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1#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一)
  
  印象中高中便曾翻过此书,那时是韩少功的英译本——题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据说因当时环境,一些内容并未译全。眼前的为许钧的法译版,可能更接近捷克原文,四、五遍读下来也觉很有味道。
  
  这是一本包容量很广的书,仿佛可以亲生体会到4个主人公的微妙心态与疑惑挣扎。故事发生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前后,却不似一般的小说,同一件事常需要前后穿插,通过各个角色的眼睛综合才能明白全貌,由此读者便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当今人类生存的现状:痛苦无奈与欢乐希望仿佛只在念头的转瞬之间,无处不在的媚俗,以及那些自以为理解的、不解之词……
  
  有人认为这是昆德拉有意以音乐上四重奏的形式来设计的,男主角托马斯和女主角特蕾莎如同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进行着对位法〈counterpoint〉般的辩证〈dialectic〉关系,共同诠释着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的同一件事;而萨比娜和弗兰茨则如同四重奏里的中提琴和大提琴,进一步丰富着第一旋律和第二主旋律所展开的音乐内容。
  
  
  序曲
  
  文章的开头便将我震撼:“曾经一度存在过而已经消失了的生活,就像影子一样地没有份量。……无论它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美丽与崇高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昆德拉还以自己为例——当他在读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时,忽然发现,那些死在纳粹集中营里的亲人,与此时此刻“这张令我追忆起生命的往昔,追忆起不复返的往昔的希特勒的照片相比,他们的死又算得了什么?”
  
  由此,即便是某次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会对人此时此刻的存在状态有意义吗?
  
  于是,这弦乐四重奏的主题揭开——人到底该如何存在?
  
  
  轻与重的交错
  
  托马斯,重还是轻?他“无能为力的朝院子里张望,怎么也无法做出决定”。
  
  重,是“贝多芬最后一首四重奏最后一个乐章的两个动机:非如此不可?(庄重地)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轻快的)”,是“细加掂量的决断”,是必然性,代表着价值。
  
  但它还有一个并未言明,却更为重要的引申义——重,即是周围群体完全或部分认同的价值,在正向,它是一种责任、一个使命;在负向,它是一种共同的沉沦、一起的犯错。你必须顺从。
  
  按重行事,即使失败,即使自己并不开心,也会有人给你歌功颂德,引你为同道中人;与此同时,即使那些并不认同的人,他们也需要你,需要你的行为来提升其自我优越感,没有你的错,他们的勇敢正确就会变成一种徒劳之举,无人欣赏。
  
  所以,当当局要求托马斯写自我批评的声明时,所有人都认为他会从命。曾被迫公开表示支持当局或准备这么做的人,见到他时会投来秘密同谋之间不好意思的笑。“就好像两个男人碰巧在妓院相遇,微微一笑,双方都有点难为情,但同时也暗暗感到一丝快慰,因为这种不好意思是双方的。于是他们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友好的关系。”而另一类曾受到过迫害、曾拒绝妥协,以及那些自以为意志坚定即使发生这样的事也绝不会让步的人,见到他也会笑:“微笑中带着洋洋得意的精神优越感。”
  
  另一方面,重还意味着你要按过往的经验生活,我喜欢做医生,我就应该一辈子做下去,我喜欢观察每个女人身上与众不同的百万分之一,我就应该继续观察下去。
  
  重,意味着重复活在昨日的历史的记忆、观念与梦想之中。
  
  重的反面并不一定是轻,也可能是另一种重。如萨比娜所见的那样,离开了捷克的专制,却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也一样有自己的媚俗,即从非如此不可,又落入了非如彼不可。
  
