ill-posed的一个问题,而凌驾于任何意义之上的,对我来说,是活着。Maybe tomorrow the good lord will take you away.那么今天,你要做什么?你会怎样看待你所得到或失去的东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0#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米兰昆德拉最崇拜的人是列夫托尔斯泰 感觉他的主人公托马斯也有点象列老笔下的好男人模式 托马斯既爱特丽莎也爱萨丽娜 但轻与重 取与舍 期间充满了哲理  感情没有对错 只有轻重 选择了就要负责 托马斯看得让人怜惜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0:59 , Processed in 0.0520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