  故而,重之中没有自由意志,每个人都只能随波逐流,甚至你自以为体现价值的几个选择也都是他人帮你安排好的。你活在他人设计好的世界里。
  
  终于托马斯无法再忍受这些笑脸,“别人怎么可能有权利决定他的命运、有权对他说三道四!”他选择了背叛。
  
  背叛重,即是轻。
  
  轻,是一切重的反面,是抛却负担,是不同寻常。于是,一切的重,都可以转变。只需轻轻的一句——“不如此也可”。
  
  不如此也可?不如此也可?其中会有轻松与惊喜。可同时一种深深的绝望感却会悄然滋生。
  
  你不会再得到他人的认同,甚至会发现前一刻对你无比重要的事,在此刻却好像变得一文不值了。就好像托马斯在回波希米亚与特蕾莎重聚之前所想到的那样,如果没有遇到他,特蕾莎肯定会爱上Z,而事实上特蕾莎也并非他的“非如此不可”,他们的相遇是六次偶然的结果,是“别样亦可”。于是,深深的绝望。
  
  没有了负担,“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这就是所谓的“不能承受之轻”。
  
  但是,这种无力、绝望的轻之中却还蕴含着另外一种东西,一种超越的可能。这也是小说在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中所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是托马斯在小说中的最后一段话:“使命?特蕾莎,那是无关紧要的事。我没有使命。任何人都没有使命。当你发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使命时,便是一种极大的解脱。”
  
  是的,自由,自由的选择。不是按社会的要求,不是按陈腐的经验,而是在鲜活的此时此刻的当下做出决断,是想要保护因六次偶然所遇见的那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中顺水漂来的孩子”般柔弱的特蕾莎,是选择放弃曾内心深处的渴望的职业——医生,是向妻子宣布不再与儿子相见,是说出“挖出被活埋的乌鸦比向主席递交请愿书要重要的多”,是决定不再与情人见面、不再探究女人身上百万分之一的不同。
  
  正如昆德拉所说的,托马斯产生于“Einmal ist Keinmal"(一次不算数/一次性的人生,因为只在瞬间存在过,因而就好像不曾存在过似的)这句话,即“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所以,生命才总像是一张草图,甚至“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我们的生命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而重者自以为活在一张不是草图的历史中,承受着重担无法解脱,却不知那只是媚俗的迷梦;轻者却因无可负担、无可用力而轻飘飘的、找不到价值感。
  
  于是自由意志更显珍贵,因其完全消除了过往的惯性的经验、是此刻自我的决断,才更有行动力,也更易感受到那未知的美。如托马斯所言:“做的是自己完全不在乎的事,真美。”
  
  
  灵与肉的认同
  
  特蕾莎,“在爱的激奋时刻听到自己的肚子一个劲地咕咕作响”。
  
  “产生特蕾莎的这一情景,粗暴的显示了肉体和灵魂之间不可调和的两重性——这一人类根本的体验。”——昆德拉
  
  这是怎样的两重性呢?是特蕾莎第一次迈进托马寓所门口时,灵魂上想得到托马斯的爱,想要表现的完美,想要肉体的配合,可肚子却在咕噜噜叫唤!为了灵魂的爱,她脑子里只有那个斗胆的出游计划,连吃饭也忘记了。但是对肉体越是毫不关心,就越容易遭到它的惩罚。“她难受得几乎要哭了。”可当十秒钟后,托马斯将她拥在怀中时,她终于忘记了肚子的叫声。
  
  灵与肉,特蕾莎需要灵魂的认可。
  
  她一直生活在母亲的世界里,那只是个肉体集中营,其中的人没有灵魂而只是一块块肉的堆积物,你的和我的没有什么差别。她想要出人头地,她边洗衣服边看书,她不能接受母亲把她当作和其他所有人一样的肉体,她需要认可。而周围镇子里酒吧中的熟悉的人都是一样的粗俗,只有看书给了她从虚幻中逃避的机会。
  
  所以当完全陌生的、桌上放着翻开的书的托马斯叫她时,“特蕾莎感到她的灵魂从每一根血管,从每一根毛细血管和毛孔中飞冲到表面,要让他看一看。”
  
  特蕾莎因其婴孩般的弱,引起了托马斯的同情(同感),成为其诗化记忆;托马斯爱上(同感)了她柔弱的灵魂,从此再也没有、也无法再爱上其他人。
  
  可特蕾莎还需要托马斯认可她肉体的独特性。而在托马斯的世界中,她的肉体和其她女人的一样,无法吸引其驻足。
  
  可以说,想要得到托马斯认可其肉体的与众不同,是特蕾莎一生中最大的“非如此不可”,这负担是如此的沉重,甚至一度使其崩溃,如那个梦中所展示的——顺从托马斯的意志,去山顶被枪杀,放弃肉体。
  
  有两次她也曾差点就放弃这重担。第一次是在苏黎世,亡国的捷克元首杜布切克的软弱让她认识到自己也是如此的弱,“正因为弱才应该知道要强,才应该在强者也弱得不能伤害弱者的时刻离开。”于是她独自返回捷克,想要回到当初和母亲住在一起时曾工作过的小酒馆,她“沉醉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己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幸好,托马斯爱的就是她的弱,他又一次中招(同情,同感),他的回归挽救了特蕾莎。
  
  第二次是在她想按托马斯的价值观去做——灵魂相爱、而肉体风流时。在与工程师幽会的小插曲中,她发现“灵魂已经暗暗同意真正进行着的一切”,“因为没有爱情,她的灵魂终于恢复了视力”,“她的身体第一次不再平庸;第一次,她看着它被迷醉;她的身体的奇特性和不可模仿的独特性渐渐凸显。”
  
  然而,突然“她想起她从未同意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灵魂已经刻下印记的身体,投入到一个她并不认识并且她也不想认识的人的怀抱。”于是,“她的灵魂失去了继续充当旁观者的好奇,失去了先前的恶意与骄傲:它重又回到了身体最隐秘的深处,绝望地等待着有人来唤醒它。”“她的灵魂,受了惊吓,在身体深处颤抖。这一刻,只要那个男人在房间里头朝她的灵魂说一句话,她就会放声大哭,扑进他的怀里。”“特蕾莎知道,爱情诞生的时刻就像这样:女人无法抗拒呼唤她受了惊吓的灵魂的声音,男人无法抗拒灵魂专注他声音的女人。”
  
  这段经历使她认识到:她不可能在灵魂爱着托马斯的同时,肉体与其他人在一起,她不可能放弃灵肉的一致性;反而,只要托马斯对他的年轻女友“说一个字,仅仅一个字,那女人就会哭泣着抱住他”,托马斯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他相信她的忠贞,托马斯只愿意守护她的灵魂。于是,她明白了她的忠贞是他们爱情的唯一支柱。(没错,托马斯爱的就是忠贞于他、依靠于他的柔弱的特蕾莎,所以当发现特蕾莎偷看他的信件时,“他不仅无力责怪她,反而因此更喜爱她了。”)
  
  这好像是一个无解的悲剧,认同灵肉合一的、追求灵肉各自独特性的特蕾莎无法放弃对托马斯的爱(即托马斯对其灵魂的认同安抚),而托马斯又仅仅能深爱着(同感)特蕾莎的灵魂,却无法放弃对其他女人肉体的分析探索(他的重之一)。
  
  而昆德拉并没有止步于这种对现实的描述。他试图给出现象背后的根源。
  
  这就是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中所描述的。“一个亵渎神明的想法在特蕾莎的脑海里萌生,怎么也摆脱不了:将她与卡列宁连接在一起的爱胜于她与托马斯之间存在的爱。”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她对卡列宁无所求,她“接受卡列宁当初的样子,从未设法以自己的形象来改变它”,她对狗的爱是“自愿的爱,没有人强迫她。”
  
  而当她发现托马斯终于老了的时候,“她深感内疚,都是因为她,托马斯才离开苏黎世回到布拉格,又为了她离开布拉格,甚至在这里,她还继续烦他,甚至当着奄奄一息的卡列宁的面,虽然没明说,但还猜疑、折磨他。”“她总是在内心深处责备托马斯爱她不够深。她认为自己的爱是无可指责的。”“现在,她明白自己是多么没有道理:如果她真的很爱托马斯,那她就应该和他一起留在国外!那儿,托马斯是幸福的,……每次她叫托马斯追随自己,目的都是为了考验他,为了证实他是否确实爱她,以至于把托马斯拖到这个地步:头发花白,精疲力竭,指头僵硬,再也握不住外科医生的解剖刀了。”
  
  “托马斯,我是造成你一生不幸的人。你是因为我才来这儿的。是我让你到了这么低的地步。”
  
  这无疑是温馨的,特蕾莎终于把目光从自己的灵与肉上转移了出来,超越了他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2#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很多问题可以用换位思考来解决。托马斯自称爱特丽莎,却风流成性沾花惹草,与200+的女人有染。他明知道特丽莎对此心痛欲绝不堪忍受却依然如故。而当特丽莎和年轻男人跳舞的时候他又隐隐觉得嫉妒。讲白了,他们是不对等的关系。自称爱一个人却不愿意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替对方感受。这是对“爱”这个词何等的亵渎。特丽莎在这段感情的痛苦中尝试了很多,甚至把自己和托马斯设想为同一个双性人,她和她的情敌和平共处,互相打量对方的身子。特丽莎从来没有把自己和托马斯放在对等的地方。她始终觉得自己是托马斯的附属品,却没有想过,托马斯对她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她需要承受的。讲白了就是她“所爱非人”。她和托马斯初次见面时的貌似种种“天意”,其实只是印证了中国一句古话:“始乱终弃”。
  西方人对性爱的随性始终让我觉得不解和不屑。初次到了布拉格就把自己的身体和一生幸福寄托给了托马斯的特丽莎,如此随意,如此率性。在她随后的一生中为这个决定尝尽苦头,让我觉得可笑。她是属于那种专一的人。渴求从专一的感情中得到想要的安全、信赖、可靠。男人中也有这样的人,也有这样的人适合特丽莎。显然,那个男人不是托马斯。
  托马斯、特丽莎、莎宾娜以及弗兰茨四个人的情感纠葛。中间夹杂着68年布拉格之春这个大时代下个人的命运沉浮。小说中的人物们试图思考爱情,思考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自己和妻子(情人)的关系。在思考中,常常由情绪左右,前后不一致,对同一个人时爱时恨,时在乎时放弃。
  托马斯应该感激特丽莎,对他始终不弃,百般忍耐,始终如一。他莫名地追求所谓女人之间的1%的不同,滥交却不觉有任何不妥,徒然伤害了特丽莎自己却从滥交中什么都没想明白。
  特丽莎是里面最光辉的人物,她诚惶诚恐,坚忍克己,充满爱心。不论对托马斯,还是乌鸦,还是他们的狗。
  莎宾娜是一片鹅毛,她叛逆地背对任何沉重。最后只能无所依附,随风飘荡。
  弗兰茨就像莎宾娜所说的,软弱的很。冲动地离开了他的妻子,结果被莎宾娜抛弃。冲动地去了东南亚,结果丢了性命。他什么都没有想明白,被一时的冲动左右,最后还是死在了自己妻子的怀里,成就了他妻子的自我满足。
  窃以为,连换位思考都不会,站在对方角度出发感受都不会的人,是没有资格考虑“爱”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3#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拿起这本历经沧桑的传世著作,源于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坦白的讲读完第一遍没有完全看懂,著作中不断穿插着几百年的历史背景,无法做到与作者的感同身受似的神交,只是对于里面深沉的语句,读起来不禁引发思考。
      整体读下来,是很重的感觉,心里沉沉的,累累的。
      心中既有特雷莎也有萨比娜,都有过她们的纠结与不安还有托马斯和弗兰茨。
      小说没有按照应有的事情发展顺序规矩的呈现,因为这并不是一本故事书,有人评价它是思考的哲学小说。是的,有些思想是值得思考的,所以读起来累累的感觉。
      整体感觉就是重,唯独结尾看到《卡列宁的微笑》那一篇章,心中有种悲伤,安乐死注射到拉列宁体内那一瞬间,那份叹息与感动。
      此时此刻,他置身于巴门德德神奇空间:他再品尝着温馨的生命之轻。
      有时很想活在生命之轻,没什么不好的,我们的历史背景没有那么沉重,没有战争没有纷争,有的只是上层建筑的纷争上层建筑的战争,更应该轻的活着。
      还会再一次继续品读,感觉这是一本浑厚的作品,很沉重,说不出的感觉,可能是之前没有读过名著的缘故,坚持的从第一页读到了最后一页,迫切想理解,才发现这不是一件能急得来的事情。
      慢慢体会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4#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1. 永恒轮回之说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重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者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没有任何意义。
  2. 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3. einmal ist keinmal。 一次就是从来没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5#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有些文字还蛮艰涩难懂。没有坚持读完。只是觉得这样一本好书确实值得一读,里面有很多人生道理。
  昆德拉用一种不同的阐述方式表达出来,有别于其他的小说散文。
  读过很多小说和散文,总觉得小说都是从一种模式里印出来的一样。昆德拉不一样,让我眼前一亮。
  这个版本的翻译也挺不错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6#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他的书我基本都看过,现在还在手机上看着《被背叛的遗嘱》。   有段时间看了他的书感觉世界都是假的,感到鄙视。后来小冰说那只是我的主观感觉。然后我就慢慢看慢慢看,有时将几部小说混为一部。哲理,爱欲,永恒,怀疑,人性,激变~多种内涵在他的小说里都有。有时我们不断怀疑人生,却说不出来,这些书都代我们说出口,并将我们内心隐秘的情感毫不担心地光白于天下。我们羞耻,我们害怕,惊恐。。。于是难以接受。   还好,我终于喜欢上这种将自己曝光在阳光之下,享受自己的清白与罪恶。     他的书我基本都看过,现在还在手机上看着《被背叛的遗嘱》。  有段时间看了他的书感觉世界都是假的,感到鄙视。后来小冰说那只是我的主观感觉。然后我就慢慢看慢慢看,有时将几部小说混为一部。哲理,爱欲,永恒,怀疑,人性,激变~多种内涵在他的小说里都有。有时我们不断怀疑人生,却说不出来,这些书都代我们说出口,并将我们内心隐秘的情感毫不担心地光白于天下。我们羞耻,我们害怕,惊恐。。。于是难以接受。  还好,我终于喜欢上这种将自己曝光在阳光之下,享受自己的清白与罪恶。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7#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
  
  轻与重。灵与肉。
  吃饭的时候跟cici 说我不喜欢这本书。
  旁边吃饭的陌生地产女说,你没看进去。
  
  当时内心的辩解是,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值得被歌颂,无论是否被称之为经典。不是每一个偶像都值得崇拜,这是媚俗的力量罢了,我们不过是屈服于大众。
  
  今早,将最后一页读完,合上之后,我承认我没看懂。
  
  可能读此书的角度有误,抑或是自己真的年轻得幼稚,一颗不成熟之心如何能理解作者希冀的厚重。
  
  所以当合上书页,想写点什么,但却真的不知如何开始。共鸣产生于作者的非大写之处,是读出了弦外之音?不过卡列宁的微笑居然使人落泪,在室友都在的情况之下黯然神伤。
  
  从小就看不得狗狗受委屈,这也许缘于小时候对待狗的不公和未泯之善心吧!养了三只狗,第一只豆豆,黄色京巴串,和爷爷遛弯的时候走丢了就再也没回来过,姑姑说他是我的妹妹,我看着她长大,她丢了我好一阵失落。第二只也是京巴串,我对待他异常的冷漠,他只是豆豆的替代品。每每看见他不听话就好加惩罚,记忆中他好像得了病在一天早晨离开我们家,不知道他的尸体是怎么被处理掉的,现在想想应当是被扔进了楼下的垃圾箱,曾经有灵魂居住的肉体竟然和无灵的垃圾有一样的终场。他在错误的时候找到了错误的主人得到错误的对待,对此至今还心有愧疚。我记得他在我们家阳台的小窝,只要我想,就能感受到他在那个趴着,肚皮一上一下。。。第三只是我在宠物市场买回来的,40块,白色,都说他像老头,买的时候还那么小,不出几个月已经长得和豆豆丢的时候一样大了,他的名字应该叫毛毛吧,奶奶一直伺候他,我对这只狗的感情也没那么好,越长大越没有和动物呆在一起的喜好了。最后他被送到楼下邻居在农村的家里面去了,记得我还埋怨过奶奶没有把他卖掉,卖钱总比送人要强,那时多么冷酷。之后又见过毛毛一次,应该是那时候没被送走,谁会把已经送到农村的狗带回来省亲啊!那是最后一次见着他,他大老远的跑过来看着我摇尾巴,分明能看出来他还认识我。那时我的心会微微颤动一下吧!要是现在眼泪会夺眶而出的。之后就再也没养过什么动物了,没有时间也没有情感可以分给他们。。。
  
  这就是看到卡列宁的微笑的时候泪水忍不住的原因吧,养了三只狗,共住一个屋檐下,会有心灵相通的时候。我能感受到特雷莎的对于卡列宁未死的幻觉,卡列宁没死呢,不过是到另一个世界去,那里能梦见松鼠野兔还有母牛,他曾产下两只面包和一只蜜蜂。。。
  
  不知道十几年前的那三只狗是不是还在这个世界上。。。现在看来,除非我内心强大否则绝不会再养狗了,如今怜爱之心再次回归我心,看着小狗仿佛就能看到其葬礼时的悲痛,不忍心,不付出就不痛苦,无欲则刚!
  
  书的结尾是一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大写的牧歌和小写的牧歌,与我看来这评论非但没有把这生命之轻的美延续下去,还分析得支离破碎。这人应当是昆德拉的忠实读者吧,将几部作品肢解开来平行分析,冷酷又美妙!
  
  这生命之轻到底指什么,为何又不能承受。文中有交代,但没法读懂,不理解其意图。这小说貌似没有结尾,仿佛 还可以延续下去,但又有剧终,就是人物的死亡,死亡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么,还是美事?读不懂。。。
  
  六次偶然使托马斯和特雷莎走到一起,之前两个生命没有任何交集的人,托马斯违背的自己一贯的做法,把特雷莎留下来,并呵护她,这就使得偶然性超凡脱俗变得更加奇妙,命运美让得人不可抗拒。而后特雷莎就蓄意控制托马斯,而爱情从这开始就不再具有任何美感,落入俗套,可称之为一种媚俗。二人的生活从此便毫无幸福可言,不过是惯性和人类贪欲使然。为了对方放弃自己这是多么可悲的自杀之举,可自杀往往是一种壮烈,一种崩溃的释然,让灵魂逃离肉体的束缚,彻底回归自然,回归没有冲突开始之前,或者冲突之外,抑或是这冲突变成一种虚假的世界。而放弃自身是一种尚存生息而却灵魂之光变得愈发暗淡的慢性自杀,这自杀混合了他杀的特点,看着所爱之人扮演死神的角色但主观上还愿意将生命之光交给他,残忍而又幸福。
  
  或许特雷莎的控制欲源于母亲的阴影,源于童年的安全感的缺失。因恐惧导致理性的经常性丧失。她经常以自己的柔弱控制托马斯的刚强,直至把托马斯拖到和她一样的卑微为止,这行为多么具有毁灭性。这不仅仅是标签的转换,标签的转化不过是身份的外在的更替,而特雷莎带给他的是内在的不可意识的混乱。特雷莎最后也心存愧疚意识到此举对所爱之人是不公的。从这个角度上说,特雷莎的软弱不过是使托马斯的强大产生同情的具有欺骗性的幻想而已,软弱非软弱,而强大也非强大。特雷莎一直都想摆脱肉体让自己的灵魂与托马斯永存,可最后她还是穿起漂亮衣服取悦他,可以说明他俩的灵魂并未相通,相遇属偶然,本不该继续纠缠,但为了那可以建立在重复之上的幸福,他们违背了人类生活得以继续的法则,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而是直线前进的。他们不可能幸福,爱有冲突,有撕心裂肺,有变故,对于重复的渴望最终只变成幻想。还好他们都死了。
  
  爱的前提是承认个体的差异,也要承认任意改变爱的客体即意味着毁灭。永恒并不存在,永远幸福只能存在于祝福语中,而非现实。只有自由的灵魂才拥有爱的能力,自由意味着自愿,没有强迫,没有纠缠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8#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一直都很出名的一本书,还伴随着那个我一直很想去的国度,一口气读下来,书中描绘的跟我想的还是有些许不同。
  读完有点失落,不晓得原因,每个人都在妥协吗,玩世之后又会沉寂吗,还有很多不该受的忍耐,大概我要过完这一生才能回过头去看得懂米兰的心情,经历过战乱又经历过奔波的这个人,大概生命很重很重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9#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书中的人物都是鲜活的,但我最欣赏的还是那位潇洒的女画家。她认为自己一生都在走一条背叛的路,其实在她身上的那种洒脱恰恰是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的。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是多么骄傲的性格,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拥有多少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0#
发表于 2012-8-28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时候选择书籍,完全是冲着作者的头衔或者书本的排名而去看的。浩瀚书海,穷极一声,也只能是沧海一粟,选择的时候就只能是按照前辈们的评价去看了。
  
         早就想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了,可惜在国内的时候每次去图书馆借书,总是被人抢先一步。于是退而求其次,阅读了《好笑的爱》,而《生活在别处》只读了一部分。《好笑的爱》给我的印象很深,所谓的笑的反面却掩藏着深沉的悲哀与无奈。
  
         这次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小说中透露着他的哲学观,人生观,见解精辟。
  
         永恒轮回,而生命只有一次,朝着年迈、死胡同而去。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偶然或者必然?就如特丽莎之于托马斯,是从篮子里漂来的孩子,被托马斯捡着了,并开始了一起的生活;他们是通过6个偶然而在一起的。卡列宁之于特丽莎,难道不是一次偶然?在众多的动物中,选择了卡列宁而非其他。弗兰茨选择他的老婆,也只是一瞬间的抉择。倘若这一瞬间改变了,又该是怎么样的旅程?然而生命只有一次,贵在于不可重复性。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外物来证明自己活着?托马斯通过同情心,证明自己活着;特丽莎通过对托马斯包容而痛苦的爱证明自己活着;弗兰茨通过幻想活着;萨比娜通过叛逆而活着;编辑,演员通过大众的眼光证明自己活着。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人之所以会有自卑感,在于依赖于别人的眼光。放在这里看,他们是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来证明自己活着。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件物证明自己活着。就好比每个人都有信仰,人生观一样。
  
        “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是对于生命轻与重的部分原文。对于轻与重,我无法诠释,我不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义。可能我是一个崇尚于努力将生活变轻的人 。而且捷克的那段日子是一个特殊年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深刻的认识。
  
        若干年后,当岁月与负担在我的脸庞上刻下深深痕迹的时候,我得再读一篇。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10 05:51 , Processed in 0.0478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